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年浙江省中考物理试卷

2017年浙江省中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B.焦耳C.帕斯卡D.牛顿2.人们能判别钢琴声和提琴声,这是由于它们()A.音调不同B.音色不同C.响度不同D.以上三者都不同3.如图,这是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其熔点大约是50℃B.第1~3分钟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第4~6分钟则没有吸热C.第8~9分钟物质处于液态,且正在吸热升温D.在第4分钟时,可观察到既有固态成份,又有液态成份,但固态的要多些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湿衣服过一段时间会干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C.用铁水浇铸工件D.冬天,洗热水澡时室内玻璃面变模糊5.用一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亮和灭,则这两灯泡................................................... () A.只能串联B.只能并联C.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D.串联并联都不行6.小明同学的妈妈发现他上了九年级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他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据此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A.小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小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小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小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7.雕塑艺术家在塑造铜像的时候,需要把铜水灌入模具中。
2017年宁波市中考物理名师原创试卷(2)

2017年宁波市中考物理名师原创试卷(2)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 .太阳能B .石油C .铀矿D .天然气A2.关于公式ρ=m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ρ与m 成正比,与V 成反比;B .同一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C .不论是不是同种物质,m 大的ρ肯定大;D .不论V 是否相同,ρ大的m 就大,ρ小的m 就小.3.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下列保护措施正确有效的是( ) A .马上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B .喊电工来处理 C .马上用剪刀断电源线 D .马上用绝缘体使触电人脱离电源线4.在家庭电路中,常用测电笔来判别火线和零线。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伏特,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阻值为800千欧的测电笔与火线接触时氖管发光,该同学手与地面间的人体电阻为80千欧,则通过该同学的电流为 ........................................................................................... ( )A .0.275毫安B .2.75毫安C .0.25毫安D .2.5毫安5.一本用电常识书中列出了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如表l 所述,造成此“灯泡不亮”故障的共同原因是电路中出现了 ..................................................................................... ( ) 表1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检修方法 灯泡不亮 1.灯泡的灯丝断了 换新灯泡2.灯头内的电线断了换新线并接好 3.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 检查加固A .短路6..在金属、橡胶、盐水、陶瓷、大地、塑料这些物体中 ( )A .它们都是导体 B.它们都是绝缘体C .只有金属和盐水是导体D .橡胶、陶瓷和塑料是绝缘体7.烹制油炸食品时,如果不慎将水滴溅入烧热的油锅中,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同时油花四溅。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2.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3.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4.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 a变为I 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A.B. 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2分)6.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2)为了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防止打滑.7.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2)当他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后内能,温度升高.8.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9.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源电压恒为2.5V(1)串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就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说明小科猜想正确.(2)并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科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误,但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要改动的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正确.(3)改正电路后继续实验,小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的升高而增大.10.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端越(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11.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1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1)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13.小科家浴室内有台储水式电热水器,其说明书部分参数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棒阻值不变,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联的.(2)该电热水器以2.0kW的功率工作75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计算结果精确到0.1A)(3)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电热水器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该电热水器水平安装时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A点是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的重心位置,图中h=d=248mm.装满水时,若忽略进、出水管对电热水器的作用力,则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为多大?(5)小科洗热水澡后发现:与进水管相连的金属进水阀表面布满了小水珠(如图丙),而与出水管相连的金属出水阀表面仍保持干燥.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考点】34: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析】(1)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2)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3)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4)航天器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答】解:A、宇宙由物质构成,红移现象更加说明了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故A正确.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故B正确;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故C错误;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故D正确.故选C.2.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考点】IO:家庭电路的连接.【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单位是kW•h(度);(2)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3)在家庭电路中,为了互不影响,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4)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时,把金属外壳接地,即使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解答】解: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电能表示数的单位kW•h,而kW是电功率的单位,故A错;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是火线,所以a是火线.故B错;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并联,故C错;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能工作,但外壳不能接地,若外壳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考点】7W: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F乙=G;根据P=Fv 【分析】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对于动滑轮,F甲=2G,比较甲乙的功率.【解答】解:由题知,两装置都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提升物体的重相同,甲图,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即F甲=2G;G,故F甲>F乙,AD错误;乙图,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省一半的力,即F乙=v物,v乙=2v物,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则拉力端的速度分别为:v甲=v甲=2G×v物=Gv物;甲图拉力的功率:P甲=F甲v乙=G×2v物=Gv物,故P甲=P乙,C正确,B错误;乙图拉力的功率:P乙=F乙故选C.4.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考点】AI: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平面镜会成等大的虚像,根据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判定成像的情况;根据平面镜的位置判定能否看到像.【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a点或e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0,;故A正确B、由图可知,人在b、d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1,故B正确;C、在c点时,c会通过两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2,n=0,;故C错误;D、在f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m=0,n=0,故D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 a变为I 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A.B. C.D.【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单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然后判断出对应的图象,再根据滑片位于a点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得出答案.【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U=U电源﹣IR0,据此可知,U﹣I图象是一次函数图象,故CD错误;当滑片位于a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IR0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较小,故A错误、B正确.由U=U电源故选B.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2分)6.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 1.1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2)为了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摩擦,防止打滑.【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求出速度;(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解答】解:(1)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v===1.1m/天;(2)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增大;(3)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答案为:(1)1.1;(2)增大;(3)摩擦.7.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2)当他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后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考点】CQ: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1)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图示的情景能否满足①闭合电路;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2)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变大.【解答】解:(1)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机翼内产生电流,机翼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压;(2)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答案为:(1)磁感线;(2)增大.8.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左移动(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解答】解:由“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5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故答案为:缩小;向左移动.9.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源电压恒为2.5V(1)串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就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发光,说明小科猜想正确.(2)并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科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误,但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要改动的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正确.(3)改正电路后继续实验,小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 =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 =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 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考点】IL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1)导线能够导电,把导线接到断路处,可以接通电路;(2)根据电路图判定电路的故障情况,然后根据电流的流向判定改动的导线; (3)灯丝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解答】解:(1)小科猜想是灯泡L 1灯丝断了,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 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该处处于通路状态,则灯泡L 2 会发光;(2)由图可知,当开关闭合时,电源会断路;要使两灯并联,应改动L 1、L 2的四个接线柱的连线,如图所示:;(3)灯丝电阻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当电压变大时,灯泡的功率会变大,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故答案为:(1)发光;(2)如图;(3)温度.10.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重心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端越高(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考点】2P: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1)金属块在不同的位置,会改变塑料管的重心,据此分析;(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定细管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大小,据此分析.【解答】解: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在塑料管中的位置不相同,则塑料管这个整体的重心就会发生变化,金属块的位置越低,重心就越低;(2)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中能漂浮,在浓盐水中不能漂浮;=m排g=ρ液细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相同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gV排可知,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细管在盐水中排开的盐水的体积要小于排开的水的体积,即在水中细管所受的浮力的作用点要高一些;作用点越高,越容易漂浮.故答案为:平衡;(1)重心;(2)高.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11.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A: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8O:阿基米德原理.【分析】(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二者的差越大吸水或失水的动力就越大.(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因此可以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来求得浮力的大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h=可求出所处深度.(3)由于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力与浮子的重力相等,根据p=即可求出压强.【解答】解:(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0.02N,由F浮=ρgV排得:V排===2×10﹣6m3;浮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0.04m.(3)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浮子底面的压力F=G=0.02N,所以p===400Pa.答:(1)失水;(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4m.(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是400Pa.1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1)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4A.(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考点】IG: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1)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求出通过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从而求出R2的阻值.【解答】解:(1)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2)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即通过R2的电流为0.1A,则通过R1的电流为:I1=I﹣I2=0.4A﹣0.1A=0.3A;则电源电压为:U=I1R1=0.3A×10Ω=3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R2===30Ω.答:(1)0.4A;(2)电阻R2的阻值为30Ω.13.小科家浴室内有台储水式电热水器,其说明书部分参数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棒阻值不变,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2)该电热水器以2.0kW的功率工作75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计算结果精确到0.1A)(3)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电热水器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该电热水器水平安装时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A点是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的重心位置,图中h=d=248mm.装满水时,若忽略进、出水管对电热水器的作用力,则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为多大?。
2017届浙江省中考物理试卷

2017届浙江省中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能源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采石油。
B.和平利用核能特别要注意防止核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来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
D.大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完全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B2.永久性解决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根本方法是............................................................... ()A.充分利用地球上的化石燃料资源B.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C.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新能源D.尽可能地少用能源C3.一把弹簧秤的挂钩和顶部分别受向上和向下都是5N的拉力作用(不计弹簧秤自重),则弹簧秤所受合力及弹簧秤上示数是...............................................................()A.0N、0N B.0N、5N C.5N、5N D.0N、10N4.误差产生的原因只与:()A.测量工具有关而与测量的人无关B.测量的人有关而与测量工具无关;C.测量的工具有关也与测量的人有关;D.被测物体有关.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6.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下列有关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带负电B.电子带正电;C.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D.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得多.7.如图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
关于电铃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有磁性且A端为N极B.电磁铁吸引衔铁,弹性片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C.小锤击打铃碗发出声音,是由于铃碗发生了振动D.小锤击打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
2017届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名师原创试卷(2)

2017届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名师原创试卷(2)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②③ ;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 D.只有②③④.2.称量某物体质量时,右盘中放有100g砝码一只,2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调节游码至图所示位置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A.135g B.134.4gC.135.1g D.134.8g3.如下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是()A.方向向左,逐渐增大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逐渐增太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4.如图是新安装的照明电路,已知两个并联灯泡的灯头接线存在一处故障,小明学电工的检修方法,在保险丝处接入一个“220V,40W”的灯泡,当只闭合S、S1时,L0和L1呈暗红色,当只闭合S、S2时,L0正常发光,L2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A.L1灯头断路B.L1灯头短路C.L2灯头短路D.L2灯头断路5.小明做实验时把甲、乙两只灯泡串联后通过开关接在电源上。
闭合开关后,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乙灯不发光的原因是.............................................................................................. () A.它的电阻大小B.它的电阻太大C.流过乙灯的电流比甲灯小D.乙灯灯丝断了6.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大B.导体通过电流时有电阻,不通过电流时没有电阻C.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D.一般的说,导体通电后它的电阻比原来要稍大一些.7.小东同学发现课室中是用一个按钮开关控制着四盏日光灯,那么这四盏日光灯()A.一定是并联的C.有可能是并联,也有可能是串联的B.一定是串联的D.有的串联,有的并联.8.两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S断开时,两个灯泡都发光,当开关S闭合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L1不亮,L2亮B.L1和L2都亮C.L2不亮,L1亮D.L1和L2都不亮.9.电磁波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形成电磁辐射。
(精品)浙江省宁波市2017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2.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3.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4.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5.如图所示电路电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 a变为I 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A.B. 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2分)6.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2)为了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防止打滑.7.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2)当他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后内能,温度升高.8.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9.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电压恒为2.5V(1)串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就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说明小科猜想正确.(2)并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科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误,但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要改动的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正确.(3)改正电路后继续实验,小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的升高而增大.10.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端越(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11.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1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电压不变,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1)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13.小科家浴室内有台储水式电热水器,其说明书部分参数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棒阻值不变,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联的.(2)该电热水器以2.0kW的功率工作75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计算结果精确到0.1A)(3)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电热水器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该电热水器水平安装时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A点是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的重心位置,图中h=d=248mm.装满水时,若忽略进、出水管对电热水器的作用力,则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为多大?(5)小科洗热水澡后发现:与进水管相连的金属进水阀表面布满了小水珠(如图丙),而与出水管相连的金属出水阀表面仍保持干燥.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考点】34: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析】(1)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2)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3)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4)航天器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答】解:A、宇宙由物质构成,红移现象更加说明了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故A正确.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故B正确;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故C错误;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故D正确.故选C.2.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考点】IO:家庭电路的连接.【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单位是kW•h(度);(2)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3)在家庭电路中,为了互不影响,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4)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时,把金属外壳接地,即使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解答】解: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电能表示数的单位kW•h,而kW是电功率的单位,故A错;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是火线,所以a是火线.故B错;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并联,故C错;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能工作,但外壳不能接地,若外壳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考点】7W: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F乙=G;根据P=Fv 【分析】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对于动滑轮,F甲=2G,比较甲乙的功率.【解答】解:由题知,两装置都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提升物体的重相同,甲图,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即F甲=2G;G,故F甲>F乙,AD错误;乙图,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省一半的力,即F乙=v物,v乙=2v物,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则拉力端的速度分别为:v甲=v甲=2G×v物=Gv物;甲图拉力的功率:P甲=F甲v乙=G×2v物=Gv物,故P甲=P乙,C正确,B错误;乙图拉力的功率:P乙=F乙故选C.4.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考点】AI: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平面镜会成等大的虚像,根据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判定成像的情况;根据平面镜的位置判定能否看到像.【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a点或e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0,;故A正确B、由图可知,人在b、d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1,故B正确;C、在c点时,c会通过两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2,n=0,;故C错误;D、在f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m=0,n=0,故D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电路电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 a变为I 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A. B. C.D.【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单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然后判断出对应的图象,再根据滑片位于a点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得出答案.【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U=U电﹣IR0,据此可知,U﹣I图象是一次函数图象,故CD错误;当滑片位于a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IR0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较小,故A错误、B正确.由U=U电故选B.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2分)6.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 1.1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2)为了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摩擦,防止打滑.【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求出速度;(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解答】解:(1)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v===1.1m/天;(2)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增大;(3)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答案为:(1)1.1;(2)增大;(3)摩擦.7.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2)当他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后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考点】CQ: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1)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图示的情景能否满足①闭合电路;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2)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变大.【解答】解:(1)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机翼内产生电流,机翼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压;(2)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答案为:(1)磁感线;(2)增大.8.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左移动(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解答】解:由“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5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故答案为:缩小;向左移动.9.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电压恒为2.5V(1)串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就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发光,说明小科猜想正确.(2)并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科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误,但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要改动的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正确.(3)改正电路后继续实验,小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 =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 =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 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考点】IL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1)导线能够导电,把导线接到断路处,可以接通电路;(2)根据电路图判定电路的故障情况,然后根据电流的流向判定改动的导线; (3)灯丝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解答】解:(1)小科猜想是灯泡L 1灯丝断了,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 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该处处于通路状态,则灯泡L 2 会发光;(2)由图可知,当开关闭合时,电会断路;要使两灯并联,应改动L 1、L 2的四个接线柱的连线,如图所示:;(3)灯丝电阻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当电压变大时,灯泡的功率会变大,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故答案为:(1)发光;(2)如图;(3)温度.10.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重心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端越高(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考点】2P: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1)金属块在不同的位置,会改变塑料管的重心,据此分析;(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定细管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大小,据此分析.【解答】解: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在塑料管中的位置不相同,则塑料管这个整体的重心就会发生变化,金属块的位置越低,重心就越低;(2)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中能漂浮,在浓盐水中不能漂浮;=m排g=ρ液细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相同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gV排可知,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细管在盐水中排开的盐水的体积要小于排开的水的体积,即在水中细管所受的浮力的作用点要高一些;作用点越高,越容易漂浮.故答案为:平衡;(1)重心;(2)高.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11.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A: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8O:阿基米德原理.【分析】(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二者的差越大吸水或失水的动力就越大.(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因此可以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求得浮力的大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h=可求出所处深度.(3)由于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力与浮子的重力相等,根据p=即可求出压强.【解答】解:(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0.02N,ρgV排得:由F浮=V排===2×10﹣6m3;浮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0.04m.(3)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浮子底面的压力F=G=0.02N,所以p===400Pa.答:(1)失水;(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4m.(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是400Pa.1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电压不变,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1)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4A.(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考点】IG: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1)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求出通过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电压,从而求出R2的阻值.【解答】解:(1)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2)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即通过R2的电流为0.1A,则通过R1的电流为:I1=I﹣I2=0.4A﹣0.1A=0.3A;则电电压为:U=I1R1=0.3A×10Ω=3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R2===30Ω.答:(1)0.4A;(2)电阻R2的阻值为30Ω.13.小科家浴室内有台储水式电热水器,其说明书部分参数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棒阻值不变,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2)该电热水器以2.0kW的功率工作75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计算结果精确到0.1A)(3)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电热水器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该电热水器水平安装时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A点是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的重心位置,图中h=d=248mm.装满水时,若忽略进、出水管对电热水器的作用力,则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为多大?。
2017年宁波市近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合试卷

2017年宁波市近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合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下图所示,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都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2.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3.一辆汽车正在做直线运动,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7200N,则这辆汽车受到的阻力......................................................................................................................... ()A.大于7200N B.等于7200NC.小于7200N D.无法判断4.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他们从自己所在的飞机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B.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C.甲相对于丙在匀速下降D.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上升5.工厂生产的酒精(ρ酒精=0.8g/cm3)含水量不得超过10%,质检员抽出甲、乙、丙、丁四瓶样本。
查得它们的密度依次分别为0.81g/cm3、0.815g/cm3、0.82g/cm3、0.83g/cm3,其中合格产品是:(按质量计算)A.只有甲; B.甲、乙;C.甲、乙、丙 ; D.甲、乙、丙、丁.6.有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甲物体的密度是乙物体的密度的23,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815,那么乙物体的体积是甲物体体积的:( ) A .54 ; B .45 ; C .56; D .65。
2017宁波中考物力(已解析)

宁波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份,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1.(2017年宁波市,题号7,分值4)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答案】D【解析】A错误;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时,千瓦是功率的单位;B错误;与开关直接相连的是火线;C错误;灯泡L1和L并联;D正确;若c处断开,洗衣机无接地保护,有安全隐患。
【知识点】:家庭电路安全用电2、(2017年宁波市,题号8,分值4)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 甲和P乙。
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和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 F甲<F乙P甲=P乙B. 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答案】C【解析】F甲等于物体重力的2倍,F乙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所以F>F甲乙,不计摩擦轮重绳重,使物体以相同速度上升相同高度,根据P=Fv,两力做功的功率都等于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所以选C.【知识点】:动滑轮省力特点,费距离。
3、 (2017年宁波市,题号12,分值3)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 、ON 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直在地面上,俯视图如下。
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 ,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 。
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 、n 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A. 在a 点或e 点时,m=1,n=0B. 在b 点或d 点时,m=1,n=1C. 在c 点时,m=2,n =2D. 在f 点时,m=0,n=0【答案】C【解析】人们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或折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
浙江宁波物理(含答案) 2017年中考英语真题试卷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2.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3.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4.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 a变为I 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A. B. 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2分)6.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2)为了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防止打滑.7.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2)当他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后内能,温度升高.8.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9.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源电压恒为2.5V(1)串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就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说明小科猜想正确.(2)并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科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误,但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要改动的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正确.(3)改正电路后继续实验,小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的升高而增大.10.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端越(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11.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1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1)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13.小科家浴室内有台储水式电热水器,其说明书部分参数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棒阻值不变,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联的.(2)该电热水器以2.0kW的功率工作75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计算结果精确到0.1A)(3)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电热水器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该电热水器水平安装时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A点是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的重心位置,图中h=d=248mm.装满水时,若忽略进、出水管对电热水器的作用力,则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为多大?(5)小科洗热水澡后发现:与进水管相连的金属进水阀表面布满了小水珠(如图丙),而与出水管相连的金属出水阀表面仍保持干燥.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考点】34: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析】(1)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2)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3)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4)航天器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答】解:A、宇宙由物质构成,红移现象更加说明了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故A正确.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故B正确;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故C错误;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故D正确.故选C.2.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考点】IO:家庭电路的连接.【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单位是kW•h(度);(2)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3)在家庭电路中,为了互不影响,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4)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时,把金属外壳接地,即使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解答】解: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电能表示数的单位kW•h,而kW是电功率的单位,故A错;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是火线,所以a是火线.故B错;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并联,故C错;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能工作,但外壳不能接地,若外壳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考点】7W: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F乙=G;根据P=Fv 【分析】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对于动滑轮,F甲=2G,比较甲乙的功率.【解答】解:由题知,两装置都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提升物体的重相同,甲图,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即F甲=2G;G,故F甲>F乙,AD错误;乙图,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省一半的力,即F乙=v物,v乙=2v物,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则拉力端的速度分别为:v甲=v甲=2G×v物=Gv物;甲图拉力的功率:P甲=F甲v乙=G×2v物=Gv物,故P甲=P乙,C正确,B错误;乙图拉力的功率:P乙=F乙故选C.4.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考点】AI: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平面镜会成等大的虚像,根据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判定成像的情况;根据平面镜的位置判定能否看到像.【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a点或e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0,;故A正确B、由图可知,人在b、d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1,故B正确;C、在c点时,c会通过两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2,n=0,;故C错误;D、在f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m=0,n=0,故D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 a变为I 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A. B. C.D.【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单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然后判断出对应的图象,再根据滑片位于a点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得出答案.【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U=U电源﹣IR0,据此可知,U﹣I图象是一次函数图象,故CD错误;当滑片位于a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IR0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较小,故A错误、B正确.由U=U电源故选B.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2分)6.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 1.1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2)为了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摩擦,防止打滑.【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求出速度;(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解答】解:(1)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v===1.1m/天;(2)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增大;(3)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答案为:(1)1.1;(2)增大;(3)摩擦.7.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2)当他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后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考点】CQ: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1)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图示的情景能否满足①闭合电路;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2)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变大.【解答】解:(1)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机翼内产生电流,机翼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压;(2)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答案为:(1)磁感线;(2)增大.8.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左移动(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解答】解:由“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5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故答案为:缩小;向左移动.9.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源电压恒为2.5V(1)串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就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发光,说明小科猜想正确.(2)并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科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误,但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要改动的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正确.(3)改正电路后继续实验,小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 =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 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考点】IL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1)导线能够导电,把导线接到断路处,可以接通电路;(2)根据电路图判定电路的故障情况,然后根据电流的流向判定改动的导线; (3)灯丝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解答】解:(1)小科猜想是灯泡L 1灯丝断了,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 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该处处于通路状态,则灯泡L 2 会发光;(2)由图可知,当开关闭合时,电源会断路;要使两灯并联,应改动L 1、L 2的四个接线柱的连线,如图所示:;(3)灯丝电阻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当电压变大时,灯泡的功率会变大,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故答案为:(1)发光;(2)如图;(3)温度.10.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重心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端越高(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考点】2P: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1)金属块在不同的位置,会改变塑料管的重心,据此分析;(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定细管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大小,据此分析.【解答】解: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在塑料管中的位置不相同,则塑料管这个整体的重心就会发生变化,金属块的位置越低,重心就越低;(2)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中能漂浮,在浓盐水中不能漂浮;=m排g=ρ液细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相同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gV排可知,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细管在盐水中排开的盐水的体积要小于排开的水的体积,即在水中细管所受的浮力的作用点要高一些;作用点越高,越容易漂浮.故答案为:平衡;(1)重心;(2)高.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11.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A: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8O:阿基米德原理.【分析】(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二者的差越大吸水或失水的动力就越大.(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因此可以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来求得浮力的大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h=可求出所处深度.(3)由于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力与浮子的重力相等,根据p=即可求出压强.【解答】解:(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0.02N,由F浮=ρgV排得:V排===2×10﹣6m3;浮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0.04m.(3)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浮子底面的压力F=G=0.02N,所以p===400Pa.答:(1)失水;(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4m.(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是400Pa.1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1)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4A.(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考点】IG: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1)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求出通过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从而求出R2的阻值.【解答】解:(1)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2)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即通过R2的电流为0.1A,则通过R1的电流为:I1=I﹣I2=0.4A﹣0.1A=0.3A;则电源电压为:U=I1R1=0.3A×10Ω=3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R2===30Ω.答:(1)0.4A;(2)电阻R2的阻值为30Ω.13.小科家浴室内有台储水式电热水器,其说明书部分参数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棒阻值不变,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2)该电热水器以2.0kW的功率工作75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计算结果精确到0.1A)(3)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电热水器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该电热水器水平安装时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A点是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的重心位置,图中h=d=248mm.装满水时,若忽略进、出水管对电热水器的作用力,则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为多大?。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和答案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4分)在今年里约残奥会上,中国“无臂飞鱼”许庆拿到了3枚金牌,他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世人动容.下列关于他在游泳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他在整个游泳比赛中始终受力平衡B.他在游泳过程中,先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后给他一个向前的力C.他对水的推力和水对他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使他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2.(4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3.(4分)如图所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上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B.重力小于浮力C.动能增大D.重力是维持匀速下潜的原因4.(4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D.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5.(4分)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将拴着小球的细线固定在支架上,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其在“天宫一号”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此过程中()A.小球受力平衡B.小球的速度不变C.如果将细线剪断,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零6.(4分)吃饭的时候,小科突发奇想,闭着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对着调羹看父亲.突然,他说:“爸爸,你的脸还不如我的调羹大!”这是因为()A.爸爸的脸上没有反射光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调羹上的光发生了反射D.一只眼睛无法看清物体7.(4分)为了加强防治空气污染,有关部门加强了汽车尾气的检测.二氧化锡传感器就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若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V示数变小,A示数变大B.V示数变大,A示数变小C.V示数变小,A示数变小D.V示数变大,A示数变大8.(4分)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F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ρ木=0.7×103kg/m3,木块体积为V0,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弹簧处于原长B.CD段弹簧被压缩C.D点的横坐标d的值为0.3V0D.点C与点E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2:3二、填空题(每空2分)9.(8分)2016年9月4日﹣5日,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我们在文艺晚会中可以看到许多元素:声、光、电、水、色彩、人.一曲《春江花月夜》在多种不同(填一声音的特征)的乐器演奏下拉开了晚会的序幕;《美丽的爱情传说》时,在悠扬的琴声中,一把美轮美奂、光彩流转的折扇,缓缓打开,那展在水上绽开的折扇由于光的而形成的,湖边的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如此美丽的画面是因为光在空气中发生了;芭蕾舞曲《天鹅湖》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真实的湖面上演出,演员克服了在水中舞蹈受到的小,容易滑倒的情况.整个晚会美轮美奂、诗情画意,惊艳了世界.10.(4分)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图所示的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11.(2分)一包新的A4复印纸的包装上标有“60g/m2”字样,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这种质地及厚度的纸的质量为60g,去掉外包装,把这包新的复印纸(共200张)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是Pa.(A4纸的尺寸规格为:210mm ×297mm,g取10N/kg).12.(4分)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120N,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重物A和B时,F A为N;F B为N.13.(4分)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当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时,绿灯亮;当温度升高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示的温度时,红灯亮,发出报警信号.请按照题意要求,在图中连接好电路.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6题,每空2分,共48分)14.(8分)研究普通成年人健步走的推荐速度及步频,小科查阅到如下资料:【资料1】PA(体力活动)指南建议:为健康效益,成年人要确保每周5天、每天一次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资料2】能量代谢当量(MET)表示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定义lkg体重在1min 内消耗3.5mL氧气的运动强度为lMET.3~6MET为中等运动强度.【资料3】成年人在不同步行速度下,步频的统计数据及相应的能量代谢当量如下表: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如下研究:(1)一步走过的距离称为步幅,单位时间内走的步数称为步频.步行速度v与步频f、步幅L之间的关系式是v=.(2)分析【资料3】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相同条件下,能量代谢当量随着的增大而增大.(3)小科的妈妈在30min健步行走3600步,(填“能”或“不能”)达到中等运动强度.(假设小科妈妈步行时的能量代谢当量与【资料3】中相应的数据一致,下同)(4)小科的妈妈体重50kg,当她以 6.4km/h的速度步行 3.2km,共消耗了约mL氧气.15.(6分)小科同学在接通如图甲所示电路时,发现右边四角星形的线圈面积变大,根据此现象,小科想:面积减小的原因可能是通以不同方向电流的导线之间互相(填“吸引”或“排斥”).带着这个想法,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乙,若当螺线管中通入如图所示电流时,A端是极,各线圈可以看成是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那么通电之后各线圈应该是互相(填“吸引”或“排斥”),从而导致通电螺线管整体(填“缩短”或“变长”).小科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想法.16.(6分)小科想要只用一只电表测出台灯小灯泡的电功率,他设计了下列三个电路图,图中的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且U>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能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是.现把台灯连入电源电压为30Ⅴ,U0=24Ⅴ,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Ω;(2)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3.6W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Ⅴ,此时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阻值为Ω.17.(6分)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N.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四、简答题(6分,9分)18.(6分)环境污染和世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近几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就是为有效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如,纯电动汽车完全以动力蓄电池作为动力源,如图是一种纯电动汽车的一些参数.请你问答:①纯电动汽车的能量转化方式是②这辆电动车充满一次电,正常可以行驶多少千米?19.(9分)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家庭水箱水位测量装置示意图,电源电压18V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0〜15V,电流表量程0〜3A,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是长20cm、阻值为20Ω的电阻丝,滑片P把电阻丝与轻质弹簧的指针连在一起.圆柱体M长80cm,底面积为200cm2.当水位处于最高处时,M刚好浸没在水中,滑片P恰好在R1的最上端.轻质弹簧阻值不计,M全部露出水面前,弹簧的伸长长度△L始终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乙所示.(1)如要求电表指针偏转的幅度随水位的上升而增大,则选用电路中表的示数来显示水位变化.(2)当水位处于最高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3)当水位下降,圆柱体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50cm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g取10N/kg)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4分)在今年里约残奥会上,中国“无臂飞鱼”许庆拿到了3枚金牌,他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世人动容.下列关于他在游泳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他在整个游泳比赛中始终受力平衡B.他在游泳过程中,先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后给他一个向前的力C.他对水的推力和水对他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使他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解答】解:A、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速度不断变化,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B、在游泳过程中,他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同时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故B错误;C、他对水的推力和水对他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在游泳过程中,他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同时给他一个向前的力,在该力作用下,他向前运动;故D正确.故选D.2.(4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解答】解:A、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是0℃.此选项错误;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此选项正确;C、通常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此选项错误;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此选项错误.故选B.3.(4分)如图所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上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B.重力小于浮力C.动能增大D.重力是维持匀速下潜的原因【解答】解:A、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深度增加,所以受到的海水的压强增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因此受的是平衡力,重力与浮力的大小相等,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C、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其动能是不变的,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D、深潜器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受的是平衡力,重力不是维持其匀速下潜的原因,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故选:A.4.(4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D.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解答】解:A、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故A正确;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液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显示外界大气压增大,为晴天.故C错误;D、B球容积较大,红墨水越多,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从而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故D正确.故选C.5.(4分)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将拴着小球的细线固定在支架上,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其在“天宫一号”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此过程中()A.小球受力平衡B.小球的速度不变C.如果将细线剪断,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零【解答】解:A、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时刻在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时刻在改变,速度改变,故B错误;C、将细线剪断,小球不受外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提供向心力,拉力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6.(4分)吃饭的时候,小科突发奇想,闭着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对着调羹看父亲.突然,他说:“爸爸,你的脸还不如我的调羹大!”这是因为()A.爸爸的脸上没有反射光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调羹上的光发生了反射D.一只眼睛无法看清物体【解答】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调羹是不透明的,当小科闭着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对着调羹看父亲时,父亲脸部反射向小科眼睛的光被调羹挡住,此时小科就看不到父亲的脸了.故选B.7.(4分)为了加强防治空气污染,有关部门加强了汽车尾气的检测.二氧化锡传感器就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若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V示数变小,A示数变大B.V示数变大,A示数变小C.V示数变小,A示数变小D.V示数变大,A示数变大【解答】解:电阻R 与二氧化锡传感器串联在电源两端,当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二氧化锡传感器中的电阻减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增大;因电压表并联在R 两端,故电压表测量R 两端的电压,因电流增大,则由公式U=IR 可知,电阻R 两端的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8.(4分)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 ,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 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B ,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 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 ,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F 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 3,ρ木=0.7×103kg/m 3,木块体积为V 0,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点弹簧处于原长B .CD 段弹簧被压缩C .D 点的横坐标d 的值为0.3V 0D .点C 与点E 的纵坐标c 、e 的绝对值之比为2:3【解答】解:A 、由图乙可知,C 点木块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因为ρ水>ρ木,所以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即F 浮>G 木, 则弹簧对木块有竖直向下的拉力,弹簧被拉伸,处于伸长状态,故A 错误;B 、在D 点时,弹簧弹力F=0N ,弹簧处于原长,所以CD 段弹簧被拉伸,故B 错误;C 、在D 点时,弹簧弹力F=0N ,弹簧处于原长,此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F 浮=G 木,即ρ水gV 排=ρ木gV 0,ρ水g (V 0﹣V )=ρ木gV 0,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1﹣)V0=(1﹣)V0=0.3V0,即D点的横坐标d的值为0.3V0,故C正确;D、在C点木块完全浸没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V0,此时弹簧弹力F=F浮﹣G木=ρ水gV0﹣ρ木gV0=(ρ水﹣ρ木)gV0;在E点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弹簧被压缩,此时弹簧弹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F′=G 木=ρ木gV0,则====,即点C与点E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3:7,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2分)9.(8分)2016年9月4日﹣5日,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我们在文艺晚会中可以看到许多元素:声、光、电、水、色彩、人.一曲《春江花月夜》在多种不同音色(填一声音的特征)的乐器演奏下拉开了晚会的序幕;《美丽的爱情传说》时,在悠扬的琴声中,一把美轮美奂、光彩流转的折扇,缓缓打开,那展在水上绽开的折扇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湖边的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如此美丽的画面是因为光在空气中发生了漫反射;芭蕾舞曲《天鹅湖》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真实的湖面上演出,演员克服了在水中舞蹈受到的摩擦小,容易滑倒的情况.整个晚会美轮美奂、诗情画意,惊艳了世界.【解答】解:不同的乐器演奏时,发出的音色不同,所以一曲《春江花月夜》在多种不同音色的乐器演奏下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水下部分的折扇是折扇在水中的倒影,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湖边的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如此美丽的画面是因为光在空气中发生了漫反射;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湖面光滑,摩擦小,而舞蹈演员克服了在水中舞蹈受到的摩擦小这一特点,在真实的湖面上演出.故答案为:音色;反射;漫反射;摩擦.10.(4分)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其中A图所示的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解答】解:软木塞跳起来,木塞的机械能增大,这是由于瓶内水蒸气膨胀做功造成的,瓶内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软木塞的机械能;A、A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B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C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D、D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可见A图与上面的能量转化相同.故答案为:内;A.11.(2分)一包新的A4复印纸的包装上标有“60g/m2”字样,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这种质地及厚度的纸的质量为60g,去掉外包装,把这包新的复印纸(共200张)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是120Pa.(A4纸的尺寸规格为:210mm ×297mm,g取10N/kg).【解答】解:1张纸的质量:m0=60g/m2×0.21m×0.297m=3.7422g,200张纸的质量m=200m0=200×3.7422g=748.44g=0.74844kg,200张纸的重力:G=mg=0.74844kg×10N/kg=7.4844N,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力:F=G=7.4844N,对水平面的压强:P===120Pa.故答案为:120.12.(4分)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120N,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重物A和B时,F A为60N;F B为120N.【解答】解:由图可知,吊A的滑轮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所以只需要60N的力即可拉起物体;吊B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够省力,所以需要用120N的力拉起物体;故答案为:60,120.13.(4分)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当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时,绿灯亮;当温度升高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示的温度时,红灯亮,发出报警信号.请按照题意要求,在图中连接好电路.【解答】解:如图,工作原理:当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时,水银与金属丝断开,电磁铁断电没有磁性,绿灯所在电路接通,绿灯亮;当温度升高,水银达到金属丝下端时,水银是导体,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把衔铁吸引下来,红灯所在电路接通,红灯亮,发出报警信号.电路图如下: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6题,每空2分,共48分)14.(8分)研究普通成年人健步走的推荐速度及步频,小科查阅到如下资料:【资料1】PA(体力活动)指南建议:为健康效益,成年人要确保每周5天、每天一次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资料2】能量代谢当量(MET)表示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定义lkg体重在1min 内消耗3.5mL氧气的运动强度为lMET.3~6MET为中等运动强度.【资料3】成年人在不同步行速度下,步频的统计数据及相应的能量代谢当量如下表: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如下研究:(1)一步走过的距离称为步幅,单位时间内走的步数称为步频.步行速度v与步频f、步幅L之间的关系式是v=fL.(2)分析【资料3】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相同条件下,能量代谢当量随着步频或速度的增大而增大.(3)小科的妈妈在30min健步行走3600步,能(填“能”或“不能”)达到中等运动强度.(假设小科妈妈步行时的能量代谢当量与【资料3】中相应的数据一致,下同)(4)小科的妈妈体重50kg,当她以 6.4km/h的速度步行 3.2km,共消耗了约28875mL氧气.【解答】解:(1)由题知,单位时间内走的步数称为步频f,则在时间t内走的步数为tf;一步走过的距离为L(步幅为L),在时间t内走的距离s=tfL,则步行速度:v===fL;(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成年男性或女性的能量代谢当量,随步频或速度的增大而增大;(3)小科妈妈的步频:f==120步/min,由表格可知,小科妈妈的能量代谢当量在3.96MET与5.50MET之间,属于中等运动强度;(4)由v=可得小科妈妈的步行时间:t===0.5h=30min,由题知,1kg体重在1min内消耗3.5mL氧气的运动强度为1MET,即1MET=3.5mL/(kg•min),小丹的妈妈以6.4km/h的速度步行时,由表格数据可知,她消耗氧气的运动强度为5.5MET,则50kg的小丹妈妈在30min内消耗氧气的体积:V=3.5mL/(kg•min)×5.5×50kg×30min=28875mL.故答案为:(1)fL;(2)步频或速度;(3)能;(4)28875.15.(6分)小科同学在接通如图甲所示电路时,发现右边四角星形的线圈面积变大,根据此现象,小科想:面积减小的原因可能是通以不同方向电流的导线之间互相吸引(填“吸引”或“排斥”).带着这个想法,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乙,若当螺线管中通入如图所示电流时,A端是N极,各线圈可以看成是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那么通电之后各线圈应该是互相吸引(填“吸引”或“排斥”),从而导致通电螺线管整体缩短(填“缩短”或“变长”).小科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想法.【解答】解:(1)相互排斥造成线圈面积变大,若相互吸引面积减小;(2)已知电流方向,则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A端为N极;(3)根据通电直导线产生磁场的特点,两条平行的导线,当通过电流方向相同时,互相吸引;当通过电流方向相反时,互相排斥,故通电螺线管的线圈可以看成是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那么通电之后各线圈应该是互相吸引从而导致通电螺线管整体缩短.故答案为:吸引;N;吸引;缩短.16.(6分)小科想要只用一只电表测出台灯小灯泡的电功率,他设计了下列三个电路图,图中的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且U>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能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是B.。
2017届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7届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甲、乙两同学各用2N的力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分别是:()A.2牛,0牛; B.4牛,0牛; C.2牛,2牛; D、4牛,2牛.3.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4.仔细观察图中的四幅图,判断下面的四句话正确的是........................................... ()A.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是图BB.说明电磁感应的是图CC.利用图A所揭示的物理规律可以制成发电机D.动圈式话筒的原理和电动机的原理相同5.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源电压为2V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6.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B.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D.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7.某同学用两节干电池,一只电键、一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连成电路,发现闭合电键小灯不亮,断开电键小灯发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电键接在靠电池负极一端,应将电键改接在靠电池正极一端B.电键接反了,应将电键接线柱上的导线交换一下C.电键能控制小灯的亮灭,电路正确D.电键与小灯并联,当电键闭合时发生短路,故连成的电路是错误的。
2017届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试卷

2017届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王浩同学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图像,由图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则A.c甲> c乙,其中甲是晶体B.c甲> c乙,其中乙是晶体C.c甲< c乙,其中甲是晶体D.c甲< c乙,其中乙是晶体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A.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砂子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绳子D.鞋底上有高低不平的花纹答选B3.以下措施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A.在机器转动部分安装了滚动轴承,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B.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体使摩擦面脱离接触;C.在机器摩擦部位加润滑油;D.下雪天,在马路路面上撒一些灰渣.D4.自行车在设计上,为了减小摩擦的有....................................................................... ()A.自行车车轮上的花纹; B.自行车脚踏板上的花纹;C.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 D.自行车轮轴内的小滚珠.D5.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徐徐下降的顾客,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A.电梯B.地面C.商场建筑物D.购物的顾客6.如图所示电路,A、B、C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单位是A或V,闭合开关S,A、B、C三表的示数分别为0.5、1、1.5时,灯L1、L2恰好正常发光,已知灯L1、L2的额定功率之比为3∶1。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和答案(4月份)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2.下列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图甲虚线框中如果是一种透镜,则应该是凸透镜B.图乙中当开关闭合,金属棒左右运动时会生成电流,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C.图丙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该冲程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进气缸D.图丁中A管能喷出水,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3.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探究“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①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②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③打开阀门2,发现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洗衣服时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B.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C.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大D.用嘴吹气球时,当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小4.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员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A.从O至C运动员的势能和动能总和保持不变B.从O点至A点运动员机械能不守恒,从A点至C点机械能守恒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势能减小,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势能增大D.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势能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动员势能减小二、填空题5.在“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活动中,小科同学完成了“压扁易拉罐”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在易拉罐中添加少量的水,用酒精加热(如图1所示),当罐口有水汽逸出时,迅速将易拉罐开口朝下倒扣在冷水中(如图2所示),易拉罐骤然变瘪.小科对此做出了正确的解释:加热时易拉罐中的水汽化,当罐口有水汽冒出时,罐内充斥着水蒸气,大部分的空气被排出易拉罐,此时将易拉罐迅速倒扣于冷水中,罐中水蒸气遇冷,内部气压外界大气压,易拉罐被瞬间压扁.6.在打捞韩国“世越号”的沉船的第二阶段要使用半潜船,半潜船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沉船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沉船装载(如图丙).(1)半潜船由漂浮海面(图甲)到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图乙)时,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7.(1)如图1所示,质量、形状相同的铝线框A和塑料线框B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并经过某一磁场区域(“×”代表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若不计空气阻力,两线框落地时具有动能分别为E A和E B,则E A E B(选填“>”、“<”或“=”)(2)如图2所示是利用电动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其中D是直流电动机,p是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它用细绳拴在电动机的轴上,闭合开关S,重物p以速度v匀速上升,这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I=1.0A和U=20V,重物p上升的速度v=0.80m/s,重物的质量m=2kg,不计一切摩擦,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三、实验探究题8.电力监测仪可直接测家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如图甲所示,使用时,只需将待测用电器直接插入该检测仪,选择需测量的项目即可,小王用该仪器测量一额定功率为1800W的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时,发现加热后测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示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电热水壶实际功率受那些匀速影响呢?小王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实际功率的变化与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有关;猜想二:…为了验证猜想,小王同学用该电力监测仪同时测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并绘制成曲线如图乙、如图丙所示.(1)请你完成小王的实验提出的猜想二:(2)t2时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1800W;(3)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分析实验中0﹣t1电流变化的主要原因:.9.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10次(1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米(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l、2、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填“有关”或“无关”).(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关系.(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当周期为1秒的时候,摆长为.10.(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A端将质量不均匀长杆AB沿竖直方向慢慢匀速抬起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杠杆知识来测量不均匀重物的重力吗,如图用测力计将长杆一端A微微抬离水平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1(测力计保持竖直向上,下同);同理,用测力计将长杆的另一端B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2,请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证明:长杆的重力G=F1+F2.11.宁波首条储能式无轨电车公交线路196路投入运营,每天往返于鄞州客运总站到金谷南路创新园区,全长10公里,超级电容公交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充电快,在上下客期间,司机按下右手边一个小小的按钮,车便会和站台边的充电器接触,开始充电,在上下客的几十秒时间,现代电车就已经完成充电,可以再次启动出发,它采用10KV直流充电,输出功率达到600千瓦,车体采用铝合金,比普通纯电动公交车平均减重1.2吨.(1)车体采用铝合金,铝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超级电容在充电时相当于(填“电池”或“用电器”)(3)小科同学坐196路车从鄞州客运总站到金谷南站创新园区,用时30min,则此趟公交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假设无轨电车和普通纯电动公交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都为0.4m2,则不载客时,无轨电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要比普通纯电动车辆减少多少?12.某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有个有趣的元件(如图甲所示),透明玻璃壳内有一个标有“6V 3.6W”字样的小灯泡L(阻值不变)和一个由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导体R0,A、B、C是其外露的三个接线柱,为进一步了解导体R0的某些特征,他们使用了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的实验装置,把导线M、N 分别与A,C接线柱相连,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得了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曲线.(1)由图可知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导体R0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小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3)小科同学在原来连线的基础上,再用导线连接A、B两个接线柱,闭合开关S,把滑片P移到a端,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安培?(4)若把导线M、N分别接到A、B接线柱上,闭合开关S,把滑片P移到a端,则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解答】解:在图乙中作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如图所示:故选D.2.下列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图甲虚线框中如果是一种透镜,则应该是凸透镜B.图乙中当开关闭合,金属棒左右运动时会生成电流,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C.图丙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该冲程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进气缸D.图丁中A管能喷出水,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解答】解:A、图甲虚线框中如果是一种透镜,通过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故A正确;B、乙图没有电池,当AB捧左右运动时会生成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的实验图,属于发电机的原理,故B正确;C、丙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吸气冲程.故C错误;D、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管中液面就会向上升,故D 正确.故选C.3.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探究“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①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②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③打开阀门2,发现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洗衣服时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B.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C.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大D.用嘴吹气球时,当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小【解答】解:由实验步骤①②③可知,打开阀门2后,较大肥皂泡A变大,较小肥皂泡B变小,则半径较小肥皂泡的压强大于半径较大肥皂泡的压强,故可得结论:洗衣服时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小;用嘴吹气球时,当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4.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员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A.从O至C运动员的势能和动能总和保持不变B.从O点至A点运动员机械能不守恒,从A点至C点机械能守恒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势能减小,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势能增大D.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势能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动员势能减小【解答】解:AB、从O点至A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机械能守恒,从A点至C点的过程中,由于弹性绳对运动员做功,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守恒,但是整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即重力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量不变,所以从O至C运动员的势能和动能总和保持不变,故A正确,B错误;CD、无论从O至A,从A至C,还是从O至B,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故C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5.在“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活动中,小科同学完成了“压扁易拉罐”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在易拉罐中添加少量的水,用酒精加热(如图1所示),当罐口有水汽逸出时,迅速将易拉罐开口朝下倒扣在冷水中(如图2所示),易拉罐骤然变瘪.小科对此做出了正确的解释:加热时易拉罐中的水汽化,当罐口有水汽冒出时,罐内充斥着水蒸气,大部分的空气被排出易拉罐,此时将易拉罐迅速倒扣于冷水中,罐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易拉罐被瞬间压扁.【解答】解:加热时易拉罐中的水汽化,当罐口有水汽冒出时,罐内充斥着水蒸气,大部分的空气被排出易拉罐,此时将易拉罐迅速倒扣于冷水中,罐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罐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罐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就会被压瘪.故答案为:液化;小于.6.在打捞韩国“世越号”的沉船的第二阶段要使用半潜船,半潜船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沉船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沉船装载(如图丙).(1)半潜船由漂浮海面(图甲)到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图乙)时,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F2>F3>F1【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船底由甲到丙的过程中,液体的深度增大,根据p=ρgh可得,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2)据图可知,乙图中半载船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其次是丙图,甲图排开水的体积最小,所以据F浮=ρ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是相同的,乙图中船受浮力最大,其次是丙图,再次是甲图,即浮力大小关系是:F2>F3>F1.故答案为:(1)增大;(2)F2>F3>F1.7.(1)如图1所示,质量、形状相同的铝线框A和塑料线框B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并经过某一磁场区域(“×”代表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若不计空气阻力,两线框落地时具有动能分别为E A和E B,则E A<E B(选填“>”、“<”或“=”)(2)如图2所示是利用电动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其中D是直流电动机,p是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它用细绳拴在电动机的轴上,闭合开关S,重物p以速度v匀速上升,这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I=1.0A和U=20V,重物p上升的速度v=0.80m/s,重物的质量m=2kg,不计一切摩擦,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6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Ω.【解答】解:(1)金属框由静止自由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金属框通过磁场会产生感应电流,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所以在此过程中金属框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电能;塑料框由静止自由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塑料框通过磁场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又因为金属框和塑料框质量相等,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相等,所以E A<E B.=mgv=2kg×10N/kg×0.80m/s=16W(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UI=20V×1.0A=20W入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P热=P入﹣P出=20W﹣16W=4W,=I2R,因为P热所以R===4Ω.故答案为:(1)<;(2)16W;4Ω.三、实验探究题8.电力监测仪可直接测家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如图甲所示,使用时,只需将待测用电器直接插入该检测仪,选择需测量的项目即可,小王用该仪器测量一额定功率为1800W的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时,发现加热后测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示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电热水壶实际功率受那些匀速影响呢?小王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实际功率的变化与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有关;猜想二:…为了验证猜想,小王同学用该电力监测仪同时测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并绘制成曲线如图乙、如图丙所示.(1)请你完成小王的实验提出的猜想二:实际功率与电路中电压的大小有关(2)t2时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大于1800W;(3)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分析实验中0﹣t1电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刚开始电阻丝升温快,使得电阻增大,电流迅速减小.【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电力监测仪可直接测家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发现加热后测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示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可作出猜想一:实际功率的变化与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有关;猜想二:实际功率与电路中电压的大小有关;(2)由图乙、丙可知,t2时电热水壶的电流大约为8.27A,电压高于220V,由P=UI可知,=UI=220V×8.27A=1819.4W>1800W,实际功率P实际(3)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电阻丝的电阻越大,由图乙曲线走向可知,刚开始电阻丝升温快,使得电阻增大,电流迅速减小.故答案为:(1)实际功率与电路中电压的大小有关;(2)大于;(3)刚开始电阻丝升温快,使得电阻增大,电流迅速减小.9.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10次(1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米(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l、2、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填“有关”或“无关”).(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角的关系.(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当周期为1秒的时候,摆长为0.25m.【解答】解:(1)由表中实验序号l、2、3的数据可知,摆长与摆角相等而摆球质量不同,单摆的周期相同,故可得结论: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2)由表中实验序号4、5、6的数据可知,摆长与摆球的质量相等而摆角不同,单摆的周期相同,所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角的关系;(3)由表中实验序号7、8、9的实验数据中最后两列可知,为的大小0.9、1.0、1.1时,单摆的周期为1.8、2、2.2,据此可知,单摆的周期与成正比,则有=,解得l=0.25,所以,当周期为1秒的时候,摆长为0.25m.故答案为:(1)无关;(2)摆角;(2)0.25m.10.(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A端将质量不均匀长杆AB沿竖直方向慢慢匀速抬起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杠杆知识来测量不均匀重物的重力吗,如图用测力计将长杆一端A微微抬离水平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1(测力计保持竖直向上,下同);同理,用测力计将长杆的另一端B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2,请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证明:长杆的重力G=F1+F2.【解答】解:(1)如下图,若动力总是竖直向上,因为△OAD∽△OBC,所以OA:OB=0D:OC为定值,即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为定值,因为阻力(铁棒重)不变,根据F×OD=G×OC可得:动力F保持不变;(2)证明:在杠杆的右端竖直抬起时,B是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1×AB=G×OB﹣﹣﹣﹣①在杠杆的左端竖直抬起时,A是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2×AB=G×OA﹣﹣﹣﹣②①+②得,F1+F2=G.故答案为:(1)不变;(2)见解答部分.11.宁波首条储能式无轨电车公交线路196路投入运营,每天往返于鄞州客运总站到金谷南路创新园区,全长10公里,超级电容公交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充电快,在上下客期间,司机按下右手边一个小小的按钮,车便会和站台边的充电器接触,开始充电,在上下客的几十秒时间,现代电车就已经完成充电,可以再次启动出发,它采用10KV直流充电,输出功率达到600千瓦,车体采用铝合金,比普通纯电动公交车平均减重1.2吨.(1)车体采用铝合金,铝合金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超级电容在充电时相当于用电器(填“电池”或“用电器”)(3)小科同学坐196路车从鄞州客运总站到金谷南站创新园区,用时30min,则此趟公交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假设无轨电车和普通纯电动公交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都为0.4m2,则不载客时,无轨电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要比普通纯电动车辆减少多少?【解答】解:(1)铝合金含有金和铝,属混合物;(2)超级电容在充电时,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即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所以相当于用电器;(3)已知s=10km,t=30min=h,此趟公交车的平均速度v===20km/h;(4)已知无轨电车比普通纯电动公交车平均减重1.2吨,即△m=1.2t=1.2×103kg,则减小的压力△F=△G=△mg=1.2×103kg×10N/kg=1.2×104N,减小的压强△p===3×104Pa.故答案为:(1)混合物;(2)用电器;(3)此趟公交车的平均速度是20km/h;(4)无轨电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要比普通纯电动车辆减少3×104Pa.12.某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有个有趣的元件(如图甲所示),透明玻璃壳内有一个标有“6V 3.6W”字样的小灯泡L(阻值不变)和一个由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导体R0,A、B、C是其外露的三个接线柱,为进一步了解导体R0的某些特征,他们使用了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的实验装置,把导线M、N 分别与A,C接线柱相连,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得了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曲线.(1)由图可知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导体R0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小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3)小科同学在原来连线的基础上,再用导线连接A、B两个接线柱,闭合开关S,把滑片P移到a端,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安培?(4)若把导线M、N分别接到A、B接线柱上,闭合开关S,把滑片P移到a端,则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解答】解:(1)由图丙可知,当R0两端的电压为4V、5V、6V时,通过的电流为0.2A、0.3A、0.6A,由R=可得,R0的阻值依次为20Ω、16.7Ω、10Ω,据此可知,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导体R0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2)由P=UI可得,小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L===0.6A;(3)在原来连线的基础上,再用导线连接A、B两个接线柱,闭合开关S,把滑片P移到a端,R0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如图所示: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灯泡和R0两端的电压均为6V,通过R0的电流为0.6A,通过L的电流为0.6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I L+I0=0.6A+0.6A=1.2A;(4)灯泡的电阻(阻值不变):R L===10Ω;把导线M、N分别接到A、B接线柱上,闭合开关S,把滑片P移到a端时,R0与L串联,如下图所示: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I′R L+U0,即6V=I′×10Ω+U0,由图丙可知,当U0=4V时,I′=0.2A符合,则此时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P L′=(I′)2R L=(0.2A)2×10Ω=0.4W.答:(1)减小;(2)小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0.6A;(3)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2A;(4)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0.4W.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一】“一线三等角”模型:图形特征:。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和答案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中国女排在2016年奥运会比赛中再度夺冠,图为比赛中精彩瞬间的照片,此时排球受到的力有()A.推力B.重力、推力C.重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D.重力、推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2.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的形状应是()A.B.C.D.3.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宇宙馆内,有一个介绍凹面镜作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CD为射向凹面镜的平行光线,O为反射光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在凹面镜上的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B.反射光线的交点O不会在凹面镜上成像C.若增大平行光线AB、CD的间距,O点会靠近凹面镜D.若光沿OB、OD射向凹面镜,反射光线将沿BA、DC射出4.篮球场上,运动员练习投篮,篮球划过一条漂亮的弧线落入篮筐,球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从篮球出手到落入篮筐的过程中,篮球的重力势能()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它利用自身携带的小型吸尘部件进行吸尘清扫,如图为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已知其电池容量2000mAh,额定工作电压15V,额定功率30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扫地机器人的电阻是10ΩB.题中“mAh”是能量的单位C.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2AD.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后一次工作时间约为4h二、填空题6.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汽化过程中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7.如图所示,ab为可以沿着光滑金属轨道移动的导体,符号“×”表示垂直与纸面向里的磁场的磁感线,螺线管AB及线圈绕向固定不动.(1)ab向左运动时,小磁针的N极会向左偏转,此时,螺线管B端是(选填“S极”或“N极”).(2)若将运动的ab看做一个电源,则a端为极.8.如图所示,小科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每个滑轮重20N,物体重600N,底面积为0.25m2.(不计绳重和摩擦)(1)物体被提升前,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2)物体被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小科所做的功是J.三、实验探究题9.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敏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1)她第一次测得的焦距如图甲所示,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2)小敏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了实验,你认为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大.10.小敏同学在“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小敏在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时,导线M的另一端应接在电压表V (选填“3”或“15”)接线柱上.(2)电路连接完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在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3)在实验过程中,小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当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时,小灯泡的电阻是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11.在一次课外探究中,小科观察了他家的某品牌双层电烤箱,看说明书后得知此电烤箱采用双控电路,电路如图所示,S为总开关,S1和S2为两个温控开关,R1和R2为上、下两层的加热电阻,上、下层同时加热时额定功率为1760W,其中R1=3R2.(1)电烤箱上、下两层同时正常工作时,干路中总电流是多少?(2)S2断开,S、S1闭合时,R1的电功率是多少?12.在学习太阳的运动时,我们研究过一天内竿影的变化,我们在操场上竖立一根竹竿,地面上竿影是这根竹竿在太阳光下的投影,实验如图所示.(1)竿影形成的原理是(2)对于宁波而言,太阳始终不能直射,总是位于偏南方向.你能否利用竿影变化的活动,来确定我们本地区的正东方向?写出你的想法(结合画图说明)13.小科家里进行装修,装修的工人从建材市场运来1张质量均匀的矩形实木板和一桶墙面漆,木板的规格是1.2m×2m×0.015m,密度为0.7×103kg/m3,墙面漆的质量为30kg.(1)木板的重力为N.(2)工人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将木板的一端匀速抬起到某个位置(如图甲所示),在抬起过程中,力F的变化趋势是.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不变(3)小科和工人身形相近,他们一起用一根轻杆将墙面漆抬起,工人抬起轻杆的A端,小科抬着轻杆的B端,两人施力的方向都为竖直向上,且保持轻杆水平(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1.2m,桶悬挂点C离A端为0.4m,则小科对木板的力F2为多少?14.学习了“浮力”后,小敏发现了一种测液体密度的装置,金属框中部有一连杆AB,中间串有一个连有弹簧的物体M,弹簧固定在金属框的底部,连杆AB只让弹簧和物体不偏移,对弹簧和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弹簧原长10cm,每形变1cm,需要施加的拉力或者压力都为5N,将装置竖直放在空气中时,弹簧长度为6cm(如图甲所示),将装置竖直地浸没在水中,弹簧长度为16cm(如图乙所示),本题中的弹簧均在弹性范围内.(1)物体M浸没在水中时(图乙状态),受到水的浮力为N(2)将装置竖直地浸没在某一液体中时(如图丙所示),弹簧长度为12cm,则该液体密度是多少?(3)小敏给她发明的密度计标上刻度后,发现与实验室密度计的刻度(实验室密度计的局部刻度如图丁所示)不同,思考一下,写出与实验室密度计刻度比较的两个不同点.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中国女排在2016年奥运会比赛中再度夺冠,图为比赛中精彩瞬间的照片,此时排球受到的力有()A.推力B.重力、推力C.重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D.重力、推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解答】解:图中排球受到的力是:重力、空气对球的阻力,此刻人手与球并没有接触,所以没有推力,故C正确,ABD均错误.故选C.2.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的形状应是()A.B.C.D.【解答】解: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即车窗的速度变小,而双层玻璃窗内积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水向后运动.故选C.3.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宇宙馆内,有一个介绍凹面镜作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CD为射向凹面镜的平行光线,O为反射光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在凹面镜上的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B.反射光线的交点O不会在凹面镜上成像C.若增大平行光线AB、CD的间距,O点会靠近凹面镜D.若光沿OB、OD射向凹面镜,反射光线将沿BA、DC射出【解答】解:A、光在凹面镜上的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B、O点是凹面镜的焦点,该点发出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变得平行,不会在凹面镜上成像;故B正确;C、同一个凹面镜焦点的位置是一定的,与平行光线的间距无关;故C错误;D、因反射光路是可逆的,若光沿OB、OD射向凹面镜,反射光线将沿BA、DC 射出;故D正确.故选:C.4.篮球场上,运动员练习投篮,篮球划过一条漂亮的弧线落入篮筐,球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从篮球出手到落入篮筐的过程中,篮球的重力势能()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答】解:从篮球出手到落入篮筐的过程中,篮球的重力不变,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其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故选D.5.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它利用自身携带的小型吸尘部件进行吸尘清扫,如图为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已知其电池容量2000mAh,额定工作电压15V,额定功率30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扫地机器人的电阻是10ΩB.题中“mAh”是能量的单位C.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2AD.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后一次工作时间约为4h【解答】解:A.扫地机器人是非纯电阻用电器,欧姆定律不适用,无法计算扫地机器人的电阻,故A错误;B.mA是电流的单位,h是时间的单位,由Q=It可知,“mAh”是电荷量的单位,故B错误;C.由P=UI可得,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2A,故C正确;D.由I=可得,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后一次工作时间t===1h,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6.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减小(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解答】解: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变成气态,发生了蒸发现象,蒸发吸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温度降低,这部分空气的内能减小.故答案为:吸收;减小.7.如图所示,ab为可以沿着光滑金属轨道移动的导体,符号“×”表示垂直与纸面向里的磁场的磁感线,螺线管AB及线圈绕向固定不动.(1)ab向左运动时,小磁针的N极会向左偏转,此时,螺线管B端是N(选填“S极”或“N极”).(2)若将运动的ab看做一个电源,则a端为负极.【解答】解:(1)ab向左运动时,小磁针的N极会向左偏转,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的A端为S极,B端为N极;(2)由前面分析可知,螺线管的B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中电流是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即流回到电源的负极),故a端为负极.故答案为:(1)N;(2)负.8.如图所示,小科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每个滑轮重20N,物体重600N,底面积为0.25m2.(不计绳重和摩擦)(1)物体被提升前,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400Pa(2)物体被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小科所做的功是1240J.【解答】解:(1)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600N ,物块对地面的压强:p===2400Pa ;(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2,则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nh=2×2m=4m ;拉力F=(G 总)=(G +G 动)=(600N +20N )=310N , 在此过程中,小科所做的功W 总=Fs=310N ×4m=1240J ; 故答案为:(1)2400;(2)1240.三、实验探究题9.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敏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1)她第一次测得的焦距如图甲所示,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2)小敏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了实验,你认为红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大.【解答】解:(1)由图1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7cm;根据表中1、2次的实验属于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2)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故答案为:(1)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2)红.10.小敏同学在“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小敏在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时,导线M的另一端应接在电压表3V(选填“3”或“15”)接线柱上.(2)电路连接完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在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或灯泡与底座接触不良等.(3)在实验过程中,小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当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时,小灯泡的电阻是7.5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625W【解答】解:(1)由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可知,电压表的量程选0~3V,则导线M的另一端应接在电压表3V接线柱上;(2)电路连接完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说明电压表并联部分断路,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也可能是灯泡与底座接触不良等;(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I=0.2A,由图乙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 L =1.5V ,由I=可得,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 L ===7.5Ω;由图乙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 时,通过的电流0.25A ,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 额=U 额I 额=2.5V ×0.25A=0.625W .故答案为:(1)3;(2)小灯泡断路或灯泡与底座接触不良等(合理即可);(3)7.5;0.625.11.在一次课外探究中,小科观察了他家的某品牌双层电烤箱,看说明书后得知此电烤箱采用双控电路,电路如图所示,S 为总开关,S 1和S 2为两个温控开关,R 1和R 2为上、下两层的加热电阻,上、下层同时加热时额定功率为1760W ,其中R 1=3R 2.(1)电烤箱上、下两层同时正常工作时,干路中总电流是多少? (2)S 2断开,S 、S 1闭合时,R 1的电功率是多少?【解答】解:(1)电烤箱上、下两层同时正常工作时,由P=UI 可得干路中的电流:I===8A ;(2)上、下两层同时正常工作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 1=3R 2, 所以,由P=UI=可得,两加热电阻的电功率之比:====,因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所以,P=P 1+P 2=P 1+3P 1=4P 1=1760W ,解得:P1=440W;当S2断开,S、S1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R1的电功率为440W.答:(1)电烤箱上、下两层同时正常工作时,干路中总电流是8A;(2)S2断开,S、S1闭合时,R1的电功率是440W.12.在学习太阳的运动时,我们研究过一天内竿影的变化,我们在操场上竖立一根竹竿,地面上竿影是这根竹竿在太阳光下的投影,实验如图所示.(1)竿影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对于宁波而言,太阳始终不能直射,总是位于偏南方向.你能否利用竿影变化的活动,来确定我们本地区的正东方向?写出你的想法(结合画图说明)【解答】解:(1)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照在竹竿上时,会在竹竿的后面形成竹竿的影子,所以竿影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一天内,太阳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方移动,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影子会从西方逐渐向东方移动.如图当太阳位于偏南方向时影子在OA处,量出OA的长度;当太阳在偏西方向时影子在OB处,量出OB的长度,如果OB=OA,那么箭头AB所指的方向就是正东方向.故答案为:(1)光的直线传播;(2)见上述解答.13.小科家里进行装修,装修的工人从建材市场运来1张质量均匀的矩形实木板和一桶墙面漆,木板的规格是1.2m×2m×0.015m,密度为0.7×103kg/m3,墙面漆的质量为30kg.(1)木板的重力为252N.(2)工人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将木板的一端匀速抬起到某个位置(如图甲所示),在抬起过程中,力F的变化趋势是D.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不变(3)小科和工人身形相近,他们一起用一根轻杆将墙面漆抬起,工人抬起轻杆的A端,小科抬着轻杆的B端,两人施力的方向都为竖直向上,且保持轻杆水平(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1.2m,桶悬挂点C离A端为0.4m,则小科对木板的力F2为多少?【解答】解:(1)木板的重力为G=mg=ρgV=0.7×103kg/m3×10N/kg×1.2m×2m ×0.015m=252N;(2)如图所示:;如图,杠杆在A位置,L OA=2L OC,根据杠杆平衡可知:FL OA=GL OC,则F==G;杠杆在B位置,OA′为动力臂,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由△OC′D∽△OA′B得:==,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L OA′=GL OC′,则F′==G.由此可知当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不变,故选D.(3)墙面漆的重力为:G'=m'g=30kg×10N/kg=300N;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L G=F2L2,则F2===100N;故答案为:(1)252;(2)D;(3)100N.14.学习了“浮力”后,小敏发现了一种测液体密度的装置,金属框中部有一连杆AB,中间串有一个连有弹簧的物体M,弹簧固定在金属框的底部,连杆AB只让弹簧和物体不偏移,对弹簧和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弹簧原长10cm,每形变1cm,需要施加的拉力或者压力都为5N,将装置竖直放在空气中时,弹簧长度为6cm (如图甲所示),将装置竖直地浸没在水中,弹簧长度为16cm(如图乙所示),本题中的弹簧均在弹性范围内.(1)物体M浸没在水中时(图乙状态),受到水的浮力为20N(2)将装置竖直地浸没在某一液体中时(如图丙所示),弹簧长度为12cm,则该液体密度是多少?(3)小敏给她发明的密度计标上刻度后,发现与实验室密度计的刻度(实验室密度计的局部刻度如图丁所示)不同,思考一下,写出与实验室密度计刻度比较的两个不同点.【解答】解:(1)由题可知,将装置竖直放在空气中时,弹簧长度为6cm,则物体的重力G=×5N=×5N=20N,=×装置竖直地浸没在水中,弹簧长度为16cm,弹簧对物体的拉力:F拉5N=×5N=30N,M处于静止状态,可得M所受的浮力:F浮=F拉+G=30N+20N=50N;M的体积:V=V排===5×10﹣3m3,(2)竖直地浸没在某一液体中时M所受的浮力:F浮'=F拉'+G=×5N+20N=×5N+20N=30N,液体密度为:ρ液====0.6×103kg/m3;(3)由题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可得题中密度计的刻度分布均匀且上大下小,而实验室密度计的刻度则是上大下小,上疏下密.答:(1)20;(2)液体密度是0.6×103kg/m3;(3)题中密度计的刻度分布均匀且上大下小,而实验室密度计的刻度则是上大下小,上疏下密.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一】“一线三等角”模型:图形特征:运用举例:1.如图,若点B在x轴正半轴上,点A(4,4)、C(1,-1),且AB=BC,AB⊥BC,求点B的坐标;xyBCAO2.如图,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1S、2S、3S、4S,则14S S+=.ls 4s 3s 2s 13213. 如图,Rt △ABC 中,∠BAC =90°,AB =AC =2,点D 在BC 上运动(不与点B ,C 重合),过D 作∠ADE =45°,DE 交AC 于E . (1)求证:△ABD ∽△DCE ;(2)设BD =x ,AE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当△ADE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 的长.EB4.如图,已知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D ,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 、E 两点,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且B 点坐标为 (1,0)。
2017年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试卷

2017年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09恩施)在对直流电动机模型的调试过程中,为了改变电动机线圈的转动方向,可采取的措施是:A.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B.改变电流的大小C.只改变电流方向或只改变磁场方向D.改变磁场的强弱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3.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A.快 B.慢C.一样快D.无法比较.4.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5.冬天室外背荫处的冰雪未见融化,过些日子,也能消失,这是()A.汽化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蒸发现象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C.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D.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7.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8.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串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A.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B.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C.甲、乙都接电压表D.甲、乙都接电流表.9.厨房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都含有物理知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C.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D.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10.(09自贡)如右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指向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用铜、铁、铝三种不同的物质构成的质量相等的实心球体,体积最大的是:(ρ铜>ρ铁>ρ铝):A. 铁球;B. 铜球 ;C. 铝球;D. 一样大.12.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所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G,它们分别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力F1、F2、F3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3>F113.如图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过程中.......................................................................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14.把500g的0℃的水和100g的0℃的冰混合,若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则()A.有少量水结成冰B.有少量冰化成水C.水不结冰,冰也不化为水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15.如果被测电流在0.5A左右,最好选用图中电流表的 ()A.“一”、“0.6A”的接线柱B.“一”、“3A”的接线柱C.“0.6”、“3A”的接线柱D.上面两种接法都一样16.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A.5N B.50N C.500N D.5000N二、填空题17.如图所示是无锡蠡湖边上的摩天轮,小明乘坐匀速转动的“摩天轮”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小明的机械能________。
2017年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7年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2.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3.绿色植物里,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A.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B.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C.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相同D.有些绿色植物适宜于绿色光4.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平面镜走近,镜中的像变大B.平面镜总是成和物等大的像C.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放大的D.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缩小的5.如图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是利用反射成像的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的温度更低一些B.水的沸点一定是100℃C.水有可能在20℃沸腾D.水在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7.我国最近发射的神州四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C.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8.“掩耳盗铃”者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小声音的()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以上答案都不对.9.小明想通过如图的电路图进行下列实验,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验证欧姆定律 B.验证焦耳定律C、测定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D、验证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居民小区住房的楼层高大约为1.6m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kgC.油浮在水面上说明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D.炒菜时香味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1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1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D.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4.目前许多城市的居民使用煤气、天然气为燃料。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物理部分)真题及答案 精

宁波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题物理部分试题卷 I一、选择题(本题共 20小题,第l~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70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2.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
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5.如图是研究磁体周围磁场时的铁屑分布情况。
实验时,a、b、c 三个位置所对应的磁极可能是(▲)A. N、N、N B. N、S、S C. N、N、S D. S、N、S 8.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
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9.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力F把重为100N的物体以0.2m/s 的速度匀速提升6m。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这一过程中(▲)A.拉力F的大小为50N B.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0.4m/s C.拉力F所做的功为600J D.拉力F的功率为lOW1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A.小灯泡变亮 B.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12.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N,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g/cm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N。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F和△P,则无法求得的是(▲)A .m B.ρ C.△F D.△P14.若右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17.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铜块瞬间停止转动,两者粘合在一起,这就是“旋转焊接”技术。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4分)“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自然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现象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吸热汽化B.“晶莹的露”是放热液化C.“凝重的霜”是吸热凝固D.“轻柔的雪”是吸热熔化2.(4分)如图所示,小冰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对此现象原因的下列解释中,可能正确的是()A.所用吸管太细B.当时大气压偏小C.液面上方的吸管壁有破损D.吸管进入液面部分太长3.(4分)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刹车失灵常会给乘客带来致命的伤害,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设置的避险区,其实质是让刹车失灵的汽车向右侧开上上坡路而避险,当汽车开上避险区的过程中()A.汽车的惯性减小 B.汽车的动能减小C.汽车的势能减小 D.汽车的机械能不变4.(4分)对下列科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类似的规律,都有相吸或相斥的作用B.人体的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中都具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C.核裂变和核聚变都是核能释放的途径,目前都能和平利用D.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于溶液中的一种,由溶质和溶剂组成5.(4分)如图甲刚好看不到硬币,如图乙加水后刚好能看到整个硬币,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刚好看不到硬币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乙图刚好看到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C.乙图中看到的硬币实际上是变浅的虚像D.只要在甲图中垫高碗的高度,即可在原处看到硬币6.(4分)当自动电压力锅压强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压强过大时开关K过压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K过热自动断开,下列表示K过压、K过热和锅内发热器的连接图中,正确的是()A. B.C.D.7.(4分)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发光的台灯突然不能工作,但其它电灯仍能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台灯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是()A.AC间断路B.BD间断路C.FH间断路D.DG间断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36分)8.(4分)如图是一把开瓶盖的新型起子,要打开瓶盖,用力方向应为(填“F1”或“F2”),从起子的使用情况看,这是一个(填“省力”或“费力”)杠杆.9.(6分)小科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1)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图乙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的实像;(3)完成图乙实验后,小科同学不小心碰到凸透镜,使安装不牢固的凸透镜在原位置下滑,致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关于此现象小科同学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有.A.凸透镜将不再成像B.仍然能成一个与题(2)具有相同性质的像C.光屏上可能看不到像D.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可能会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0.(4分)标有“6V 3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若把它与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7.2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W.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9分)11.(9分)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所示.(1)动能的大小不可直接测量,每一次实验都以的大小来判断动能的大小.(2)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处于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击得越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3)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甲f乙(填“大于”、“等于”、“小于”).12.(12分)如图甲所示,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导线.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测通器,设计了“如何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实验方案.【自检】为了确保测通器完好,他们不借用任何器材对测通器进行了自检,具体自检方法为:,如看到灯泡发光,则测通器完好.【方法】第一种方法:用一根长导线一端连接A,另一端连接m,将n与D、E、F逐个接触,直到灯泡亮起,但小组同学认为此方法费时费力费材料.第二种方法:不用长导线,直接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如当n 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则可以确定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然后再判断剩下的两根.【拓展】完成设计任务后,兴趣小组同学在总结时提出:如果硬塑料管内只有两根相同的导线,那么如何来辨别?请你思考并帮他们回答:应该采用上述方法中的第种方法.如果要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辨别,在原有测通器的基础上,则还得增加一个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学仪器,这个仪器是.A.开关B.滑动变阻器C.电流表D.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四、解答题(6分,8分,6分,共20分)13.(6分)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设计电路和编制习题”,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电源(12V)、两个8Ω的定值电阻R1和R2、开关、导线若干.(1)小刚第一个完成设计,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他编制的试题是:“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R1的电功率多大?”请你解答此题.(2)小吴思考一会儿,设计了总功率不同的两种电路.他编制的试题是:“在小刚设计的电路图上再加一个开关,使电路能以两种功率工作,其大、小功率之比是.”(请你在原图中完成小吴的设计,并将电路大小功率之比填入空格中.)14.(8分)如图甲为在电动机带动下用滑轮组把质量为2.8t的重物拉上深井,绳子的重力及轮轴之间摩擦不计.设在整个拉出过程中,重物的运动可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移动的距离为4m;此时电动机的电源电压为380V,电流为50A,电动机提供的拉力F为104N;求这个过程中:(1)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2)电动机消耗的电能;(3)如按图乙的方法将重物匀速竖直拉升,则电动机应提供多大拉力.15.(6分)某校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暴雨过后各河段浑浊河水的密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A是弹簧测力计,B是边长为0.1m的均匀正方体浮子,C是圆柱形容器,D是一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弹簧测力计和正方体浮子之间用一轻质无伸缩的细线通过滑轮相连接.(不考虑滑轮的摩擦)解答下列问题:(1)当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103kg/m3的适量的清水,按图中所示,使浮子水B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A的示数为2N,浮子B的重力多大?(2)照图中的方法,将容器中的清水换为适量的浑水,使浮子B浸没在浑水中时,测力计A的示数为2.5N.该浑水的密度是多少?(3)在测另一种浑水密度的过程中,照图中方法,先拉动测力计将浮子B浸没在浑水中静止;然后将细线剪断,待浮子B静止漂浮后,容器底部所受浑水的压力比剪断细线前减小了2.8N,则此浑水的密度是多少?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4分)“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自然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现象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吸热汽化B.“晶莹的露”是放热液化C.“凝重的霜”是吸热凝固D.“轻柔的雪”是吸热熔化【解答】解:A、雾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同时放出热量.故A错误;B、露是液体,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同时放出热量.故B正确;C、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同时放出热量.故C错误;D、雪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同时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B.2.(4分)如图所示,小冰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对此现象原因的下列解释中,可能正确的是()A.所用吸管太细B.当时大气压偏小C.液面上方的吸管壁有破损D.吸管进入液面部分太长【解答】解:正常情况下,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此时饮料吸不上来,说明吸管内外气压相等,应该是吸管与大气接触的部分有破洞,即使吸气,管内外气体相通,气压相等,饮料不会被压上来.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4分)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刹车失灵常会给乘客带来致命的伤害,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设置的避险区,其实质是让刹车失灵的汽车向右侧开上上坡路而避险,当汽车开上避险区的过程中()A.汽车的惯性减小 B.汽车的动能减小C.汽车的势能减小 D.汽车的机械能不变【解答】解: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当汽车开上避险区的过程中,汽车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BCD、当汽车开上避险区的过程中,汽车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增大,所以动能减小,势能增大,在此过程中,汽车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变小,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4.(4分)对下列科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类似的规律,都有相吸或相斥的作用B.人体的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中都具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C.核裂变和核聚变都是核能释放的途径,目前都能和平利用D.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于溶液中的一种,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解答】解:A、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类似的规律,都有相吸或相斥的作用,故A正确;B、人体四肢静脉的内表面也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在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故B错误;C、目前人们和平利用核能的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来发电的,核聚变是不可控的,不能和平利用,故C错误;D、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和乳浊液不是溶液,不是由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故D错误.故选A.5.(4分)如图甲刚好看不到硬币,如图乙加水后刚好能看到整个硬币,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刚好看不到硬币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乙图刚好看到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C.乙图中看到的硬币实际上是变浅的虚像D.只要在甲图中垫高碗的高度,即可在原处看到硬币【解答】解:A、甲图刚好看不到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线被碗挡住了,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正确;B、C、乙图中碗中倒入水,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出时发生了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眼看到的是硬币变浅的虚像,故B、C正确;D、在甲图中垫高碗的高度,碗沿更会挡住硬币,在原处不会看到硬币.故D错误.故选D.6.(4分)当自动电压力锅压强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压强过大时开关K过压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K过热自动断开,下列表示K过压、K过热和锅内发热器的连接图中,正确的是()A. B.C.D.【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温度过高时,过热开关断开,电热丝不能工作;当锅内压强过大时,过压开关断开,电热丝不能工作;即两个开关不能独立工作,即为串联,结合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7.(4分)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发光的台灯突然不能工作,但其它电灯仍能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台灯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是()A.AC间断路B.BD间断路C.FH间断路D.DG间断路【解答】解:其它电灯仍正常工作,说明不是保险丝烧坏了,没有发生短路,而把测电笔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说明火线有电,而零线断路了,且是在B、D之间断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36分)8.(4分)如图是一把开瓶盖的新型起子,要打开瓶盖,用力方向应为F2(填“F1”或“F2”),从起子的使用情况看,这是一个省力(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解答】解:要打开瓶盖,起子要绕着O点转动,阻力作用在A点,动力方向为F2;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该起子为省力杠杆.故答案为:F2;省力.9.(6分)小科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1)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图乙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3)完成图乙实验后,小科同学不小心碰到凸透镜,使安装不牢固的凸透镜在原位置下滑,致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关于此现象小科同学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有BC.A.凸透镜将不再成像B.仍然能成一个与题(2)具有相同性质的像C.光屏上可能看不到像D.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可能会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解答】解:(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该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叫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0.0cm﹣30.0cm=10.0cm;(2)由图乙知,物距小于像距,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①凸透镜在原位置下滑,致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不影响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即仍能成与题(2)中相同性质的像,故A 错误,B正确;②由于凸透镜在原位置下滑,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凸透镜所成像会向下移动,移动距离取决于凸透镜下滑的情况,可能会移动到光屏的下方,使光屏上不能看到像,故C正确;③由于物距不变,凸透镜所成像的像距不变,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不会看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故选BC.故答案为:(1)10.0;(2)放大;(3)BC.10.(4分)标有“6V 3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Ω,若把它与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7.2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2.88W.【解答】解:(1)标有“6V 3W”的小灯泡,表示灯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为3W,由欧姆定律,灯的额定电流:I L===0.5A,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L===12Ω;(2)灯泡与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7.2V的电路中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R+U L实,即7.2V=I×8Ω+U L实,由图象可知,只有当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4V,通过的电流为0.4A时,上面等式成立;即8Ω电阻与灯泡串联在7.2V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P=UI=7.2V×0.4A=2.88W.故答案为:12;2.88.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9分)11.(9分)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所示.(1)动能的大小不可直接测量,每一次实验都以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的大小来判断动能的大小.(2)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处于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击得越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甲等于f乙(填“大于”、“等于”、“小于”).【解答】解:(1)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通过观察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判断小车对木块做功的多少,确定小车动能的大小;(2)图中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同一小车”控制了小车的质量不变,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运动的速度也就越大,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小车动能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在甲、乙两次移动过程中,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即f甲=f乙;故答案为:(1)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2)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等于.12.(12分)如图甲所示,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导线.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测通器,设计了“如何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实验方案.【自检】为了确保测通器完好,他们不借用任何器材对测通器进行了自检,具体自检方法为:将m、n试触(或连接m、n),如看到灯泡发光,则测通器完好.【方法】第一种方法:用一根长导线一端连接A,另一端连接m,将n与D、E、F逐个接触,直到灯泡亮起,但小组同学认为此方法费时费力费材料.第二种方法:不用长导线,直接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如当n 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则可以确定C、F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然后再判断剩下的两根.【拓展】完成设计任务后,兴趣小组同学在总结时提出:如果硬塑料管内只有两根相同的导线,那么如何来辨别?请你思考并帮他们回答:应该采用上述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如果要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辨别,在原有测通器的基础上,则还得增加一个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学仪器,这个仪器是C.A.开关B.滑动变阻器C.电流表D.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解答】解将m、n试触(或连接m、n),如看到灯泡发光,则测通器完好;【方法】直接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如当n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说明A、B、E、D为通路,则AD、BE可能分别为同一导线或AE、BD分别为同一导线,则其余的C、F为同一导线的两端,然后再判断剩下的两根;【拓展】如果硬塑料管内只有两根相同的导线(设为AD、BE),则用第二种方不能判断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则可用第一种方法:用一根长导线一端连接要研究的导线的一端,另一端连接m,将n分别与两个研究的导线的两端连接,直到灯泡亮起,则说明与测通器两端连接的导线的两端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如果要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辨别,在原有测通器的基础上,则还得增加一个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学仪器电流表与灯串联:测通器m与D端相连,n与E连接,将电流表正接线与B连接,用A与电流表负接线柱试触,若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说明电流从B流向电流,可确定AD是同一根导线的两端,BE是同一根导线的两端;若反向偏转,说明电流从A流向电流表,则AE是同一根导线的两端,BD是同一根导线的两端.故答案为:将m、n试触(或连接m、n);C、F;一;C.四、解答题(6分,8分,6分,共20分)13.(6分)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设计电路和编制习题”,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电源(12V)、两个8Ω的定值电阻R1和R2、开关、导线若干.(1)小刚第一个完成设计,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他编制的试题是:“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R1的电功率多大?”请你解答此题.(2)小吴思考一会儿,设计了总功率不同的两种电路.他编制的试题是:“在小刚设计的电路图上再加一个开关,使电路能以两种功率工作,其大、小功率之比是2:1.”(请你在原图中完成小吴的设计,并将电路大小功率之比填入空格中.)【解答】解:(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75A,R1的电功率:P1=I2R1=(0.75A)2×8Ω=4.5W;(2)在小刚设计的电路图上再加一个开关,使电路能以两种功率工作,可以把开关并联在R1或R2两端,如下图所示:当只闭合S时,R1与R2串联,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75A,电路的最小总功率P小=UI=12V×0.75A=9W,当开关S和S2闭合时,电路为R1(或R2)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电路的最大总功率P大===18W,或P大===18W,则大、小功率之比P大:P小=18W:9W=2:1.答:(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R1的电功率为4.5W;(2)小吴的设计如上图所示,大、小功率之比是2:1.14.(8分)如图甲为在电动机带动下用滑轮组把质量为2.8t的重物拉上深井,绳子的重力及轮轴之间摩擦不计.设在整个拉出过程中,重物的运动可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移动的距离为4m;此时电动机的电源电压为380V,电流为50A,电动机提供的拉力F为104N;求这个过程中:(1)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2)电动机消耗的电能;(3)如按图乙的方法将重物匀速竖直拉升,则电动机应提供多大拉力.【解答】解:(1)重物受到的重力:G=mg=2.8×103kg×10N/kg=2.8×104N,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W=Gh=2.8×104N×4m=1.12×105J;(2)由v=可得,物体上升4m所用的时间:t===8s,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电=UIt=380V×50A×8s=1.52×105J;(3)由图甲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3,绳子的重力及轮轴之间摩擦不计,)可得,动滑轮的重:由F=(G+G动G动=3F﹣G=3×104N﹣2.8×104N=2000N;按图乙的方法将重物匀速竖直拉升(n=2),绳子的重力及轮轴之间摩擦不计,则此时电动机应提供的拉力:F′=(G+G动)=(2.8×104N+2000N)=1.5×104N.答:(1)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是1.12×105J;(2)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1.52×105J;(3)如按图乙的方法将重物匀速竖直拉升,则电动机应提供1.5×104N的拉力.15.(6分)某校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暴雨过后各河段浑浊河水的密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A是弹簧测力计,B是边长为0.1m的均匀正方体浮子,C是圆柱形容器,D是一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弹簧测力计和正方体浮子之间用一轻质无伸缩的细线通过滑轮相连接.(不考虑滑轮的摩擦)解答下列问题:(1)当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水=1×103kg/m3的适量的清水,按图中所示,使浮子B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A的示数为2N,浮子B的重力多大?(2)照图中的方法,将容器中的清水换为适量的浑水,使浮子B浸没在浑水中时,测力计A的示数为2.5N.该浑水的密度是多少?(3)在测另一种浑水密度的过程中,照图中方法,先拉动测力计将浮子B浸没在浑水中静止;然后将细线剪断,待浮子B静止漂浮后,容器底部所受浑水的压力比剪断细线前减小了2.8N,则此浑水的密度是多少?【解答】解(1)浮子B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1m)3=10N,根据图示可知,浮子B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和重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浮力,因此G=F浮﹣F=10N﹣2N=8N;(2)浮子此时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和重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浮力,所以F 浮′=8N+2.5N=10.5N,因为浮子还是浸没,所以V排=V=(0.1m)3,由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1.05×103kg/m3;(3)此题由两种计算方法:①当浮子B浸没在浑水中静止时,浮子B排开浑水的体积为:V1=(0.1m)3=10﹣3m3剪断细线后,浮子B漂浮静止时,B受到的浮力:F浮″=G=8N。
2017年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真题抽选集合试卷

2017年宁波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真题抽选集合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璇按照物理属性的不同将六种物品分成了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有铝条、铅笔芯、水银;乙组有玻璃、陶瓷片、干木棒,小璇这样分类所依据的物理属性是 ................. ( ) A .密度 B .导电性 C .硬度 D .磁性2.我国“嫦娥工程”预计在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
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只相当于地球上的16。
在月球上,你认为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 ) A .利用降落伞降落,以确保安全落月 B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C .听到月球车行驶发出的声音 D .轻易地将60kg 的物体举起3.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 )A .在自行车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B .旅游鞋鞋底表面上的花纹C .气垫船向下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空气垫D .磁浮列车运行时利用强幸亏把列车从轨道上微微和、托起4.你是否注意到这种现象,无论是锯木头的锯子还是锯钢铁的锯子,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因为 ......................................................................................... ( ) A .这样能使锯齿更锋利 B .这样使锯条更耐受撞击 C .锯条用的太久,锯齿被撞歪了D .可以使锯口变宽,减小材料对锯条的摩擦力 D5.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6.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C.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D.密度大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一定大.7.某传感器上标有“3V 0.9W”的字样(传感器可看作一个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2.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3.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4.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2)为了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防止打滑.7.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2)当他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后内能,温度升高.8.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9.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源电压恒为2.5VL2(1)串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就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说明小科猜想正确.(2)并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科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误,但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要改动的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正确.(3)改正电路后继续实验,小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物理量电流电压串联电路IA=0.16A IB=0.16AIC=0.16AU=0.9V U=1.6V U总=2.5V并联电路I=0.34A I=0.20A I总=0.54AU=2.5V U=2.5V U总=2.5V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的升高而增大.10.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a b c d水不能不能能能浓盐水不能不能不能能【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端越(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11.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1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1)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13.小科家浴室内有台储水式电热水器,其说明书部分参数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棒阻值不变,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联的.(2)该电热水器以2.0kW的功率工作75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计算结果精确到0.1A)(3)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电热水器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该电热水器水平安装时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A点是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的重心位置,图中h=d=248mm.装满水时,若忽略进、出水管对电热水器的作用力,则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为多大?(5)小科洗热水澡后发现:与进水管相连的金属进水阀表面布满了小水珠(如图丙),而与出水管相连的金属出水阀表面仍保持干燥.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考点】34: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析】(1)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2)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3)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4)航天器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答】解:A、宇宙由物质构成,红移现象更加说明了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故A正确.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故B正确;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故C错误;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故D正确.故选C.2.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a是零线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串联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考点】IO:家庭电路的连接.【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单位是kW•h(度);(2)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3)在家庭电路中,为了互不影响,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4)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时,把金属外壳接地,即使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解答】解: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电能表示数的单位kW•h,而kW是电功率的单位,故A错;B、与开关S直接相连的导线是火线,所以a是火线.故B错;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L1与L并联,故C错;D、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能工作,但外壳不能接地,若外壳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考点】7W: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分析】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对于动滑轮,F甲=2G,F乙=G;根据P=Fv比较甲乙的功率.【解答】解:由题知,两装置都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提升物体的重相同,甲图,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即F甲=2G;乙图,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省一半的力,即F乙=G,故F甲>F乙,AD错误;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则拉力端的速度分别为:v甲=v物,v乙=2v物,甲图拉力的功率:P甲=F甲v甲=2G×v物=Gv物;乙图拉力的功率:P乙=F乙v乙=G×2v物=Gv物,故P甲=P乙,C正确,B错误;故选C.4.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考点】AI: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平面镜会成等大的虚像,根据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判定成像的情况;根据平面镜的位置判定能否看到像.【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a点或e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0,;故A正确B、由图可知,人在b、d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1,故B正确;C、在c点时,c会通过两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2,n=0,;故C错误;D、在f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m=0,n=0,故D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 变为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A.B.C.D.【考点】IH :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 0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压表测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单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然后判断出对应的图象,再根据滑片位于a 点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得出答案.【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 0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压表测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的关系:U=U 电源﹣IR 0,据此可知,U ﹣I 图象是一次函数图象,故CD 错误;当滑片位于a 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 由U=U 电源﹣IR 0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较小,故A 错误、B 正确.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2分)6.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 1.1 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2)为了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 摩擦 ,防止打滑.【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求出速度;(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解答】解:(1)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v===1.1m/天;(2)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增大;(3)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答案为:(1)1.1;(2)增大;(3)摩擦.7.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2)当他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后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考点】CQ: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1)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图示的情景能否满足①闭合电路;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2)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变大.【解答】解:(1)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机翼内产生电流,机翼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压;(2)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答案为:(1)磁感线;(2)增大.8.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左移动(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解答】解:由“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5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故答案为:缩小;向左移动.9.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源电压恒为2.5V(1)串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就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发光,说明小科猜想正确.(2)并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科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误,但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要改动的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正确.(3)改正电路后继续实验,小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物理量电流电压串联电路IA=0.16A IB=0.16AIC=0.16AU=0.9V U=1.6V U总=2.5V并联电路I=0.34A I=0.20A I总=0.54AU=2.5V U=2.5V U总=2.5V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考点】IL: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1)导线能够导电,把导线接到断路处,可以接通电路;(2)根据电路图判定电路的故障情况,然后根据电流的流向判定改动的导线;(3)灯丝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解答】解:(1)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该处处于通路状态,则灯泡L2会发光;(2)由图可知,当开关闭合时,电源会断路;要使两灯并联,应改动L1、L2的四个接线柱的连线,如图所示:;(3)灯丝电阻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当电压变大时,灯泡的功率会变大,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故答案为:(1)发光;(2)如图;(3)温度.10.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a b c d水不能不能能能浓盐水不能不能不能能【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重心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端越高(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考点】2P: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1)金属块在不同的位置,会改变塑料管的重心,据此分析;(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定细管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大小,据此分析.【解答】解: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在塑料管中的位置不相同,则塑料管这个整体的重心就会发生变化,金属块的位置越低,重心就越低;(2)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中能漂浮,在浓盐水中不能漂浮;细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相同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知,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细管在盐水中排开的盐水的体积要小于排开的水的体积,即在水中细管所受的浮力的作用点要高一些;作用点越高,越容易漂浮.故答案为:平衡;(1)重心;(2)高.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11.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A: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8O:阿基米德原理.【分析】(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二者的差越大吸水或失水的动力就越大.(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因此可以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来求得浮力的大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h=可求出所处深度.(3)由于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力与浮子的重力相等,根据p=即可求出压强.【解答】解:(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0.02N,由F浮=ρgV排得:V排===2×10﹣6m3;浮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0.04m.(3)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浮子底面的压力F=G=0.02N,所以p===400Pa.答:(1)失水;(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4m.(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是400Pa.1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1)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考点】IG: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1)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求出通过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从而求出R2的阻值.【解答】解:(1)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2)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即通过R2的电流为0.1A,则通过R1的电流为:I1=I﹣I2=0.4A﹣0.1A=0.3A;则电源电压为:U=I1R1=0.3A×10Ω=3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R2===30Ω.答:(1)0.4A;(2)电阻R2的阻值为30Ω.13.小科家浴室内有台储水式电热水器,其说明书部分参数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棒阻值不变,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2)该电热水器以2.0kW的功率工作75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计算结果精确到0.1A)(3)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电热水器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4)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该电热水器水平安装时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A点是电热水器装满水时的重心位置,图中h=d=248mm.装满水时,若忽略进、出水管对电热水器的作用力,则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为多大?(5)小科洗热水澡后发现:与进水管相连的金属进水阀表面布满了小水珠(如图丙),而与出水管相连的金属出水阀表面仍保持干燥.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考点】J9: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2B:密度公式的应用;78:重力的计算;7T:杠杆的应用;HT: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J3:电功的计算.【分析】(1)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2)根据W=Pt算出消耗的电能,根据I=算出电流;(3)根据m=ρV算出水的质量,根据G=mg算出水和电热水器的总重力;(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5)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解答】解:当二根加热棒同时工作时,总功率最大,总电阻最小,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2)工作时间t=75min=1.25h,消耗的电能为:W=Pt=2.0kW×1.25h=2.5kW•h;通过它的电流为:I===9.1A;(3)装满水时V水=65L=0.065m3电热水器内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103kg/m3×0.065m3=65kg;电热水器受到的总重力是:G=(m水+m容)g=(23kg+65kg)×10N/kg=880N;(4)由图知,假设墙面对悬挂架的支持力为F,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h=Gd第21页(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