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鲁人版必修三同步试题:第2单元+3屈原列传+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 2.3《屈原列传》同步测试 鲁人版必修3
《屈原列传》练习一、文学常识:屈原,名,字,时期我国伟大的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主要作品有《》、《》、《》、《》等汉代把它们合编成《楚辞》二、字音练习:给括号前的字注音属()草稿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皭()然泥()而不滓()既绌()商於()既咎()眷()顾被()发渔父()憔()悴()哺()育啜()泣罹()难()三、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6、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8、亡走赵,赵不内9、被发行吟泽畔10、厚币委质事楚四、古今异义1、颜色憔悴2、形容枯槁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4、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五、解释加点的词:1、娴于辞令2、争宠而心害其能3、屈平属草稿4、平伐其功5、王怒而疏屈平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7、可谓穷矣8、其文约其辞微9、惠王患之10、大兴师伐秦11、臣请往如楚12、奈何绝秦欢13、屈平既嫉之14、人君无愚、智15、王怒而迁之16、楚有宋玉、景差之徒17、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六、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1、谗:因谗之曰2、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3、邪曲:邪曲之害公也方正:方正之不容也4、明:明道德之广崇5、蝉:蝉蜕于浊秽6、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7、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8、日:其后楚日以削七、判断文言句式: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秦,虎狼之国,不可信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8、数十年,竟为秦所灭9、此不知人之祸也10、“离骚”者,犹离忧也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1、求人可使报秦者13、是以见放八、一词多义:(一)实词: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②无何,宰以卓异闻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志: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③其志洁,其行廉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3、疏:①王怒而疏屈平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④《谏太宗十思疏》⑤梅以疏为美⑦其于计之疏也⑧十三经注疏4、害①争宠而心害其能②为陶谦所害③除国之大害④不能害人5、许①而赵不许,曲在赵②时人莫之许也③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④塞上长城空自许6、属①亡国破家相随属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司命之所属④屈平属草稿未定⑤有宁越徐尚……之属7、离①“离骚”者,犹离忧也②约从离衡③如有离违,宜别图之④多情自古伤离别8、迁①王怒而迁之②再迁为太史令③予左迁九江郡司马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9、与①与之斗卮酒②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③何哉?与秦而不助五国也④蹇叔之子与师(二)虚词:为1、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 以 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 2、以一仪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3、竟为秦所灭( ) 3、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4、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4、以啮人,无御之者(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5、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6、为其不可得而法( ) 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7、闻秦王善为秦声( ) 7、其后楚日以削( )8、我为赵将( )8、传以示美人( )9、为刎颈之交( ) 9、皆以美于徐公( )1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乃1、乃令张仪佯云秦( ) 焉 1、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2、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 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3、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3、姜氏欲之,焉辟害( )4、今君乃亡赵走燕( ) 4、而惴惴焉摩玩不已( )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5、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6、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 6、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7、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9、家祭无忘告乃翁( )九、名句默写:1、长太息以掩涕兮,2、亦余心之所善兮,3 路漫漫其修远兮,4、信而见疑,,能无怨乎?5、举世,,是以见放6、明道德之广崇,,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行廉,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其行廉,,蝉蜕于浊秽,,不获世之滋垢,7、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十、难句翻译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拓展延伸工人善琴万历末(1),詹懋举者守颍州(2)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耳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往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贱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竟学,一时琴师莫能及——王士禛《池北偶谈》[注释](1)万历:明朝神宗朱翊钧的年号(2)守颍州:任颍州的太守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适弹琴适:(2)矫首矫:(3)善否否:(4)贸薪贸:(5)囊此囊:(6)受工之直直:(7)老人所贻贻: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颇善此乎?译文:(2)詹乃从竟学,一时琴师莫能及译文:(3)工即鼓前曲一过译文:3. 这位木工令太守“惊异”之处有:(1);(2);(3);(4)翻译:万历年间,詹懋举任颍州的太守有次召用木工詹正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画指,好像在评价好坏叫来问他:“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答说“是”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好詹很惊讶,问从哪学来的木工回答说:“家在西郊外,见一老人进城卖柴,总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担头,于是请让看看听他弹奏,心里很高兴,于是向他学琴”詹给他钱,他不要,说:“我,贫贱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劳”又说:“您的琴是下品,我有琴,是老人赠的,现在献给您”果然是把好琴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附屈原列传【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习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夺走它,屈原不肯给,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离忧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称道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而且反覆考虑这一问题,在他每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参考答案一:平,原,战国,浪漫,离骚,天问,招魂,九歌,哀郢等二:略三:1.罹2.返3.现4.旨5.浊6.黜7.纵8.纳9.披10.贽四:1.脸色;色彩2.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加以描绘3.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样子4.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五:1、熟悉2、嫉妒3、写作4、夸耀5、疏远6、恨,痛心7、处境艰难8、简约含蓄9、担心10、发动11、到12、断绝13、恨14、无论15、放逐,流放16、这类人17、效法六:1、名词作动词2、动词作名词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4、形容词作动词5、名词作状语6、名词作状语7、名词作动词8、名词作状语七: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被动句4、判断句5、否定句6、被动句7、被动句8、被动句9、判断句10、判断句11、被动句12、定语后置句13、被动句八:实词1、见闻、闻名、名声、听到2、志向、记忆、志向、心意、标记3、疏远、用奏折陈述、稀疏、给皇帝的奏议4、嫉妒、杀害、祸害害处、损害伤害5、答应允许、赞许赞同、处所地方、称赞应许6、连接、嘱托、隶属归属、写作、类7、遭遇、使离散、背离违背、离开8、流放、升职、贬官、变更变动9、给、和、结交亲驸、参加虚词:为1、做2、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3、被4、成为5、替、给6、因为7、弹奏8、做9、成为以1、2、用3、任用4、如果5、因为6、因为7、而,修饰关系8、而,顺承关系9、认为10、而,表并列关系乃1、于是2、竟然3、这才4、却5、是6、是7、竟然8、竟然9、你的焉1、语气词2、语气词3、怎么哪里4、形同次词尾5疑问代词,什么6、之,代词7、语气词8、于此,在这里九、名句默写(略)十、难句翻译(参考译文)拓展延伸1、(1)正、恰好(2)抬起(3)坏(4)卖(5)用袋子装着(6)值,薪酬(7)赠送2、略(见译文)3、(1)木工懂得音乐(2)演奏甚妙(3)不受金(4)赠琴。
高中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屈原列传》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屈原列传》同步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皭.然(jiào) 汶.汶(wén) 啜其醨.(lí) 博闻强.志(qiánɡ)B.温蠖.(.huò) 诡.辩(ɡuǐ) 帝喾.(ɡù) 眷.顾楚国(juàn)C.憔悴.(cuì) 惨怛.(dá) 枯槁.(ɡǎo) 靡不毕见.(xiàn)D.濯淖.(nào) 屈匄.(ɡài) 属.草稿(zhǔ) 谗谄.(.xiàn)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离骚”者,犹离忧也B.屈平属草稿未定C.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D.亡走赵,赵不内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短.屈原于顷襄王短:揭露短处。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行列,位次。
C.顷襄王怒而迁.之迁:调动官职。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称为鼻祖。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父母者,人之本也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C.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 3 屈原列传习题 鲁人版必修3
3 屈原列传一、课外阅读(2018·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解析:B 根据语意,“涣少好侠”是“王涣从小喜欢行侠”的意思,“王涣”是“少好侠”的主语,语意连贯,中间不能断开。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屈原列传 教案 Word版6
屈原列传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传评结合)的不同于一般史传文的写法,理解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情感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的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习他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2.以学习屈原为契机,谈谈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忘及如何重振民族精神。
【教学设想】《屈原列传》是一篇传统教材,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都有选入,可见它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的一篇文言人物传记,通过记述屈原的生平事迹,表现了屈原对楚国兴衰存亡说起的重大作用,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德,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气和叹惋之情。
如何教、如何教好这样一类“老”课文,一直是令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情。
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法,讲传统的观点,未免是拾人牙慧,“教之无味”。
可如果完全打破传统,只求创新,则难免脱离实际,使学生不知所云,也违背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与鉴赏文言文的要求。
所以我准备在尊重传统,即讲解文言知识和领会屈原人格精神的基础上,不揣鄙陋,谈谈当代的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屈原的人格精神,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判断、介宾后置等句式。
【教学难点】从抒情、议论中体会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理解作者“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思想感情。
讨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忘及如何重振民族精神。
【教学时数】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家都喜欢在端午节时吃棕子,戴香包,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关于屈原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
今天,让我们走进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屈原,学习《屈原列传》,用历史的眼光去品评价屈原。
二、出示有关介绍屈原及其作品的文字〖见多媒体课件〗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018-2019学年语文鲁人版必修三同步试题:第1单元+1陈情表+Word版含答案
1陈情表课后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导学号3482400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臣逵察.臣孝廉..臣荣举.臣秀才..后刺史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结合重点实词虚词正确断句。
2018-2019学年语文鲁人版必修三同步试题:第1单元+项脊轩志+Word版含答案
项脊轩志课后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项脊轩志归有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周:周围B.迨.诸父异爨迨:及,等到C.某所,而.母立于兹而:你的D.后五年,吾妻来归.归:旧指女子出嫁项,周:环绕。
鲁人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 2.3《屈原列传》练习题鲁人版必修3
第3课《屈原列传》练习题一、基础训练1.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短于顷襄王短:揭露短处B.顷襄王怒而迁之迁:调动官职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班列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称为鼻祖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父母者,人之本也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⑥此不知人之祸也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⑧离骚者,犹离忧也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翻译下列文句。
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爱国忠君的一组是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②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⑤虽流放,眷顾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A.①②③B.④⑤⑦C.③④⑤D.④⑤⑥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众人皆醒,何不其糟而啜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K12配套]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3屈原列传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
3 屈原列传[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惨怛.(dá) 齐桓.(huán) 皭.然(jiào) 毋.行(wú) 濯淖.(nào) 浊秽.(huì) 憔.悴(qiáo) 枯槁.(ɡǎo) 汨.罗(Mì)其糟(bū) 啜.其醨(chuò)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3)靡不毕见(见,通“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通“涅”,染黑)(7)屈平既绌(绌,通“黜”,指免除官职)(8)齐与楚从亲(从,通“纵”,合纵)(9)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10)顾反(反,通“返”)(11)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12)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披散)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察⎩⎪⎨⎪⎧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形容词,洁净的样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动词,考察后予以推荐) (2)从⎩⎪⎨⎪⎧齐与楚从.亲(动词,通“纵”,合纵)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随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动词,听从,顺从) (3)归⎩⎪⎨⎪⎧竟死于秦而归.葬(动词,运回)后五年,吾妻来归.(动词,旧指女子出嫁)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回来) (4)患⎩⎪⎨⎪⎧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动词,忧虑,担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词,忧患,灾祸)(5)疾⎩⎪⎨⎪⎧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恨,痛心)君有疾.在肌肤(名词,病)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形容词,大) (6)绝⎩⎪⎨⎪⎧楚诚能绝.齐(动词,断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佛印绝.类弥勒(副词,非常,极)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作名词)听觉、听力 (2)屈平正.道直.行(使动用法)使……正;使……直 (3)明.道德之广崇(名词作动词)阐明 (4)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作动词)诋毁,说坏话 (5)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作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形容词作名词)忠臣 (7)蝉.蜕于浊秽..(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像蝉那样;污秽的环境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课时分层作业5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word版本
课时分层作业 ( 五) 屈原传记一、基础运用层1.以下加点字注音所有正确的一组是A.属 (sh ǔ)稿本.帝喾 (k ù).B.(p ǔ)其糟滋垢 ( ɡò u).C.啜 (chu ò) 其醨.既绌 (ch ù).D.被 (p ī)发.濯淖 (n ào).D[A 项,“属”应读 zhǔ;B 项,“2.以下加点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出则接遇来宾遇:遇到.B. 平伐其功伐:夸耀.C. 明道德之广崇明:说明.D. 使使如秦受地如:到,去.A [招待。
]()惨怛 (d á).靡 (mǐ)不毕见.蝉蜕 (tu ì).浊 (zhu ó) 秽.皭 (ji ào)然.温蠖 (h ù).憔 (qi áo)悴.罹 (l í) 难.”应读 bū;C项,“蠖”应读huò。
] ()3.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整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B.上官医生与.之同列屈平不与.C.王怒而疏屈平.顷襄王怒而.迁之D.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虽放流,眷顾楚国.C[A 项,介词,顺便 / 介词,用; B项,介词,和 / 动词,给; C项,均为连词,表顺承,于是,就。
D 项,连词,表假设,即便/ 连词,表转折,固然。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A.邪曲之害公也B.蝉蜕于浊秽C.楚怀王贪而信张仪D.然皆祖屈原之沉着辞令C [A 项,“邪曲”形容词用作名词。
B 项,“蝉”名词作状语。
D项,“祖”名词的意动用法。
]5.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导学号: 64952035】A.“离骚”者,犹离忧也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C.厚币委质事楚D.竟死于秦而归葬D[A 项,离通“罹”; B 项,指通“旨”; C项,质通“贽”。
]6.以下各句中,句式不一样于其余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D [D 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余三项为被动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三课件:第二单元+3 屈原列传
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
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 1.走近作者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
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后任中书令。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
董仲舒 , 漫游各地 , 了解风俗 , 采集传闻。他以其“究天人之际 , 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
史书。
三、语基梳理
1.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 忧也( . (2)人穷则反 本( . (3)其称文小而其指 极大( . (4)自疏濯 淖污泥之中( . (5)靡不毕见 ( . (6)屈平既绌 ( . ) ) ) ) ) )
答案 :(1)“离”通“罹” , 遭遇
词赋的推崇以及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负,显露出傲岸放达的胸襟和超凡脱俗
的志趣。“屈平”一联最为精警 ,这联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 , 鲜明地对立起来。
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嘹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逸兴神飞,
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 ,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 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
屈平属草稿未定 8 属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及、比得上 (7)动词,明晓、
答案:(6)动词,往、“到……去”
了解 名词,视力
动词,说明、阐明 (8)动词,写作 动词,连接,跟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9 而 楚怀王贪而信张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2018-2019学年语文鲁人版必修三同步试题:第3单元 6古诗二首 Word版含答案
6古诗二首课后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一)导学号348240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其原因是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与一男子私定终身。
B。
此诗作为叙事诗,诗中赋、比、兴交替使用。
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既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更是两人的爱情由盛到衰的象征。
C。
《氓》这首诗同大多数的《诗经》中的四言诗一样,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回环跌宕的结构,注重重章叠句.D。
从“氓之蚩蚩”到私欲得到满足的“至于暴矣”,乃至朝三暮四后的“士贰其行”,氓的变心是为钱财已得,“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可为证。
E。
诗人以浓墨重彩,描写了女主人公深挚而复杂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恨,从而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悲剧人物形象。
解析:A项,对女主人公悲剧原因的分析不当,其原因应有中国古代的大男子主义的因素;D项,变心是因为女子色衰,以及氓品行不好等原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是当时的婚俗。
答案:AD2。
诗中多次提到淇水,其作用是什么?解析:首先找出文中写到淇水的诗句,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K12学习]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
小初高学习+K12小初高学习+K12 第2单元 单生命的赞歌单元导读《屈原列传》生命是大自然的一件最伟大的艺术品,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境遇中,都要做一个有节操的人,都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尊严。
不同流合污,不屈己媚人,不向命运低头,用一撇一捺支撑起高贵的一生。
屈原忧思怀国,自沉汨罗, 为我们奏响千古的生命赞歌。
《记念刘和珍君》人生必然会遇到一个接一个的选择,请愿了,是欣然前往还是安然逃避?当自己面临“生存还是毁灭”抉择的时候,那一定是命运敲门了,一定是人生的机会降临了。
那个时候,请让我们鼓起百倍的勇气,勇敢地去接受人生的挑战和洗礼!那个时候,请让我们调动力量,运用智慧,做出无悔的选择!对得起生命,对得起国家和民族!刘和珍是我们的榜样!她教我们——直面人生!《最后的常春藤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更能令我们感动。
老画家贝尔曼懂得生命希望的意义,守住生命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点燃了琼珊生存的希望,而他自己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片绿叶,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人性的善良和希望!倾注着赤诚!世间真爱长存!生命之树常青!希望之叶永不凋零!《文天祥千秋祭》“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最惨痛的漩涡里分娩。
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
” 《正气歌》就是这样悲壮高亢的生命的孤注一掷的作品。
正气,是民族精神的凝聚点,也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正是有“于人曰浩然”之正气,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至诚至贞的高尚民族气节和大义凛然的勇于牺牲的精神,才能被历代承袭,发扬光大。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第3课屈原列传学案鲁人版必修3
屈原列传弯弯人生道一辈子不停地行走,却总是走着弯路,总也未走入一条笔直的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捷径;一辈子都想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却总犯同样愚蠢的错误,总是轻信,总是健忘。
轻信虚假的笑容,伪善的谎言,忘记曾经经历过的欢乐与痛楚以及被欺骗、被凌辱后的苦涩,总是在虚假的笑容、伪善的谎言面前栽跟头,总是一遍一遍地体味曾经体味过的甜酸苦辣。
海涅说“宽恕自己的仇敌是容易的”,我说宽恕自己的愚昧是自然的。
路,必然有弯曲,天下之大,能找到一条从头到尾全都笔直的路吗?人,必然是愚昧、轻信而健忘的。
人之必须学习,证明人是愚昧的;人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证明人是轻信而健忘的。
人世之大,找不到一个不愚昧、不轻信健忘的人。
人必然愚昧,轻信而健忘,必然要不断重复犯下曾经犯过的过错。
路之有弯曲才成其为路,人之有过错才成其为人。
重复着过错的人,走在弯曲不断的路上,总不停步,这便是我们的弯弯人生。
我们的人生之路,便是由与生俱来的愚昧、轻信和健忘所派生出的许多过错失误所铺筑而成,是我们的弯弯的人生之路。
我们的人生,便因了这弯弯的路而丰富了色彩,虽然这是缤纷色彩中的青色和灰色,但若没有这青灰之色,我们的这段弯弯人生便不会辉煌。
微感言: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赏读: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2.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中庸》赏读: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3.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赏读: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过分享乐。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赏读:合抱的大树,生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行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一、作者视窗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2018-2019学年语文鲁人版必修三同步试题:第1单元+测评+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黑格尔说:“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
”眼下,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没有什么比谈论人工智能更酷炫的了。
但问题在于,许多科幻电影、电视剧都设想了最终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的悲惨结局。
最近霍金就再次表示了这种担忧。
其实,无论是科幻电影中的桥段,或是霍金的担心,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对于人类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这种不确定,既源于对人工智能理解上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在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可能造成冲击的不确定性。
其实,现在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基于对人类智能的简单、粗糙的模仿。
即使像所谓的“神经网络”这样的名称,听着特别玄,但它与人类神经系统的真实情况,还是要差上很多级别,它们仍然只是建立在神经元连接机理的粗浅抽象上的数学模型。
并且,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都局限于某个极窄的范围之内,不要说超级智能,即使是简单的跨界,也要做出很大的调整,才能实现。
当然,你可以说,还是存在某个时刻,人工智能就是变得比人类聪明了。
我们假设真的存在这种可能,那意味着人工智能需要具备某种意识,不管这种意识是否跟人类相同。
如果没有这种意识,人工智能为什么要来消灭人类呢?为什么一定要与人类为敌呢?更何况,人类现在对于自身的意识、伦理、思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又是什么,尚不清楚。
如果机器真能自主产生意识,那也只能说,这是宿命。
相较于这种可能性非常微小的威胁,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产生的冲击。
这种冲击,并非人工智能的主动行为,而是当其改变目前的生产行为方式后,人类社会自身适应、调整自身制度的努力所带来的改变。
虽然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潮,可能消灭近半数的工作岗位,但失去收入的只是普通的劳动者而已,企业却可能因此受益,甚至获取更多利润。
鲁人版必修三第2单元单元试卷及带答案
一、夯实根底(15分,每题3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供认/供奉标识/博闻强识如法炮制/炮烙之刑B.提取/提防脉搏/含情脉脉冠冕堂皇/沐猴而冠C.强迫/勉强为难/为虎作伥泥沙俱下/泥古不化D.处置/处所露骨/露宿风餐螳臂当车/安步当车解析:A项,ɡnɡ,zhì,páo;B项,tí/dī,mài/m,guān/guàn;C项,qiǎnɡ,wéi/wèi,ní/nì;D 项,chǔ/chù,lù,dānɡ/dànɡ。
答案:A2.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合理用药才是关键。
我们不能盲目信服药物的疗效,并且直接服用药物,这样做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B.目前,柏峪休闲渡假村建设正在筹划中,将成为集住宿、观景、采摘、登山、感受古文化于一体的高档休闲旅游区,将大幅度带动柏峪的经济开展。
D.小公司没有足够多的职位供一些老员工晋升,许多人在升职空间狭小的职位上对工作开始显得意兴阑姗,而这又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解析:B项,“渡假村〞的“渡〞应为“度〞。
C项,“亲合力〞的“合〞应为“和〞。
D 项,“意兴阑姗〞的“姗〞应为“珊〞。
答案:A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据《202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 ,中国微博用户的井喷式增长将出现于2021年、2021年,市场也将进入成熟期。
②春节后,争抢农民工——中国劳动力市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从珠三角、长三角局部地区到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全中国。
③无论是设计创新、效劳创新,还是营销创新, 想消费者所想,满足广阔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企业才能赢得更多的青睐。
A.预测漫延只要B.预算蔓延只要C.预算漫延只有D.预测蔓延只有解析:“预测〞,预先推测或测定;“预算〞,预先计算。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屈原列传同步练测 鲁人版必修3
3 屈原列传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属.草稿()(2)惨怛.()(3)濯淖.()(4)靳.尚()(5)温蠖.()(6)汨.罗()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受物之汶汶..者乎!汶汶:(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志:娴:(3)其文约.,其辞微约:(4)不获世之滋.垢滋:(5)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用事者:(6)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稚子:(7)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凝滞: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B.人穷.则反本C.形容..枯槁D.自疏濯淖污泥..之中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王甚任之”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望之.不似人君B.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C.怀王之.宠姬郑袖D.之.二虫又何知二、课堂练习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B.犹离.忧也离:通“罹”,遭遇C.其文约,其辞微.微:简约D.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渣滓6.对于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和“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事其.君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③以.刺世事④以.浮游尘埃之外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2018-2019学年语文鲁人版必修三同步试题:第1单元+我与地坛+Word版含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课后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我与地坛①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
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②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
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⑤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精选】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3屈原列传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练习
【精选】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3屈原列传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练习[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惨怛.(dá)齐桓.(huán)皭.然(jiào) 毋.行(wú) 濯淖.(nào) 浊秽.(huì)憔.悴(qiáo) 枯槁.(ɡǎo) 汨.罗(Mì)其糟(bū) 啜.其醨(chuò)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3)靡不毕见(见,通“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通“涅”,染黑)(7)屈平既绌(绌,通“黜”,指免除官职)(8)齐与楚从亲(从,通“纵”,合纵)(9)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10)顾反(反,通“返”)(11)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12)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披散)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察⎩⎪⎨⎪⎧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形容词,洁净的样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动词,考察后予以推荐) (2)从⎩⎪⎨⎪⎧齐与楚从亲(动词,通“纵”,合纵)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随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动词,听从,顺从)(3)归⎩⎪⎨⎪⎧竟死于秦而归葬(动词,运回)后五年,吾妻来归(动词,旧指女子出嫁)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回来)(4)患⎩⎪⎨⎪⎧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动词,忧虑,担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词,忧患,灾祸) (5)疾⎩⎪⎨⎪⎧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恨,痛心)君有疾在肌肤(名词,病)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形容词,大)(6)绝⎩⎪⎨⎪⎧楚诚能绝齐(动词,断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佛印绝类弥勒(副词,非常,极)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作名词)听觉、听力 (2)屈平正.道直.行(使动用法)使……正;使……直 (3)明.道德之广崇(名词作动词)阐明 (4)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作动词)诋毁,说坏话 (5)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作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形容词作名词)忠臣 (7)蝉.蜕于浊秽..(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像蝉那样;污秽的环境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屈原列传课后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屈原列传(节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B.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C.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D.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者……也”的判断句,由此,很容易得出答案。
,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
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B.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怀王”即为楚王的谥号。
C.大夫,古代官名。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大夫世袭,有封地。
,是中国古代汉族诗歌史上一首最长的政治叙事诗。
项,《离骚》是一首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选的部分主要交代了屈原写作《离骚》的外因和内因,并对《离骚》的内容做了高度概括。
B.屈原文约、辞微,志洁、行廉,这些在他的辉煌巨著《离骚》中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思想基础。
C.与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企图强取屈原草拟的宪令底稿,目的是要抢占屈原的功劳,在楚怀王面前与屈原争宠。
D.屈原在《离骚》中称颂远古的帝喾,中古的齐桓,近古的汤、武,意在讽刺楚国的时政,暗喻国君不贤,“美政”的政治理想。
项,中古与近古交换位置,即“近古的齐桓”“中古的汤、武”。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故死而不容。
(1)句中“众”“伐”的翻译,第(2)句中的被动句式的理解。
大王令屈原制定法令,人们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出来,屈原就夸耀他的功劳。
,所以都称许美好的事物。
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
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第5~6题。
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此乐未渠央③。
,从桂林北归途中。
②蝶梦:梦蝶,出自《庄子》。
水云乡:隐者居所,出:通“遽”,迅速。
央:尽。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词的开头“濯足”二句即运用屈原作品的词语,但又切合舟行途中的情景。
“濯足”,即洗脚。
“晞发”,指晒干头发。
这种朝晞发而夕濯足的意象,显示出词人高洁的情怀。
B.“吴山”二句承上抒发词人深藏内心的渴望舟行到潇湘的意愿。
“买得”三句进一层揭示此次北归,六月下湘江的机遇。
C.“制荷衣”三句都是用了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制芰荷以为衣兮”“纫秋兰以为佩”“盍将把兮琼芳”。
这三句承上转下,而屈原的伟大人格和作品,浮现在词人的脑海里,倾注到笔底下。
D.“唤起”三句,以无比敬仰的心情赞颂屈原其人及作品的不朽价值。
“九歌”即屈原的九首祭神乐歌,“三闾”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才华横溢的贾生。
E.结尾“莫遣”二句把超越时空的思维意识回归到现实中清幽的自然画景,显示出乐趣迅速消失殆项,“‘三闾’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才华横溢的贾生”错,指屈原。
E项,“显示出乐趣迅”错,“未渠央”意为没有迅速消失殆尽。
?请简要概括。
,下片即景抒情。
作者荡舟湘江,脑海里浮现出屈原的形象。
屈原那种忠愤忧国的情操,,撼动着词人的心扉。
;②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③享受纵情山水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谗.言(chán)蝉蜕.(tuì)惨怛.(dá) 相形见绌.(zhuō)B.谄.媚(xiàn) 枯槁.(gǎo)遐迩.(ěr) 泥而不滓.(zǐ)C.罹.难(lí) 泥淖.(zhào)娴.熟(xián) 靡.不毕见(mǐ)D.啜.泣(chuò) 广崇.(chónɡ)眷顾(juàn) 从.容辞令(cóng)项,“绌”应读“chù”;B项,“谄”应读“chǎn”;C项,“淖”应读“nào”。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滋垢划时代彬彬有理怀瑾握瑜B.宣泄破天荒博闻强志蛊惑人心C.憔悴泊来品重整旗鼓竭忠尽智万户侯疾痛惨怛声名雀起项,“彬彬有理”应为“彬彬有礼”;C项,“泊来品”应为“舶来品”;D项,“声名雀起”应为“声名鹊()A.人穷则反本B.靡不毕见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项,“反”通“返”;B项,“见”通“现”;D项,“被”通“披”。
()①蝉.蜕于浊秽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③厚币.委质事楚④时秦昭王与楚婚.⑤举贤.以自佐⑥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⑦莫不欲求忠.以自为⑧身客.死于秦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④⑥/②/⑤⑦项,加点词的用法归类依次为: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使动/形容词作名词。
()A.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C.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D.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项,“诡辩”,古义:欺诈的言论。
诡,欺诈的,形容词;辩,巧辩的话,名词。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B ”,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形容词。
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形容词。
C项,“明年”,古义:第:今年的下一年。
D项,“国事”,古今义均为“国家大事”。
()A.秦,虎狼之国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为天下笑项是判断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
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自髡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
梁孝王②使人杀故吴相袁盎。
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
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
”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
”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指死不得葬。
②梁孝王:汉景帝之弟。
,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B.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C.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D.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孟舒”为“知”的主语,当在此前断句,因此,排除A、C两项。
“临城死敌”作“士”的谓语,由此B项。
,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者,既可以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指德高望重的人。
B.赭衣,古代囚衣。
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又指囚犯,罪人。
C.髡钳,古代刑罚名,谓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
表授予官职,同样类似的词还有“拔、迁、左迁”等。
项,“拔”“迁”表示提升官职,“左迁”一般指贬官。
,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受到牵连。
C.田叔之所以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D.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欲起用孟舒又有顾虑。
后在田叔的一再举荐下,坚定了任命孟舒的信心,于是项,“欲起用孟舒”错,孝文帝事先并没有想用孟舒。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云中尤甚,免。
要解释出“备”“遇”“为乱”,句子通顺。
(2)要解释出“是”“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