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英国议会改革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目录】第四章,1800-1900年整体世界逐步形成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1.英国议会改革。

①1832年改革。

②1867年改革*。

③1884年改革*。

2.美国内战*3.德国统一和确立君主立宪制。

①德国统一。

②1871年宪法。

③1871年宪法评价。

4.俄国1861年改革*。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5.日本明治维新*。

①背景。

②倒幕运动。

③明治维新。

④1889年宪法。

⑤侵略扩张。

⑥影响。

说明: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在英国近代化推动之下,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确立和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尽管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并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但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①英国:1640-1688年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②美国:1775-1783年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制度,1861-1865年内战废除种植园奴隶制。

英国史大事年表

英国史大事年表
1943、11,美英中举行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
之后,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1944、6,英美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年春,英美盟军强渡莱茵河,在鲁尔区围歼西线德军主力
1945、7,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英国史大事年表
时期
重大事件
16世纪
15世纪晚期,推行圈地运动
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伦敦)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世纪后半叶,出现一个新教教派——清教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文艺复兴进入高潮阶段
17世纪
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中英、印英间的贸易
1920年,国联正式成立,与法国共同操纵
签订《凡尔赛和约》(1919)、《四国条约》(1921)/《五国条约》(1922)/《九国公约》(1922)
1935、10,意大利入侵埃:实行“名不符实”的制裁;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主义诞生
1840—1842年,挑起鸦片战争,并签订《南京条约》
1850年,英国取得“世界工厂”地位
1851年,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1852年,英国议会将自有贸易定为国策
1860年,英法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1856—1860年,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提出进化论
1973年,发生经济危机,英国加入欧共体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放弃凯恩斯主义,改性货币主义政策

从三次议会改革理解英国政治

从三次议会改革理解英国政治

英国议会: THE UNITED KINGDOM PARLIAMENT
又称威斯敏斯特议会(即西敏制),起源于13世纪,
是英国的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1341年,议会分为 上下两院,实行两院制,由君主、上院(HOUSE OF LORDS)和下院(HOUSE OF COMMONS)组成,行 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通过《权利法案》确定了君主立宪制,议会 成为英国权力中枢。随着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 壮大,在历次议会改革中,上院权力逐渐削弱,下 院成为国家核心立法机构和各党派角逐的场所。 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进一步巩固了 下院权力,确立了现行议会制度。英国实行君主立 宪制,议会下院是代议制民主的标志。英国大选就 是指议会下院议员的选举。英国大选每届原则上相 隔5年(最长不能超过5年),但首相有权提请女王 提前解散议会,举行大选。 (中国人大网)
• 对于1867年改革的评价:工业资产阶级胜利,工 人运动失败说(周呈芳);群众斗争彻底埋葬了 土地贵族的寡头政治说(洪永珊)
选自《世纪近代史学术争鸣录》的英国议会改革一章。
参考文献
• 王正平主编:《世界史大事汇编》,浙江人民出版 社,1984 • 王铭:《英法近代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 •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 关勋夏:“十九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历史 教学,1985年第三期 • 黄尊严:《世界近代史学术争鸣录》,天津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1990 • 王卫:“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文化分析”,理 论导报,2007年第11期
议会法在实际上取消了上院的立法权力,并使英国 的两院制和双重审议在实际上变成了一院制的单一 审议。上院自此以后成为一个议政机构而非参政机 构。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世界史大事年表

世界史大事年表

1054 基督教分裂成西方的天主教,东方的东正教(东罗马帝国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1192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镰仓幕府)1215 英国《大宪章》签署,限制王权1271 马可波罗(传教士)来到中国(元朝)13世纪后半期英国议会制度萌芽1348 黑死病爆发(欧洲)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7世纪文艺复兴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攻占了地中海大部分地区(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围攻拜占廷,5月君士坦丁堡陷落,东罗马帝国灭亡。

)1487迪亚士航海到好望角1492哥伦布航海到达美洲1500欧洲整体进入近代1517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宗教改革开始1519-1522麦哲伦环球航行1497 达·伽马航海到印度1529英王亨利八世开始进行教会改革1536加尔文发表《基督教原理》1541加尔文发表“先定论”的主张1566尼德兰(荷)革命开始1581荷兰真正独立1588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5-19世纪黑奴贸易1603 德川幕府建立1628 英国议会《权利请愿书》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2 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内战开始1644 克伦威尔马斯顿荒原战役1649 查理一世被处死1651 英国《航海条约》1687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1688 光荣革命1689 《权利法案》确定君主立宪制17世纪初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1701—1713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14—1820圈地运动1700—1721俄国瑞典战争1721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1682—1725彼得一世改革1733凯伊发明了飞梭1740 腓特烈二世成为普鲁士国王1745 《百科全书》出版(启蒙运动)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霸权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56-1763英法七年战争1762《社会契约论》出版1765工业革命开始1769瓦特改良蒸汽机1772《四库全书》乾隆帝1773北美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1775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莱克星顿的枪声、北美英属宣布独立1776《独立宣言》发表亚当斯密《国富论》1777萨拉托加大捷1780美英战争扩大为国际性战争1781约克镇战役、《邦联条例》开始生效1783美国正式独立(英国承认)1787美国1787年宪法1789华盛顿担任第一届总统、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1791 海地爆发反法民族起义、1791宪法制定(法)1792 第一共和国成立、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1793 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派上台、处死路易十六、美国西进运动1794 热月政变1798 法国派拿破仑入侵埃及1799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华盛顿逝世1799-1804 拿破仑成为法国第一执政1800 开罗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1801 法国从埃及撤兵1803 海地独立1804 拿破仑称帝、建立第一帝国、海地正式独立、拿破仑《民法典》1806 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禁止欧洲与其他英国殖民地通商1807 富尔顿汽船、法国《商法典》、英国废奴隶制、神圣罗马帝国灭亡1808 法国《刑法典》1812 法俄战争、拿破仑战败1813 莱比锡战役,反法同盟,拿破仑战败、1814 第一帝国灭亡、波旁王朝复辟、英国史蒂芬孙蒸汽机车1815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战败1815-1818 俄国占领军占领法国1820 墨西哥独立、秘鲁独立、拿破仑逝世1822 巴西独立1823 美国《门罗宣言》1824 欧文新和谐公社1825 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波利维亚独立1829 希腊独立1830 空想社会主义法国七月革命浪漫主义美术1831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2 英国议会改革1836 英国宪章运动开始1837 有线电报发明1840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欧洲革命爆发法国六月起义柏林三月革命法国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1 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1853 俄国入侵奥斯曼土耳其黑船事件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1857-1859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8 《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9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60 《北京条约》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860-1870 普鲁士统一三次王朝战争1862 第一届世博会(英)1863 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1868 倒幕运动1866 西门子发电机1867 德川幕府倒台《资本论》1868 明治维新1870 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第三共和建立出现新帝国主义1871 德国宪法颁布巴黎公社1875 第三共和国宪法1876 日本与朝鲜《江华条约》1882 德、意、奥军事同盟英国占领埃及1883 中法战争马克思去世1885 中法新约1889 大日本宪法1890 俾斯麦被迫辞职1893 法俄同盟建立1894 甲午中日战争1895 《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电影诞生1898 美西战争(争菲律宾) 1899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900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02 英日同盟建立1904 日俄战争爆发1905 日俄签订《朴次茅斯》和约俄国1905年革命狭义相对论1906 日知会预备立宪1907 英俄签订协约1910 日朝签订《日韩合并条约》1914 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开始1916 日德兰海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广义相对论1917 俄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十月革命俄德《和平协定》美国参战(一战扩展成全球阶段的战争)七月流血事件1918 一战结束德国十一月革命1919 巴黎和会凡尔赛合约1920 色佛尔条约(土耳其凯末尔)1921 美英日法《四国条约》(华盛顿会议)1918-1921 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后俄国新经济政策1922 五国条约(英法日意美)中日条约九国公约 12月30日苏联成立1923 慕尼黑政变1924 道威斯计划斯大林上台列宁逝世1925苏共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1928苏联一五计划新经济政策逐步取消1929-1933 世界性经济危机1930 日本二二六政变1933 罗斯福新政日本退出国联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1935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苏联大清洗运动1936 斯大林模式形成 3月9日广田弘毅内阁组台,日本法西斯正式建立1937 全面侵华七七事变11月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大屠杀1938 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会议德国吞并苏台德区1939 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建立法西斯专政 9月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英法对德宣战苏军开进波兰建立东方防线1940 5月敦刻尔克撤退 4-5月德国占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 5月进攻法国日军占领印度支那 6月法国战败 7月意大利入侵北非 7-10月不列颠空战1941 2月德国吞并卢森堡 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 4月南斯拉夫投降希腊投降 6月德国突袭波兰,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7月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 8月大西洋宪章颁布 12月珍珠港海战1942 联合国家宣言 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6月中途岛海战 10月阿拉曼战役 11月北非登陆作战(美英)1943 开罗宣言墨索里尼垮台,意大利战败 7月库尔斯克战役(苏德) 11-12月德黑兰会议(美英苏)1944 诺曼底登陆法国复国1945 2月雅尔塔会议 4月美苏军易北河会师 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 4月美国占领冲绳岛 5月8日德国投降 7-8月美苏英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 8月投放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对日作战 8月15日日本投降1946 丘吉尔铁幕演说1947 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马歇尔计划1948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成立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 经互会成立北约成立德国分裂1950-1953 朝鲜战争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3 赫鲁晓夫上台1954 日内瓦会议1955 万隆会议华约成立1956 苏共二十大1957 欧洲经济-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58 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1961 越南战争开始不结盟运动1962 古巴导弹危机1964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7 欧共体成立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1969 美苏争霸高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71 基辛格访华1972 尼克松访华1974 尼克松下台1975 越南统一1979 中越战争中美建交1980 美国经济开始复苏20世纪70-80年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985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9 拆除柏林墙波兰剧变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90 德国统一1991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1992-1993 欧盟成立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5 WTO成立1997 香港回归邓小平逝世1999 澳门回归。

世界史3-2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世界史3-2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 陈文海 《法国史》
⑶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的意义:
①宪法最终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共和派掌 握了政权; ②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 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③后来的宪法修正案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 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堵塞了君主 派的复辟之路.
例题.1875年法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 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 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
德国历史学家弗朗茨.施纳贝尔这样写道: “在欧洲所有的文化民族当中,德意志人, 由于他们居住空间上的地理条件,成为了一个 负担最为沉重的民族。特别地理上的负担造就 了他们历史上的一种特别有负担的传统。” 但在当时的欧洲,“对于文化民族来说,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化的民族国家是告别中世 纪,迈进现代化社会门槛,维持稳定统治的唯 一有效的过渡性政治方式”。因此能否或何时 建立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衡 量欧洲各民族政治、经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 尺。
二、美国两党政治的形成
1、美国两党政治的形成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形成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格局形成
2、两党制形成的原因:
• 美国政党的诞生起源于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路
线的分歧。
• 从实质上反映了美国建国初期的两种对立的、相互矛盾的力 量,它们表现为工业利益与农业利益之争、北部与南部之争、 联邦权与州权之争、大政府主义与小政府主义之争、政府组 织力量与个人自由之争。 • 过去人们习惯以一种党派色彩来观察这一斗争,结论往往是 片面的。 —— 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
⑵局限性: ①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 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 权利。 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

英国民主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

英国民主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

英国民主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英国民主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它标志着英国从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型的过程。

下面是英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1215年,《大宪章》签署:英国贵族与国王约翰缔结了《大宪章》,规定了国王权力的限制和贵族的权益,奠定了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

2、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国王查理一世与议会爆发了长达九年的内战。

最终议会派得胜,国王被处决,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后来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3、1688年,光荣革命:国王詹姆斯二世因违反宪法,被贵族和议会推翻。

光荣革命标志着君主权力的进一步限制,确认了议会的主权地位。

4、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规定了国王与议会的权力界限,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5、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英格兰与苏格兰签订《合并条约》,成立大不列颠王国,这一事件有力地推动了英国的统一和民主进程。

6、1832年,议会改革法通过:议会改革法扩大了选举权和代表范围,减少了贵族阶层的影响,增加了中产阶级的代表权力,进一步推进了英国的民主进程。

7、1833年,奴隶废除法通过:这一法律废除了英国殖民地的奴隶制度,标志着对人权的尊重和平等的追求。

8、1918年,普选权扩大:通过《选举法》,英国的普选权得到扩大,妇女也首次获得部分选举权,进一步加强了民主制度。

9、1945年,福利国家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提供了广泛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主。

10、1999年,英国欧洲议会选举:英国进行了第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这一事件标志着英国作为民主国家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合作更为密切。

英国民主革命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仅涵盖了主要的里程碑事件,这些事件展示了英国民主制度的演进过程,对于理解英国的政治体系和民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历史事件时间轴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民主的持续进步和成熟。

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摘要:英国是首创议会制的国家,其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因此,了解英国议会制度的产生形成过程,分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英国议会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产物,不仅对英国意义非凡,也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采用和借鉴,在世界民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国议会制度;发展历程;影响一、英国议会制度的产生形成过程(一)英国议会制度的开端自11世纪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

13世纪,约翰王统治时期经常增加额外的捐税,对外战争接连失败,还干涉封建法庭的权力,使国王与贵族的关系日趋紧张,并与教皇发生了冲突,被教皇革除了教籍。

分离倾向日益明显的强大贵族势力乘机联合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开始了反对国王的斗争。

1215年,约翰王被迫接受了他们所拟的《大宪章》。

大宪章保证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由贵族和骑士组成王国的“大会议”,只有得到这个会议的同意,国王才能向封建主征收额外的税金。

这就意味着在英国长期以来至高无上的专制王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

《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

因此它被称之为“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

到了17世纪,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反封建的要求,对它赋予了新的解释,成为资产阶级法治的主要依据。

但约翰王并未实行这个宪章,并且准备对贵族进行新的战争。

1258年,亨利因为干预意大利战争,不顾农业歉收和饥荒,要求贵族缴纳三分之一的收入作为军费,激起了贵族的不满。

贵族武装冲入王宫,亨利无奈,被迫于当年6月在牛津召开了贵族大会,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国王非经同意,不得做任何决定。

《牛津条例》是继《大宪章》之后又一重要的政治和法律文献,首次提出政府主要大臣要对委员会而非国王负责以及定期召开议会的原则,公开宣布王权处于法之下,议会是全国最高立法机构。

英国历史上有过几次议会改革

英国历史上有过几次议会改革

英国历史上有过几次议会改革英国议会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英国历史上有过几次议会改革呢?请看华丽的回答。

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英国议会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英国有过几次议会改革?英国议会改革一共有三次:1832年议会改革、1867年议会改革和1884年议会改革,三次议会改革英国的资产阶级的权利获得了增长,拥有选举权的人民大范围的增加,英国的各个阶层在改革中达成了一种妥协,共同治理国家,实现了国家的渐进式的平稳过渡。

英国议会改革详细介绍1832年议会改革: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势力逐渐的增强,于是要求与占据统治地位的旧贵族重新分配国家的统治权力,于是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于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通过改革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会席位,扩大了选民的范围,使得更多的人拥有了选举权。

1867年议会改革: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获得了更加充分的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取得了治理国家的权利,于是与土地贵族更加紧密的联合起来,采用自由主义的政策,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也要求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来。

于是这次改革重新调整选区,取消“腐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进一步降低了选举资格限制,扩大了选民范围。

1884年议会改革:19世纪末英国工业垄断地位逐渐的丧失,资产阶级两大政党自由党和保守党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于是他们都采取对内实行较小的改良,对外加强侵略和扩大殖民地的政策。

这次改革再次扩大公民权;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建立一种新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英国的议会经历了三次改革,达到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来。

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结果英国十九世纪的议会改革一共进行了三次,这三次的议会改革分别是1832年议会改革、1867年议会改革和1884年议会改革,这三次议会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是明智的旧势力向新势力妥协的产物,也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的掌握国家政权对国家政治进行改良的行动。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世界史名词解释

1: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于1838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

此后,为实现宪章内容的斗争就称为“宪章运动”。

宪章的内容有以下六点: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

②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

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以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

④议员应支付给薪俸,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

⑤平均分配选举区域,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

⑥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另外,“人民宪章”中也包含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不过“人民宪章”的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2:宪章运动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无产阶级为争取实现《人民宪章》而展开的革命运动。

运动曾出现过3次高潮,参与的人数呈递增的趋势。

但是三次请愿书皆遭国会否决。

工人们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也相继被镇压,领袖遭逮捕判刑。

由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工人阶级还没有一个用正确的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等原因,运动最后失败。

但它教育了工人阶级,也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

英国的宪章运动和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3:第一国际成立大会(1867年)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

即国际工人协会。

1864年9月,英法德意等国工人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年波兰起义,并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历史上又称第一国际。

马克思接受大会筹备组织的盛情的邀请,出席大会,并当选主席团成员。

根据法国工人代表的提议,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决议,选出21人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当选委员。

“国际工人协会”是国际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标志着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4:第二帝国法国历史上第二个帝国。

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失败后,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于1852年12月自封为帝,建立第二帝国。

原始资料: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1832年6月7日)

原始资料: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1832年6月7日)

原始资料: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1832年6月7日)(1832年改革法案,标志着土地贵族、金融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妥协。

改革法对工业资产阶级有利;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受财产资格限制得不到选举权。

)1.鉴于国会众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宜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使陛下臣民中许多从未参预其事者得享受此项权利;并宜减少选举经费;国王陛下采纳聚集在本届国会内诸教会长老、世俗公侯以及众议院议员之建议,征得其同意,并经其授权,特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甲)之各城市选区自本届国会终结之后不得再产生任何国会代表。

2.兹再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乙)之各城镇选区自本届国会终结之后,只能产生一名国会代表,不得超过此数。

3.兹再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丙)之各地区此后即遵循本法案的意图,各自成为一城镇选区,上述各选区应包括划入其境界之某地或某些地区,其界线如何划分将由本届国会专为此事制定法案规定之。

该项法案一经通过,即成为本法案之一部分,充分有效,犹如本法案之附件。

凡列入附表(丙)之上述各选区在本届国会终结之后,得产生两名国会代表。

4.兹再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丁)之各地区此后即遵循本法案的意图,各自成为一城镇选区,上述各选区应包括划入其境界之某地或某些地区,其界线如何划分将由本届国会专为此事制定法案规定之,当该项法案一经通过,即成为本法案之一部分,充分有效,犹如本法案之附件。

凡列入附表(丁)之上述各选区,在本届国会终结之后,得产生一名国会代表。

19.兹再颁令:凡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并根据普通法或衡平法(衡平法是从过去英国御前法庭所执行的非常法发展而来的一些条例,以补充普通法和成交律。

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衡平法更能主持公道。

──译者)执有任何依租簿而获得的土地或产业之产权,或依除自由产权外的任何其他租佃方式而获得,不论享用该项权利限于其本人终身,或另一人终身,或任何其他诸人终身,或为任一较大的产业代管;其净年值除缴纳该项土地之一切租税及费用外,不少于十镑者,即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代表该项土地或租地所在的州郡,或隶该州郡之某一区某部分,或某一范围,参加下届国会。

英国议会制

英国议会制

材料六、 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 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 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 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1837年 “人民宪章”起草: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 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议员 支薪以使工人进入议会,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 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 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 1866年,有20万人参加了在海德公园举行的示威大 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经济繁荣,实行了义务 教育,大大提高了整个人口素质。议会中的两党为 了争取选票,竞相进行改革。
3、“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 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明 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4、电影《女王》中伊丽莎白二世曾说,如果有一天人民对她 和她代表的制度不满,“我们将悄悄地离开”。对此,英国人 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应该废除君主立宪制。世袭君主制是旧时代的产物, 欧洲多数国家已经抛弃了君主制。国王代表着特权阶层的利益 ,而且每年花费国家大量钱财。 观点二:应该维护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象征,是维系英联邦的纽带,是政府有益的顾问,是民族传统 和民众生活的延续。 (1)你认为影响人们选择某种政体的因素是什么?你又怎样 看待英国王室的前景? (2)结合所学政治知识,当今世界各国除英国外,还有哪些 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根据材料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 什么思想?对国王权力有哪些限制?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 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利?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世纪晚期英国议 会制度确立的原因。

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作者:冯春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14期[摘要]英国的19世纪是一个危机和改革的世纪,解决众多问题的开端在于1832年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

变革的出现使得英国进一步走上了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也继承发展了英国渐进的历史传统。

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使得改革的出现,改革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在历史传统中便可找到答案。

这种妥协、渐进的历史传统造就了英国的稳定和繁荣。

[关键词]英国 1832年议会改革原因影响[中图分类号]K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150-02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是19世纪标志性政治事件。

成功的改革在造就了英国社会的稳定繁荣之时也打破了禁锢变革的藩篱,它既继承了历史传统,也融汇了新兴力量,使英国和平过渡到发展新阶段,在“光荣革命”之后又一次将英国从纷乱中脱离出来。

本文就改革的原因、影响,来论述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一、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社会情况复杂,传统贵族势力盘踞在社会的上层,他们高高在上,享受着“光荣革命”的果实,把持着国家基本权力,英国进入一个长达半世纪的贵族寡头统治时期;在社会中下层,新兴的资产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推进,更加谋求政治地位来保障其进一步发展;而与此同时,议会制度自身的弊病也突出明显。

这些新旧问题都催促着一场变革的到来。

(一)旧议会制度的弊病英国议会制度作为当今议会制度的母会和蓝本,其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

从“模范会议”以来,英国议会是为限制和约束国王的权力,但在中世纪之时,议会被国王抛之脑后,国王凌驾于议会之上,随意行使自己的权力。

这种国王独断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至此英国的从君主专制制度变为贵族寡头制,其统治机构就是议会,掌权者便是来自英国各地的土地贵族。

英国的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在上院,议员几乎全是土地贵族和高级僧侣,下院议员则是根据土地和财产资格选举产生的。

第十六章 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第十六章  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二)倒幕运动的过程
下级武士 “尊王攘夷” 1864年8月,英、法、美、荷占领了下关 炮台 ,驻兵横滨等地。 幕府为首的封建体系便成为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最大的障碍,“尊王攘夷”转为“倒 幕”运动。 1868年1月3日,倒幕派发动 了“王政复古”政变 末代 1869年夏,幕府统治宣告结 将军德川 束日本进入明治政府时期。 庆喜
(二)1832年改革法案
1831年 6月4日改革法案通过 。 第一,调整选区:居民不满2000人之市镇, 完全取消其代表权;居民在2000人至4000人 之间的选区,由二名代表减为一名。因此而 空出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 第二,确定选民资格:在城市里,凡全年收 入房租不少于10英磅的房主和全年缴纳房租 不少于10英磅的房客都有投票权。 通过改革,全国选民由5l万增加到80万。
结束
பைடு நூலகம்
雾月政变:1851年1月10日波拿巴免去巴 黎驻军司令尚加尔涅的职务,独揽了军事 大权。12月1日夜,他调集七万军队控制 巴黎,第二天解散立法会议,政权完全转 入总统手中。这就是所谓的路易· 波拿巴的 雾月政变。
具体措施: 1.控制立法团,波拿巴采取的办法是:第一,在 每个选区成立候选人提名组织,由皇帝授意它提 出候选人名单,强迫选民选举拥护他的人;第二, 规定立法团主席和各个重要委员会都由皇帝任命。 2.废除地方自治。皇帝或省长有权解散议会,地 方警察及收税吏等都由省长任命。 3.建立了组织严密的警察系统和一个由40万人组 成的军队,以监视人民的社会生活和镇压人民革 命运动。 4.文化教育界施用高压手段。
(二)农奴制的危机 农奴制经济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讨论为什么? 在自由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也是代役租 农民,他们随时可被地主召回劳动,影 响了工厂的正常生产。在对外贸易中, 俄国出口农产品,进口工业产品,沦为 西欧各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1840-1900的世界

1840-1900的世界

维基百科网站列出的1840-1900年间的世界历史大事件:∙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

英国首先使用邮票。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为其殖民地。

∙1844年-1900年:哲学家尼采在世。

∙1846年-1848年:美墨战争。

∙1847年:非洲的利比里亚宣布脱离美国独立。

∙1848年:1月,西西里爆发革命。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引发掏金热。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

2月,法国二月革命爆发。

同月24日国王路易腓力被迫退位,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3月,法国入意大利镇压当地革命,自此驻军罗马。

匈牙利及捷克人民起义。

梅特涅的倒台。

11月,瑞士改行联邦制,各州合并为联邦制国家,称瑞士邦联。

12月,拿破仑之侄,路易.拿破仑任法国总统。

∙1849年: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但最后仍失败。

∙1850年:中国拜上帝会首领洪秀全起义反清,建立太平天国。

∙1851年:法国总统路易拿破仑发动政变,实施独裁。

∙1852年:11月,加富尔任萨丁尼亚王国首相。

12月,路易拿破仑经男性公民普选,变更国体,称帝为拿破仑三世,是为法兰西第二帝国。

中国捻乱起。

美国海军船舰入日本东京湾,要求开港通商,为西方外力入侵日本之始。

∙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开下田与箱馆为通商口岸,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

∙1854年-1856年:俄国与鄂图曼土耳其起冲突,引英ˋ法介入,是为克里米亚战争。

∙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克里米亚战争结束。

∙1858年:英ˋ法各自以亚罗号事件ˋ广西神父被杀为由,发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

印度士兵叛变被英国镇压,莫卧儿帝国亡。

英国东印度公司被撤销。

∙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

∙1860年:9月,中国与英ˋ法签订北京条约。

俄罗斯亦趁机与清廷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割乌苏里江以东之地。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南方各奴隶州相继脱离联邦,另组美利坚邦联,即联盟州。

浅析十九世纪英国与时俱进的三次议会改革

浅析十九世纪英国与时俱进的三次议会改革

第16卷 安康师专学报 V ol116 2004年2月 Journal of Ankang T eachers C ollege Feb12004浅析十九世纪英国与时俱进的三次议会改革冯广圣(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四川南充637002)摘 要:议会改革是19世纪英国政治发展的主要体现,它发端于18世纪,延伸到20世纪。

其中19世纪三次大的议会改革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反映了英国社会变革的基本特征。

适时而变,和平渐进的模式,这是英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英国;议会改革;选举权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2004)01-0010-04①A Superficial Analysis on the Three P arliamentary R eforms atthe Times of R evolu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FE NG G uang-sheng(Department o f History,China West Normal Univer sity,Nanchong637002,Sichuan,China)Abstract:Parliamentary reform was the mainstream of politics in Britain in the19th century.It made a start in the18th cen2 tury and continued in the20th century.In the19th century,there were three parliamentary reforms,which were marked with the advancing feature with the times.It showed the basic trait of British social reform.The pattern of changing timely and peacefully was the prime trait of British social development.K ey w ords:Britain;parliamentary reform;right of vote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政治民主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组成部分。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第51集英国文官制度改革1832年,英国虽然进行了议会改革,但当时国家政府的行政大权,仍在贵族、寡头势力的操纵之下。

工作效率低下,贪污、腐败成风,新兴的资本家们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要求提高国家行政管理效率,减少冗员、勤政廉政,文官制度改革顺应了这一要求,成为近代英国一系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英国政府机构里,国务大臣、各部大臣和政务次官等官员属政务官,其余常务次官以下的政府官员称文官,即公务员。

政务官参加议会活动,参与制定政策与内阁共进退,文官负责执行政策,属常任官员,他们的去留不受政党影响,一般可长期任职。

法律规定,录用文官要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不能兼任议员,不得介入党派政治活动。

十九世纪以前,英国政府机构控制在贵族手中,政府官员的录用、薪俸、管理等都十分混乱,文官的录用盛行恩赐官职制,即由政府各部大臣或其下属机构的负责人根据个人意愿任命文官,某些高级文官则由国王颁布特许状任命,恩赐制必不可免地导致买官卖官,请人代官等腐败现象,享有恩赐权的官员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向求职者索取佣金,这种现象在妄图恢复独裁统治的乔治三世国王统治时期特别严重,海军部索取佣金的现象最为突出,在那里,佣金已经成为恩赐者固定收入的一部分,中高级文官雇人代官现象已习以为常。

内政部书记员布莱茨克,每年用81镑13先令雇人代职,而他自己则为大法官厅高级文官威廉·弗累泽代职,年收入达227镑3先令。

文官的收入也五花八门,薪俸是最基本的,但各部门不统一,数额相差悬殊,有的每年只有几十镑,有的上千镑,文官还向服务对象收取小费,数额也相当可观。

有的上层文官小费收入远远超过薪俸,文官的管理更是混乱,工作缺乏纪律约束和有效的监督考核,尸位素餐、贪污腐败现象比比皆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程西钧)“改革前,英国的文官制度是混乱现象,主要是因为王室和贵族的特权所造成的。

2020高考历史二轮9.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2020高考历史二轮9.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2.近代美术作品 (1)新古典主义美术 ①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强调理性,选择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②代表: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和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美术 ①背景:19世纪初叶以后,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②代表: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3)现实主义美术 ①背景: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②代表: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和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 2 3 变式训练 4
解析 D对: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下,法国大革命提出了《人权宣言》,追求人的自由 平等,因此其首要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平等。 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A项错误。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也进行了暴力革命,B项错误。 法国大革命并未根除专制复辟危险,C项错误。
1 2 3 变式训练 4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解析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 要求内阁成员辞职是总统的权力,故C项正确,B项错误; 材料并没有体现加强总统的权力,A项错误; 材料仅体现内阁中的意见分歧,并没有体现党派之争,D项错误。
1 2 3 变式训练 4
变式训练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20)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 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 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 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
二、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等积累了原始资本。 ③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⑤市场: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成就 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英国议会的历史演变

英国议会的历史演变

英国议会的历史演变摘要:英文议会Parliament一词,源于法文Parler(原意为谈话),它的拉丁文形式为Parliamentum(意为会谈) 。

英国议会的开端一般认为始于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以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

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S.de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

1265年在威斯特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者有僧俗贵族和每个郡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镇两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费召集议会,史称“模范议会”。

“模范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议会的最终诞生。

中世纪的议会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不断增长其限制王权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后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完善自身体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议会制的国家,其制度不仅对英国自身的民主政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体系,甚至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英国议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对美中两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主义君主政治议会弹劾贵族Abstract:The word “Parliament”in English came from the French word “Parler”(means conversation) and is written as “Parliamentum”(means discussion) in Latin .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parliament was started in 1263 when Henry Ⅲ, the king ,replaced the 15 person meeting which had the veto with his trusted followers , ignoring the great completely .In the clash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 the aristocratic opposition faction led by Simon de Monfort , won the civil war finally . A meeting , was held in Westminster Abbey palace in 1265 ,with the attendants consisting of religion aristocrats , two knights from every county and two citizens from every big town . In 1295 , a Parliament “ Model Parliament ” was called by Edward Ⅰfor collecting war funds . During the Middle Ages , the Parliament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restrain the power of the sovereign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The Parliament system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Britain . It is not only meaningful to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ritain itself , but also to some western countries , such as the system of US . And it even ha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a .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origin of the British Parliament in history , and also talk briefly about its influence on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oth US and China .Key words: capitalism monarchy parliament impeach noble1. 引言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

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_冯春 (1)

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_冯春 (1)

150现代交际2016年7月 总第436期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冯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摘要]英国的19世纪是一个危机和改革的世纪,解决众多问题的开端在于1832年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

变革的出现使得英国进一步走上了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也继承发展了英国渐进的历史传统。

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使得改革的出现,改革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在历史传统中便可找到答案。

这种妥协、渐进的历史传统造就了英国的稳定和繁荣。

[关键词]英国 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 影响[中图分类号]K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150-02冯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是19世纪标志性政治事件。

成功的改革在造就了英国社会的稳定繁荣之时也打破了禁锢变革的藩篱,它既继承了历史传统,也融汇了新兴力量,使英国和平过渡到发展新阶段,在“光荣革命”之后又一次将英国从纷乱中脱离出来。

本文就改革的原因、影响,来论述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一、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社会情况复杂,传统贵族势力盘踞在社会的上层,他们高高在上,享受着“光荣革命”的果实,把持着国家基本权力,英国进入一个长达半世纪的贵族寡头统治时期;在社会中下层,新兴的资产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推进,更加谋求政治地位来保障其进一步发展;而与此同时,议会制度自身的弊病也突出明显。

这些新旧问题都催促着一场变革的到来。

(一)旧议会制度的弊病英国议会制度作为当今议会制度的母会和蓝本,其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

从“模范会议”以来,英国议会是为限制和约束国王的权力,但在中世纪之时,议会被国王抛之脑后,国王凌驾于议会之上,随意行使自己的权力。

这种国王独断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至此英国的从君主专制制度变为贵族寡头制,其统治机构就是议会,掌权者便是来自英国各地的土地贵族。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世界史名词解释

1: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于1838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

此后,为实现宪章内容的斗争就称为“宪章运动”。

宪章的内容有以下六点: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

②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

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以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

④议员应支付给薪俸,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

⑤平均分配选举区域,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

⑥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另外,“人民宪章”中也包含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不过“人民宪章”的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2:宪章运动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无产阶级为争取实现《人民宪章》而展开的革命运动。

运动曾出现过3次高潮,参与的人数呈递增的趋势。

但是三次请愿书皆遭国会否决。

工人们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也相继被镇压,领袖遭逮捕判刑。

由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工人阶级还没有一个用正确的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等原因,运动最后失败。

但它教育了工人阶级,也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

英国的宪章运动和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3:第一国际成立大会(1867年)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

即国际工人协会。

1864年9月,英法德意等国工人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年波兰起义,并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历史上又称第一国际。

马克思接受大会筹备组织的盛情的邀请,出席大会,并当选主席团成员。

根据法国工人代表的提议,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决议,选出21人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当选委员。

“国际工人协会”是国际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标志着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4:第二帝国法国历史上第二个帝国。

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失败后,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于1852年12月自封为帝,建立第二帝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议会制度发展的特点
在传统与变革中渐进发展的英国议会制度在世界民主进程中,英国方式以其中庸、妥协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英国很多民主制度都是中世纪传承下来的,特别是以议会制度 为核心的民主制度,已经有 700 多年的历史,仍然在保持传统中变革发展,焕发着民主的光 彩。 1.英国议会制度始终贯穿着在传统与变革中渐进的发展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在英国,由于种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素,斗争竟可一般以融合而告终, 冲突各方既在融合中被扬弃,又在融合中被保留,结果就融合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现象。” “在英国,现代性既是‘传统’的自然传承,又是‘现代’的不断涌现,因此,可以说,英 国现代化是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实现的,这就造就了英国的和平、渐进、改革之路。”我 们可以发现,现代英国的民主制度都是在历史的冲突中形成的,是冲突双方长期斗争中相融 合的结果。国王与贵族的对立导致议会的产生,国王、封建贵族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导致 17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贵族寡头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对立促成议会改革的进行,而资 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斗争又致使政治改革的深入,而每一次斗争,英国都选择了妥协,选择 了走相互融合的道路,因此,英国的民主制度也逐步现代化。 2.英国议会制度发展呈现原创性、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英国首创议会制度,至今有近八百年历史了,但是仍然保留了“两院”制。社会动荡时,英 国的上层阶级在奉行保守主义的时候,不失主动灵活地进行有限的改革,以避免革命带来的 流血冲突。社会安定时,英国议会注意统筹兼顾各阶层的利益,逐渐建立新的机构和制度, 以调和各阶层的利益。“偷梁换柱”、“旧瓶装新酒”是英国议会制度在保持社会安定的前提 下,寻求政治制度更新的惯用手段。他们在追求政治目标时,善于采用温和方式调和阶级矛 盾,解决社会问题。 3.英国议会制度是现代民主发展的标志 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的象征,如同密尔所分析的那样,是现代民主的必要形式。在议会 中,每一种利益和意见,都能在政府以及其他利益和意见前面进行辩护,这是“最重要的一 种政治制度和自由政府的头等好处之一。”可见,英国议会制度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 是巨大的,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殖民主义扩张,“日不落”帝国的形成,英联邦的建立和 英国政治文化的传播,英国的议会制度被不少国家效仿和借用。英国议会制度扩大了民众政 治参与,特别是选举权的普遍实行,逐渐形成了西方民主机制中的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
《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威,限制了王权。行政部门也开始要向议会负责,行 政权是掌握在内阁手中的。英国的内阁制起源于枢密院,18 世纪初枢密院才逐步发展为内 阁,内阁制开始形成。内阁首相是由在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的,所以他既 是内阁首相,又是议会成员,同时享有行政权和立法权。而内阁成员也是由首相从下院的多 数党议员中亲自任命的。内阁也就成为了议会内阁,由首相领导的内阁就形成了对议会负责 的局面。内阁制的发展和完善有效地促进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议会至上” 的原则。 政治制度也是议会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它的发展和完善也为议会制度 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责任内阁制、两党制、选举制的形成,与议会制度相 辅相成,共同与工业革命完成后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才能更好地 发展,而这些上层建筑之间各司其职,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相互分工、合作,在良 好的运作环境中,议会不断地改革,终于不断成熟、完善。
【1832 议会改革】 【1867 议会改革】 见下论述题
论述 19 世纪中后期三次议会改革【17 湖南师范大学、15 陕西师范大学 13 川大、统考 18 材料题】 18 世纪的发展,改革不大,特别是议会选举制度不仅没有改革,反而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 和工业布局的变化而显得更加腐败,由于议会的选举是在公开的方式下进行的,所以出卖选 票,收买选民,以及威胁利诱等,司空见惯。每当选举来临的时候,就展开了收买选民的竞 争。议会议员的选举操纵在少数人手中,因此,如何扩大选区和增加选民,议会的改革已经 迫在眉睫。 1.1832 年议会改革 英国下议院自从 1688 年后再也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代表权,而随着工业革命后,一些新 兴城市迅速崛起,他们为了获得议会的席位,极力要求改革议会。此次改革方案有两个原则: 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 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 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 新兴城市新设立了 40 多个新选区;二是确定选民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 10 镑者、租地经营达 50 镑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 30 万,即从 1831 年 51 万增 加到 81 万。选民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 5%提高到 8%。
此次议会改革的意义:第一,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居于主宰地位,旧的贵族政治为新的资 产阶级民主政治取代,选举权的扩大,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第二,由于选民扩大, 政党要站住脚,必须成为群众性的党,也给政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争取选民成为政党的核
心。第三,保守党已转变为代表资产阶级的党。第四,工人暂时被笼络,也给工人政党的产 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1884 年议会改革 第三次议会改革的序曲是 1883 年颁布的《取缔选举舞弊和非法行为令》。它规定禁止贿 赂、款待、威胁以及冒名顶替等不正当行为,违者处以罚金和监禁。颁布之后,议会选举中 的腐败现象减少。1884 年,格莱斯顿促使议会颁布了新的议会改革令。一个是《人民代表 制法》,法令规定:每年收入 10 镑的成年男子可成为选民;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 业工人选举权。另一个是《重新分配议席法案》,法令规定:废除实现数百年的由各选区选 派两名代表制度;规定除 22 个城镇选区和牛津、剑桥大学选区外,各选区均选送一名议员; 不到 1.5 万人的城镇丧失了选派议员的资格,被取消的议席的选区并入郡选区;居民在 5 万 人以下的选区各减少一个议席;下议院席位总数增至 670 人。 比起前两次议会改革,第三次议会改革是由政府出面,比较主动地进行的,为英国两个 政党建立完善的全国性组织机
由于第一次议会改革不彻底,英国上层的贵族特征还没有消除,下院还是被土地贵族控 制。当时国际环境是工人运动在马克思、恩格斯领导下,迅速在英国扩展。在内外交加的情 况下,保守党提出了改革议会方案,在多方协调之下,终于通过了 1867 年改革方案。1867 年议会法规定:凡缴纳济贫税的房主和定居一年缴纳 10 镑以上年租的房客,可获得选举权; 在各郡,凡每年土地收入达 5 镑的农户或缴纳 5 镑租金的佃农可成为选民。46 个“腐败选 区”被清除,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和利兹等大城市拥有 3 个席位,伦敦有 4 个席位。
本次议会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土地贵族的优势地位,秘密投票,每年选举议会等没有 实现,但是改革的意义还是重大的,是英国民主制度改革的重要起点,工业资产阶级代表进 入议会。责任内阁迅速崛起,文官制度在英国建立,两党制度迅速形成,司法制度等一些列 的具有当代民主形式的相关制度迅速建立并得到快速发展,与 1832 年议会改革是分不开的。 2.1867 年议会改革
【1832 议会改革】 【1867 议会改革】 论述 19 世纪中后期三次议会改革【17 湖南师范大学、15 陕西师范大学 13 川大、统考 18 材料题】 简述 1832 年议会改革 06 东北 论述 19 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最终成果 英国议会制度发展的特点 论述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在 17、18 两个世纪中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论述 19 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国力衰退的原因。【16 苏州大学】
论述 19 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最终成果
三次改革的最终成果 (一)议会本身得到了发展 1832 年的议会改革法,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限制,扩大了选举权,使资产阶级实现了 自己的目的,参与到国家政权中来,但其他绝大部分普通民众还是没有选举权的,这次改革 并没有实现完全真正的民主。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必然要为争权而继续斗争下去。尤其是工人 阶级又开始开展争取普选权的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有两派不同的观念,自由党支持改革,而 保守党却反对改革,但改革在高呼声中已是大势所趋,所以保守党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避 免自己在下次议会选举中被别人占去更多的席位,于是转变态度,改为同意改革,并着手实 施。终于在 1867 年促成了议会的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的成功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是密不 可分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工业化的完成,政治上的现代化也需要同步发展。这 次改革改变了以前议会制度中的一些弊端,资产阶级广泛地参与到了议会中,不再是贵族独 掌大权,拉开了议会民主化发展的序幕,是英国议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两 次议会改革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议会选举的民主范围有所扩大,工人阶级中有很 多成员获得了议会选举权。有了这次的成功,工人阶级也就有了更大的信心,他们对以后经 济、政治地位的双重提高都充满了憧憬。工人阶级的代表参与到议会中,维护自己的利益, 使得议会的民主基础有了极大的提高。从此以后自由党和保守党两党轮流执政,1880 年自 由党上台执政后,在 1884 年进行了第三次议会改革,先后通过了《人民代表法》和《重新 分配席位法案》,更进一步扩大了选举权,为以后议会改革铺平了道路。 英国议会的这三次 改革是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所进行的,它使得英国议会逐步完善,民主范围不断扩大, 资产阶级成为了统治阶级,工人阶级也加入到其中,推进了英国议会的现代化发展。从此以 后,英国又相继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1911 年与 1949 年分别通过了议会法,议会改革越 来越具体化,虽然所产生的影响没有前三次那么巨大,但英国的议会制度确实是在不断的改 革中成熟和完善的。 (二)与议会配套的政治制度形成 随着英国现代议会制度的形成,政治制度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这些政治制度客观上促进了 英国议会制度的现代化完善。英国的选举制度起源于下议院的选举,用来限制王权。而工业 革命完成以后,经济基础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 力量逐步壮大,于是积极要求参与政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1836 年工人运动争取普选 权就是最集中的表现。从 1830 年开始,辉格党提出了第一个选举制度改革法,要求重新分 配议员席位,并调整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普通民众的选民数。自此以后,在 19 世纪 英国又相继进行了几次改革,最终将选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以解决,如妇女的平等选举问 题等。到 20 世纪后,英国自由、平等、普遍的选举制度终于在几次改革后得以确立。 “光 荣革命”的成功为两党制的兴起创造了有力的政治条件。早在复辟王朝时期,就出现了忠于 国王的“宫廷党”和反对国王的“乡党”,也就是后来的“托利党”和“辉格党”。“光荣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