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电子闹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单片机设计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设计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设计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闹钟设计的硬件组成和功能模块。

2. 使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基础,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闹钟程序。

3. 帮助学生了解单片机中断、定时器等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闹钟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闹钟硬件电路的搭建和程序编写。

2.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闹钟程序,实现相应功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及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其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注重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单片机设计与编程的基本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知识,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硬件知识:介绍闹钟电路的组成,包括单片机芯片、时钟电路、蜂鸣器、按键等部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 教材章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三章“单片机硬件结构”2. C语言编程:讲解C语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并应用于单片机程序编写。

- 教材章节:《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章“C语言基础”3. 单片机编程:学习单片机编程基础,掌握中断、定时器等编程方法,实现闹钟功能。

- 教材章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四章“中断与定时器”4. 闹钟程序设计:根据实际需求,编写闹钟程序,实现设定时间、响铃、停止等功能。

- 教材章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七章“项目实践案例”5.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闹钟硬件电路搭建,程序编写和调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单片机课程设--电子钟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电子钟设计

单片机MCS-51数钟课程设计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及学号:日期:目录单片机MCS-51数钟 (1)课程设计 (1)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二、课程设计任务 (3)三、硬件结构概述 (4)(一)复位电路 (4)(二)晶振电路 (4)(三)按键电路 (4)(四)显示部分 (5)四、软件结构概述 (5)(一)代码说明 (5)(二)按键处理思路 (10)(三)秒表设计思路 (11)五、调试过程 (12)(一)系统仿真 (12)(二)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六、心得体会 (13)七、参考文献 (14)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加深和扩大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 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二、(2)培养针对课题需要, 选择和查阅有关手册、图表及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提高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的动手能力;三、(3)过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单片机用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 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四、课程设计任务(1)在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的硬件结构上编写软件完成设计。

也可以在其它MCS—51单片机硬件板上完成, 或自行设计硬件并制做完成。

(2)程序的首地址应使目标机可以直接运行, 即从0000H开始。

在主程序的开始部分必须设置一个合适的栈底。

程序放置的地址须连续且靠前, 不要在中间留下大量的空闲地址, 以使目标机可以使用较少的硬件资源。

(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 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

开始计时时为000000, 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在键盘上选定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

每按一次键, 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

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

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 (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 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 采用定时中断结构, 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的编程方法;2. 学会使用单片机实现闹钟功能,了解时间计算与时间显示的基本方法;3. 掌握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和功能,如晶振、电容、数码管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闹钟的定时与显示功能;2.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对单片机程序进行调试,解决常见问题;3. 提高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定时闹钟的硬件电路搭建与程序编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应用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与编程方法;- 时间计算与时间显示技术;- 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包括晶振、电容、数码管等元器件的应用。

2. 实践操作:- 搭建单片机定时闹钟的硬件电路;- 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定时与显示功能;- 使用调试工具对程序进行调试,解决常见问题。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回顾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定时器/计数器原理,分析闹钟功能需求;- 第二阶段:学习时间计算与显示技术,讲解硬件电路设计方法;- 第三阶段:动手实践,分组进行硬件电路搭建与程序编写;- 第四阶段:程序调试与优化,展示成果,总结经验。

4. 教材关联:- 教材第3章: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 教材第4章:C语言编程基础,涉及闹钟程序编写;- 教材第5章: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用于硬件电路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闹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闹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电子记忆闹钟专 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级 : 10电工一班学 号 : 2010401020102姓 名 : 张 祥指导教师 : 邹 云 峰提交日期 : 2013-06-13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目录一:设计题目及要求二:设计方案2.1 方案论证2.2 系统各器件简介2.3 各部分电路设计仿真2.4 成品图片秀三:电子时钟程序设计与调试3.1 程序设计思路3.2软件调试及解决的问题3.3 附加功能四:课程设计总结五:参考文献附录:源程序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电子闹钟。

设计要求:1、能实现时、分、秒的显示;2、能实现12和24小时制的切换;3、能设定时间;4、能设定闹钟。

二:设计方案2.1 方案论证显示电路的设计方案一:LCD1602液晶屏:LCD1602液晶屏是16*2的字符型液晶,可以显示英文26个字母的大小写,阿拉伯数字0—9,及一些简单的符号。

该液晶屏操作简单,显示功能强大。

方案二:数码管:虽然数码管的显示位数有限,且只能显示一些简单的字符。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了LCD1602作为显示模块。

时钟芯片:方案一:ds12c887由于DS12C887能够自动产生世纪、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信息,DS12C887中自带有锂电池,外部掉电时,其内部时间信息还能够保持10年之久;对于一天内的时间记录,带有128字节RAM.性能优异,但价格相对较贵。

方案二:ds1302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具有涓细电流充电能力的低功耗实时时钟电路DS1302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时显示时间中的应用。

它可以对年、月、日、周、日、时、分、秒进行计时,且具有闰年补偿等多种功能,价格便宜,但是没有闹钟中断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了ds12c887作为时钟芯片。

单片机芯片方案一:89c52基于标准的MCS-51单片机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集成了时钟输出和向上或向下计数器等更多的功能,适合于类似马达控制等应用场合。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一、设计简介本课程设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具有显示时间和闹钟功能的电子钟。

电子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计时工具,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时间安排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单片机的应用和电子钟的设计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

二、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择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AT89C5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具有丰富的I/O口和片内资源,适合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开发。

2.显示模块显示模块采用LED数码管,用于显示时间、日期和闹钟状态。

为了方便调试和编程,我们选用4位一体式数码管。

3.按键模块按键模块包括功能键和调整键,用于设置时间、日期和闹钟。

我们选用4个独立式按键,分别实现上调、下调、设置和闹钟功能。

4.蜂鸣器模块蜂鸣器模块用于发出闹钟声音。

我们选用一款常见的无源蜂鸣器,通过单片机的一个IO口控制其频率,实现声音提示功能。

三、软件设计1.时钟芯片驱动本设计选用DS1302时钟芯片,用于提供实时时间和日期的信息。

DS1302与单片机通过I2C协议进行通信,需要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包括时钟芯片的初始化、数据读写和中断处理等。

2.显示驱动显示驱动程序负责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驱动程序包括延时函数、位选函数和段选函数等。

通过调用这些函数,我们可以实现时间、日期和闹钟状态的动态显示。

3.按键驱动按键驱动程序负责识别用户的按键操作。

驱动程序通过检测独立式按键的状态变化,识别出不同的按键操作,并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当用户按下上调键时,驱动程序将调用时钟芯片的读秒函数,并将时间的小时数加1。

4.蜂鸣器驱动蜂鸣器驱动程序负责控制蜂鸣器的声音频率。

驱动程序通过设置单片机的定时器寄存器,产生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驱动蜂鸣器发声。

为了实现不同的声音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方波信号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来实现。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理解定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定时闹钟程序编写的基本方法,了解中断处理的相关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时钟的基本构成,掌握时间计算和显示的相关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编程软件编写、调试程序,实现单片机定时闹钟功能。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定时闹钟课程的各项任务。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编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自主学习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品质,提高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定时闹钟作品。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单片机定时闹钟的设计与制作。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原理回顾:包括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定时器/计数器功能。

2. 定时器编程技术:重点讲解定时器的初始化、中断处理程序编写,以及定时器应用实例。

- 教材章节:第三章《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3. 中断系统原理:介绍中断的概念、中断优先级、中断向量表,以及中断处理流程。

- 教材章节:第四章《中断系统》4. 显示技术:讲解数码管、LCD等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显示技术》5. 定时闹钟设计与实现:包括闹钟功能的整体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

xxxxxx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电子时钟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xxxxxx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目录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1设计原理 (1)1.2设计思路 (1)1.3实验环境 (2)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2.1硬件电路设计 (3)2.2主程序设计 (3)2.3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第3章结果测试及分析 (11)3.1结果测试 (11)3.2结果分析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A (13)附录 B (21)附录 C (22)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1.1 设计原理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内容,要求实现在MCS51单片机上对数字电子钟的基本功能设计,对当前时间正确显示,并可根据需要对时间进行更改,以完成时间的校对和闹钟的设置。

时钟时间以时、分、秒在6位数码管上显示,小时以24小时计时模式,分秒均为60进位。

用6MHz晶振产生振荡脉冲,定时器进行秒计时。

调整设置时间的过程运用可编程键盘上的按键进行控制,共设有5个按键,首先按键A进入校时模式或E进入闹钟模式,再分别按键B对小时或C分钟进行更改,每按键一次数码管计数显示加一,更改结束后按键D退出设置,时钟正常显示。

闹钟时间到时,蜂鸣器鸣响10秒后时钟正常显示。

1.2 设计思路采用C语言程序设计结合硬件电路设计方法,利用Lab6000实验箱来实现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1)提出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可将本次设计分为3个模块进行:1)时钟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时间的正确显示。

2)校时模块:此模块用于时钟的校对,以完成用户更改时间的需求。

3)闹钟模块:用于实现闹钟的时间设置和定点闹铃的功能。

2)方案论证时钟显示模块中,利用可编程定时器中断进行秒计时,将时间显示在6位数码管上。

校时模块主要利用键盘上5个键的控制完成各项功能,并在数码管上动态显示改变结果,完成设置后进入时钟显示模块。

闹钟模块的设置过程与校时模块相似,但设置完成进入时间显示模块后则等待闹铃时间,到规定时间后,通过数码管闪烁及蜂鸣器的鸣响来实现定点闹铃提醒功能。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内部结构,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对定时闹钟的功能设计;3. 掌握单片机中断系统的使用,了解其在定时闹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定时功能的闹钟;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编程软件和开发工具,进行程序编写、调试与下载;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学会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实际需求,优化程序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制作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项目合作中沟通与分享;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卓越。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完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设计项目。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课程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复习;- 定时器/计数器原理及其在单片机中的应用;- 中断系统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C语言编程基础复习,重点讲解定时器编程方法。

2. 实践操作:- 使用编程软件(如Keil)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 单片机最小系统搭建,了解并实践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 设计并实现定时闹钟程序,掌握定时中断的使用;- 调试与优化,确保定时闹钟功能的准确性。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复习单片机基础知识,讲解定时器/计数器原理;- 第二周:学习中断系统,实践定时器编程;- 第三周:编写定时闹钟程序,进行初步调试;- 第四周:优化程序,完成定时闹钟功能,并进行展示与评价。

教材章节关联:-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三章: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四章:定时器/计数器及中断系统;- 第九章:C语言编程。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使用单片机设计一个电子时钟,通过编程控制单片机,实现时钟的显示、报时、闹钟等功能。

二、实验步骤1.硬件设计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电子时钟的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时钟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等。

2.软件设计通过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用于实现时钟功能。

3.程序实现(1)时钟显示功能通过读取时钟模块的时间信息,在显示模块上显示当前时间。

(2)报时功能设置定时器,在每个整点时,通过发出对应的蜂鸣声,提示时间到达整点。

(3)闹钟功能设置闹钟时间和闹铃时间,在闹钟时间到达时,发出提示蜂鸣,并在屏幕上显示“闹钟时间到了”。

(4)时间设置功能通过按键模块实现时间的设置,包括设置小时数、分钟数、秒数等。

(5)年月日设置功能通过按键模块实现年月日的设置,包括设置年份、月份、日期等。

三、实验结果经过调试,电子时钟的各项功能都能够正常实现。

在运行过程中,时钟能够准确、稳定地显示当前时间,并在整点时提示时间到达整点。

在设定的闹铃时间到达时,能够发出提示蜂鸣,并在屏幕上显示“闹钟时间到了”。

同时,在需要设置时间和年月日信息时,也能够通过按键进行相应的设置操作。

四、实验感悟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单片机在电子设备中的广泛应用以及C 语言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不仅掌握了单片机的硬件设计与编程技术,还学会了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应重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善于寻找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单片机及其应用的学习与掌握,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科研与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子定时闹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子定时闹钟

学号:************HEBEI UNITED UNIVERSITY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电子定时闹钟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院:指导教师:**年**月**日成绩评定表摘要本设计是采用单片机技术的电子定时闹钟,近年来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突飞猛进。

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单片机产品更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目前以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为核心的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应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和查阅相关资料,我制作了这个单片机技术为基础的LCD可校时可定时电子闹钟,这是一个简单的实用的单片机电子设计产品。

本“LCD定时电子闹钟’设计采用AT89C51为主控芯片。

在充分理解了设计的要求后,准确的定位了设计的目的,然后构思了总体的方案。

在选择和合适的硬件完成了电路的设计后,又进行了软件的设计和调试。

本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工作原理都有详细的图文说明,所应用的软件技术和各个模块设计的功能及工作过程也有详细的介绍,最后的部分则详细描述了了软件仿真及调试过程。

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use of single-chip computer technology electronic timing alarm clock, in recent years,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s to promote the human civilization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circuit single chip computer product is more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and work, the single chip technology as the core of the products is very rich. Apply what we have learned the knowledge and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I produced the single chip technology based on LCD timing timing electronic alarm clock, which is a simple and practical single chip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The" LCD electronic timing alarm clock ' design uses AT89C51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In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design objective, then the overall scheme design. In the choice and appropriat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debugging. The system hardwar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detailed graphic shows,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ftware technology and each module function and the working process is also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last part i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debugging process.目录摘要 (3)ABSTRACT (4)1 概述 (6)1.1单片机技术和数字钟简介 (6)1.2设计本电子闹钟的目的 (7)1.3本LCD电子钟的功能及特点介绍 (7)1.3.1设计特点 (7)1.3.2本LCD电子闹钟的主要功能 (7)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7)2.1总体方案设计 (7)2.2硬件电路的设计 (8)2.2.1电路总体概念图设计 (8)2.2.2主控制芯片AT89C51 (8)2.2.3 LCD显示电路 (12)2.2.4 喇叭部分的电路 (13)3 软件设计 (14)3.1软件设计概述 (14)3.2主函数的设计 (15)3.3部分设计思想的说明 (16)3.3.1程序初始化 (16)3.3.2 闹钟的实现 (16)3.3.3显示程序 (17)4 PROTEUS软件仿真 (19)5课程设计体会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附1源程序代码 (22)附2系统原理图 (33)1 概述1.1单片机技术和数字钟简介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它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单片机技术的应用,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时钟。

通过这一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原理。

本电子时钟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晶振产生的时钟信号来实现时间的计时和显示。

利用数码管来显示小时和分钟,通过按键来调整时间。

同时,通过蜂鸣器发出报时信号,实现基本的闹钟功能。

三、设计方案。

1. 硬件设计。

(1)单片机选择,本设计选用常见的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具有成本低、易于编程的特点。

(2)时钟电路,采用晶振作为时钟信号源,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来实现时间的计时。

(3)显示模块,采用数码管来显示小时和分钟,通过数码管的扫描显示来实现时间的动态显示。

(4)按键输入,设计按键来调整时间,包括调整小时和分钟。

(5)报时功能,通过蜂鸣器来实现基本的报时功能,可以设置闹钟时间。

2. 软件设计。

(1)时钟控制,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来实现时间的计时和更新。

(2)显示控制,设计数码管的扫描显示程序,实现时间的动态显示。

(3)按键处理,设计按键扫描程序,实现对时间的调整。

(4)报时功能,设计蜂鸣器的报时程序,实现基本的闹钟功能。

四、设计实现。

1. 硬件实现。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完成了电子时钟的硬件连接和布线,保证各个模块之间的正常通讯和工作。

2. 软件实现。

编写了单片机的程序,实现了时钟的计时、显示和控制功能,保证了电子时钟的正常运行。

五、实验结果。

经过调试,电子时钟能够准确显示当前的时间,并能够通过按键调整时间和设置闹钟功能,报时功能也能够正常工作。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用单片机技术,设计和制作更加复杂的电子产品。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创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单片机简易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简易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简易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闹钟设计的硬件组成及其功能。

2. 学生能掌握C语言编程的基本语法,运用其进行单片机的程序编写。

3. 学生了解实时时钟(RTC)的工作原理,能通过编程实现对时间的读取和设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闹钟功能的基本单片机系统。

2. 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学会使用开发板、编程器等工具,提高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简易闹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对电子制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到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或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基础电子知识和C语言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能够达成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重点讲解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及寄存器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1.1-1.3节。

2. C语言编程基础:回顾C语言的基本语法,强调与单片机编程相关的知识点,如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C语言编程基础,2.1-2.5节。

3. 闹钟硬件设计:讲解闹钟所需硬件(如时钟芯片、蜂鸣器、按键等)的选型及连接方式,分析电路原理图。

电子钟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含源码)

电子钟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含源码)

一、总设计思路电子时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钟表,由于它结构简单、功耗低、时间精度比较准、等优点,使得广泛应用,在未来肯定有很大的市场。

这次课程设计我的目的就是尝试着做一个电子时钟。

1、系统功能显示时间、声音提示、调整时间、设置闹钟的功能。

2、功能硬件实现方案时间显示:时间的显示我选用的是六位七段数码管,由于数码管控制简单,而且显示效果好,所以选用它。

由于静态显示方式比较占资源,而且电路比较复杂,所以我们选择了动态显示方式,电路简单,效果挺好。

时间调整和闹钟设置:是通过外部两个按键触发单片机中断进而控制时间的调整。

其中一个按键是模式选择按键通过触发外部中断0来选择功能,功能主要是选择要调时、调分、调秒、闹钟调时、闹钟调分、闹钟调秒六种模式。

第二个按键通过触发外部中断1来在相应的模式下对时间的大小做调整。

声音提示:通过利用蜂鸣器来作为发生装置,有整点提示功能和闹铃功能。

时间发生:利用单片机自带定时器0做定时,通过软件控制来产生时、分、秒。

3、功能软件实现方案由于单片机C语言已经全面普及,它的程序容易理解、简单易写、可移植性好,所以我们选择用单片机C语言来写。

4、开发环境操作系统:window 7旗舰版64位程序编辑编译软件:KEIL μVision V4.60.6.10仿真软件;Proteus V ersion 7.85.、总设计原理框图STC89C52RC6位七段数码管显示时、分、秒蜂鸣器发声装置时钟复位电路按键调时模块一、硬件设计定时和程序执行及控制模块:我们选择的是宏晶科技生产的STC89C52RC芯片,它在很多硬件资源上比8051提升了不少,所以在后期我们可以做更多扩展和维护。

时间显示模块::采用六个七段带小数点的共阴极数码管。

声音提示模块:采用简单蜂鸣器做声音提示。

调时模块:通过两个简单按键来触发中断调时。

时钟复位模块:采用11.0592MHz的晶振,提供单片机工作频率。

二、设计原理图三、芯片解说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51单片机闹钟课程设计

51单片机闹钟课程设计

51单片机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编程原理;2. 让学生了解闹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需求;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功能的51单片机闹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51单片机的硬件连接和程序编写;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闹钟功能需求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课程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制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操作中的细节问题;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守时的观念,将课程设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51单片机知识基础,对电子制作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和团队协作。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 51单片机硬件结构及原理回顾;- 闹钟功能需求分析;- 闹钟程序设计基础,包括定时器、中断处理等;- 程序编写及调试方法。

2. 实践部分:- 硬件连接与电路图设计;- 闹钟程序编写与调试;- 闹钟功能测试与优化;- 小组讨论与成果展示。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回顾51单片机硬件结构及原理,分析闹钟功能需求;第二周:学习闹钟程序设计基础,编写初步闹钟程序;第三周:实践硬件连接与电路图设计,进行程序调试;第四周:完成闹钟功能测试与优化,进行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

教材章节关联:《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三章:51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四章:中断系统与定时器;第七章:程序设计与调试。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完整word版)单片机课设电子闹钟设计

(完整word版)单片机课设电子闹钟设计

一概述1.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结合七段显示器设计一个简易的定时闹铃时钟,可以放在计算机教室或是实验室中使用,由于用七段显示器显示数据,在夜晚或黑暗的场合中也可以使用。

可以设置现在的时间及显示闹铃设置时间,若时间到则发出一分钟闹铃响。

本课程设计主要用到AT89C51单片机定时器时间计时处理、按键扫描及七段显示器扫描的设计方法等等。

闹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通过闹钟的设计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的使用方法。

1.2 课程设计所需元件AT89C51×1,8255A×1 ,7SEG-MPX6-CC×1,AVX0402NPO33P×2,CRYSTAL×1,3WATT10K ×3,BUTTON×3,10WATT1K×8,74LS00×1,SOUNDER×1,MINRES300R×1,SW-SPDT×1。

1.3 设计任务在熟练掌握单片机及其仿真系统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单片机原理,微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等专业知识,设计采用一个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定时闹钟。

二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2.1总体设计框图该数字定时闹钟是由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采用24小时制计时。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定时闹钟在设计时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LED显示模块的驱动和编程,二是有关单片机中定时器的使用,三是如何利用单片机的外中断实现时钟功能和运行模式的转化。

数字定时闹钟系统框图如图一所示,包括主电路和显示电路两大部分。

2.2 主电路主电路图如图三所示。

该电路使用P3端口的P3.0端口线实现整点报时功能;同样使用P3端口的P3.0端口实现闹钟功能。

整点报时信号用SOUNDER来模拟。

当整点时,P3.0端口所接的SOUNDER闹一分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闹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闹钟

报警器数码显示时钟电路AT89C51键盘电路《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电子闹钟姓名 班级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时间年 月 日 星期一、实验目的:1.能显示 时时-分分-秒秒。

2.能够设定定时时间,修改定时时间。

3.定时时间到能发出警报声或者启动继电器,从而控制电器的起停。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AT89C51 单片机,共阴极数码管6个,喇叭一个,电容2个,晶阵一个,电阻(10K )4个,电源,导线若干三、实验思路:实验原理:采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本设计的核心元件,利用7段共阴LED 作为显示器件。

接入共阴LED 显示器,可显示时,分钟,秒,单片机外围接有定时报警系统,定时时间到,扬声器发出报警声,提示预先设定时间电器的起停时间到,从而控制电器的起停。

电路由下列部分组成: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控制电路、LED 显示,报警电路,芯片选用AT89C51 单片机。

系统框图:时钟电路:实验过程及步骤:首先将几个按键从上往下为k1,k2,k3,k4 。

k1与p1.4相连,k2与p1.3相连,k3与p1.3相连,k4与p1.1相连。

当需要设定当前时间时,按一下k4键,进入时间设定状态,按一下k2,分加1;按一下k3,小时加1。

如此反复来设定当前时间。

调好时间后按k1退出当前时间设定状态。

当要设定定时时间时,按下k3,进入定时时间设定状态,按一下k2,小时加1;按一下k4,分钟加1。

如此反复来设定要设定的定时时间。

设好后,按下k1退出定时时间设定状态。

程序设计流程图:AT89C51XTAL2XTAL1JZ 12MC130P F C230P F四:指导老师意见:评阅导师: 日 期:判断闹钟时间到否程序初始化调用显示程序开始P1.1是否 按下?调用时间设定程序P1.2是否按下?Y调用闹钟时间设定程序NNY硬件电路连接X T A L 218X T A L 119A L E 30E A 31P S E N 29R S T 9P 0.0/A D 039P 0.1/A D 138P 0.2/A D 237P 0.3/A D 336P 0.4/A D 435P 0.5/A D 534P 0.6/A D 633P 0.7/A D 732P 1.01P 1.12P 1.23P 1.34P 1.45P 1.56P 1.67P 1.78P 3.0/R X D 10P 3.1/T X D 11P 3.2/I N T 012P 3.3/I N T 113P 3.4/T 014P 3.7/R D 17P 3.6/W R 16P 3.5/T 115P 2.7/A 1528P 2.0/A 821P 2.1/A 922P 2.2/A 1023P 2.3/A 1124P 2.4/A 1225P 2.5/A 1326P 2.6/A 1427U 1A T 89C 51234567891R P 1R E S P A C K -8X 1C R Y S T A LC 147pC 247pG N DV C CV C CG N DL S 1S P E A K E RG N DR 310k R 210k R 110kR 410k。

带闹钟的智能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

带闹钟的智能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

微处理器综合设计实践报告题目:智能电子时钟的设计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年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课程设计目的:综合应用所学的微处理器原理,汇编语言及相关硬件知识,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

熟练掌握仿真器和编程器的使用。

二、课程设计要求:在面包板上搭建好硬件电路。

以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组成一个电子时钟系统。

系统显示用4位7段LE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的小时和分。

能够通过按键实现对当前时间的调整,系统时间到整点后能够通过蜂鸣器报时,时间为1s;能通过按键设置闹钟时间,闹钟时间到后,通过蜂鸣器报时。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电路原理图2、工作原理(1)设计原理及思路本课程设计要求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组成一个电子时钟系统。

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自带的定时器功能来进行定时,再通过一些软件编程来构造出一个时钟,同时也可以利用软件的编程来实现所要求的其他功能。

通过四个按键开关来控制电子时钟的工作模式。

KEY1、KEY2分别对应时钟的调时和调分。

KEY3可以设置闹钟,进入闹钟模式后,KEY1、KEY2将转变成闹钟的调时和调分键。

此外,当按下KEY4就可以进入秒表模式,进入秒表模式以后,KEY1可以控制秒表的开始于暂停,KEY2可以对秒表清零,再次按下KEY4键便退出秒表模式。

程序运行时主程序一直在循环查询各按键的状态,并将当前时间与闹钟设定时间不断进行比较,如果时间相同则响铃,同时通过动态显示的方式将相应的时间显示在数码管显示器上。

与此同时,整个过程中时钟的时间都是由单片机的定时器进行计时的。

单片机的P0口负责输出段码,P2.0~P2.3对应四个数码管的位选端,分别为数码管1号、2号、3号、4号(由右至左编号);P1.0对应蜂鸣器;P2.4~P2.7对应四个按键4、3、2、1(由上至下编号)。

各个分电路:a.蜂鸣器电路当P1.0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蜂鸣器开始工作b.上电复位电路在通电瞬间,电容C通过电阻R20充电,RST端出现正脉冲,用以复位。

电子闹钟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子闹钟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子闹钟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电子闹钟的原理,了解时钟信号的产生与处理;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电子闹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编程软件进行单片机程序设计,实现电子闹钟的功能;2. 学生能运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电子闹钟电路图,并进行电路搭建;3.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电子闹钟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制作的兴趣,增强实践操作的自信心;2. 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3.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独立完成单片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进行课堂讨论;2. 学生能编写并调试电子闹钟程序,实现基本功能;3. 学生能绘制电子闹钟电路图,并进行电路搭建;4.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电子闹钟的设计与制作,展示成果并进行评价。

1. 单片机基础知识:C51语言基础,单片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I/O口编程;2. 电子闹钟原理:时钟信号产生,时分秒计数,闹钟设置与触发;3. 程序设计:闹钟程序框架,中断处理,时间显示,闹钟功能实现;4. 电路设计:电子闹钟电路图绘制,元件选型,电路搭建;5. 调试与优化:程序调试,电路测试,功能优化。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单片机基础知识学习,C51语言入门;第二周:单片机内部结构,I/O口编程;第三周:电子闹钟原理,时钟信号产生与处理;第四周:闹钟程序设计,中断处理;第五周:时间显示,闹钟功能实现;第六周:电子闹钟电路设计,元件选型;第七周:电路搭建,程序下载;第八周:调试与优化,成果展示与评价。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1. 单片机基础知识:第三章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2. 电子闹钟原理:第四章 时钟与定时器;3. 程序设计:第五章 C51程序设计;4. 电路设计:第六章 电子电路设计;5. 调试与优化:第七章 程序调试与优化。

单片机电子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时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单片机电子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进行单片机程序编写和调试。

2. 学生能够使用电子元件搭建电路,并进行基本的电路测试和故障排除。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电子钟的设计、制作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培养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编程语言(C语言),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2. 电子时钟原理:讲解电子时钟的基本构成、计时原理和显示技术,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3. 硬件电路设计:学习并设计单片机电子钟的电路图,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程序设计与调试: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电子钟的基本功能,如时、分、秒显示,闹钟等,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5. 电路搭建与测试:根据设计电路图,搭建实体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和故障排查,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6. 项目制作与优化:以小组形式完成电子钟的制作,对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单片机基础知识学习,熟悉编程环境。

第二周:电子时钟原理学习,设计电路图。

51电子钟课程设计

51电子钟课程设计

51电子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51单片机的原理及其在电子钟设计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电子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时钟芯片、显示模块、按键等。

3. 帮助学生掌握定时器、中断等单片机技术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51单片机进行电子钟设计的能力,学会编写程序、调试电路。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电子钟的组装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电子钟进行故障排查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51单片机及其周边器件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钟项目。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 51单片机基本原理及结构- 定时器、中断等技术的应用- 时钟芯片的原理与使用- 显示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与单片机的连接方法- 按键输入原理及电路设计2. 实践操作环节:- 电子钟电路图的绘制- 51单片机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电子钟的组装与调试- 故障分析与优化3.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51单片机基本原理及结构学习,熟悉开发环境- 第二周:定时器、中断技术学习,时钟芯片原理介绍- 第三周:显示模块及按键输入学习,设计初步电路图- 第四周:编写程序,进行电子钟的组装与调试- 第五周:对电子钟进行故障分析与优化,撰写实验报告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以下章节相关:- 第四章:51单片机原理与结构- 第五章:定时器与中断技术- 第六章:显示与键盘接口技术- 第七章:单片机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为学生讲解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电子钟的设计原理等理论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课程设计题目电子闹钟的设计与制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6年1月9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 电子闹钟的设计仿真与制作初始条件:(1)PROTEUS、KEIL、WA VE等软件;(2)课程设计辅导书:《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课程设计时间:1 周;(2)课程设计题目:电子闹钟的设计仿真与制作;(3)本课程设计统一技术要求: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2作为本设计的核心元件,利用7段LED作为显示器件。

接入LED显示器,可显示时、分钟、秒、单片机外围接有定时报警系统,定时时间到,扬声器发出报警声。

电路由下列部分组成:时钟电路、复位电路、LED显示,报警电路,芯片选用AT89C52单片机。

(4)课程设计说明书按学校“课程设计工作规范”中的“统一书写格式”撰写,并标明参考文献。

(5)写出本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时间安排:第18周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软件介绍 (3)1.1 Proteus (3)1.2 Kell (4)1.3 Wave6000 (4)2 设计方案 (5)3 硬件设计 (6)3.1芯片AT89C52 (6)3.2 喇叭SPEAKER (8)3.3 时钟电路 (8)3.4显示器模块的设计 (9)4 软件设计 (11)4.1划分模块 (11)4.2程序流程图 (11)4.3模块程序 (15)4.3.1 时间的设置程序 (15)4.3.2 闹钟时间的设置程序 (17)4.3.3 喇叭响应程序 (19)4.4 数码显示 (20)5 系统仿真 (21)6 课设过程中的体会 (25)7 心得体会 (26)参考文献 (27)附录A 源程序代码 (28)附录B 系统原理图 (39)附录C 实物图 (40)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41)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单片机AT89C52,综合运用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等知识设计一个可定时的电子钟。

它包括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软件设计,Proteus软件仿真等部分。

硬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体设计要求,以及在所选机型的基础上,确定系统扩展所要用的存储器,I/O电路及有关外围电路等然后设计出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合理的软件结构是设计出一个性能优良的单片机应用性系统软件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重视。

编写完程序后在用Proteus软件仿真检查设计是否合理。

关键词:可定时电子钟,软件,硬件,AT89C52AbstractThis course design mainly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timer, interrupt, digital display, such as knowledge to design a can timing electronic clock. It including the system overall scheme and hardwa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 and Proteus simulation software.Is the main task of the hardware design based on the general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elected type, determine the system extensions to use memory, I/O circuit and related peripheral circuit, and then design the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 of the system.The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software is to design a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basis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software, so must full attention. After writing the program in use Proteus software simulation check whether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Keywords:timing electronic clock software, hardware, AT89C521软件介绍1.1 Proteus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 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

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

它是目前比较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

虽然目前国内推广刚起步,但已受到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致力于单片机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

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又增加了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

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ATLAB等多种编译器。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向就业的重要实践环节。

由于PROTEUS提供了实验室无法相比的大量的元器件库,提供了修改电路设计的灵活性、提供了实验室在数量、质量上难以相比的虚拟仪器、仪表,因而也提供了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创造精神的平台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许多设计部门重要的前期设计手段。

它具有设计灵活,结果、过程的统一的特点。

可使设计时间大为缩短、耗资大为减少,也可降低工程制造的风险。

相信在单片机开发应用中PROTEUS也能茯得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使用Proteus 软件进行单片机系统仿真设计,是虚拟仿真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及仿真软件的操作能力;在单片机课程设计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们使用Proteus 开发环境对学生进行培训,在不需要硬件投入的条件下,学生普遍反映,对单片机的学习比单纯学习书本知识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提高。

实践证明,在使用Proteus 进行系统仿真开发成功之后再进行实际制作,能极大提高单片机系统设计效率。

因此,Proteus 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1.2 KellkeilKeil C51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

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

运行Keil软件需要WIN98、NT、WIN2000、WINXP等操作系统。

如果你使用C语言编程,那么Keil几乎就是你的不二之选,即使不使用C语言而仅用汇编语言编程,其方便易用的集成环境、强大的软件仿真调试工具也会令你事半功倍。

1.3 Wave6000wave6000,这个软件是南京伟福公司的单片机开发软件,一般就是用在C51单片机。

不需要购买仿真器,使用软件模拟器就可以了,使用很方便的。

也支持KEILC,但最好不要在WA VE内使用C,如果想用C编写,还是用KEIL C方便。

WA VE6000编译软件,采用中文界面。

用户源程序大小不受限制,有丰富的窗口显示方式,能够多方位、动态地展示程序的执行过程。

其项目管理功能强大,可使单片机程序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便于管理。

另外,其书签、断点管理功能以及外设管理功能等为51单片机的仿真带来极大的便利。

2 设计方案本课程设计的定时闹钟采用单片机AT89C52芯片作为核心芯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时、分、秒用6位LED 数码管显示。

在电路中通过四个按键S1、S2、S3和S4来进行定时和调时,定时时间到通过喇叭发出报警声。

电路由下列部分组成: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控制电路、LED 显示,报警电路,芯片选用AT89C52 单片机。

系统框图:图2.1 系统框图晶振及复位 键盘(按钮)单片机 AT89C52 RESPACK-8 SPEAKER喇叭3 硬件设计3.1芯片AT89C52AT89C52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可稳定地工作于5V的电源下。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 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2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

图3.1 AT89C52引脚图AT89C52管脚说明: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此外,与AT89C51不同之处是,P1.0和P1.1还可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输出(P1.1/T2EX)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