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凯氏定氮仪工作原理

凯氏定氮仪工作原理
凯氏定氮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量样品中的氮含量。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样品处理: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
如果样品是固体或液体形式,需要将其转化为气体状态。
这可以通过加热、溶解或者酸化等方法来实现。
2. 进样系统: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通过进样系统引入定氮仪中。
进样系统通常采用气体通道,确保样品中的氮气能够顺利进入仪器。
3. 去除干扰:为了准确测量样品中的氮含量,定氮仪会通过一系列方法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
常见的去除干扰的方法包括吸附柱、冷陷和电解等。
4. 氮测定:仪器内部配备了测量氮含量的模块,一般采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检测的方式进行。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凯氏法,即将样品中的氮与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氨,然后通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变化来测定氮含量。
5. 结果分析:经过测定后,定氮仪会将样品中的氮含量转化为数值,并显示出来。
用户可以通过仪器上的显示屏或连接到计算机上进行结果分析和存储。
总结以上,凯氏定氮仪通过样品处理、进样系统、去除干扰、
氮测定和结果分析等步骤,能够准确测量样品中的氮含量,为科研和实验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凯氏定氮仪使用步骤

凯氏定氮仪使用步骤凯氏定氮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有机物中氮含量的仪器。
它使用凯氏蒸馏的原理,通过将样品中的氮化合物转化为氨,并用酸解氢氧化,从而形成氨。
然后用强碱进行中和,生成三氯铜氨络合物,最后通过反应定量测定氮的含量。
以下是使用凯氏定氮仪的步骤:1.准备样品:将需要测定氮含量的样品称取适量,一般为0.1-1g。
样品可以是比较干燥的固体或者经过溶解后的液体。
2.加入氢氧化钠:将样品转移到凯氏定氮仪的固氮分离器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将样品中的氨生成氢氧化铵。
3.蒸馏:将固氮分离器与蒸馏器连接,并将蒸馏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性钼酸铵试剂。
启动仪器,开始蒸馏过程。
在蒸馏过程中,样品中的氮化合物会转化为氨,然后与碱性钼酸铵试剂反应生成铵酸锰(I)。
这个反应会在蒸馏器中不断进行,直到样品中的氮化合物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铵。
4.中和:蒸馏完成后,将蒸馏器中的液体转移到接收器中,加入适量的硫酸至中和。
硫酸的作用是中和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生成氨。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如果溶液中的氨未能被中和完全,则会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5.反应:加入足量的三氯化铜溶液与中和后的样品进行反应。
三氯化铜与氨反应生成三氯铜氨络合物。
6.过滤: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去除不溶于水的固体。
这个步骤可以保证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7.测定氮含量:将过滤后的溶液转移到光度计中,使用适当的波长下进行测定。
根据溶液的吸光度可以得到氮含量的测量结果。
8.计算结果:根据测定结果,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
通常以百分比或者质量比的形式表示。
总结:凯氏定氮仪是一种测定有机物中氮含量的仪器,使用步骤包括准备样品、加入氢氧化钠、蒸馏、中和、反应、过滤和测定氮含量等。
每个步骤都非常关键,需要仔细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仪器的清洁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凯氏定氮仪原理

凯氏定氮仪原理
凯氏定氮仪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有机物中氮含量的仪器。
其原理基于气相反应原理和体积测定法。
凯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样品预处理: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通常采用酸浸和蒸发等方法,将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硫酸中的氨基根(NH4-)。
2. 气相反应:样品预处理后,将其与水银氯化铵
(NH4Cl·HgCl2)混合,反应生成氯铵盐(NH4Cl)。
这一反应是通过样品中的氨基根与水银氯化铵中的汞离子(Hg2+)发生置换反应而实现的。
NH4- + Hg2+ → NH4+ + Hg
这个反应是快速、可逆的。
3. 体积测定:在发生反应的特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利用水银柱的高度差来测定氮气的体积。
反应生成的氯铵盐会占据一定的体积,并压缩到水银柱内。
由于氮气和水银的密度差异较大,只有氮气的体积变化才对水银柱的高度产生明显的影响。
通过测定水银柱上氢气和氮气两个气泡之间的高度差,即可
确定氮气体积,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
注意:为了排除空气中的氮气对测定的干扰,实验中通常会先将空气从仪器中排除。
总结起来,凯氏定氮仪的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氨基根与水银氯化铵中的水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铵盐。
通过测定水银柱上氢气和氮气两个气泡之间的高度差来确定氮气体积,从而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操作步骤凯氏定氮仪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1.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反应式为:2NH2+H2S04+2H=NH42S04其中CuSO4做催化剂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溶液中反应式为: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2NH3+4H3BO3=NH42B4O7+5H2O3.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反应式为: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凯氏定氮仪操作步骤:一消化1、准备6个凯氏烧瓶,标号.1、2、3号烧瓶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蛋白溶液1.0mL,样品要加到烧瓶底部,切勿沾在瓶口及瓶颈上.再依次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接触剂0.3g,浓硫酸2.0mL,30%过氧化氢1.0mL.4、5、6号烧瓶作为空白对照,用以测定试剂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含氮物质,对样品测定进行校正.4、5、6号烧瓶中加入蒸馏水1.0mL代替样液,其余所加试剂与1、2、3号烧瓶相同.2、将加好试剂的各烧瓶放置消化架上,接好抽气装置.先用微火加热煮沸,此时烧瓶内物质炭化变黑,并产生大量泡沫,务必注意防止气泡冲出管口.待泡沫消失停止产生后,加大火力,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溶液澄清后,再继续加热使消化液微沸15min.在消化过程中要随时转动烧瓶,以使内壁粘着物质均能流入底部,以保证样品完全消化.消化时放出的气体内含SO2,具有强烈刺激性,因此自始自终应打开抽水泵将气体抽入自来水排出.整个消化过程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消化完全后,关闭火焰,使烧瓶冷却至室温.二蒸馏和吸收蒸馏和吸收是在微量凯氏定氮仪内进行的.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种类甚多,大体上都由蒸气发生、氨的蒸馏和氨的吸收三部分组成.1、仪器的洗涤仪器安装前,各部件需经一般方法洗涤干净,所用橡皮管、塞须浸在10%NaOH溶液中,煮约10min,水洗、水煮10min,再水洗数次,然后安装并固定在一只铁架台上.仪器使用前,微量全部管道都须经水蒸气洗涤,以除去管道内可能残留的氨,正在使用的仪器,每次测样前,蒸气洗涤5min即可.较长时间未使用的仪器,重复蒸气洗涤,不得少于三次,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仔细检查各个连接处,保证不漏气.首先在蒸气发生器中加约2/3体积蒸馏水,加入数滴硫酸使其保持酸性,以避免水中的氨被蒸出而影响结果,并放入少许沸石或毛细管等,以防爆沸.沿小玻杯壁加入蒸馏水约20mL让水经插管流入反应室,但玻杯内的水不要放光,塞上棒状玻塞,保持水封,防止漏气.蒸气发生后,立即关闭废液排放管上的开关,使蒸气只能进入反应室,导致反应室内的水迅速沸腾,蒸出蒸气由反应室上端口通过定氮球进入冷凝管冷却,在冷凝管下端放置一个锥形瓶接收冷凝水.从定氮球发烫开始计时,连续蒸煮5min,然后移开煤气灯.冲洗完毕,夹紧蒸气发生器与收集器之间的连接橡胶管,由于气体冷却压力降低,反应室内废液自动抽到反应室外壳中,打开废液排出口夹子放出废液.如此清洗2~3次,再在冷凝管下换放一个盛有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的锥形瓶使冷凝管下口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蒸馏1~2min,观察锥形瓶内的溶液是否变色.如不变色,表示蒸馏装置内部已洗干净.移去锥形瓶,再蒸馏1~2min,用蒸馏水冲洗冷凝器下口,关闭煤气灯,仪器即可供测样品使用.2、无机氮标准样品的蒸馏吸收由于定氮操作繁琐,为了熟悉蒸馏和滴定的操作技术,初学者宜先用无机氮标准样品进行反复练习,再进行有机氮未知样品的测定.常用巳知浓度的标准硫酸铵测试三次.取洁净的100mL锥形瓶五只,依次加入2%硼酸溶液20mL,次甲基蓝-甲基红混合指示剂呈紫红色3~4滴,盖好瓶口待用.取其中一只锥形瓶承接在冷凝管下端,并使冷凝管的出口浸没在溶液中.注意:在此操作之前必须先打开收集器活塞,以免锥形瓶内液体倒吸.准确吸取2mL硫酸铵标准液加到玻杯中,小心提起棒状玻塞使硫酸铵溶液慢慢流入蒸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小玻杯3次,一并放人蒸馏瓶中.然后用量筒向小玻杯中加入10mL30%NaOH溶液,使碱液慢慢流入蒸馏瓶中,在碱液尚未完全流入时,将棒状玻塞盖紧.向小玻杯中加约5mL蒸馏水,再慢慢打开玻塞,使一半水流入蒸馏瓶,一半留在小玻杯中作水封.关闭收集器活塞,加热蒸气发生器,进行蒸馏.锥形瓶中的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由于吸收了氨,由紫红色变成绿色.自变色时起,再蒸馏3~5min,移动锥形瓶使瓶内液面离开冷凝管下口约lcm,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下口,再继续蒸馏1min,移开锥形瓶,盖好,准备滴定.在一次蒸馏完毕后,移去煤气灯,夹紧蒸气发生器与收集器间的橡胶管,排除反应完毕的废液,用水冲洗小玻杯几次,并将废液排除.如此反复冲洗干净后,即可进行下一个样品的蒸馏.按以上方法用标准硫酸铵再做两次.另取2mL蒸馏水代替标准硫酸铵进行空白测定二次.将各次蒸馏的锥形瓶一起滴定.3、未知样品及空白的蒸馏吸收将消化好的蛋白样品三支,空白对照液三支,依次作蒸馏吸收.加5mL热的蒸馏水至消化好的样品或空白对照液中,通过小玻杯加到反应室中,再用热蒸馏水洗涤小玻杯3次,每次用水量约3mL,洗涤液一并倒入反应室内.其余操作按标准硫酸铵的蒸馏进行.由于消化液内硫酸钾浓度高而呈粘稠状,不易从凯氏烧瓶内倒出,必须加入热蒸馏水5mL稀释之,如果有结晶析出,必须微热溶解,趁热加入玻杯,使其流入反应室.此外,还应当注意趁仪器洗涤尚未完全冷却时立即加入样品或空白对照液,否则消化液通过冷却的管道容易析出结晶,造成堵塞.三凯氏定氮仪滴定样品和空白蒸馏完毕后,一起进行滴定.打开接受瓶盖,用酸式微量滴定管以0.0100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待滴至瓶内溶液呈暗灰色时,用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四周淋洗一次.若振摇后复现绿色,应再小心滴入标准盐酸溶液半滴,振摇观察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暗灰色在一二分钟内不变,当视为到达滴定终点.若呈粉红色,表明已超越滴定终点,可在已滴定耗用的标准盐酸溶液用量中减去0.02mL,每组样品的定氮终点颜色必须完全一致.空白对照液接受瓶内的溶液颜色不变或略有变化尚未出现绿色,可以不滴定.记录每次滴定耗用标准盐酸溶液毫升数,供计算用.。
凯氏定氮仪工作原理

凯氏定氮仪工作原理
凯氏定氮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中氮含量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样品中含氮化合物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产生氮气,并通过检测氮气的体积变化来计算样品中的氮含量。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通过预处理步骤,如干燥或研磨,以获得适合测量的样品。
2. 加热反应:将样品放入凯氏定氮仪中的燃烧室,同时引入高纯度的氧气。
样品在高温(通常为900℃至1000℃)下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气体。
3. 气体分离: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凯氏融液管,使其与一定数量的融液接触,从而吸收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 体积测量:将融液管放在容器中,通过倒转法测量气体体积的变化。
氧气反应产生的氮气体积与样品中的氮含量成正比。
5. 计算结果:通过对氮气体积的测量,结合仪器的校准曲线,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
凯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燃烧反应,具有测量范围广、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化学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方法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方法凯氏定氮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
它的原理是基于凯氏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然后利用氨的比色反应来测定氮含量。
本文将从凯氏定氮仪的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凯氏定氮仪的原理。
凯氏定氮仪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氮的转化和氨的比色反应。
1. 氮的转化。
在凯氏定氮仪中,样品首先需要经过氮的转化过程。
通常采用硫酸钾和硫酸铁作为氮的转化剂,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
这个过程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以保证氮的完全转化。
2. 氨的比色反应。
转化后的氨会与氯化汞形成白色的沉淀,然后用硫化钠将其转化为黄色的硫化汞。
最后通过比色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
二、凯氏定氮仪的方法。
凯氏定氮仪的方法主要包括样品处理、转化反应、比色测定和计算结果。
1. 样品处理。
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通常是将样品溶解或者研磨成粉末。
然后取适量样品放入凯氏定氮仪的反应瓶中,加入硫酸钾和硫酸铁等转化剂。
2. 转化反应。
将反应瓶放入凯氏定氮仪中进行加热反应,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
反应完成后,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3. 比色测定。
取适量转化后的溶液,加入氯化汞和硫化钠,使其发生比色反应。
然后使用比色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4. 计算结果。
根据比色测定的结果,结合标准曲线或者计算公式,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
总结:凯氏定氮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通过化学反应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然后利用氨的比色反应来测定氮含量。
在使用凯氏定氮仪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处理、转化反应、比色测定和结果计算,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凯氏定氮仪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方法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方法凯氏定氮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水体中氨氮和有机氮的仪器。
它是根据凯氏反应原理设计的,通过化学反应将水样中的氨氮和有机氮转化为氨气,再利用吸收液吸收氨气来测定水样中的氮含量。
本文将对凯氏定氮仪的原理及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凯氏定氮仪的原理是利用凯氏反应将水样中的氨氮和有机氮转化为氨气,然后通过吸收液将氨气吸收,最后通过滴定来测定氨气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水样中的氮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将水样与碱性试剂和氧化剂混合,使水样中的氨氮和有机氮转化为氨气;然后将氨气通入吸收液中,使氨气被吸收;最后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吸收液中氨气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水样中的氮含量。
凯氏定氮仪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凯氏试剂、吸收瓶、滴定管等;然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将水样与碱性试剂和氧化剂混合;接着,将混合液通入吸收瓶中,使氨气被吸收;最后,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吸收液中氨气的含量,计算出水样中的氮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结果不准确。
凯氏定氮仪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样。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氨气泄漏,避免试剂的误用,避免污染水样等。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水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试剂,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凯氏定氮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水体中氨氮和有机氮的重要仪器,它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适用范围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只有掌握了凯氏定氮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
希望本文对凯氏定氮仪的原理及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a.准备好凯氏定氮仪及相关试剂和设备。
b.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并进行预热。
2.样品准备:
a.取样水样,确保水样具有代表性。
b.用移液管取适量的样品转移到定氮瓶中。
3.碱化处理:
a.向定氮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水样碱化。
b.加入溴化钾溶液催化氨的转化。
c.将定氮瓶密封进行震荡,使溶液充分反应。
4.定氮过程:
a.在转化反应完成后,向定氮瓶加入含有苏打石灰的试剂。
b.在管道连接好防止溶液逸出的情况下,将定氮瓶与收集瓶通过橡皮管连接。
c.在收集瓶中加入盐酸溶液作为滴定液。
d.控制滴定速度,滴定盐酸溶液,直到氨气完全被滴定。
5.数据处理:
a.测量滴定的盐酸溶液体积。
b.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总氮的含量。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的溅出和接触皮肤。
-每一步操作都需要精确来避免误差,特别是在滴定过程中,要注意滴定速度的控制。
-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避免仪器故障引起的误差。
-使用新鲜的试剂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在样品准备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总结:。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凯氏定氮法工作原理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操作规程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凯氏定氮法工作原理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操作规程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简介:用于粮油检测、饲料分析、植物养分测试、土肥检测、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分析、教学及讨论中,是操作使用人员的理想工具。
凯氏定氮仪是依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
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
测定品种:粮食、饲料、食品、乳制品、饮料、土壤、水、药物、沉淀物和化学品等。
KDN—52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功能特点:1、KDN—52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接受微电脑进行过程掌控,可以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模式选择,便利客户选用。
2、自动模式:一键完成自动加水、自动水位掌控;自动稀释;自动加酸;自动加碱;自动蒸馏。
客户可以依据不同样品需要,设置不同的自动工作时间。
在自动运行模式下,可以通过短时间停止功能,进行手动运行模式加添各试剂用量。
3、存储数据:大可以设置999个操作流程;各个流程下多设置8种独立掌控阶段。
(可扩展数据导出分析功能)4、手动模式:客户可以选择手动模式进行稀释,加酸,加碱,蒸馏4个过程单独操作。
时间,用量可以自行掌控。
5、仪器内部设置4个独立的进口微量泵掌控,超静音,流量精度高;内部接受进口硅胶管,使用寿命长,更换简单便利。
6、显示方式:5.5寸大屏幕液晶显示,中英文切换,触摸式按键,操作简单7、各种安全保护报警:消化管安全门装置;蒸汽发生器缺水报警,水位检测故障报警;仪器电流过大安全报警。
8、电流显示和电流保护设置功能,仪器电流过大,超过设置值,仪器自动报警断电。
9、仪器外壳接受特制喷塑钢板,耐腐蚀透亮安全防护门,可察看整个蒸馏过程。
10、适用各种水源,适应性广。
KDN—52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技术参数:工作方式:全自动显示方式:大屏幕液晶显示样品量:固体0.20g~5.00g;半固定 2.00g~8.00 g液体5.00ml~25.ml测定范围:含氮在0.1~200mgN(毫克氮)回收率:1001%(相对误差,包括消化过程);重复率:相对标准偏差0.5%工作时间:蒸馏时间5—10min。
凯氏定氮仪的操作方法 凯氏定氮仪操作规程

凯氏定氮仪的操作方法凯氏定氮仪操作规程凯氏定氮仪是一种全自动的蛋白质分析仪,可以依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是食品分析试验不可缺少的仪器设备。
凯氏定氮仪的操作方法如下:1.开机:连通电源,打开机器右侧电源开关。
2.调试:选择调试进入调试界面,选择碱液阀、碱液泵使碱管路充分液体,选择硼酸泵使硼酸管路充分液体。
3.清洗仪器管路:选择清洗进入清洗界面,选择硼酸管路清洗,对硼酸管路润洗1—2次,保证硼酸能正常加入接收杯;选择接收杯清洗,对接收杯进行排废及清洗一次;碱管路清洗,对碱管路进行清洗1—2次;换酸清洗,对滴定管及滴定酸管路进行清洗,排出滴定酸管路气泡,开机后换酸清洗3次左右;假如更换不同浓度的滴定酸,建议换酸清洗6次以上。
4.空白测试:取20mL蒸馏水,标准酸浓度依据实际标定浓度填写,空白体积为0,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0,蛋白系数为1,稀释体积为0,硼酸体积为20mL,3次重复,等到仪器稳定后既可(连续的几次测试,滴定体积的波动范围小于0.05mL仪器即为稳定),测试完成后仪器显示其结果,可选择打印或者返回。
5.硫酸铵测试:在测试参数输入界面中,样品重量输入称量的硫酸铵重量(通常称取0.1g),加碱10mL,空白体积输入2.1.4中测得的空白测试体积,蒸馏5min。
3次平行测定求平均值,与标准值比较,误差小于0.2%即充分要求。
6.样品测定:将样品消化管放在蒸发管处,输入样品重量,空白体积值,加碱量40mL(可依据实际情况修改,一般为浓硫酸体积的4倍),稀释水10mL,硼酸体积20mL,蒸馏5min。
样品测试完成后仪器显示测定结果,选择打印或者返回。
7.仪器清洗:取150mL无氨蒸馏水,依照空白测试的步骤做空白试验,3次重复,以清洗防溅瓶。
8.关机:将接收杯内液体排净,仪器上要放置一空消化管,并将仪器前部的槽皿擦洗干净,关闭仪器电源、水源。
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注意事项凯氏定氮法是目前分析有机化合物或混合物中含氮量常用的方法,是测定试样中总有机氮精准和比较简单的方法之一,被国际国内作为法定的标准检验方法。
凯氏定氮仪操作步骤

凯氏定氮仪操作步骤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1.原理: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
在这一步中,经常会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钾来提高中间产物的沸点。
样本的分析过程的终点很好判断,因为这时混合物会变得无色且透明(开始时很暗)。
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然后蒸馏,这一步会将铵盐转化成氨.而总氨量(由样本的含氮量直接决定)会由反滴定法确定:冷凝管的末端会浸在硼酸溶液中。
氨会和酸反应,而过量的酸则会在甲基橙的指示剂下变色,用碳酸钠滴定所得的结果乘以特定的转换因子就可以得到结果。
2.适用范围:凯氏定氮仪仪器用凯氏方法检测谷物、食品、饲料、水、土壤、淤泥、沉淀物和化学品中的氨、蛋白质氮含量、酚、挥发性脂肪酸、氰化物、二氧化硫、乙醇等含量。
具有相当好的性价比,仅仅滴定过程需要人工操作一下,非常适合实验室及检验机构常规检测。
广泛用于食品、农作物、种子、土壤、肥料等样品的含氮量或蛋白质含量分析。
3。
操作步骤:3。
1配制溶液1、0。
1mol/L HCl 溶液(8.3mL浓盐酸溶于1000mL蒸馏水)2、硼酸溶液 10g/L (20g硼酸于2L蒸馏水)3、溴甲酚绿指示剂(0.1%,无水乙醇,每L硼酸指示剂加入10mL)4、甲基红指示剂(0.1%,无水乙醇,每L硼酸指示剂指示剂加入7mL)5、400g/L NaOH 溶液(800g NaOH 固体于2L 蒸馏水,实验室外通风处配制)6、硼酸指示剂配——将溶液2、3、4混匀搅拌,配制成硼酸指示剂。
3.2样品消化在通风橱进行样品消化实验,在样品中加入10ml浓硫酸和催化剂→长按开关开机→将样品放入消化炉→盖上盖子,并通水→4小时后,完成消化→长按开关键关机→将样品冷却后放在海绵上→结束3.3样品测定开关→开冷凝水→调整盐酸浓度(根据标定值)→恢复操作界面→按左右方向键选择Blank,Blank<0.2时才可开始→按左右方向键选择栏目,如mg(样品中含有多少mg蛋白质);mgN(样品中的N含量) →空管洗空白【程序5下操作,洗到小于0.5000mgN】→Blank【程序1下操作,Result调到“blank”,洗到小于0.1mgN】→测定样品【程序1下操作,Result 调到“mgN”(酒红色→绿色→酒红色)】→清洗机器(测定完样品后,调到程序5下操作,Result调到“mgN”,洗到0。
凯氏定氮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凯氏定氮实验的原理与方法测定原理:待测自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氮转变成氨,氨再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为了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反应,在消化时常加入促进剂,硫酸铜可用作催化剂,硫酸钾或硫酸钠可提高消化液的沸点,氧化剂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
操作方法:样品处理测定某一固体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都是按100克物质的干重中所含蛋白质的克数来表示。
因此在定氮前应先将固体样品中的水分除去。
步骤:先将样品磨细,在已称重的称量瓶中称入肯定量样品,然后置105度(100度无法除去非游离水)的烘箱内干燥2小时后称重,以后每1小时再称重,直至2次称重数不变为止。
若样品属于液体物质,可取肯定体积经适当稀释后,取肯定量进行消化。
消化依据样品量的多少选择相宜的凯氏烧瓶4个(此处以50毫升为例),其中2个为对比。
向烧瓶内加入精确称量的样品,留意要把样品加至烧瓶底部,切勿沾在瓶口及瓶颈上。
另外2个作空白对比,好对样品进行校正。
在每个烧瓶中加入约300毫克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硫酸钾:五水硫酸铜=3:1、6:1或10:1均可),再用量筒加入3毫升浓硫酸。
将上述4个凯氏烧瓶放在通风良好处(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加热消化。
先用小火加热至沸腾。
此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应特殊留意不能让黑色物质上升到烧瓶颈部,否则将严峻影响分析结果。
当混合物停止冒泡,蒸汽与二氧化硫也匀称地放出时,将火焰调整到保持瓶内液体微微沸腾。
假如发觉瓶颈上有黑色颗粒,应当心地将烧瓶倾斜振摇,用消化液将其洗下。
在消化过程中要时常转动烧瓶,使全部样品都浸在消化液中。
当消化液呈清亮淡蓝色时即告消化结束。
时间一般在5~6小时!若样品中含赖氨酸或组氨酸较多时,消化时间需要延长1~2倍。
由于这两种氨基酸中的氮在短时间内不易消化完全。
蒸馏采纳改良式凯氏定氮仪。
1、洗涤蒸馏仪:用硼酸指示剂(取100毫升2%硼酸溶液,滴加混合指示剂约1毫升,摇匀后呈紫红色即可;混合指示剂:50毫升0.1%甲烯蓝乙醇+200毫升0.1%甲基红乙醇,存于棕色瓶中)检测是否清洗洁净。
凯氏定氮仪操作说明书

凯氏定氮法检测N含量凯氏定氮原理: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消化炉SBS800),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凯氏定氮仪D4000)。
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整个过程可以使用德国OMNILAB凯氏定氮系统进行检测。
反应化学方程式:1.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反应式为:2NH2+H2S04+2H=(NH4)2S04(其中CuSO4做催化剂)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溶液中反应式为:(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2NH3+4H3BO3=(NH4)2B4O7+5H2O3.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反应式为:(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凯氏定氮仪操作说明书Food ALYT D40001、开机前准备:蒸馏水容器、NaOH溶液容器、H3BO3溶液容器。
自来水管或冷却水循环水器。
32%氢氧化钠溶液,2%-4%的硼酸溶液。
2、开机前连接好NaOH进样管、H3BO3进样管、稀释水进水管、蒸汽水进水管、废液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
3、开机前确认各进样管已连接好。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原理及操作

一、概述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其含量的测定在生物化学研究和食品加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凯氏定氮法是一种经典且常用的测定方法,本文将就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及操作进行详细介绍。
二、凯氏定氮法原理1. 基本原理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定样品中氨基氮的含量来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而氨基酸中含有氮元素,故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来推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2. 操作步骤(1)样品的预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通常是将样品中的有机物燃烧成气体,从而将其中的氮元素转化为氮气。
(2)氮气的收集:收集样品燃烧产生的氮气,通常是通过化学吸收剂的吸收来将氮气纯化。
(3)氮气的测定:将纯化后的氮气进行定量测定,得出氮气的含量。
(4)蛋白质含量的计算:根据氮气的含量,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来推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三、凯氏定氮法操作注意事项1. 样品的选择选择代表性好的样品进行测定,避免样品中含有其他干扰物质,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 仪器的使用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保证测定过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3. 数据的处理对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计算过程中不应出现错误,以确保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四、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优缺点1. 优点(1)测定范围广:凯氏定氮法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包括食品、饲料、生物组织等。
(2)测定结果可靠:经过严格的样品预处理和操作步骤,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2. 缺点(1)操作繁琐: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繁琐,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
(2)不适用于含氮杂质的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其他氮元素化合物的干扰物质,则可能影响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
五、结语凯氏定氮法作为一种经典且常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其原理和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明了,但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凯氏定氮仪工作原理 凯氏定氮仪是如何工作的

凯氏定氮仪工作原理凯氏定氮仪是如何工作的一、概述凯氏定氮仪是依据经典(凯氏定氮)法设计的自动测氮蒸馏系统,该仪器安装、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牢靠、省时、省力;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粮油检测、饲料分析、植物养分测试、土肥检测、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分析、教学及讨论中,是操作人员的理想工具。
二、工作原理依据凯氏定氮原理测定氮需要三个步骤,即消解、蒸馏、滴定。
凯氏定氮仪可以完成蒸馏过程。
当被测定样品消解完全后,上机完成下列化学反应:(NH4)2SO4 +2NaOH 高温蒸汽Na2SO4+2H2O+2NH3↑反应中释放的氨气与水蒸气一起经过冷凝管冷凝后,被收集在装有硼酸吸取液(含混和指示剂)的三角瓶中,用滴定管进行滴定,依据酸滴定量,用下列公式计算含氮量及粗蛋白含量。
BQ13—QSY型凯氏定氮仪,是依据经典凯氏定氮法设计的测氮蒸馏系统,可对土壤、食品、农产品、饲料以及一些物质进行氮、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该仪器接受电磁阀掌控系统工作过程,给化验室测定人员在进行测氮馏过程时,供应了极大的便利。
更改了凯氏瓶蒸馏时的操作繁琐和不安全因素,具有使用安全、牢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等特点。
特制喷塑钢板外壳,外型美观、坚固耐用。
结构简单,双键掌控,操作简便自动加入、补充水液,回收液数量可任意调整。
具有回收自动报警功能。
凯氏定氮仪因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农作物、种子、土壤、肥料等样品的含氮量或蛋白质含量分析。
市场上的定氮仪产品大部分都是依据凯氏定氮原理检测分析试样中氮含量的,其紧要由蒸馏、消解、滴定装置构成,实在工作流程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硫酸将试样消化,把有机氮分解为无机氮,生成硫酸铵,在热蒸汽下向消解后的硫酸铵中加入碱液进行碱化蒸馏,最后再用标准酸溶液滴定,通过公式计算出氮含量。
凯氏定氮仪是常用的分析仪器,用户在使用时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
1、市场中常见凯氏定氮仪有哪些?市场中目前的分类比较多,较为常见的分类为:①半自动定氮仪:只有蒸馏部分不含有滴定。
定氮仪凯氏原理

定氮仪凯氏原理一、引言定氮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样品中氮含量的仪器。
它利用了凯斯勒-阿尔贝特法(Kjeldahl method),即凯氏原理。
凯氏原理是一种经典的测定有机物中氮含量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定氮仪凯氏原理的原理和应用。
二、凯氏原理的基本原理凯氏原理是基于氮元素在硫酸和高温条件下转化为铵离子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样品加入硫酸中,加热至沸腾,使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
2. 氮元素转化: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使硫酸中的硫酸铵转化为氨气。
3. 捕集氨气:将氨气通过酸性溶液中,使其与酸反应生成铵离子。
4. 酸碱滴定:用酸或碱溶液滴定铵离子,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
三、凯氏原理的应用凯氏原理广泛应用于测定植物、动物、土壤、食品等样品中的氮含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农业领域:凯氏原理常用于测定土壤中的氮含量,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养分状况。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中的氮含量调整施肥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食品行业:凯氏原理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通过测定食品中的氮含量,可以计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为食品质量控制和营养评估提供依据。
3. 环境监测:凯氏原理可用于测定水体和废水中的氮含量。
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通过测定水中的氮含量,可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4. 医药研究:凯氏原理可用于测定药物中的氮含量。
药物中的氮含量直接影响其药效和安全性,通过凯氏原理测定药物中的氮含量,可以为药物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四、定氮仪的优势和特点相比传统的凯氏原理实验方法,定氮仪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1. 自动化:定氮仪采用自动化设计,可以实现样品的自动加热、溶液的自动滴定等操作,节省了实验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2. 精确性高:定氮仪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自动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

自动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自动凯氏定氮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样品中氮含量的仪器。
它采用凯氏法,通过与硫酸和碱液反应,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再用酸反应产生的氨,通过蒸馏和滴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本文将介绍自动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
一、仪器准备1. 样品准备:将需要测定氮含量的样品加入到样品瓶中。
样品瓶应该干净、干燥、无油污,并且要保证样品的精确称量。
2. 试剂准备:将硫酸、碱液、氯化钠、碘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等试剂准备好,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和配制。
3. 仪器准备:将自动凯氏定氮仪的各个部件安装好,并将试剂瓶放置好。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故障。
二、操作步骤1. 样品加入:将样品瓶放置在自动凯氏定氮仪的样品架上,将样品加入到样品瓶中,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样品瓶放置在样品架上。
2. 试剂加入: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硫酸、碱液、氯化钠、碘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等试剂加入到相应的试剂瓶中。
3. 开始测定:将自动凯氏定氮仪的电源开关打开,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设置好仪器的参数,然后点击“开始”按钮,仪器就会开始自动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
4. 结果记录:当测定完成后,仪器会自动显示出测定结果,并将结果记录在仪器的存储器中。
此时,需要将结果记录下来,并按照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
5. 清洗仪器:测定完成后,需要将仪器进行清洗,以保证下次使用时的准确性。
清洗时,需要将样品瓶、试剂瓶、蒸馏器、滴定管等部件进行清洗,并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样品的称量和加入要精确,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试剂的配制和使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避免试剂变质和误用。
4.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5. 在清洗仪器时,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避免影响下次测定的准确性。
四、总结自动凯氏定氮仪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测定氮含量的仪器,在农业、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凯氏定氮仪原理及操作步骤凯氏定氮仪(Kjeldahl Analyzer)是一种用于测定有机物中氮含量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土壤、植物、肥料等领域中。
凯氏定氮仪的原理基于凯氏方法,该方法是测定有机物中氮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凯氏定氮仪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一、凯氏定氮仪的原理具体步骤如下:1.原样品加入具有高氮含量的化合物(如氯化钾、硫酸铵等)。
2.在酸(硫酸)和催化剂(亚磷酸铵、硫酸铜等)的作用下,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气。
3.通过蒸发和冷却,将氨气吸收到酸溶液中,形成氨盐(硫酸铵)。
4.用稀硫酸溶液反应,使氨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然后滴定硝酸溶液,测定硝酸铵的含量。
二、凯氏定氮仪的操作步骤1.样品制备:将需要测定氮含量的有机样品进行晒干并研磨成粉末。
2.量取样品:用天平将研磨好的样品称取适量放入消化瓶中。
3.添加试剂:向消化瓶中加入酸试剂(硫酸)和催化剂(亚磷酸铵、硫酸铜等)。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试剂溅洒或接触皮肤。
4.进行消化:将消化瓶密封,并放入加热装置中进行消化。
消化时间一般为1-2小时,消化温度为350-400°C。
5.冷却:消化结束后,取出消化瓶,放置冷却。
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溶液稀释。
6.进行蒸发:将稀释后的溶液通过蒸发装置进行蒸发,直至溶液量减少到一定程度。
7.吸收氨气:将蒸发后的溶液转移至氨吸收瓶中,并加入盖上橡胶塞。
在氨吸收瓶的一侧连接吸收液和空气的通道。
8.开始滴定:将已准备好的硫酸添加到滴定杯中,再向其中加入指示剂。
当溶液呈酸性时,指示剂的颜色为淡黄色或无色。
9.进行滴定:将已准备好的滴定液(硝酸)滴入滴定杯中,同时转动滴定杯,直至溶液的颜色由淡黄色变为粉红色。
记录滴定液的用量。
10.计算结果:根据滴定液的用量和氮含量的换算比例,计算出样品中氮的含量。
三、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试剂溅洒或接触皮肤和眼睛。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是一种用来测量样品中总氮含量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凯氏定氮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氨氮,然后与酚醛类试剂反应生成带有颜色的产物,最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的吸光度来计算样品中的总氮含量。
操作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a.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确认所有仪器配件齐全。
b.校准仪器,包括调整基线,零点和灵敏度,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c.打开仪器的电源,预热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工作温度。
2.样品准备:a.将需要测量氮含量的样品预处理,如将固体样品研磨成粉末或将液体样品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
b.确定样品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3.样品处理a.将样品放入凯氏定氮仪的样品室内,同时放入同一样品室内的空白样品。
b.在样品室内加入一定量的酚醛试剂,用于生成氨氮。
c.密封样品室,确保剂量不会泄露出来。
d.将样品室内温度升高,促进酚醛试剂与样品中的氮反应,生成带颜色的产物。
4.吸光度测量a.将样品室中的产物转移到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中。
b.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的吸光度,在所设定的波长下进行测量。
c.记录下测量值,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样品中的总氮含量。
5.结果分析a.将所得的总氮含量与标准曲线或已知浓度样品进行比较,以确定样品中的总氮含量。
b.可以根据需要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或判断。
总结:全自动凯氏定氮仪通过凯氏定氮法,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可测量的产物进行测量,具有准确、快速和自动化的特点。
操作流程涵盖了仪器准备、样品准备、样品处理、吸光度测量和结果分析等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该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土壤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为相关研究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也称为凯氏法,是一种常见的水质分析方法,用于测量水体中总氮的含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基于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钾过氧化物反应生成氨,而氨与硫酸铵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氨铵盐。
通过测量氨盐的生成量,可以计算出水体中总氮的含量。
下面是凯氏定氮法的实验步骤:1. 收集水样:首先收集需要分析的水样。
保持水样的密封性和新鲜度,尽量避免氨的挥发以及外界对水样的污染。
2. 水样预处理:根据水样中可能存在的固体或悬浮物,可以选择进行过滤或离心等预处理步骤,以获得纯净的水样溶液。
3. 硫化铵处理:取一定的水样溶液(一般为50ml),加入一定量的硫化铵,用以去除水样中的其他干扰物。
将溶液加热至70℃,维持一段时间(一般为30分钟),使反应达到平衡。
4. 蒸发浓缩:将经过硫化铵处理的溶液蒸发至干燥,用以去除硫化铵。
5. 溶解:将干燥的沉淀溶解在适量的硫酸(浓度为10%)中。
6. 硝化:向溶液中加入二氧化氯或硝酸,使硫酸被还原,生成硝酸盐,同时氨也会被氧化为亚硝酸盐。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所有氨类化合物转化为亚硝酸盐。
7. 盐酸中和:用稀盐酸将溶液酸性化,中和过程中亚硝酸盐被氧化为硝酸盐。
8. 石蕊试剂反应:将盐酸中和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石蕊试剂(一般为0.05mol/L),在碱性条件下,石蕊试剂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石蕊试剂还原态。
9. 显色测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生的还原态石蕊试剂的吸光度,在特定波长下(一般为540nm),与标准曲线对照,计算出水样中总氮的含量。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室环境要清洁,并保持常温和湿度,以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确称量药品,并保证药品的纯净度。
3. 实验中的试剂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严禁内服。
4.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如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做好实验台面的清洁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氏定氮仪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1.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
反应式为:
2NH2+H2S04+2H=(NH4)2S04 (其中CuSO4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收集于H3BO3 溶液中
反应式为: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2NH3+4H3BO3=(NH4)2B4O7+5H2O
3.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反应式为:
(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凯氏定氮仪操作步骤:
(一)消化
1、准备6个凯氏烧瓶,标号。
1、
2、3号烧瓶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蛋白溶液,样品要加到烧瓶底部,切勿沾在瓶口及瓶颈上。
再依次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接触剂,浓硫酸,30%过氧化氢。
4、5、6号烧瓶作为空白对照,用以测定试剂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含氮物质,对样品测定进行校正。
4、5、6号烧瓶中加入蒸馏水代替样液,其余所加试剂与1、2、3号烧瓶相同。
2、将加好试剂的各烧瓶放置消化架上,接好抽气装置。
先用微火加热煮沸,此时烧瓶内物质炭化变黑,并产生大量泡沫,务必注意防止气泡冲出管口。
待泡沫消失停止产生后,加大火力,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溶液澄清后,再继续加热使消化液微沸15min。
在消化过程中要随时转动烧瓶,以使内壁粘着物质均能流入底部,以保证样品完全消化。
消化时放出的气体内含SO2,具有强烈刺激性,因此自始自终应打开抽水泵将气体抽入自来水排出。
整个消化过程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消化完全后,关闭火焰,使烧瓶冷却至室温。
(二)蒸馏和吸收
蒸馏和吸收是在微量凯氏定氮仪内进行的。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种类甚多,大体上都由蒸气发生、氨的蒸馏和氨的吸收三部分组成。
1、仪器的洗涤
仪器安装前,各部件需经一般方法洗涤干净,所用橡皮管、塞须浸在10%NaOH溶液中,煮约10min,水洗、水煮10min,再水洗数次,然后安装并固定在一只铁架台上。
仪器使用前,微量全部管道都须经水蒸气洗涤,以除去管道
内可能残留的氨,正在使用的仪器,每次测样前,蒸气洗涤5min即可。
较长时间未使用的仪器,重复蒸气洗涤,不得少于三次,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仔细检查各个连接处,保证不漏气。
首先在蒸气发生器中加约2/3体积蒸馏水,加入数滴硫酸使其保持酸性,以避免水中的氨被蒸出而影响结果,并放入少许沸石(或毛细管等),以防爆沸。
沿小玻杯壁加入蒸馏水约20mL让水经插管流入反应室,但玻杯内的水不要放光,塞上棒状玻塞,保持水封,防止漏气。
蒸气发生后,立即关闭废液排放管上的开关,使蒸气只能进入反应室,导致反应室内的水迅速沸腾,蒸出蒸气由反应室上端口通过定氮球进入冷凝管冷却,在冷凝管下端放置一个锥形瓶接收冷凝水。
从定氮球发烫开始计时,连续蒸煮5min,然后移开煤气灯。
冲洗完毕,夹紧蒸气发生器与收集器之间的连接橡胶管,由于气体冷却压力降低,反应室内废液自动抽到反应室外壳中,打开废液排出口夹子放出废液。
如此清洗2~3次,再在冷凝管下换放一个盛有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的锥形瓶使冷凝管下口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蒸馏1~2min,观察锥形瓶内的溶液是否变色。
如不变色,表示蒸馏装置内部已洗干净。
移去锥形瓶,再蒸馏1~2min,用蒸馏水冲洗冷凝器下口,关闭煤气灯,仪器即可供测样品使用。
2、无机氮标准样品的蒸馏吸收
由于定氮操作繁琐,为了熟悉蒸馏和滴定的操作技术,初学者宜先用无机氮标准样品进行反复练习,再进行有机氮未知样品的测定。
常用巳知浓度的标准硫酸铵测试三次。
取洁净的100mL锥形瓶五只,依次加入2%硼酸溶液20mL,次甲基蓝-甲基红混合指示剂(呈紫红色)3~4滴,盖好瓶口待用。
取其中一只锥形瓶承接在冷凝管下端,并使冷凝管的出口浸没在溶液中。
注意:在此操作之前必须先打开收集器活塞,以免锥形瓶内液体倒吸。
准确吸取2mL硫酸铵标准液加到玻杯中,小心提起棒状玻塞使硫酸铵溶液慢慢流入蒸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小玻杯3次,一并放人蒸馏瓶中。
然后用量筒向小玻杯中加入10mL30%NaOH溶液,使碱液慢慢流入蒸馏瓶中,在碱液尚未完全流入时,将棒状玻塞盖紧。
向小玻杯中加约5mL蒸馏水,再慢慢打开玻塞,使一半水流入蒸馏瓶,一半留在小玻杯中作水封。
关闭收集器活塞,加热蒸气发生器,进行蒸馏。
锥形瓶中的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由于吸收了氨,由紫红色变成绿色。
自变色时起,再蒸馏3~5min,移动锥形瓶使瓶内液面离开冷凝管下口约lcm,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下口,再继续蒸馏1min,移开锥形瓶,盖好,准备滴定。
在一次蒸馏完毕后,移去煤气灯,夹紧蒸气发生器与收集器间的橡胶管,排除反应完毕的废液,用水冲洗小玻杯几次,并将废液排除。
如此反复冲洗干净后,即可进行下一个样品的蒸馏。
按以上方法用标准硫酸铵再做两次。
另取2mL蒸馏水代替标准硫酸铵进行空白测定二次。
将各次蒸馏的锥形瓶一起滴定。
3、未知样品及空白的蒸馏吸收
将消化好的蛋白样品三支,空白对照液三支,依次作蒸馏吸收。
加5mL热的蒸馏水至消化好的样品或空白对照液中,通过小玻杯加到反应室中,再用热蒸馏水洗涤小玻杯3次,每次用水量约3mL,洗涤液一并倒入反应室内。
其余操作按标准硫酸铵的蒸馏进行。
由于消化液内硫酸钾浓度高而呈粘稠状,不易从凯氏烧瓶内倒出,必须加入热蒸馏水5mL稀释之,如果有结晶析出,必须微热溶解,趁热加入玻杯,使其流入反应室。
此外,还应当注意趁仪器洗涤尚未完全冷却时立即加入样品或空白对照液,否则消化液通过冷却的管道容易析出结晶,造成堵塞。
(三)凯氏定氮仪滴定
样品和空白蒸馏完毕后,一起进行滴定。
打开接受瓶盖,用酸式微量滴定管以L的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待滴至瓶内溶液呈暗灰色时,用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四周淋洗一次。
若振摇后复现绿色,应再小心滴入标准盐酸溶液半滴,振摇观察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暗灰色在一二分钟内不变,当视为到达滴定终点。
若呈粉红色,表明已超越滴定终点,可在已滴定耗用的标准盐酸溶液用量中减去,每组样品的定氮终点颜色必须完全一致。
空白对照液接受瓶内的溶液颜色不变或略有变化尚未出现绿色,可以不滴定。
记录每次滴定耗用标准盐酸溶液毫升数,供计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