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解度曲线图象的练习题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doc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doc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答复:〔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参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假设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假设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假设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稳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以下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N→M:先向N中参加适量固体A再降温B.从N→M:先将N降温再参加适量固体A甲 乙溶解度 g 0 t 1 t 2 温度/℃3050 20 40 10 C .从M→N :先将M 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D .从M→N :先将M 升温再将其蒸发掉局部水3、图1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室温时,将盛有a 、b 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

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参加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图24、t ℃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 ,蒸发去15g 水后,析出晶体6g ,又蒸发去10g 水,析出6g 晶体,再蒸去10g 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 .4gB .6gC .10gD .15g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A 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 、200g ,假设各蒸发5g 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6、如图3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B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在t 1℃时,A 的溶解度等于C 的溶解度〔D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7.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参加KNO3固体,那么以下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万能解题模板(一)溶解度曲线精选习题【2021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20讲】答案版

万能解题模板(一)溶解度曲线精选习题【2021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20讲】答案版

【2021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20讲】万能解题模型(一)溶解度曲线模型溶解度曲线图1 图2考向1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1)如图1所示,A、B、C三点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点:某物质15 ℃时的__不饱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

B点:某物质20 ℃时的__饱和__溶液,此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20__g__。

C点:某物质30 ℃时的__饱和__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晶体。

(2)如图2中P点表示t2 ℃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__相等__,均为__25__g。

考向2溶解度大小的比较(图2)(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丙>乙>甲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乙__。

(3)t3℃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少的是__丙__。

考向3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图2)(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

(2)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减小__。

(3)甲、乙两物质中,__乙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考向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图2)(1)t2℃时,将25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是__62.5__g。

(2)t2℃时,将25 g甲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__饱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

(3)t2℃时,将15 g甲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__不饱和__溶液。

(4)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__饱和__溶液。

考向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图2)(1)将一定质量的接近饱和的甲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__。

(2)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__。

(3)将t3℃时接近饱和的乙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__。

溶解度曲线图专题训练

溶解度曲线图专题训练

0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温度/℃ 溶解度 /gt a b溶解度曲线图专题训练一、热身预习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事项: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应考虑。

(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溶液的质量包括溶液中所有溶质的质量。

4,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固体配制溶液: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巩固练习:1、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t 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 .将t 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2℃时都会析出晶体D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提纯甲2、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A 的饱和溶液65 g 中含有溶剂50 gB .将t2℃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 .在t2℃,A 、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 .要从B 溶液中得到B ,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3、如图表示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C .在t ℃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当b 中含少量a 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4、图是NaCl 、MgSO 4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解题模型(原题)

溶解度曲线解题模型(原题)

万能解题模型(一)溶解度曲线模型溶解度曲线图1 图2考向1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1)如图1所示,A、B、C三点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点:某物质15 ℃时的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

B点:某物质20 ℃时的___________溶液,此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C点:某物质30 ℃时的___________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晶体。

(2)如图2中P点表示t2 ℃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均为_____________g。

考向2溶解度大小的比较(图2)(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3)t3℃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

考向3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图2)(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

(2)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

(3)甲、乙两物质中,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考向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图2)(1)t2℃时将25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t2℃时将25 g甲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

(3)t2℃时将15 g甲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

(4)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__________溶液。

考向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图2)(1)将一定质量的接近饱和的甲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几例溶解度曲线的中考题目word资料12页

解析几例溶解度曲线的中考题目word资料12页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缓升型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③下降型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面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例1:(2019•南昌)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分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0g;(2)当小于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3)从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

例2、(2019•泰州)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 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

(填写“>”、“<”或“=”,下同)(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专题4-10 沉淀溶解平衡的图像分析与解题思路(原卷版)

专题4-10 沉淀溶解平衡的图像分析与解题思路(原卷版)

沉淀溶解平衡的图像分析与解题思路【常见图像与解题思路】 1、溶解度曲线图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曲线可知信息①曲线上各点的意义: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任一点均表示过饱和溶液,此时有沉淀析出,曲线下方的任一点均表示不饱和溶液 ②曲线的变化趋势:A 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③分离提纯:A(C):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A):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④计算K sp :对于难溶电解质来说,若知道溶解度的值S g ,可求出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时的浓度c =MS 10mol·L -1,进而求出K sp 【对点训练1】1、溴酸银(AgBrO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 .60 ℃时溴酸银的K sp 约等于6×10-4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2、双曲线(1)阳离子~阴离子单曲线图:横、纵坐标分别为阳离子或阴离子以“BaSO 4(s)Ba 2+(aq)+SO 2-4(aq)”为例图像展示曲线可知①曲线上任意一点(a 点、c 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 c =K sp 。

在温度不变时,信息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以外②曲线上方区域的点(b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 c>K sp,表示有沉淀生成③曲线下方区域的点(d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 c<K sp,表示无沉淀生成④计算K sp:由c点可以计算出K sp点的变化a→c曲线上变化,增大c(SO2-4)b→c加入1×10-5 mol·L-1 Na2SO4溶液(加水不可以) d→c加入BaCl2固体(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c→a曲线上变化,增大c(Ba2+)溶液蒸发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原溶液不饱和时,离子浓度都增大;原溶液饱和时,离子浓度都不变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无关,在同一曲线上的点,溶度积常数相同【对点训练2】1、某温度下,难溶物FeR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FeR(s)Fe2+(aq)+R2-(aq),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上课讲义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上课讲义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精品资料5、图5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 t1 C 时,A 和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t 2C 时,A 物质的溶解度比 B 物质的溶解度 大 (填“大”或 “小”);(2)当A 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 —降温、—蒸发溶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1分别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 内。

0 10 20的温强/9 0 1Q 尔昵或度/X 。

10 2。

甑溢度八C图1 (1) A 、B 、C 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 _A_属于微溶Tt 物质的是__B__,属于难溶 性物质的是 C (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 AC 随着温度升高, 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B; (3) A 物质在35c 时的溶解度为 15g, B 物质在0c 时的溶解度为_2g 。

2、右图是X 、Y 、Z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 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C ) A. X 溶液 B. Y 溶液 C. Z 溶液 D. X 、Y 溶液 o 三度Ac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 C ) A. a 点 B . b 点 C. c 点 D.无 0溶解度a泮度/七4、现有a 、b 两种物质在tiC 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 t2°C, a 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 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 晶体。

则能表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B )精品资料、 加溶质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7 A 也温度中(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ab.(2)t2 C 时,溶解度相等的是 bc.(3) 12c 时,100 g 水中加入20 g a 物质,溶液不饱和, 60 g,或使其温度降到__t1 C.a>b>c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和例题解读

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和例题解读

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和例题上海市清流中学朱初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 801 号 200126溶解度曲线图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有关习题涉及溶解度、溶解度计算、浓度计 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物质的结晶、物质分离等概念和知识,本文简述了溶 解度曲线的含义,并列举常见相关习题并分析,供参考。

溶解度曲线图通常有如图所示的图 A 、图 B 二类涉及的计算公式有:公式 1:S m (溶质) S m (溶质)或 100 m (溶剂) 100 S m (溶液)公式 2:C%=m (溶质) m (溶液)×100%公式3:C%(饱和溶液)=SS 100×100% 一、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查出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并 计算相应的 C%等数值。

例1:由曲线溶解度图A回答下列问题:①t2 时,B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②t1时,将30克A物质投入6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③t4时, 90克B物质溶解在1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为了得到B物质的饱和溶液,问:a. 维持温度不变,至少要蒸发掉克水,才能使溶液饱和。

b. 维持温度不变,原溶液中至少再加入B物质克,才能使溶液饱和。

c.不改变溶液组成,只要把温度降低到℃,也能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④要配制C%为28.6%的C物质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控制在℃。

解:①由图A知t2 时,S B=60 克∕100 克水,根据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即当溶剂的质量为100 克时,溶质的质量为60 克,则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60∶100 或 3:5。

②由图A知t1时,S A=32克∕100克水,根据公式1计算可知,在60克水中最多溶解19.2克A物质,即30克A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则根据公式2计算C%=19.219.260×100%=24.2%③a:已知t4时,S B=65克∕100克水,设90克B物质完全溶解并形成饱和溶液只需要溶剂水为x 克,根据公式1,65 90100 xx=138 克,由于原溶剂为150克,则150-138=12克,即蒸发12克水能使溶液达到饱和。

初中化学溶解度图像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溶解度图像题含答案

中学化学溶解度图像问题
1. 1
溶解度曲线的定义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
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
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
线。

溶解度曲线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少部分物质会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降低。

2. 2
曲线是一个一个坐标点连接而成,因此,利用坐标点,就能读出该固体
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并通过曲线变化读出固体物质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趋势和快慢
3. 3
例题
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M点表示
(3)当℃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当℃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 4
(1)通过图像趋势,能看出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M点是曲线a和曲线b的交点,说明在该温度下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通过曲线比较溶解度大小时,只需看曲线的上下位置,60℃以后,a曲线高于b曲线,因此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b的溶解度,同理可得另外的结论
(4)读图,37℃时物质a对应的纵坐标是30,则物质a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30g(溶解度的单位是g 切忌不能遗忘)
而80℃时a物质溶解度为85g,通过溶解度定义可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85g物质a就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50g水中只能溶解42.5g 物质a,因此,4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总结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总结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总结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正确的说法:1、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甲、乙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升温。

而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降温。

3、t2℃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质量都是140g。

4、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5、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6、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

7、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

不正确的说法:1、t3℃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2、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3、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4、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5、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6、t3℃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t3℃时,将47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8、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

9、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0℃,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10、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相等质量的水后恢复到t3℃,析出溶质质量:丙>乙>甲。

11、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溶解度曲线图习题(课件)

溶解度曲线图习题(课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火烧云》教案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态和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描述火烧云的形态和变化。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描述火烧云变化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火烧云图片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火烧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火烧云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2)学生分组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描述火烧云的形态和变化,培养表达能力。

5. 想象与创造(1)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心中的火烧云。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学习。

6.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课。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溶解度曲线题型归纳

溶解度曲线题型归纳

溶解度曲线题型归纳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溶质与溶剂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平衡时,单位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或物质浓度。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对于溶解度曲线的题型归纳如下:1. 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分析题:题目给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要求分析曲线的形状和特点。

常见的形状有正向斜线、反向斜线、S型曲线等。

解答时需要结合曲线的斜率变化、曲线的起伏等特点进行分析。

2. 溶解度曲线的计算题:题目给出溶解度曲线和一定的条件,要求计算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答时需要通过读取曲线上相应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进行计算,并注意增减溶解度的因素,如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

3. 利用溶解度曲线解题:题目给出溶解度曲线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要求根据曲线解答一系列问题,如判断溶解过程是否饱和,求解溶解度,计算溶解物质的添加量等。

4. 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题:题目给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式,要求分析曲线的特点,并进行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探究,如根据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判断溶解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等。

5. 溶解度与溶剂的性质题:题目给出两种不同溶剂中某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要求分析不同溶剂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并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比较与推论。

解答时需要结合溶剂的极性、分子大小以及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因素进行分析。

在解答这些题型时,需要掌握以下相关内容:1.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了解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例如,通常情况下,随着溶剂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2.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定义和判断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特点。

3. 溶解度曲线的特点:了解不同类型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如正向斜线、反向斜线、S型曲线等,以及曲线上的关键点和特殊位置。

4. 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表达式:掌握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表达式,如Henry定律。

理解不同物质间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曲线知识点及习题

溶解度曲线知识点及习题

溶解度曲线知识点及习题溶解度/gt/℃21m m m m 溶解度曲线知识点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

点① 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如:下图中a 表示 A 物质在t 1℃时溶解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

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 (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线如图中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 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 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图中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 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 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3.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

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法。

4. 从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可以判断哪些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中考化学 专题05 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中考化学 专题05 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专题05 溶解度曲线此类试题在解题时应注意:1、正确理解溶解曲线上的点、线等构图元素的含义;2、结合溶液中其他概念及原理进行判断;3、在变化过程中要找清变量和不变量。

预测题: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答案】 AD【解析】试题分析:A、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由溶解度的意义可知,在6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故A说法不正确;B、由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在升高温度时,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都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说法正确;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C说法正确;D、由于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在降温至t1℃时,不一定都有晶体析出.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D.考点:溶解度曲线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 l℃时仍为饱和溶液B.在t2℃时,a、b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t1℃时,a的6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 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从t2℃降温至t l℃时a的溶解度变小,所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此项正确。

B.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如溶液不饱和无法确定。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1. 引言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曲线是用来描述在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的曲线。

本文将给出一些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解度曲线。

2. 练习题一:盐的溶解度曲线题目:一种盐在 20℃、30℃、40℃、50℃和 6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50 g/100 mL、60 g/100 mL、70 g/100 mL、80 g/100 mL 和 90 g/100 mL,画出该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

解析:根据所给数据,我们可以将温度作为 x 轴,溶解度作为 y 轴,绘制出一个坐标系。

然后,将各个温度和溶解度的数据点连成一条曲线。

根据所得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盐的溶解度也逐渐增加。

3. 练习题二:氧气的溶解度曲线题目:在 25℃和 0.1 MPa 的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为 0.035 g/L。

试问在 25℃和 0.5 MPa 的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亨利定律来求解。

亨利定律表明,当温度不变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根据亨利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比例关系:0.035g/L ÷ 0.1MPa= x ÷ 0.5MPa。

通过计算,可以求解出在 25℃和 0.5 MPa 的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为 0.175g/L。

4. 练习题三:饱和溶液的制备题目:某种物质在 20℃时的溶解度为 60 g/100 mL。

请问如何制备200 mL 的饱和溶液?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在 20℃时,每 100 mL 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 60 g 的物质。

要制备 200 mL 的饱和溶液,我们可以按比例计算:200 mL ÷ 100 mL = 2,即需要将 60 g 的物质加入到 200 mL 的溶剂中。

溶解度曲线(答案)

溶解度曲线(答案)

溶解度曲线1、点的意义:①曲线以上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②曲线以下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③曲线上的点:表示恰好饱和;④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线的意义:曲线表示出了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陡升型)如:硝酸钾。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缓升型)如:氯化钠。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降型)如:氢氧化钙。

3、应用:①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利用曲线可以比较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利用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④利用曲线可以知道如何改变温度完成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⑤利用曲线可以知道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晶体。

【陡升型-----降温(冷却热饱和溶液);缓升型----蒸发溶剂;下降型------升温】⑥利用曲线可以将混合物达到初步分离: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练习1、(2006河北)右图是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属于易溶物质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3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D.升高温度,可以使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A.甲B.乙C.丙D.丁3、右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4、右图是X、Y两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时,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Y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Y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0 t t温度/℃M N甲乙25125、根据图8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 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 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6、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每日一练——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初三化学每日一练——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初三化学每日一练—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一、知识点1.溶解度曲线(1)点的含义及应用①含义: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t3℃时A 的溶解度为80g。

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一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例:P 点的含义是:t2℃时,A、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例:t3℃时N 点相较于A 曲线上的点曲线上方的点:表示饱和溶液。

例:t3℃时N 点相较于B 曲线上的点②应用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如:t1℃时A、B、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2)线的含义及应用①含义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表示恰好饱和的状态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A 举例: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B 举例: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C 举例:氢氧化钙②应用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

例:从A 和B 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适宜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从A 和B 的混合溶液中得到B,适宜采用蒸发溶剂结晶法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例:t2℃时A、B、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B,无晶体析出的有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典型例题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3)t2℃时,将16g 甲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任填一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15日——3月16日化学作业(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
姓名学号
1.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
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

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
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
是。

(2)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
量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有(答出一种即可)。

3、(3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
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
液吗?(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是(填物质序号)。

4、图3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5、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
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6、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那里的居民应该在一年四季中的 季捞取纯碱。

7、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 的溶解度是 g 。

(2)在 ℃时, 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把A 、B 、C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至t 1℃时,没有晶体析出的
是 。

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
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

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 .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C .溶液中甲、乙溶质都减少
D .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9.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温度下,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a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 的大
C .t 1℃至t 2℃之间b 曲线以下区域为a 、b 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对于a 与b 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 3溶液中,逐渐加KNO 3固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
化规律的是( )。

11.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溶

度/g 2040600t 1 t 2A B C 溶

质量分溶质质量分溶质质
量数溶质质量分
12.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
响较小
B .t ℃时,等质量的a 、b 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 .当温度大于t ℃时,a 溶液一定比b 溶液浓
D .b 中含有少量a 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 中的a
13.下图甲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A
B
C
P
溶解度g
温度C
o t 1
t 2
镁条
稀盐酸
X 的饱和溶液甲乙
(1)甲图中,t 2℃时,A 、B 、C 三
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P 点所表示含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 ℃时,将B 物质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采取的方法有____ 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 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 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 可能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14.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

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

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15.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 点。

据图回答:
⑴P 点的含义是 。

⑵t 2℃时3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 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⑶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16.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1)S 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____________℃时S A =S B >S C ;
(2)随着温度的升高,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要将B 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填冷却或蒸发)
(4)t 3℃时,90 g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 物质_________________g 。

17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0℃时,向100g 水中加入50g 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18、(2011年山东烟台,13题)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1℃时,5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 甲
C 、t 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选择题
19、(2011年浙江温州,14题)图甲为蔗糖的溶解度曲线。

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则烧杯底部的蔗糖固体质量将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20、(2011年安徽,1题)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
B 、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
C 、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 、t 1度和t 2度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21、(2011年江苏泰州,16题)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22、(2011年江苏南通,20题)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23、(2011年山东潍坊,12题)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