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设计全册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能够总结出课文中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能当堂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字词。
根据注释准确翻译并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选用诵读课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1.结合注释,走进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尊为“圣人”。
他首开私人讲学的先河,主张“有教无类”,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
他向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倡导施行“仁政”。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删修《春秋》,译注《周易》,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2.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好语气字音:曰(yuē)说(yuè)愠(yùn)逾(yú)罔(wǎng)殆(dài)好(hào)焉(yān)停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读好语气:教师范读,让学生试读,要求读出语气舒缓,读出韵味。
3.定标——当堂背诵全文。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方法一:译文背诵法1.译读课文——同桌讨论,翻译。
要求: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译读全文。
2.根据学生翻译情况,对照译文,指导学生背诵。
方法二:理解背诵法1.让学生讨论,教师归纳:__是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终身学习的效果三个方面来谈学习的。
2.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己认为是阐述学习方法的语句下画上横线,在自己认为是阐述学习态度的语句下画上波浪线,在自己认为是阐述终身学习的效果的语句下画双横线。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讲小故事、并交流展示查寻成果篇一每组派一名代表讲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小故事,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限时一分钟。
其他组点评后教师定分。
出示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画面,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自主介绍查阅的资料,展示搜寻的成果;教师予以鼓励,给每组打分,最后出示须重点掌握的文学常识。
以讲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评以促提高,充分利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创设一种学习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
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3篇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2、正确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逐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4、渗透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一则,谁能给大家背背?(复习导入。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对他言行的记载而编写的。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中的有关知识,看看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检查读音。
如:为矣罔殆3、小组互相读,提出不懂得问题。
4、根据学生提出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这两则论语的意思。
5、学习汇报。
(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则论语的意思: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6、谁想试着说一说。
7、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8、那这则论语中的一个生字我们能想办法把它记住吗?(指导学生随文识字。
)9、小组自学第二则论语。
10、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准确。
11、着重理解“罔”和“殆”的意思,同时记住这两个字。
(教师相机板书,指导书写。
)12、谁愿意再试着说一说这则论语的意思。
13、和你的小组同学再说一说。
三、指导背诵。
1、自愿背。
2、齐背。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27、《论语》二则温故知新为师学不思罔思不学殆反思: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好学,背诵较快。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9篇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9篇《论语》十则教案设计篇一第一则讲的学习,不限于书本。
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
诗、书是学习书本知识,礼、乐、射、御都不限于书本知识,要求实习。
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
像礼、乐、射、御,不是学一下就会,要多次实习,所以需要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
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学习是自求长进,所以人家不了解我,也不必怨恨。
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是这样的,所以称“不亦君子乎?”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第二则讲温习,温习旧的知识,却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可以做老师了。
老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启发,老师要自己“温故而知新”,自己温习旧的知识,有新的体会,才能使学生得到启发,所以要“温故而知新”。
旧的知识,有的在新的社会里还有借鉴作用。
那需要对新的社会有所了解,知道新社会里需要什么,才能分别哪些旧知识还有借鉴作用。
第三则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
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受到欺骗,所以称罔。
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
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
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
第四则孔子讲对于“文”的要求,要聪明灵活,爱好学问,不耻下问。
下问有两方面,地位高的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有学问的人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所谓有学问,可能指很有文化知识,但对于某一行专业知识,他还不如从事专业的人知道得多,所以有关专业知识,还得向从事专业的人请教。
第五则讲学和教,学习的知识要记住,对学习要不厌倦,教人也要不厌倦。
《论语》(已制成课件)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成书时间、地位等。
2. 掌握《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如仁、义、礼、智、信等。
3. 能够正确解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句,理解其现实意义。
4.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论语》的基本信息及主要思想内容。
2. 解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3.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论语》中的经典语句的正确解读。
2.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课件:《论语》简介、经典语句解析等。
2.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3.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论语》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成书时间、地位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论语》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件中的《论语》简介,了解其主要思想内容。
2. 学生通过课件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并尝试解读其意义。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论语》的基本信息,如作者、成书时间、地位等。
2. 详细讲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引导学生正确解读。
3. 分析《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对自己的启示。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条《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进行深入研究。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论语》教学设计(续)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件中的《论语》经典语句解析,完成练习题。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论语》相关的案例,如古代圣贤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等。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15篇)《论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看课文解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同学的心情。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文言文入门:老师讲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4.朗读与背诵5.四种特别句式:四、朗读指导1.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自由朗读课文一次,老师订正同学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同学齐读课文。
3.抽二个同学朗读,众评。
留意:引导同学留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同学讲清以下几点:(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留意古今义的不同。
(8)留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四种文言文特别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处理方法: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老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同学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现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七、指导背诵八、小结由同学谈谈学习了这五则明白了什么是学习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九、作业。
l.课后练习一、二题。
A类。
2.背诵全文。
B类。
3.默写全文。
C类。
[说课精要]本节是入门课,预备活动肯定要做好,所以不贪快,只求稳.《论语》十则(其次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教学设计《论语四则》
教学设计《论语四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理解《论语》中四则的内容和意义;了解《论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从《论语》中获取启示和智慧。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论语四则》,培养学生敬重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论语四则》的内容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先提问:你们知道《论语》吗?你们对孔子有什么了解?再展示《论语四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根据这个名称,你们猜测这些四则都是什么内容?2.学习《论语四则》(30分钟):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阅读,深入学习《论语四则》的内容和意义。
教师可以逐个介绍每个四则的背景和主要思想,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
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每个四则的核心思想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4.生活应用(20分钟):与学生一起分析并讨论《论语四则》的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思想和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5.拓展延伸(15分钟):出示与《论语》相关的现代人的行为案例,让学生尝试运用《论语四则》的思想解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6.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思考,教师进行总结并概括《论语四则》的重要意义。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结合生活实例,探讨《论语四则》的现实价值,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教学辅助手段:1.《论语四则》的教材和教案。
2.多媒体设备和投影设备。
3.班级分组形式。
五、教学评价方法:1.教师通过参与和引导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来观察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陈述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的作业来评价学生对《论语四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初步造就朗读,理解文言文的根本实力,学习“愠,君子,罔,殆,省,弘毅”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娴熟背诵全文,训练文言文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造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自我解疑以及通过小组合作沟通,探究疑点难点的实力,加强其课堂参加意识,学习总结“留,删,增,换,调”等翻译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所涉及的学习方法,看法及为人修养,参照反省自己。
【根本设想】1、以朗读促理解,启发学生探究的爱好。
2、提倡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做独立思索,联系本人实际,以加深体会。
【课前打算】1、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书籍,登录网站,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2、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
【教学协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沟通收集材料,创设阅读情境〔课件片头:古典音乐伴奏,背景为竹简滚动,孔子不同画像轮番出现。
〕曾听过山东一位副省长特别骄傲地这样向媒体传播山东:“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
”看来,孔子真不愧是我们山东的“品牌”人物。
我们身为孔子的老乡也是倍感荣耀,那你对咱们这位光芒而宏大的老乡又了解多少呢?〔学生沟通。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孔庙朝圣,“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貌不扬却倍受尊崇,早年虽有理想却不得伸展,儒家创始人……〕大家想亲身倾听这位宏大教育家的谆谆教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十那么。
〔设计意图:利用孔子是山东老乡这一激趣点,吸引学生,造就其课堂参加意识,并留意把课文与多媒体网络有效链接,造就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实力〕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三、疏通文意,扫清障碍背诵格言,名句。
参照自我,找差距。
〔设计意图: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有学问实力,有情感看法,便于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四、朗读感知1、扫清字音障碍:抽生读,留意语音,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重点字词,如:不亦说乎三省诲女是知也的读音应讲解清晰。
论语整本阅读教学设计
论语整本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作,是夏商周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以言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整本阅读论语,使学生深入理解儒家思想,提高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并能准确引用。
2. 掌握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观念。
3. 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辨析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论语中的思想观点。
4.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探究问题和交流思想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选择和解读适当的论语章节在整本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章节进行教学,如《学而篇》、《为政篇》等。
解读时,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或整体讲解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每个章节的核心思想和重要观点。
2. 理解关键词汇和短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解释论语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如仁、义、礼等。
通过解读这些关键词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
3. 分析论语中的思想观点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论语,分析其中的思想观点和逻辑关系。
小组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展示自己对于此段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4. 阅读理解与写作练习学生可以阅读论语全文或选定章节,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和写作练习。
阅读理解练习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用以检测学生对于论语的理解程度。
写作练习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观点发表见解或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辩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通过阅读理解练习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于论语中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思辨和表达能力评价针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估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1. 参观儒家文化遗址或博物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儒家文化遗址或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论语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论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论语,使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选择论语中的重要篇章进行教学,以学习孔子思想为中心,重点讲解《学而篇》和《为政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孔子的介绍和思想简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2.引导学生谈论孔子的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展现一段相关的电影片段,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共鸣。
3.提出问题: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是什么?你认为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步骤二:理解与分析(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论语文本的阅读,了解文中的重点思想观点,同时分角色朗读。
2.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和解读文中语句的意思,并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表达孔子的思想主张。
3.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与分析。
步骤三:拓展与引申(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辩论,讨论课文中的观点:是否应该尊敬长辈?为什么?学生们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论证。
2.教师组织学生发表辩论观点,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教师对辩论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拓展与引申,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伦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
步骤四:输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对论语的理解,用课本中的对话、故事等进行表达。
2.学生进行作文写作,以“我的理想与论语思想”为主题,通过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表达自己的理想,并说明理想与论语思想的关联。
3.学生互评作文,对彼此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辨能力。
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问题导入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语》教学设计15篇
《论语》教学设计15篇《论语》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论语》教学设计1 第⼀课时 教学⽬标 1、了解《论语》和孔⼦,掌握常⽤的⽂⾔词语 2、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3、感受古⼈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教学过程 ⼀、导⼊激趣 由《论语》和孔⼦直接导⼊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诵读感知 1、学⽣范读,读毕师⽣评点,明确⽂⾔⽂的朗诵要求 2、教师范读 3、学⽣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只懂道理⾏吗? 不⾏,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论语〉⼗则》简案,初中⼀年级语⽂教案《《〈论语〉⼗则》简案》。
拖得太久也不⾏,还要经常、按时练习。
这⾥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 好⽐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 孔⼦有门徒三千,来⾃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样,有早的有晚的,孔⼦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意? (3)“君⼦”指的什么⼈?孔⼦认为,什么样的⼈才配称作君⼦? (4)这段话都⽤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三省”章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是什么⼈? (2)曾⼦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下吗?(有不懂的地⽅可以提出来) (3)学⽣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4)讲述“曾⼦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致能照应哪句话?《论语》教学设计2 ⼀、教学⽬标 1、了解相关的⽂学常识 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论语》教学设计3篇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2、理解、积累’‘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等词语。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能正确疏通文意。
4、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难点:读琉通文意,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同学们,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关于孔子的资料助读投影显示:孔子(公元筋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也被尊为圣人。
孔子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倦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先慢读全文。
2、播放朗读录音磁带,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教师提示)(l)正音释义①论语lun);②女,音ru、同‘、汝”,你;③是知也:知,音Zhl,同’智”,智慧;④其:他们、他们的;⑤子日:孔子说,日:说;⑥诲:教导;⑦好古:爱好古代文献;⑧敏:聪敏,敏捷;⑨温故而知新:温习好学过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领会和理解新的知识。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沮故l而知新,四、疏通文意、1、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提示字词释义:(l)第一则:三人:几个人。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教案一:《论语》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理解《论语》的基本形式和作品结构。
3.掌握《论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
4.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复印《论语》的相关章节,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3.特制课堂辅助工具,如《论语》的思维导图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论语》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3:作品结构1.学生自读: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论语》的作品结构部分。
2.教师讲解:教师对《论语》的基本形式和作品结构进行阐述,如《论语》与其他文献的异同点等。
Step 4:基本思想与重要观点1.学生自读: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论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教师点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互相点拨、分享各自的理解和发现。
4.教师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汇总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论语》的思想。
Step 5:思维导图制作1.学生操作:学生利用特制课堂辅助工具,制作《论语》的思维导图,梳理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2.学生展示: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并进行互相点评和讨论。
Step 6:小结1.回顾与总结:教师结合课堂讨论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回顾与总结。
2.拓展任务: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论语》的相关章节,撰写读书心得。
教学延伸:1.让学生分组进行文本阅读,针对《论语》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
2.组织学生进行《论语》的现代释义翻译工作,让学生更能理解和运用其中的思想和观点。
3.布置学生进行《论语》的个人心得写作,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案二:《论语》中的人生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中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观点。
2.理解孔子的人生哲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常高兴。
来到老虎园的时候,上林苑的主管官员前来拜见,文帝就向他询问上林苑的面积以及动物种类。
没想到这随口一问,那主管官员竟然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文帝很生气。
旁边的一个老虎管理人员对各种禽兽的情况非常熟悉,自告奋勇地跑了出来,回答了文帝的问题,并且口齿伶俐,夸夸而谈。
文帝听了非常高兴,就打算撤掉原先的那个主管官员,改用这个老虎管理人员。
他刚想下令,却被大臣张释之拦住了。
张迂回地问道,陛下觉得绛侯周勃这个人怎么样啊?文帝说,那还用问,堪称长者。
张释之又问,那东阳侯张相如呢?文帝说,也是长者。
此二人都是汉初重臣,但是都有些木讷,不怎么会说话。
所以张释之说道,既然如此,那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都曾经有些事情说不清楚,哪里像这个管理人员这么伶牙俐齿啊!接着,他阐述了自己的主要顾虑。
他说,秦朝的时候,就是注重耍嘴皮子的功夫,结果朝廷官员以耍嘴皮子为能事,文过饰非,导致亡国。
今天的这件事陛下是不是应该再考虑一下。
文帝乃一代明君,一下子就明白了张释之的话,提拔了这个老虎管理人员,确实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上林苑主管官员,但其他大臣会认为这是耍嘴皮子的结果,若闻风而动,人人以耍嘴皮子为能事,定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
权衡了利弊之后,文帝决定不提拔那位老虎管理人员,只是撤了那个主管官员,因为玩忽职守是必须受到惩罚的。
自此,汉文帝在用人上就特别注意“听其言观其行”,官场之风得以净化,汉文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也因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7、学习了本篇,你受到什么启发?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再读练习,直至背诵,然后积累下来。
四、作业:熟读成诵,装饰积累本。
板书设计:听其言观其行
第一单元内容:“公冶长篇十一则”本单元总课时:4
课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授课日期:2010 年月日
教学内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论语》“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内容;
2、理解《论语》“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讲的意思;
3、懂得学习中谦虚的态度最重要,应该像古人那样多向别人请教。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哲理,并联系实际指导言行,学以致用。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学习的成语吗?
二、新授:(课件)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1、生自读:2——3遍,音要准,断句自然,有韵;
2、生范读:指名读示范,其他人体会语气、音调、停顿等;
思考:你每天都向别人问问题了吗?板书设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论语》“公冶长篇—巧言令色”内容;
2、理解《论语》“公冶长篇—巧言令色”所讲的意思;
3、懂得人应该诚实正直有真才实学,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哲理,并联系实际指导言行,学以致用。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前面三篇
二、新授:(课件)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生自读:2——3遍,音要准,断句自然,有韵;
2、生范读:指名读示范,其他人体会语气、音调、停顿等;
3、同桌赛读,指名读:看谁能像古人那样读出感觉;
4、组内读:大家像他那样读,齐读(像古人在私塾中)
5、七嘴八舌说【译文】
孔子说:“花巧的言语,讨好的脸色,假意的恭敬,左丘明耻于这(样),我也耻于这(样)。
隐藏怨恨而交友他人,左丘明耻于这(样),我也耻于这(样)。
”
6、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要谨慎小心,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反对言不由衷,说话办事随心所欲,或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7、【相关阅读资料】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李林甫,陕西人,唐朝宗室,唐高祖祖父李虎五世孙,小名“哥奴”。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至天宝十一年(752年)间担任宰相,追封太尉,扬州大都督,人称“口蜜腹剑”。
后来人们多认为他正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是奸臣的代表。
李林甫为唐玄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逢迎,因而取得玄宗及其亲信的欢心。
李林甫平时和人接触时,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好话,实际上,他却非常明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
日子一久,人们发现他的伪善,就在背后都叫他“口有蜜、腹有剑”。
有一次,他故做亲切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蕴含大量黄金,倘若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增加国家的财富。
可惜皇上尚知情。
”李适之信以为真,连忙跑去禀告玄宗,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找李林甫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但是华山是具有帝王风水特质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劝您开采的人,恐怕不怀好意啊;我很早就想把这件事告诉您,但是为了大局着想,始终不敢开口啊!”
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忠君爱国,反而对李适之大为不满,便逐渐疏远他。
后来,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指出他是个口蜜腹剑的人,这是很切合实际的。
因为他经常表面上称扬别人,暗地里却陷害别人,因此世人都说他口中有蜜,腹中藏剑。
三、再读练习,直至背诵。
四、作业:熟读成诵,写积累本,小组长统计总分,进行表扬。
思考:学了今天的课文,你知道该如何做人做学问了吗?
板书设计:巧言令色
单元反思:
第二单元内容:“雍也篇”七则本单元总课时:5
课题:不迁怒不贰过
授课日期:2010 年月日
教学内容:不迁怒不贰过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论语》“雍也篇--不迁怒不贰过”内容;
2、理解《论语》““雍也篇--不迁怒不贰过””所讲的意思;
3、懂得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哲理,并联系实际指导言行,学以致用。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一句名言叫做——人非圣贤谁知道下句是什么?
二、新授:(课件出示)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1、生自读:2——3遍,音要准,断句自然,有韵;
2、生范读:指名读示范,其他人体会语气、音调、停顿等;
3、同桌赛读,指名读:看谁能像古人那样读出感觉;
4、组内读:大家像他那样读,齐读(像古人在私塾中)
5、七嘴八舌说【译文】
老师,(您的)弟子当中谁可称得上是好学之人?孔子回答:要说好学,颜回可算得上一个。
自己不高兴他不会将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更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唉,可惜他已经过世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么好的人了。
课题:贤哉回也
授课日期:2010 年月日
教学内容:贤哉回也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内容;
2、理解《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所讲的意思;
3、懂得为了理想,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哲理,并联系实际指导言行,学以致用。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是谁吗?
二、新授:(课件出示)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
1、生自读:2——3遍,音要准,断句自然,有韵;
2、生范读:指名读示范,其他人体会语气、音调、停顿等;
3、同桌赛读,指名读:看谁能像古人那样读出感觉;
4、组内读:大家像他那样读,齐读(像古人在私塾中)
5、七嘴八舌说【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
三、作业:熟读成诵,进行本次积累,小组长检查记分。
板书设计:
贤哉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