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需要道德规范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环境需要道德规范》的教学设计
高桥—东陆学校吴礼霞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教材的第二课第三框部分,这样的安排非常合理。首先,在第一框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存在密切关系。接着通过第二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生存环境正遭到严重破坏。那么,如何保护环境呢?第三框要求人们遵循环境保护的道德规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教学任务分析:
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道德水平及对环保实践的主动性,达到环保意识的内化,从而养成良好的环保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老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进行相关教育。
大致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中学生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但他们总觉得环境被破坏以及产生的恶果和自己关系不太大,没有切实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再加上受到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因而,环保意识非常淡薄。也不十分明确保护环境自己应该做一些什么?另外,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的水平,决定了他们认知水平还多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对直观的事物和趣味故事感兴趣。尤其要把书本道理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还存在一些难度,需要科学有效的引导。
教学策略制定:
教学策略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1、情景教学,激发兴趣。如果只讲理论,学生容易产生繁琐枯燥的感觉。教师可用体验小品剧、介绍小故事、观看视频等方式作为情景引发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些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展示。
2、有效预设,促进生成。根据教学内容,可通过预先设计一些具体问题,有意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环保现象,如:平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处理一些废旧电池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废电池的危害性,并组织学生讨论“今后应该怎样处理生活中的有害有毒物品?”,在讨论中,可能要遇到一些道德两难问题,由此,学生会生成一些新问题和看法,如:很多家庭嫌垃圾分类比较麻烦而不愿意这样做,怎么办?。老师要因势利导,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趋向共识,提高他们道德判断力。
3、参与讨论,获取感受。环保教育主要是意识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方式。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回答,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内化环保意识。
4、结合自己,反思行为。对于学生,保护环境,首先要从爱护周边的小环境做起,包括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活居住环境。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实现自我检验。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实现自我认识。这样,学生对自己的环保意识是否能真正贯穿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去,就作出评价和反思。从而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应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方法,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品体验、故事分析、问卷调查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情景,精心预设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实现师生互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共同学习探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遵循保护环境的道德规范,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可爱的家园。
教学准备
准备教学资料:小品、视频、故事、图片
设计一份课堂调查问卷“实话实说”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课堂容量。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课题:《保护环境需要道德规范》
一、增强人类环保意识
二、遵守环保道德规范
三、养成环保良好习惯
教学评价
1、采用的小品活动、故事分析、课堂调查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机统一。
2、注重“高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
3、本课所选取的教学材料适当,代表性强,体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增加了对生活中的环保问题了解,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提高遵循环保道德规范环保可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