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意义分类

合集下载

词汇意义的分类

词汇意义的分类

词汇意义的分类
词汇意义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实词:指代具体事物的词语,如:“书”、“树”、“狗”、“人”等。

2.虚词:用来构成语法结构或表达语气、态度的无实义词语,如:“的”、“了”、“吗”、“啊”等。

3.同音异义词: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语,如:“鱼”可以指代水中生物,也可以指代一种厨房用品;“鼠”可以指代老鼠,也可以指代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4.形近异义词:形状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语,如:“带”可以指代附带、领带、皮带等;“待”可以指代等待、招待等。

5.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语,如:“高兴”、“欢乐”、“愉快”等。

6.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语,如:“黑”、“白”、“快”、“慢”等。

7.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如:“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出乎意料”等。

8.俚语:流行于某一地区或某一群体中的非正式用语,如:“咱们”、“爱咋咋地”、“装逼”等。

9.外来词:从外语转化而来的词语,如:“咖啡”、“沙发”、“牛仔”等。

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

5、双宾短语:动词+名词(代词) +名词 (代词) 给你一支笔、告诉大家一件事、借他一本书 6、“的”字短语:“的”字附在名词、动 词、形容词、代词或短语后面 大家的、跑着的、绿的、他的、借给你的 注:“的”字短语是名词性短语
词的分类
从意义角度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一、单纯词 1单音词:人、马、跑 2连绵词:在意义上只表示一个意义,不能拆 开解释。 1)双声连绵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例:慷慨、澎湃、伶俐、蜘蛛、仿佛、犹豫 2)叠韵连绵词:两个音节韵母相同。 例:彷徨、逍遥、苗条、蜻蜓、依稀、叮咛 3)其他连绵词: 马虎、蚂蚁、蝴蝶、芙蓉、牡丹
3、补充式:后一个词补充说明前一个词(前 正后偏,前一个词往往表示行为动作,后一个 词表示行为动作的结果)。 例如:扩大、建成、说服、抓紧、充满、推翻、 纠正、说明 4、动宾式:前一词为行为动作,后一词为动 作支配对象。 例如:革命、管家、开幕、司机、留神、知己、 出席
5、主谓式:前一词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陈 述前一词。 例如:地震、心虚、眼花、年轻、胆怯、肩负 6、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字构成。 例如:星星、家家、天天 7、附加式:由一个有实义的词和一个无实义 的字构成。 例如:老实、阿姨、第二、初三、车子、托儿、 木头、画家、绿化 8、名量词:由名词加量词构成。 例如:布匹、车辆、船只、枪支、纸张、书本、 人口
短语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一般结构短语: 1、并列短语: 例如:政治经济、活泼可爱 2、偏正短语: 例如:我们的祖国、从北京来、努力学习 3、主谓短语: 例如:鲜花盛开、身材高大、雨下着 4、动宾短语: 例如:学习书法、欢迎他们、进行研究、说什么 5、补充短语: 例如:洗干净、好极了、跑三圈、走出去、 吃得香

词语的意义分类

词语的意义分类

词语的分类(三)根据意义来考察,对词语进行分类,有很多标准,我们主要看下面这四个不同的标准:从意义的多寡来看,词语可分为单义词、多义词两类;从意义的正反来看,可分为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两类;从意义附着的感情色彩来看,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从意义附着的语体色彩来看,可分为口语和书面两类。

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前两种情况,后面两种情况在同义词辨析里面要提到。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1、单义词单义词比较简单,一般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大多数都是单义词。

2、多义词一词多义是由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多义词有两种情况:(1)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各个义项之间又逻辑联系,可以理解为词语的纵向意义)。

本义是词语本来的意思,比如:“兵”的本义是“兵器” 。

引申义是一个词语所指称的事物发展变化后具有的在原来基础上引申得来的意义。

再比如“兵”,他除了本义之外,还有“士兵”(精兵之路),“战争”(连年兴兵),“兵法、策略”(兵书)等意义。

比喻义是一个词语通过比喻得来的新的意义。

比如“手足”,它的本义是“手和脚” ,但是在语言运用中,它又常常用为比喻义“兄弟”;再如“疙疙瘩瘩” ,本意是事物表面不平整,但它常常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 。

这类词语在口语和成语中很多,比如“眉目”“骨肉”“手脚”“首领”“文章”“节骨眼”“白费蜡”“吃闭门羹”“一头雾水”“量体裁衣”“黑吃黑,白吃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等等。

(2)另一个是词语包含多个义项,实际上是一个书写形式表示几个不同的语素(一个语素只有一个意义,各个义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可以理解为词语的横向意义)。

这种情况在汉语中比较普遍,举例说明,即可明了。

如:白,①白颜色,②做了事情却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结果(白费蜡);土,①土地,②土壤,③不时兴,跟不上形势;会,①聚集(会聚),②会议,③有某种能力(会不会)④交易市场(集会)。

※ 词义一般指词语在辞典中的解释,这些意义都属于静态意义,容易把握。

汉语词性

汉语词性

八、介 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 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起 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 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 较等。 较等。 [语法特点 语法特点] 语法特点 1、不能独立成句 、 2、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后面必须跟上一个别的词 、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或短语组成介宾短语。 或短语组成介宾短语。 A表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 表时间: 自从, 表时间 B表处所:从,自,往,朝,向,在,由,沿着,顺着 表处所: 沿着, 表处所 C表方式:按,按照,根据,通过,经过,用,拿,D 表方式: 按照,根据,通过,经过, 表方式 表对象:对,对于,关于,把,给,跟,同,被,由, 表对象: 对于,关于, E表原因:由于,因为 表原因: 表原因 由于, F表目的:为,为了,为着 表目的: 为了, 表目的 G表比较:比,跟,同,和 表比较: 表比较 H表排除:除了,除开,除去 表排除: 表排除 除了,除开,
九、连 词 : 把词、短语、句子连接起来, 把词、短语、句子连接起来,表示一定的逻辑 事理关系的词。 事理关系的词。 A因果:因为,由于,所以,因此 因果: 因果 因为,由于,所以, B假设:假如,如果,要是 假设: 假设 假如,如果, C让步:虽然,固然,尽管 让步: 让步 虽然,固然, D条件:只有,只要,不论,不管 条件: 条件 只有,只要,不论, E并列:和跟同与,以及 并列: 并列 和跟同与, F选择:或,或者,还是 选择: 或者, 选择 G递进:并且,而且 递进: 递进 并且, H转折:但是,可是,然而,而 转折: 转折 但是,可是,然而,
三、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 状态、颜色等的词。 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形状,如:大、小、高、矮、宽、窄、 、表示形状, 笔直、弯曲; 长、短、笔直、弯曲; 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丑、纯粹、 纯粹、 、表示性质的, 高明、高尚、美丽、诚实; 高明、高尚、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悠闲、 、表示状态的, 悠闲、 忙碌、兴奋、激动; 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如:黑、白、红、青、苍白、 苍白、 、表示颜色, 碧绿、绿油油、金灿灿、红彤彤。 碧绿、绿油油、金灿灿、红彤彤。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现代汉语词义的分类

现代汉语词义的分类

现代汉语词义的分类
现代汉语词义的分类是指对汉语中的词义进行归纳和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汉语词义分为多种类型。

一、按照词义的基本属性分类,可以将汉语词义分为实义和虚义。

实义词义指的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义,如“桌子”、“苹果”等;虚义词义指的是没有实际意义,仅仅是用来连接句子结构的词义,如“的”、“了”等。

二、按照词义的范畴分类,可以将汉语词义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义,如“学生”、“天空”等;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状态、存在等的词义,如“跑”、“爱”等;形容词是指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等的词义,如“美丽”、“高兴”等;副词是指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的词义,如“很”、“快乐地”等;介词是指表示方位、关系、时间等的词义,如“在”、“对于”等。

三、按照词义的语法功能分类,可以将汉语词义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指在句子中担任成分的词义,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担任成分的词义,如助词、连词、语气词等。

四、按照词义的构成方式分类,可以将汉语词义分为单音节词、多音节词、词素词等。

单音节词是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义,如“人”、“山”等;多音节词是指有多个音节的词义,如“学生”、“大学”等;词素词是指由词素组成的词义,如“爱情”、“美丽”等。

以上是现代汉语词义的基本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相互
补充和交叉运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词的分类及解释

词的分类及解释

词的分类及解释
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它们可以通过词性和意义进行分类。

常见的词性有:
1. 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地方或抽象概念的词,例如人名、动物、城市、抽象名词等。

2.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或存在的词,可以用来描述运动、感觉、思维等活动。

3. 形容词:用来描述人、事物或概念的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可以表示外观、颜色、大小等。

4. 副词:用来描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可以表示时间、程度、方式等。

5. 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用来指代人、事物或抽象概念,例如“我”、“你”、“他们”。

6. 数词:用来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例如“一”、“二十”、“第一”。

7.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词组或句子的词,例如“和”、“但是”、“因为”。

除了以上词性分类,词还可以根据其意义进行分类:
1. 实词:指能够独立存在并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虚词:指在句子中不单独使用,只能与实词连用的词,例如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3. 词组: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固定短语,具有一个意义,例如“红酒”、“开心”。

4. 同义词:指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可以替换使用,例如“高兴”和“快乐”。

5. 反义词:指意义相反的词,例如“大”和“小”。

6. 同形异义词:指拼音或字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例如“行”
可以表示“走”或“事情”。

以上是词的一些常见分类及解释,它们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语言。

词义的构成

词义的构成

2、词义的构成(1)理性义理性意义,又称概念意义、指称意义、逻辑意义、实物意义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

如“单身汉”的概念意义就是“没有妻子或者没有跟妻子一起生活的男人”;“卖”的概念意义就是“用东西换钱”。

概念意义的作用是区别不同的事物现象,它反映所指对象的共同特征以及与其他事物现象的区别。

概念意义是词语的主要意义。

一般实词都有概念意义,只有少数叹词、象声词及虚词没有概念意义。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浅有深,因此概念意义也有深浅不同的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可称为通俗意义,一种类型可称为专门意义。

通俗意义是一般人对所指对象的一般性特征的认识,往往只反映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特征,比较肤浅、模糊。

例如一般人对“男性”和“女性”的认识,主要是外部性征、外貌、声音甚至只是穿着打扮。

又如“糖”、“盐”,一般人只理解为产生甜味、咸味的调味品。

“红”、“蓝”,一般人只知道像某某东西的颜色。

专门意义是具备某种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的特殊认识,往往反映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比较深刻、明确。

如具备生理学知识的人知道“男性”和“女性”的本质区别是性染色体不同。

具备化学知识的人知道“糖”和“盐”的化学性质。

具备光学知识的人知道“红”、“蓝”的光学特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有通俗意义与专门意义的区别,有些词语没有专门意义,如“桌子”、“椅子”、“哭”、“跑”;有些词语没有通俗意义,如“方程”、“函数”、“通分”、“约分”。

(2)附加义附加意义又称为感性意义,由于其具有明显依附性,而被普遍称为附加意义,它是词语所体现的各种联想意义或色彩意味。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感情意义感情色彩是词语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大体上分褒义和贬义两种。

凡是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赞扬、喜爱、尊重、亲切等感情态度的,就是褒义,如“聪明、顽强、请问、好走、先生、大妈”等等。

凡是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贬抑、厌恶、轻蔑、疏远等感情态度的,就是贬义,如“狡猾、顽固、质问、滚蛋、家伙(指人)、老婆子”等等。

词 的名词解释

词 的名词解释

词的名词解释词的名词解释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用来表达意思的最小语言单位。

它通过一定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个具体的意义,用于构建语句、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在语言学中,词是独立存在并具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具有自主性,可以独立地进行词汇操作,如变形、组合、转换和派生等。

1. 词的组成和结构词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通过不同的音素组合形成不同的词。

一个词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多个音素组合而成。

词的结构可以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单音节词由一个音节组成,如“人”、“日”,而多音节词由两个或多个音节组成,如“老师”、“世界”。

2. 词的意义和分类词是语言的意义表达单位,每个词都具有特定的意义,用来表达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

词可以根据其意义和功能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指的是能够独立表达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如“桌子”、“跑”、“高”、“快”等。

虚词指的是不能独立表达意义的词,主要用于构建句子的结构和关系,如连词、介词、助词等,如“和”、“在”、“的”等。

3. 词的词性和意义范围每个词都有特定的词性和意义范围。

词性表示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用法,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不同的词性在句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动词用来表示行为、状态和变化,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等。

意义范围表示词的意义边界和应用范围,有些词具有广泛的意义范围,可以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如“好”,而有些词的意义范围相对狭窄,只能用于特定语境中,如“桌子”。

4. 词的用法和派生词具有多种用法和派生形式。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组合形成新的词组和短语,进一步扩展词的意义和功能。

此外,词还可以通过派生形式生成新词,如名词可以通过加后缀形成动词,形容词可以通过加前缀形成相对应的副词等。

词义的类型和特点

词义的类型和特点
词的意义概念意义联想意义社会意义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北京大学出版2004词义概念义附属义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现代汉语词汇讲义钱玉莲北京大学出版2006词义的构成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汉语词义系统研究王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leech利奇语义学主题意义词汇语义学张志毅张庆云商务印书馆2012十元论属性陪义情态陪义形象陪义风格陪义语体陪义时域陪义地域陪义语域陪义外来陪义文化陪义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理性意义几乎全部分析出构成成分义素主要次要感性意义独立存在
比喻义 *
假借义
• 假借义是指一个词的意义系统中与其他 义特别是与本义没有联系,凭声音的相 同相近临时借用而产生的意义。
• ‚埋之马矢之中‛(《左传 文公十八年》) ‚一饭三遗矢‛(《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都是用‚矢‛代‚屎‛。 • ‚矢‛、‚屎‛读音相同(式视切)
相关教材综述
• 《汉语词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许威汉 2008
5 义位的全民特点和民族特点显示的语言性
• 义位是全社会、全民通用的;概念是某个或某些学科 、行业或社团使用的。义位是语言共同体全体成员共 有、共享、共同理解、共同约定俗成的。在阶级社会 中,它具有超阶级性。义位的产生、发展和消失是由 全社会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语言世界决定的。 如:‚人、马、手、山、水‛等老资格的义位是原始氏 族集体约定的。‚氢、X射线‛这些概念是由一个、 几个或少数人首倡命名,经一部分社会成员认可通过 的。
•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 行露》) • ‚穿‛最初的意义就是‚通‛,指的是‚打洞‛ ,而且必须是贯通其中,连接两头的打洞。 • 古人为了形象地表达此义,摘取了老鼠打洞这一 典型画面,而且打洞的武器非爪非嘴,靠的是一 副利牙。
“益”

词的分类标准

词的分类标准

词的分类标准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

根据词的构成、词义和词性等不同特点,可以将词进行分类。

词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构词法分类、词义分类和词性分类。

一、构词法分类。

1.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具有完整的词义。

例如,汽车、电话、学生等。

2. 派生词,通过词缀的加入或变化构成的词。

包括前缀、后缀、中缀等。

例如,美丽、高兴、快乐等。

3. 联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具有独立的语法功能。

例如,绿茶、蓝天、白云等。

4. 根据构词法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词的内部结构和形成过程,有助于词汇的学习和运用。

二、词义分类。

1. 词义的分类可以根据词的意义进行划分,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2. 实词,具有具体意义的词,可以表示实物、抽象概念、动作、状态等。

例如,桌子、自然、奔跑、高兴等。

3. 虚词,没有具体意义,主要用来在句子中起连接、修饰、限定、表达语气等作用。

例如,的、地、得、了、着等。

4. 词义的分类有助于理解词语的实际意义和用法,对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三、词性分类。

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

例如,桌子、学校、时间等。

2.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可以表示具体动作、心理活动、状态等。

例如,跑、看、思考等。

3.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美丽的、幸福的、高兴的等。

4. 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例如,很、快速地、明天等。

5. 代词,代替名词的词,可以表示人称、数、性别、指示、疑问等。

例如,我、你、他、这、那等。

6. 介词,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导名词、代词或动词的宾语等。

例如,在、上、下、里、外等。

7. 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等,起连接作用。

例如,和、或、但、因为等。

8. 叹词,表示感叹、赞美、鼓励等情感的词,常常单独使用。

词的意义名词解释

词的意义名词解释

词的意义名词解释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用于表达意思、沟通思想的能力。

词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单词,也可以是由几个字构成的复合词。

每个词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功能,通过词的组合和搭配,人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一、实词和虚词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实词可以直接表达出人物、事物的概念、属性和动作。

虚词则是用来构建语法结构和表示语言关系的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和语气词等。

虚词本身没有独立的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词和辅助作用。

二、名词名词是表示人、物、地点、时间等具体事物的名称。

名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

普通名词是指泛指某类事物的名称,比如"人"、"书"、"桌子"等。

专有名词则是特指某个具体的人、地点或事物的名称,比如"张三"、"北京"、"长城"等。

名词的意义是通过其固定的词义和上下文进行解析的。

有些名词有着明确的含义,比如"猫"一词指代一种宠物动物;而有些名词则需要通过上下文进行推断,比如"梦"一词既可以表示想象中的事物,也可以表示人们睡眠时的经历。

三、名词的词义延伸名词的词义也常常通过词义延伸来扩展,形成新的概念。

词义延伸可以是从具体到抽象,也可以是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

从具体到抽象的词义延伸,是指名词的意义由特指某个具体事物扩展到泛指某个事物类别。

比如,"桌子"最初指代的是一种具体的家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表示一种具备平面、有支撑功能的物体,这个词义的延伸使得"桌子"成为可以泛指各式各样的桌子。

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词义延伸,是指名词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丰富并扩展为多样化的含义。

比如,"花"一词最初指代的是鲜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意义扩展为可以指代植物的花朵、图案的花纹,甚至引申为表示美丽的事物。

词语词义分析:分析词语词义

词语词义分析:分析词语词义

词语词义分析:分析词语词义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通过词语的组合和运用,我们才能进行交流和表达。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对于词语的词义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探讨词语的词义及其分析方法。

一、词义的概念词义是指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包括词汇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义是在特定语境中赋予词语的意义,是一种兼具共识性和个体性的语义现象。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词义。

二、词义的分类1. 本义:词语最基本、最原始的意义,与其物理特征相对应。

例如:"书"的本义是指用来阅读、学习的纸质或电子作品。

2. 引申义:在本义基础上,通过比喻、借代等手法,使词语的意义扩展或转化。

例如:"书"的引申义可以是指某种规定或建议的内容。

三、词义分析方法1. 词源分析:通过考察词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揭示其词义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例如:中文词语的字形和古汉语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义变化的过程。

2. 语境分析:通过分析词语在不同句子和语境中的用法,推测其词义。

例如: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我们可以理解词语可能的意义。

3. 语义分析:通过考察词语的内部结构和语义特征,推断其词义。

例如:词语的构词法、词缀及词义扩散等能影响词义的因素。

4. 语法分析:通过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搭配情况,推测其词义。

例如:动词和名词的搭配关系可提示其词义。

四、词义分析的意义1. 理解准确:通过对词义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避免产生误解或歧义。

2. 学习扩展:通过分析词义的变化和内涵,我们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 翻译应用:在翻译过程中词义分析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更加精准和达意。

4. 语言掌握:词义分析是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深入学习词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结语:词语的词义分析是语言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准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词义有助于我们更加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推动语言的发展和交流的进步。

词的分类词性

词的分类词性
将要、就、就要、立即、立即、顿时、终于、常、经常、时常、时时、 往往、渐渐、早晚、历来、向来、历来、总是、一直、水、永远、赶 快、依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义、也、再三 ❖ 5.表尔肯定、否定.必、必须、肯定、准、确实、不、没有、没、未、 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 ❖ 6.表达情态、方式: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公然、 连忙、赶快、悄悄 ❖ 7.表达语气:难道,岂、究竟、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就、可、 可能、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居然、 何尝、和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 常见旳语气词有下列这些分类:疑问语气、祈使语 气、感叹语气、肯定语气和停止语气。
❖ 疑问语气:“吗(么)、吧、呢”或文言中旳 “也、者、乎、哉、与、欤、邪(耶)、为”等等。
❖ 祈使语气:“吧、罢、呀、啊、啦”或文言中 旳“矣、焉、哉”等等,表达命令、祈求、劝说、 督促等语气,例如:“不要在这里吸烟好吧”。
❖ 二、动词
❖ 1.动词旳意义和种类
❖ 动词表达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 (1)动作动词: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 学习、吃、喝
❖ (2)心理活动动词:爱、怕、很、喜欢、羡慕、希望、 讨厌
❖ (3)存现动词(表达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 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
后,能够修饰名词,作定语。例如:对考 试旳意见
❖ 二、连词
❖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旳一类词。例如:
❖ 和、或、或者、还是、以及、并、而且、而、尽管、虽然、 哪怕、只要、只有、不论、不论、然而、可是、不然、况 且、何况、假如、所以、因为、虽然
❖ 有旳表达并列关系,如:和、跟、同、与、以及……; ❖ 有旳表达选择关系,如:或、或者、还是、与其、宁

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①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文言文把形容词,代词称为虚词)②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1、表示具体事物(具体名词)所谓具体事物,就是指实实在在着的,能够摸的着,看得见,听得到的事物。

例如:饮水机,窗帘,垃圾箱,空气……2、表示抽象事物(抽象名词)所谓抽象事物,就是指虽然存在,却不能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的到。

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事物,往往是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的结果。

例如:感情思想,方法,军事,规律,传统,原则,理论,世界……3、表示时间(时间名词)所谓时间,既包括某一特定的时刻,时段,也包括某一季节,节日,例如:晚上8点,21世纪,冬天元旦……4、表示方位(方位名词)所谓方位,就是指方位和位置。

例如:上,北,空中,前面,地下……5、表示专用(专有名词)所谓专有,就是指某一名词称为(被)某一人或某一事物所专门使用。

例如:胡锦涛,沈阳,泰山,黄河……名词的语法特点:1、例句:学生们喜欢在操场上踢足球。

①名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

例句中“学生们”做主语“足球”做宾语。

2、名词不能用肯定和否定重叠的方法提问,而动词和形容词可以。

例如:可以说“喜欢不喜欢”“大不大”而不可以说“足球不足球”3、名词一般受数量词修饰。

例如:(两个)学生(一只)足球。

4、名词一般受形容词装饰,但不受副词修饰。

可以说“宽阔的操场”“漂亮的足球”而不可以说“非常操场”“很足球”。

5、名词一般能和介词构成短语。

(只有名词和代词)例如:在(介词)操场动词:表示动词,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又叫行为动词)动作,行为都是人或事物发出的,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一般来说,动作是比较简单的,具体的,单一的。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比如说:笑,说,飞等;而行为可以看作是多个简单动词的综合,直观性相对弱一些,例如:调查,保卫,管理,教育,安排等等。

词语的意义分类

词语的意义分类

词语的分类(三)根据意义来考察,对词语进行分类,有很多标准,我们主要看下面这四个不同的标准:从意义的多寡来看,词语可分为单义词、多义词两类;从意义的正反来看,可分为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两类;从意义附着的感情色彩来看,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从意义附着的语体色彩来看,可分为口语和书面两类。

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前两种情况,后面两种情况在同义词辨析里面要提到。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1、单义词单义词比较简单,一般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大多数都是单义词。

2、多义词一词多义是由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多义词有两种情况:(1)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各个义项之间又逻辑联系,可以理解为词语的纵向意义)。

本义是词语本来的意思,比如:“兵”的本义是“兵器”。

引申义是一个词语所指称的事物发展变化后具有的在原来基础上引申得来的意义。

再比如“兵”,他除了本义之外,还有“士兵”(精兵之路),“战争”(连年兴兵),“兵法、策略”(兵书)等意义。

比喻义是一个词语通过比喻得来的新的意义。

比如“手足”,它的本义是“手和脚”,但是在语言运用中,它又常常用为比喻义“兄弟”;再如“疙疙瘩瘩”,本意是事物表面不平整,但它常常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

这类词语在口语和成语中很多,比如“眉目”“骨肉”“手脚”“首领”“文章”“节骨眼”“白费蜡”“吃闭门羹”“一头雾水”“量体裁衣”“黑吃黑,白吃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等等。

(2)另一个是词语包含多个义项,实际上是一个书写形式表示几个不同的语素(一个语素只有一个意义,各个义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可以理解为词语的横向意义)。

这种情况在汉语中比较普遍,举例说明,即可明了。

如:白,①白颜色,②做了事情却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结果(白费蜡);土,①土地,②土壤,③不时兴,跟不上形势;会,①聚集(会聚),②会议,③有某种能力(会不会)④交易市场(集会)。

※词义一般指词语在辞典中的解释,这些意义都属于静态意义,容易把握。

词汇的意义

词汇的意义

广义的“意义”可分为7种不同的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进而他又将内涵、风格、情感、反映和搭配等5种意义统称为联想意义。

概念意义概念意义指的是词语中将其与外部世界的现象联系起来的那部分意义。

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字面意义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最本质的意义成分就是其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是词语意义体系中的核心意义,是在语言交际中所表达出来的词语最基本的意义。

内涵意义指一个词语由于指称而具有的附加在其概念意义上的意义(或交际价值)称为内涵意义。

它是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

利奇说,内涵意义对语言来说是附加部分,而不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种附加意义是人们对该词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所怀有的情感或所持的态度。

风格意义即词语在使用中所表达出的社会环境意义叫做风格意义。

有的词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有的词则只适合于某一特定场合。

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词语在交际中往往会表达出不同的风格意义来。

情感意义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感情,以及他对交际对象和所谈事物的态度的。

语言中的感叹词如Oh,Ah,Dear me,Goodness等,它们没有概念意义,直接表达情感意义。

情感意义基本上是依附性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意义,而是要通过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或风格意义等手段表现出来。

反映意义指语言中有些词语具有这样的一种特征,即当你听到和读到它们时,脑海里总会联想起别的东西或事情。

词语的这种能引起听者或读者产生某种联想意义的特征就是词的反映意义。

搭配意义即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所产生出的意义,是词与词的搭配习惯或词在固定的组合中所具有的意思。

一方面,由于语言习惯的作用,同一个词在与不同的词搭配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搭配意义。

主题意义一般是通过“语序”和各种“强调”方式表达出来的意义。

也就是说,人们在用语言组织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语序,变换句子焦点或实施强调等方式,使句子的重心或强调点得到适当的突出,从而传达出交际者的意图和目的。

词义的类别

词义的类别

ⅱ由引申义引申出来的。
例如 木:本义是“树”,本义发展出引申义 “木 头”,后来又由这个引申义发展出 “棺材”
②比喻义:有些词由于长期被用于某种比喻,这种 比喻用法固定下来就形成比喻义。
ⅰ 从本义或基本义产生。 例如 窝:本义和基本义都指“鸟兽昆虫居住的地 方”;产生的比喻义为“比喻坏人居住 的地 方”。 ⅱ 从引申义发展而来。 例如 网:本义和基本义是“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捕 鸟的器具”,由此引申出“用网捕捉 ”的意义, 再由这个意义发展出比喻义“像网似的笼罩着”。
下面是转义的内容~~
二 转义:由本义发展、派生出来的意 义。(只要不是本义,就是转义) ㈠ 发展义
① 扩大义:跟本义相比,词义所反映的事物扩 大了,或在本义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意义。 (扩大的意义叫扩大义) 例如 嘴:本义为鸟的口;扩大义为一切动 物的口,以及形状或作用像嘴的 事物。
②缩小义:跟本义相比,词义所反映的事物的范 围缩小了,或者原有的某些意义消失 了。(缩小后的意义叫缩小义)
例如 臭:本义是气味(包括香味);缩小义专 指难闻的气味。 ③转移义:跟本义相比,词义所表示的事物改变 了。(转移后的意义叫转移义) 例如 去:古代指离开,现在指”到“、“往”。
㈡派生义
①引申义:在词已有的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发展而 得的意义。
ⅰ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
例如 册:本义是竹简书或木简书;后来由本义 引申出了“册立、册封”的意义、量 词的 意义来。
㈢比喻义和借代义跟修辞中的比喻和借代的联系和区别 ①联系:比喻义和借代义,是通过修辞上的比喻和 借代而产生的,但它一经产生,则是词义 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区别:修辞上的比喻和借代则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临时使用的。 例如:“杨二嫂像圆规”中,“圆规”是修辞上的 比喻, 而不是词义中的比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2. 入灭 佛教指僧侣死亡 3.遐升 死亡的婉称 4.宾天 旧指帝王死亡,后亦泛指尊者亡故 5.大行 大事 6.填沟壑 死的自谦说法。人死埋于地下,故 称“填沟壑” 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 赵策》 7.山陵 帝王的陵墓
第一节、词的意义分类
意义的七种类型: 1. 理性意义(内涵) 2. 外延意义 3. 社会意义 (方言) 4. 情感意义 (褒贬) 联想意义 5. 反映意义 (禁忌语) 6. 搭配意义 (相同的词搭配成不同的意思) 7. 主题意义
A man is waiting in the hall There’s a man waiting in the hall. They stopped at the end of the corridor. At the end of the corridor, they stopped.
1.弱:丧失 如: 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左传》 2.殁:本义死 少者殁而长者存。——韩愈《祭十二郎文》 3. 殪 yì本义:死 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4. 殂 cú 本义: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5. 薨 hōng 本义: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 也称薨 昭王薨。——《史记· 魏公子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