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学生版)
2017--2019年全国Ⅰ卷政治试题解析 文化生活部分
![2017--2019年全国Ⅰ卷政治试题解析 文化生活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2f4effb9ec3d5bbfc0a742b.png)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 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1)本题题目类型属于评析类。知识层面,主要围绕的 知识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从题型层面,本题的基本答题思 路首先要肯定其合理之处,即文化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发 展,然后要否定其不合理之处,而这个否定并不是一味否定,而 是辩证否定,即传统村落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而面临困 难,但因时而变的进行创造性保护和利用,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 力,而不会走向消亡。
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B
• 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 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 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不一定能 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②说法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 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 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 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④正确。
【答案】 (3)利用传统村落品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开发特色手工艺产品,传承传统技艺。修缮古民居、 古建筑,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传统村落吸引力。开展 民俗节庆、寻根问祖活动,传承历史文化。
( 2018全国Ⅰ ) 19. 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
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答案解析)
![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aadf8526fff705cc170ad9.png)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2019年高考真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
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
产品的服务和质量是产品使用价值的体现,开展质量行动就是因为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④正确切题。
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商品的质量,①说法错误;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商品的质量,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对于同一商品,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
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弹性以及经济学曲线图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该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对老客户的需求量的影响不大,其需求弹性较小,故其需求曲线倾斜较陡峭;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对新客户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其需求弹性较大,故其需求曲线倾斜较缓和。
因此,老客户的需求曲线倾斜较陡峭,新客户的需求曲线倾斜较缓和,C 正确切题,A、B、C均不选。
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某国生产新闻纸所需要的纸浆以固废纸为原料,消耗的固废纸20%以上依赖进口。
出于环保需要,2019年该国开始限制固废纸进口。
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价格变化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答案】B【解析】从材料提供的条件可以看出,由于该国限制固废纸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的供给量减少,供不应求纸价上涨,B能正确反映该国新闻纸价格的变化;A表示新闻纸供给量增加,与题意不符;C表示该国新闻纸需求量减少,与题意不符;D表示该国新闻纸需求量增加,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18526a59eef8c75fbfb3f7.png)
第3部分文化生活专题九文化与生活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东淄博高三摸底测试,19)有人说:外国文化年或者中国文化年,都是双方战略合作思路中“以文促经”的考虑。
这说明 ( C )A.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B.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D.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解析】“以文促经”的表述表明了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C符合题意;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A说法不准确;B与题意无关;D 表述本身错误。
2.(2018·河北邢台月考,15)2017年9月19日,第四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敦煌举行。
该论坛致力于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当好市场融通黏合剂、画出情感相通同心圆,已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品牌资源,成果丰硕,前景可观。
由此可见 ( D )①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②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③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题意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作用,而不是经济对文化的作用,①不选;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②观点错误;论坛致力于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体现了③;该论坛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品牌资源,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④正确。
3.(2018·广东湛江调研,19)文化代表和反映着城市的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要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的依据是( B )①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滋养涵育人②培育人文精神是创建文化城市的根本任务③经济社会发展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④城市建筑是展现地域风情的重要载体【解析】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滋养涵育人,①正确;②观点错误,不选;题干不涉及经济与城市文明的关系,③不选;建筑风格能提升城市品位,④正确。
2019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文化生活)
![2019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文化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47e54c3e0975f46526d3e146.png)
2019 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文化生活》 (注:因部分大题考察的角度比较多,综合性强,知识点分散,故一题多用,有重复现象, 以便于把握不同知识)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1、( 2019全国Ⅰ) M 中学 T 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 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
她所以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
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①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 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A .①② B .①③ 2、(2019 天津)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B ) ②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④ 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C .②④ D .③④“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 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 ,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 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B )A 、文化对社会法阵有重要影响C. 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 3、( 2019 北京)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
青苔的花特别小, 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 一点也不自暴自弃, 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
这段优美的话语 (B )A. 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B. 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C. 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 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4、( 2019广东) 2019年 3 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 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D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理解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2019 四川)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 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e9cea8bcb84ae45c3a358ca9.png)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7高二上·寻乌期中) 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
上述文字()①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④不同民族的文化既具有各自特色,又逐渐趋同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③④2. (2分) (2017高二上·大足期末) 2017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倡导人们多读书是因为()①阅读将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物质性影响②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阅读是一个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的过程④阅读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3. (2分) (2017高二上·寿县期中) 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就自然资源禀赋和国家的资本投人而言,浙江省并不优越甚至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浙商凭借“不找市长找市场”的创业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省份。
这体现了文化()①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力量②源于实践,又引导实践的发展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 . ①④B . ①③C . ②③D . ③④4. (2分)南京青奥会期间青奥村共建了205个文化小屋,展示了五大洲的多元文化。
在中国文化小屋,外国运动员们可以拿着毛笔体验中国书法,在瑞士小屋,等你来设计“世界名表”,在俄罗斯小屋,你可以领略伏尔加河“流过”一屋的灿烂,文化小屋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也促进了世界各国青少年间的交流和沟通。
高考政治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知识点21:文化与哲学生活主观题
![高考政治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知识点21:文化与哲学生活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120d3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5.png)
高考政治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知识点21:文化与哲学生活主观题1、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
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
实现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共生共赢,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在上述五个“追求”中任选一个,从哲学角度谈谈如何建设“美丽家园”。
2、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皮影、剪纸、微雕……曾几何时,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乡村社会中人们的娱乐方式,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它们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对此,有人心怀忧虑,呼吁要对其进行扶持和保护。
但是也有人认为,社会已经变化,该消亡的会消亡,该新生的会新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拯救。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皮影等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相关原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3、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掌握传统版本的说唱艺人越来越少,世界上最长的活形态史诗《格萨尔》的经典资源渐渐消失。
为了抢救整理这部史诗,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团队遍访说唱艺人,收集资料,对流传于藏族、蒙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的《格萨尔》分别进行整理研究。
经过三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为编撰《格萨尔文库》打下坚实基础。
2010年研究团队开始了最后冲刺,2018年《格萨尔文库》终于付梓。
《格萨尔》的传承与研究重燃希望,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再放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
(1)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角度,指出抢救整理《格萨尔》的意义。
(2)《格萨尔》的抢救工作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
高考政治真题专项汇编卷 (2017-2019) 知识点9:文化与生活word版
![高考政治真题专项汇编卷 (2017-2019) 知识点9:文化与生活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925efbf46527d3250ce008.png)
知识点9:文化与生活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据此完成下列两道小题。
1.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规划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③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
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010-2019)十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学生版)
![(2010-2019)十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88378e9ec3d5bbfd0a74d3.png)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政治专题09 文化与生活考点1 文化与社会1.(2019·江苏高考真题)“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
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材料说明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2019·北京高考真题)“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
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18·全国卷Ⅰ·T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
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7·浙江高考真题)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这意味着①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④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2016·浙江高考真题)“一箭多星”技术的发明和运用,降低了卫星发射成本,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
完整版高考政治全国卷文化生活部分
![完整版高考政治全国卷文化生活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be9eae1ff00bed5b8f31d28.png)
全国卷非选择题:文化部分1. ( 2017 全国卷Ⅰ)“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时期,大型文化类比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1. ( 2017全国卷Ⅰ)《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事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由。
(10 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牢牢抓住受众的中2. ( 2017全国卷Ⅱ)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联合资料,说明弘扬创新精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英勇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神关于推进创新发展的作用。
(10 分)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3.(2017全国卷Ⅲ)运用文化流传的知识并联合资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出去”的文化意义。
( 10 分)有外国华人、外国留学生。
嘉宾现场谈论,或剖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4. ( 2016全国卷Ⅰ)联合资料和文化生活知识,研究如何保卫英豪、弘词的道德价值,或表达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扬中华民族精神。
( 10 分)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现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流传等技术5. ( 2016全国卷Ⅱ)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加的诗词文化盛宴。
节目的播出,引起激烈的反响,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10 分)总收视观众超出 11 亿人次,引起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6. ( 2016全国卷Ⅲ)联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说说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关于《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事例,运用文化生活知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
(10 分)识说明其成功的原由。
( 10 分)7. ( 2015全国卷Ⅰ)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需要记着乡愁,传参照答案: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会合展现中国诗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学生版)
![(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b8349781c758f5f61f67ef.png)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2019年高考真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
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对于同一商品,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
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某国生产新闻纸所需要的纸浆以固废纸为原料,消耗的固废纸20%以上依赖进口。
出于环保需要,2019年该国开始限制固废纸进口。
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价格变化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4.(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某国是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
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①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③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④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5.(2019·北京卷)中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国家。
下图为关于“企业使用机器人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1)表明劳动力成本的降低会促进机器人的使用②(2)表明工人流动性越低的企业越倾向于使用机器人③(3)表明产品市场的需求会影响生产要素的投入④(4)和(5)表明机器人暂时无法全面替代劳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9·江苏卷)2018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多个伙伴国达成协议,同意在2019年上半年实施新的石油减产。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政治: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政治: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a41b4dbd64783e09122b6f.png)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
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
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材料体现了优秀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关系一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重要,二是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三是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0).2016 年 11 月 30 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
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A.文化平等文化差异文化交融B.文化影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C.文化借鉴文化包容文化繁荣D.文化传播文化市场文化自觉【答案】B【解析】材料只涉及“二十四节气”,并没有体现不同文化的文化平等,A项不选;“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因而我们要对之进行传承,故B项的关键词切合材料,应选;材料不涉及“文化借鉴”和“文化包容”的问题,C项不选;材料不涉及“文化市场”的问题,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名师点睛】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017政治高考分类(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I单元++文化与生活
![2017政治高考分类(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I单元++文化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4af2216abe1e650e53ea991f.png)
34.[2017·江苏卷] 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
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
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I2(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答案] 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文化塑造人生。
解答时,一要明确知识范围,即文化生活,二要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据此联系教材中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即可正确作答。
40.[2017·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
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
高考政治真题专项汇编卷 (2017-2019) 知识点10: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考政治真题专项汇编卷 (2017-2019) 知识点10:文化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278384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2.png)
知识点10:文化传承与创新1、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
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
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近年来,国内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获得了广泛好评。
它们以多视角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同时以积极、光明、温情作为坚定的艺术选择,带给人们温暖与前进的动力。
这些电视剧的成功表明( )①文化市场的繁荣丰富了文化产品②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④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尚精神塑造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B.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5、《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法国绘画大师高更的代表作。
文化与生活(2017—2022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
![文化与生活(2017—2022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7966c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a.png)
文化与生活(2017—2022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2022年真题】1.(2022·全国甲卷)2022年2月举办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誉为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近3000名中外运动健儿闪耀赛场,18000多名赛会志愿者默默奉献,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被刷新,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是迄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这表明()①体育运动以彰显文化自信为根本价值追求②人民是体育运动的价值创造者和价值享受者③体育运动具有塑造人生、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④体育运动是消弭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体育运动能彰显文化自信,但不是以彰显文化自信为根本价值追求,①错误。
②③:从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与者,以及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来讲,本届冬季奥运有是迄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的奥林匹克格言。
这表明人民是体育运动的价值创造者和价值享受者,体育运动具有塑造人生、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②③正确。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
体育运动消弭文化差异的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2021·浙江高考真题)春节档电影回归大银幕、博物馆展览持续上新、剧院舞台好戏不断……各地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让他们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由此可见,文化( )①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②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③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④能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材料中各地文化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体现了文化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故①③正确。
②:优秀的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故②不选。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1生活与消费(含解析)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1生活与消费(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c75c8aff00bed5b9f31da9.png)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2019年高考真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
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
产品的服务和质量是产品使用价值的体现,开展质量行动就是因为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④正确切题。
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商品的质量,①说法错误;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商品的质量,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对于同一商品,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
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弹性以及经济学曲线图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该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对老客户的需求量的影响不大,其需求弹性较小,故其需求曲线倾斜较陡峭;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对新客户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其需求弹性较大,故其需求曲线倾斜较缓和。
因此,老客户的需求曲线倾斜较陡峭,新客户的需求曲线倾斜较缓和,C正确切题,A、B、C均不选。
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某国生产新闻纸所需要的纸浆以固废纸为原料,消耗的固废纸20%以上依赖进口。
出于环保需要,2019年该国开始限制固废纸进口。
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价格变化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答案】B【解析】从材料提供的条件可以看出,由于该国限制固废纸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的供给量减少,供不应求纸价上涨,B能正确反映该国新闻纸价格的变化;A表示新闻纸供给量增加,与题意不符;C表示该国新闻纸需求量减少,与题意不符;D表示该国新闻纸需求量增加,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公民的政治生活(学生版)
![(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公民的政治生活(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e26e0efe4733687f21aa3a.png)
专题05 公民的政治生活【2019年高考真题】1.(2019·江苏卷)某社区中有些年轻父母工作忙,长辈不在身边,照护幼儿成为不少家庭的烦恼。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提出一个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建立幼儿托管点,开展小规模、社区化托育服务。
该方案能否实施应A.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B.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C.提请政府部门讨论决定D.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2.(2019·新课标全国卷I)某县针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在全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并依托“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
上述做法能够①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②加强基层行政系统内部监督③方便村民行使民主监督权④保证村民行使民主决策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9·天津卷)2019年3月,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落实中央和市委相关指示精神,回应广大市民和人大代表呼吁,制定了《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条例》起草过程中,有50余万人通过信函或网络发表意见,提供了有价值建议260余条。
上述材料表明①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②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和决定权③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最高立法机关④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9·浙江4月)2018年11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①体现了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公民个人的利益②有助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④有助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18年高考真题】1.(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市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整合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窗口接待,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学生版)
![(2017-2019)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a4306b0b4e767f5bcfce63.png)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9年高考真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9·北京卷)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2019·北京卷)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
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9·江苏卷)“清早起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
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材料说明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5.(2019·浙江4月)中华民族历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2019年高考真题】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泉
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9·北京卷)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2019·北京卷)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
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
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19·江苏卷)“清早起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
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2019·浙江4月)中华民族历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
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2019·浙江4月)H村村民自筹资金建立村史馆,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发展状况,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
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自信于文化事业的发展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年高考真题】
1.(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
“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
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18·北京卷)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
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
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了安全隐患。
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
这一做法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自于经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18·天津卷)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
节目中,一位位“信使”
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
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
由此可见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6.(2018·江苏卷)有调查显示,许多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
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
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
由此可见
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7.(2018·北京卷)“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
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
(8分)
【2017年高考真题】
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近年,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
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
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7·江苏卷)2016 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
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文化平等文化差异文化交融B.文化影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C.文化借鉴文化包容文化繁荣D.文化传播文化市场文化自觉
3.(2017·江苏卷)近年,“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
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
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6分)
4.(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
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
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
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
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