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淡安论灸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灸法的护理》ppt课件

《灸法的护理》ppt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灸法护理的国际 化发展,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经验共享和技术创新 。
05 灸法护理的安全与伦理问 题
灸法护理的安全防护
防护设施
01
在进行灸法护理时,必须配备有效的防护设施,如专用的灸疗
仪器、防护屏等,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操作规范
02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灸法护理的操作技巧和规
生活起居
灸后患者要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 劳累。同时注意保暖,防止外邪入侵 。
心理关怀
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鼓励和支 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3 灸法治疗常见病症的护理
灸法治疗慢性疼痛的护理
护理目标: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灸后护理:定期回访,了解疼痛缓解情 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心理 支持
适应症
灸法适应症广泛,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胃痛、腹泻、消 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疾病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高热 、昏迷、孕妇等部分人群不宜进行灸法治疗。
02 灸法的护理基础
灸前准备
01
02
03
体质辨证
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选 择合适的灸法和穴位。对 于体质较虚弱的患者,应 选择相对温和的灸法。
及作用机理等方面。
挑战与问题
尽管灸法护理科研取得了不少成 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研究方法的不统一、疗效评价
标准的不完善等。
灸法护理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
在实际灸法护理中,护士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患者不耐受、 操作不规范、沟通不畅等。
解决对策

灸法在几种常见呼吸系统疾患中的应用验案——承淡安

灸法在几种常见呼吸系统疾患中的应用验案——承淡安

灸法在几种常见呼吸系统疾患中的应用验案——承淡安明医公开课第390期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作者:承淡安编辑:大黄灸法在几种常见呼吸系统疾患中的应用验案灸法是以特制之艾绒及艾绒制品,在人体表皮一定之部位,即经穴点上燃烧或熏灸,发生艾香与温热之刺激,通过经络以温通气血,调整生活机能,增进身体抗力,而收治病之疗效,及预防疾病的一种医术。

气管炎(燥咳之类)原因由于感冒或麻疹所引起,或其他急性传染病之续发。

症状本病之主症为胸腔内作痒,频频咳嗽。

有时微有热度。

小儿最易感染。

以旺盛全身之血行得汗止咳为目的。

灸穴大杼、肺俞、天突、三阴交。

以上各穴,每日用念盈药条熏灸。

*念盈药条即以艾绒铺纸上,绒内和好药末,卷成烛形于穴位上熏灸的药条灸法,系笔者为纪念先父利人之功,故名为念盈药条。

调护摒除油腻食物,多饮热水,覆被出些微汗。

预后良治验患者王如金,男,50岁住邵武南门外,1954年春来诊。

咳嗽月余,系感冒引起,经用念盈药条灸肺俞、气海、足三里,两次稍愈。

第三次灸肺俞、风门,痊愈。

急性支气管炎(重伤风、风温咳嗽)原因由于感冒、鼻炎或喉头炎之波及所致。

其他如吸入刺激性之气味、灰尘,麻疹、伤寒、流行性感冒等亦可引起。

本病之主症为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频频,咳时震动胸腔作痛。

初则咯痰少而粘稠,经过三数日咳出黄脓痰后,症状减轻,逐渐自愈。

亦有全身倦怠、不思饮食、呼吸频数等症状。

亦有体温上升转成肺炎者。

疗法以消炎发汗为目的。

灸穴头痛、恶寒、发热、咳嗽者,念盈药条灸大椎、风门、肺俞。

喉痒咳甚者加灸天突、三阴交。

日灸一次,重者须先针后灸,或助以药物。

调护摒除油腻饮食。

预后良慢性支气管炎(老咳、痰饮咳嗽)原因本病有由急性移行而致者,有由烟酒过度而致者,亦有因心脏病引起之肺癖血而致者。

总之,支气管久受某种刺激为本病之原因。

本病之主症为咳嗽,每在清晨或晚间为甚,白天较稀。

咳时初则不畅,痰难咳出。

经过若干次之咳逆,排出多量之粘稠泡沫痰,始感轻快而咳停。

灸法(Moxibustion)课件56页PPT

灸法(Moxibustion)课件56页PPT

①隔姜灸
操 作 : 定 穴 →生姜片(直径约2-3cm,厚约 0.2-0.3cm,中心穿数孔) →大中艾炷→点 燃至尽→除灰烬→5~10壮至皮肤潮红。
功能: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适应证: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以
及风寒湿痹、外感表证等,一切寒性疾病。
②隔蒜灸
操作:定穴→独头蒜片(厚约0.2-0.3cm, 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 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
冷、虚脱及产后血晕等。
④隔附子饼灸
操 作 : 定 穴 →附子研磨,用酒调和做成饼( 0.5cm~1cm厚,3cm直径,穿孔) →大 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 壮。
功能:温补肾阳。
适应证:命门火衰之男、妇科疾病(阳痿、
早泄、遗精、宫寒不孕等)、疮疡久溃不 收证。
2.艾条灸
(Moxibustion with moxa post )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灸后调摄:《针灸大成》 灸后不可就饮茶,
恐解火气,及食,恐滞惊气,须少停一二时, 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凡百具要 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 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物, 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 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②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操作:定穴→涂搽介质→中小艾炷→点燃
至艾炷燃剩2/5或1/4, 患者感到微痛→更换 艾炷再灸,至3~7壮 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适应证:一般虚寒性疾患皆可(哮喘、眩晕、
风寒湿痹、皮肤疣等)。
(2)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 ) 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承淡安论灸法课件

承淡安论灸法课件

起源
灸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 追溯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使用 石块、荆棘等天然材料作为灸治 的工具。
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灸法逐渐发展 完善,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文 献记载,到汉唐时期灸法已经广 泛应用于临床。
灸法的原理和作用机制
原理
灸法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激发 经气、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扶正 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03
承淡安的灸法特色
承淡安的灸法理论
承淡安认为灸法具有温通经络 、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 ,对于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的疗 效。
承淡安强调灸法的适应症选择 ,主张针对不同的病症选用不 同的穴位和灸法,以达到最佳 的治疗效果。
承淡安重视灸法的操作技巧, 提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 适当的灸量、灸法、灸位等, 以提高治疗效果。
承淡安的灸法实践经验
承淡安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 了丰富的灸法经验,对于各种病 症的灸法治疗有着深入的研究和
探索。
承淡安注重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 的结合,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
善灸法理论,提高治疗效果。
承淡安倡导灸法与其他中医疗法 的结合,以综合治疗手段提高疾
病的治疗效果。
承淡安的灸法与其他疗法的结合
针对承淡安灸法的作用机制,未来可借助现代科 学技术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 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承淡安灸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承淡安灸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灸法在 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 更大的贡献。
感谢观看
THANKS
承淡安灸法的作用机制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承淡安灸法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发挥治疗作用, 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承淡安灸法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中医灸法PPT课件

中医灸法PPT课件

2019年11月26日
.
5
中医灸法
• 5、引热外行
• 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使热有去路, 从而引热外行。
• 临床上可用灸法治疗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某 些实热病证。
• 对阴虚发热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施灸量不宜过大。
2019年11月26日
.
6
中医灸法
• 三、灸法的种类
• (一)艾柱灸
2019年11月26日
.
11
雷火灸
2019年11月26日
.
12
雷火灸
• 雷火灸的作用
中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 有:
1.温通经络、祛风散寒 2.活血化淤,散瘿散瘤 3.扶正祛邪等功效
2019年11月26日
西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有: 1.通过火热力及红外幅射力, 达到循经感传通导经络和调 节微循环的作用 2.在用灸区域形成高浓药区, 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 深部
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成的圆锥状物,称为艾柱。
将艾柱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点燃施灸的方法称为艾柱灸。
分类:1、直接灸
2、间接灸
2019年11月26日
.
7
中医灸法
• (二)艾条灸 • 将艾绒制成艾条进行施灸,称为艾条灸。 • 1、悬起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腧穴或患处一定高度之上,使热
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适用于多种可灸病证。 ① 温和灸 ② 雀啄灸 ③ 回旋灸
2019年11月26日.源自15雷火灸• 使用步骤
• 1.扭开灸盒,取下灸药顶部的大头针,插入盒口小孔中,固定灸药.
• 2.点燃灸药顶端,注意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
• 3.将灸药火头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2-3cm熏烤,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

中医灸法ppt课件

中医灸法ppt课件
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 而治病的方法。 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 子,或如半截橄榄等。 艾炷灸又分直接灸(direct moxibustion) 与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两类。
9
(1)直接灸
①瘢痕灸(化脓灸) (scarring moxibustion)
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 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12
(2)间接灸
②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 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 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 规定的壮数。 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 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粘附和 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 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 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 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 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10
(1)直接灸
②无瘢痕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非化脓灸)
(non—scarringmoxibustion)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土林, 以使艾炷便 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约 如苍耳子大)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 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 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 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灸法ppt课件

灸法ppt课件
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
艾柱灸
1.直接灸
含义:将大小适宜的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
施灸的方法。 又名:
分类:
化脓灸
①瘢痕灸
——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瘢痕
②无瘢痕灸
——不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不留
瘢痕
瘢痕灸
注意: 1.每壮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易炷再 灸,灸至起疱为度。 2.施灸时产生剧痛,可以在施灸周围 轻轻拍打,缓解疼痛。 3.正常情况,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 化脓成灸疮,5~6周痊愈,结痂脱落 后留下瘢痕。 4.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进行。 5.常用于慢性顽疾(哮喘、肺痨、瘰疬等)。
雀啄灸
回旋灸
艾条灸
2.实按灸 含义:按在皮肤上,中隔物。 分类:太乙针、雷火针
太乙针
雷火针
注意:1.点燃太乙针,用7层布包裹燃着的一 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部位。
2.针冷再燃再熨,反复7~10次为度。 3.应用: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
力、半身不遂等。
温针灸
1.适用于? 2.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或长约2cm的艾条插在
灸法的注意事项
⑥施灸时的安全:注意用火安全,用过的艾 条放入灭灸器内未燃尽的艾绒或其他材料 应装入专门的容器内,并盖严以防复燃。
灸法
内容提要
灸用材料和灸法的作用 灸法的分类及操作 灸法的注意事项
灸用材料和灸法的作用
一、灸用的材料
树枝
消除
柴草
疾病
艾 草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灸用材料和灸法的作用
一、灸用的材料

1.艾叶一般在农历的4~5月采集,

“湖北蕲州”为佳。
2.将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
即成为纯净细软的艾绒。

(完整版)承淡安论灸法

(完整版)承淡安论灸法

虚弱症候、机能减退、麻痹不仁、痿弛无力,宜小炷而壮多。
7. 劳动情况: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其艾炷宜大,壮数亦多。
8. 营养不良者:壮炷宜小而数适中,大炷则绝对禁忌。
2020/4/15
8
四、灸法的种类——法有所宜
先生认为,凡是用艾灼人体肉体,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都可以称为灸法。
•艾炷灸法:以艾绒作炷,直接燃灼皮肤,一炷为一壮,为我国最古之灸法。
者为多,炷大如米粒。
4. 敏感性者与迟钝性者:对于感受性之敏感者,当灸炷燃至中途时,即移去之,
重还一枚,待燃近皮肤,即去之,反复更换,至着皮为止。灸小儿亦须如此。迟
钝性者,炷宜稍大。
5. 施灸经验之有无:关于未经施灸,属于初灸者,亦宜小炷,壮数宜少,以后逐
日增加。
6. 症状情况:凡是属于亢进性疾患(如疼痛、痉挛等),艾炷宜稍大,壮数宜多。
➢(1)艾灸刺激的感受器范围大,而且皆是神经末梢,所以感传力大;
➢(2)破坏力大而广,起泡的变性蛋白与血清,必含有相当大量的补体与抗体的 作用,还认为古语“不起泡不治”为至理;
➢(3)火伤毒素有强心及兴奋作用,或另有某种刺激作用。
2020/4/15
5
三、艾灸治疗量的问题——灸量标准
灸量的强弱之分
先生认为,艾术属于温热性刺激疗法。由于疾病有轻重,体质有强弱, 所以治疗时所给予的刺激,也应该分强弱,以与疾病相对应。而艾炷之 所以分大小与艾灸时壮数的多少,就是这个原因。
成烛形于穴位上薰灸。
•念盈药条:承先生的先父乃盈公从事针灸数十年,以雷火针、太乙神针之功效虽
卓,而药方偏于香燥,已不适于现代病人之体格,因力谋改良,求其平稳无弊,屡
试屡改达五十余次而成念盈药条所用之药方。性和效广,使用简便,有雷火太乙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艾灸刺激的感受器范围大,而且皆是神经末梢,所以感传力大;
(2)破坏力大而广,起泡的变性蛋白与血清,必含有相当大量的补体与抗体的 作用,还认为古语“不起泡不治”为至理;
(3)火伤毒素有强心及兴奋作用,或另有某种刺激作用。
2018/9/7 5
三、艾灸治疗量的问题——灸量标准
灸量的强弱之分 先生认为,艾术属于温热性刺激疗法。由于疾病有轻重,体质有强弱,
2018/9/7 8
四、灸法的种类——法有所宜
先生认为,凡是用艾灼人体肉体,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都可以称为灸法。 •艾炷灸法:以艾绒作炷,直接燃灼皮肤,一炷为一壮,为我国最古之灸法。 •隔姜灸法:隔姜灸通用于慢性疼痛及麻痹等疾患。 •隔蒜灸法:隔蒜灸则适用于痈疡初起之症。 •豉饼灸法:治疽疮不起。如脓已成者不可灸。 •附子灸法:治诸疮瘘。 •温针灸法:亦名热针,苏南病家喜用此法,言其收效较大也。 •温灸器灸法:持器隔衣温灸。 •药条灸法:古时有雷火针及太乙神针灸法,系以艾绒铺纸上,绒内和好药末,卷 成烛形于穴位上薰灸。 •念盈药条:承先生的先父乃盈公从事针灸数十年,以雷火针、太乙神针之功效虽 卓,而药方偏于香燥,已不适于现代病人之体格,因力谋改良,求其平稳无弊,屡 试屡改达五十余次而成念盈药条所用之药方。性和效广,使用简便,有雷火太乙之 功效,而无其流弊。为纪念其父利人之功,故名为念盈药条。 •承先生临床灸治,经病员同意后,喜用小艾炷直接灸。因为此种灸法,对痼疾有 卓效。如病员畏痛不愿直接灸者,则专用念盈药条灸治。 2018/9/7 9
态,表皮起大水泡,化脓溃疡,经若干时日,新肌生长表面结痂而愈。但留一黑斑痕,
一二年后黑色渐退,仅留灸痕。运用隔姜灸施灸时,亦有发生水泡之可能。用念盈药条、 温针、温灸器等灸后,一般无此现象发生。 因灸而起之灸水泡,如为米粒大或麻实大者,承先生认为,假如注意不予擦破,则不
2018/9/7 7
承先生提出了临床艾灸治疗量的参考原则和标准
1. 2. 3. 4.
5. 6. 7. 8.
小儿与衰弱者:炷如雀粪,10岁前后之小儿,以5-10壮为度。大人灸炷如米, 以5-10壮为度。灸穴以5-7穴为适当,否则灸炷过多,反令发生疲劳。 男女之分别:男子灸炷之壮数,可以稍多,一般来说男子的胜任力较女子为大。 肥瘦之不同;肥人脂肪较多,肌厚皮臃,不易传热,感艾气不足,艾炷宜较瘦 者为多,炷大如米粒。 敏感性者与迟钝性者:对于感受性之敏感者,当灸炷燃至中途时,即移去之, 重还一枚,待燃近皮肤,即去之,反复更换,至着皮为止。灸小儿亦须如此。迟 钝性者,炷宜稍大。 施灸经验之有无:关于未经施灸,属于初灸者,亦宜小炷,壮数宜少,以后逐 日增加。 症状情况:凡是属于亢进性疾患(如疼痛、痉挛等),艾炷宜稍大,壮数宜多。 虚弱症候、机能减退、麻痹不仁、痿弛无力,宜小炷而壮多。 劳动情况: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其艾炷宜大,壮数亦多。 营养不良者:壮炷宜小而数适中,大炷则绝对禁忌。
五、灸术临床现象的的处理
承淡安先生临床运用灸法很多,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他发现,直接灸法于皮肤上,
必见火伤状态,即是所谓的灸术现象。火伤状态,因灸法轻重之不同,其发现状态亦有 不同。轻度者,局部发现赤晕,且感热痛,停灸后赤晕渐消失,数小时后,留一黄色瘢 痕。如稍强之灸,则表皮浮起成一水泡,经数日结痂而愈。强度者,皮下肌肉呈坏死状
而且作为燃料,容易引火,且气味芬芳,闻之可清心醒脑,于是用作灸炷。久之效验颇 著,乃成为灸治之要品。 先生认为,艾灸的特殊作用,不仅在于热,更在于其特具有的芳香气味。这种芳香的 药物能够行气散气。艾灸以后觉有快感,即是因为艾的芳香气味,渗入皮下,在热和芳 香的双重作用下,神经兴奋、机体活力增加,而病苦解除。 承淡安先生的这种认识和判断,充分显示了他丰富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细致慎密的思考。
2018/9/7 4
二、注重艾灸的作用——灸强于针
先生将灸法之作用概括为:活跃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对人体各系 统之功能,有明显之调整作用。 先生认为,灸法不仅可以治病,亦可防病保健。
先生认为,“灸法的效力比针强”。理由是(1957年,先生去世后,在他的 遗物中有一本笔记,主要记录先生1957年3月3日以后的想法和思考 )
2018/9/7 3
一、考证灸法的起源——灸法自然
先生认为,石器时代的先民们,由于穴居野处,风雨侵袭,病多为筋挛痹痛,所以用 灸法治疗,得温则舒,得热则和,所以,当时发明灸法,可以说是出自自然,是中国最 古老的疗法之一。
先生认为,最初古人未必能够知道艾的功用而以之作为艾炷,而是由于艾蒿遍地都是,
摩,体验深刻,而且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和传播。他在理论和临床两 个方面都对前人的认识有一定的发挥。 晚年有《灸法草稿》之作,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被烧毁了, 仅有残存一部分。经由他的子婿梅焕慈先生收集整理,还有共计26种
疾病的灸法残稿。
另外,先生还曾经为广大农民著《简易灸治丹方治疗集》一书。我们 从承先生的其他作品和文字中,可以了解到他对灸法的独特见解和观 点。
2018/9/7 6
艾炷大小因部所宜 承先生认为,艾炷的大小和软硬,都可能影响到
艾绒燃烧的热度。而在身体上进行艾灸,以血液
不绝流行为度,所以温度不要太高。用艾炷来做 灸治,艾炷的大小是一个很直接的问题。承淡安
先生认为,古籍中关于艾炷的大小,都是从灸治
的部位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头部肢末宜小,胸 部腹部背部宜大。
所以治疗时所给予的刺激,也应该分强弱,以与疾病相对应。而艾炷之
所以分大小与艾灸时壮数的多少,就是这个原因。
承先生制定了一个初步的临床应用标准,刺激分强中弱三种: 强刺激之标准:艾炷如绿豆大,捻为硬丸,自12壮至15壮 中刺激之标准:艾炷如鼠粪大,捻成中等硬丸,自7壮至10壮 弱刺激之标准:艾炷如麦粒大,宜松软而不宜紧结
承门学派(澄江学派)----承淡研究》 《经络治病讲话》 《针灸真髓》 《病机撮要辨证》、 《赤羽氏知热感度治疗学》 《皮内针法》 日本电子经络探测治疗仪
2018/9/7 2
承淡安灸法学术思想
承淡安先生对于灸法非常重视,不仅自己在临床中反复地实践和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