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微生物检测基础
水质微生物检测
第二节饮用水种类及卫生微生物指标
一、饮用水分类 1、生活饮用水: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2、包装饮用水: • 饮用天然矿泉水 • 饮用天然泉水 • 其他天然饮用水 • 饮用纯净水 • 饮用矿物质水 • 其他包装饮用水
二、饮用水介绍
(一)、生活饮用水 • 新发布的产品标准 GB5749-2006 • 标准检验方法为 GB/T5750-2006 • 水质检验项目由原35项增加至106项,旧标准微生
0 MPN/100mL
0 CFU//250mL 0 CFU//250mL 0 CFU//50mL
各类水质的微生物指标要求(续)
瓶 装 饮 用 纯 净 GB17324 - 水卫生标准 1998
菌落总数 ≤ 大肠菌群 ≤
霉菌和酵母 ≤
致病菌(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
瓶(桶)装饮用 GB19298 - 水卫生标准 2003
• PH:水中微生物适宜范围是pH6.5~8.5,这与一般自然水 的pH值范围相适应。 海水的pH7.5~8.5,海水中多数微生 物生长的最适pH7.2~7.6;
• 化学物质:有机物,无机物:氨、硝酸盐、磷酸盐、硫酸 盐、碳酸盐,金属离子:汞、铜;
• 营养物质:异养微生物,营养贫乏时,微生物倾向吸附颗 粒。
第三节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
一、水样中微生物项目检测方法 GB/T 5750.12
1 菌落总数
1 平皿计数法
2 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
1 多管发酵法
2 滤膜法
4大肠埃希氏菌
二、水微生物的种类
• 水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病毒、藻 类和原生动物;
• 水中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异养微生物,它能利用水 中有机物质生长,另一类为自养微生物,它只需 无机物质就能合成新的细胞。
自来水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自来水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而保证自来水的安全和卫生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自来水中常常潜藏着各种微生物,有些甚至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自来水中的微生物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传统的自来水微生物检测方法过去,传统的自来水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培养基和培养技术。
这种方法通过在富含养分的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然后观察和计数形成的菌落来判断水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
传统的自来水微生物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检测的需要,而且成本较低。
然而,该方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传统的培养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一般需要24到72小时,从而影响了对水质安全的及时监测和处理。
其次,该方法只能检测到能在特定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对于那些难以培养的微生物无法进行准确检测。
最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操作繁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
二、现代的自来水微生物检测技术为了克服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现代的自来水微生物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包括了生物传感器技术、PCR技术、荧光显微镜等。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自来水微生物的检测更加准确、快速和便捷。
1. 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能够通过生物元件与物理或化学信号转换的技术。
它通过在传感器中加入特定的微生物元件,当水样中的微生物与元件发生反应时,会产生信号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变化可以判断水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
这种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并且检测速度快,一般只需要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2. 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通过扩增目标DNA片段来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该技术基于DNA的复制和扩增原理,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目标DNA片段,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PCR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微生物。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通过引入荧光探针等手段实现结果的实时监测。
3.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荧光染料对微生物进行染色并通过显微观察来判断水样中微生物的方法。
水中微生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水中微生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水中微生物的测定方法,以国家标准法为基础。
水中微生物的测定是水质检测的重要环节,可以评估水的卫生状况,以及相关的环境健康风险。
引言
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保证水质安全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水中微生物作为一种主要的水质指标,可以反映水中存在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因此,精确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数量是进行水质检测的基本要求之一。
国标法测定方法
样品收集与处理
1. 确定采样点及采样时间,避免样品受到外界干扰。
2. 使用干燥及密闭的收集水样,并尽量防止样品受到氧气、光照和高温的影响。
3. 避免采样与外界环境接触,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样品制备与预处理
1. 根据国家标准法的要求,将收集的水样进行适当的稀释,使其微生物数量在可测量的范围内。
2. 使用适当的培养基进行预处理,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测定方法
1. 平板计数法:将经稀释处理的水样均匀地分布在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基固化后,计数形成的菌落数量,并据此推算出水样中微生物的浓度。
2. 膜过滤法:通过将水样通过细孔滤膜,然后将膜过滤板放置在含培养基的平板上,根据过滤后膜上菌落的数量计算水样中微生物的浓度。
结论
本文介绍了水中微生物的测定方法,基于国家标准法。
这些测定方法可以用于水质检测,评估水的卫生状况,以及相关的环境健康风险。
采样、制备和处理样品的正确操作,以及准确的测定方法选择,对于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总大肠菌群三种方法的比较
多管发酵法 时间 验证试验 步骤 特殊设备 24-72h 需要 较繁 显微镜
粪大肠菌群
游离余氯
不得检出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
修订前
微生物指标 限值 微生物指标 贾第鞭毛虫/(个/10L) 隐孢子虫/(个/10L)
修订后
限值 <1 <1
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
修订前
微生物指标 限值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CFU/100mL)
修订后
限值 500
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
Filta-Max®自动淘洗装置
FiltaMax Xpress 快速淘洗装置
Filta-Max xpress快速法淘洗流程
压缩 空气
滤器(带滤芯)放入淘洗装置 淘洗装置连接缓冲液及空气压缩机 加 4.0 巴(58 psi)压缩空气 按动F1钮
2分钟后收集400ml淘洗液
快速全自动
易感人群:3岁以内婴儿;免疫功能受损害者;旅游者。
重要的动物宿主 贾第鞭毛虫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包括两栖动物;鸟类; 哺乳动物在内的40多种动物均可成为贾第鞭毛虫的宿 主。 调查表明,人排出孢囊可使狗、海狸、麝鼠、沙土鼠 及大鼠等动物感染。 一些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可被来源于人的贾第鞭毛虫孢 囊感染,因此这些动物即使不是主要宿主也可能作为贾 第鞭虫的传播媒介。
滤膜法定义:总大肠菌群滤膜法 是指用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 膜过滤水样, 将滤膜贴在添加乳 糖的选择培养上, 37℃ 培养24h, 能形成特征菌落的需氧和兼性厌 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以检 测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方法。 培养条件:37℃ 24±2h
水质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测定样品信息[样品种类 地表水 地下水 废水 其他
收样时间:
]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液体 ;
检测项目
细菌总数
稀释度
平板 1
平板菌落数 平板 2
平均数
空白 报告结果(个/mL)
倍
倍
倍 项目
样品接种量
乳糖蛋白胨 发酵实验 (37℃,24h)
总大肠菌群
EMB 平板典 型菌落生长 (37℃,24h)
- -J178
有限公司
水质 微生物的测定原始记录
年 月 日颁布
第 页共 页
项目编号
温度(℃)
湿度(%RH)
分析方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年)第五篇 第二章 四、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B) 五、(一)多管发酵法 六、(一)多管发酵法
仪器名称
恒温培养箱
恒温培养箱
压力蒸汽灭菌器
倍 细菌总数
倍
倍
mL×5 平板 1
mL×5
平板 2
平均数
实验过程↓
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
乳糖蛋白胨发酵实验 EMB 平板典型菌落生长
革兰氏染色镜检 乳糖复发酵实验 乳糖蛋白胨发酵实验
复发酵实验
mL×5
mL×5
空白 mL×5
空白 mL×5
年 月 日颁布
第 页共 页
报告结果(个/mL)
MPN 值 (MPN/100mL)
革兰氏 染色镜检
乳糖复 发酵实验 (37℃,24h)
粪大肠菌群
乳糖蛋白胨 发酵实验
(37℃24h)
复发酵实验 (44.5℃,24h)
mL×5
水质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
EC-MUG培养基用途:用于多管发酵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大肠埃希氏菌。
配方:(g/L)胰蛋白胨 20g磷酸氢二钾 4g氯化钠 5g磷酸二氢钾 1.5g乳糖 5g三号胆盐 1.5gMUG 0.05g∙本品参照GB/T5750.12-2006标准配方配制;∙pH值6.9±0.2;∙用标准菌株检验符合质控标准。
MFC琼脂培养基用途:用于饮用水,水源水中耐热大肠菌群滤膜法的测定。
配方:(g/L)胰胨 10g酵母浸粉 3g乳糖 12.5g三号胆盐 1.5g多胨 5g苯胺蓝 0.2g氯化钠 5g玫红酸 0.1g琼脂 15g∙本品参照GB/T5750.12-2006标准配方配制;∙pH值7.4±0.1;∙用标准菌株检验符合质控标准。
MUG营养琼脂(MUG Nutrient Agar)用途: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大肠埃希菌的测定。
配方:(g/L)蛋白胨 5g牛肉浸膏粉 3g琼脂粉 15g4-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MUG) 0.1g∙本品参照GB/T5750.12-2006标准配方配制;∙pH值6.8±0.2;∙用标准菌株检验符合质控标准。
MMO-MUG培养基(Minimal Medium ONPG-MUG)用途:用于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大肠菌群酶底物法检测。
配方:(g/L)硫酸铵 5g亚硫酸钠 40mg氯化钠 10g两性霉素B 1mg氯化钙 50mg硫酸锰 0.5mg硫酸锌 0.5mg茄属植物萃取物 0.5g硫酸镁 100mgHEPES钠盐 5.3gONPG 0.5gMUG 0.075gHEPES 6.9g∙本品参照GB/T5750.12-2006标准配方配制;∙pH值7.2±0.1;∙用标准菌株检验符合质控标准。
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CN琼脂基础(CN Agar Base)用途: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与计数-滤膜法。
配方:(g/L)明胶蛋白胨 16g氯化镁 1.4g酪蛋白水解胨 10g硫酸钾 10g琼脂 12g加热煮沸溶解,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临用时在无菌环境下加入配套试剂抗生素液(04-059)和甘油液(04-060)(用法与用量见配套试剂说明)。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包括了对水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评估与监测,其重要性在于确保水的纯度达到合适的标准。
该检测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部分,相对于检测其他物质,水质检测需要对多种微生物进行监测。
本文将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必要性、检测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必要性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是确保现代社会得到健康饮用水供应的必要手段。
水是支撑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为了保障水的安全,国际水研究会提出了对水安全的三条标准:化学安全、生物学安全和物理学安全。
其中生物学安全主要是指检测水体中的细菌、病毒、藻类、真菌等微生物是否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水净化处理后的标准要求。
通常情况下,对于自然水源或市政供水,人们都会采用纯水处理技术,除去其中存在的大部分异质物、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时的水已经完全可供直接饮用或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和科研实验等领域。
因此,水质检测是必要的,并且其微生物检测部分尤为重要。
二、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的方法微生物检测主要包括菌落计数法和涂布法等。
菌落计数法是确定水中菌落总数的标准方法,其主要包括直接计数法和滤膜计数法。
直接计数法是指直接将样品涂在平板上,然后通过计算实现细菌数目的统计。
滤膜计数法与直接计数法类似,我们可以先将样品过滤然后直接将过滤膜放在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培养,统计出菌落数。
涂布法是将样品涂在培养基上,通过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等环境条件来判断样品中有无微生物存在。
当然根据实验需要,也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
三、影响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因素微生物检测在水质检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同时在微生物检测过程中也有一些因素可能引起检测结果的偏差,例如缺氧、污染源、物种种类等因素将影响样品的真实性。
使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也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当检测样品来源于管道、水井等地下水源时,还需注意该地区自然生存的微生物种类、菌株以及排放规模等因素。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微生物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食品、水质、环境等样品中的微生物存在情况。
微生物检验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操作标准和流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微生物检验的流程及操作标准。
一、样品采集1. 样品的采集需要采用无菌工具,并保持样品在采集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2. 样品的采集过程应尽量避免接触到任何可能引入外源微生物的物质,比如皮肤、空气等。
3. 采集的样品应标明正确的标识信息,包括样品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
二、样品处理1. 样品收到实验室后,需要尽快进行处理,避免样品内的微生物增殖或死亡。
2. 样品处理过程需要保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使用无菌工具进行操作。
3. 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检验要求进行适当的稀释,以确保实验得出准确的结果。
三、培养基准备1. 培养基的制备需要按照标准的配方和步骤进行,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制备培养基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细菌、真菌等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3. 制备好的培养基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确保培养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四、接种操作1. 在进行微生物检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无菌的接种环、移液器等工具。
2. 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处理好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避免接种时引入外源微生物。
3. 接种操作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培养物受到任何污染。
五、培养与观察1. 接种后的培养基需要置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促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生长。
2. 定期观察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的数量和形态,用于后续的分析和鉴定。
3.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复进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真菌等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六、鉴定与结果解读1. 当样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鉴定和分析,确定其种属和数量。
2. 鉴定过程需要参考相关的鉴定手册和标准,进行适当的试验和测试。
3. 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结果解读,判断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024版水质检验基础知识ppt课件
水质检验基础知识ppt课件CONTENTS•水质检验概述•水质检验基本方法•水质检验主要指标及分析方法•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方法•水质检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质检验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水质检验概述01通过水质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水源中的有害物质,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水质检验可以监测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对水质的全面检验,可以评估水体的质量状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保障饮用水安全监测环境污染评估水体质量物理指标检验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等。
化学指标检验包括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
微生物指标检验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病原微生物的检验。
放射性指标检验针对放射性物质进行的特殊检验。
国家水质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国际水质标准水质法规与政策水质标准与法规我国制定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一系列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
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也制定了水质标准,为各国水质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各行业和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和规范,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地区的需求。
我国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水质管理的法律责任和政策措施。
水质检验基本方法02通过直接观察水样的颜色、浑浊度、悬浮物等来判断水质状况。
观察法物理指标测量分离技术使用专业仪器测量水样的温度、电导率、溶解氧、pH 值等物理指标。
利用过滤、蒸馏、萃取等分离技术,对水样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和检测。
030201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水样中的无机物成分,如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等。
无机物检测采用有机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如酚类、油脂、蛋白质等。
有机物检测测量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等综合指标,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综合性指标测量细菌学检测通过检测水样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判断水质的卫生状况。
水质安全与生物监测
枸橼酸杆菌、副发肠杆菌。
三、大肠菌群作为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指标的意义
大肠菌群符合: (1)该细菌在粪便中的数量较多; (2)大肠杆菌的生理习性与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和痢 疾杆菌等病原菌的生理特性较为相似,因此它们在外界 的生存时间基本一致; (3)检测技术简单.
氯的杀菌机制
HOCl
OClOCl-
中性的HOCl能破坏细胞膜的结构,进入菌体与菌体酶
蛋白中氨基-NH2和巯基-SH反应,还与细菌、病毒的核 酸结合达到杀灭效果。
二、臭氧氧化消毒
效率比加氯好,不会造成异臭、异味,提 高溶解氧量,尚未发现有害人体的产物。
没有余量,也就没有后续杀菌能力。 推广关键在于臭氧发生器的革新,取决于
二、水的生物学指标
如果检测到了某种或某些微生物的存在,说明水 体受到了粪便 的污染,也意味着肠道病原微生物 的可能存在。
检查粪便污染指示菌,是水质控制的一个重要手 段。
二、水的生物学指标
粪便污染指示菌选择依据(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 这类微生物仅存在于粪便等污染源中,且数量较多; ➢ 与病原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相似; ➢ 在洁净水中不存在,与病原微生物在外界存活能力相似; ➢ 在宿主外不繁殖; ➢ 容易检测。
请思考: 如果你希望获得能够降解氯化苯(或其它
污染物),即利用氯化苯为碳源和能源的 细菌纯培养物,你该如何操作?
***粪大肠菌群是能在44-45°发酵乳糖的大肠菌群,也称 耐热性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包括四个属:大肠埃希氏杆菌为主、产气杆 菌、枸橼酸杆菌、副发肠杆菌。
粪大肠菌群数与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直接相关,在人的 粪便中粪大肠菌群细菌占总大肠菌群数的96.4%,且在外 界环境中粪大肠菌群不易繁殖,因此,粪大肠菌群较总 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意义更大。
水质检测菌落总数标准
水质检测菌落总数标准导言水质检测是评估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中,检测菌落总数是一种常用的指标,用于评估水体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含量。
菌落总数是指在固定条件下,培养基上形成的可见菌落数目,它反映了水体中菌落的数量和密度。
检测方法常用的菌落总数检测方法是通过培养基培养水样中的微生物,以得到可见的菌落。
通常,使用接种柄在培养基上接种水样,然后将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在此期间,微生物会逐渐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最后,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记录菌落的数量。
检测标准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可以用于评估水体的微生物污染程度,以及是否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菌落总数的限制标准可能不同,一般可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进行判断。
在中国,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菌落总数的标准如下:•水源地进水、水厂出厂水: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ml);•供水管网、集中供水系统出水: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ml);•居民家庭自来水: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ml);菌落总数的标准可以根据水体的用途和领域的要求进行调整。
例如,在某些特定的行业中,如食品生产或医疗机构,对水体的微生物污染准则要求更为严格。
影响因素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水样采集与保存条件:采样时的卫生条件和保存方式可能导致菌落总数异常增加或减少;•培养基的选择:不同的培养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不准确的结果;•培养条件的控制:培养箱的温度、湿度等培养条件的控制是否准确,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形成菌落的数量。
因此,在进行菌落总数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上因素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结论菌落总数是评估水体微生物污染程度及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菌落总数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而菌落总数的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
在进行菌落总数检测时,应严格遵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并注意采样、保存和培养条件的控制,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水质微生物检测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10-2 164 295 271 30 1650 11 305 0 10-3 20 46 60 8 513 5 12 0
两个稀释度 菌落数之比
—— 1.6 2.2 2 —— —— —— ——
菌落总数/ (CFU/mL)
16400 37750 27100 1500 513000 270 30500 < l×l0
第十二章 水质微生物检测
第一节 水中微生物
一、水生境的特征 影响水中微生物分布类群的主要因素: 温度 静水压 光照 溶解氧 氢离子强度 化学物质 营养物质
• 光照:日光中紫外线射入水中强度明显减弱,具有光合作 用的微生物和藻类主要分布在水的表层; • 溶解氧:水中的需氧微生物利用溶解氧,水体表层主要是 需氧和兼性需氧微生物,深层和水底以厌氧微生物为主; • PH:水中微生物适宜范围是pH6.5~8.5,这与一般自然 水的pH值范围相适应。 海水的pH7.5~8.5,海水中多数 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7.2~7.6; • 化学物质:有机物,无机物:氨、硝酸盐、磷酸盐、硫酸 盐、碳酸盐,金属离子:汞、铜; • 营养物质:异养微生物,营养贫乏时,微生物倾向吸附颗 粒。
50 cfu/mL 3 MPN/100mL 10 cfu/mL 10 cfu/mL 不得检出
10000 个/L 2000 个/L
第三节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
一、水样中微生物项目检测方法 GB/T 5750.12
1 菌落总数 2 总大肠菌群
1 平皿计数法 1 多管发酵法 2 滤膜法
3 酶底物法
3 耐热大肠菌群 4大肠埃希氏菌
四、各类水质的微生物指标要求
标准名称 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 标准号 GB5749-2006 细菌学项目 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 粪链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产气荚膜梭菌 限量 100cfu/ml 不得检出, MPN/100mL; cfu/100mL 不得检出, MPN/100mL; cfu/100mL 不得检出, MPN/100mL; cfu/100mL <1 (个/10L) <1 (个/10L) 100(cfu/ml) 每 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 每 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 0 MPN/100mL 0 CFU//250mL 0 CFU//250mL 0 CFU//50mL
水质微生物检测
免疫学方法
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具 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 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可实现快速、 连续的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
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可 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误差
。
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
新型检测方法的研发
针对不同水质和微生物种类,研发新型的检 测方法。
水质微生物检测
目录
• 水质微生物检测概述 • 水质微生物检测技术 • 水质微生物检测标准与法规 • 水质微生物检测实践与应用 • 水质微生物检测的挑战与展望
01
水质微生物检测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水质微生物检测是对水体中微生 物的数量、种类和活性进行检测 的过程。
目的
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卫生状况, 预防和控制水传播疾病,保障公 众健康。
检测方法
培养法、荧光原位杂交技 术、PCR-DGGE等。
工业废水微生物检测
检测目的
监控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确保达标排放。
检测项目
总需氧量、总有机碳、氨氮等。
检测方法
化学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在线监测技术等。
05
水质微生物检测的挑战 与展望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微生物多样性
水质中的微生物种类繁 多,包括细菌、病毒、 原生动物等,检测难度
质量控制与保证
加强水质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确 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水质微生物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 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多指标综合评价
结合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更全面地反 映水质状况和微生物污染情况。
谢谢观看
微生物检测操作相关要求
问题
二、 滤膜法
• 总大肠菌群滤膜法 是指用孔径为0.45μm的
微孔滤膜过滤水样,将滤膜贴在品红亚硫酸钠 培养基上37℃培养24h,能形成特征性菌落的 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以检测水中总 大肠菌群的方法。 • 滤膜法适用于饮用水、水源水,特别是低浊度 水样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本法适用于较大量 水样测定,如原水量少可加无菌水稀释。本方 法简单快速,较为精密。
• 产酸判断:紫色培养液变成黄色 • 产气判断:发酵导管内有小气泡,如轻 轻打动试管有气泡沿管壁上浮,应考虑 可能有气体产生,需进一步试验。 • 挑选菌落特征:黑紫色、有光泽或无光 泽菌落;红色、粉红色菌落。 • 抑制剂:胆盐、煌绿、十二烷基硫酸钠。
思考
1、单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双倍、三倍乳糖蛋 白胨培养液有什么不同?如何配制?在什么情 况下加单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什么情况下加 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2、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如何稀释? 3、如何确定接种量? 4、初步发酵后如何判断阳性管?阴性管? 5、今天做什么 ?怎么做?
3. 证实试验
• 经上述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 菌,同时接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与 36℃±1℃培养24h±2h,有产酸产气者, 即证实有总大肠菌群存在。 结果报告 • 经镜检、生化反应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 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 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值。
总大肠菌群测定的关键步骤
水源水
• 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匀的 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 试管中,混匀成1:10稀释液。 • 吸取1:10的稀释液1ml注入盛有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 100稀释液。按同法制成不同浓度稀 释液。 • 用灭菌吸管吸取未稀释的水样和2个 ~3个适宜稀释度的水样1ml,分别 注入灭菌平皿内。以下操作同生活 饮用水的检验步骤。
水质检测微生物指标
2011年 农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
表1 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总数报告方式
实例
1 2 3 4 5 6 7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10-1
10-2
10-3
1365
164
20
2760
295
46
2890
271
60
150
30
8
多不可计
1650
513
27
11
5
多不可计
305
12
两个稀释度 菌落总数/ 菌落数之比 (CFU/mL)
报告方式 /(CFU/mL)
❖ 3.主要培养基:营养琼脂 ❖ 4.主要仪器:培养箱36 ℃+1 ℃等
5.检验步骤
❖ 生活饮用水
1mL水样+15mL45℃左右琼脂
摇匀,
做平行样和空白对照。冷却后,翻转平板, 36 ℃+1 ℃培养48h后计数。
❖ 水源水
先制成1:10,1:100等稀释液,再按生 活饮用水的检验步骤进行检验。
注意事项
❖ 3.主要培养基:EC培养基和伊红美兰琼脂 ❖ 4.主要仪器:恒温水浴培养箱
5.检验步骤
自总大肠菌群乳糖发酵试验中的阳性管(产 酸产气)中取1滴转钟于EC培养基中,置 44.5 ℃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内(水浴 箱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培养液面),培养24 h+2h后,如所有管均不产气,则可报告为阴 性,如有产气者,则转钟于伊红美兰琼脂平 板上,置44.5 ℃培养18h~24h,凡平板上有 典型菌落者,则证实为耐热大肠菌群阳性。
水质检验基础知识
给水处理基本方法
1.氯消毒 在常温常压下,氯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的黄绿 色气体。当温度低于-33.6℃时,或在常温下将氯 加压到6~8个大气压时,就成为深黄色的液体,俗 称液氯。 氯消毒原理。氯消毒主要通过次氯酸H0Cl起作用。 由于次氯酸是很小的中性分子,只有它才能扩散到 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通过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 菌内部。当次氯酸分子到达细菌内部时,能起氧化 作用破坏细菌的起新陈代谢催化作用的酶系统,从 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一)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的分级: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特殊规格试剂,如基准试剂、 色谱纯试剂、光谱纯试剂、电子纯试剂、生化试 剂和生物染色剂等。使用者要根据试剂中所含杂 一般试剂
根据GB 15346-1994《化学试剂的包装及标 志》规定,一般试剂分为三个等级,即优级纯、 分析纯和化学纯。通常也将实验试剂列入一般试 剂。
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作为检验人员应
该全面了解试剂的性质、规格和适用范围,才 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试剂,以达到既能保证分 析结果的准确性又能节约经费的目的。
2. 化学试剂的储存
大部分化学试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有的 是易燃、易爆危险品,因此必须了解一般化学药 品的性质及保管方法。
2. 化学试剂的储存
给水处理基本方法
城市给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病菌 以及水中其他有害人体身体健康和影响工业生产的有害杂 质,使处理后水质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质标准和工业生产 用水水质的要求 一、给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方法应根据水源水质和用水对象对水质的要求 确定。 1)当生活饮用水采用地面水时,需要进行混凝、沉 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过程。 2)如果采用没有受到污染的地下水源,当水质清澈 透明时,只要经过消毒,便可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 3)当要求的水质较高时,则需作进一步的专门净化 处理,如除铁、除锰、软化、淡化以及其它方面的特殊处 理。
探析水质环境检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探析水质环境检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摘要:水质检测中的水中微生物检测对于防治水污染、制定水环境标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微生物检测技术,简述了水质环境检测中的常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水质环境检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微生物检测技术;水质环境检测;质量控制;要点目前水质环境检测方法主要自动监测,常规监测,应急监测等,其中微生物检测是其重要内容,为了保障水质环境检测的有效性,以下水质环境检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进了探讨分析。
一、微生物检测技术概述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其他生物作出一系列反应,从而来反应出具体的水质情况。
此过程中包含环境分析学,物理及生物检测学。
微生物检测技术,能弥补常规物理及化学反应测试中的一些劣势。
虽然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水污染的具体程度无法作出准确量化的表达,且只是在化学检测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一些辅助性的检测。
但其对水污染处理的作用非常重要,且在水污染处理过程中占据特殊地位。
二、水质环境检测中的常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分析水质环境检测中的常用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有:(1)生物传感器技术。
在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工作中,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也是微生物检测工作必不可少的技术类型。
生物传感器技术对固化生物体内部某种功能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推动微生物某种表现特性,转化成为一种的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水体当中微生物种类和含量的准确判断。
(2)PCR技术。
在水质环境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当中,PCR技术是其中一个比较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PCR技术也被亦称之为聚合酶链式反应,其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在环境水体资源的检测工作当中,可以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第二,在环境微生物基因的克隆当中作用比较明显,通过PCR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水质环境当中微生物的检测精确度,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微生物检测的工作效率。
三、水质环境检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1、微生物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不存在活的细菌。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
操作技术,为无菌操作。
精品课件
消毒与灭菌
辐热力射灭菌法:使蛋白质、酶及核酸永久性破环,细胞膜溶
解,导致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死亡。
1、菌 距 便 灭1干、作 离 ,菌热紫用照适灭外。。射用菌线法穿物于:—透不玻波采物超璃长用质过器2灼0的皿10.烧-能和03米或0力瓷0为干n很器m宜热的差 等空紫, 耐气外一 高灭线般 温菌具要 的有求 固,杀紫 体使外 物用灯 的方 2、2湿、热电灭离菌辐法射—利用热蒸汽杀死微生物。
微生物基础知识 培训
• 宁波安联检测有限公司
精品课件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存在于自然界 中的一群体型细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 借助于特殊仪器放大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可分为:
★原核类:仅有原始核质,无核仁或核膜,细胞器很不完善。如细菌、
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 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 (2) 杆菌 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
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 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 (3) 螺形菌 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
门螺杆菌。
精品课件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
的灰尘,这类微生物大多数是腐生性的,还来源于人和动 物,它们大多数是通过呼吸道排出的,其中也包含有病原 微生物,悬浮在大气中。
精品课件
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 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1) 球菌 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
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螺旋体
★真核类: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器完
整。如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原生动物、藻类
★非细胞类:体积微小,能通过除菌过滤器。如病毒和朊病毒等
➢按其致病性可分为:
★病原性微生物
精品课件
★非病原性微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小,面积大:小于0.1mm。肉眼不可见。
➢适精应品课性件 强,易变异(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葡萄球菌
酵母菌(芽痕)
棒状杆菌
大肠杆菌
精品课件
弧状菌
链球菌
菌落单位 • 菌落单位----CFU
由单个菌细胞或几个同种菌细胞在培养基上长成 肉眼可见的菌落,每个菌落就是1CFU
精品课件
光滑型菌落
粗糙型菌落
微生物的分布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环境 ➢水:仅次于土壤的微生物分布、定居的第二场所 ➢空气: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带有微生物菌体及孢子
防水2~3min);采样水置于无菌锥形瓶中,采样总量 占锥形瓶的80%左右,以便摇匀。
·水源水:选取可疑及有代表性的水域,一般距离水面 10~15cm采样;河道水采样时,将瓶口朝向、 水流方向,在指定位置打开瓶盖。
·采精品课样件 结束后,样品冷藏运输,尽快检测。
样品处理、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及报告详见作业指导书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源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
菌的芽胞。消毒所用的试剂称为消毒剂。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
包括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
各种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繁殖。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
3、其他理化特性①耐热性:120℃加热4h,可破坏98%。 180℃加热2h或250℃加热30min,才可彻底破坏。②滤过 性:其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故能通过滤器进入滤液 精中品课件。③具有水溶性及不挥发性。④能被强酸、强碱和氧化 剂破坏
消毒与灭菌
下列术语常用于表示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精品课件
热原与内毒素
➢许多细菌、病毒和真菌(如酵母菌)都能产生热
原。热原是微量即可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 的物质的总称。主要物质为细菌内毒素、胞壁酰 二肽及其他抗原抗体复合物、半抗体原物质和某 些药物(类固醇)等。
1、细菌内毒素一般指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主 要是脂多糖。
2、细菌内毒素生物学活性可分为两类:一是致病作用,一 是保护性反应。
精品课件
染色
精品课件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是丹麦内科医生 Christain Gram 于1884年创立的一种细菌复染色方法,已有130多 年的历史,仍在广泛使用。
精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
通透性学说、等电学说、化学学说
G+菌:
肽聚糖多 交联度大
类脂质少
精品课件
结晶紫 卢戈碘液液 95%乙醇
高压高蒸速汽电灭子菌、:X利射用线高、温γ高射压线蒸汽进行灭菌的方 法3、,微蒸波汽的穿透力较热空气强可以杀死一切微生 物,包括细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体等耐 高温的波个长体1mm。~1最m 可靠最适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精品课件
水质微生物 采样
·自来水:现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min,灭菌;再 打开水龙头防水5min(常用的水龙头可以
➢分布广,种类多(10万多种) :自然界中到处都
有,如水、空气、土壤等, 土壤中的数量最多。
➢代谢强,转化快:发酵乳糖的细菌在1小时内可
分解其自重1000~10000倍的乳糖;产朊假丝酵母 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比食用公牛强10万倍
➢生长旺,繁殖快:微生物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大
多数微生物几十分钟内就可以繁殖一代
球菌 (coccus)
脑膜炎奈瑟菌
精品课件
肺炎链球菌
杆菌(bacillus)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大
中
小
精品课件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m
大肠埃希菌 2-3 μm
布鲁菌 0.6-1.5 μm
细菌的繁殖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分裂一次。若按 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 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 逐渐积累,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 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数增多,活 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