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1)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系别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学院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________专业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设计题目:设计工作量:设计说明书一份、模具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一份、模具加工工序卡片一套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开始日期: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 ___________概述模具制造工艺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修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
模具生产具有一般机械产品生产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模具的工作零件,其结构复杂、精度高、材料好、热处理要求严格,且为单件小批量成套性生产类型,在加工中多采用高效、精密机床及特种加工工艺。
所以,在完成了系统理论和实践学习后,学生还要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并达到下列目的:(1)掌握编制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并具有编制中等复杂程度模具工作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学会查阅与模具、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相关的手册、资料,并能运用公式,表格等正确确定工艺参数和有关数据。
(3)能将所学的基础课、理论课和专业课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
(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第一节模具制造工艺设计要求及工作顺序一、设计内容模具制造工艺设计题目一般为:给出某零件的生产数量及生产条件,编制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具体设计内容要求如下:1、模具或零件名称、零件图号、企业产品号;2、零件坯料的选择与确定——坯料供货状态,外形尺寸等;3、工艺基准的选择与确定;4、模具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的设计(主要制订凸、凹模的工艺路线);5、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定各工序加工所用的机床与工装;7、确定各工序或工步的切削用量;8、计算各工序的时间定额;9、填写工艺文件。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
附件1:《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编制人:侯毅红编制单位:机械工程系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崔海花系部主任:师鹏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制年月日《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学时:84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4所属系部:机械工程系授课对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后续课程: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制定时间:批准人: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侯毅红叶艳秋胡桂领(二)课程定位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的常规及特种加工方法和装配工艺。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
②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③了解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
(2)情感知识目标:通过对模具制造工艺的学习,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幸福,从快乐中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对模具制造的实践,加深对涉猎有关的技术、知识、态度、经营、交往的理解,逐渐的热爱模具技术工作,并有为之献身的职业精神,从而形成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立志创业的意识。
(四)课程设计1、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我国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特点;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我国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模具制造的特点、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课时安排:本章安排2课时。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针对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掌握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模具制造的全过程,掌握常见模具制造工艺的原理和方法,培养解决模具制造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常见的模具制造工艺流程;3、理解不同类型模具的特点和制造要求;4、学会使用常见的模具制造设备和工具;5、能够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工艺中的问题;6、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章节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和安排如下: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概述1.1 模具制造工艺的定义和分类1.2 模具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1.3 模具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第二章:模具设计与材料选择2.1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2.2 模具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方法2.3 模具材料的选择和特点第三章:模具加工工艺3.1 模具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3.2 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和设备3.3 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第四章:模具装配与调试4.1 模具配件的装配顺序和方法4.2 模具调试的基本原则和步骤4.3 模具调试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五章:模具使用与维护5.1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养方法5.2 模具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5.3 模具寿命评估和更换策略第六章:模具制造工艺实际应用6.1 模具制造工艺案例分析6.2 模具制造工艺创新与发展趋势6.3 模具制造工艺的质量控制方法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模具制造工艺相关图纸和技术资料2、模具制造工艺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3、模具制造工艺案例分析报告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专利法律法规,用于保护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商标法律法规,用于保护商标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著作权法律法规,用于保护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著作权。
模具设计制造课程设计
模具设计制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掌握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制造工艺及应用。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模具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并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模具制造。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培养学生对模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
具体包括模具的分类与结构、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CAD/CAM软件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等。
教学内容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模具设计制造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本课程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并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进行补充和拓展。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模具设计制造方面的书籍,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一些与模具设计制造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以直观地展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实验设备方面,将确保学生能够 access to modern equipment, such as CNC machines and 3D printers, so that they can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practical projects.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2. 课程类型:专业课3. 授课对象: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本科生4. 学时总数:36学时5. 任课教师:李老师二、课程目标1. 理解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和工艺方法3. 熟悉模具制造中常用的加工工具和设备4. 掌握模具制造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 基本概念和原理(1)模具概述(2)模具制造工艺概述(3)模具材料概述教学方法:讲授和课堂讨论2. 加工工具和设备(1)基础设备:机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机、线切割等(2)辅助工具:刀具、测量工具、夹具、工装等教学方法:实验和演示3. 模具制造流程及工艺方法(1)半成品加工:锻造、铸造、锻打等(2)精密加工:铣削、车削、磨削等(3)表面处理:喷涂、电镀、抛光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讲授4.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模具加工误差和检测方法(2)模具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问题(3)模具装配和调试问题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5. 实践教学模具制造相关实验操作和项目,如模具点胶、金属表面处理、模具组装等。
教学方法:实验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课堂参与、作业、实验报告等。
2. 期末考试(70%):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总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1. 教材:《模具制造工艺》2. 软件:UG、solidworks、pro/e等3. 实验室:模具制造实验室4. 教学技术支持:多媒体教学设备六、教学反思模具制造是机械制造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极具实践性和前沿性的专业。
因此,在设计模具制造工艺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课程中,要紧密结合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最新技术和实践经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又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_指导书参考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模具制造工艺理论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与扩充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所学的知识, 加深对模具零部件制造基本方法与模具装配技术的理解, 掌握制订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方法。
2、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 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包括设计能力、绘图能力、技术分析与决策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撰写技术论文能力等等。
3.养成严肃、认真、细微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给定冲模、注塑模的各类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规程。
三、制订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分析模具零件和工艺性(1)熟悉零件图和装配图着重了解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装配关系和各项技术要求。
(2)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与工艺审查①图纸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视图正确完整, 尺寸标注齐全、合理。
②零件选材与技术要求的合理性: 材料选用合理。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热处理及其它技术要求合理、齐全。
③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结构形式和外观尺寸可能采用标准;b.有便于在机床上装夹的定位基准和夹紧表面;c.零件有足够的刚度, 减小加工时的变形并有利于装配;d.形状简单, 尽量减少加工面积, 尽量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装夹次数和走刀次数, 保证刀具正常工作(如具有退刀等必要的结构);e.必要时采用镶拼结构。
2.选择零件的毛坯(1)毛坯种类的决定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各类有铸件、锻件、各种型材及焊接件等。
铸件毛坯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 如上、下模座等。
锻造毛坯适合于制造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要求高但形状不复杂的零件, 如中、小型凸、凹模等。
型材常用于零件形状与某种型材相近之毛坯。
焊接件多用于某些结构件类型的零件的毛坯。
(2)毛坯尺寸的确定毛坯尺寸应根据模具零件尺寸加上适当的加工余量来确定。
模具制造与设计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与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与设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模具制造与设计方面的科学素养。
知识目标:了解模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具备模具制造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等;能够进行模具的装配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模具制造与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模具制造与设计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模具设计原理、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CAM技术以及模具的装配与调试。
1.模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模具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模具设计原理: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设计、模具强度计算等。
3.模具制造工艺:介绍模具制造的常用工艺方法,如铸造、锻造、切削加工、电加工等,以及各种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模具CAD/CAM技术:讲解CAD/CAM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如模具设计参数化、模具零件库的建立、模具制造过程的模拟等。
5.模具的装配与调试:介绍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要求,以及模具调试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模具制造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模具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模具设计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模具制造和调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模具制造与设计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国内优秀教材,如《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设计内容1.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和流程控制通过讲解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流程控制,使学生了解模具制造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控制的关键点,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实际操作打好基础。
2. CAD/CAM软件应用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帮助学生掌握CAD/CAM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CAD/CAM软件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制造技能。
3. 模具材料和表面处理介绍常用的模具材料,如模具钢、热处理钢等,以及常用的表面处理手段,如电镀、喷漆等,让学生了解模具材料的特性和表面处理的目的与方法。
4. 模具加工技术和设备介绍模具加工工艺和设备,如钳工、铣床、钻床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熟悉各种加工设备的使用,加深对模具加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5. 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配件通过对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配件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模具的结构、功能和配件的作用与选择。
6. 模具制造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模具制造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既有理论讲解,也有实际操作,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和流程控制、CAD/CAM软件应用、模具材料和表面处理等内容。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示范,让学生了解模具制造实践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制作模具,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4. 讨论法在模具制造实践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交流思路,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计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 考试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模具制造技术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考试内容包括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和流程控制、CAD/CAM软件应用、模具材料和表面处理、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配件等内容。
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设计引言模具制造工艺学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
因此,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五个方面,进行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设计的探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知识:1.模具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模具制造中常用的工艺流程;3.模具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和基本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4.模具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标准;5.模具设计中所需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能够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2.能够掌握模具制造中的常用工艺流程;3.能够选择和使用模具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4.能够制造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
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能够培养以下态度:1.热爱模具制造工艺学;2.具备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3.瞄准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积极适应市场变化。
教学内容理论内容本课程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1.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模具制造的常用材料和工具;3.模具加工的常用工艺流程;4.模具的设计和工装夹具的制作。
实践内容本课程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1.模具的设计与制造;2.模具加工中常用工艺的练习;3.模具的组装和调试。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方法1.讲授课程内容;2.翻转课堂,以案例或实验为主,由学生主动学习;3.分组讨论;4.课内互动教学。
实践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让学生实际操作;2.设计案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3.实习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教学手段教学设备1.设计软件;2.制造加工设备,如车床、铣床、线切割等;3.实验设备,如钳工工具和量具等。
教材1.《模具设计与制造》;2.《模具工艺学》;3.《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4.《模具实习与技能训练》。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常用模具的材料及性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并能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模具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模具制造技术的兴趣,使其认识到模具制造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和模具检测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介绍模具的分类、作用及制造过程。
2.模具设计: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重点介绍塑料模、冲压模和压铸模的设计要点。
3.模具加工:介绍模具加工的方法、工艺和设备,重点讲解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和磨削加工等技术。
4.模具检测:讲解模具检测的方法、工具和标准,重点介绍三坐标测量仪和光学投影仪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过程。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模具加工技术和设备的使用。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其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模具制造工艺课设说明书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凹模电火花穿孔加工加工工艺设计班级:材料2009-2 姓名:辛琳学号:20090310040202 指导教师:黎秋萍时间:2012年6月11日目录《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3)引言 (4)第一章凹模板的工艺分析 (5)1.1凹模板的用途 (5)1.2凹模板的技术要求 (5)1.3凹模板的结构分析 (5)第二章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2.1选择毛坯 (6)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6)2.3绘制锻造毛坯简图 (6)第三章拟定凹模板工艺路线 (7)3.1定位基准的选择 (7)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7)3.3加工阶段的划分 (7)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7)3.5工序顺序的安排 (7)3.6确定工艺路线 (8)第四章加工余量的确定 (9)4.1加工余量的确定 (9)第五章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10)5.1机床设备的选用 (10)5.2工艺装备的选用 (10)第六章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11)6.1切削用量的计算 (11)6.2时间定额的计算 (14)第七章电极的设计与电规准的选择 (16)7.1 电火花穿孔加工方法的选择 (16)第八章热处理工艺设计 (25)8.1 T10A钢 (25)8.2热加工(见文献[7]表4-14) (25)8.3预备热处理(见文献[7]P191) (25)8.4最终热处理(见文献[7]P191) (25)第九章编制工艺文件 (27)9.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7)9.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28)总结 (33)参考文献 (34)华东交通大学《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2009-2一、课程设计任务(论文)题目:凹模电火花穿孔加工加工工艺设计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2 年 6 月11 日起至2012 年 6 月29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零件技术要求及结构分析,电火花型孔加工前零件的预加工,电火花型孔加工工艺设计(加工方法选择,电极的设计及制造,零件及工具电极定位与装夹,电规准的选择及转换等)。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目录引言 1 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2 1.1零件结构分析 2 1.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2 第二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3 2.1毛胚类型的确定 3 2.2毛胚结构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3 2.3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4工艺方案的确定 4 第三章、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4 第四章、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5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9总结10参考文献10引言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模具制造工艺学》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而进行的,对本人而言,我相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从中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很快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及结构分析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硬度等机械性能要求、结构分析等。
工艺规程设计毛坯的选择,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毛坯尺寸和公差等零件锻件图的确定。
毛胚制造工艺设计。
加工余量及切屑用量的设计电火花线切割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路线)包括对零件的铣削和磨削,零件的孔隙加工及工序内容的确定。
工序卡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根据前述各项内容以及加工简图,一并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中。
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及分析1.零件结构形状分析该零件从形体上分析其总体结构为平行六面体,上表面有4个直径为8,2个直径为6的凹模通孔,中间为下凹的型腔,因此其结构形状较简单。
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如图可知,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外形尺寸也不大。
要求的尺寸标注采用统一的基准即设计基准,零件内腔各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较高,下凹部分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
另外,该零件有一个固定孔,其精度要求Ra为0.4,平面部分位Ra0.8。
另外零件上孔比较多,要求有一定的位置精度。
零件上各孔的精度,垂直度和孔间距要求。
常用零件各孔径的配合精度一般为IT7 ~IT6,Ra0.4 ~ 1.6um.对安装滑动导柱的零件,孔轴线与上下模座平面的垂直度要求为4级精度。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制造工艺学》教案设计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制造工艺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o学生能够了解模具制造过程中材料选择、热处理、加工设备及工艺流程。
o学生能够熟悉模具制造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
2.能力目标:o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模具制造工艺方案的初步设计。
o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模具制造中的常用设备和工具。
o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的简单技术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模具制造中的安全规范。
o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o激发学生对模具制造技术的兴趣,鼓励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4.重点内容:o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
o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o模具加工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o模具制造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5.难点内容:o模具制造工艺方案的优化设计。
o模具加工中的精度控制与误差分析。
o复杂模具结构的制造工艺。
三、教学方法6.讲授法:用于讲解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7.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模具制造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知识内化。
8.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模具制造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9.实验法:在实验室进行模具制造实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0.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1.教材:《模具制造工艺学》及相关参考书。
2.教具:模具模型、加工设备示教板。
3.实验器材:模具加工机床、测量工具、刀具等。
4.多媒体资源:课件、教学视频、动画演示等。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讨论,鼓励积极发言。
2.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明确奖惩机制,确保课堂秩序。
3.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每节课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模具制造工艺第三版课程设计 (2)
模具制造工艺第三版课程设计前言模具制造是现代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因为模具是生产加工中的重要工具,是制造各种零部件和成品的重要工艺装备。
模具制造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多年来一直是各种制造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1.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工具、设备制造符合要求的模具;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安全意识,使其能够做好模具制造工作。
课程大纲本课程的内容包含几个方面:1.模具制造基础知识–模具的定义和分类–模具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模具结构和设计原则2.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模具制造的流程及要求–模具的制作工艺及工具运用3.模具制造实践操作–模具制作的具体操作流程–模具制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4.模具制造优化措施–模具制造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模具的维护保养和后续操作课程授课方式本课程的授课方式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其中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则以实际制作模具为主。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时间授课形式授课内容第一周理论教学模具制造基础知识第二周实践操作初步模具制作第三周理论教学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第四周实践操作完整模具制作第五周理论教学模具制造优化措施第六周实践操作模具维护保养课程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1.学生平时考勤;2.学生提交制作的模具质量和制作时间记录;3.学生提交针对模具制造的实践综合分析论文;4.班级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估。
结语模具制造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对提高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从而推动模具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内容:1、编制图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要求:(1)进行工艺性分析(2)制订工艺规程2、任选一模具装模图(附图)制订其装配工艺规程(必做)姓名班级学号日期目录一、导柱的加工工艺规程————————————1二、导套的加工工艺规程————————————3三、上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6四、下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8五、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0六、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2七、典型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4八、凹凸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6九、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8十、模具装配图————————————————20一、导柱的加工工艺规程导柱(20钢渗碳58-62HRC)1.导柱的作用导柱是磨具上的导向零件。
与导套配合,起导向和定位作用。
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上,导柱与导套滑动配合以保证凸模与凹模工作时有正确的位置,为了保证良好的导向作用,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小于凹凸模之间的间隙,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一般采用H7/h6,精度要求高时采用H6/h5,导柱与下模座采用H7/r6过盈配合。
为了保证导向精度。
加工时除了使导柱导套精度符合要求外,还应满足配合表面间的同轴度。
即两个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导套外圆与内孔表面的同轴度。
2.导柱的工艺性分析1)几何形状有同轴不同直径的外圆、倒角、退刀槽组成。
2)技术要求分析⑴导柱配合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精度⑵导柱配合表面间的同轴度⑶导柱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硬度:HRC50-553)加工表面分析φ32r6:Ra0.4——精磨才能达到要求φ32h6:Ra0.1——圆柱度0.006—研磨才能达到要求φ32h6:精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φ32r6:精车—半精车—粗磨—精磨4)毛坯的种类选择构成导柱的基本表面都是回转体表面,材料20钢,可以直接选择适当尺寸的热轧圆钢作为毛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内容:
1、编制图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要求:(1)进行工艺性分析(2)制
订工艺规程2、任选一模具装模图(附
图)制订其装配工艺规程(必做)
姓名班级学号日期
目录
一、导柱的加工工艺规程———————————— 1
二、导套的加工工艺规程———————————— 3
三、上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 6
四、下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8
五、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0
六、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2
七、典型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4
八、凹凸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6
九、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8
十、模具装配图————————————————20
、导柱的加工工艺规程
©■ ^0 008 |/f |—|
导柱(20钢渗碳58-62HRC )
1.导柱的作用
导柱是磨具上的导向零件。
与导套配合,起导向和定位作用。
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上,导柱与导套滑动配合以保证凸模与凹模工作时有正确的位置,为了保证良好的导向作用,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小于凹凸模之间的间隙,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一般采用H7/h6,精度要
求高时采用H6/h5,导柱与下模座采用H7/r6过盈配合。
为了保证导向精度。
加工时除了使导柱导套精度符合要求外,还应满足配合表面间的同轴度。
即两个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导套外圆与内孔表面的同轴度。
2.导柱的工艺性分析
1)几何形状
有同轴不同直径的外圆、倒角、退刀槽组成。
2)技术要求分析
⑴导柱配合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⑵导柱配合表面间的同轴度
⑶导柱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硬度:HRC50-55
3)加工表面分析
© 32r6: Ra0.4——精磨才能达到要求
© 32h6: Ra0.1——圆柱度0.006—研磨才能达到要求
© 32h6:精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一研磨
© 32r6:精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
4)毛坯的种类选择
构成导柱的基本表面都是回转体表面,材料20钢,可以直接
选择适当尺寸的热轧圆钢作为毛坯。
5)确定加工工艺路线
下料一粗车一半精车一热处理一粗磨一精磨一研磨一检验6)基准的选择
对外圆柱面进行车削和磨削前,总是先加工中心孔。
对外圆车削和磨削一般采用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的两
端中心孔定位。
导柱热处理后应该安排中心孔的修正。
7)确定毛坯的形状和尺寸
根据导柱零件形状,为阶梯轴型。
各段尺寸相差不大,且毛坯
采用热轧圆钢,因此毛坯形状为圆柱体,为了保证各道工序有
足够的加工余量,取圆钢的尺寸为© 35x 215mm。
3.导柱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导套的加工工艺规程
导套(20钢渗碳HRC58-62 )
1.结构工艺分析
该零件是典型的套类零件,主要加工方法为钻、镗、车、磨。
2.技术要求分析
1)主要表面及加工方案
主要表面为内圆柱面© 32H7Ra0.2^ m,外圆柱面© 45r6Ra0.4 卩m,其加工方案;内圆柱面:钻一粗镗一半粗镗一粗磨一精磨;对于外圆柱面: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
2)定位基准
根据基准选择的原则选用内外圆柱面互为基准。
3)热处理
如导套材料20钢渗碳,则热处理为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如导套材料为T10A钢,则热处理为淬火低温回火。
4)技术关键及其采取的措施
⑴主要表面为内圆柱面。
尺寸公差等级高,表面粗糙度值Ra
值小,米取的措施:划分加工阶段,工艺路线米用:钻一粗镗
—半精镗一粗磨一精磨一研磨;选择精密机床;控制切削用量;充分冷却。
⑵由于外圆柱面的尺寸公差等级高,表面粗糙度值Ra值小,
故采取措施是:在加工阶段划分。
机床选用,切削用量的控制方面的要求与内圆柱面加工相同。
此外,工艺路线为:粗车一
半精车—粗磨—精磨。
⑶外圆柱© 45r6对内孔©32H7径向跳动要求高。
采取措施一:以非
配合外圆柱面定位夹紧,一次装夹磨削内孔© 32H7,外圆柱© 45r6 即“一刀下”的方法,但此方法调整机床频繁,辅助时间长,生产
效率低,反适用于单位生产。
采取措施二:利用内圆柱采用锥度芯
轴限位,以心轴两端中心孔定位磨削外圆柱面,此方法操作简单,
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但需要制造专用机床夹具,因此,使
用成批生产。
3.机械加工顺序安排车端面—车外圆—钻孔—镗孔—磨孔。
其中内孔的精
加工应在外圆表面的精加工之前进行。
4.加工阶段的划分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精
加工四个加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