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催化加氢

合集下载

石油化学之催化加氢

石油化学之催化加氢
噻吩<四氢噻吩≈硫醚<二硫化物<硫醇
教学ppt
12
随着含硫化合物分子中环烷环和芳香环数目的增加,它的加 氢反应速率是下降的,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空间位阻所致。
教学ppt
13
在不同位置上甲基取代的二苯并噻吩的反应性能有很大差别, 当甲基靠近噻吩环的硫原子时,其加氢脱硫反应速率要减慢一个 数量级。
教学ppt
教学ppt
21
教学ppt
22
教学ppt
23
吡咯环和吡啶环饱和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小于1,同时由于此反 应是放热的,所以其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氢解反应和 总的加氢脱氮反应的平衡常数则都是大于1的。
教学ppt
24
(3)加氢脱氮反应的动力学
含氮化合物中胺类是最容易加氢脱氮的,而吡咯和吡啶环上 的氮是较难脱除的。喹啉在较低的温度下其脱氮率很低,只有在 较高的温度下脱氮才比较完全。
教学ppt
2
加氢处理技术应用极其广泛, 加氢处理的主要过程有以下 几种: 1.汽油馏分加氢处理 2.煤油馏分加氢处理 3.柴油馏分加氢处理 4.重馏分油加氢处理 5.润滑油加氢补充精制(Hydrofinishing) 6.润滑油加氢脱蜡(Hydrodewaxing) 7.渣油加氢处理
教学ppt
3
不同的加氢处理过程及目的,加氢催化剂、工艺条件以及流程等 不同。
加氢处理催化剂是单功能催化剂,只需要有加氢的活性组分,其 活性组分主要有由钼或钨和钴或镍的硫化物组成,也可用金属镍、铂 或钯加氢的活性组分,载体一般均为氧化铝 。对于要求深度脱氮的, 载体可以是氧化铝进行改性(加卤素、SiO2或磷化物)或用分子筛做 载体具有一定的酸性。
一般条件范围为:氢分压,1~15MPa;温度,280~420℃。

第五章催化加氢

第五章催化加氢

不同氧化物加氢脱氧反应反应速率大小顺序:
羧酸类>酚类>呋喃类
38
4.加氢脱金属
(1)在H2和H2S存在的条件下,金属—氮共价键减弱,可能发生如下
式表示的脱金属反应:
39
(2)镍卟啉化合物脱金属是通过串联机理发生的,第一步是外围双键加氢 使卟啉活化,第二步是分子分裂并脱除金属,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金属沉 积物。钒卟啉化合物的加氢脱钒也按与镍卟啉相似的机理进行。
醇,然后再进一步脱硫。二硫化物在加氢条件下首先发生 S—S 键
断裂反应生成硫醇,进而再脱硫。 噻吩及其衍生物由于其中硫杂环的芳香性,所以特别不易氢
解,导致石油馏分中的噻吩硫要比非噻吩硫难以脱除得多。因而
对于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加氢脱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它 们的反应历程是比较复杂的。
15
噻吩的加氢脱硫可能有如下两个途径:
4
5
5.1.2加氢处理反应及机理
1.加氢脱硫
(1)加氢脱硫反应 石油馏分中各类含硫化合物的 C—S 键是比较容易断裂的,其 键能比C—C键的小许多,在加氢过程中,C—S键先行断开而生成 相应的烃类和H2S。
6
7
8
(2)加氢脱硫反应的热力学
9
10
压力越低,温度的影响越明显;温度越高压力的影响越显著。
化态装入反应器,然后再在反应器内将其转化为硫化态,这是所
谓预硫化过程。预硫化是提高加氢处理催化剂活性和延长其寿命 的重要步骤。
54
加氢处理催化剂中金属的硫化反应是很复杂的,可大体表示 如下:
在预硫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避免催化剂中活性金属氧化
物与硫化氢反应前被热氢还原。因为被还原生成的金属态钴、镍及钼的
32

催化加氢催化剂

催化加氢催化剂

子筛等酸性载体提供。具有大面积的无定型或晶型硅铝称
为载体。通常,人们以无定型硅铝载体或晶型硅铝载体作 为划分加氢裂化催化剂类别的基础。
2、加氢裂化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 加氢裂化是在氢压下把低质量大分子的原料油转化为洁净 的小分子产品。大分子的原料油较之小分子的产品有较高 的能位,为了使转化反应过程顺利进行,必须克服能障, 即所谓活化能(Ea)。催化剂的作用是可以减少或降低 能障,加快反应速度。但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和原料油与
产品之间的平衡。
3、催化剂载体的作用? 单独存在的高度分散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受降低表面自由能的热力学趋势的 推动,存在着强烈的聚集倾向,很容易因温度的升高而产生烧结,使活性迅 速降低。如果将活性组分载到载体上,由于载体本身具有好的热稳定性,而 且对高度分散的活性组分颗粒的移动和彼此接近起到阻隔作用,会提高活性
13、水对催化剂有何危害? 少量的水在反应系统中绝大部分为气态,浓度较低使对催化剂的活性、 稳定性基本没影响,但液态水或高浓度水蒸气与催化剂接触时,会造 成催化剂上的金属聚结、晶体变形及催化剂外形改变,从而破坏催化 剂的机械强度及活性、稳定性。
14、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催化剂表面生焦积炭;催化剂上金属和灰分沉积;金属聚集及晶体大小和形
有细孔体积的总和。⑤孔体积对孔径的分布,即不同孔径的孔体积占催化剂
总孔体积的比例。⑥酸性,酸性是加氢裂化催化剂的重要性质,它关系到催 化剂的裂解活性,是决定催化剂反应温度的关键因素,还影响产品分布。⑦ 金属分散和活性相结构,要使较少的金属发挥更高的活性,使催化剂上的金 属组分尽量分散得好,促使多生成加氢活性相。⑧其它表征,对加氢裂化催 化剂还要测定其它化学组成和杂质的含量,通常采用化学分析、X光衍射、 X光荧光、原子吸收光谱等。

催化加氢课件

催化加氢课件

3. 提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目前)


这是适应油品升级换代和炼厂装置结构调整的加氢处理技术 的创新阶段。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清洁空气法修正案(CAAA),开始对 汽油组分作出规定,限制汽油中的苯、芳烃、烯烃和硫的含 量,并用含氧化合物代替芳烃和烯烃来提高汽油辛烷值。这 种汽油在美国称为:“新配方汽油(RFG)”其他国家称为 清洁汽油。美国从1995至1997年实施第一阶段简单模型方 案,主要通过控制蒸汽压和苯含量来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和毒物(TOX)排放量。2000年开始执行第二个 阶段复杂模型方案,再进一步降低TOX、VOC、NOX排放 量。由于影响NOX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汽油中的硫、芳烃和 烯烃含量,所以硫、芳烃和烯烃含量都进一步降低。目前, 对清洁燃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多种加氢技术在炼油厂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0年代以后随着大庆、胜利等油田的相继开发,中 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中国石化抚 顺化工研究院(FRIPP)等科研企业首先开发了重 整原料油加氢预处理的钼钴-氧化铝和钼镍-氧化铝 催化剂,后来又采取提高金属组分含量,添加磷、 氟、石蜡、凡士林及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处理的催化 剂近20种,在4.0 MPa压力下含氮量为660μg/g的催 化柴油加氢处理和在6.0 MPa压力下含氮量为 2000μg/g的焦化柴油或渣油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处 理技术均在工业上得到应用。到2002年,我国加氢 处理装置的加工能力为71 Mt/a。

我国加氢技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应用始于1965 年,首先在催化重整原料预加氢上应用,其目的 是有效的脱除重整原料中微量的硫、氮、砷、铅 及其其他杂质,以防止铂重整催化剂中毒。为了 配合催化重整工艺的发展,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简称FRIPP)与当时的抚顺石油三厂合作,联 合开发出工业上广为应用的MoO3-CoO/Al2O3催 化剂(代号3641)及MoO3-NiO/Al2O3催化剂 (代号3665),这是我国第一代加氢精制催化剂, 主要用于重整原料预加氢和重整成油的后加氢。 之后,也应用于二次加浓柴油的加氢精制过程, 如焦化柴油加氢精制等。

第五组 催化加氢

第五组 催化加氢

催化加氢一、加氢精制(王洲洲)1、作用:加氢精制能有效的使原料中的含硫、氧、氮等非烃化合物氢解,使烯烃、芳烃选性加氢饱和,并能脱除金属和沥青质等杂质。

2、特点:产品方案灵活。

3、原料:重整原料、汽油、煤油、柴油、各种中间馏分油、重油及渣油。

4、加氢精制的化学反应:1)加氢脱硫2)加氢脱氮3)含氧化合物氢解4)加氢脱金属速度大小: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5、催化剂:1)组成:由 W、Mo、Co、Ni、Fe、Pt 和 Pd 等几种金属的氧化物或硫化物和担体组成。

2)特点:都是具有未填满 d 电子层的过渡元素,同时它们都具有体心或面心立方晶格或六角晶格3)助剂:1、金属化合物,也有非金属元素,主金属与助剂两者之间应有合理比例。

2、分类:结构性助剂、调变性助剂。

4)担体:1、分类:中性担体、弱酸性担体。

2、作用:担体本身并不具有活性,但可以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使活性组分很好的分散在其表面上从而节省活性组分的用量。

担体作为催化剂的骨架结构,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并保证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

6、工艺流程:1)反应系统。

在反应产物进入冷却器前注入高压洗涤水。

2)生成油换热、冷却、分离系统。

除去产品中的非烃和轻组分,并对产品进行分离。

3)循环氢系统。

循环氢的主要部分(70%)送去与原料油混合,其余部分直接送入反应器做冷氢。

7、操作条件1、直馏馏分加氢精制操作条件比较缓和。

2、重馏分和二次加工产品则要求比较苛刻的操作条件:温度:280~380℃;压力:3.0 ~7.0MPa;空速:1.0 ~7.0hr-1; H2/Oil:100 ~800:13、温度的影响:提高反应温度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但一般不超过420度,因为高于420度会发生较多的裂化反应和脱氢反应。

8、应用目前我国的加氢精制装置主要是处理二次加工生产的馏分油。

二、加氢裂化(黄日保、梁志红、刘雅倩)1.概念:是指在加氢反应过程中,原料油分子中有10%以上变小的加氢技术,包括高压加氢裂化(反应压力>14.5MPa)和缓和与中压加氢裂化(反应压力≤12.0MPa)。

化工工艺学_第五章_石油化工单元工艺--催化加氢_催化氧化

化工工艺学_第五章_石油化工单元工艺--催化加氢_催化氧化

第五章石油化工单元工艺化工化学系第三节催化加氢与脱氢过程催化加氢:反应物、催化剂、氢催化脱氢:反应物、催化剂工业应用:合成氨、合成甲醇、丁二烯和苯乙烯。

分类:均相催化加氢和多相催化加氢两种。

选择性较低,反应方向不好控制。

采用可溶性催化剂,选择性较高,反应条件较温和。

催化加氢与脱氢过程1、催化加氢类型(1) 不饱和炔烃、烯烃加氢HC CH + H2H2C CH2H2C CH2+H2H3C CH3(2) 芳烃加氢苯环加氢苯环外的双键加氢苯加氢生成环己烷苯乙烯乙基环己烷乙苯N i 催化剂C u 催化剂(3) 含氧化合物加氢对含有羰基C O经催化剂加氢后可转化为相应的醇类。

铜催化剂CO + 2H2CH3OH异丙醇(CH3)2CO + H2铜催化剂(CH3)2CHOHRCOOH RCH2OH + H2O伯醇(4) 含氮化合物加氢N 2和H 2合成氨N 2 + 3H 2NH 2N(CH 2)6NH 2C 6H 5—NO 2+ H 2己二腈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

含-CN 、NO 2等官能团的化合物加氢胺NH 3C(CH 2)4C N +4H 2己二胺C 6H 5—NH 2+ H 2O硝基苯苯胺(5)氢解在加氢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氢解,有小分子产物生成,或者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两种产物。

C6H5CH3+ H2C6H6 + CH4C2H5SH+ H2C2H6+ H2S 硫醇C5H5N+ 5H2C5H12+ NH3吡啶2、催化脱氢反应类型(1)烷烃脱氢生成烯烃、二烯烃及芳烃(2)烯烃脱氢生成二烯烃(3)烷基芳烃脱氢生成烯基芳烃(4)醇类脱氢生成醛和酮1、催化加氢反应的一般规律(1)热力学分析①反应热效应加氢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由于被加氢的官能团的结构不同,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

P227表4-3225℃时加氢反应的热效应影响加氢反应化学平衡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加氢用量比。

②温度的影响◆当加氢反应的温度低于100℃时,绝大多数加氢反应的常数都很大,可看做不可逆反应。

催化加氢反应

催化加氢反应

催化加氢反应一、催化加氢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催化加氢反应是指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不饱和化合物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能量,提高反应速率,使得不饱和化合物与氢气之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化合物。

二、常见的催化加氢反应1. 烯烃加氢:烯烃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

2. 芳香族化合物加氢:芳香族化合物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环烷烃。

3. 醛、酮、羰基类化合物加氢:醛、酮、羰基类化合物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或羟醛。

4. 脂肪族或环脂族含有双键或三键的碳水化合物加氢:脂肪族或环脂族含有双键或三键的碳水化合物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饱和化合物。

三、催化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1. 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等。

其作用机理是利用贵金属表面吸附氢分子,使得不饱和化合物与氢气之间发生加成反应。

2. 氧化物催化剂:如铜、铬等。

其作用机理是利用氧化物表面上的活性位点吸附不饱和化合物,使其发生加成反应。

3. 酸性催化剂:如硫酸、磷酸等。

其作用机理是利用酸性位点吸附不饱和化合物,并使其发生加成反应。

4. 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碳酸钾等。

其作用机理是利用碱性位点吸附不饱和化合物,并使其发生加成反应。

四、影响催化加氢反应的因素1. 反应温度: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大。

但过高的温度也会导致反应产生副产物。

2. 反应压力:随着氢气压力的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大。

但过高的压力也会导致反应产生副产物。

3. 催化剂的种类和质量:不同种类和质量的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4.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也会增大。

但过高的浓度也会导致反应产生副产物。

五、催化加氢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1. 烯烃加氢制备烷烃:烯烃加氢是生产烷基化合物、润滑油基础油等重要原料的主要方法之一。

part2-chapter5催化加氢

part2-chapter5催化加氢

3.空速 空速反映了装置的处理能力,根据催化剂活性,原料性质和要 求的反应深度不同而定. 对轻质油,采用较高的空速. 对柴油馏分,空速相对来说较低. 对含氮量较高的重质油,空速对脱炭反应影响较大.
4.轻油比 提高氢油比可以氢分压,一般情况下对加氢反应有利.加氢精制氢 油比可较低. ①汽油精制:300~500(体) ②柴油精制:500~800(体) ③加氢裂化:800~1000(体)
(3 )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 单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过程:侧链断裂,苯环的加氢,异 构化成五员环烷,然后开环生成烷烃断链. 双环和稠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包括了上述各过程,只是它 的加氢和断环反应是逐个依次进行的.在高酸性活性催化剂作用 下,还进行中间产物的深度异构化,脱烷基侧链和烷基歧化反应 等. 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在进行加氢裂化反应,稠环芳烃的转 化程度最大,多环芳烃和多环环烷— 化程度最大,多环芳烃和多环环烷—芳烃的转化程度次之,单环 芳烃和单环环烷烃则稳定性比较高. (4)非烃化合物 非烃化合物发生氢解反应,最终将杂原子从油中除去.
反应系统 生成油换热,冷却,分离系统 循环氢系统
第二节 加氢裂化(Hydrocracking) 加氢裂化(Hydrocracking)
工艺原理是改变重质原料油的分子量和碳氢比. 实质上是加氢和催化裂化过程的有机结合. 其工艺具有原料适用性强,产品质量好,产品灵 活等优点. 可生产多种优质的轻质油品,尾油是优质润滑油 料和裂解制烯烃原料. 高温,高压,设备投资费用大,能耗高.
(3)加氢脱氧反应
石油馏分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和酚类.这些氧化物也经 历加氢反应时转化成水和烃.
(4)烯烃,芳烃加氢饱和反应
烯烃加氢可以提高油品的安定性.烯烃都很容易加氢饱和,但 烯烃加氢饱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不饱和烃含量高的油晶加氢,要 注意反应器床层温度的控制. 芳烃加氢反应主要是指稠芳烃加氢反应,因为单环芳烃是较难 发生加氢饱和反应的.

催化加氢的名词解释

催化加氢的名词解释

催化加氢的名词解释催化加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主要用来将氢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以产生新的化合物。

所谓催化加氢,就是利用催化剂来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促使反应更快速地进行。

1.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是催化加氢反应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通过吸附和解离氢气分子,使氢气与待加氢物质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作用类似于“中间人”,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了调和和促进的作用。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参与化学变化,因此可以循环使用。

2. 催化加氢的应用领域催化加氢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能源领域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化学工业中,催化加氢被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如合成润滑油、合成塑料原料等。

催化加氢还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过程中,用于清洁燃料的生产以及炼油过程中的脱硫、脱氮等环保操作。

3. 催化剂的分类催化加氢使用的催化剂种类繁多。

根据催化剂的物理形态可以分为固体催化剂、液体催化剂和气相催化剂。

固体催化剂是最常见的类型,常见的固体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铑等)、非贵金属催化剂(如氧化锆、氧化镍等)以及贵金属的载体(如活性炭、硅胶等)。

4. 催化剂的选择在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物的种类等。

此外,也需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性。

例如,在合成润滑油中,通常选择铂类催化剂,因为铂对氢气的吸附能力更好,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5. 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分子首先被催化剂吸附,并从中断裂成氢原子。

然后,这些氢原子与待加氢物质中的某些化学键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新的化合物。

催化加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能够使化学反应更加高效和经济。

它在现代化学工业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能够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催化剂制备原理 第五六七章 加氢、脱氢、氧化催化剂的制备

催化剂制备原理 第五六七章  加氢、脱氢、氧化催化剂的制备
Reduction of nitroarenesus ing hydrazine hydrate over nickel-iron mixed oxide catalyst prepared from a nickel-iron hydrotalcite-like precursor.
腈的还原
OH
O
Pd
Ni, Pt
Rh, Ru OH
苯酚加氢 OH
OH
OH
OH
OH
+ 3 H2 phenol
+ 2 H2
+
+
cyclohex-1-enol cyclohex-2-enol cyclohex-3-enol
O OH
+ 2 H2
+ H2
OH
+ 2 H2O
cyclohexanol
cyclohexanone
Regi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p-phenylphenol (p-PP) to p-cyclohexylphenol (p-CP) was performed over 10 wt.% Pd/C catalyst in THF solvent. The selectivity of pCP was up to 92.3% at 413 K under 3.5 MPa with 100% conversion of p-PP. The desired product could be easily separated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 by washing with aqueous NaOH following extraction by toluene.

石油炼制技术之催化加氢介绍课件

石油炼制技术之催化加氢介绍课件
能源储存:催化加氢技术在能源储存领域用于生产氢气,为燃料电池汽车等提供清洁能源
01
02
03
04
催化加氢技术的发展趋势
4
催化加氢技术的优化与改进
2019
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
01
2020
优化反应条件,降低能耗和成本
02
2021
开发新型催化剂,提高催化效率
03
2022
研究催化加氢技术的新应用领域,拓展应用范围
04
催化加氢技术的环保与节能
03
减少废水排放:催化加氢技术可以减少废水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02
提高能源利用率:催化加氢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01
减少废气排放:催化加氢技术可以降低废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04
降低生产成本:催化加氢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催化加氢技术的未来前景
催化加氢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能耗低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技术。
催化加氢技术在石油炼制中主要用于生产高质量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燃料,以及润滑油、石蜡等化工产品。
催化加氢技术的应用领域
石油炼制:提高油品质量,降低硫含量
化学工业:合成有机化合物,提高产品纯度
环境保护:处理工业废水,降低污染物排放
降低环境污染:催化加氢技术可以降低油品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炼油厂的竞争力:催化加氢技术可以提高炼油厂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炼油厂的竞争力。
催化加氢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01
石油炼制:提高油品质量,降低硫含量
02
化学合成:生产精细化学品,如医药、农药、染料等
03
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废气、废水处理效果

催化加氢催化剂..

催化加氢催化剂..
第五章 催化加氢
本章目录
1 5.1 概述 5.2 催化加氢反应 5.3 催化加氢催化剂 5.4 加氢精制工艺流程 5.5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 5.6 催化加氢主要设备 5.7 催化加氢操作技术 5.8 催化加氢新技术
2
3 4 5 6 7 8
5.3 催化加氢催化剂
加氢裂化催化剂均以固体或固态浆状形式存在。反应属多相催化反应.
按目的产品分类:轻油型、中油型、中高油型、重油型
加氢裂化催化剂
1、加氢裂化催化剂组成上有何特点? 加氢裂化催化剂是双功能催化剂,是具有加氢活性和裂解 活性的双功能催化剂,加氢活性由活性组分提供,裂解活 性则由载体提供。加氢活性组分主要包括ⅥB族和Ⅷ族的 几种金属如Mo、W、Ni、Co、Fe、Cr等的硫化物,或 贵金属Pt、Pd元素等。裂解功能一般由无定形硅铝、分
4、助剂的作用 ①有利于金属分散,(加入Si、B),使之更好的转化为 Ni-Mo-S(Co-Mo-S)活性相。 ②加入P、Ti抑制尖晶石的生成。 ③加入F、Si提高酸性。
B族或Ⅷ族的金属。
加氢精制剂
金属组分 载体 助剂
载体的作用是提供
助剂的作用是调
适宜反应与扩散所
金属组分主要提 供加氢活性及能 够加速C-N键氢
节载体性质及金
属组分结构和性 质、催化剂的活 性、选择性、氢 耗和寿命的目的 。 常用的助剂是 P2O5。
需的孔结构,担载 分散金属均匀的有 效表面积和一定的Fra bibliotek产品之间的平衡。
3、催化剂载体的作用? 单独存在的高度分散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受降低表面自由能的热力学趋势的 推动,存在着强烈的聚集倾向,很容易因温度的升高而产生烧结,使活性迅 速降低。如果将活性组分载到载体上,由于载体本身具有好的热稳定性,而 且对高度分散的活性组分颗粒的移动和彼此接近起到阻隔作用,会提高活性

第五章 加氢脱氢过程-ppt课件

第五章 加氢脱氢过程-ppt课件

国外:天然气80%,重油、渣油10%,石脑油5%,煤2 %。国内:以煤、重油为主
.
4. 操作条件
(1)催化剂及温度、压力 ZnO-Cr2O3,380 ~ 400℃,30MPa,活性低,有毒,机械强度和耐热
性能好,寿命长. CuO-ZnO-Al2O3,230 ~ 270℃,5-10MPa,活性高,容易S、 As 、
优点:可调节蒸汽压力控制
壳程温度,径向温度均匀, 循环气量小,节能
缺点:由于管内外传热温差 小,所需传热面大;催化 剂装在数千根管内,触媒 装填量只占反应器总体积 的30%;投资大。
(3)材质
因氢蚀及Fe(CO)5,选 用Ni-Cr钢,
1Cr18Ni9Ti
.
6. 工艺流程
(1)造气
合成气为了延长甲醇合成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提高 粗甲醇的质量,必须对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净化的任务 是清除油、水、尘粒、羰基铁、氯化物及硫化物等,其中 特别重要的是清除硫化物及油。
C H C H C H 2 = C H 2 C H 3 C H 3
.
3. 氢的来源
(1)电解法制氢
• 多采用铁为阴极面,镍为阳极面的串联电解槽 (外形似压滤机)来电解苛性钾或苛性钠的水 溶液。阳极出氧气,阴极出氢气。该方法成本 较高,但产品纯度大,可直接生产99.7%以上 纯度的氢气。这种纯度的氢气常供:①电子、 仪器、仪表工业中用的还原剂、保护气和对坡 莫合金的热处理等,②粉末冶金工业中制钨、 钼、硬质合金等用的还原剂,③制取多晶硅、 锗等半导体原材料,④油脂氢化,⑤双氢内冷 发电机中的冷却气等。
ZnO-Cr2O3: 380 ~ 400℃ ,30 MPa(高压) CuO-ZnO-Al2O3: 230 ~ 270℃ ,5 ~10MPa(低压) CuO-ZnO-Al2O3 :230 ~350 ℃,10 ~15MPa(中压) 为何无低温高压法?

催化加氢

催化加氢

(ZSM-5系列),能有选择性地使长链的正构烷烃或少侧链的烷 烃发生裂化反应,而保留芳烃、环烷烃和多侧链烷烃,从而降
低馏分油的凝点。
汽油:目的不是降凝,而是将直链烷烃除去,提高汽油抗 爆性。
润滑油加氢
使润滑油的组分发生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等反应,使一些
非理想组分结构发生变化,以脱除杂原子和改善润滑油的使用
石油加工概论 RSR + H 2S
8
④ 噻吩类:
+ 3H2
S
+ H2
H2 C4H9SH
C4H8 SH2
S
H2
C4H10
噻吩类加氢脱硫有两个途径:
先加氢使环上双键饱和,然后再开环,脱硫生成烷烃 先开环脱硫生成二烯烃,然后二烯烃再加氢饱和
2019/7/1
石油加工概论
9
各种有机含硫化合物在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因分子结构
碱性或非碱性氮化物都是比较不活泼的,特别是多环氮化
物更是如此,难以反应
2019/7/1
石油加工概论
13
几种氮化物的氢解反应如下: ① 胺类:
R NH2 H2→RH + NH3
② 吡咯:
H2 N H
③ 吡啶:
+ H2 C4H9NH2 H2 C4H10 NH3
N H
N
2019/7/1
3H2
H2 C5H11NH2
2019/7/1
石油加工概论
10
2019/7/1
石油加工概论
11
对许多有机含硫化合物的加氢脱硫反应进行研究表明:
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在较缓和的条件下就 能进行,脱除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环状化合物加氢脱硫比较困难,需要苛刻的加氢条件;

催化加氢反应

催化加氢反应

催化加氢反应引言催化加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不饱和键还原为饱和键,同时将氢气添加到分子中,从而产生目标化合物。

本文将介绍催化加氢反应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以及一些应用案例。

基本原理催化加氢反应是利用催化剂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不饱和键还原为饱和键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需要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

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了降低活化能的作用,加速了反应速率。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和均相催化剂。

催化加氢反应的机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吸附和反应。

在吸附步骤中,有机物和氢气会被吸附到催化剂表面;在反应步骤中,吸附状态的有机物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饱和化合物,并释放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产物。

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金属催化剂包括铂、钯、铑等,这些金属催化剂通常以负载的形式存在于载体上。

常见催化剂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是指将金属颗粒负载在载体上的催化剂。

载体可以增加催化剂表面积,提高反应效率。

常见的载体材料包括活性炭、氧化铝、硅胶等。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在催化加氢反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均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是指溶解在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通常是有机物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如铂酸盐、钯酸盐等。

均相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在反应后的分离和催化剂的再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反应条件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的选择等因素。

温度温度是催化加氢反应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一般情况下,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也会增加副反应的可能性。

因此,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对于催化加氢反应的成功进行是十分重要的。

压力催化加氢反应通常需要在高压下进行,以保证氢气能够充分溶解并参与反应。

较高的压力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反应物浓度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五章催化加氢催化剂1催化加氢过程包括哪几个过程包括加氢

第五章催化加氢催化剂1催化加氢过程包括哪几个过程包括加氢

第五章催化加氢催化剂1催化加氢过程包括哪几个过程包括加氢第五章催化加氢催化剂1.催化加氢过程包括哪几个过程?包括加氢处理过程和加氢裂化过程。

2.加氢处理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哪些?加氢脱硫反应、加氢脱氮反应、加氢脱氧反应和加氢脱金属反应。

3.烃类加氢反应主要涉及哪两类反应?主要涉及两类反应,一是有氢气直接参与的化学反应,如加氢裂化和不饱和键的加氢饱和反应,此过程表现为耗氢;二是在临氢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如异构化反应,此过程表现为,虽然有氢气存在,但过程不消耗氢气,实际过程中的临氢降凝是其应用之一。

4.加氢催化剂按加氢作用分为哪几类?按其加氢的作用分为加氢精制(处理)催化剂和加氢裂化催化剂。

5.加氢精制催化剂常用的载体是什么?常用的活性氧化铝和硅酸铝载体。

6.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活性组分是什么?催化加氢的活性主要来源于加氢金属组分,金属组分主要提供加氢活性及能够加速C-N键氢解的弱酸性,由VlB族或Ⅷ族的金属。

即:非贵金属组分和贵金属组分。

非贵金属组分有:W、Mo、Cr、Fe、Co、Ni、Zn、Ti、V、Mn等。

7.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助剂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助剂是什么?改善加氢精制催化剂某一方面的性能,如活性,选择性、寿命、热稳定性或强度等,常常添加一些助剂。

常用的助剂有P2O5、SiO2、B2O3、TiO2等。

8.选择加氢精制催化剂首先考虑哪些因素?选择催化剂首先应考虑是选择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好、寿命长的催化剂。

9.柴油馏分加氢精制的目的是什么?柴油加氢精制的目的是脱除柴油中的硫、氮等杂质,饱和烯烃和饱和芳烃,生产清洁的柴油燃料。

10.直馏煤油加氢精制的目的是什么?对直馏煤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要求是什么?直馏煤油加氢精制,其目的是脱除煤油中的硫和氮,并饱和部分芳烃,改善其燃烧性能,提高油品的热稳定性,降低酸度,生产合格的喷气燃料或灯用煤油。

要求催化剂具有优良加氢脱硫、脱氮活性同时具有优良的芳烃饱和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六元环烷相对比较稳定,一般是先通过异构化反应转化为 五元环烷烃后再断环成为相应的烷烃。
▪ 双六元环烷烃在加氢裂化条件下往往是其中的一个六元环
先异构化为五元环后再断环,然后才是第二个六元环的异
构化和断环。这两个环中,第一个环的断环是比较容易的,
而第二个环则较难断开。此反应途径描述如下:
CH 3
C4H9
N
+ R CH3 NH3
+ C5H12
NH 3
+ C3H7
NH 3
+ 4H2
N H
+ C4H10
NH 3
▪ 加氢脱氮反应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即C=N 的加氢和C -N键断裂反应,因此,加氢脱氮反应较脱硫困难。加氢脱氮 反应中存在受热力学平衡影响的情况。
▪ 馏分越重,加氢脱氮越困难。主要因为馏分越重,氮含量越 高;另外重馏分氮化物结构也越复杂,空间位阻效应增强, 且氮化物中芳香杂环氮化物最多。
▪ 各种硫化物在加氢条件下反应活性因分子大小和 结构不同存在差异,其活性大小的顺序为:硫醇 >二硫化物>硫醚≈四氢噻吩>噻吩 。
▪ 2.加氢脱氮反应
▪ 石油馏分中的氮化物主要是杂环氮化物和少量的 脂肪胺或芳香胺。在加氢条件下,反应生成烃和 主要反应如下:
R CH2
+ NH2 H2
+ 5H2
N
+ 7H2
▪ 3.加氢脱氧反应
▪ 石油馏分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及少量的酚、脂肪酸、醛、醚 及酮。含氧化合物在加氢条件下通过氢解生成烃和,主要反应如下:
+ OH H2
+ H2O
COOH
+ 3H2
+ CH 3
2H2O
含氧化合物反应活性顺序为: 呋喃环类>酚类>酮类>醛类>烷基醚类
4.加氢脱金属 以非卟啉化合物存在的金属反应活性高,很容易在H2/H2S存在条件下,转化为 金属硫化物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而以卟啉型存在的金属化合物先可逆地生成 中间产物,然后中间产物进一步氢解,生成的硫化态镍以固体形式沉积在催化 剂上。加氢脱金属反应如下:
k9=0.1
k11=1.6
k12=0.4
多环 环烷烃
k4=1.0
双环环 烷烃类
k8=1.6
双环环 烷烃类
k10=0.2
烷烃
开环(接着脱烷基)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等温加氢裂化相对反应速度常数
第三节 催化加氢工艺流程
▪ 一、加氢处理工艺流程 ▪ (一)馏分油加氢处理
馏分油加氢处理典型工艺流程图
1—加热炉 2—反应器 3—冷却器 4—高压分离器 5—低压分离器 6—新氢储罐 7—循环氢储罐
第一节 概述
▪ 催化加氢是在氢气存在下对石油馏分进行催化加工过程 的通称,催化加氢技术包括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两类。
▪ 加氢处理的目的在于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及金属等杂 质,同时还使烯烃、二烯烃、芳烃和稠环芳烃选择加氢饱 和,从而改善原料的品质和产品的使用性能。
▪ 加氢裂化的目的在于将大分子裂化为小分子以提高轻质油 收率,同时还除去一些杂质。其特点是轻质油收率高,产 品饱和度高,杂质含量少。
▪ 烷烃在加氢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主要有加氢裂化和异构化反应。其中加氢 裂化反应包括C-C的断裂反应和生成的不饱和分子碎片的加氢饱和反 应。异构化反应则包括原料中烷烃分子的异构化和加氢裂化反应生成的 烷烃的异构化反应。
▪ 烷烃在催化加氢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遵循正碳离子反应机理,生成的正碳 离子在β位上发生断键,因此,气体产品中富含C3 和C4 。由于既有裂 化又有异构化,加氢过程可起到降凝作用。
▪ 2.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轻质油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中间馏分油如喷气燃料和柴油,因此需对原油进行 深度加工,加氢技术是炼油厂深度加工的有效手段。
▪ 3.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加氢技术发展的趋势
▪ 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各类加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 1.加氢处理技术 ▪ 开发直馏馏分油和重原料油深度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新金属
▪ 1.加氢脱硫反应
▪ 石油馏分中的硫化物主要有硫醇、硫醚、二硫化合物及 杂环硫化物,在加氢条件下发生氢解反应,生成烃和H2S
+ RSH
H2
+ RH H2S
+RH
H2S
+ (RS) 2 3H2
R
+ 4H2
S
+ 2RH 2H2S
+ R C4H9 H2S
+ 2H2
S
+ H2S
▪ 石油馏分中硫化物的C-S键的键能比C-C和C -N 键的键能小。因此,在加氢过程中,硫化物 的C-S键先断裂生成相应的烃类和H2S。
▪ 3.柴油馏分加氢 ▪ 柴油加氢精制主要是焦化柴油与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精制。
(二)渣油加氢处理
渣油加氢处理工艺原则流程图
▪ 渣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与有一般馏分油加氢处理 流程有以下几点不同:
▪ ①原料油首先经过微孔过滤器,以除去夹带的固 体微粒,防止反应器床层压降过快;
▪ ②加氢生成油经过热高压分离器与冷高压分离器, 提高气液分离效果,防止重油带出;
▪ ③由于一般渣油含硫量较高,故循环氢需要脱除 H2S,防止或减轻高压反应系统腐蚀。
二、加氢裂化工艺流程
▪ 加氢裂化装置,根据反应压力的高低可分高压加氢裂化和 中压加氢裂化。根据原料、目的产品及操作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一段加氢和两段加氢裂化。
▪ (一)一段加氢裂化
▪ 根据加氢裂化产物中的尾油是否循环回炼,采用三种操 作方式。一段一次通过和一段串联全循环操作,也可采 用部分循环操作。
一段串联全循环加氢裂化反应系统流程图
R101—处理反应器;R102A、B—裂化反应器;F101、F102—循环氢加热炉;C101—循环氢压缩机; El01、E103—反应物循环氢换热器;El02、E104—反应物原料油换热器;E105—反应物分馏进料换热 器;A101—高压空冷器;D102—高压分离器;D103-低压分离器
一、催化加氢在炼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利用加氢技术提高产品氢含量,并同时脱去对大气污染的 硫、氮和芳烃等杂质。
▪ 加氢技术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 1.随着世界范围内原油变重、品质变差,原油中硫、氮、
氧、钒、镍、铁等杂质含量呈上升趋势,炼厂加工含硫原 油和重质原油的比例逐年增大,从目前及发展来看,采用 加氢技术是改善原料性质、提高产品品质,实现这类原油 加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二段加氢裂化
二段加氢裂化工艺原理流程
与一段工艺相比,二段工艺具有气体产率低、干气少、目的产品收率高、液体 总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特别是产品中芳烃含量非常低;氢耗较低;产品方案 灵活大;原料适应性强,可加工更重质、更劣质原料等优点。但二段工艺流程 复杂,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高。
CH 3
C4H9
i-C10H12
▪ 3.芳香烃加氢反应
▪ 苯在加氢条件下反应首先生成六元环烷,然后发生前述相 同反应。
▪ 烷基苯加氢裂化反应主要有脱烷基、烷基转移、异构化、 环化等反应,使得产品具有多样性。
▪ C1~C4侧链烷基苯的加氢裂化,主要以脱烷基反应为主, 异构和烷基转移为次,分别生成苯、侧链为异构程度不同 的烷基苯、二烷基苯。烷基苯侧链的裂化既可以是脱烷基 生成苯和烷烃;也可以是侧链中的C-C键断裂生成烷烃 和较小的烷基苯。对正烷基苯,后者比前者容易发生,对 脱烷基反应,则α-C上的支链越多,越容易进行,以正 丁苯为例,脱烷基速率有以下顺序:叔丁苯>仲丁苯>异 丁苯>正丁苯
(2)动力学特征
▪ 烃类加氢裂化是一个复杂的反应体系,在进行加氢裂化的 同时,还进行加氢脱硫、脱氮、脱氧及脱金属等反应,它 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多环芳烃 菲类 芴类
四氢菲类
萘类

k1=0.9~1.0
k5=1.1

双环烷
k3=2.0
四氢萘类
k7=1.2
烷基
基苯类
和茚类
苯类
脱烷基
烷烃裂化
k2=0.1
k6=0.1
载体和新工艺,目的是提高较低操作压力下芳烃 的饱和活性,降低催化剂成本,提高柴油的收率 和十六烷值,控制动力学和热力学。
▪ 3.加氢裂化技术 ▪ 开发新的双功能金属一酸性组分的配方,以提高
中馏分油的收率、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抗 结焦失活的能力、降低操作压力和氢气消耗。
第二节 催化加氢反应
▪ 一、加氢处理反应
▪ 1.一段一次通过流程
▪ 一段一次通过流程的加氢裂化装置主要是以直馏减压馏 分油为原料生产喷气燃料、低凝柴为主,裂化尾油作高 黏度指数、低凝点润滑油料。
高压一次通过加氢裂化工艺原则流程
2.一段串联循环流程
▪ 一段串联循环流程是将尾油全部返回裂解段裂解成产品。根据目的 产品不同,可分为中馏分油型(喷气燃料一柴油)和轻油型(重石脑油)。

nCnH2N →iCNH2N
▪ iCNH2N + H2 →iCNH2N+2
▪ 烯烃加氢饱和反应是放热效应,且热效应较大。因此对不饱和烃含量 高油品加氢时,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避免反应床层超温。
5.烃类加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 点 ▪ (1)热力学特征
▪ 烃类裂解和烯烃加氢饱和等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值 较大,不受热力学平衡常数的限制。芳烃加氢反 应,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芳烃环数增加,芳烃加 氢平衡常数值下降。在加氢裂化过程中,形成的 正碳离子异构化的平衡转化率随碳数的增加而增 加,因此,产物中异构烷烃与正构烷烃的比值较 高。
▪ 加氢裂化反应中加氢反应是强放热反应,而裂解 反应则是吸热反应。但裂解反应的吸热效应远低 于加氢反应的放热效应,总的结果表现为放热效 应。单体烃的加氢反应的反应热与分子结构有关, 芳烃加氢的反应热低于烯烃和二烯烃的反应热, 而含硫化合物的氢解反应热与芳烃加氢反应热大 致相等。整个过程的反应热与断开的一个键(并进 行碎片加氢和异构化)的反应热和断键的数目成正 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