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31张PPT)
实验二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时, 卫生香猛烈燃烧。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___氧__气____。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Hale Waihona Puke 1. 荔枝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由荔枝植株吸收的某些物质转化而来
6. 温室大棚让我们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果,以下措施不能增强大 棚中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C ) A. 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B. 合理密植 C. 通入适量的氧气 D. 间作套种
7.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下列不属于此原 理的应用的是( C ) A. 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 B. 延长光照时间 C. 对农作物的土壤进行筛选 D. 对农作物进行立体种植
物体内有机物积累增多就能增加产量。
【例】下列农业生产的措施中,能促进光合作用的有(
)
①合理设置株距 ②大棚增施有机肥 ③水淹及时排涝 ④大棚
夜间增加照明 ⑤中耕疏松土壤 ⑥花盆底部留孔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解析】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合理密植,延长光照时间,增 加光照强度,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增加有机肥可以适当增 加二氧化碳的浓度。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是吸收装置内空气中
的__二__氧__化__碳___
装置___一___的叶片不 变蓝色,装置__二____
的叶片变蓝色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跟进点拨:①变量分析: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所 以装置一中没有二氧化碳,装置二中有二氧化碳。本实验的变量 是二氧化碳。②光照处理后的步骤为取叶→脱色→漂洗→滴加碘 液→冲洗→观察。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七年级生物上册优质教学课件(人教版)
巩固练习
A 3.俗话说“树怕剥皮”,因为树皮中有运输有机物的( )
A.筛管 B.导管
C.表皮
D.叶脉
A 4.以下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的是( )
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巩固练习
C 5.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普利斯特利实验(阅读教材122页图3-33)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二氧化碳
氧气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后来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总结
光 合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作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用 吸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收
二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氧
化 碳
光合作用过程: 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有机物 + 氧气
释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放
氧 气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巩固练习
C 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可以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B.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D.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命生存的基础
B 2.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则这座“工厂”的产品是( )
A.有机物和氧气 B.光和氧气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共31张PPT)
初中生物
4.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①——④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 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最 简便的装置组合为(B )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
初中生物
4、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 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 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B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 D.乙和丙
初中生物
小资料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怎么办?
01
否定原来的 假设,得出 与假设相反 的结论
02按原来Βιβλιοθήκη 案 重做一遍, 检验结果是 否可重复
03
重新设计方 案,通过实 验重新检验 假设
初中生物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提示:氧气助燃!
初中生物
讨论交流
1请描述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水中出现气泡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卫生香复燃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氧气
光能
化学能
初中生物
巩固训练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 D )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美化环境 C.扩大居住面积 D.多植草坪多种树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注意:氢氧化钠 溶液有腐蚀性
初中生物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课件
海尔蒙特实验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减少不到100克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把点燃的蜡烛、活着的小白鼠和活着的植物分别放
进密闭的容器,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植物为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 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 光合作用越强
2、没有气泡冒出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练一练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5、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 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 A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氮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结论:光合 作用还产生
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是
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 着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
光能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课堂小结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课件
现在学习的是第六页,共39页
海尔蒙特实验
现在学习的是第七页,共39页
海尔蒙特实验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仅仅减少100克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39页
海尔蒙特的解释: 1、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 2、柳树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他忽略了什么因素?
光合作用
一、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说一说
光 合
物质转变
作
制造有机物
用
的
实
储存能量
质 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表达式: 光
二氧化碳+水
(产物)
有机物 + 氧
(原料)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39页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39页
间种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39页
关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课件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39页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1.实验步骤可归纳为: 暗处理——遮挡叶片——照光——摘取叶片——酒精脱 色——漂洗——滴碘液——显色观察
2.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
————34控——淀.——.制酒滴粉—。温精—加运度的碘走作液耗后用尽,是.可—溶以——观解—察叶——到绿—叶素—片,的隔见水光加部热分的—目—的— 是变—蓝而— 遮光部分———不—变蓝
2、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变量? 二氧化碳
3、选用哪些器料(植物、仪器、试剂)?
4、实验步骤如何?各步操作有什么意义? 5、预测结果如何?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39页
海尔蒙特实验
现在学习的是第七页,共39页
海尔蒙特实验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仅仅减少100克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39页
海尔蒙特的解释: 1、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 2、柳树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他忽略了什么因素?
光合作用
一、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说一说
光 合
物质转变
作
制造有机物
用
的
实
储存能量
质 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表达式: 光
二氧化碳+水
(产物)
有机物 + 氧
(原料)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39页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39页
间种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39页
关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课件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39页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1.实验步骤可归纳为: 暗处理——遮挡叶片——照光——摘取叶片——酒精脱 色——漂洗——滴碘液——显色观察
2.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
————34控——淀.——.制酒滴粉—。温精—加运度的碘走作液耗后用尽,是.可—溶以——观解—察叶——到绿—叶素—片,的隔见水光加部热分的—目—的— 是变—蓝而— 遮光部分———不—变蓝
2、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变量? 二氧化碳
3、选用哪些器料(植物、仪器、试剂)?
4、实验步骤如何?各步操作有什么意义? 5、预测结果如何?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39页
七上3.5.1 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课件
小白鼠 (或蜡烛)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 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 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必 需的原料。探究结束后,写出探究报告。
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海尔蒙特忽略了什么因素的作用?
• 答:17世纪后,由于显微镜的发现,人们 发现了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因而认为,正 是通过这些气孔,植物与外界进行了气体 交换。后来的科学研究证实,绿色植物通 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 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请同学们自学相关内容,结合图思考:普利斯 特利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小白鼠会死亡?
太阳能
为什么蜡烛继续燃烧,植物继续生存?
为什么植物和小白鼠继续生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普利斯特利的结论:
•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 变得污浊的空气。
绿色植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
提示:氧气有助 燃的作用!
注意观察
1.实验装置中的金鱼
藻是否放出了气泡?
放出了气泡。
2.实验装置中快熄灭的
卫生香伸进管口后是否复燃?
1
2
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产生的气体,又燃烧起来,
说明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 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用必需的原料吗?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23张PPT)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助燃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 通过叶绿体,利 用光能,把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成 储存着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光光能能 二氧化碳 + 水 叶叶绿绿体体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 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原料吗?
接下来该怎样实验?
讨论
1、从实验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 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 蓝?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
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4)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子都能充分地接受光
照,又不互相遮挡。( √ )
2、请用恰当的形式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 和产物。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 理又是什么?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 理又是什么?
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原理:通过增加原材料 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最终目的。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2、其它应用,如间作、套种和轮作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 播种的叫套种 。
轮作是指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 种植不同的复种方式。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助燃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 通过叶绿体,利 用光能,把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成 储存着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光光能能 二氧化碳 + 水 叶叶绿绿体体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 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原料吗?
接下来该怎样实验?
讨论
1、从实验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 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 蓝?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
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4)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子都能充分地接受光
照,又不互相遮挡。( √ )
2、请用恰当的形式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 和产物。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 理又是什么?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 理又是什么?
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原理:通过增加原材料 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最终目的。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2、其它应用,如间作、套种和轮作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 播种的叫套种 。
轮作是指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 种植不同的复种方式。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PPT优质课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气肥”
吊挂式二氧化碳释放剂
喷施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
温室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器
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海尔蒙特 (比利时)
17世纪上半叶
1771年
英格豪斯 (荷兰)
1779年
普利斯特利 (英国)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③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⑤小白鼠生活和蜡烛燃烧都消耗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②③④⑤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例2.如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
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 B)
氢氧化钠
水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海尔蒙特 (比利时)
17世纪上半叶
1771年
英格豪斯 (荷兰)
1779年
普利斯特利 (英国)
1864年
萨克斯 (德国)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萨克斯的实验
不透光的纸
暗处理叶片
照光
碘蒸汽熏蒸
思考:萨克斯的实 验说明了什么?
1864年
恩格尔曼 (美国)
1880年
萨克斯 (德国)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 结论:氧是由叶绿体释放 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 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 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 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 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PPT课件
四、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 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 主体: • 场所: • 条件: • 原料: • 产物:
绿色植物 叶绿体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了能量)、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示意图
光
物质转变
2. 不得将办公资源的PPT模板、PPT素材,本身用于再出售,或者出租、出借、转让、分销、 发布或者作为礼物供他人使用,不得转授权、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利。
LOGO
第三章 第五节
感谢各位的聆听
人教版 生物(初中) (七年级 上)
Please Enter Your Detailed Text Here, The Content Should Be Concise And Clear, Concise And Concise Do Not Need Too Much Text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作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是什么? 2、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变量? 3、选用哪些器料(植物、仪器、试剂)? 4、实验步骤如何?各步操作有什么意义? 5、预测结果如何?
对照、单一变量 二氧化碳
探究实验
技能训练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1、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 光合作用越强 2、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你能预测出实验结果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燃烧 或动物呼吸而变的浑浊的空气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的原料
绿色植物
氧气 二氧化碳
小白鼠 (或蜡烛)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 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
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水草进行光合作用, 叶片产生许多气泡
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普利斯特利
JosephPriestley 1733-1804
①
蜡烛熄灭 小鼠死去
②
植物生长
蜡烛不熄灭
③
植物和小白鼠 都正常生活
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小白鼠会死亡?
太阳能
为什么蜡烛继续燃烧,植物继续生存?
为什么植物和小白鼠继续生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优秀课 件
回忆旧知识
光合作用制造了 淀粉等有机物,可见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 种产物
资料: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 特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 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 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 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 100克。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 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 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 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 物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 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以让作物的 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茁 壮成长。
种植过稀:因作物没有充 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 而造成浪费;
种植过密:因植株叶片互 相遮挡而影响植物的光合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