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各系统演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骨骼
观察经制备好的骨骼标本,了解其特点。
◆鱼类脊柱的分化程度很低,脊椎只有躯椎(trunk vertebra)和尾椎(caudal
vertebra)两种。
◆躯椎附有肋骨(lib),尾椎特具脉弓,容易区分。
◆鱼类特有的双凹形(amphicoelous)椎体。
鱼类成对的附肢骨骼没有和脊柱发生联系,这是其骨骼系统的特点之一
两栖类
◆分颈椎(cervical vertebra)、躯干椎(trunk vertebra)、荐椎(sacral vertebra)
和尾椎(cauda vertebra)。具有颈椎和荐椎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
◆颈椎1枚,又称为寰椎(atlas)
◆躯干椎7-200枚,12-16枚(有尾两栖类),无尾两栖类最少为7枚,无肋骨。
◆椎体多为前凹型或后凹型。少为双凹型。
◆荐椎1枚。
◆尾椎在无尾类中为1枚
爬行类
出现了枢椎、2枚荐椎。寰椎与头骨的枕骨髁作关节,能与头骨一起在枢椎的齿状突上转动,从而使头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与两栖动物的比较:
两栖动物:颈椎(1枚)+体椎+荐椎(1枚)+尾椎
爬行动物:颈椎(2枚)+胸椎+腰椎+荐椎(2枚)+尾椎
有发达的肋骨,一部分胸椎的肋骨与胸骨形成羊膜动物特有的胸廓(throax),它与保护内脏器官和加强呼吸作用的机能密切相关
蛇类不具有胸骨,其肋骨具较大的活动性,并借助皮肤肌支配腹鳞,以完成特殊的运动方式
肩带有十字形上胸骨(而非胸骨的组成部分)
四肢与身体长轴呈横出的直角相交,肩臼浅小。故爬行动物在停息或爬动时都保持着腹部贴地的姿态。
鸟类
☐鸟类的脊柱可分5区,即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颈长,颈椎数目较多。颈椎的特点是活动性很大,其椎体呈马鞍型,称为异凹型椎体。这种类型的椎体是鸟类所特有的,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鸟头能转动180°,
某些鸮形目的鸟头甚至能转动270°。
☐胸椎5~6枚。借硬骨质的肋骨与胸骨联结,构成牢固的胸廓。肋骨不具软骨,而且借钩状突彼此相关连,十分牢固。
☐鸟类的胸骨非常发达,向后一直伸展到骨盆部,沿胸骨腹中线处有高耸的隆起,恰似船底的龙骨,故称龙骨突(keel),以扩大胸肌的附着面。(失去飞翔能力的走
禽,如鸵鸟,则胸骨扁平,无龙骨突起。)
☐愈合荐骨,又称综荐骨(Synsacrum) ,是鸟类特有的结构。它是由少数胸椎、腰椎、荐椎以及一部分尾椎愈合而成的,而且它又与宽大的骨盘(髂骨、坐骨、耻骨)相愈合,使鸟类在地面步行时获得支持体重的坚实支架。
☐尾综骨
单一的枕髁
☐肩带由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构成。
☐鸟类左右锁骨以及退化的间锁骨在腹中线处愈合成“v”形,称为叉骨(wishbone),是鸟类持有的结构。叉骨具有弹性,在鸟翼剧烈搧动时可避免左右肩带(主要是乌喙骨)碰撞。
☐前肢特化为翼,主要表现在手骨骼(腕骨、掌骨和指骨)的愈合和消失现象,使翼的骨路构成一个整体,搧翅才能有力。由于指骨退化,现代鸟类大都无爪。
哺乳类
☐颈椎7枚
☐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
☐头骨具2个枕骨髁
☐牙齿异型
哺乳类的脊椎骨借宽大的椎体相联结,称双平型推体,这种椎体类型提高了脊住的负重能力。相邻的椎体之间具有软骨构成的椎间盘。坚韧而富有弹力的椎间盘,能缓冲运动时对脑及内脏的震动.提高了活动范围
◆肩胛骨发达,乌喙骨、锁骨退化。哺乳类肩带的简化与运动方式的单一性有密切关
系。
◆骸骨与荐骨相关节,左右坐骨与耻骨在腹中线缝合,构成关闭式骨盘。哺乳类的腰
带愈合,加强了对后肢支持的牢固性。
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消化系统
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呼吸系统
(1)鱼类:软骨鱼类鳃有发达的鳃间隔,鳃裂直接通体表或具膜质鳃盖。硬骨鱼类鳃间隔退化,鳃裂不直接通体外,有鳃盖保护。
(2)两栖类:幼体用鳃呼吸,成体行肺和皮肤呼吸。肺囊状,分隔简单。行咽式呼吸,皮肤辅助。
(3)爬行类:完全肺呼吸,囊状肺,分隔复杂,呈海绵状,具有胸廓,胸式呼吸。
(4)鸟类:肺特殊,内部由各级支气管组成,形成细支气管树。具有特殊的气囊系统可进行双重呼吸。
(5)哺乳类:肺由导管部、呼吸部和肺间质三部分构成,微支气管末端形成肺泡。具有嗝肌,呼吸运动更加完善。腹式呼吸或隐式呼吸。
(一)肺吸氧面积的逐渐扩大
有尾两栖类:开始有肺,如泥螈(Necturus)的肺构造极为简单,只是一对薄壁的囊状物,内壁光滑或仅基部稍有隔膜,其结构尚不如肺鱼鳔的结构复杂,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很有限,泥螈通过肺呼吸所获得的氧仅有2%,气体交换主要还是通过皮肤和外鳃(泥螈终生具外鳃)。无肺螈科(Plethodontidae)的有尾类成体完全无肺,也没有气管和喉头的痕迹,完全依靠皮肤呼吸和口咽腔呼吸。
无尾两栖类:肺内壁呈蜂窝状,但肺的表面面积还不大,如蛙肺的表面面积与皮肤表面积的比例是2∶3。皮肤呼吸仍占重要地位,蛙在冬眠时肺呼吸完全停止,只用皮肤进行呼吸。爬行动物:肺(图10-58)虽然和两栖类一样仍为囊状,但其内壁有复杂的间隔把内腔分隔成蜂窝状小室,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为扩大。肺的结构在纲内变异很大,最简单的形式仍为一囊,如楔齿蜥及蛇;一些高等蜥蜴、龟和鳄类的支气管在肺内一再分支,使整个肺脏呈海绵状;避役肺的前部内壁呈蜂窝状,称呼吸部,后部内壁平滑并且伸出若干个薄壁的气囊。称贮气部。爬行动物的成体既没有鳃呼吸,也没有皮肤呼吸。
鸟:肺为一对海绵状体,肺的内部由各级支气管形成一个彼此吻合相通的网状管道系统,这种结构完全不同于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空心囊状肺。体积虽然不大,但是和气体接触的面积极大,是鸟类特有的高效能气体交换装置。鸟肺的另一特点是有许多气囊,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哺乳类:肺内部是一个复杂的支气管树,支气管入肺后,一再分支,在最后微支气管的末端膨大成肺泡囊,囊内壁分成许多小室,每个小室称肺泡(alveolus)。肺泡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肺和气体接触的总面积。人体的肺泡总数超过7亿,总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哺乳类肺泡的总面积约为身体表面的50—100倍。
(二)呼吸的机械装备愈益完善
两栖类的呼吸动作:是借助于口咽腔底部的上下动作来完成的,这种口咽腔呼吸的方式类似拉风箱的原理。
爬行类:开始形成了胸廓,依靠肋间肌的收缩使胸廓扩大与缩小,从而改变胸腔的容积,使气体吸入或排出。
鸟类的呼吸:在静止状态时是以肋骨的升降胸廓的动作来进行的;在飞翔时由于胸肌处于紧张状态,胸廓不能活动,因而不能改变胸腔容积进行呼吸,这时利用翼的振动,使前后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