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中的冷战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的冷战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的冷战史知识点总结冷战是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一场大规模对峙。

冷战时期,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超级大国展开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较量。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了解冷战的背景、原因和重要事件是必要的。

以下是对初中历史中的冷战史知识点的总结。

一、冷战的背景与原因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格局: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形成了两极格局,即东方阵营和西方阵营。

2. 意识形态对立:美国坚持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奉行社会主义制度,两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差异导致了对抗与争夺。

3. 领土安全关切:苏联担心西方国家的侵略威胁,尤其是德国;而西方国家则对东欧国家的苏联影响力担心,认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威胁其利益。

二、冷战初期的重要事件1. 雅尔塔协定(1945年):由美国、苏联和英国领导人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协议,确定了战后德国的分割和国际事务的重要原则。

2. 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提出的计划,旨在通过财政援助来帮助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复苏,并遏制苏联的扩张。

3. 制裁柏林(1948-1949年):苏联对柏林实行封锁,断绝欧洲国家对西柏林的援助,最终导致了柏林空中运输行动的发生。

4. 北约的成立(1949年):北约是西方国家为了对抗苏联影响力而组建的军事同盟,标志着冷战的军事对抗趋势。

三、冷战中的重要事件与角力1. 朝鲜战争(1950-1953年):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一次军事冲突,涉及到美国和苏联在朝、韩两国的利益对抗。

2.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之间一次极为紧张的核危机,美苏陷入核威胁对峙,最终以激烈的谈判解决。

3. 越南战争(1965-1973年):越南战争是冷战中美国介入的一场局部战争,表明了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对抗美国的立场。

4. 柏林墙的建立(1961年):为了防止东德人民入侵西德,苏联在柏林修建了一堵巨大的封锁墙,意味着冷战中两个阵营的隔离。

四、冷战的结束与影响1. 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面临困境,美国的军事优势威胁减弱,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共26张PPT

越南战争(1961—1975年)
星球大战
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 哪些影响?
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带来了动荡不安和 局部战争。 ②给两国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③但双方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 的世界大战爆发。
合作合探作究探究
二战后,美苏争霸,军备竞赛不仅严重威胁 世界和平,而且对本国经济也产生不利影响,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杜鲁门
冷战表现——经济: 1947年马歇尔计划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 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 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 是赠予,10%是贷款。
合作合探作究探究
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社会主义阵营苏

资本主义国阵营 对


民 德

华约
波兰


北约
国 瑞士
德 国
冷战开始的标志:
西班牙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阿 尔 巴 尼 亚
土耳其
美苏冷战什么时候结束?
结束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两极格局结束
冷战期间,美苏对抗,高潮迭起,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美苏争霸。
古巴导弹危机(1962)
3. 杜鲁门主义出台 ,导致苏联与美、英、法在
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合作探4.究柏林危机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通过飞机将援助物资空运到西柏林
合作合探作究探究
5.德国的分裂
169.5千米 的柏林墙
(1)1949年9月,美、英、 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 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 “西德”。

【文库精品】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单元复习素材 新人教版

【文库精品】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单元复习素材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单元复习
整合一二战后西欧国家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异同
(1)相同点: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持;都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不同点
①西欧国家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二战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较快,成效显著;日本自身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于西欧,但注意培养人才,发展教育,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迅速发展。

②西欧有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传统;日本是在二战后受惩处过程中被强制推行民主改革的。

③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西欧提供了大量的直接经济援助;美国在朝鲜战争开始后的大量军需订单,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整合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比较
整合三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整合四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状况。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思维导图】第16课冷战【课程标准】知道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知识。

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1.定义: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开始: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3.表现(1)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

(2)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3)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形成: 1955 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5.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

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程标准】知道欧洲的联合和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知识,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

1.欧洲的联合(1)经济发展的原因①美国给予了大量的援助。

②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积极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

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欧洲的联合①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②欧盟的成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2.战后的美国(1)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原因: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3)新经济:20世纪90 年代以后,出现了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点的“新经济”。

3.日本(1)经济发展的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②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

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④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2)崛起: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华复习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完美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华复习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完美

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
A 主义的渗入”。这表明 (
)
A.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
B.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C.美国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D. 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自主学习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
① 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② 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③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华约的建立: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 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实际 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五.冷战的结果: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 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局面形成后,美苏对抗: ① 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
机和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② 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 ③ 80年代,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导言: 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
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 社会主义的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之抗衡的 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对峙局面。
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 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并出现了新的变化。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改革遭到失败。与此同时, 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关对税必壁要垒的和。货币障碍
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
——雨果
多,这—些—因联素邦严德重国阻总 理阿登纳 碍了经济发展。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 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表格版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表格版复习提纲】
②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①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科技成就;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保障内容
实行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险以及教育资助等
制度建立
原因
①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时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原因
①东欧各国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尖锐
②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影响,东欧各国实行政治多元化
③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④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僵化,
剧变实质
从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催化剂
1991年,“八一九事件”加速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开始时间
1985年开始改革
改革内容
①先进行经济改革,结果失败。
②后进行政治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结果
引发人民思想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控,各加盟共和国分离趋势加剧,直接导致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
东欧剧变
概念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政权垮台,从社会主义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上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
承认中国
建立同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建交
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加强。
赫鲁晓夫改革
地位
苏联的第一位改革家(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改革)
改革内容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课件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 峙的世界
第16课 冷 战
第16课 冷 战
学考点击
本课重点知识是冷战,我们可以从冷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
表现来掌握。
政治 经济 军事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 计划
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至此, 美苏冷战局面最终形成
第16课 冷 战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凭借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优势,企图称霸世界。 (2)美国的称霸野心受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3)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4)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原因划的实质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干涉别国内政,遏制苏联,加紧 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
第16课 冷 战
1.冷战不是武力战争。 2.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华约组织的成 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3.冷战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

九年级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世界的新格局,盟军国家和苏联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1945年,盟军国家和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对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进行了重新规划,但双方在对后世界局势的认识上产生了不同。

在后来的波茨坦会议上,双方已经处于对立状态。

这种对立的态势很快演变为冷战,两极化的国际秩序开始形成。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在军事方面,美国和苏联分别领导其盟国建立了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组织,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美国发起了一系列的遏制苏联的政策和战略,包括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和包括在内的一系列对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冷战时期,世界进入了两极化的时代。

在这场对抗中,世界分为了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

除了两个主要国家领导的集团外,冷战时期也涌现了一些非阵营国家,他们在两个集团之间取得了某种程度的独立地位。

双方在冷战时期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战略等方式进行对抗。

在冷战初期,美苏两国在东欧地区、中东地区、亚洲地区和非洲地区频繁发生了冲突。

美国对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一系列的遏制政策,包括在西欧、中东、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政策。

苏联则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例如建立了华约军事组织、对美国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影响进行抵抗。

冷战的高潮是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准备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这引发了美国的强烈抗议。

在危机的最危急时刻,双方险些爆发核战争。

最终,双方在谈判中达成了一项协议,苏联同意撤回古巴的导弹,美国则同意不对古巴进行军事攻击。

冷战的结束始于19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市场化等,改革引发了东欧诸国的民主化运动,这使得冷战状态开始出现解冻的迹象。

冷战的宣告结束是在1989年的柏林墙倒塌,这标志着东西方世界之间的分隔最终消失,一些东欧国家开始逐渐转向资本主义。

人教版 历史 九年级 全 下册 第5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小结

人教版  历史 九年级 全 下册 第5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小结

④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华沙条约组织”这三个概念中共同隐 含的历史线索是( C ) A.战后东西方合作的强化 B.资本主义阵营相互支持 C.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思维 D.欧洲在美国支持下复兴
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 兴获得成功, 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 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B ) A.国际联盟 C.华沙条约组织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考点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 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 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基于这样的认识,欧洲国家开始 ( A ) A.走向联合 C.成立联合国 B.发动二战 D.建立世贸组织
典型例题:20 世纪晚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风顺的
)
②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一帆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
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考点分类训练】 考点 1:冷战 1.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有( C ) ①战后美国经济、 军事实力的增强 国试图用武力颠覆苏联等国的政权 大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③美
历史 九年级 全一册 • R
下册部分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五单元小结
【知识网络】
【易错分析】 易错点 1:“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易错解读: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 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 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了西欧的门户,达到了 控制西欧的目的。 典型例题:(泰安中考)《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 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A.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C.控制欧洲、遏制苏联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课件(36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课件(36张)

一、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 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简而言之,就是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冷战的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1947-1991) 冷战的双方: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冷战的方式: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一、冷战的原因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 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 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马歇尔计划——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3、冷战的发展
4、对峙局面形成
5、两极格局形成
6、冷战的结束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 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 控制西欧,对付苏联,称霸世界
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侵略越南
苏联入侵阿富汗
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
激烈的核军备竞赛
冷 战 中 的 对 峙
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打破核垄断 1952年,美国研制成功氢弹 1953年,苏联研制成功氢弹 1957年,苏联发射射程为8000千米第一枚洲际导 弹 。。。。。。

1200万军队 近500个军事基地 垄断了原子弹
VS

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 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 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 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 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称霸世界
世界最强
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 主义货币体系和国际 贸易体系 占有西方世界 世界最富 工业生产的53.4% 外贸的32.4% 黄金储备的74.5% 民主制度、自由观念 世界最优

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复习课件1.pptx

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复习课件1.pptx
C 即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日本( )
A.推行军国主义 B.成为政治大国 C.经济实力猛增 D.推行明治维新
2.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缓和美苏争霸,希望 改变中苏关系,当时有人画了一幅名为《毕竟,
B 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漫画,其“共同之处”
主要是( )
A.都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B.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D.都力图称霸世界
6.1992年9月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所以
不用课本。老师还说:“我不知道提出问题,更不
B 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答案。”与此现象的出现关联最
密切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苏联的解体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东欧剧变
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 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 “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 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 结束,也标志着帝国主义在
考点 12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识
记)
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
古巴
制。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 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
力的增强,世界霸权地位确立
考点 5 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识记) (1)美国的扶持(一些军事订货);
原 因
(2)二战后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3)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4)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1)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 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
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
柏 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6月,苏
德 林 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一、冷战含义: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二、原因:苏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三、冷战的主要表现:政治上:1947年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的开始。

经济上: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成立北约(以美国为首),成立华约(以苏联为首)。

四、苏联的对策: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样二战后的新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把美苏冷战推向高潮。

(影响)五、德国的分裂:1.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成立东德(苏占区)和西德(美英法占领区)。

2.1948年爆发柏林危机。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欧洲的联合1.战后经济发展:表现:持续繁荣原因:①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②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走向联合:原因:联合自强;提高国际地位。

过程:20世纪50年代,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六国);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3.影响:①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②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③提高了国际地位;④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美国经济的发展1.表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3.过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迅速放缓。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三、日本的崛起1.表现: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原因:外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②冷战开始后,美国积极扶持日本;③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刺激日本经济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下知识要点复习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2)

部编人教版九下知识要点复习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2)

编九下知识要点复习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一、课标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主要知识点(一)冷战的发生1.含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3.美国的状况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以及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美国认为它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美国还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4.苏联的状况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

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5.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

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6.冷战经济的表现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二)德国的分裂1.背景: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柏林危机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物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6课冷战冷战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的背景:①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经济实力(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称霸欲望十分强烈。

(认为它的民主制度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②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向西推移,在东欧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实力大大增强,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威望,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

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原因: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冷战的发生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的统治力量。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和苏联,称霸世界。

杜鲁门主义的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发展: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的性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马歇尔计划的作用:对美国: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冷战实施的又一重要步骤;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加巩固,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在战略上遏制了苏联。

对西欧: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冷战的基本形成: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民主德国”。

历史由来:根据雅尔塔会议,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柏林危机: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了苏联的抗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1.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1)原因①二战结束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②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③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是推行冷战政策的重要原因。

(2)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的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

2.马歇尔计划的影响:一方面,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了西欧的门户,达到了控制西欧的目的。

3.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4.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5.两极格局有何特点?它的形成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特点:以美苏为中心的全面对抗。

(2)影响①积极影响a.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对抗,在一定程度上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②消极影响: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西欧各国。

(2)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

(3)西欧国家认识到,要在美苏两国之间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密切合作,以期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课件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 峙的世界
第16课 冷 战
第16课 冷 战
学考点击
本课重点知识是冷战,我们可以从冷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
表现来掌握。
政治 经济 军事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 计划
第16课 冷 战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干涉别国内政,遏制苏联,加紧 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
第16课 冷 战
1.冷战不是武力战争。 2.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华约组织的成 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3.冷战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
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至此, 美苏冷战局面最终形成
第16课 冷 战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凭借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优势,企图称霸世界。 (2)美国的称霸野心受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3)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4)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原因。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6
谢谢欣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7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1)原因
①二战结束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
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②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
然发动战争。

③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是推行冷战政策的重要原因。

(2)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的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

2.马歇尔计划的影响:一方面,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
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了西欧的门户,达到了控制西
欧的目的。

3.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从此,欧洲冷
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4.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5.两极格局有何特点?它的形成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特点:以美苏为中心的全面对抗。

(2)影响
①积极影响
a.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对抗,在一定程度上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②消极影响: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西欧各国。

(2)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

(3)西欧国家认识到,要在美苏两国之间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密切合作,以期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2)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

(3)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4)二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

3.社会保障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稳定的社会环境。

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正确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

(2)消极: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脱离实际,主观主义,急躁冒进,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之处
(1)内容:都涉及经济和政治领域。

(2)结果:都失败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改革加剧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
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
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
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
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
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
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
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
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
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
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
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
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
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
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3)失败原因: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1)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和民族矛盾。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4.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
大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
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1991
年底,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
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
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
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
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
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
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
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
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
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
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
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
创造和发展。

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
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
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
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不仅使遭受殖民奴役的非洲人民获得解放,改变
了非洲的面貌,而且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它标志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成为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在
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2.二战后亚非拉独立运动有哪些启示?
民族独立是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增强综合国力才是
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3.亚非民族独立浪潮与拉丁美洲民主运动的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
亚洲和非洲主要是争取民族独立;拉丁美洲主要是捍卫国不同点
家主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