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论文

合集下载

旅游美学 期末复习论文

旅游美学 期末复习论文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经过一学期的《旅游美学》的学习,我对<旅游美学>有了新的认识与更深刻的了解,从旅游美学的思想起源,旅游与美学的联系,到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最后到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价值,用美学的观点去欣赏旅游的景色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感觉与欣赏。

所以本次就我所感兴趣的是关于旅游者的心理,我认为无论是旅游中的心情,还是一种对于景色的审美都与旅行者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旅游者心理因素的探讨与研究,将会更好的把握对旅途的风景的感受,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与美的感叹。

人类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感。

旅游的愉悦感与美学上的所谓审美感是大致相同的。

无论哪一种旅游,都是在不断的活动中寻求美的享受,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

在旅游观赏过程中,旅游者所获得的愉快心理体验是直觉和理性相交融,又与情绪的愉悦相始终的,旅游美学正是对这种风景美色与旅行者心理的讲解的学科。

著名学者叶朗先生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

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

可见,旅游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寓美于游”的美育活动。

通过参与旅游审美活动,旅游者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很多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审美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旅游审美可以满足人对更自由超越的形而上审美境界的领悟和体验。

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点,就在于人能在不断提高和发展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又不断超出物质利益去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旅游中悦神悦志的审美需要就体现在人们这种精神性追求。

在整个旅游审美心理活动中,旅游者在“耳目”和“心意”的愉悦中会获得某种直觉感受和审美领悟,但这并不意味着旅游审美需要的终结,它还会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进一步达到悦神悦志的精神升华的境界。

所谓悦神悦志的精神升华,是指主体在观照审美对象时,经过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精神意志上的完善、飞跃和升华。

旅游美学的论文

旅游美学的论文

旅游美学的论文引言旅游是一种寻求美学体验的活动,旨在通过游览和探索新的地方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旅游美学研究了旅游体验中的美学要素,以及如何通过旅游来增强个体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本论文将探讨旅游美学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将旅游美学应用于旅游规划和设计中。

旅游美学的定义和原理旅游美学是关于旅游和美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其中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的哲学分支。

旅游美学涉及到个体对旅游目的地、景观、建筑、风格和艺术等的感知、评价和理解。

旅游美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感知与情感旅游美学的第一个原理是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情感。

旅游的美学体验与个体对景观、建筑和艺术等元素的感知和情感有关。

个体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是通过观察、聆听、闻、尝和触摸等感官来实现的。

文化与历史旅游美学还涉及到个体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欣赏。

旅游者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和文化活动等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文化和历史使旅游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目的地的美学价值。

空间与景观设计旅游美学还涉及到空间和景观设计的美学原则。

任何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景点都需要考虑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等因素,以提供美学上的愉悦和吸引力。

景观设计的美学原则包括比例、对称、重复、平衡、色彩和材料选择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美学还关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

许多旅游目的地都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和传统节日等。

通过旅游,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使旅游者能够欣赏和体验当地的文化艺术。

旅游美学对生活和文化的影响旅游美学对生活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丰富个体的审美感受旅游美学可以丰富个体的审美感受。

通过欣赏优美的景观、建筑和艺术等,个体的审美感受可以得到提升和开拓。

旅游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地区的美学价值。

促进文化交流与熟悉旅游美学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熟悉。

论旅游美学在旅游中的地位及影响

论旅游美学在旅游中的地位及影响
4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Hale Waihona Puke 3.3 审美意识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必然有其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体系、生 活阅历,以及与此相应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个性,到杭州或丽江览胜的游客,对同一景 观的审美反应有异有同,这在一般意义上是由于审美意识的多重性和不同的审美个性 活动所致。
从基本内容上看,审美意识作为认识和反应现实的一种方式,一般包括审美观念、 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知觉和审美情感。
3.4 审美感受的心理要素
和在其它审美实践中一样,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的心理过程也涉及四种基 本要素:感知、想想、理解、情感。这四种心理功能交渗互助,在自由和谐的彼此推 移中产生了美感。
3.5 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
在实际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在欣赏不同的景观或美的形态时,会获得不同的 审美感受。有时,即便观照同一审美对象,也存在一个见人见智的问题。或者说,主 体各自的审美感受在程度上不尽相同,往往呈现出多层次性。这主要是因为审美感受 一方面在原则上受限于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受制于审美个性以及历史文化等多种因 素。
[Key words]: Tmouris Tourist Aesthetic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pplication of tourism aesthetics
II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1、 旅游与旅游美学„„„„„„„„„„„„„„„„„„„„„„„„„„„1 1.1 旅游美学的概念„„„„„„„„„„„„„„„„„„„„„„„„„1 1.2 美学审美的分类„„„„„„„„„„„„„„„„„„„„„„„„„1
4、 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6 4.1 旅游美学在风景名胜的应用„„„„„„„„„„„„„„„„„„„„6 4.2 少林寺景区规划开发所运用的旅游美学知识„„„„„„„„„„„„„7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旅游美学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旅游美学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旅游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探讨旅游美学的特点,比如旅游对人们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刺激,旅游景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

2. 旅游美学与主观感受:分析旅游美学对个体主观感受的影响。

旅游美学可以提供旅游者独特的审美体验,包括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欣赏历史建筑和艺术品等。

同时,还可以探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对人们审美体验的影响。

3. 旅游美学与环境伦理:考虑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拓展旅游美学与环境伦理的关系。

旅游美学应该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在旅游活动中遵守道德和伦理规范,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4. 旅游美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探讨旅游美学对目的地形象塑造的作用。

旅游美学可以通过设计和布置景点来创造美的感知,在宣传材料和广告中使用美的元素来吸引游客。

同时,还可以考虑旅游美学对旅游业的营销和发展的影响。

5. 旅游美学的实践案例研究:以具体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为例,通过对旅游美学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旅游美学的应用和效果。

比如,可以研究某个著名景点的设计和规划,分析其如何利用美学元素吸引游客,或者研究某个旅游项目的表演艺术和视觉效果,探索旅游美学在创作中的应用等。

这些是你可以在旅游美学结课论文中进行论述的一些观点和方向,具体的情况可以根据你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和个人兴趣来展开更具体的研究和论述。

【旅游美学论文】旅游美学论文3000字

【旅游美学论文】旅游美学论文3000字

【旅游美学论文】旅游美学论文3000字旗袍的符号化文化语义之美摘要: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是能代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审美的符号。

本文将紧密结合结合符号学及综合视觉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符号对旗袍配饰艺术视觉符号进行审美文化语义表达并探究。

从而体现出旗袍所展现的特有的东方,以及符号化、文化的审美。

关键词:旗袍审美文化符号化语义一、旗袍的符号化审美诗人郭沫若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服装就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

那么,产生于清代的旗袍自然也旗袍不会例外。

早在满清时期,旗袍已作为一种“族徽”体现出其符号的价值。

时至今日,我们之所以愈发热衷于探讨旗袍,是因为旗袍艺术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充分形式了它良好的传承性,成为中国韩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成为能代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审美的旗袍符号。

汤显祖大师提出“以若有若无为美”,所谓“有”就是“实”、“无”就是“虚”。

“以若有若无为美”在服装中的展现就是指其艺术形式以虚实相生、虚实结合为好。

20 世纪30~40 年代的旗袍形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人体自然三围曲线造型的被称为中国女装的国粹,讲究的是“含而不露”的神韵。

哑剧她最大限度地从整体上惟妙惟肖地体现女性人体的曲线美,而开衩的设计又“美而不淫”、“露而不俗”地解决了“遮盖”与“袒露”这一对立统一的歧见,从而魅力这趋时与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了具有永恒在的东方女性典雅美的成功塑造。

含蓄端秀、“露”而不“妖”。

旗袍使用传统服饰的偏门襟,没有多余的带、绊、袋等装饰,产生了均衡的美感,微紧的颈部和两侧的开衩,若有若无、隐约地展现了女性的身体,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女性的恰如其分曲线美。

旗袍的造型质朴大方,以面为主,配以镶边所产生的线,以盘扣作点缀,是点、线、面的完美结合。

旗袍的线条简练优美,能充分体现女性形态曲线的特征自然美。

旗袍卡腰、门襟、领子等款式,妩媚而婀娜多姿,系带侧开不仅行走方便,而且行走此时给人以轻快、活泼之感。

旅游美学期末作业 论文

旅游美学期末作业 论文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美学专题题目:浅谈旅游美学与自然美系(院)旅游外语学院专业班级旅游管理(1)班学号学生姓名2013年 6 月16 日目录引言........................................................................................................................... - 1 - 一、认识自然美....................................................................................................... - 2 -(一)自然美的含义及特点............................................................................ - 2 -1.自然美的含义.......................................................................................... - 2 -2.自然美的特点.......................................................................................... - 2 -(二).自然美的构成....................................................................................... - 2 -1.风光美...................................................................................................... - 2 -2.形状美...................................................................................................... - 3 -3.色彩美...................................................................................................... - 4 -4.声响美...................................................................................................... - 4 -5.流动美...................................................................................................... - 4 -6.人文景观美.............................................................................................. - 4 -二、旅游活动中的自然美....................................................................................... - 5 -(一)旅游活动中自然美审美的特点............................................................ - 5 -1.直观冲动.................................................................................................. - 5 -2.意境升华.................................................................................................. - 5 -3.皈依自然.................................................................................................. - 5 -(二)旅游活动中自然美审美基本模式 .......................................................... - 5 -1.自然审美准备阶段.................................................................................. - 5 -2.自然审美引导阶段.................................................................................. - 6 -3.自然审美感受阶段.................................................................................. - 6 -4.自然审美品位阶段.................................................................................. - 6 -(三)旅游活动中自然美的作用.................................................................... - 6 -1.愉悦身心,丰富情趣.............................................................................. - 6 -2.强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 - 6 -3.缓解压力、促进健康.............................................................................. - 7 -4.陶冶人的高雅情操.................................................................................. - 7 -5.净化心灵、提升品位.............................................................................. - 7 -6.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 7 -7.产生磁力,推动消费.............................................................................. - 7 - 结论........................................................................................................................... - 8 -浅谈旅游美学与自然美引言旅游美学是研究旅游与审美的一个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

旅游审美文化论文

旅游审美文化论文

一、1、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形态美客观存在物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包括雄伟美、奇特美、险峻美、秀丽美、色彩美。

随着季节变换,昼夜更替,阴晴雨雪,自然风物相应生辉,呈现出丰富奇幻的色彩,构成最大众化的审美形式。

“光线是一切色彩的摇篮”。

听觉美自然景观中的鸟语、风声、钟声、水声,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景观起到一种对比、反衬、烘托的强化作用,它们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听觉美感享受。

嗅觉美嗅觉美是一种以生理快感为主要特征的审美享受。

包括新鲜空气、海洋气息、木香、草香、花香、果香。

动态美包括水流、云雾、时间、季节、光照、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动态作用(如山景: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摘自宋朝郭熙)和风物传说的动态作用。

象征美在美学范围内,人们常常凭借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符号,以比喻的方式来传达或体现某些概括性的思想观念、情感意趣、志向抱负或抽象哲理,使之对象化,这样便会产生一种审美属性,称之为象征性或象征美。

幽静美、敞旷美等美感类型。

2、如何欣赏自然景观?①选择适合位置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因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异,所产生的美感不同。

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如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俯瞰或远眺。

故孔子“登东山小于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

如黄山仙人晒鞋、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峰,在特定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方能体会到某种形象。

湖沼池塘、峡谷洞穴、一线天置身近观方知其妙。

如长江三峡,只有置身其中才会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瀑布景观宜适当位置仰观。

我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万练倒悬,飞沫反涌,千里之外即闻其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选择适当位置仰观则可收到形、色、声、动等美感;李白置身于适当距离仰观庐山瀑布,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受。

②把握观赏时机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不同自然景观的美。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桂林旅游景点中的美学鉴赏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

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

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望对以人文为主体的旅游区规划设计和生态旅游者更好地品味桂林之美。

关键词:桂林;旅游;美学;鉴赏引言旅游虽然包含着很多活动内容,但归根结底是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欣赏活动。

要使旅游者获得理想的审美享受,首先要懂得旅游审美的特殊性。

当今的旅游大多是山水风景及名胜古迹游览,因此必须了解山水风景的审美特征以及具体自然景观的审美欣赏;还应掌握旅游审美的方法。

一、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1.旅游美学的概念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

由于他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的对象,所以一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也不同于美学的其他分支。

2.旅游的审美形态1。

1自然美。

游览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自然美。

“清风明月”、“远近山水”就是自然美。

桂林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满眼风光多闪灼”就是自然界瑰丽景色的萃集。

现在国家城乡环境保护建设部首批颁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绝大部分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

当然,桂林也在其列。

1。

2艺术美。

当你泛舟于漓江,观赏那沿途旖旎的风光;当你奋力登上龙脊的最高点,极目远眺,七星伴月一览无余;当你看到龙胜梯田,不禁要对龙胜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发出由衷的赞叹。

所有着一些,都是艺术美。

艺术美门类丰富多彩,达到长城、矗楼高阁、飞架的大桥,小到只有半寸见方的篆刻、精细的印章及传统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和工艺美术等、艺术美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旅游胜地常在水际、路边或者悬崖峭壁,往往建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里面每每挂有字画,建筑也经雕镂装饰,这些艺术美的化身不但给游客提供了休憩、远眺的旅游设施,它们更是自然美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点缀。

旅游专业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教育论文

旅游专业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教育论文

谈旅游专业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摘要:审美活动是促使人性获得完善的手段之一。

对于青少年来说,培养正确的美学观念,学会如何欣赏美是很重要的。

青少年处于一个比较情绪化的年龄阶段,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文化的泛审美化,甚至造成审美的畸形。

美育是促进青少年情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富有生气的整体人格的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

而旅游教学是一门充满着审美教育的课程,在旅游教学中实施美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价值观审美情趣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持续保持和现代科技的猛进,战后的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这种发展,使得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增长,国民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也因之增多;同时,由于现代化大生产及社会斗争、推进等原因,可供国民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加之交通条件现代化。

这三大基本原因,使得旅游业兴旺发达,成为朝阳产业。

美育不仅能脚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世纪的一代新人储要融人较高的美育体验,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美和创造笑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美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用直观形象手段展示美,让学生见美知美。

课堂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主渠道,而审美教学情境的创设又是课堂审美教育实施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创设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内外课程资源,依据旅游地理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旅游地理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旅游地理审美情境,这些是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用直观形象手段显示旅游地理知识中的美,揭示美的存在,利用美来感染学生,诱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使他们自觉地参与认知活动。

旅游景观中的自然美,景观具有的“形、声、色”形式美,旅游探索美,文物古迹、建筑、雕塑呈现的艺术美等,都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

二、借助导游职业的定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审美价值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喜欢留着怪异的发型,穿着暴露、浓妆艳抹,缺乏正确的审美判断。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论文

魅力校园,我眼中的桂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11-1校门:校门是学校的脸面,是所有到桂林理大学工来的人对学校的第一印象,群花绽放,相拥环抱着刻着“桂林理工大学”的石碑,设计独特大气的校门,门后绿树成荫开阔的校道,给我的感觉就是张开双手拥抱来宾和欢迎我回校!未名湖:尚未命名的人工湖,是情侣约会的好地方,在我看来,此湖建成,让原本没有水的桂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让蓄势腾飞的桂工活了起来。

平静时看看湖面春光,风吹处细柳起舞,心烦时来这里散散步,呼吸下清新空气,释放所有的压力,这里确实是学校的一处美景!校道:校道是我每天上课,吃饭或者去其他地方的通道,所有的校道都是两边绿树延伸生长,绿意绵绵地装饰着,也是我们学校优雅,恬静的好环境的保证。

树下有不少长椅提供有游人休息,给这里添加了额外的兴致。

桂花园:在男生宿舍楼旁边,是我每天吃饭或者出校门的必经之路,路与树相依,树与楼的结合,每次经过都给我一种心旷神怡,开心的感觉。

在春季,园中桂花鲜花盛开的时候,草地一片翠绿,一幅春天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傍晚夕阳西时分,余晖照入园内,金灿灿的阳光染得一片金黄,桂花园祥和、宁静,那奇异的色彩美也给人以是觉得美感,桂花园的美,美在它的色彩,美在它的声音,美在它的布局。

图书馆:图书馆是我平时释放压力,获得课内外知识,一个可以让我觉得全身轻松的地方;同时也是校园布局的心脏,庞大的外观设计,庄严地外表装饰,给人一种学海无涯,书本包罗世界万象的感觉,图书馆不仅仅是一栋客观存在的建筑,更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我们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地方。

图书馆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这里良好的图书馆环境,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让我们可以更自在地遨游书海,是学校最美的地方之一!体育馆:体育馆是我们学校一处雄伟而且设计有特色的建筑,大学体育馆是学校标志性建筑,也是我课余生活最常去的地方,这里有我们军训的回忆,有我平时运动流过的汗水,是证明我们青春活力,对未来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地方,是我我心目中最美的一道风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多我们的学校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我的看法是:桂林理工大学是美丽的,无可取代的,这是培养我的地方,也将会是成就我的地方!。

关于旅游美学的论文论文:旅游的美学体验

关于旅游美学的论文论文:旅游的美学体验

关于旅游美学的论文论文:旅游的美学体验旅游美学课程论文题目:旅游的美学体验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姓名:**学号:20XX4163专业:旅游管理指导教师:***二0一八年十二月摘要: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在领略和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揭示其审美特征。

人们通过观赏、了解旅游地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风土风情,加深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体验,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美学;旅游;体验旅游就是人们出门在外游览观光,在游览观光的过程中,追求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和享受。

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同时也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虽用意是追求人格的完善,以自然山水来作比喻和陪衬,但山水之美能使仁智者精神和心灵得以乐。

这其实是圣人在对大自然审美的同时,又将精神和人格进行了升华,做到了天人合一。

后来有许多圣贤都遵循孔子的话去乐山乐水。

圣人与贤者纵情山水,游乐而忘返,其真正目的是通过观光游览,释放烦恼,舒畅精神,愉悦情感。

圣贤对山水的审美欣赏绝不仅仅停留于表层的感官享受,更重要更本质的是要飞跃到悟获自然、宇宙之哲理的最高层次,这应该是最完美的旅游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讲究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古典美学的精髓。

真,即符合客观规律,是美的基础,不真则不美;善,是最高目的,是美的前提,不善也不美;美则是在真、善的基础上最佳的感性显现。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旅游美学重要特征之一。

美好的景物只能在真与善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唤起令人愉悦的审美情感,甚至对自然和人生产生顿悟。

旅游是一种体验的游戏。

通常人们都喜欢运用旅游观光这个联合词组,把旅游和观光联系在一起。

其实,观光性旅游只是旅游的一种,而且现在看来,也许还是比较浅层次的一种。

现在的许多旅游,都有了极强的参与性。

虽然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城里人到乡间旅游或乡村人到城市旅游,即使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其实也同样具有进入陌生世界、体验对方的生活方式的意义。

旅游审美论文

旅游审美论文

旅游审美论文——游泉州开元寺021211127 庄兴杰此次我所向大家介绍的我所去参观过的旅游景点是位于福建泉州的开元寺。

泉州自古被称为“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日本教、犹太教和拜物教等等,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

其中佛教在泉州极为盛行,唐朝就有“泉南佛国”之誉。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对泉州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赞语。

而泉州的开元寺便是泉州佛教的象征和代表性建筑物。

正如老师说所的,全国的佛教建筑的格局都是一个模式的。

开元寺也不例外,它大体的格局是这样的:经过门口的紫云屏后首先见到的便是天王殿,其次是宋代二塔——泉州人都称它为东西塔,这也是泉州开元寺里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在后面我也会详细地给大家介绍它。

再走进去就是最核心的大雄宝殿。

在大雄宝殿的后面是寺庙的藏经阁。

这便是开元寺的“主干线”。

在此之外,在开元寺的里面,还有诸如镇国塔、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等建筑物。

开元寺给人的感觉很大,但又不会很空旷,所有的东西建筑都分布的格外有致。

那我就从头开始讲起吧。

我会介绍每一个建筑和它们给我的感受。

首先便是游客第一个会见到的天王殿。

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这老师也向我们介绍过。

走进天王殿,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光线并不是太好,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

再加上在你两旁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体型巨大,再加上怒目对着所有游客,更会让你倒吸了一把冷气。

这应该就是两大护法所带来的威慑力吧。

经过了天王殿后便是比较宽敞的路和视野。

在最两旁会有东西两道走廊,也是古代的风格,墙上会有佛教的标志形象在上面。

因为走廊建得比地面高,大部分游客都会在上面走一走看一看,因为走廊的走向,所以格外通风,夏天的时候格外地凉爽。

在往外扩,看去便是开元寺里最有名,也是泉州人所骄傲的建筑——东西双塔。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论文旅游管理101 陈XXX指导老师:我的家乡在广东的粤西地区,茂名市电白县,虽然经济没有发达,但是风景确实比较迷人的,有着极致的海景,沙滩,还有撩人的渔民风情。

那就是著名的中国第一滩。

好,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们所研究的对象,中国第一滩:中国第一滩位于广东省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南部岸边。

之所以称这里为中国第一滩,是因为这里有三个中国第一:首先,这里的林带是全国第一条营造成功的最长的沿海防护林带。

林带长全长80多公里。

国画大师关山月创作的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的巨幅图画《绿色长城》就取材于此,近10万人畅游和观光的碧海银滩。

这是优良的天然海水浴和沙滩日光浴的理想场所。

“中国第一滩“缘何得名?这还得从毛泽东主席儿媳刘思齐之后夫杨茂之同志说起。

1993年初,杨茂之同志到水东开发区视察,当他步入海滩见到神奇而独特的绿林、银滩、碧海和蓝天时,立即被这绮丽的自然风光给迷住了。

他惊喜和陪同他考察的水东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主任李观来同志说,他到国内外不少著名的海滨旅游区,但尚未见过如此气派的海滩。

他建议将这里定名为“天下第一滩”。

受杨茂之的启示,李观来建议将海滩称作“中国第一滩”。

这一建议得到了茂名市委、市政府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成千上万游客的认可。

“中国第一滩”之名很快就通过游客之口在社会上流传了出去。

1993年9月25日是水东经济开发区人民最难忘的日子。

这天,中共中央江总书记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国第一滩,当他见到中国第一滩的滩名时,问起了中国第一滩的由来,陪在江总书记身旁的李观来同志便笑着向江总书记介绍了这里的三个“中国第一”和“中国第一滩”的得名。

江总书记听后微笑地点了点头。

并走到观海平台环视了周围的景物后高兴地说,这里旅游资源很丰富,建好了可以和夏威夷媲美。

管委主任李观来同志说,他到国内外不少著名的海滨旅游区,但尚未见过如此气派的海滩。

他建议将这里定名为“天下第一滩”。

受杨茂之的启示,李观来建议将海滩称作“中国第一滩”。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我对旅游美学的认识——和玉霆09090110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

当旅游者离开他熟悉的环境,踏上旅途之后无论是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社会景观,还是旅游条件或旅游从业人员都是旅游者的审美对象,旅游者也因此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中的审美主体——旅游者,和审美客体——旅游景观世界。

旅游者在旅游审美中,是在直觉、想象和体验中捕捉着美、玩赏着美,“这看起来是一种感性的、形式的冲动,但在本质上,审美活动是追索和领悟生命意义的活动”。

审美活动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又超越于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

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对人生的价值就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在非理想中追求理想,从而在精神上把握生命的绝对意义,实现对主题存在意义的直觉领悟。

旅游者的目的在于探索自然美对旅游美学的实践和应用, 首先表现为旅游者的目的在于探索自然美。

有一句名言:’ 美存在于大自然中。

” 都是对白然美的阐述和称赞, 与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相对应,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不断丰富复杂, 多彩多姿。

欣赏自然美作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的一种产物和手段, 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社会价值的体现。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 比如交通运输日益发达等种种条件的逐步成熟, 旅游胜地不断发现和开发, 人们正是为了追寻和探索东西南北中各方的自然美, 欣赏和访求灼灼依依之景, 林簌泉韵之声, 产生了旅游的动机和动力, 国际旅游者如此热衷于前来“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的杭州和“ 山水甲天下” 的桂林, 便是旅游美学在发挥作用的明证。

旅游在于开发自然美对旅游美学的实践和运用, 进而要求旅游业的任务在于开发自然美。

大自然的山水花鸟美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它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自然美的本质首先存在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的本身, 这些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是构成自然美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但是, 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 只有进人社会范畴, 审美主体构成审美关系, 才能成为美山水花鸟自然物本身虽然存在着美的条件、基础等因素, 还须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 具有社会属性, 才能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丽江古城的美学意蕴分析 旅游毕业论文

丽江古城的美学意蕴分析 旅游毕业论文

丽江古城的美学意蕴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s of lijiang摘要:丽江古城是中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四大古城(另三为平遥古城、歙县古城、阆中古城)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丽江古城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筑美学的一些理论,从美学角度对古城得天独厚的自然屏障、匠心独具的建筑风格、神秘古怪的东巴文化作一些探索,从丽江古城的基本情况、丽江古城的建筑特征、丽江古城的美学风格以及丽江古城对现代城区规划的启示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窥见丽江古城的美学意蕴和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丽江古城,民居,美学意蕴Abstract: Lijiang is one of the quite complete four big old cities in China (another three are t he Pingyao old city, xixian old city, langzhong old city), it has the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having the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This article taking Lijia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ing some of the theories of architecture aesthetics and it from an aesthetic perspective to an alyses the advantage natural barrier, the ingenuity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the mystical strange Dongba culture of Lijiang .This article discussed from the Lijiang's basic situation,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esthetics style as well as the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urban planning and so on .Thus shows Lijiang's aesthetic connotations and more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key words: Lijiang ,people residence,esthetics implication丽江,这座位于滇西北的偏僻小城,随着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声名鹊起,引起全国乃至世界人们的极大关注。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中的美学论文浅谈桂林山水题目浅谈桂林山水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班级2014年 6 月 8 日浅谈桂林山水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

旅游活动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活动,是旅游资者怀着对美得向往与追求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实质上就是对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审美。

对旅游资源进行审美思考,能更好地研究自然旅游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所涵盖的特征,阐发旅游资源的审美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的品味和特色,对提高旅游资源的审美吸引力,促进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桂林旅游资源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

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

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桂林、美学、审美价值、鉴赏目录一、对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 (1)1.1旅游美学的概念 (1)1.2旅游的审美形态 (1)1.2.1自然美 (1)1.2.2艺术美 (1)1.2.3社会美 (2)二、对桂林旅游美学特征的探究 (2)2.1桂林简介 (2)2.2对桂林的审美方法 (3)2.2.1自然美的审美方法 (3)2.2.2艺术美的审美方法 (3)2.2.3社会美的审美方法 (4)三、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 (4)3.1在文学中看桂林山水 (4)3.2桂林山水具有浓厚的政治历史文化底蕴 (4)结语 (6)正文一、对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1.1旅游美学的概念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

由于他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的对象,所以一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也不同于美学的其他分支。

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古已有之。

中国是旅游古国。

很早以前,就有周穆王西游的记载。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论文

姓名:学号:班级:1314102鸡公山与美清明节带着与亲人的思念我回家了,我的家在美丽的信阳。

提到“避暑山庄”,大家很容易联想到“北戴河”、“庐山”等地,可在老家周边、被誉为“避暑山庄”的鸡公山,却有自己的特色,它雄踞三关之间,界定楚豫,气贯嵩衡,值得一游。

鸡公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京广、京珠、107国道沿山麓西侧穿过,景区面积近三百平方公里,海拔八百多米。

鸡公山至今已有百年开发历史,鸡公山也就被列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齐名,合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鸡公山风景区始建于本世纪初,兴盛于二、三十年代,现在主要有“北山、东沟、避暑山庄、报晓峰、防空洞、大深沟”六大精品景区。

鸡公山先后有二十四个国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富商,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韵各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鸡公山“环境优美、格调高雅、欧美风情、名流汇聚”的历史风采,独步全国的山岳风景。

所以我与家人一起去鸡公山玩了一趟,去的路上一直很兴奋,想象着山的巍巍,山路的盘旋和山涧水流的娟秀。

不过到了才知道,现在爬山都是绕盘山公路“坐”上去的!原有的登山途径已经被废弃了。

虽然鸡公山只有七百多米的高度,但站在山顶眺望,看到到处都是山,到处都是树,青青的一大片,雾茫茫的一片,天与地好像连在了一起,一伸手天就在手中,一弯腰就在绿色的森林中,感觉到自己就是宇宙中的一部分,虽然很微小,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再也不会说自己很没用,自己很空虚,很无聊,因为世界有我,我也正在世间享受!以前总是认为自己的路还很长,不在乎的随意玩弄,今天才发现自己从前浪费了有多少,不仅仅只有时间,还有上天所赐于我的生命!走在山间,站在山顶,让我感悟很多,让我思考很多,知道了生命的存在方式与价值,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我会为自己的存在而快乐,为自己能够随意的思考而雀跃,因为生命是一种享受!在鸡公山也游览了旁边的景点,其中防空洞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这是在抗战时期蒋介石避战指挥战斗的地方,真佩服当时的人们用智慧和敌人做斗争,用手一锨一锨的挖出了地道,不知使多少人民受益!在下山的时候,我们决定用最原始的方式走下来,在废弃的登山古道山,我的腿像灌了铅似的又酸又疼,到现在才不得不佩服以前那些步行上山下山的勇敢的人们,他们的那种不屈精神是我们当代人所赶不上的。

旅游美学期末作业 论文资料

旅游美学期末作业 论文资料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美学专题题目:浅谈旅游美学与自然美系(院)旅游外语学院专业班级旅游管理(1)班学号学生姓名2013年 6 月16 日目录引言........................................................................................................................... - 1 - 一、认识自然美....................................................................................................... - 2 -(一)自然美的含义及特点............................................................................ - 2 -1.自然美的含义.......................................................................................... - 2 -2.自然美的特点.......................................................................................... - 2 -(二).自然美的构成....................................................................................... - 2 -1.风光美...................................................................................................... - 2 -2.形状美...................................................................................................... - 3 -3.色彩美...................................................................................................... - 4 -4.声响美...................................................................................................... - 4 -5.流动美...................................................................................................... - 4 -6.人文景观美.............................................................................................. - 4 -二、旅游活动中的自然美....................................................................................... - 5 -(一)旅游活动中自然美审美的特点............................................................ - 5 -1.直观冲动.................................................................................................. - 5 -2.意境升华.................................................................................................. - 5 -3.皈依自然.................................................................................................. - 5 -(二)旅游活动中自然美审美基本模式 .......................................................... - 5 -1.自然审美准备阶段.................................................................................. - 5 -2.自然审美引导阶段.................................................................................. - 6 -3.自然审美感受阶段.................................................................................. - 6 -4.自然审美品位阶段.................................................................................. - 6 -(三)旅游活动中自然美的作用.................................................................... - 6 -1.愉悦身心,丰富情趣.............................................................................. - 6 -2.强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 - 6 -3.缓解压力、促进健康.............................................................................. - 7 -4.陶冶人的高雅情操.................................................................................. - 7 -5.净化心灵、提升品位.............................................................................. - 7 -6.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 7 -7.产生磁力,推动消费.............................................................................. - 7 - 结论........................................................................................................................... - 8 -浅谈旅游美学与自然美引言旅游美学是研究旅游与审美的一个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美学论文
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专业:旅游策划学号:20120514263 姓名:万霞
一、风景美
我国风景遍布全国各地,数不胜数,烟云变幻的黄山之美称为“黄山之奇”,泰山美称为“泰山之雄”,称华山美为“华山之险”,称嵩山美为“嵩山之峻”,称峨眉山之美为“峨眉之秀”,称青城山之美为“青城之幽”。

自然旅游资源有着天然和纯朴的风格,就像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九寨沟的静谧幽深都保持了一种素朴、纯真的天然本色。

自然旅游景观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限性,例如,我国的吉林树挂只能在12月和次年的2月内,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才会出现,而北京香山以及南京栖霞山的红叶在深秋才能看得到,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农历的8月16日至18日。

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带性,例如,“西北之山多雄浑”,“东南之山多奇秀”,这边是最形象的概括。

自然旅游景观分为很多种类。

有奇特的岩溶景观,被形容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而云南的路南石林以深切的溶蚀裂隙、高大的石柱、壮观的地上熔痕和丰富的地下熔痕成为了全球的独特岩溶景观,有着洞中洞、洞连洞,洞天别具的奇特之感。

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便可以想到那是一幅多么悲壮、苍凉、狂野的画面,我们不能忽视石蘑菇、石笋、石兽、石亭、石塔的千变万化,那险峻崎岖的“雅丹景观”。

当你发现有泉水缓缓溢出并夹带出串串气泡,犹如串串珍珠,即为珍珠泉,不要感到惊讶,这是泉的美丽,如含羞泉,广西桂平的乳泉,河北野山坡的鱼泉,云南大理的蝴蝶泉,都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还有许多动人的景观,如云雾、山岳、峡谷、瀑布、江河、森林、草原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工美也是一种风景美,它是指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观,例如,亭、台、楼、榭、桥等,我们在观赏西山八大处的风景时,主要是观赏八大景点的人造景物,即八座寺庙,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寺、大悲寺、龙王寺、香界寺、宝珠洞、正果寺等、若没有这八大寺的点缀,哪里的风景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就像西湖的白堤、苏堤、湖心亭也为西湖美景增加了大大的魅力。

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都是因为神话或民间传说而成名的,如桂林的七星岩,相传洞中有一个歌仙台,是刘三姐唱歌的地方,这个传说的神秘色彩丰富了七星岩的美,与此有同工之妙的有大连的著名风景点老虎滩公园被誉为“渤海明珠”,以及与其相关的还有“石槽山”、“望夫礁”。

自然风景有许多的美,下面简单谈一下其雄、秀、奇、险以及色彩之美。

雄之美:
辽阔的齐鲁大地的泰山,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雄伟令人折服。

贵州黄果树瀑布之雄伟其实也是令人叹为观止,钱塘江的潮,潮来时惊涛巨澜,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秀之美:
青罗带般美丽的漓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轻盈少女般的桂林山水,都是有秀丽无比的景色。

庐山的隽秀,雁荡山的灵秀,武夷山的神秀,富春山的锦绣更是天下一绝,无一不透露着秀丽之美。

奇之美:
我国最富有奇特之美的非黄山莫属,素有“黄山天下奇”之谓,它的“四奇”石、松、云、泉更是一绝。

奇峰怪石数不胜数,像喜鹊登梅、梦笔生花、金海探龟、猴子观海等形象无一不惟妙惟肖。

松有迎客松、陪客松、黑虎松、蒲团松等。

雁荡山水之奇更是一绝,其“合掌峰”、“夫妻峰”、“双乳峰”更是生动,与此有着奇特之感的还有:峨眉的佛光,蓬莱的神仙海市。

险之美:
华山天下险,毋庸置疑,还有一物也堪称险中之绝,那就是悬空寺,俗言道:“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色彩之美:
北京西山红叶、庐山云海、云南茶花、洛阳牡丹、、井冈山杜鹃、太湖邓尉山的梅花都是极富有色彩之美的景色。

特别是天台山顶峰的云锦杜鹃花更是杜鹃花家族中的极品,其色彩绚丽令人流连忘返,1999年的春天,浙江省台州市还举办了“99天台山云锦杜鹃节”。

足以见得云锦杜鹃的魅力所在。

二、中国园林与欣赏
1、皇家园林:
具有代表性的有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即万寿山的颐和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

其中圆明园原名为清漪园,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穷奢极欲重新修建了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

圆明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花费了110多年的时间才修建成。

避暑山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为8500亩,超过圆明园和颐和园的面积。

2、私家园林:
具有代表性的私家园林有:苏州的留园、怡园、补园、耦园,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恭王府、扬州个园,东莞可园,上海的豫园等。

我国园林的审美价值主要从山水两个方面看。

1、山:
清代李斗写《扬州画舫录》说:“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

扬州园林的假山很有特色,著名的个园就是以高超的假山堆叠而著称,而且相传个园的假山是清代的大画家石寿所设计的,利用石笋、太湖石、黄石、宣石构成四座假山,春夏秋冬的景色,春山石成灰绿色,夏山石灰白色,秋山石色微黄,冬山一抹白色宣石。

假山叠石以苏州环秀山庄的太湖石假山,上海豫园的黄石假山为代表。

而颐和园排云殿下面院内的奇石、故宫御花园和静心斋内的假山叠石都极富特色。

古代也有许多皇帝爱好奇石,尤以宋徽宗和清乾隆为最,宋徽宗把天下有名的美石和奇石都编入他的《花石纲》内,横卧在颐和园内的“青芝岫”就是乾隆搜集的。

2、水:
水是组成园林要素之一,有山必有水,山水相得益彰。

园中的水也有大小之分,大者如颐和园的昆明湖,北京三海,杭州的西湖、圆明园的福海,气势恢宏,别具一格,小者一泓碧水或山溪独流,使人感到源流无尽,水曲溪长。

万寿山和昆明湖的鲜明的高低对比,湖光山色,上下辉映对游人极具吸引力。

三、中国画
中国画种类繁多,但仅从旅游者对中国画的欣赏这一角度来分类,可简要分为卷轴画、壁画和工艺绘画三种。

卷轴画主要见于博物馆和美术馆所收藏的古代名画为代表,壁画如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西藏佛教壁画和大量的汉代墓室壁画。

欣赏中国画主要是体会它的意境,要善于联想,产生共鸣,而画的格调则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中国画主要是以线造型、抒情写意,色、笔、墨三者相结合,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体会到中国画的精髓。

四、中国书法
中国的书法历经了以下的历程: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篆书——隶书——楷、行、草,隶书以李斯为代表,他写的隶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楷书以钟繇最佳,行书和草书则以王羲之为代表。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最有影响力的五位代表:欧阳询(自创欧体),张旭(擅草书),颜真卿(擅正书),柳公权(擅楷书),释怀素(擅草书)。

宋朝四大书法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五、中国古建筑
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以及山东的孔庙、孔府、孔林堪称我国三大古建筑。

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驰名中外的三大石窟。

中国四大佛山(峨眉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

万里长城被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著名的皇陵有北京的十三陵,陕西黄陵,南京的明孝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等。

我国古代三大名桥有:河北赵州安济桥,广东潮州广济桥,福建泉州洛阳桥。

赵州桥是我国古代桥梁中现存最精美最古老的一座。

江南三大楼阁:湖南岳阳楼、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滕王阁。

我国古建筑可分为古城、宫廷、陵园建筑。

1、古城建筑:
我国古城建筑保存完整的有:江苏南京城、陕西西安城、山西平遥城、辽宁兴城、湖北荆州城、云南大理城、广东潮州城和肇庆城。

我国有着雄伟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其上的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

2、宫廷建筑:
古代的汉三宫是指“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保留最完整的一处。

分为内廷和外朝,外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3、陵园建筑:
西安皇陵最多,除了骊山秦始皇之墓外,还有西汉11个皇帝和唐朝18个皇帝的陵墓,其中西汉皇帝中汉武帝的茂陵规模最大。

李世民的昭陵“鲜丽不异人间”。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巩县境内,其中北宋9个皇帝有7个皇帝埋于此,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其中规模最大最宏伟的是长陵(明成祖朱棣),定陵(明神宗朱旭军)。

清陵分三处:辽宁省有三座(永陵、福陵、昭陵),河北遵化的马兰峪有清东陵,河北省易县境内有清西陵。

清东陵: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慧陵)。

清西陵:雍正、嘉庆、道光、光绪。

旅游美学不仅对旅游也有较大的帮助,而且对旅游者还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教育功能,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将旅游和审美相结合。

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