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https://img.taocdn.com/s3/m/66c1d00916fc700aba68fc02.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
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1)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做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
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
(2)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实际收人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
换句话说,这时总量生产函数取决于表示技术状况的变量z和资本存量k,即y=zf(k)。
如果假定资本折旧率为,则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总资源函数为:。
假定总资源只有两个用途:消费和积累,如果由于技术进步,使z值增加,则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向上移动,则原有的资本存量、产量和总资源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相应地增加。
如果经济社会选择新的资本存量,则资本存量的增加又会使实际收入进一步增加。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则经济随着总资源的增加,会扩张直到达到新的状态上。
这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较为复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认识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8fd08200f12d2af90242e638.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认识一、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政府干预的认识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w Keynesian economics)相对应的概念自然是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首先提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这个概念,指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并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联系的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
按照马克思的规定,古典经济学家指的是配第、斯密、李嘉图等人,庸俗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萨伊、穆勒等并不被包括在内。
凯恩斯使用了古典经济学家这一术语,但是他抹杀了古典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的界限,又将马克思所说的古典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混同一谈。
新古典经济学指的就是边际主义经济学,代表人物有: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帕累托、克拉克、费雪、马歇尔、庇古等。
而我们现在所谓的古典宏观经济学指的就是经过系统化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
认为通过工资、价格与利率自动伸缩机制可以使劳动、资本、货币与商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市场经济能够自行调节,有自动走向充分就业的趋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的是凯恩斯的追随者所诠释与发展的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
这一派的经济学家最著名的有汉森、希克斯、克莱因、萨缪尔森和托宾等人。
古典宏观经济学不能解释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运而生,要为经济危机的存在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提供理论基础。
凯恩斯将市场失灵归咎于价格刚性,认为它使市场力量受到阻碍,只有政府实施稳定性政策来进行调节经济。
他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产出,而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有效需求往往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dbeff1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6.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派别,与传统经济学相比,更加注重市场自由和经济政策的微观基础。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政策主张通常涉及四个方面: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供给政策和净出口政策。
这些政策主张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经济稳定。
接下来,本文将就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进行详细探讨。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关键的政策工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具有重大影响。
在货币政策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度的货币紧缩或货币扩张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并保持经济稳定。
此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中央银行应享有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减少政治干预的风险。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实现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但其对通货膨胀控制的效果较差。
因此,在财政政策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实施适度的财政刺激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应避免财政过度扩张以免引发通货膨胀。
三、供给政策供给政策是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率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通过降低税率、削减行政限制和鼓励市场竞争等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率,并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改善教育和培训体系,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四、净出口政策净出口政策是指通过调整国际贸易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和贸易平衡。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鼓励自由贸易,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促进跨国经济合作和资金流动。
此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政府采取积极的汇率政策,以确保货币兑换率的稳定,从而帮助促进贸易平衡和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涵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供给政策和净出口政策。
这些政策主张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经济稳定。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原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原凯恩斯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298fd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f.png)
1、比较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着重分析他们对经济波动的看法?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业、市场不出清是经济的常态”的说法,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在经济体系中是重要的,认为古典二分法(注)失效,重视短期分析;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不完全竞争);赞成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新凯恩斯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工资、价格黏性(刚性),市场不出清、斟酌使用经济政策的观点。
但同时也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例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
关于经济波动整个宏观经济问题被归结为两个问题:总需求是否等于总供给,如果不相等会引起经济波动;用什么经济政策对付经济波动。
不同的经济学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根据萨伊定律,图中的投资口和储蓄口总是连在一起的,投资恒等与储蓄,总供给总是等于总需求,不需要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
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或其他原因,投资口和储蓄口之间没有管道相连,投资未必等于充分就业状态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等于总需求,所以管道中流动的国民收入会因此而上下波动。
为稳定宏观经济,国家必须干预。
新古典综合的观点也是如此。
随着新古典综合的衰落,以货币主义为先驱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出现。
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错误在于忽视了货币发行过多的消极作用,凯恩斯主义认为增发货币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没有顾及通货膨胀的后果。
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西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
货币主义认为,这不过是用政府投资替代了私人投资。
政府投资往往用于非生产投资,而私人投资的用途总是生产性。
生产性投资减少,企业雇工人数减少,部分地造成失业;生产性投资减少,社会生产量减少,部分地导致通胀。
可以说,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都认为经济运行的问题出现在需求方面。
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而货币主义则反对财政政策,主张着重货币政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理论,用企业的不完全信息来解释宏观经济学中波动问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4924eb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e.png)
目 录
• 引言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述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比
较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该学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张 市场调节是经济稳定的基础,强调价 格和工资的灵活调整,反对国家干预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市场调节是有效的,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认为经济 能够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实现均衡。然而,它忽略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 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和应对措施相对有限。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市场调节可能 会出现失灵,需要政府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稳定经济。新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和应对措施相对更加全面和具体。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主张国 家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 经济,以稳定总需求和物价水平。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比较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和实 践效果,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研究意义
有助于深化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宏观 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吸收并发展了微观经济学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不完全性和 价格刚性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宏观经济理论。
主要观点和主张
1 2
强调市场不完全性和价格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并非完全竞争,价 格和工资具有刚性,不能迅速调整以适应供需变 化。
引入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性和价 格刚性,非市场出清的情况可能长期存在。
第10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10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70c6d44e767f5acfa1c7cdd4.png)
第10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0.1 难点重点归纳西方宏观经济学是由三个理论发展而来的,具体包括: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
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
货币主义的基本主张之一是货币数量论,它是关于货币数量变化决定价格水平变化的理论。
(1)新货币数量论①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 y =MV 和MV=PT ,后一种形式已经不太流行)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k Y=k P y ),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
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二者成正向关系。
它们被认为是早已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的现代表达形式。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凯恩斯以灵活偏好为基础提出方程:,)()(),(21r L y L r y L PM +== 式中L 为对货币的总需求;1L 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L 2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r 为利息率;P 为价格水平;特别是其中的货币投机需求发展了庇古的思想观点。
但是它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②弗里德曼根据自己的方程建立了新货币数量论,他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k1)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2)自然率假说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
2023年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笔记从古典到新古典主义
![2023年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笔记从古典到新古典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db7407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f.png)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三篇宏观理论体系第8章从古典到新古典主义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征询进行征询。
一、古典宏观经济学1.供应自动发明需求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定律为基本出发点。
萨伊定律认为供应自动发明需求:经济中有多少产品供应,相应地就会自动发明出多少产品需求。
按照萨伊定律,社会生产活动可以发明足够的需求来吸取社会所生产的产品,因而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总需求,而在于总供应。
总供应是社会经济矛盾的重要方面,只要经济社会可以不断地提供产品,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财富是由劳动发明的,假如经济社会当前投入L单位的劳动和K单位的资本,经济社会的生产可以用总量生产函数加以表达:(),=Y F K L2.就业、工资与总产出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从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原理出发,推导出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应函数。
在劳动需求和劳动供应的共同作用下,实际工资同时得以拟定,即劳动市场均衡决定了经济社会对劳动的供求量和实际工资水平:d s W W N N P P ⎛⎫⎛⎫= ⎪ ⎪⎝⎭⎝⎭按照劳动市场均衡决定的劳动供求量,必然等于每个劳动力都被雇用时的劳动数量,即劳动市场均衡意味着经济社会充足就业,或者说货币工资W 具有完全弹性,使劳动的供应自动等于劳动的需求。
社会总产出也就由均衡时的劳动供求量拟定,(),f f Y F K L =代表了充足就业的产量水平。
3.物价水平与名义工资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分析劳动供求和产出决定问题时,假定物价水平P 不变,从而名义工资W 的变化就相称于实际工资的变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假说和主要内容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假说和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3dad47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e.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假说和主要内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7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07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b2604cfe4733687e21aab4.png)
第七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第一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产生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主要代表人物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滞胀,导致凯恩斯主义失灵,货币主义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利用货币主义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大规模的批判。
鉴于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无法彻底同凯恩斯主义决裂,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卢卡斯于1972年发表《预期与货币中性》一文,率先将穆斯的理性预期假说同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等人在货币主义的旗帜下,以理性预期为分析工具,重新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一般价格水平、就业与产量决定的理论,强调经济体系的自我调节机制,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经济,逐渐形成了理性预期学派。
但在当时,理性预期学派被看作是货币主义的分支,是一种激进的货币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性预期学派有广泛的发展,在经济学领域开始了理性预期革命。
1985年,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在《经济学》第12版中,用理性预期学说重新撰写了宏观经济学,并将理性预期学派正式列入主要经济学流派之中。
《经济学》第12版的出版,标志着理性预期学派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学流派的产生。
理性预期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重要的发展,使得原来的名称已不足以体现该学派的全部特色。
另外这些重要发展本质上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于是,西方学者称其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979年,萨金特在其《宏观经济理论》著作中,曾将他们的理论称作“新古典宏观经济学”(th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或NCM).于是一些学者就借用这个名称,简称其为“新古典学派”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由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与理性预期学派大体相同,有的经济学家仍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称为理性预期学派。
2.主要代表人物(1)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merson Lucas ,1937—)罗伯特·卢卡斯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678455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3.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试图将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与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个人利益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私有化是保护个人利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私有化,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自由和更大的收益,同时也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和创新能力。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由发挥其调节作用。
2. 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国家干预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自然平衡,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和浪费。
相反,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3. 主张经济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自由化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通过贸易自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金融自由化,可以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推动经济自由化进程,以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保护个人利益、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化等方面,旨在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39e9ca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b.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学的广袤领域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又在相互的碰撞与交融中推动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建立在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的基础之上。
它认为,个体是具有完全理性的,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的经济状况,并据此做出最优的决策。
在这样的假设下,市场能够迅速地自我调节,实现供需的平衡,即市场出清。
从理论框架来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了经济中的微观基础。
它将个体的决策行为作为分析的起点,通过对个体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进行研究,来推导宏观经济的总体表现。
比如,在劳动市场上,工人会根据对未来工资和就业机会的预期,来决定自己的劳动供给;企业会根据对未来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的预期,来决定自己的劳动需求。
在政策主张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政府的宏观经济干预持怀疑态度。
它认为,由于人们具有理性预期,政府的政策往往会被公众提前预见到,从而无法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甚至,政府的一些不稳定的政策可能会给经济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
然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挑战。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承认个体的理性,但同时也指出,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完全性,这些不完全性会阻碍市场的自我调节,导致市场无法及时出清。
就拿劳动市场来说,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工资和价格并非像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具有完全的弹性。
存在着诸如工资粘性、价格粘性等现象。
比如,由于劳动合同的存在,工资调整可能会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由于菜单成本的存在,企业可能不会频繁地调整价格。
在经济波动的解释上,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外部冲击,如技术进步、货币政策变动等,会通过市场的不完全性放大和传播,从而导致经济的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它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干预,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市场的不完全性,稳定经济。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建议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ea275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f.png)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建议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干预的经济学派。
以下是一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政策层面上的建议:
1. 建立稳定的货币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稳定的货币政策,保持低通胀和稳定的汇率。
政府应该确保货币供应量和需求相匹配,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2. 减少政府支出和债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限制政府开支和债务,以避免财政赤字和国债累积。
政府应该寻求减税和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以促进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3. 促进自由贸易: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开放的国际贸易,认为自由贸易有助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经济增长。
政府应该积极寻求自由贸易协议和减少贸易壁垒,以提高国内经济的竞争力。
4. 保护私有财产权利: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保护私有财产权利,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和经济增长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强法律制度和执法力度,确保私有财产得到合理的保护。
5. 提高教育和技能水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
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发展。
6. 改善市场机制和竞争环境: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消除扭曲市场机制和不正当竞争。
政府应该通过改革法规和减少垄断行
为,促进良性的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7. 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政府应该提供支持和鼓励创新的政策,包括减税、知识产权保护和科研基金的设立。
这些是基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原理的一些建议,在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2c88bd0ccc7931b764ce150b.png)
1.个体利益最大化。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这一假定源 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 2.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 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 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3.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 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 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 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因此,每个 市场都处于或趋向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第三、预算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居 民和企业如何对政策的变化作出反应决定了经济变化的规模, 甚至有时还决定着经济变动的方向。 第四、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 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无 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 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第五、在短期,政策制定者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 衡。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和失业存在此消彼长的 关系,政府可以在两难中作出选择。
该理论强调经济主体一般受到最优化行为的驱动因而他们对未来变量的预测应该是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作出的最优预理性预期理论证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极大地受到政策是否被预期到的影响
第一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1.货币学派:弗里德曼、菲尔普斯等 2.供给学派:芒德尔拉弗、万尼斯基、罗伯茨等 3.理性预期学派:1961年穆思提出理性预期的概念、卢卡斯 的批评。 20世纪 90年代三者共同归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门 下。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的基本假设有: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是当代二大主要 宏观经济学流派,由于其假设前提不同,导致其政策主张不 同。
第七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cff9d0be65ce05087632138c.png)
• 事实上,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经济当 事人提取正确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他们 的判断很可能出错,从而把一般物价水平 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相混淆,结果使 产出和就业偏离了自然率水平。但由于人 们形成了理性预期,这种偏离很快就会得 到纠正,即使在短期内经济也处于其均衡 水平上。
• 意外的总需求冲击(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的意外 变动造成)将引起市场价格的意外变化,这将对 理性的经济当事人造成价格预期误差(不完全信 息假说),从而引起厂商和工人对产品和劳动供 给的调整(跨期替代假说),这将造成经济总量 的波动,即产量和就业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自 然率假说)。一旦经济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预期 误差将迅速调整产品与劳动的供给(理性预期假 说),由于价格与工资具有完全弹性(市场持续 出清假说),产量与就业将会迅速恢复到其长期 均衡水平。 • 在这种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总量受到的需求冲 击被认为主要源于没有预见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 因此它也被称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所 包含的政策含义是政策无效论。
• 三、货币意外冲击模型、 • 当发生价格水平意外时,即当实际价格水平高 于预期值时,厂商和工人会把它当成是自己产 品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导致经济中产 品供给和就业量的上升。在没有价格水平意外 的情况下,经济将保持在它的自然水平上。
• 卢卡斯认为,经济中一般有两类干扰:一类是 由货币数量变化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 另一类是由生产技术条件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引起的相对价格水平的波动。很显然,在决定 增加或减少产量和劳动供给时,只有相对价格 的变动才是至关重要的。在人们预期到的情况 下,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实际产出和 就业,而只会影响其名义量,这就是“货币中 性”的含义。
• 卢卡斯根据货币周期模型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 国家出现的滞涨现象作出解释。 • 按照货币周期理论,如果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会观察到价格和产量的协同运动;如果冲击完全 是意料之内的,价格仍然会变,但产量不会变动。 假设冲击既有意料之外的成分又有意料之内的成 分,那么价格和产量都会上升,只是价格会上升 的幅度小于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内的情况下的幅度, 而失业率下降的幅度小于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幅度。这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是不稳定的, 它取决于货币供给增加后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 成分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有学者把这个流派称作"新古典经济学"。这里所说
的"新古典经济学"不同于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
济学",后者在英文文献中写作"neo-classical economics"
。 Exit2020/8/11
精品课件
3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
该 学派的经济学家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 场力量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就可 以解决失业、衰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2011年因“对宏观经济中因果的实 证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
精品课件
9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
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提出理性预期假说,并把这个假说引人经济计量模型。 (2)把古典学派的最大化原则和弹性价格、弹性工资假设引入宏观 经济学,试图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微观基础。 (3)提出货币的经济周期理论。 (4)提出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
1937年,卢卡斯生于华盛顿的雅奇马。
1955年,芝加哥给予他奖学金,学习人文科学 ,如西方文明史和知识的组织、方法及原理。 他选修古代史序列,并且变成主修历史。后获 得伍德罗·威尔逊博士奖学金,而进入加州大 学攻读历史专业研究生。
在伯克莱,他选修了经济史课程,并旁听经济 理论课,开始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决 定改学经济学,并因此回到了芝加哥。
Exit2020/8/11
精品课件
1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览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th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 , NCM或NC),又称作“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Ⅱ”,是20 世纪70年代由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发展演化而来的一 个经济学流派。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览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特点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一)卢卡斯批评 (二)总供给函数
(三)经济周期理论
Exit2020/8/11
精品课件
0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一)经济政策基调:政策无效论 (二)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三)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动态不一致性)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简要评价
精品课件
8
Exit2020/8/11
托马斯·萨金特,美国经济学家,擅 长于总体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时间 序列等领域。
194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 纳。萨金特于1964年获伯克利加州大 学文学学位。
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 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 哈佛大学,2003年任教于纽约大学至 今。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代 (20世纪70年代)。始称 “理性预期学派”主 要代表人物有:卢卡斯 (芝加哥大学教授,1996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萨金特 (纽约大学教授,原来在明尼苏达大学 任教),华莱士 (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等人。
Exit2020/8/11
精品课件
4
Exit2020/8/11
1974年卢卡斯回芝加哥教书。1980年成为芝加 哥的约翰·杜威有优异贡献教授。
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该 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 授罗伯特·卢卡斯,以表彰他对“理性预期他 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作的贡献。他的研究, “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分析,加深了人们对经济 政策的理解”,并为各国政府制订经济政策提 供了崭新的思路。
(1)提出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 (2)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 (3)创立应用宏观经济学。
Exit2020/8/11
精品课件
Exit2020/8/11
精品课件
10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
第二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代表人物有:巴罗( 哈佛大学教授,原来在罗切斯特大学任教),基得兰德 (明尼 苏达大学教授),普雷斯科特(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泰 勒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等人。
他们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有:
1963年,卡内基工学院(现在的卡内基——梅 隆大学)的工业管理研究生院提供给卢卡斯一 个教职。
在第一年中,他学习动态系统和在时间过程中
优化的数学,并设法看一看这些方法如何可以
最好地用于经济问题,在此期间,卢卡斯的经
济动力学的全部观点逐渐成形。
精品课件
5
Exit2020/8/11
此后,卢卡斯对萨缪尔森的一个货币经济的交 叉各代模型产生兴趣。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 1970年完成、1972年发表的《预期和货币中性 》的文章中。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货币中 性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讲主题之一。
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 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两大流派。
Exit2020/8/11源自精品课件2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萨 金特 在其《宏观经济理论》一书中把他们这个学派的理论称 作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该书第16章的标题是 "新古典宏观 经济学的观点"。
精品课件
6
Exit2020/8/11
卢卡斯从70年代初起,率先将理性 预期假说成功地运用于宏观经济分 析,开创并领导一个新的宏观经济 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或新古典 宏观经济学派。直到获奖前,卢卡 斯在宏观经济模型构造、计量方法 、动态经济分析以及国际资本流动 分析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精品课件
7
Exit2020/8/11
卢卡斯和老婆科恩感情不合,1989年在正式 办理离婚手续时,深受理性预期思想影响的 老婆提出,如果卢卡斯在1995年10月31日前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她就要得到其中一半 的奖金,否则休想老娘签字。
卢卡斯对自己获奖的可能性进行了全面的 分析,他很清楚自己的成就,拥有相同分量 的同行不在少数。理性综合分析之后,他爽 快地签字了。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了五年多 ,在1995年10月21日,距离婚协议上的期限 只差了20天,卢卡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不得不乖乖按离婚协议将100万美元的 奖金分给前妻一半。这时他才明白,老婆才 是真正的理性预期学大师中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