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合集下载

心理学教学进度10~11上

心理学教学进度10~11上
2009级心理学教学进度
(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月份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五章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8
1
2
第三节意志的概述
9
2
2
第四节小学儿童的意志
3
2
单元归纳总结
4
练习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
5
2
第一节品德的概述
10
6
2
第二节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7
2
第三节小学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心理学方法
8
2
单元归纳总结
9
2
练习
第七章小学儿童人际关系
11
10
2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述
11
2
第二节小学儿童间的人际关系
12
2
第三节小学儿童间的人际关系的调节
13
2
单元归纳总结
12
14
练习
15
期末复习
16
期末复习

小学儿童的品德课件

小学儿童的品德课件
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异 常,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教师如何与家长、社区合作进行品德教育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学生的品德表 现和思想动态,共同制定教育方案,促进学生的品德发 展。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教师应当积极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品德教育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
在家庭中的实践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品德形成的重要场所。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 作,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品德状况,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措施。
注重家庭生活中的品德教育
家长应该注重家庭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如尊重长辈、关心家人、诚实守信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孩子的品德素 养。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品德教育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 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品德教育水平
增强自身道德修养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树 立榜样。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应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提 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3
《小学儿童的品德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小学儿童品德教育概述 •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品德教育 • 小学品德教育的实践应用 • 小学品德教育的评价与改进 • 小学品德教育与教师的作用 • 小学品德教育的案例分析
01
小学儿童品德教育概述
品德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

小学儿童的品德课件

小学儿童的品德课件
案例三
以小学五年级《感恩父母》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 让学生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交流,体会父母的辛劳和关爱,培养学生的 感恩之心。
品德教育实践的评估与反馈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学生 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感态度、 行为表现等多个方面。
03
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遵循品德形成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循 序渐进地进行品德教育。
02
教学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情境创设法
通过模拟情境,让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学 习品德知识。
故事启迪法
通过讲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导儿 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角色扮演法
让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其换位思 考和角色承担能力。
03
诚实、勇敢等优良品质。
小学品德教育的内容及分布
01
小学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公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健康 教育、生命教育等。
02
在不同年级,品德教育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低年级注重基本道 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年级注重培养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意志,高年级注 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品德教育环境创设的方法
教室布置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应根据品德教育的 主题和目标进行布置,如张贴相关图片、标语等 ,营造相应的氛围。
故事化教学
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情景模拟
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 验和感受,从而加深对品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缺乏家庭教育配合
很多家长对品德教育不够重视,不能有 效配合学校进行品德教育。

心理学选择题

心理学选择题

心理学选择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

1,认识过程中核心的心理是( ③ )。

①感觉②知觉③思维2.大脑皮层四个叶中对于心理生活具有特殊意义的是( ① )。

①额叶②顶叶③枕叶3.条件反射受(②)控制。

①皮下中枢②皮层③皮层和皮下中枢共同4.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① )。

①脑②客观现实③实践活动5."谈虎色变"属于( ② )。

①无条件反射②条件反射③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反射6.一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① )①反映②反应③反射④反馈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心理( ④ )①是脑的机能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③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④具有主观能动性8、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想象力,这是运用( ④ ) 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问卷法④产品分析法9、请给以下⑴—⑺题的心理现象进行选择属于什么反射:⑴“异物入气管引起打喷嚏”属于(①)⑵“谈虎色变”属于(③)⑶“望梅止渴”属于(②)⑷“谈梅生津”属于(③)⑸“把香喷喷的炒肉丝放进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①)⑹“进了食堂餐厅,看见案台上放着炒肉丝,闻到了喷喷的香味,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②)⑺“画饼充饥腹更饥”属于(③)①无条件反射②具体信号类条件反射③抽象信号类的条件反射④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一、选择1.有的学生在课上从不主动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提问,但始终注视着教师,这种注意属( ② )状态。

①真正的注意②表面上的不注意③表面上的注意④真正的不注意2.( ② )在小学阶段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①注意的广度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转移④注意的分配3.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 ④ )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

①注意的广度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转移④注意的分配4.当你中途离开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 ③ )的特性。

①对比②暗适应③明适应④疲劳5.当收音机里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一、选择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C )。

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2.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总的来说属于( A)。

A、初步的B、较高的C、相当高的3.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 C)。

A、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B、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稳固联系4.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发展,从总体上说( )。

A、知落后于行B、比较协调C、行落后于知5、到了小学(C ),儿童调节行为的力量开始由外部控制向内心自觉的方向过渡。

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6.对“儿童为什么要遵守纪律”的问题,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自( A )的一种认识。

A 服从老师的要求,为了得到表扬,为履行班级或少先队的义务。

B、为集体争光,这是社会公德的要求。

C、应自觉遵守纪律7.小学儿童大约在( C )年级以后,才逐渐养成初步的行为习惯。

A 、一、二年级B 、三年级C、四年级8.小学( C )学生的坚持性已从外界权威的影响逐步转向内心的自觉坚持完成任务了。

A 低年级B 中年级C 高年级9.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0.小学儿童道德情感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B )。

A、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B、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C、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二、判断1.品德也就是道德。

(╳)2.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或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三年级下学期。

( √)3.品德一方面依存于道德,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另一方面品德对道德也有反作用,许多人的品德又构成或影响社会的道德面貌。

(√)4.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

( ╳)5.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行为动机发展逐步发展到行为后果,然后才到后果与动机的统一。

( ╳)6.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是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的。

小学儿童的品德课件

小学儿童的品德课件

效果。因此,需要反思是否注重了课堂互动环节的设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教学策略
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引导学生 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整体性原则
注重知、情、意、行的统一,全面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探究性原则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等方式,自主发现道德价值,提高 道德判断能力。
实践性原则
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践行道德 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教学策略反思
01
是否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
针对小学儿童的特点,反思品德课件意力。
02
是否适当引入游戏元素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品德课件中是否适当引入了游戏元素
,如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
03
是否注重课堂互动
品德课件应该注重课堂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增强教学
小学儿童的品德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学内容 • 教学策略 • 教学评价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善良、公正、勇 敢等,以帮助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
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沟通和合作,增强 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反思
课程目标是否明确
在品德课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并围绕目标展开教学,反思目标是否具体 、明确。
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反思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 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品德素养。

第六章童年期的品德

第六章童年期的品德

第六章童年期的品德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品德的概念,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2、掌握儿童品德各成分发展的特点,明确其发展对其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重视儿童品德教育的思想3、懂得过错行为的纠正教学重点:品德概念第一、二、三节教学难点:第一节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教学过程:前言:一、道德与品德二、品德的心理结构知、情、意、行第一节童年期的道德认知童年期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可以从道德概念的掌握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道德概念的掌握如同认识范围内概念的发展一样,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也是从直观的、具体的理解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本质的理解。

一项对中小学生如何理解道德概念的研究,要求三、四、五年级小学生和一部分中学生通过6个小故事回答“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负责”和“什么是友谊”三个问题,结果表明(见表6-1):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不高。

各年级都有不少学生不能解释类似于“勇敢”等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道德概念,对概念本质特征理解的增长速度很慢,即使到了高年级,也只有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的人达到正确理解的水平。

还有研究者收集和筛选了12个概念:团结友爱、诚实、正直、谦虚、朴素、刚毅、勤奋、勇敢、守纪律、爱护公物、文明、大公无私等研究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

结果表明,中小学生道德概念理解水平的发展是随着年级的提高而上升,呈现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

但如果把上述12个概念按照对人、对己、对社会集体三个方面划分加以研究,就会发现,学生对不同概念理解水平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对自己方面的道德概念理解水平较高,其次是对社会集体方面的道德概念理解水平,最低的是对他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理解。

(这一点值得深思?)儿童的道德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学和儿童自己的实践逐步形成的。

1、个体对道德概念的掌握一般可区分为以下三种水平:(1)形象性水平(2)知识性水平(3)内化性水平2、道德概念掌握的发展趋势:(1)道德概念的内涵逐渐趋向丰富(2)道德概念由情境性逐步向稳定性发展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一)有关道德评价水平的研究关于道德评价水平的研究,最早由皮亚杰提出,后来由柯尔佰格予以深化发展。

第六章_小学儿童的品德

第六章_小学儿童的品德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教案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什么是品德: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品德。

品德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品德和道德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没有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体的品德,同时,个体品德又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个体品德的集中表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影响社会道德内容和社会风尚。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⑴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⑵道德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⑶道德主要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品德的心理结构;㈠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㈡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自尊感。

㈢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的克服困难去完成预订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他是调解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㈣道德行为:人的道德认识面貌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现、来说明的。

道德行为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

品德结构中的各种心理成分是有机联系而不是分割的。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

儿童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道德动机,并可以引发出一定的道德行为。

第二节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一、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㈠道德概念的理解:如同认识范围内概念的发展一样,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也是从直观的、具体的理解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本质的理解。

㈡道德判断(规律)1、从他律到自律: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即依靠他人的评价为标准)逐步发展到自律(即以自己独立的内在的评价为标准)。

第六章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使儿

第六章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使儿

• 作业: • 课后:1、4、6、7、8题。
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道德 从心理学角度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和道德行为。

• (一)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对道德行为规范 及其意义的认识。是品德的基础。
• (二)道德情感: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 内心体验。是品德的动力。
• (三)道德意志:有自觉的道德行为,与克服困 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对品德起调节作用。

第六章 小学生的品德发展

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使儿童成为一
个有道德的人,成为能遵守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
和行为准则的人。

什么是道德?品德还可以用什么词代替?
道德品质、品行、德性、操行等。

第一节 品德概述
• 一、品德的含义
• 依据道德规范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 (四)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产生的 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品德的重要 标志。
52

第二节 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皮亚杰对儿童
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
• 1、对偶故事法:提出各种成对的故事,故事 中都有无意和故意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然后
脱自我中心,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同样的行为,
除了看结果外,也考虑动机。
• 所谓自律:道德并不意味盲目遵守规则,服从权 威,还必须考虑行为者动机以及行为者当时所处 的具体情境,同样行为,对与错没有绝对标准。

比如,“超速”为了急救病人,那就不是错
误行为。规则不是绝对的,为了满足需要,规则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
•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 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佩克和哈 维格斯特(Peck & Havighurst)认为道德行为可分 为不同的等级,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属依从传统 惯例行为型,其特点是依随社会的风尚,遵从集 体的决策,自己不采取单独的主张与果敢的行动。 • 其特点包括: 1.亲社会行为 • 2.攻击行为 • 3.道德意志行为 • 4.道德行为习惯
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小学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品德这个时期品德的发展比较平稳显示出协调性的基本特点冲突性和动荡性较少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协调性
• 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 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 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 小学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品德,这个时期品德 的发展比较平稳,显示出协调性的基本特点,冲 突性和动荡性较少。
二、小学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
• 特点:: • 一是由服从向独立发展,尽管高年级儿童 以自觉道德动机占主导地位,但还离不开 对成人指令的服从 • 二是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尽 管高年级儿童以社会需要作为道德动机的 基础,但还离不开具体形象性; • 三是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但激烈的 冲突较少。
谢谢
亲,还有问题么?????
三、小学儿童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
• (一)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特点 • 道德认识主要指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 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知,包括对道德观 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 1.道德观念 • 2.道德判断
(二)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
• 道德情感是与人所具有的对于一定道德规 范的需要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体验,是一种 高级情感。

《心理学教程》总复习: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201703

《心理学教程》总复习: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201703
2016-2017学年五年制师范专转本考试《心理学教程》复习要点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孙 玲
学习目标
• 1.理解品德的概念,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 • 2.理解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发展中
的问题。 • 3.掌握小学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几种心理学
方法。
第一节 品德的概述
• 一、什么是品德
• 4.道德行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 行为。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
• 关系:品德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品德中的各种心理 成分是有机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品德的形成是这四 个基本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平衡发展的过 程。这也是德育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 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心理学依据。在具体实施过 程中,德育又具有多开端性。
• 2.坚决反对体罚与变相体罚。少用、慎用惩罚。原因: (1)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段;(2)惩罚会削弱 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3)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
• 3.运用惩罚注意:(1)惩罚应以顾及儿童的自尊心、 尊重人格为前提,以便使儿童理解教育者的善意,从 而消除或减少惩罚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2)惩罚要公 正,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3)结合说理的延缓惩 罚效果好。
• 3.由片面到全面:从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逐步发展到比较 全面、客观,从只看现象逐步发展到深入事物的本质。
补充一: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 皮亚杰:瑞士,对偶故事法,他律自律(10岁)
•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不能把自己的想象和 外在环境的规则区分开来。
• 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6-8岁):绝对地尊 敬并顺从外在权威;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
• 区别:
• (1)性质不同。道德是依存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 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 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诚实守纪友善等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诚实守纪友善等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诚实守纪友善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品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小学生教育中尤为重要。

其中包括对小学生进行诚实、守纪和友善等方面的培养。

本文将着重探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诚实、守纪和友善等品质。

一、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意义重大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也是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对外界事物认知的阶段,并且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少,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诚实、守纪和友善等品质具有更大的可塑性。

品德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深远。

首先,品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品德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品德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更强的应对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诚实品质诚实是品德教育的基石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诚实品质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建立诚实的教育环境小学是培养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教师和家长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身体力行,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们树立诚实的意识。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构建一个开放、公正、包容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诚实的重要性,并且愿意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进行诚实的教育训练诚实的培养需要进行系统的教育训练。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孩子们理解诚实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小规则和奖惩机制,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坦诚、诚实的习惯。

三、培养小学生的守纪品质守纪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培养小学生的守纪品质对他们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树立守纪的榜样教师和家长是孩子们最直接的榜样和引导者。

他们要自己严格守纪,自觉遵守各项规定。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要注重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遵守,从而形成良好的守纪习惯。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1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1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1、把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品德。

品德是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

2、道德情感按其内容分为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自尊感等。

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实现道德目标时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两种形式。

3、学生对自己方面的道德概念理解水平较高,其次是对社会集体方面的道德概念理解水平,最低的是对他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理解。

4、小学儿童道德判断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5、坚持性是指在道德行为中把决定贯穿始终的品质坚持,是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标志。

6、自制力是指在道德意志行为中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简答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主要有:品德与道德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体的品德。

同时,个体品德又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个体品德的集中表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影响社会道德的内容和风尚。

区别表现在:1)道德是依赖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2)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3)道德主要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的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

1)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

2)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是品德形成的基础,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品德的水平。

3)道德情感是关于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4)道德意志十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5)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3、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规律。

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行为后果逐步发展到行为动机,然后才达到后果与动机统一的水平。

中师心理学复习题

中师心理学复习题

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三、【图表】感觉、知觉认识过程记忆、想象(伴随注意)思维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系统:需要、兴趣、志向、价值观个性心理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四、【复习题】(一)填空: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__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_冯特__。

2.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 _和_______两大部分。

3.大脑皮层分四个叶: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皮层上的脑叶在机能上有分工,枕叶与_______有关,颞叶与_______有关,顶叶与_______有关。

5.儿童心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和_______共同构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早期的中外儿童心理学家曾运用个案法观察自己的孩子,并发表了长期的记录,如德国的_______、英国的_______、中国的_______等。

8.调查法是一类方法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

9.实验法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二)选择:1.皮层由150亿_个脑细胞分6层组成。

A.150亿B.15亿C. 22亿D.170亿.2.神经信息的传播速度是_360_公里每小时。

A.36B.3600C. 360D.36000.3.“谈虎色变”属于_B___。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 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反射。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1.思维是人类心理发展高于动物的本质标志。

()2.学校的教学活动不是一种交往活动。

()3.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是否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区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

()4.贯彻“死记硬背”的原则,是学好《心理学》的关键。

()5.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小学儿童的品德

小学儿童的品德
育氛围。
对策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 品德教育环境,如定期举办家长
会、开展家访等。
总结
创造一个有利于品德教育的环境 是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保障。
教育资源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教育资源有限,如师资力量不足、教材内容不够丰富等,影响了 品德教育的实施效果。
对策
合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如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 ,以弥补传统教育资源的不足。
励和鼓励机制,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03
小学儿童品德教育的实践方法
家庭教育
01
02
03
树立榜样
家长应成为孩子的良好榜 样,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 响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 品德。
建立家庭规矩
制定家庭规矩,让孩子明 确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哪些是不正确的,从而 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
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 的情感,了解他们的想法 和感受,帮助他们建立正 确的道德观念。
学校教育
德育课程
学校应开设德育课程,通 过课堂教学来传授道德知 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道德观念。
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 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 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 验和学习良好的品德。
教师榜样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好榜 样,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 响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 品德。
责任感与勤奋
总结词
责任感与勤奋是小学儿童在学业和生活中必备的品质,它涉及到完成任务、对自己的行 为负责等方面。
详细描述
责任感意味着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完成任务。勤奋则是指在学 习和生活中付出努力和时间,不懒惰、不懈怠。家长和教师需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让他们了解责任感与勤奋在学业、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适当的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什么是品德我们把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品德。

品德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

品德与道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品德和道德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没有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体的品德:同时,个体品德又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个体品德的集中表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影响社会道德的内容和社会风尚。

品德和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2)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3)道德主要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

(一)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品德的水平。

(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两种形式。

(四)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品德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品德结构中的各种心理成分是有机联系而不是分割的。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

总之,品德的形成是这四个基本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平衡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一、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一) 道德概念的理解如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也是从直观的、具体的理解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本质的理解。

(二)道德判断小学儿童在道德判断上,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

到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规律。

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由片面到全面此外,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还具有一些特点。

(1)从小学三年级起,绝大多数儿童已经能根据行为的原因或从行为的因果关系上进行判断,且半数以上的儿童能把行为的原因和后果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其发展趋势是年级越高,百分比也越高。

(2)在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中,特别集中在行为的主观原因方面。

二、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儿童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道德情感的发展呈上升的趋势,但这个上升不是等速的,而是不均衡的,其中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发展速度最快;(2)道德情感的不同范畴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义务感排在第一位,依次为良心、幸福感、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3)城市和乡村的中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但城市学生的发展水平在各个范畴中均高于乡村学生;(4)不同性别的中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但除爱国主义情感外,其他各范畴的道德情感均显示出女生高于男生的趋势;(5)道德情感的发展在不同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三、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一)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2.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二)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两方面。

1.坚持性的发展坚持性是指在道德行为中把决定贯彻始终的品质,坚持性是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坚持性水平还是不高的,而且不稳定。

2.自制力的发展自制力是指在道德意志行为中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总的说来,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制力还是初步的,而且往往容易兴奋,易带有一定程度的冲动性。

四、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小学儿童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不能控制自我的怒气和沮丧而产生的攻击行为。

另一种是恶意的、带有挑衅性的攻击行为,1,攻击的原因攻击是一种本能反应。

当孩子疲倦、不舒服或做事屡遭失败或挫折时为了维持自身心理上的平衡,本能地做出攻击行为是常见的。

2.如何帮助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首先应取得父母的配合,要求父母对其子女不要一味偏袒、纵容,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同样,对于管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的家长,要指导他们尊重儿童,注意为子女树立榜样。

注意培养互助、互爱和尊重他人的良好班级风气,为儿童提供积极参照团体,降低攻击行为儿童的社会舆论基础,使儿童的攻击行为受到普遍的抵制和消极强化,从而逐渐放弃此类行为。

与此同时,要注意为感受到自尊心受侵害和挫折的儿童提供及时的疏导,用合理的渠道宣泄积郁,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宣泄的有效方式如让儿童参加体育活动、大声哭出来或谈谈问题出在哪里。

(二)撒谎撒谎是一种虚构或捏造事实的行为,有时候儿童表现为用不适当的方式隐瞒部分或全部事实。

1、造成撒谎的原因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间缺乏民主、信任与沟通,是造成儿童撒谎最为多见的原因。

儿童爱撒谎也与他期望获得重视有关2.如何对待儿童撒谎首先,教师、父母要增强对儿童的理解,寻求与儿童取得沟通的共同语言,打消孩子对教师、父母的戒备乃至恐惧的心理。

其次,对于撒谎的儿童,应该认真严肃地指出说谎的危害,要让儿童知道,用撒谎来掩饰错误将是错上加错。

要注意帮助儿童克服因过去说谎而产生的罪恶感。

(三)逃学与离家出走逃学与离家出走是一种因为儿童拒绝学校或家庭而造成的社会行为问题。

1.逃学与离家出走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最明显的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1)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过失给予过分严厉的惩罚,(2)同学或一些社会组织团伙中用极具有诱惑力和易使人成瘾的活动吸引儿童。

出走还和儿童个性心理有关。

2.如何防止和对待儿童逃学或离家出走父母不要过分娇宠儿童,是预防出走的重要前提。

当然,同时也要注意不可走向另一极端,采用体罚、辱骂的方式对待孩子。

成人要学会尊重和爱护儿童,又有理有节,不姑息儿童的错误。

对于已经逃学或出走的儿童,可从以下几方面给予系统帮助: (1)对出走行为表示理解,使儿童感受到将不会对出走本身做出更多的惩罚,设法让儿童不再出走和愿意接受帮助,防止造成进一步对立;(2)与儿童诚恳交谈,设法寻找出走的原因; (3)对造成儿童出走的原因做出必要的解释,但对于确实由于儿童过失造成的出走,也不可无原则地忍让迁就,因为那样做,事实上就纵容了儿童的过失;(4)对于因任性而出走的儿童,家长或教师应努力淡化这种行为,使儿童感到这种方式的社会影响效果是微弱的;(5)对于因其他社会诱因造成的儿童出走,还应注意消除一些社会影响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第三节小学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几种心理学方法一、说理法说理法是针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辨是非、恶善的准则,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水平的方法。

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一方法,则有很多需要讨论和注意的问题。

(一)说理要科学所谓的“说理要科学”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有科学性,讲解某一道德概念或宣布执行某一道德要求,须有科学的依据、严密的论证和合乎情理的分析。

二是要有针对性,即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当时的心理状态。

(二)说理要尊重儿童教师应该尊重儿童。

说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解决道德认识上的问题,进而增强其执行正确的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因而说理本身就是对儿童的尊重。

(三)排除意义障碍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些道德要求,但是学生并不一定立刻接受它们,甚至拒绝接受。

这些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称为‘‘意义障碍”。

意义障碍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对具体人的意义障碍。

二是对具体要求的意义障碍。

二、仿效法仿效法是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给儿童提供道德榜样,让其仿效,从而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在儿童身上具体化的方法。

(一)模仿学习的作用这一研究表明,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在能否抗拒外界各种诱惑,而人们对诱惑的抗拒是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进行学习和改变的。

(二)为儿童提供榜样时应注意的问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使榜样教育能发挥应有的效果,为儿童提供的榜样要可敬、可亲、可信。

(三)注意纠正儿童模仿上的偏向应当如何纠正儿童模仿上的偏向呢? 简单地反对他们模仿反面角色。

正确的做法是做好引导和预防工作。

三、强化法运用强化手段培养预期的行为结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有一个目标。

(二)制订小步予(三)及时“反馈”(四)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巩固训练结果对于惩罚的理解和运用如下。

应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

惩罚应少用、慎用。

这是因为:(1) 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段。

(2)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

(3)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

在一定条件下,适当的惩罚对改变行为有一定作用。

但运用惩罚时应注意:(1)惩罚应以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尊重人格为前提,以便使儿童理解教育者的善意,从而消除或减少惩罚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

(2)惩罚要公正,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

(3)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使用惩罚时善于运用这种方法;第七章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述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为了正确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下面分两点说明。

(一)交往及其结构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交往是由信息交流、动作交换和相互理解三个过程构成的复杂活动。

1.信息交流2.动作交换3.相互理解相互理解包括三个方面,即意义理解、:情感理解和动机理解。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叫做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心理条件。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仪表风度、心理品质、特点相似、特点互补等。

1.空间距离2.交往频率3.仪表风度4.心理品质5.特点相似6.特点互补二、班级中的人际关系班级成员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称为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良好的同学关系的结合,是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基础。

(一) 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1.教师的主导性2.学生的全员性3.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性(二) 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除了一般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班级这个集体的社会心理因素。

它们是规范、心理相容、舆论和凝聚力。

1.规范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集体期望。

就本质而言,规范是对成员行为提供的社会控制,因为规范实际上表明班级希望其成员做什么和怎么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