体教结合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
体教结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是整合体育、教育等资源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措施,体现了体育、教育事业最根本的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它不仅仅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资源的整合,不仅仅关注于学生的训练和比赛,而且是文化素质和体育素质上联合培养。
2、体教结合模式
2.1体教结合模式理论和实践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和体育的发展,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相对独立性,运动员文化程度低,影响竞技水平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差,就业困难。身体活动与文化知识教育活动的不协调,影响到运动员的进一步发展。著名体育理论专家马特维也夫认为,未来运动成绩的提高,不能仅靠挖掘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还要靠挖掘运动员的智能。研究和完善体教结合,是体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体教结合政策是一项重要的体育政策,其制订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国家利益,保护体育从业人员的合法利益;注重体育与教育系统协商一致,有利于体育与教育事业的长期协调发展;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适合我国体育和教育条件,切实可行;有利于调动体育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
2002年,中共中央8号文件提出,在申办奥运成功的新的历史发展期,“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国家体育总局现行政策提出,要贯彻科教兴体方针,促进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要在2010年前,初步形成体教结合共同培育高水平后备人才体系;建设若干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的训练基地。加强体教结合,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培育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3.结合模式发展现状
3.1体育、教育两大系统的整合
体育与教育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在客观上,在政府的心目中,在群众的心目中,体育是无法和教育部门相比的。学校体育只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完全可自成体系,不需要体育部门插手,照样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体育部门则不然,离开教育部门的配合,业余训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饮。体教结合是带有方向性的事业,必须根椐社会的发展,大力推进。
3.2教育改革与观念转变。
管理者工作不主动、有畏难情绪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的至今还没有行动起来,主动与教育部门沟通的少,没有下大力气去研究“体教结合”工作,没有出台“体教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体教结合”工作领导机构形同虚设。学校领导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上、口号上,而应该落实在具体措施上,应将此项工作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要有专人负责,要有相应的制度,同时要积极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有关文件,引导教职员工在教育教
学实践中重视此项工作。
3.3运动员输出与输入的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几乎都能通过政策性安置实现。改革开放以
来,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就大多数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来讲,在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的体教结合运行体系中,小学、初中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高中为发展阶段,而大学为运动生涯的鼎盛期。也就是说小学是以高校为终点的“一条龙”后备人才输送体系的基础性环节。在这个训练体制中,解决文化学习与体育技能训练的矛盾一度是个老大难问题,尤其在学生分流途径较多的中小学,更是困扰学校和学生的重要问题。
3.4教练员水平良莠不齐
鉴于教练员的职业的特殊性,他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运动经历和专业技能,选拔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教练员是教练员队伍构成的关键。在运动训练系统中,教练员起着重要作用,他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和组织者,是运动员的教育者和指导者,也是训练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现今教练员大多来自退役运动员,虽有一定的运动专项技术和训练水平,但大多没有经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单一,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运动训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宣建我国体教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J] 2005(04):29-2
2. 杨剑古强.“体教结合”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 2007(0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