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超级讲义)——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超级讲义)——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https://img.taocdn.com/s3/m/7d26da5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e.png)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代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题型1 鉴赏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古代诗歌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作者的痕迹。
作者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所感悟和想象的作者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古代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作者隐身的古代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方法突破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
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
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
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形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a6e6ad4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7.png)
思乡类
月亮、鸿雁、莼羹鲈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捣衣双鲤
王安石《泊船瓜州》)
愁苦类
梧桐、芭蕉、流水、猿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猴、杜鹃、斜阳、乌鸦 李清照《声声慢》)
爱情类
红豆、莲、连理枝、比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翼鸟
白居易《长恨歌》)
战争类
投笔、长城、楼兰、柳 营、请缨、羌笛
(唐)王建
画”“香薰一架
书”,分别写出了 将军住处的清幽安 静和书斋的素净雅 致,表现了将军的 文人趣味。
②运用衬托,用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③通过“吟 哦”“任狂 疏”“爱读英雄 传”等动作、神 态描写,写出了 李将军的豪放和
咏物诗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
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
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结构作用
根据在诗歌中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分析(具体见前面“景物描 写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 香。 黛蛾注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 字字愁。
[注] 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营造的意境。
咏物诗运用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 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755476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5.png)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专题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
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英武潇洒的形象。
B.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C.尾联使用问句,表达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故友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2.这首诗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十年前好用工吴澄①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
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
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
(注)①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
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
B.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C.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难办到的。
D.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
4.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田家杂咏(节选) 黄燮清①嗟彼豪华子,素餐厌膏粱。
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
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分析诗歌中的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e1b332fb03d8ce2f01662336.png)
②时光流逝。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临江仙》)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清风”“白云”意象。
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杜甫《恨别》)
•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例2:2019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 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 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 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 欲立功勋恐不如。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 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如 “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 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 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 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 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 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 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 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高 考 考 查 重 点 放 在 景 物 形 象 ( 即 意 象)上,意境分析是诗歌鉴赏中的 难点。
叁
贰
壹
事
景
人
物
物
物
形
形
形
象
象
象
目 录
01 人物形象
考情分析
人物形象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 象的作用等。考查方式一般是主观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事物形象分析
![高三第一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事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dc484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8.png)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 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 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
性等)。
4、答题示例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金络脑,金子做的马笼头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 个怎样的形象?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 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 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 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 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 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2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2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9f05a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d.png)
任务突破练二十五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寒食还陆浑别业[注]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此处消闲度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前四句在写景的同时交代行踪,表明心境,语言的形象性及概括力极强。
B.颈联描写了诗人远离京师,在热闹的别院欣赏繁花盛开的春景,举杯畅饮,无所拘束。
C.尾联所写的山中野老实为诗人自己,道出了诗人愿做一名山野老人歌颂这太平盛世的心愿。
D.本诗描写了纯朴幽雅的山野景色,情感怡然欢欣,似有田园牧歌风味,令人耳目一新。
2.颔联中的“杨柳风”和“桃李月”是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极有情致,请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守睢阳作张巡①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②。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唐代爱国将领。
安史之乱爆发,他力守睢阳。
睢阳为江淮屏障,叛军围攻数年,张巡死守,牵制了敌人南侵的主力,保障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
后来粮尽城陷,张巡英勇就义。
本诗作于城将陷之时。
②鱼丽:古代阵形。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起首两句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
诗人忧心如焚,其满腔爱国情怀清晰可见。
B.三、四两句,既写出月下“孤城”的景象,又透露出唐军将士众志成城、齐心卫国的战斗韧性,也说明了统帅临危不惧,治军有方。
C.“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二句为唐军广大将士画像。
“犹”“更”出神入化,成功凸现了将士奋战到底的坚毅。
D.诗歌叙事简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中间八句,每两句均构成对偶,饶有韵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任务突破练二十九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部编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任务突破练二十九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b8f8b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f.png)
任务突破练二十九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范仲淹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注]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酬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答案:B解析:“‘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错误,“万里承平”是万里太平之意,现实的太平和尧舜民风安乐进行比较,突出现实的太平安定,属类比手法。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官务清简空闲:天下太平,百姓丰乐,作为地方官自然就没有官务琐事缠身。
②生活闲适雅致:与宾客斗茶、饮酒兴致高昂;赏秋光、月色只为与宾客尽兴。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9分)行香子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该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从中能看出苏轼对争名逐利的俗世的厌弃。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写出了苏轼对时间消逝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C.词的下片既有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几时归去”看来,苏轼已经有了确定的退隐计划和安排。
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用字传神精妙,如“一溪云”中的“溪”,比“一朵云”“一团云”都更有意境。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古诗的形象教学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古诗的形象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57346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4.png)
意象 月亮
情感 思乡念亲、团圆
鸿雁、鱼雁、青鸟 书信、音讯、思念
冰雪
高尚、坚贞的品格
柳树
离别、思念
长亭 菊花
离别 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示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肝肺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 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北”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心,对战乱中百姓的同情。
基 础 知 识 清单
类型
示例
这类形象一般出现在山水田园诗歌中,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孟浩然的《夜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归鹿门歌》等。一般表现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对官场或者世俗生活的厌恶。
此类形象通常都是为了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壮志难酬的隐痛,作者空怀报国为民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游子 如《春江花月夜》中“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塑造了一个思念家乡的游子形象。
负心汉 《诗经》中的“氓”就是一个狡猾、残暴、始乱终弃的负心汉形象。
封建家长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就是一个独断专行、蛮横无理的封建家长形象。
基 础 知 识 清单
二、意象 诗歌的意象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歌中有单个意象,也有由多个意象组合成的意境。高
基 础 知 识 清单
示例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1ee7f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8.png)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蜩甲:蝉的蜕壳。
②湘东一目:《南史》载,南朝梁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
此处喻指围棋只有一“眼”,而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
颔联、颈联写出了弈棋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指被文人赏识。
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下曲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古地名。
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注]。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涧户:涧边的人家。
山楹:指山中房屋。
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
诗人笔下的“风”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离恨纳兰性德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奇士: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7b27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1.png)
【微知点】 鉴赏景物形象的三个步骤 描绘诗中展
现的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 括景物所
营造的氛围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
思想感情分析情感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性词语 查找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 意象
可转换为“细柳”“红花”
描绘 要找出诗中所写的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画面 描绘画面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直接翻译
抓住描述该景物的关键性词语,如动词、形容词,把握其外 在特征。动词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孕性上去体味。形容 概括 词要抓住形容描摹的声、形、色、味等体味。还需关注有关 特征 景物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的词语
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突出了居庸关怎样的环境特征? 【我的分析】 本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前四句写景, 后四句写感。颈联写面对时局混乱,良臣进阶无路的现状,诗人十分失 望、愤懑,想暂居家中;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 动的故事。 (1)指出首联交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首联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是冬日傍晚,地点是古镇 青山口,天气是寒风呼啸,这些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
【注】 ①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 俗、高风亮节闻名。②大:一作“太”。
这首词上阕刻画了桂花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我的分析】 这是一首咏桂花词。分析桂花的形象,可以从形(外 在形象)、神(内在品质)两个角度考虑。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共3篇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98e7d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2.png)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高三复习课)共3篇《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2.掌握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语言技巧技能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诗歌意境2.能够准确判断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与意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理解力2.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二、教学内容《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导入环节:欣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给好友岑参离别时所作。
诗中通过草原景观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与思绪。
此节课的导入环节将通过欣赏该诗歌,引导学生进入古典诗歌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二、讲解环节:介绍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此环节将着重介绍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诗歌案例的解读,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写法及其用意有透彻的理解。
三、实践环节:学生自选一首古典诗歌进行解析学生将自主选择一首古典诗歌,深入剖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其蕴含的意义,从而实践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内容。
四、总结环节:集中讨论各组学生的分析成果此环节将旨在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分析的成果,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梳理和总结以前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方法此次教学将采用“讲解+实践+讨论”的教学方式。
在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听诗歌欣赏带入课堂;在讲解环节,通过讲解和案例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手法;在实践环节,学生将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在总结讨论环节,学生将交流各自分析的成果,从而提供一个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对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梳理。
2020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形象(含思维导图)
![2020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形象(含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ebd5dee3c1ec5da51e2706a.png)
(2)“暮林摇落献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它和陶渊明的诗句“悠然见南山”在意境上有何不同? 试做简要分析。
[答案] ①描绘了一幅清秋暮色山林图:晚暮深秋,木叶 凋尽,南山兀立,清晰呈现。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狂 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③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①筿(xiǎo):细竹。②裛(yì):沾湿。③故人:指 严武。诗人初到成都时,曾靠严武接济,分赠禄米。
ps: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常用词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矢志报国、慷慨激昂、愤世嫉俗、傲岸不羁, 重视友情、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情趣高雅、安贫乐道……
牛刀小试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裘。
②颔联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 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 写的。 ③尾联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虽然 自己酒量已衰减,但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
一、诗歌人物形象审题规范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加以分析。
设问 方式
第2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考点:形象、技巧、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透过景语看情语, 透过表层形象体会深层内涵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7118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c.png)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一.人物形象类型形象举例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4.矢志报国、慷慨激昂的形象。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6.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形象。
7.旷达自适、淡泊孤高的形象。
8.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9.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10.孤单寂寥、闺怨相思的形象。
词汇储备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家念亲、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人世飘零、世事变迁、历史沧桑吊古伤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二、鉴赏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2)从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动作)、心理、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抓住反映感情的词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三、思想感情类型(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百姓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对大好河山的讴歌。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恋。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四、诗歌风格类型整体风格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山时所写。 2 抓人物心理:“关河梦断”、“心在天山”。
抓人物神态:“鬓先秋”、“泪空流” 。 抓人物动作:“觅封侯”精、品课“件 戍梁州”
【参考答案】 (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
精品课件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 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 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 他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 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 感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步骤三)。
精品课件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位独酌佳酿、避世脱俗的
“隐者”形象。通过对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 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打扫 的隐居生活的描写,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 自然地情怀。
精品课件
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 里,其飒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 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
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 ”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 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 自己的超人才智。 (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 的傲视和嘲弄。
精品课件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人物形象。 (咏他人——咏自己) Nhomakorabea精品课件
咏物——咏自己 •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
象。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 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 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 名。
精品课件
【参考答案】 (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
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
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 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 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 系抗金前线。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 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懑以及强烈的爱 国热情。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 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 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 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 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 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 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 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 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精品课件
如何分析人物形 象
①分析诗中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
②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细节等。
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精品课件
答题步骤: ①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 象的特征(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②结合诗句分点说明概括。 ③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形象中诗人 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指 出作者抒发的感情)。
精品课件
练习:阅读下面的宋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 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 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 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 的人生志趣。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 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 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 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时世 :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 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 字低……” 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 刺绣的一种方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精品课件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 人物形象(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或者诗人自身形
象、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意境、画面) 事物形象(意象)。
精品课件
常见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 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 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 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 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 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 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 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 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 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精才品课不件 遇的知识分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