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物候观察

合集下载

朱顶红物候期观察及观赏性状分析

朱顶红物候期观察及观赏性状分析

朱顶红物候期观察及观赏性状分析引言:朱顶红(学名:Malus spectabilis)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属于蔷薇科苹果属。

其在春季开花时,花朵绽放如朱砂,非常美丽,因而备受人们喜爱。

通过对朱顶红物候期的观察及观赏性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花期规律等,从而为人们的园林美化工作提供参考。

一、物候期观察1. 开花期:朱顶红的开花期一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与气温和光照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可以通过连续观察每日的花期情况,来掌握开花期的具体时间。

2. 落叶期:朱顶红的落叶期一般在秋季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随着气温的下降和日照时间的减少,朱顶红开始变黄,后逐渐落叶。

观察并记录落叶的时间,可以了解该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 结实期:朱顶红的果实成熟期大约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果实开始变红并逐渐变得硕大,最后成熟掉落。

观察果实的成熟情况,可以为采摘和加工提供时间上的参考。

二、观赏性状分析1. 花朵特点:朱顶红的花朵颜色鲜艳,一般为深粉红色,花瓣大而且叶片短小,繁密的花朵呈伞形聚生在枝头,非常美丽。

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花树显得娇艳欲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 叶片形态:朱顶红的叶片呈椭圆形,叶色深绿,质地柔软,叶片较大,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绿色。

朱顶红的叶片在秋季会逐渐变黄、橙、红等各种颜色,给园林增添了鲜艳的色彩。

3. 果实特征:朱顶红的果实为小型苹果,一般呈红色或黄色,个头并不大,果皮光滑。

果实成熟后呈现亮丽的色彩,可以作为园林观赏的另一道亮丽风景。

三、结语通过对朱顶红的物候期观察及观赏性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这种植物的生长规律、花期特点和观赏价值。

朱顶红以其饱满的花朵、娇艳的颜色和美丽的果实成为园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了广大园林爱好者的喜爱。

从实际操作来看,人们可以根据朱顶红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园林景观,并进行合理的园林美化工作。

相信通过对朱顶红物候期和观赏性状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这种美丽植物的认识和欣赏,并为园林美化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物候观测实验报告

物候观测实验报告

物候观测实验报告物候观测实验报告引言:物候观测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现象,来研究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植物的物候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来了解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择了三种常见的植物:樱花、向日葵和柳树。

我们在实验开始前,先进行了对这三种植物的背景知识的学习,并了解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物候现象。

然后,我们在每个植物的生长环境中设置了观测点,每天固定时间对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结果:1. 樱花:樱花是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我们观察到在气温回升、春季来临时,樱花开始发芽并逐渐开放。

我们记录了樱花的开花时间、花瓣颜色和花朵数量。

结果显示,樱花的开花时间与气温的升高有关,当气温达到一定水平时,樱花会迅速开放。

2. 向日葵:向日葵是夏季开花的植物,我们观察到向日葵的物候现象主要与日照时间和温度有关。

向日葵会随着太阳的运动而转动,使花朵始终面向太阳。

我们记录了向日葵的转动角度和花朵的开放情况。

结果显示,向日葵的转动角度与日照时间和温度有关,当日照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时,向日葵的转动角度较大。

3. 柳树:柳树是一种常绿植物,我们观察到柳树的物候现象主要与气温和水分有关。

在干旱季节,柳树的叶子会变黄并逐渐脱落;而在雨季,柳树的叶子会重新长出并呈现出翠绿色。

我们记录了柳树的叶子颜色和叶子数量。

结果显示,柳树的叶子颜色和叶子数量与气温和水分的变化密切相关。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气温对植物的物候现象有显著影响。

樱花的开花时间与气温的升高有关,向日葵的转动角度也与温度有关。

2. 日照时间对植物的物候现象也有影响。

向日葵会随着太阳的运动而转动,使花朵始终面向太阳。

3. 水分对植物的物候现象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柳树的叶子颜色和叶子数量与水分的变化密切相关。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物候现象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引言物候观察是指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中与季节变化相关的现象,来了解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物候观察实验旨在通过对植物物候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物候观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研究植物物候现象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3. 分析和总结物候观察实验的结果,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选择观察对象: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植物,如樱花、杜鹃花等;2. 确定观察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如公园、校园等;3. 开展观察工作:每天定时前往观察地点,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花期、结果期等物候现象;4. 记录数据:使用表格或记录本,准确记录每次观察的日期、时间和观察到的物候现象;5. 数据处理:根据观察数据,绘制物候图谱,分析物候现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1. 樱花物候观察结果:观察期间,樱花的花骨朵逐渐膨大,花苞颜色由绿色变为粉红色,最终盛开成花。

观察表明,樱花的开花时间与气温的升高有关,气温越高,樱花开花越早;2. 杜鹃花物候观察结果:观察期间,杜鹃花的花蕾逐渐膨大,花苞颜色由绿色变为红色,最终盛开成花。

观察表明,杜鹃花的开花时间与日照时长有关,日照时长越长,杜鹃花开花越早。

五、实验分析通过对樱花和杜鹃花的物候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气温和日照时长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时间具有重要影响。

在气温升高和日照时长增加的情况下,植物生长加快,开花时间提前,反之则延迟。

这表明植物的生理活动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植物通过对气候变化做出相应的生理调节。

六、实验总结物候观察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和开花过程,我们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物候观察实验也增加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

七、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植物物候观察实验报告[D]. 北京:北京大学, 2018.2. 王五, 赵六.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研究[J]. 植物学报, 2019, 56(3): 123-135.。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引言物候观察是研究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季节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植物的开花、叶芽破裂、萌芽等现象,可以了解不同物种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从而推测周围环境的变化。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物候观察,了解某一植物的物候特征,从而研究该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学特征。

二、实验方法1. 选定观察对象:选择一种本地常见的植物作为观察对象,本次实验选择了小榕树。

2. 观察对象的选择:选择若干颗小榕树,并在树干上打上编号。

3. 观察点的设置:在选定的观察区域内,设置观察点,并记录好每个观察点的位置。

4. 观察时间和频次:每周定期安排观察时间,连续观察至少2个月。

每次观察应记录观察点的植物物候现象,包括叶芽破裂、新叶生长、花芽萌发等。

5. 数据收集和分析:每次观察结束后,将数据记录整理,制成表格或图表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经过连续两个月的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叶芽破裂时间:小榕树的叶芽破裂时间大约在3月中旬。

初期的叶芽呈现鳞片状,突然间鳞片开裂,新叶逐渐展开。

2. 新叶生长时间:新叶开始生长的时间在叶芽破裂后大约一周左右。

新叶是嫩绿色的,经过几个星期的生长,逐渐变为深绿色。

3. 花芽萌发时间:小榕树的花芽萌发时间大约在4月下旬。

花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逐渐变成小小的花蕾,然后摇身一变成为美丽的花朵。

四、实验讨论通过我们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小榕树是一种较早破裂叶芽、生长新叶和萌发花蕾的植物,适应能力较强。

这与小榕树的树种特点相符,它喜欢光照充足、气温适宜的环境。

另外,我们也发现在观察过程中,不同观察点之间可能会有差异,有的观察点的榕树物候现象出现较早,有的出现较晚。

这可能是由于观察点处环境的微小差异引起的。

这些差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物候观察实验,我们了解了小榕树的物候特征以及其可能的适应策略。

物候观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能力。

紫丁香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紫丁香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紫丁香物候观察实验报告紫丁香(Lilac)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地区。

它属于木本植物,属于茜草科茜草属。

紫丁香的物候是指它在不同季节里生长和开花的特征。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记录紫丁香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长期观察的方式,从紫丁香苗木生长期开始,每隔一个月观察一次,持续观察一年。

观察的内容包括紫丁香的叶芽萌发、开花、结果及叶片颜色变化等现象。

观察记录:1.第一个观察周期:苗木出土后大约一个月,观察到叶芽开始萌发并逐渐生长。

2.第二个观察周期:叶芽生长迅速,稍有展开,但未发现开花现象。

3.第三个观察周期:出现了第一朵开花,花色为淡紫色。

4.第四个观察周期:开花数量明显增加,花色变为深紫色。

5.第五个观察周期:花期结束,花朵逐渐凋谢并形成果实。

6.第六个观察周期:果实变为深褐色,并逐渐成熟。

7.第七个观察周期:果实完全成熟,叶片开始变黄。

8.第八个观察周期:叶片大部分变黄,开始落叶。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记录,我们总结出紫丁香的物候现象。

它的物候是从叶芽萌发、开花、结果到叶片变黄及掉落的完整循环。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紫丁香的开花时间为第三个观察周期,持续到第五个观察周期,约为3个月左右。

果实形成和成熟的时间为第五个观察周期到第七个观察周期,持续约2个月。

叶片变黄和掉落的时间为第七个观察周期到第八个观察周期,约为一个月。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环境条件对紫丁香的物候现象的影响。

由于实验用的紫丁香苗木在室内生长,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苗木生长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能够促进叶芽的萌发和生长。

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开花和果实的形成。

果实的成熟与气温有一定关系,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成熟过程。

叶片颜色变黄和掉落与秋季气温下降、光照减少有关。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紫丁香的物候包括叶芽萌发、开花、结果及叶片变黄和掉落。

2.紫丁香的开花期为3个月左右,果实成熟期为2个月左右,叶片变黄和掉落期为1个月左右。

园林综合实验---物候期观察

园林综合实验---物候期观察

要求:1.每人10种植物,根据调查表详细填写;2.所调查的植物可从后面表格中选择,亦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六)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一、实验目的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林树木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

在园林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植物选择、配植、养护管理时的技术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等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要点园林树木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

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

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

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

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参考比较。

(1)叶芽的观察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2)叶的观察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25%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85%以上幼叶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

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5%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25%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3)枝的观察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1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二次生长停止:二次生长的新梢停止生长时。

枝条成熟期:枝条由下而上开始变色。

校园植物物候及秋色变化观察与分析

校园植物物候及秋色变化观察与分析

校园植物物候及秋色变化观察与分析在校园内,有许多种植物,每到秋天,这些植物的物候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

下面我将对校园植物的物候及秋色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校园内的树木物候的变化。

秋天是树叶颜色变化最为明显的季节。

比如,在校园内常见的板栗树,它的叶子在秋天会由绿色逐渐转变为金黄色,并且在阳光下会呈现出金灿灿的光芒。

而银杏树则是校园里常见的秋天的景观之一,它的叶子在秋季会从绿色变为鲜黄色,然后迅速变为红褐色,最后变为枯黄色。

这些变化让整个校园的氛围变得朝气蓬勃,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到校园内的花卉物候变化。

在秋天,许多花卉开始进入休眠期,但也有一些花卉在秋季开放。

比如,秋海棠是秋天盛开的花卉之一,它的花朵呈现出鲜艳的红色,非常引人注目。

此外,秋石楠也是校园中常见的秋季花卉之一,它的花朵呈现出淡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这些花卉的开放让校园在秋天增添了一份生机和美丽。

再次,我们可以观察到校园内的灌木植物物候变化。

在秋季,一些灌木植物的叶子也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比如,红叶石楠是校园内常见的一种灌木植物,它的叶子在秋天会由绿色逐渐变为红色,给人一种艳丽的感觉。

此外,紫薇也是一种在秋天呈现出美丽颜色的灌木植物,它的叶子在秋天会变为深红色,给人一种浓郁的秋意。

这些灌木植物的变化让校园的景色更加多样化,并且增添了一份秋天的浓郁气息。

最后,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校园内的草本植物物候变化。

在秋季,一些草本植物的叶子也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比如,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它们的花朵呈现出多种颜色,包括白色、黄色、粉色等等。

此外,秋天也是紫草盛开的季节,它的花朵呈现出鲜艳的紫色,非常美丽。

这些草本植物的开放让校园在秋天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增添了一份欢乐和活力。

综上所述,校园植物的物候及秋色变化给校园增添了一份秋天的色彩,也给人们带来了美丽和惊喜。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

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

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咱们不妨聊聊园林植物的物候观察。

春天一来,植物们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冒出新芽。

你看,那些小草,刚一破土而出,绿得让人心醉。

就像是大地妈妈在用心打扮自己,穿上了绿油油的裙子,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走在园子里,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恨不得捧一把来闻,让人感觉春天就是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

接着说说那些花儿。

桃花开的时候,粉嫩嫩的花瓣像是在微笑,枝头上挂满了“春的邀请函”。

你看那些蜜蜂,飞来飞去,忙得像个小老板,尽职尽责地工作着。

每当桃花绽放,大家都忍不住要拍照,真是“美不胜收”。

然后是樱花,哎呀,真是美得让人心醉,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粉色世界,恨不得在树下打个滚。

想想那些樱花瓣飘落的画面,简直就是“风花雪月”的最佳写照。

再来看看那些树木,柳树一到春天就开始“吐绿”,一条条柳枝轻轻摇摆,真像是在和我们打招呼。

它们就像是老朋友,见面总是那么亲切。

而那些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挺拔着,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感觉,仿佛它们在向我们展示什么叫做“不屈不挠”。

每当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听起来就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特别有韵味。

夏天一来,植物们又换上了新装,葱葱郁郁的样子,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是那些花卉,像是参加派对,争奇斗艳,开得热闹非凡。

你要是仔细观察,阳光下的花瓣闪闪发光,真像是一颗颗小星星。

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像是在给这些花儿伴舞,真是美丽得让人心醉神迷。

人们在这个时候,喜欢带着家人朋友,围坐在园子里,享受阳光和清风,听鸟儿欢唱,那种感觉简直是“人间仙境”。

秋天的到来,植物们又开始准备“入秋大典”。

树叶渐渐变黄,像是小孩的涂鸦,五彩缤纷的。

特别是银杏树,叶子金黄,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走上去沙沙作响,别提有多美了。

果实也开始成熟,苹果、柿子挂满了枝头,个个都像小灯笼,真让人忍不住想要尝尝。

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采摘,欢声笑语在园中回荡,感觉生活就是如此的美好。

冬天来了,园子里的植物们似乎都进入了“冬眠模式”,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依旧有它们的韵味。

物候现象的小练笔

物候现象的小练笔

物候现象的小练笔
物候现象,是指生物在不同季节里的生长、繁殖、活动等现象。

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不同的物候现象,比如春天的柳条吐芽、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落叶归根、冬天的松枝挂雪等等。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物候现象来了解大自然的变化。

下面是几个小练笔,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候现象。

1. 春天的物候现象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植物开始发芽、开花。

比如,在我家门口的一棵李子树上,出现了粉色的小花,它们绽放得非常美丽。

此外,我还观察到了一些昆虫开始飞舞,比如蜜蜂、蝴蝶等等。

2. 夏天的物候现象
夏天是炎热的季节,我们会看到许多植物开始茁壮成长。

比如,在我家附近的公园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上面长满了茂密的草。

在草坪的一角,我还看到了一只小蜻蜓,它在阳光下飞舞,非常自由自在。

3. 秋天的物候现象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植物开始结出果实。

比如,在我家门口的一棵苹果树上,结出了大大小小的苹果,它们鲜红的颜色非常漂亮。

此外,我还发现有很多鸟儿开始飞往南方,准备过冬。

4. 冬天的物候现象
冬天是凛冽的季节,我们会看到很多植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如,在我家门口的一棵枫树上,所有的叶子都变成了金黄色,然后慢慢地掉落下来。

此外,在雪地里,我还看到了一只红色的松鼠,它在寻找食物,非常勤快。

以上是几个小练笔,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物候现象,更好地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园艺植物物候期

园艺植物物候期

第一节园艺植物物候期调查一、物候期观察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艺植物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

在园艺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制定农业技术措施时的参考。

由于园艺植物种类不同,记载的项目和标准也不一致,分别介绍如下:(一)果树物候期观察主要有以下内容:1.果树物候期观察要点果树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

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

一般只抓住几个关键时期。

当然,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

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

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于各地参考比较。

一般果树物候观察,可以果树的各器官作为观察对象,以一般落叶果树为例:( 1 )叶芽的观察可选营养枝的顶部芽或剪口芽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内容 :芽萌动期: 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 2 )叶的观察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 25 %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如梨的成年树,花后,短枝叶丛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

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 5 %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 25 %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 95 %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 3 )枝的观察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 1 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完整word版)物候观测实验

(完整word版)物候观测实验

实验一物候观测1.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物候观测的基本方法,了解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本地常见植物的物候现象。

2.实验原理植物物候观测是通过观察点或观察站,得知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黄叶和落叶等情况,从而了解季节气候的变化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选择适于生长、分布较广泛的木本植物观察记录:木本植物的芽萌动期、芽开放期、展叶期、花期、果期、黄枯期。

参考观测记录表如下:表一乔木和灌木物候观测记录表物候观测单位:观测者:3.实验材料一种观测的木本植物4.实验步骤①学生分组进行。

②在开学初期选定校园内一种植物进行物候观测:选择具有代表性、生长健壮的植株3-5株进行观测。

③按照要求,学生自制“观测日志”。

A 营养生长观测三天一次,开花、结果期(有些植物的春季萌芽期)每天观测记录;观测时间:下午。

B 记录观测植物生物特点,观测地点,观测日期,天气情况(温度、湿度、风雨等),周围环境(包括存在的生物等);采集不同物候期的标本。

C 将观测结果填入统计表。

④实验课上每组汇报自己的物候观测及分析结果,上交实验报告。

5. 作业:写出实验方案;观测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填写观测记录表;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

物候观测项目及各物候期出现时的特征木本植物(1)芽膨大开始期。

裸芽植物主要是看芽的大小来判断,鳞芽植物是当芽的鳞片开始膨大,芽的侧面露出淡绿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为芽膨大开始期。

但不同植物又有些差异,其特征是:侧柏叶芽膨大是鳞片张开,中间露出紫褐色的芽,雄花芽膨大是褐色的雄花芽出现浅色的条纹;松属是当顶芽的鳞片开裂反卷,出现黄褐色的线缝;榆树是芽的鳞片边缘有绒毛出现;玉兰是春天绒毛状外鳞片顶部开裂;刺槐是在春季旧叶痕上有突起,出现人字形裂口;槐树是带绒毛的褐色隐闭芽露出绿色;枣树是冬芽上出现新鲜的棕黄色绒毛;栾树是芽中出现黄色的毛;木槿是当芽突起,出现白色的毛……花芽或叶芽的膨大宜分别记载,如人力不足,也可不分花芽、叶芽,只记最早出现的芽的发育期。

物候观测名词解释

物候观测名词解释

物候观测名词解释
物候观测是指对植物的生理和生态现象进行观测,以推断和预测植物发育和生活周期的阶段或时期。

它是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花开、叶落等现象来判断季节和气候变化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物候观测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名词的解释:
1. 缩略期(Budburst):指植物芽鳞开裂、新芽伸出的过程,
标志着植物进入新的生长季节。

2. 花期(Flowering):指植物开始开花的阶段或时期。

不同
种类的植物有不同的花期,一般与气温、日照时间、水分等因素有关。

3. 结实期(Fruiting):指植物开始结果的阶段或时期。

这个
阶段通常发生在花期之后,随着花蕾的凋零,植物会形成果实。

4. 叶期(Leafing):指植物开始长叶子的阶段或时期。

一般
来说,春季是植物开始叶期的时候,新叶子会逐渐展开。

5. 叶落期(Leaf fall):指植物开始落叶的阶段或时期。

一般
是在秋季,气温下降,日照时间减少时,植物逐渐失去叶子。

通过对这些物候现象的观测和记录,可以了解植物的发育过程和环境适应能力,也可以对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预测和研究。

物候观测在农业、生态学、气象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候期观察报告

物候期观察报告

物候期观察报告前言物候期是指生物在一年中特定时期内表现出的生理和行为变化,包括动植物的生长、开花、结实、觅食、冬眠等现象。

观察物候期的变化对于了解动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所观察的物候期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背景物候期观察是通过连续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特征或行为变化来研究它们响应环境变化的方式之一。

对物候期的观察可以揭示生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策略,以及生态系统中的复杂相互关系。

同时,物候期观察也可以用来预测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方法为了观察物候期的变化,我们选择了一个典型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并设置了每天定时观察的时间。

观察的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速度、叶片的展开、花蕾的形成等。

我们还记录了每次观察时的天气情况和温度变化。

结果在观察期间,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新的叶片不断展开,花蕾逐渐形成。

这表明植物在春季到来时,积极利用阳光和温暖的气温进行生长和繁殖。

同时,我们注意到随着观察的进行,植物的叶片颜色也逐渐变绿,这与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关。

在观察期间,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动物的行为变化。

例如,鸟类开始筑巢并进行繁殖,蝴蝶开始活动并寻找花蜜。

这些现象表明动物也能感受到季节变化,并根据自身的生命周期做出相应的调整。

观察期间的天气情况与物候期的变化密切相关。

温暖晴朗的天气促进了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而阴雨天气则使植物处于休眠状态。

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候期的变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讨论物候期观察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观察。

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影响,物候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长期跟踪观察,并结合其他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物候期观察还可以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如遥感技术和数理模型等。

通过结合多种数据来源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动植物的适应策略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结论物候期观察是了解动植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策略和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的重要工具。

物侯观察

物侯观察

开花盛 期,花持 续开放, 近白色, 花叶繁 茂,花瓣 开始出 现脱落
2016 开 花 盛 -4 - 期,花持 10 续开放,
近白色, 花叶繁 茂,花瓣 脱落略 有增多
对比植 株为开 花盛期
对比植 株为开 花盛期
2016 开 花 盛 -4 - 期,花持 11 续开放,
近白色, 花叶繁 茂,花瓣 脱落略 有增多 2016 开 花 盛 -4 - 期,花持 12 续开放, 近白色, 花叶繁 茂,受降 雨影响, 花瓣脱 落明显 增多
对比植 株为开 花盛期
对比植 株为开 花盛期
对比植 株为开 花盛期
对比植 株为开 花盛期
2016 -4-7
开花盛 期,花持 续开放, 近白色, 花叶繁 茂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2016 -4-8
开花盛 期,花持 续开放, 近白色, 花叶繁 茂
对比植 株为开 花盛期
对比植 株为开 花盛期
2016 -4-9
2016 开 花 末 -4 - 期,花瓣 19 几 乎 全
部脱落,
花蕊挺 拔,叶繁

对比植 株为开 花末期, 不再出 现新开 的花,花 蕊出现 萎蔫、脱 落现象, 叶茂密
2016 开 花 末 -4 - 期,花瓣 20 几 乎 全
部脱落, 花蕊挺 拔,部分 出现萎 蔫、脱落 倾向,叶 繁茂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图 1.2016 年济南 3-6 月份气温走势
2. 观察植物西府海棠的基本信息
表 3.观察植物的信息
选取植物
地点
科属
拉丁名
高度/m
冠幅/m²
生存空间

周围植被

情况
西

西府海棠 1 老图书馆西南侧

蒲公英物候期观察记录表

蒲公英物候期观察记录表

蒲公英物候期观察记录表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草,也是春季最常见的一种植物之一,蒲公英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不同的物候期,包括发芽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休眠期。

在这份观察记录表中,我将记录蒲公英的生长情况和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

观察日期:_____/_____/_____观察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内容:1.发芽期观察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蒲公英的种子开始萌芽,形成小苗。

我们可以观察到小苗的生长速度,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根系情况。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春季早期,当气温开始升高时。

2.生长期观察在这个阶段,蒲公英的小苗开始快速生长,茎和叶子逐渐变得更加茂盛。

我们可以观察到叶子的颜色和形状,以及茎的高度和强度。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春季中期。

3.开花期观察在这个阶段,蒲公英开始开花,形成美丽的黄色花朵。

我们可以观察到花朵的颜色和形状,以及它们的数量和分布。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春季晚期。

4.结果期观察在这个阶段,蒲公英的花朵逐渐凋谢,形成白色的种子头。

我们可以观察到种子头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的数量和分布。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夏季初期。

5.休眠期观察在这个阶段,蒲公英开始进入休眠期,减缓生长速度。

我们可以观察到蒲公英的叶子和茎逐渐枯萎,变得干燥和脆弱。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夏季中期。

总结:通过观察蒲公英的生长周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和变化。

同时,我们还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需求,为我们的园艺和农业活动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植物物候观测

植物物候观测

植物物候观测【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物候的观测和记录方法2.分析生境差异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实验原理】一、植物物候观察要点物候是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节律性变化而形成的植物发育节律。

在植物一年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叫做物候期。

植物物候观察,就是对植物各个物侯期定期进行观察记载,以发现植物物候规律的科技活动。

物候是综合性气象条件对植物影响的反映,利用物候指导农业生产和各种科研工作,比平均气温、积温和节令都要准确。

因此,我国各地都有人长期从事植物物候观察活动。

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是大范围的,各地区之间互相联系。

一个地区的物候观察资料,要供全国各地使用。

而且物候观察都是用眼观看,用手记录,不用仪器测定,容易发生偏差。

因此,就要求各地区观察的种类、观察标准和观察方法都一致。

(一)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为了使全国各地的物候观察工作协调一致,我国已经拟定了统一观察的种类,供各地选用。

木本植物:萌动期、展叶期、显蕾期、开花期、果熟期、果实脱落期、秋色期和落叶期。

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如下:1.萌动期。

分为芽膨大开始期和芽开放期。

⑴茅膨大开始期。

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的芽具有鳞片,芽的鳞片开始分离,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和角形,果树和浆果树从鳞片之间的空隙可以看出芽的浅色部分时为芽膨大期。

裸芽不记芽膨大期,例如刺槐是裸芽,则不观测芽膨大期。

芽膨大期是记录芽膨达到最大时的日期,而不是记录最先出现的日期。

花芽和叶芽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进行记录。

一般地讲,先出现芽膨大期后出现芽开放期。

在阔叶树种方面,当植株的1~2 个小枝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针叶树种的标准稍有不同,当它们的顶茅鳞片开裂反卷,出现淡黄褐色缝线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

⑵茅开放期。

有鳞片的芽当鳞片裂开,芽的上部现出新鲜颜色的尖端或形成新的苞片而伸长,为芽开放期。

芽开放期一般是记录有10%的芽开放时的日期。

植物物候观察报告

植物物候观察报告

植物物候观察报告植物物候观察报告植物物候观察报告一.实验目的学习植物物候的观测和记录方法,分析生境差异对植物物候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物候与物候学简单地说,物就是生物,候就是气候,所谓物候就是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周期性的关系,如桃花开放,柳枝吐绿等。

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物候学是研究植物、动物和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又称生物气候学。

物候学与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各个地方、各个区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科学,都是带地方性的科学,但又有所不同:物候学是通过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来往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也可通过动植物行为推知过去或将来的气候变化。

气候学是观测和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而推求其原因和趋向。

2.物候观测的意义长期而系统的物候观测可以指导农业、园林也可以表现气候变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现在国内外的物候观测也正逐步向着系统化、长期化发展,并开始了全球网络化的进程。

具体作用如下:(1)农林业应用预报农时作物培养与植物引种植物造林(2)物候观测与地球观测系统物候观测是地球观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候观测可以为卫星观测资料(遥感资料)的校准提供重要依据(3)生态学研究物候过程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有助于了解物种竞争与生态系统的种群竞争;有助于了解碳、氮、水等主要生态系统过程;有助于了解物种的迁移、适应与产出;有助于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授粉等等)3.木本阔叶植物的物候期划分(1)萌动期芽开始膨大期:当植株的1-2个小枝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

(注意花芽和叶芽应分别记录)芽开放期:有鳞片的芽,当鳞片开裂、芽的上部出现绿色尖端时;隐蔽芽明显长出绿色叶芽。

(2)展叶期开始展叶期:当1-2个小枝上初次出现了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小叶,但已能明显看见叶的形状时。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植物物候现象的观察,了解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植物的花期、叶期、结果期等物候事件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这些观察结果不仅对于研究植物生态学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引言:物候是指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包括开花、叶片生长、果实成熟等一系列事件。

物候现象的发生与气温、日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物候现象的观察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片开阔的田野作为实验场地,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植物作为观察对象,包括桃花、杜鹃花、樱花等。

我们每天定时前往实验场地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植物的物候事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同时,我们还测量了当天的气温、日照时间和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将其与植物的物候事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讨论:经过长期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我们发现,不同植物的物候事件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桃花的开花时间通常在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杜鹃花的开花时间则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这些差异与植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态习性有关。

我们还发现植物的物候事件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当气温升高、日照时间增加时,植物的开花时间通常会提前;而当气温下降、日照时间减少时,植物的开花时间则会推迟。

这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是一致的。

我们还发现,降水对植物的物候事件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物候事件往往会推迟;而在湿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得到促进,物候事件则会提前。

物候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不同植物的物候事件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这与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对物候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植物物候现象的观察,揭示了物候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植物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物候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物候观察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不同植物的物候现象,了解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希望能够对植物的物候变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实验器材和方法2.1 实验器材:- 植物标本- 记录表格- 相机2.2 实验方法:1. 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例如树木、花卉等。

2. 每隔一段时间,到实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3. 根据观察和记录,填写相应的表格,记录植物的物候变化情况。

3. 实验观察记录通过对多个植物进行长达数月的观察和记录,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典型植物的物候变化情况。

3.1 樱花樱花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其物候变化与春季的气温和光照密切相关。

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 2月下旬:樱花开始出现花苞- 3月初:大部分樱花开始绽放,花色艳丽- 3月中旬:樱花进入全盛期,形成美丽的樱花隧道- 3月下旬:樱花开始凋零,花瓣逐渐飘落3.2 杜鹃花杜鹃花是夏季的代表性花卉之一,其物候变化主要与季节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 5月中旬:杜鹃花开始出现花苞- 6月初:花苞逐渐绽放,呈现鲜艳的颜色- 6月中旬:杜鹃花进入盛花期,花朵密集且色彩鲜明- 7月中旬:杜鹃花开始凋零,花朵逐渐零落3.3 枫树枫树是秋季最具特色的树木之一,其物候变化与季节的温度和日照时间有关。

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 8月中旬:枫树开始逐渐变黄,叶尖出现红色- 9月初:叶片基本变为红黄色,开始逐渐飘落- 9月中旬:枫叶全部变为红色,整棵树呈现绚丽的红色- 9月下旬:枫叶开始飘落,树上几乎没有叶子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植物的物候变化与季节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天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促使植物生长迅速,夏季高温和充足的阳光让花卉绽放艳丽,秋天凉爽和日照时间的变短使树木叶片变色,冬季寒冷干燥导致植物休眠。

同时,植物的物候变化也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有关。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

物候观察实验报告(一)物候观察实验报告简介•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和花开花谢的时间。

•实验过程中选取了多种常见植物,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

实验设计•选取了樱花、玫瑰、银杏、荷花等植物作为研究对象。

•将每种植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正常生长观察,对照组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控制处理。

观察指标•观察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包括萌芽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等。

•记录花朵的颜色、形状、数量等信息。

•测量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

实验结果1.樱花观察:•萌芽期:2月中旬 - 3月初。

•开花期:3月底 - 4月初。

•花谢期:4月中旬。

2.玫瑰观察:•萌芽期:3月初。

•开花期:5月初 - 6月初。

•花谢期:6月中旬。

3.银杏观察:•萌芽期:4月初。

•生长期:4月中旬 - 5月初。

•叶片变黄期:11月。

4.荷花观察:•新叶初露期:4月中旬。

•开花期:6月中旬 - 7月初。

•开花结束期:7月中旬。

结论•不同植物的物候现象存在明显差异,这与植物的种类、生态适应性等因素有关。

•樱花的开花期较短,花期持续时间约为1-2周。

•玫瑰的生长周期较长,开花期较晚,花期持续时间约为1个月。

•银杏的叶片变黄期较为醒目,通常在秋季的11月出现。

•荷花开花期较长,花期持续时间约为2-3周。

实验意义•通过此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物候现象。

•资料的积累可以用于农业、园艺等领域,预测和调整作物的种植、养护和采收时间。

•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研究,物候观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望•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和种类,提高观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合气候变化等因素,进一步探讨植物物候现象和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将物候观察结果与气象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更多的科学规律。

以上是对物候观察实验结果的简要总结,希望这次实验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实验开始前,选取了适合物候观察的植物,包括常见的树木、花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物候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物候的观测和记录方法,分析生境差异对植物物候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物候与物候学
简单地说,物就是生物,候就是气候,所谓物候就是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周期性的关系,如桃花开放,柳枝吐绿等。

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物候学是研究植物、动物和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又称生物气候学。

物候学与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各个地方、各个区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科学,都是带地方性的科学,但又有所不同:
物候学是通过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来往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也可通过动植物行为推知过去或将来的气候变化。

气候学是观测和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而推求其原因和趋向。

2.物候观测的意义
长期而系统的物候观测可以指导农业、园林也可以表现气候变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现在国内外的物候观测也正逐步向着系统化、长期化发展,并开始了全球网络化的进程。

具体作用如下:
(1)农林业应用
预报农时
作物培养与植物引种
植物造林
(2)物候观测与地球观测系统
物候观测是地球观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候观测可以为卫星观测资料(遥感资料)的校准提供重要依据
(3)生态学研究
物候过程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有助于了解物种竞争与生态系统的种群竞争;
有助于了解碳、氮、水等主要生态系统过程;
有助于了解物种的迁移、适应与产出;
有助于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授粉等等)
3.木本阔叶植物的物候期划分
(1)萌动期
芽开始膨大期:当植株的1-2个小枝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
形或角形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

(注意花芽和叶芽应分别记录)
芽开放期:有鳞片的芽,当鳞片开裂、芽的上部出现绿色尖端时;隐蔽芽明显长出绿色叶芽。

(2)展叶期
开始展叶期:当1-2个小枝上初次出现了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小叶,但已能明显看见叶的形状时。

展叶盛期:当植株50%小枝上的小叶完全展开时,便进入了展叶盛期。

(3)显蕾期
当植株1-2个小枝花芽中出现花蕾或花序时,便进入了展叶盛期。

(4)开花期
开花始期:第1个小枝上的花瓣开始完全开放,是开花始期。

柳属植物是无被花,始期标志是雄株柔荑花序长出雄蕊,花序黄色,用手触摸,手指上粘留花粉。

开花盛期:50%小枝的花都展开花瓣或者散出花粉。

开花末期:留有极少数的花或花序停止散出花粉,或柔荑花序大部分脱落。

第二次开花期:有些树木在夏天和初秋有第二次开花现象。

(5)果熟期
果实或种子成熟期:蒴果、坚果、核果、浆果、梨果、荚果、翅果。

果实或种子脱落开始期:少数果实或种子脱落。

果实或种子脱落末期:果实或种子几乎全部脱落。

(6)叶秋季变色期
叶开始变色期:少数叶子开始变黄色或者红色。

叶全部变色期:叶子完全变色。

(7)落叶期
落叶开始期:在没有风的时候,叶子一片一片的落下来。

落叶末期:树上的叶子几乎全部脱落。

以上各发育期,本学期不能全部观测,可以简化观测记录的项目:
(1)芽开放期,(2)开始展叶期,(3)展叶盛期、(4)开花始期,(5)开花盛期,(6)开花末期,(7)果熟期。

三.实验器材
记录本、照相机。

四.实验场所
观测记录地点:新校校园或老校校园。

数据总结分析:学生宿舍内自备电脑。

五.实验步骤
1.每组选择3~5个植物种,每种植物设置至少2个观测点位,保证小组成员中
每人观测一个点位的一种植物。

2.标明每棵植物生长情况(高度、冠幅);位置与小环境(独立树还是树丛;半径多少米之内无其他木本植物;有无遮挡建筑等)。

3.每天对各点位的植物物候进行详细观测和记录,并记录每天的天气(阴晴、风向、降雨),以利后期比较分析。

六.注意事项
1. 观测目标固定:不要弄错种名与植株。

2. 观测点位固定:不要搞乱植株的位置。

3. 观测人员固定:同一点位的同一物种,由某位同学专人负责,贯彻到底。

七.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