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课程纲要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学分:65课时(义务教育)
设计者:
背景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目标
数与代数
1.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
2、在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会进行相应的验算;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秒,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图形与几何
1、通过观察、操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能测量并计算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实践活动中,知道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综合与实践
1、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到呢个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实施
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合理利用班班通上的课件和习题,拓宽学生视野。
3.上教育网站,图书馆,报纸杂志等查阅与数学有关的资料,增长学生知识面。
教/学活动
数与代数
1、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口算、笔算)的基础,所以对于计算的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教师可在难点处适当加以引导;在教学中,笔算乘法尤其是有余数的除法会是难点,要注重对学生对算法的理解,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引导帮助。
2、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做好计算方面的练习;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在教学长度、质量单位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现实的活动进行感受、获得体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有关量与计量知识应用的感性经验。
4、分数是本学期新接触到的内容,要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通过各种活动巩固对分数的理解,能用所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
1、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和相互讨论中学习估测的方法,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统计与概率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初步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好,并逐步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教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
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
3、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反应学生的生活内容,感受数学的乐趣。
评价
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实践活动(10%)(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口算、笔算、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开展。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积极、不积极等)
(三)结果处理
以上三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