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通信中的几个重要技术
局域网组建的关键技术解析

局域网组建的关键技术解析在现代信息化时代,局域网的组建已经成为了企业、学校、机构等各类组织的常见需求。
局域网的建立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的内部网络通信,还能够实现共享资源、数据传输等功能。
本文将对局域网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物理设备在局域网组建中,物理设备是起到连接网络、传输数据的关键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物理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网线等。
1. 路由器:路由器是局域网中的核心设备,负责将数据包转发到不同的网络。
它可以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IP地址,决定将数据转发到哪个网络。
同时,路由器还能够提供安全策略、网络管理等功能。
2. 交换机:交换机是连接多个设备的网络设备,它能够根据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
交换机具有高速传输、低延迟等特点,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交换。
3. 网线:作为连接设备的媒介,网线在局域网组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网线类型有Cat5、Cat6等,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网线种类。
二、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局域网中各个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和环形拓扑等。
1.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是指所有设备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设备(如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网络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但对设备的依赖较高。
2. 总线拓扑:总线拓扑是指所有设备都连接到一个共享线路的网络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简单易实现,但对于网络数据的传输存在一定的限制。
3. 环形拓扑:环形拓扑是指所有设备按照环形顺序连接的网络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数据传输效率,但故障处理相对较为复杂。
三、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实现局域网组建的关键技术,它规定了不同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的数据格式和传输规则。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最基础的协议之一,也是局域网通信的重要协议。
它以分层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分别对应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局域网交换技术

局域网交换技术局域网交换技术是指在局域网中实现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和数据传输的技术。
它主要包括交换机、网桥和网关等设备的使用,以及以太网、令牌环网和FDDI等不同局域网协议的应用。
一、交换机的作用和原理交换机是局域网中最常用的网络设备之一,它可以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连接,并在实现数据传输的同时,有效地控制数据的流量和传输速度。
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来判断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从而实现对数据的转发和控制。
交换机的原理是通过建立一个虚拟的通信路径,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行为隔离开来,从而提高通信效率和网络性能。
当一台计算机向交换机发送数据时,交换机会记录下该计算机的MAC地址,并根据地址表将数据包准确地送达目标计算机,避免了广播传输带来的冲突和浪费。
二、网桥的作用和原理网桥是一个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设备,其作用是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网桥通过物理地址(MAC地址)过滤和转发数据包,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路径。
网桥的原理是根据MAC地址来判断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网络中。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网桥时,网桥会查找其目标MAC地址,如果目标地址在同一网络中,网桥会直接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计算机;如果目标地址在不同网络中,网桥会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网络中,实现数据的跨网传输。
三、网关的作用和原理网关是一个连接两个或多个不同网络的设备,其作用是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网关可以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并根据不同的协议和地址进行转换和路由。
网关的原理是通过IP地址来判断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和来源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中。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网关时,网关会查找目标IP地址,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网络中,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四、不同局域网协议的应用局域网交换技术涵盖了多种不同的协议和标准,其中最常见的是以太网、令牌环网和FDDI。
以太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局域网协议,它采用CSMA/CD的方式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和冲突检测。
第三章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全

3.2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3.2.3多小区无线局域网
BSS 1
BSS 2
有线骨干网 Distribution System
AP
AP
ESA网络结构示意图
若干个独立结构的BSS网络经接入点AP通过有线骨干网与其它BSS网络相连,便构成多小区的无线局域网络,即ESS网络。扩大了通信范围,通信距离可达到几km。
*
3.2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3.2.1 概述
所有网中的设备都称做站。除了互联使用的无线局域网中的AP是一个特殊的站(固定的)外,其它站都是用户站,它们可以是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或其它智能终端设备。 按照站的移动性划分,无线局域网中的站可以分为三种: ● 移动站: 经常在行进中开机和使用。 ● 半移动站:经常改变使用场所,但行进中不使用。 ● 固定站: 很少改变使用场所,即使改变使用场所时,不在行进中开机或使用。
在集中控制组网方式下,由于信道资源的分配、MAC控制都采用集中控制方式,中心站可根据网内业务量的具体情况改变控制策略及参数,使网络性能(吞吐量、延迟等)趋于最佳,信道利用率可大大提高。
另外,该方式下的中心站还起信号中继作用,可有效延长网内移动站间的通信距离。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中心站的引入使得BSA结构复杂,且中心站的故障会导致全网工作瘫痪。
L L MS1 MS2 中心站(CS)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示意图
每一个小区称作一个基本服务区(BSA),区内的构件称为基本服务集(BSS)。
若干个通过有线骨干网桥接的基本服务区(BSA)构成一个扩展服务区(ESA),ESA内的构件称为扩展服务集(ESS)。
*
WLAN 架构方式 Service Set形容各种WLAN的构架。换句话说,共有三种方法构建WLAN。此三种方法是: (1) Basic Service Set (BSS) (2) 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3) 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IBSS)
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技术实现

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技术实现一、局域网简介局域网是指建立在小范围内的、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用于实现多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通常情况下,局域网的范围不超过一个建筑或校园范围内。
通常企业、学校和家庭都会建立局域网,以便实现各种共享和通信的需求。
二、通信技术简介为了使局域网之间的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使用了不同的通信技术。
常见的局域网通信技术如下:1、以太网技术以太网是当前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
它是一种基于共享介质的广播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高速通信和数据传输。
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控制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无需通过有线电缆连接的方式下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无线局域网技术通常使用IEEE 802.11标准,在家庭和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是指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高速通信和数据传输。
它通常应用在需要高速通信的场合,如金融、政府机构和企业等。
三、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技术实现建立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
常见的实现方式如下:1、路由器技术路由器是一种具有路由功能的网络设备。
当两个不同的局域网需要进行通信时,路由器会将收到的数据包转发到其他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使用IP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和交换,以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2、虚拟专用网技术虚拟专用网(VPN)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建立私有网络的技术。
VPN可以建立两个不同的局域网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
VPN还可以实现网络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3、管理交换机技术管理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管理局域网中各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它可以通过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来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管理交换机还可以提供安全性和带宽控制等其他功能。
四、总结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技术实现主要包括路由器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和管理交换机技术。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WLAN)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享受休闲时光,还是在办公室里忙碌工作,无线局域网都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网络连接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无线局域网技术?它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关键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无线局域网的技术。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有限的区域内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
与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相比,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移动性,用户不再受到线缆的束缚,可以在覆盖范围内自由地移动并保持网络连接。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基于无线电波的传输。
通常,它由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 AP)和多个无线客户端(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组成。
接入点负责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向周围区域广播。
无线客户端则通过接收这些无线信号,并与接入点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在无线局域网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因素决定了其性能和可靠性。
首先是频段的选择。
目前,常见的无线局域网频段包括 24GHz 和5GHz。
24GHz 频段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但可用的信道较少,容易受到干扰。
5GHz 频段则提供了更多的信道,干扰相对较少,但穿透能力较弱。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频段。
其次是无线信号的调制方式。
常见的调制方式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 OFDM)能够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另外,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无线信号的开放性,容易受到非法访问和攻击。
因此,采用加密技术如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和 WPA2 等,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传输。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4章 局域网

2022/3/23
25
以太网名字的由来
1973年,Bob Metcalfe将该系统命名为“以太网 ――Ethernet”。“ 以太网――Ethernet”中的“ether” 源于物理学名词,“以太”最初被认为是电磁波的传 输介质,宇宙中充满了“以太”,因此电磁波将被传 输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DIX 以 太 网 标 准 有 两 个 版 本 : 1980 年 9 月 发 布 的 1.0版本和1982年11月发布的2.0版本。
2022/3/23
27
以太网的标准
1985 年 , IEEE 在 DIX 以 太 网 标 准 的 基 础 上 制 定 了 IEEE
802.3标准,术语“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
802.7宽带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宽带网络技术的 建议;
802.8光纤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光纤网络技术的 建议;
802.9综合话音/数据的局域网(IVDL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10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
802.11无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第 4 章 局域网(LAN)
4.1 LAN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4.2 局域网的IEEE 802标准 4.3 局域网的网络体系结构 4.4 CSMA/CD协议和IEEE 802.3标准 4.5 令牌总线和IEEE 802.4标准 4.6 令牌环和IEEE 802.5标准 4.7 高速局域网技术与无线局域网技术 4.8 综合布线技术
802.12 100Mbps高速以太网按需优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00V20G22-/3A/23ny LAN。
14
局域网相关技术及解决方案

1.什么是Internet (继续的)
网 络1 路由器 网 络1 路由器 路由器 网 络1 路由器
网 络1
Internet结构示意 图
图 2-1 Internet结构示意图
2.Internet的发展史
Internet的前身是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建立的 ARPAnet网。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进行了分组 交换技术的研究,并导致了TCP/IP网络协议的出现和发展, 并使用TCP/IP网络协议将全美军方的所有局域网连接起来。 1972年,ARPRnet实验人员首次成功地发了世界上第一 件电子邮件(E_Mail),1973年,ARPRnet和其他网络系统 连接成功,可以通过无线电话系统和地面移动网络系统进 行连接,从此网络的发展日趋成熟。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宣布,不再向互联网络提供资金,从此,网络进入 市场经济,完全走向商业化道路。 1996年2月,我国有资格设置独立国际信息出口的 Internet服务机构有四个: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 (CHINANET)、中国教育研究网(CERNet)、中国科技网 (CSTNet)、中国金桥网(CHINAGBN)。
超文本传输协议
WWW服务是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协议的,它是一种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协议,Web页浏览器是 HTTP的客户端应用程序,Web是依靠HTTP协议进行传输的。HTTP协议实 现的也是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资 源请求信息,各个站点的Web服务器负责响应浏览器提交的访问请求。
1.电子邮件服务(E_Mail) (继 续的)
Web服务器返回的Web页可以是已经写好并保 存发服务器中的静态网页,也可以是服务器动态创 建的、用来响应用户输入信息的页面,或者是列出 Web站点上可用文件和文件夹的目录列表页面。
一、局域网的特点:局域网络是包含低三层功能的通信网络

一、局域网的特点:局域网络是包含低三层功能的通信网络。
连接到局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是广义的,包括计算机、终端、各种外设等。
其覆盖的地理范围可以是一个建筑物、一个校园或者大至几十公里直径的区域。
二、局域网的典型特性高数据速率(0.1~100Mbps)短距离(0.1~25km)低误码率(10-8~1O-11)三、局域网分类局域网LAN,是最普遍的一种局域网计算机交换机(CBX或PABX),这是采用线路交换的局域网四、局域网主要技术传输媒体。
拓朴结构。
媒体访问控制方法(MAC)。
其中最重要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它对网络特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将传输媒体的频带有效地分配给网上各站点的方法,称为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在LAN和WAN之间是城市区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是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网络,但它使用LAN的技术。
针对这一目标在IEEE803.6中定义了一种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的标准(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
五、本章主要内容:局域网的选择。
局域网参考模型。
逻辑键路控制协议。
CSMA/CD媒体访问控制。
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
NOVELL网络。
局域网的选择--------------------------------------------------------------------------------在描述不同类型LAN的结构和操作之前,首先要了解选择LAN必须考虑的有关课题,这些课题的有关内容可用关系图概括,如图6.1所示。
下面将详细讨论各个课题。
一、局域网的拓扑局域网常用的拓扑有三种,星型、环型和总线/树型,有关网络拓朴的概念已在第一章中作了介绍,本节针对局域网的拓扑适用范围作一些说明。
星型拓扑局域网的典型实例就是计算机交换机CBX。
环型拓扑局域网的典型实例便是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1。
总线/树型拓扑是用来实现LAN的最通用的拓扑,并且在LAN中使用两种传输技术:基带和宽带。
局域网技术简介

局域网技术简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有限范围内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集合。
局域网技术是现代网络通信领域的基础,它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共享资源、共享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传输速度。
本文将介绍局域网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局域网技术原理1.1 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等。
总线型拓扑结构将计算机通过一条共享的通信介质连接起来,星型拓扑结构则以一个中央交换设备为核心,而环型拓扑结构则是将计算机连接在一个环形结构中。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1.2 数据传输技术局域网中常用的数据传输技术有以太网(Ethernet),它使用了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来解决多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包时的冲突问题。
此外,局域网中还使用了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它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1.3 网络协议局域网中主要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它是因特网的基础协议。
TCP/I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它通过分段、传输层协议控制等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局域网技术应用2.1 共享资源局域网技术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连接在一起,实现共享资源的功能。
例如,在一个办公室的局域网中,员工可以通过共享打印机、文件服务器等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2 信息传输局域网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输。
在一个局域网中,数据可以以高速传输,比如通过千兆以太网可以达到每秒传输1GB以上的速度。
这种高速的传输速度对于需要频繁传输大量数据的场景非常重要,比如多媒体数据的传输。
2.3 远程访问利用局域网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访问的方式连接到办公室的局域网。
这使得员工可以在家或外出时访问公司的资源和文件,实现远程办公的需求。
三、局域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3.1 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它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分离,通过集中控制器来实现对网络的控制和管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1、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网络通信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构成。
2、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其中局域网主要用来构造一个单位的内部网。
3、信号是___数据____的表示形式,它分为__模拟____信号和___数字____信号。
4、为了便于数据传输和处理,必需采用__数据编码___技术。
5、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__电信号___,而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__。
6、异步传输是以__字符___为单位的数据传输,同步传输是以__数据块__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7、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___高效率___而__无差错传送数据。
8、信噪比是指__信号__与__白噪声__的比值,其比值越___大___,所引起的差错将会越小。
9、差错纠正有__反馈重发纠错__和__前向纠错___两种方法,绝大多数的通信系统采用的都是__反馈重发纠错__。
10、通常我们可将网络传输介质分为___有线_____和____无线____两大类。
11、双绞线是一种最常用的传输介质,两根导线相互绞在一起,可使线对之间的___电磁干扰___减至最小,比较适合___短距离___传输。
12、在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有_____5类___双绞线UTP和_____1类___双绞线STP两类,其中5类UTP的传输带宽为___100____MHz。
13、在___低频_____传输时,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要高。
14、在网络中通常使用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交换技术。
15、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环型和总线型。
16、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构造技术。
17、在IEEE802局域网标准中,只定义了__物理层___和__数据链路层___两层。
18、局域网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是_介质访问控制__技术,也是局域网设计和组成的最根本问题。
局域网技术——精选推荐

第3章局域网技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一个地理范围有限,将各种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互联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计算机通信系统。
局域网具有传输速率高、地理范围覆盖较小、误码率低等特点。
本章主要对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局域网相关的IEEE 802系列标准、交换式局域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进行详细描述。
本章学习要求:u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局域网的分类;u掌握:IEEE 802.3和IEEE 802.5标准的特点;u了解:IEEE 802.4标准的特点;u掌握:交换式以太网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u掌握: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u了解:掌握IEEE 802.11系列标准规范;u了解:Ad Hoc网络的基本特点。
3.1 局域网概述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地理范围在几十米到几千米内的办公楼群或校园内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一个局域网可以容纳几台至几千台计算机。
按局域网的特性看,局域网可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工厂及企事业单位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的组网。
局域网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
一般可是一间办公室、一栋楼或一个校园区域等;2.数据传输率较高。
一般在1~100Mbps,光纤构建的局域网甚至可以达到1000Mbps;3.数据传输误码率较低。
误码率一般在10-8之间;4.易于组建和维护,且各站点间关系平等,非从属关系;5.相关网络技术易于理解。
如: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以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等。
对于局域网网络的分类,我们可以有着多种参照标准进行实施。
如:按照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等结构;按照工作模式分为:对等网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按照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局域网(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无线局域网(电波、微波、红外线等);按照信息交换方式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等;按照访问控制方法分为:以太网的CSMA/CD、令牌环网、FDDI网、ATM网等。
几种局域网技术的区别--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ATM、无线局域网WLAN

1. 以太网(EtherN et)以太网最早是由Xero x(施乐)公司创建的,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为一个标准。
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以太网(10Mbps)、快速以太网(100Mbp s)、千兆以太网(1000 Mbps)和10G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 EEE802.3系列标准规范。
以太网技术在网络技术中的发展如火如荼的主要原因便是它能够实现局域网、城域网等的技术的兼容,(1)标准以太网最开始以太网只有10M 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最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
以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所有的以太网都遵循IE EE 802.3标准,下面列出是I EEE 802.3的一些以太网络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带宽”。
·10Base-5 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1Base-5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10Broa d-36 使用同轴电缆(RG-59/U CATV),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10B 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2)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 et)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数据流量速度需求。
局域网主要由哪三大部分组成_网络技术

局域网主要由哪三大部分组成_网络技术局域网主要由哪三大部分组成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是指连接在一个有限地理范围内的多台计算机和设备的网络系统。
在构建局域网时,需要考虑到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和网络协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部分,并探讨它们在局域网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一、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局域网的基础,它们负责实现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连接与通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局域网网络设备:1.1 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局域网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连接不同的子网,并负责转发数据包。
路由器不仅能够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还能提供网络地址转换(NAT)和防火墙等功能。
路由器的作用是将局域网与广域网(WAN)相连,实现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1.2 交换机(Switch):交换机主要用于在局域网中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它能够根据目标MAC地址来判断数据包的转发路径,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交换机还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使得不同的设备可以处于不同的网络分段中。
1.3 网桥(Bridge):网桥用于连接不同的局域网。
它能够通过学习MAC地址表来判断数据包应该转发到哪个局域网中。
网桥在数据链路层工作,使得不同的局域网之间能够互联互通。
1.4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卡是计算机与局域网之间的物理接口。
它负责将计算机的数据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网络连接传输。
每台计算机都需要安装网卡才能与局域网相连接。
二、通信介质通信介质指的是用于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的物理媒介。
局域网常见的通信介质有以下几种:2.1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局域网中应用最广泛的通信标准之一。
它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CSMA/CD(载波侦听多路接入/碰撞检测)协议来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2 光纤(Fiber Optic):光纤以光信号的形式来传输数据,具有高速传输、抗干扰和大容量等优势。
网络通信中的局域网技术

网络通信中的局域网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可能会认为局域网技术已经被淘汰了,但实际上,在很多场景下,局域网仍然是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的技术以及局域网的应用。
一、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简称LAN(Local Area Network),是指在小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网络。
它通常由一个路由器、一个交换机、多个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组成。
这些设备通过网络线缆、无线网络等方式进行连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网络环境。
相比于互联网,局域网有以下优势:1.高效性: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对互联网更快,通信速度更快,数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2.安全性:由于局域网内部不需要外部的路由设备,因此它相对私密和安全,避免了数据泄露和其他安全隐患。
3.节约成本:由于局域网小型化、本地化的特点,可以大大减少网络设备费用。
二、局域网技术1.物理拓扑结构局域网有许多不同的物理拓扑结构,它们却都是在硬件上进行实现的。
这些结构包括总线、星形、环形、网状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对于不同的局域网有不同的优劣势,尤其在应用特定方案中的性能和使用方面。
2.传输媒介在传统的局域网中,由于计算机之间连接需要使用网络连接线,因此传输媒介是一种重要的局域网技术。
常见的传输媒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3.局域网协议在局域网中,网络通信协议是实现通信的关键,协议决定了计算机之间如何建立连接以及如何传输数据。
常见的协议包括TCP/IP协议、以太网协议、桥接协议、路由协议等。
4.网络设备在局域网的构建中,网络设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了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链路聚合器等。
这些设备有助于提供网络互连,维护数据交换的稳定性,以及实现通信、控制和管理等功能。
三、局域网的应用局域网技术有许多实际应用,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
1.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内部网络通常就是一个局域网系统。
在这个机构内部,员工可以利用这个局域网连接到公司内部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和数据库等,方便地获取信息和资源。
无线局域网(1)

802.11n,导入多重输入输出(MIMO)和40Mbit通道宽度(HT40)技术,基本上是802.11a/g的延伸版。
除了上面的IEEE标准,另外有一个被称为IEEE 802.11b+的技术,通过PBCC(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技术在IEEE 802.11b(2.4GHz频段) 基础上提供2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但这事实上并不是一个IEEE的公开标准,而是一项产权私有的技术(产权属于德州仪器)。
802.11标准是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是对网络的物理层(PH)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进行了规定,其中对MAC层的规定是重点。各厂商的产品在同一物理层上可以互操作,逻辑链路控制层(LLC)是一致的,即MAC层以下对网络应用是透明的。这样就使得无线网的两种主要用途----“(同网段内)多点接入”和“多网段互连”,易于质优价廉地实现。对应用来说,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的“兼容”就意味着竞争开始出现;而在IT这个行业,“兼容”,就意味着“十倍速时代”降临了。99年底,朗讯(LUCent)推出了速率为11M与10M以太网等同的WaveLAN新产品----从而实现了“无线网达到有线网速率”这一近期目标,相对于以前无线网最大速率2Mbps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飞跃,而这其中,802.11无疑也是原动力楼之间建构网络的连结,取代专线,简单又便宜。餐饮及零售:餐饮服务业可使用无线局域网络产品,直接从餐桌即可输入并传送客人点菜内容至厨房、柜台。零售商促销时,可使用无线局域网络产品设置临时收银柜台。医疗:使用附无线局域网络产品的手提式计算机取得实时信息,医护人员可藉此避免对伤患救治的迟延、不必要的纸上作业、单据循环的迟延及误诊等,而提升对伤患照顾的品质。企业:当企业内的员工使用无线局域网络产品时,不管他们在办公室的任何一个角落,有无线局域网络产品,就能随意地发电子邮件、分享档案及上网络浏览。仓储管理:一般仓储人员的盘点事宜,透过无线网络的应用,能立即将最新的资料输入计算机仓储系统。货柜集散场:一般货柜集散场的桥式起重车,可于调动货柜时,将实时信息传回office,以利相关作业之逐行。监视系统:一般位于远方且需受监控现场之场所,由于布线之困难,可藉由无线网络将远方之影像传回主控站。展示会场:诸如一般的电子展,计算机展,由于网络需求极高,而且布线又会让会场显得凌乱,因此若能使用无线网络,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决定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

决定局域⽹的主要技术要素⼀.局域⽹传输介质 局域⽹中常⽤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和⽆线通信信道。
过去同轴电缆的性价⽐是最好的。
⽬前中⾼速的局域⽹中都采⽤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在远距离传输中使⽤光纤传输,在有移动站点的局域⽹中,则采⽤⽆线通信技术。
⼆.拓扑结构a:星型结构这种结构是⽬前在局域⽹中应⽤得最为普遍的⼀种,在企业⽹络中⼏乎都是采⽤这⼀⽅式。
星型⽹络⼏乎是Ethernet(以太⽹)⽹络专⽤,它是因⽹络中的各⼯作站节点设备通过⼀个⽹络集中设备(如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在⼀起,各节点呈星状分布⽽得名。
这类⽹络⽬前⽤的最多的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如常见的五类线、超五类双绞线等。
这种拓扑结构⽹络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如下⼏点:(1)容易实现:它所采⽤的传输介质⼀般都是采⽤通⽤的双绞线,这种传输介质相对来说⽐较便宜,如⽬前正品五类双绞线每⽶也仅1.5元左右,⽽同轴电缆最便宜的也要2.00元左右⼀⽶,光缆那更不⽤说了。
这种拓扑结构主要应⽤于IEEE 802.2、IEEE 802.3标准的以太局域⽹中;(2)节点扩展、移动⽅便:节点扩展时只需要从集线器或交换机等集中设备中拉⼀条线即可,⽽要移动⼀个节点只需要把相应节点设备移到新节点即可,⽽不会像环型⽹络那样"牵其⼀⽽动全局";(3)维护容易;⼀个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连接,可任意拆⾛故障节点;(4)采⽤⼴播信息传送⽅式:任何⼀个节点发送信息在整个⽹中的节点都可以收到,这在⽹络⽅⾯存在⼀定的隐患,但这在局域⽹中使⽤影响不⼤;(5)⽹络传输数据快:这⼀点可以从⽬前最新的1000Mbps到10G以太⽹接⼊速度可以看出。
b:环型结构这种结构的⽹络形式主要应⽤于令牌⽹中,在这种⽹络结构中各设备是直接通过电缆来串接的,最后形成⼀个闭环,整个⽹络发送的信息就是在这个环中传递,通常把这类⽹络称之为"令牌环⽹"。
实际上⼤多数情况下这种拓扑结构的⽹络不会是所有计算机真的要连接成物理上的环型,⼀般情况下,环的两端是通过⼀个阻抗匹配器来实现环的封闭的,因为在实际组⽹过程中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便真的做到环的两端物理连接。
覆盖技术 交换技术

覆盖技术交换技术覆盖技术和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网络中常用的两种技术手段,它们在网络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介绍这两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覆盖技术1. 覆盖技术的基本原理覆盖技术是指在通信网络中,通过在发送端将原始数据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包,然后将这些数据包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接收端,并在接收端将这些数据包重新组合成完整的原始数据的一种通信技术。
2. 覆盖技术的应用覆盖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的分布在空间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负责采集和传输环境中的信息。
由于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有限,因此需要使用覆盖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另外,覆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通过使用多个基站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覆盖范围的扩展。
二、交换技术1. 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交换技术是指在通信网络中,通过使用交换设备将传入的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的一种通信技术。
交换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来选择合适的端口进行转发,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2. 交换技术的应用交换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在局域网中。
局域网是指覆盖范围较小的网络,通常由多台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组成。
在局域网中,交换技术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和较低的延迟,以满足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求。
另外,交换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广域网中,通过使用路由器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总结:覆盖技术和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网络中常用的两种技术手段。
覆盖技术通过将数据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包,并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覆盖范围的扩展;交换技术通过使用交换设备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实现了高速的数据传输和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这两种技术在通信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网络通信提供了便利和高效性。
局域网技术简介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的概念根据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大小,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种类型。
局域网:一般而言,在小范围内将多种通信设备互连起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不同于其他网络,其主要特点如下:覆盖范围小。
只能够提供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各网络层的通信功能。
可以连入多种数据通信设备。
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较低可靠性高。
协议简单、结构灵活、建网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扩充。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局域网常采用广播型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拓扑结构3种。
局域网的分类方式【按照网络转接方式】共享介质局域网中,数据以广播的方式在网内传输,局域网中的各个结点都共享公用的传输介质。
多用于以太网/令牌环网。
以交换机为核心的局域网统称为交换局域网。
用于交换式以太网,以太网的升级,结点越多,竞争越激烈,时间越长。
【按照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和令牌环网。
以太网(Ethernet):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令牌环(Token Ring )网:通过“令牌”,以让各个结点获得数据发送权,避免数据传输的冲突。
【按照网络资源管理方式】可分为对等式和非对等式对等式局域网。
所有结点地位平等。
任何结点之间都可以直接通信和资源共享,而且各个结点都拥有自主权。
非对等式网络。
结点的地位有所不同,如服务器与客户机。
服务器通过集中控制的方式管理网络资源,并为工作站提供服务。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是非对等式网络的典型代表。
管理分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管理者,需要授权;资源相对集中;多见办公室、家庭。
【按照网络传输技术】由于网络传输技术多种多样,如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等,局域网的划分也可以按照传输技术的不同来进行,如划分为基带局域网和宽带局域网。
采用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技术的局域网称为基带局域网。
采用模拟信号频带信号传输技术的局域网称为宽带局域网。
【IEEE 802标准】该标准描述了局域网参考模型。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局域网特性的关键技术要素是什么呢?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供大家参考阅读!局域网特性的关键技术要素1.专用服务器结构:(Server—Baseb)又称为“工作站/文件服务器”结构,由若干台微机工作站与一台或多台文件服务器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组成工作站存取服务器文件,共享存储设备。
文件服务器自然以共享磁盘文件为主要目的。
对于一般的数据传递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是当数据库系统和其它复杂而被不断增加的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到来的时候,服务器已经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了,因为随着用户的增多,为每个用户服务的程序也增多,每个程序都是独立运行的大文件,给用户感觉极慢,因此产生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其中一台或几台较大的计算机集中进行共享数据库的管理和存取,称为服务器,而将其它的应用处理工作分散到网络中其它微机上去做,构成分布式的处理系统,服务器控制管理数据的能力己由文件管理方式上升为数据库管理方式,因此,C/S由的服务器也称为数据库服务器,注重于数据定义及存取安全后备及还原,并发控制及事务管理,执行诸如选择检索和索引排序等数据库管理功能,它有足够的能力做到把通过其处理后用户所需的那一部分数据而不是整个文件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户机去,减轻了网络的传输负荷。
C/S结构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与局域网技术发展相结合的结果。
3.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在拓扑结构上与专用Server与C/S相同。
在对等式网络结构中,没有专用服务器每一个工作站既可以起客户机作用也可以起服务器作用。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
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
常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解析

常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解析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促进了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GPS检测、挖掘机器人设计等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常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分析无线网络随着局域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无线网络不需要进行布线,就可以实现信息传输,为人们的通信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无线网络不仅具有质量高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降低通信成本,所以在许多的领域中,都可以应用无线网络通信,以此提高各领域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无限网络的的应用优势。
目前我国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有很多种,与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所以应常用网线网络技术的深入的分析,以此不断提高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水平。
1 无线广域网无线广域网不仅可以实现与私人网络进行无线连接,同时还可以与遥远的观众进行无限连接。
在无限广域网中,常使用的通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GPS、GSM、以及3G,下面就针对这三种技术进行探讨。
1.1 GPSGPS是一项重要的定位技术,其主要基础为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在海陆空进行三维导航,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定位能力,美国在1994年全面建成。
GPS系统主要由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以及GPS信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GPS系统的卫星共有24颗,它们在轨道平面上均匀分布,其主要负责两方面工作,其一是对卫星进行监控,其二计算卫星星历;对于GPS用户设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GPS信号接收机硬件,另一部分为GPS信号接收机处理软件。
GPS在工作过程中,通常利用GPS信号接收机,对GPS卫星信号进行接收,并对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行确定相关的信息,包括用户位置以及速度等等,以此实现GPS定位以及导航的目的。
GPS系统具有一定的特点,包括操作简便、高效率以及多功能等,最初,在军事领域中应用GPS,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发展,GPS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民用领域中应用力度逐渐加大,特别是在工程测量中,可以实现全天候的准确监测,大大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度,促进工程测量的行业的不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域网通信中的几个重要技术
【关键字】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帧、封装、存储转发、VLAN技术
【摘要】一个单位一般需要组建一个局域网以连入到互联网中,局域网中多采用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IEEE802.3系列协议封装的帧格式是局域网中最为常见的数据组织形式;交换式局域网及VLAN技术目前被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去深入的认识局域网。
局域网覆盖范围小,组建灵活、投资少、可靠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局域网技术已经走近千家万户,一个单位、一个组织都需要组建一个局域网以连入到互联网中。
一般而言,一个局域网中的主机往往同属于一个网段,从而易于整个网络的寻址、布局,也有利于本局域网的管理和维护。
一、局域网中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1、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CSMA技术
在整个网络架构体系中,局域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覆盖范围小,往往适合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组建。
由于复用技术所使用的设备往往价格不菲,因此局域网多不采用多路复用技术。
故而局域网中的介质访问技术(多用户争用信道的机制)尤显的重要。
以下说明常见的四种:
(1)坚持型CSMA技术
特点:若用户需要传输数据,先侦听传输介质,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立即发送;如果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立即发送。
缺点:当多个用户同时捕捉到空闲时,而下个时刻又同时需要占用信道,
则此时产生冲突,当网络中工作站的数目增加时,这种冲突产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2)非坚持型CSMA技术
特点:若用户需要传输数据,先侦听传输介质,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如果介质是忙的,则通过随机算法产生一段随机时间,待随机时间耗尽后,继续侦听;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介质空闲,占用信道,用户传输数据。
缺点:一旦用户侦听信道的结果为忙,则需要产生一个等待时间(这个时间的跨度是随机的、不等的),而在这个等待时间内,信道是无法利用的,降低了信道的利用率。
(3)P—坚持CSMA技术
特点:P—坚持算法是以上两种技术的折中方案,它一方面可以减少冲突,一方面可以降低对介质的浪费,提高通信介质的利用率。
(4)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
特点:若用户需要传输数据,先监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发送数据,发送后,用户还需持续监听信道,若在2t(信号在局域网内来回所花费的时间)时间内,无冲突产生,用户将剩下的数据全部发给接收方,若在2t时间内产生冲
突,则最先捕捉到冲突的网卡发送一个阻塞(JAM)信号给网络中所有用户,当发送方收到此阻塞信号后产生一个随机等待时间,此随机等待时间耗尽后再重复以上步骤。
局域网多采用以太机制,以太网适合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树型、网状型等,传统以太网及目前的快速以太网多采用此机制争用信道,如IEEE802.3,IEEE802.3U等。
2、局域网中的“令牌”(TOKEN)机制
(1)令牌环网—TOKEN RING(IEEE802.5)
主要特点:在环状网络中,令牌是唯一的,令牌流动是有方向的,任何用户持用令牌后才具有占有信道的权利,而且令牌的拥有时间是固定的(HOLD TIME),当该时间耗尽后,令牌便开始按照某个方向向下流动。
(2)令牌总线网—TOKEN BUS(IEEE802.4)
主要特点:物理上看是总线结构,逻辑上环状结构。
二、局域网中数据的封装
不同的传输链路,在局域网中数据的封装格式往往不同。
最常见的封装协议有:PPP协议、HDLC协议、SLIP协议、CSLIP协议、最为重要的封装格式为IEEE802.3系列协议(以太网帧所采用的封装格式)。
48位物理地址(MAC)的加入主要是确保网络通信一对一间的可靠和安全性,单靠可以修改、配置的逻辑地址(IP地址)是无法胜任的,但逻辑地址更方便在大范围网络范围内的寻址。
上图中的封装格式说明了如何启用ARP协议来依
据某个IP地址找到所对应的MAC地址。
“广播”机制在其中功不可没,但亦有安全隐患,如ARP欺骗。
不管采用何种技术架构的局域网,其在数据链路层对帧的长度必有限制。
限制每个帧长度的大小有利于:(一)、增加网络的公平性和实时性,使多个用户交替占用信道,(二)、均衡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因为在IP层,往往采用报文分组的格式来陆续传输信息,不同的报文分组有不同的编号,可被路由设备从不同路径路由到接收方。
称数据链路层中最大帧的长度为最大传输单元(MTU),不同的网络其传输媒介的特性和速率是不一样的,其MTU的值也不一样。
如:以太网为1518个字节,点对点为296B,X.25为576B,FDDI为4352B,4Mbps 的令牌环网为4464B,16 Mbps的令牌环网为17914B等。
4个字节的CRC校验说明了数据链路层检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交换式局域网及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技术
1、换式局域网的优点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交换机。
交换机继承和发展了中继器的功能,局域网中的故障不具备全局性,易于维护和升级,由于交换机的存储功能,进一步减少了冲突产生的几率;同时,由于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得以存储和分析后,更加便于网络的按需配置和管理。
2、虚拟局域网技术
虚拟局域网技术是指在局域网交换机里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所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物理网段、不同网络、不同位置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
同一个虚拟局域网(同一个VLAN)中的所有工作站同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冲突域)。
从物理上看,所有工作站通过一个或若干个交换机相连接,看起来好像同属于一个局域网,然而在逻辑上却属于不同的广播域,这就是VLAN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以进
一步的缩小冲突域,减少冲突的产生,也更加方便网络的相关配置和管理,更加满足用户的许多实际需求。
(1)V LAN的类型
按端口划分(此种方法最普及)、按MAC地址划分和按IP地址划分等。
(2)实例:跨交换机实现相同VLAN间的通信,实验拓扑图如下:
主要步骤:
○1分别在SWITCH A 和B上划分 VLAN10 和VLAN 20,并分别将相应端口添加到不同的VLAN中。
○2将SWITCH A 和B 的24号端口设置成TRUNK口(干道技术)。
○3为每台PC机设置IP和子网掩码并用PING命令验证PC1和PC3之间是否能够通信。
局域网技术发展飞速,如今的局域网中无线网络越来越受重视,可以看到不远的未来千兆局域网将在我国普及,而万兆局域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起来。
任何单位甚至家庭都需要搭建一个局域网,掌握局域网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