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必修一一轮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2021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温习运动的描画一、基本概念1、质点不强调物体本体的形状,而是强调物体位置的变化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画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画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而在参考系上树立坐标系4、时辰和时间距离:时辰是时间计量轴上的某一确定的时间点,时间为一段区间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可用从终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7、速度:速度等于运植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位移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水平.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辰前后无量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络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8、减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水平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反,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反)二、运动图象(只研讨直线运动)1、x—t图象(即位移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相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2、v—t图象(速度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减速直线运动(减速度大小发作变化).(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相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4)、斜率表示减速度.斜率的相对值表示减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减速度的方向.(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2、纸带剖析;(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别时间距离,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3)、可计算出减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讨一、基本关系式v=v0+atx=v0t+1/2at2v2-vo2=2axv=x/t=(v0+v)/2二、推论1、vt/2=v=(v0+v)/22、vx/2=3、△x=at2{xm-xn=(m-n)at2}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运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留意:(1)、确定研讨对象在哪个运动进程,并依据题意画出表示图.(2)、求解运动学效果时普通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正确解法.三、两种运动特例(1)、自在落体运动:v0=0a=gv=gth=1/2gt2v2=2gh(2)、竖直上抛运动;v0=0a=-g四、关于追及与相遇效果1、寻觅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2、处置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相互作用一、三种罕见的力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发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弹力(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2)、发生条件:相互接触,弹性行变(3)、拉力、支持力、压力.(依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5)、可用假定法来判别能否存在弹力.3、摩擦力(1)、静摩擦力:①、发生条件②、方向判别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2)滑动摩擦力:①、发生条件②、方向判别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3)、可用假定法来判别能否存在摩擦力.二、力的分解1、定义;由分力图合力的进程.2、分解法那么: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或三角形定那么.3、求合力的方法①、作图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②、计算法(通常是应用直角三角形)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三、力的分解1、分解法那么: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或三角形定那么、2、分解原那么:依照实践作用效果分解(即两分力的方向)3、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①、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是独一的)②、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独一的)(留意:经过作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判别)4、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高三必修一物理复习知识点

高三必修一物理复习知识点

高三必修一物理复习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必修一物理复习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必修一物理复习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三必修一物理复习知识点篇一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高三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

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

看到了一道成心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

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爱好。

作者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欢迎浏览!1.高三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基本公式:s=v0t+at/22.平均速度:vt=v0+at3.推论:1)v=vt/22)S2S1=S3S2=S4S3==△S=aT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1:t2:t3::tn=1:(21):(32)::(nn1)5)a=(SmSn)/(mn)T(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6)vtv0=2as2.高三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平均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进程量。

3.高三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气体的状态参量(1)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T=(t+273)K。

绝对零度为-273.15℃,它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不能到达。

(2)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不是气体分子自身体积的总和,而是指大量气体分子所能到达的全部空间的体积。

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其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

(3)气体的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遭到气体分子的总冲量。

高三年级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三年级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三年级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导语】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一览无余,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

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作者高三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年级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欢迎浏览,庆祝天下所有的学子们都能获得好成绩!1.高三年级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1、受力分析:要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物体接触,处于什么场中)和运动状态着手,其常规以下:(1)肯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2)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定是多力或漏力;(4)协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1)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推敲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干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推敲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3)方法挑选所触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运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单明了,而不必推敲内力的作用;当触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运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2.高三年级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Δv与产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a=Δv/Δt3.单位:m/s^2(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

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举例:假设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平均地加速后,到达10m/s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一、运动学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涉及的概念有参考系、质点、时刻、时间间隔、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加速度等。

2.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3.质点:o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o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择参考系。

4.时间与时刻:o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

o时间与时刻的联系:可以在时间轴上找到时间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o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5.位移与路程:o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o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o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6.速度:o定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发生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o定义式:v=Δx/Δt,速度的单位是m/s。

o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大物体运动快,速度小物体运动慢。

o性质: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o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加速度:o定义: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o定义式:a=Δv/Δt,加速度的单位是m/s²。

o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

o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o性质: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虽然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有联系,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必然联系。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总结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静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运动条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充要条件是:具有初速度(初速度不为零)。

始终受到大小不变,方向垂直于速度方向,且在速度方向同一侧的合外力。

2.计算公式1)v(线速度)=ΔS/Δt=2πr/T=ωr=2πrn(S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n代表转速)2)ω(角速度)=Δθ/Δt=2π/T=2πn(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3)T(周期)=2πr/v=2π/ω=1/n4)n(转速)=1/T=v/2πr=ω/2π5)Fn(向心力)=mrω2=mv2/r=mr4π/T2=mr4π2n26)an(向心加速度)=rω2=v2/r=r4π2/T2=r4π2n27)vmin=√gr(过最高点时的条件)8)fmin(过最高点时的对杆的压力)=mg-(有杆支撑)9)fmax(过最低点时的对杆的拉力)=mg+(有杆)3.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v①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越大,质点沿圆弧运动越快。

②定义: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通过的弧长s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自主学习回顾】一、参考系坐标系质点1.机械运动: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用来作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就会,通常以为参考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当以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时,这样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系.3.坐标系:一般说来,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及,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4.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的点.(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和可以忽略.【理解要点】1.参考系的理解与选取原则(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其结果可能会不同.(2)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3)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2.对质点概念的理解(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目的是为了研究的问题更加简便.(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原则是: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这就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无关.【典例分析】例1. 2009年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翔轻松地以13秒66的成绩获得第一,赢得了他复出之后的第三项赛事冠军,关于刘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B.教练为了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例2.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10米跳台中获得冠军,若只研究运动员入水前及入水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以陈若琳为参考系,王鑫做竖直上抛运动D.跳水过程中陈若琳和王鑫的重心位置相对她们自己是变化的二、时间间隔与时刻1、时间间隔与时刻2.位移和路程例3.在下面叙述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指的是时刻?(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5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开始点火发射.历经2天20小时28分,于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于主着陆场.(2)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刻被永载史册.(3)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例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三、速度和加速度1.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 与所用 的比值.(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 或某一 的速度. (3)速率:瞬时速度的 叫速率,是标量.2.加速度(1)定义:a = ,Δv 是速度变化量,Δt 是时间间隔.(2)物理意义:描述 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单位是 .【理解要点】1.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速率有何区别?(1)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tx v =,是运动质点在某一时间间隔内位置改变的平均快慢,其方向沿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3)平均速率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三者大小是一致的.2.速度和加速度有何不同?(1)速度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2)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反之亦然.(3)加速度a =t v ∆、速度v =t x 与速度变量Δv 三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v 很大,Δv 可以很小,甚至为0,a 也可大可小.思考:若物体的加速度是-5 m/s 2,能否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提示: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而正方向的规定是任意的,如果规定与加速度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加速度为负值,此时若速度为负值,则物体加速,若速度为正值,则物体减速.因此仅由a=-5 m/s2不能判断物体是在加速还是减速.例5.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 m,一辆汽车用3.2 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 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 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 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 m/s.例6.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中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转动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加速度也不为零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轨迹为直线,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相等的运动.2.规律的描述x(1)公式:v =t(2)图象:如图1-1-4所示.例7. 如图1-1-5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质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先以5 m/s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1 s,而后停了1s,最后以5 m/s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C.B质点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D.B质点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练习题1.(重庆市江北中学高三水平测试)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C.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2.(安徽省示范高中联考)2012年6月6日,天宇上演“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观察到日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和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3.(2014·广州模拟)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汽车通过一隧道的速度为5 m/s4.(2014·温州十校联考)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 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的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 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做质点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5.(2014·安徽省示范高中联考)以下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期为12天半B.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C.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尤塞恩·博尔特以9秒63的成绩夺得百米短跑冠军,并再次打破自己四年前创造的奥运会纪录D.开始上课3 min时,小明就睡着了6.(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 m 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3 s和19.32 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连续两届卫冕100米和200米冠军的第一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决赛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B.2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C.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 m/sD.1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6 m/s7.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8.(2014·浏阳一中模拟)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t2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A.v B.23v C.43v D.56v9.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10.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11.(2014·潍坊模拟)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路程是精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只要运动物体的初、末位置确定,位移就确定,路程也确定D.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12.汽车刹车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0=6 m/s,加速度a=-1 m/s2,它表示() A.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B.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7 m/s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加速运动13.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5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 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5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2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5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3 m/s214.(2014·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1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国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 m/s15.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x=2t3-8t+1(x和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直向x轴正方向运动B.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质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3 m/sD .质点在前2 s 内的位移为零16.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内以v 甲1=40 km/h 的速度运动,在后半段位移内以v 甲2=60 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乙1=4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 乙2=60 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 甲=v 乙B.v 甲>v 乙C.v 甲<v 乙 D .无法确定17.(能力挑战题)某质点以20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保持不变,经2 s 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 ,又经过2 s 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 ,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方向竖直向下B .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 .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 .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同18.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 km/h ,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1/3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 km/h ,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 km/h 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在后23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答案例1:答案:AD 解析: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我们关心的是他的速度,无需关注其跨栏动作的细节,可以看做质点.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时,如果作为质点,则其摆臂、跨栏等动作细节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所以就不能看做质点.因此,能否将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不能笼统地说行或不行.例2:答案:D解析:跳水比赛时要观察运动员在空中翻腾的动作,不能视为质点,A 错.运动员下落过程中,以自己为参考系,所以感觉水面加速上升,B 错.以其中任意一个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个运动员都是相对静止的,C 项错误;由于跳水比赛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旋转,所以两运动员的形体变化导致重心变化.D 项正确.例3:答案:(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5秒指点火时刻;历经2天20小时28分指 飞船在空中的时间;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指着陆时刻.(2)1997年7月1日零时,指回归时刻.(3)19时指开播时刻.例4:答案:AD解析:位移为零,只能说明初、末位置是相同的,不能说明物体是否运动,故A 选项对;物体只要运动,路程就不会为零,因此,路程为零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即物体是静止的,故B 选项错误;如果是往返直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C 选项错误;除了单向直线运动外,其他的运动中位移的大小都小于路程.故D 选项正确.速度和加速度例5:答案:平均 12.5 14 瞬时 14例6:答案:BD解析:选项A 中,火箭虽还没动,但火箭所受合外力不为零,a 不为零,故A 错;轿车紧急刹车时,根据a =t v ,由于Δt 很短,故加速度很大,B 对;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很大,但速度变化并不快,故加速度并不大,C 错;空间站的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故加速度并不为零,D 对.例7:答案:C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平行于时间轴,图线在t 轴上方为正方向,在t 轴下方为负方向,当速度为零时,图线在t 轴上.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练习题答案1、答案:D 解析:三个人选择同一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时,观察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时,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本题中三个观察者选取的参考系不同,所以观察结果不同.只有选项D正确.2、答案:D 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时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3、答案:BD 解析:A中的“射出枪口”“击中目标”均是指某一瞬间,是瞬时速度,A错误;B中“从甲站行驶到乙站”是一段距离,是平均速度,B正确;C中“通过站牌时”是瞬时速度,C错误;D中“通过一隧道”是一段位移,是平均速度,D正确.4、答案:B 解析:“4 500海里”指的是运动路线的长度即路程;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千岛湖”舰的大小与其位移大小相比可忽略不计,所以可将“千岛湖”舰看做质点;因为“千岛湖”舰和“巢湖”舰运动的速度相同,“巢湖”舰相对于“千岛湖”舰的空间位置不变,所以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静止的;题中只给出了航行路程,不知位移和时间,所以不能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5、答案:AC 解析:时间间隔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即与一段运动过程相对应,如选项A中的“12天半”指的是从召开到闭幕的时间间隔,选项C中“9秒63”指的是从起点跑到终点的时间间隔;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与瞬时位置或瞬时状态相对应,如选项B中的“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指的是地震爆发的瞬时,选项D中的“3 min 时”指的是小明睡着的瞬时.6、答案:C 解析:求解本题需要先了解一些生活常识,那就是100 m跑道是直跑道,而200 m 跑道是弯曲跑道,所以200 m决赛的位移一定小于200 m,博尔特2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也小于10.35 m/s,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v=100 m9.63 s=10.38 m/s,根据已知条件无法求出1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本题答案为C.7、答案:B 解析: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vΔt.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故A、C选项错误;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选项正确;位移是矢量,是由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质点做往复运动或曲线运动,位移的方向与质点运动的方向可能不一致,故D 选项错误.8、答案:D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v =vt +14vt t +t 2=56v ,即D 正确. 9、答案:A 解析: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以较大,A 正确,B 、D 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C 错误.10、答案:B 解析: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质点速度要增加,只是速度增加变慢一些,最后速度达到最大值,A 错误,B 正确;因质点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所以位移一直增大,C 、D 错误.11、答案:AD 解析: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既可以描述位置变化的大小,也可以描述位置变化的方向,只要初、末位置确定,位移矢量就确定,可以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而路程只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不能表示位置的变化情况.初、末位置确定后,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位置的变化,每一种运动方式都有相应的路程.物体在沿直线向单一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综上所述A 、D 正确.12、答案:AC 解析: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其正负表示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经1 s 速度减小Δv =a Δt =1 m/s ,所以再过1 s 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 ,故选项A 、C 正确.13、答案:BD 解析:当同向时,速度的变化量Δv =v t -v 0=(10-5) m/s =5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1=v t -v 0t =51m/s 2=5 m/s 2;当反向时,速度的变化量Δv =v t -v 0=(-10-5) m/s =-15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2=v t -v 0t =-151m/s 2=-15 m/s 2,式中负号表示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选项B 、D 正确.14、答案:CD 解析:以坐标系的横轴作为x 轴,纵轴作为y 轴.根据描点法先作出题中给定的几个坐标位置,然后用直线连接相邻两个位置,即得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机器人会两次通过同一点,选项A 、B 错误;起点在坐标原点,终点在(2,2),位移大小是这两点连线长度,故位移大小为22+22=2 2 m ,选项C 正确.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选项D 正确.15、答案:D 解析:利用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后再判断.由题给的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A 、B 选项错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结合题目所给关系式可知t =0,x =1 m ;t =1 s ,x =-5 m ;t =2 s ,x =1 m .即质点在2 s 末回到出发点,故质点在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6 m/s 而不是3 m/s ,故C 选项错误,D 正确.16、答案:C 解析:设总位移为x ,则甲车运动的总时间t 甲=x 2v 甲1+x 2v 甲2=v 甲1+v 甲22v 甲1v 甲2x ,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v 甲=x t 甲=2v 甲1v 甲2v 甲1+v 甲2=48 km/h ;设乙车运动的总时间为t 乙,则乙车的总位移x =v 乙1·t 乙2+v 乙2·t 乙2=v 乙1+v 乙22t 乙,所以乙车的平均速度v 乙=x t 乙=v 乙1+v 乙22=50 km/h.故C 项正确. 17、答案:A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 =-20-2040m/s 2=-10 m/s 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选项A 正确;由位移的定义知,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零,而路程为40 m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平均速度为零,但平均速率却为v =404m/s =10 m/s ,即选项B 错误;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每时每刻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大小仍为10 m/s 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 错误;在抛出点两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D 错误.18、答案:80 km/h解析:设后23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v ,总路程为s 在前s /3里用时:t 1=s /320在后2s /3里用时:t 2=2s /3v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ss 60+2s 3v =40 km/h 解得v =80 km/h由结果可知,这位旅行者能完成他的计划,他在后2s /3的路程里,速度应达80 km/h .。

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推荐10篇)

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推荐10篇)

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推荐10篇)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第1篇力的合成和分解1、标量和矢量:(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①若和在同一条直线上、同向:合力方向与、的方向一致、反向: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向。

②、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求F、的合力公式:(为F1、F2的夹角)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注意事项:(1)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F2|≤F合≤Fl+(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5)力的分解时要认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实际效果,按实际效果来分解.(6)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易错现象:对含静摩擦力的合成问题没有掌握其可变特性不能按力的作用效果正确分解力没有掌握正交分解的基本方法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第2篇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必修一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必修一

专题01--匀变速直线运动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题型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题型三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题型四 多运动过程问题 题型五 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 题型六 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题型七 追及与相遇问题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at . (2)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3)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02=2ax . 2.方法与技巧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没有涉及的物理量适宜选用公式 v 0、v 、a 、t x v =v 0+at v 0、a 、t 、x v x =v 0t +12at 2v 0、v 、a 、x t v 2-v 02=2ax v 0、v 、t 、xax =v +v 02t【例题1】(2019·河北省衡水市第一中学模拟)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为263(m)x t t =-,其中时间t 的单位s ,则当质点的速度大小为9m/s 时,质点运 动的位移为 A .3.75 m B .–3.75 mC .2.25 mD .–2.25 m【例题2】(2019·河南省洛阳市调研)如图所示,在一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3 s 内经过相距30 m 的A 、B 两点,汽车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15 m/s ,则( )A .汽车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为5 m/sB .A 点与O 点间的距离为20 mC .汽车从O 点到A 点需要的时间为5 sD .汽车从O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5 m/s【例题3】(2019·甘肃省高三最后一次联考)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大型 客机,最大航程为5555千米,最多载客190人,多项性能优于波音737和波音747。

高三物理第一轮必背知识点

高三物理第一轮必背知识点

高三物理第一轮必背知识点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各科目的知识点掌握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任务。

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掌握必背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三物理第一轮必背知识点。

1.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施加在物体上的合力为零;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指出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在另一个物体上的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和力的合成力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其大小用牛顿(N)来表示。

在物理学中,力可以做图解法进行计算。

力的合成原理指出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将这些力按照大小和方向用矢量图相加得到合力。

3.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其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4. 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形状或位置。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动能、势能和热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5. 电磁感应和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是指当磁场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定律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磁通量的变化率;楞次定律指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方向要使其磁场的方向抵消原磁场的变化。

6. 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流动的路径,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等组成。

欧姆定律指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其公式为I=U/R,其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7.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击中一个平面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描述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第二节处理数据第三节作出速度—时间图象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第五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速度公式:v=v0+at第六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第七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公式:x=v0t+at2/2第八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v2-v02=2ax第九节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第十节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十一节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用g表示。

第十二节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g=9.8m/s2或g=10m/s2第十三节公式:v=gth=gt2/2v2=2ghh=gT2第十四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绵延两千年的错误第十五节逻辑的力量第十六节猜想与假说第十七节实验验证第十八节伽利略的科学方法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和力的图示力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单位:牛顿,简称牛(N)。

第三节力的图示定义: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第四节重力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第五节公式:G=mg第六节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第七节重心定义: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的一点。

第八节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常称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中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第九节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第十节强相互作用第十一节弱相互作用第十二节电磁相互作用第十三节弹力弹性形变和弹力形变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人教版必修一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1 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人教版必修一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1    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岸才是静止的,选项B正确; 典 只有物体沿同一方向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跟这段
例 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相等,除此之外,都是位移大小小于路 程,选项C错误;
解 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它对应着两个时刻之间,在时间轴
析 上对应着一段长度,选项D错误。
考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编 精 [典例2] 一船夫划船逆流而上,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经 选 过一桥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但
精 编 2. 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 精 一墙壁经Δt=0.01 s 后以v 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
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C ) 选
A.100 m/s2,方向向右 B.100 m/s2,方向向左 C.5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典 例 解析:由 a=ΔΔvt 得:a=v2-Δ-t v1=2-0.0-1 3 解 m/s2=500 m/s2,方向与 v2 方向相同,水平 析 向左,故 C 正确。
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形 1、(多选)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
ACD 题 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

运动
B.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
拓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又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
(2)x-t图象、v-t图象 结合追及和相遇问题;
的应用;
(2)对于图象问题要由注
(3)与牛顿运动定律、电 重对状态的分析转向注
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重对过程的理解和处理;

高考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掌握必修一的知识点对于高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考物理必修一的必备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准备高考。

一、力和运动1.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中保持原状态,直到外力作用于其上。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4.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机械能守恒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3.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外力做功的大小。

三、压强和浮力1. 压强定义:单位面积上垂直于面的力的大小。

2. 压强公式:压强等于垂直于受力面的力的大小除以该面的面积。

3. 浮力原理: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挤液体的重量。

四、电学基础1. 电荷和元电荷:电荷是物体带有的物理性质,元电荷是电荷的最小单位。

2. 电流和电流强度: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流强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3. 欧姆定律:电流强度等于电压与电阻之间的比值。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相等,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五、光学基础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3.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能够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够使光线发散。

4. 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可以由折射规律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推导得到。

六、力学实验1. 弹簧伸长实验:弹簧伸长的长短与外力大小成正比。

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测量力和物体加速度的关系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 磁场实验:通过在磁场中放置磁针或指南针来研究磁场强度和方向。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在高三学习生活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物理知识,本文将涵盖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系统的复习,相信同学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动力学动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本阶段的复习中,重点关注牛顿运动定律和平衡力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力;牛顿第二定律则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强调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解题及具体例子来加深理解。

2. 动量和能量动量和能量是物理中的重要概念。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而能量则是描述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

在复习阶段,可以重点复习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理。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则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了解这些定律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方法对于高考至关重要。

3. 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场、磁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中,重点关注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此外,还需要掌握电场线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电势能和电势差的关系。

4.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现象的科学。

在物理复习中,重点关注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以及透镜和凹凸面镜的成像原理和公式。

同时,理解各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是必要的。

5. 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的科学。

在高三物理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温度和热量的概念,热能传递的方式和方式描述的温度变化,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定律。

这些内容在高考中经常会出现,因此对其深入理解是必要的。

6. 声学声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声波和声音现象的科学。

在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声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以及声音的调制和检测原理。

人教版高三物理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物理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

【一】熱學(1)熱現象:與溫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如熱脹冷縮、摩擦生熱、水結冰、濕衣服晾乾等都是熱現象。

(2)熱學的主要內容:熱傳遞、熱膨脹、物態變化、固體、液體、氣體的性質等。

(3)熱學的基本理論:由於熱現象的本質是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因此研究熱學的基本理論是分子動理論、量守恆規律。

分子的大小:分子是看不見的,怎樣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1)單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說明分子大小的一種方法。

(2)利用離子顯微鏡測定分子的直徑。

【二】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徑以10-10m來度量。

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①擴散: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②擴散現象說明:A分子之間有間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

③課本中的裝置下麵放二氧化氮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擴散被誤認為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實驗現象:兩瓶氣體混合在一起顏色變得均勻,結論:氣體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④固、液、氣都可擴散,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

⑤分子運動與物體運動要區分開:擴散、蒸發等是分子運動的結果,而飛揚的灰塵,液、氣體對流是物體運動的結果。

3、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當分子間的距離d=分子間平衡距離r,引力=斥力。

②d③d>r時,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體很難被拉斷,鋼筆寫字,膠水粘東西都是因為分子之間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當d>10r時,分子之間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計。

破鏡不能重圓的原因是:鏡塊間的距離遠大於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的作用範圍,鏡子不能因分子間作用力而結合在一起。

【三】分子動理論是在堅實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我們通過單分子油膜實驗、隧道掃描顯微鏡觀察碳原子的分佈等實驗,知道物質是由很小的分子組成的,分子大小在10-10m數量級。

我們又通過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等實驗知道了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的。

分子動理論還告訴我們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力。

(1)演示實驗:①長玻璃管內,分別注入水和酒精,混合後總體積減小。

高三物理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

高三物理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

精心整理
高三物理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
【一】
热学
?
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
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三】
分子动理论是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我们通过单分子油膜实验、隧道扫描显微镜观察碳原子的分布等实验,知道物质是由
很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大小在10-10m数量级。

我们又通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等实验知道了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1)演示实验:
分子之间还存在着斥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即使气体压缩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压缩也是很困难的;用力压缩固体(或液体、气体)时,物体内会产生反抗压缩的弹力。

这些事实都是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表现。

运用反证法推理,如果分子之间只存在着引力,分子之间又存在
着空隙,那么物体内部分子都吸引到一起,造成所有物体都是很紧密的物质。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说明必然还有斥力存在着。

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物理是中学阶段重要的科目之一,也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

在面对高考之前的复习备考阶段,对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以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为主题,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中包括了质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与动量守恒、功与能量等内容。

1. 质点运动质点运动是力学的基础,涉及到平抛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在这些运动中,我们需要掌握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在应用牛顿定律解题时,我们需要将具体问题转化为受力分析问题,并运用合力、加速度、摩擦力等概念进行计算。

3. 动量与动量守恒动量是质点运动的重要物理量,涉及到质点的质量和速度。

在碰撞问题中,我们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析碰撞的问题。

此外,还要注意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区别及其计算方法。

4. 功与能量功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

在力学问题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计算功,如何应用功来分析问题。

能量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等。

在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我们需要运用能量的转化关系进行计算。

二、热学热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热量、温度、热平衡、热传递等概念。

1. 热量与温度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一种能量,与温度相关。

在计算热量时,我们需要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应用热量来解决具体问题。

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的度量,涉及到温度计的使用、温度的单位转换等。

2. 热传递热传递是物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在热传递问题中,我们需要理解热传导的机制、对流的原理以及辐射的特性,并掌握如何应用热传递法求解具体问题。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力及其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其知识点内容广泛且繁杂。

作为高三物理必修一的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学业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与静止: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变化,可以称为运动。

相对位置不变,则为静止。

2. 位移和路径:位移指物体从出发点到终点的位置变化,路径则是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线路。

3. 速度和速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表示。

速率则仅考虑快慢程度,不考虑方向。

4. 加速度: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用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得到。

5. 相对运动: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它们的速度不同,且相互之间有相关性。

二、力的作用和性质1. 力的概念:力是引起物体状态变化或形状形变的原因,用矢量表示。

2. 力的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形状改变和速度改变。

3. 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的接触作用产生的,非接触力则是通过介质或距离作用产生的。

4.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合成为合力,而一力可分解成多个力的合力。

6.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三、力的应用1. 弹力:当物体发生变形或形状改变时,产生的恢复力称为弹力。

2. 摩擦力:当物体相对运动或即将相对运动时,由于物体接触面间的粗糙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3. 压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用力的大小除以接触面积得到。

4.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上升力,大小等于排挤的液体或气体质量的重力。

四、能量1. 动能和势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关系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不考虑外力的情况下,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必修一一轮复习知识点
【】回望高三复习历程,小编不得不说其中的第一轮复习极其重要,它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下面是高三物理必修一一轮复习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
一、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种经验:
当一列鸣着汽笛的火车经过某观察者时,他会发现火车汽笛的声调由高变低.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声调的高低是由声波振动频率的不同决定的,如果频率高,声调听起来就高;反之声调听起来就低.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它是用发现者克里斯蒂安多普勒
(ChristianDoppler,1803-1853)的名字命名的,多普勒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和物理家.他于1842年首先发现了这种效应.为了理解这一现象,就需要考察火车以恒定速度驶近时,汽笛发出的声波在传播时的规律.其结果是声波的波长缩短,好象波被压缩了.因此,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播的波数就增加了,这就是观察者为什么会感受到声调变高的原因;相反,当火车驶向远方时,声波的波长变大,好象波被拉伸了. 因此,声音听起来就显得低沉.定量分析得到
f1=(u+v0)/(u-vs)f ,其中vs为波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v0为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f表示波源的固有频率,u
表示波在静止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当观察者朝波源运动时,v0取正号;当观察者背离波源(即顺着波源)运动时,v0取负号. 当波源朝观察者运动时vs前面取负号;前波源背离观察者运动时vs取正号. 从上式易知,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靠近时,f1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远离时。

f1
二、光波的多普勒效应
具有波动性的光也会出现这种效应,它又被称为多普勒-斐索效应. 因为法国物理学家斐索(1819-1896)于1848年独立地对来自恒星的波长偏移做了解释,指出了利用这种效应测量恒星相对速度的办法.光波与声波的不同之处在于,光波频率的变化使人感觉到是颜色的变化. 如果恒星远离我们
而去,则光的谱线就向红光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如果恒星朝向我们运动,光的谱线就向紫光方向移动,称为蓝移. 三、光的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斯莱弗在研究远处的旋涡星云发出的光谱时,首先发现了光谱的红移,认识到了旋涡星云正快速远离地球而去.1929年哈勃根据光普红移总结出著名的哈勃定律:星系的远离速度v与距地球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H为哈勃常数.根据哈勃定律和后来更多天体红移的测定,人们相信宇宙在长时间内一直在膨胀,物质密度一直在变小. 由此推知,宇宙结构在某一时刻前是不存在的,它只能是演化的产物. 因而1948年伽莫夫(G. Gamow)和他的
同事们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爆炸
宇宙模型逐渐被广泛接受,以致被天文学家称为宇宙的标准模型 .
多普勒-斐索效应使人们对距地球任意远的天体的运动的研
究成为可能,这只要分析一下接收到的光的频谱就行了. 1868年,英国天文学家W. 哈金斯用这种办法测量了天狼星的视向速度(即物体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得出了46 km/s
的速度值。

总结:以上就是高三物理必修一一轮复习知识点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