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制度中国古代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秦朝和汉朝的统治,对中国的政治和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地方政府的组织和行政制度逐渐形成,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行政机构和行政职责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在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郡、县和乡三个层级。

郡是最高的行政区划,下辖若干县,县下辖若干乡。

这种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管理作用。

秦朝时期,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推行郡县制,将各个地区划分为一系列的郡县。

这种郡县制在秦朝以后一直延续到汉朝,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在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方面,秦汉时期的地方政府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机构体系。

郡的行政机构主要由太守、郡丞和郡吏等组成。

太守是最高的行政长官,负责辖区的治理和统筹全局。

郡丞负责太守的协助和辅助工作,承担一部分行政职责。

郡吏则负责具体的办公事务,扮演着秘书、文书和档案管理的角色。

在县一级,行政机构包括知县和县吏等。

知县是县的行政长官,负责执行太守和郡丞的指令,管理和治理县内的事务。

县吏则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主要负责文书管理、档案整理等工作。

乡是地方政府的最基层单位,乡的行政机构比较简单,主要由乡长和乡吏构成。

乡长是乡的行政长官,负责协助知县管理乡内的事务。

乡吏则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承担文书管理等工作。

三、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责在行政职责方面,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各种行政事务的管理和执行。

主要包括税收、法律、军事和人事管理等方面。

税收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地方政府通过对土地、人口和财产等进行征税来获取财政收入,维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行。

法律是地方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之一,地方政府负责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惩治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

军事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在秦汉时期,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和管理地方的兵员和军队,参与对外的战争和对内的维护秩序。

古代中央和地方的称呼

古代中央和地方的称呼

古代中国的中央和地方称呼有很多种,这些称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中央和地方称呼:
中央称呼:
1.皇帝:最高统治者,掌握全国军政大权。

2.皇宫:皇帝的住所,也是国家政治中心。

3.朝廷:皇帝的决策机构,由文武百官组成。

4.尚书省:中央行政机关,主管国家政务。

5.中书省:中央文书机关,负责起草、审核和颁布皇帝的诏令。

6.门下省:中央侍从机关,负责皇帝的礼仪和日常生活。

地方称呼:
1.州:地方行政区域,通常由刺史或知府治理。

2.县:比州小的行政区域,通常由县令或知县治理。

3.乡:比县更小的行政区域,通常由乡绅或乡长治理。

4.里:比乡更小的行政区域,通常由里正或里长治理。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称呼,如“道”、“路”、“府”等,这些称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和不同的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中央和地方称呼比较复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 秦始皇统一,普设郡县,分全国为 36郡。
•郡
• 郡守:一郡之长
• 郡丞:协助郡守处理政务,边郡设长 史
• 属吏有:卒史、主簿、牧师令等
• 郡监:监御史 • 郡尉:典兵禁、捕盗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县
• 县令(长)
• 万户以上设令、不满万户设长
• 长吏:县丞、县尉 • 少吏:主吏(人事)、令史(文
书)、狱掾、仓吏(仓储)等。
• 丞 一人 署文书、典知仓狱 • 尉 大县二人 小县一人 主盗贼 • 诸曹掾史
• 侯国 列侯,所食县为侯国。
• 相:其秩各如本县,主治民
• 家丞、庶子 主侍侯,使理家事。
•乡
• 有秩(啬夫):有秩,郡所署,秩百石,
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
• 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
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 门,以兴善行。
• 明代 十三承宣布政使司
•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诸行省俱为承 宣布政使司,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 等官,改参知政事为布政使。
• 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从二品
• 一省最高的行政长官,掌一省之政,朝廷 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下达于有司。
• 左、右参政, 从三品 • 左、右参议,无定员。 从四品。
• 都、布、按三司鼎立之制,虽能防止 地方权力之扩大,但又不免酿成运用 不灵之弊。所以明中央又派遣监察御 史或部院大臣出任总督、巡抚、巡按 各差,以驾凌于三司之上。
• 清代的行省
• 总督(制台):下1-3个省 全国8总督 正二品
• 掌釐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 直隶总督: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 管理河道兼巡抚事

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夏代时已有辅佐夏王的六卿。

司空为六卿之首,后稷掌农业,司徒主教化,大理主刑狱,共工管营建百工,虞人掌山泽畜牧。

此外,夏王朝已初步建立了掌管军事、农事和赋税征收的机关。

商代建立起以商王为中心的中央机构。

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为尹。

其下有主管力役的司徒、主管工程的司空和主管刑狱的司寇。

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权在政治生活中占重要作用,故掌祭祀、占卜和纪事的宗教事务官在当时最为显要。

西周中央机构有较大的发展。

辅弼周王的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下有“三事大夫”:掌地方民事行政的为常伯,又称牧;掌官吏选任的为常任,又称任人;掌政务的为准人,又称准夫。

政府行政事务官分为两大系统:卿士寮和太史寮。

卿士寮下有三个事务官:司徒、司马和司空,分别掌管农事、役徒征发和营建。

太史寮是掌管历法、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的行政部门。

西周宗教事务官与商代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

春秋、战国是社会变动时期,随着封建化进程的推进,各诸侯国政府机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春秋时各国相继出现了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主要执政官。

秦称上卿、亚卿和大庶长,楚称令尹,齐、晋、鲁、郑诸国称相。

尽管各国名称各异,但其地位和职掌都相当于后来的“相”。

中央机构日益完善。

齐、鲁、郑、楚等国继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马、司空及司寇为政府主要行政长官。

其他重要事务官有:掌农田税收的司田,掌财务的职计,掌山泽、田猎的虞人等。

随着诸侯国间交往增多,各国设行人,以主外交。

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职责为“记大事,书盟首”。

战国初,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进展,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成为此时中央官制的重要特征。

“百官之长”的相、丞相,已成为各国普遍设置的官职。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各国官制仍不划一。

齐国变化较大,相以下设五官:大田、大行、大谏、大理和大司马。

楚国自成一系,令尹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上柱国、大司马和大将军是政府高级军事长官。

秦国沿三晋,又取东方诸国之长,形成一套独特的官制,并为汉代所继承,成为封建社会前期中央官制的基本框架。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制度

意义:州府制的 形成与发展,加 强了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有利于 维护国家统一和 稳定
郡县制与州府制的比较
起源时间:郡县制起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州府制则是在魏晋南 北朝时期形成。
管辖范围:郡县的管 辖范围较州府更小, 数量也更多,从而使 得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更强。
官员任免:郡县的官 员由中央政府任免, 权力集中于皇帝,而 州府官员的任免则相 对自主。
添加标题
避免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缺点, 如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 督等,以保障现代地方行政的 公正性和透明度。
汲取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教训, 如权力斗争、腐败问题等,以 加强现代地方行政的法治建设 和监督机制。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3
郡县制与州府制
章节副标题
郡县制的起源与演变
郡县制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置郡县
郡县制的演变:汉朝时期,郡 县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 善,同时出现了州府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郡县制的发展:秦统一六国后, 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并设立 了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员
添加标题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的管理方式,如考核制度、监察制度等,对现代地方政府的 绩效考核、行政监督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06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优缺点
章节副标题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优点
中央集权:有利 于维护国家统一 和稳定
地方自治:有利 于调动地方积极 性,促进地区发 展
官僚制度:有利 于选拔优秀人才 ,提高政府效率
郡县制的影响:郡县制的实施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地方 政府的行政效率,对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

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

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

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

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中国古代政治专题复习之一: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一、中央官制:1、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制,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分管政务、太尉分管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三公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如:奉常掌宗庙礼仪;廷尉掌刑法;典客掌少数民族事务。

)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皇帝下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是最高的行政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礼部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3、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另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4、明清: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中期,中央设内阁,成为皇帝的顾问机构,后来权利上升。

清初,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六部。

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利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把中枢权利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互相制约。

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二、地方官制1、分封制:西周实行,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护卫王室。

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诸侯的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了疆域。

春秋时期,随着诸侯争霸战争的进行,分封制逐渐崩溃。

西汉初期,曾部分使用分封制,但很快形成王国问题,其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

2、郡县制:最早在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实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设郡县制,汉代沿用,略有变化,汉初地方既有郡县制,又有封国制,东汉郡下设县,乡、里为基层组织,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封建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

封建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地方行政机构主要是州、县、乡三级。

州是地方行政的最高级别,县是州下面的行政单位,乡是县下面的行政单位。

州、县、乡三级行政机构的职责是管理地方政务、维护社会秩序、征收税收等。

在封建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责都比较固定,没有太大的变化。

唐宋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

唐代开始设立道,道是州的上级行政单位,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内的州。

宋代开始设立路,路是道的上级行政单位,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内的道和州。

唐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变化,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明代开始设立府,府是路的上级行政单位,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内的路和州。

清代开始设立省,省是府的上级行政单位,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内的府、路和州。

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变化,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同时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散到集中,从低效到高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地方行
政制度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一、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夏商两代:方国制。

夏商两代,地方上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2、周代:分封制周武王把王畿(jī)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西周的分封制分封的是土地和人民,受封对象是古代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王室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

3、秦: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40余郡。

4、汉:①郡国并行制: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吸收周朝和秦朝教训,实行郡国并存的地方行政体制。

这些同姓诸侯国在汉初稳定局势和平定诸吕之乱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封国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bì)联合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

经过汉景帝“削藩”和汉武帝“推恩令”,王国势力被削弱,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能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推恩令”:诸侯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

)②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附: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联合力量打败项羽,分封了一些重要将领为王。

刘邦即位后开始铲除异姓王。

刘邦在翦除异姓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

刘邦在总结秦亡的原因时,除了确认暴虐是主要原因外,还认为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也是秦短命的关键所在。

在经济凋敝的条件下,刘邦也无力直接控制全国,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屏障。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知识梳理1、先秦:周朝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

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

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

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

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

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二、升华认识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

其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2、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

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

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古代地方行政机构

古代地方行政机构

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是指古代社会中负责地方管理和行政事务的机构。

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传播困难,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朝代和国家的地方行政机构有所不同,下面将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为例,介绍其组织结构和职能。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分为州、县两级。

州是地方行政的最高级别,县是下级行政单位。

在每个州和县内,都设有相应的官员来负责行政事务。

州的行政机构由州官、司令、监察和吏员等组成。

州官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州内的政务。

他们由朝廷任命,地方行政机构的官员来自中央政府。

司令负责州内的军事事务,监察则负责监督州内官员的行为。

吏员则是州的行政辅助人员,负责处理各种文书和档案。

县的行政机构由县官、县尉和吏员等组成。

县官是县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县内的政务。

县尉负责县内的治安和司法事务。

吏员则是县的行政辅助人员,负责处理各种文书和档案。

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主要包括税收管理、土地管理、民生保障和社会治安等方面。

税收管理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重要职责,他们负责征收各种税款和粮食。

土地管理是地方行政机构的另一个重要职能,他们负责管理土地的分配、承包和使用。

民生保障是地方行政机构的核心职责,他们负责管理教育、医疗、粮食储备等民生事务。

社会治安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他们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和治理犯罪。

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负责地方行政管理,还承担着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地方行政机构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负责地方行政管理和各种行政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民生保障。

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后世的行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古代正式行政区域的划分

古代正式行政区域的划分

古代正式行政区域的划分一、古代行政区域的背景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是为了方便统治者管理国家和实施政策。

在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是以地理、政治和行政等因素为基础的。

二、古代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1. 封邑:封邑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域之一,是贵族、官员和功臣的封地。

封邑通常是根据功勋和地位的高低来划分的,贵族和官员的封邑通常比较大,而功臣的封邑相对较小。

2. 郡县:郡县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域,是国家的基层行政单位。

郡县的划分是根据地理位置、人口和资源等因素来确定的。

郡县的行政机构由太守和县令等官员组成,负责地方行政管理和税收征收等事务。

3. 道府:道府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份。

道府的划分是根据地理位置和行政需要来确定的,一个道府下辖若干个郡县。

道府的行政机构由巡抚和提学等官员组成,负责统一管理该地区的政务和军事。

4. 京师:京师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域,通常是指国家的首都。

京师的行政机构由尚书等官员组成,负责中央政务的管理和决策。

三、古代罗马行政区域的划分1. 市邦:市邦是古代罗马的行政区域,是由城市和周围地区组成的政治实体。

市邦的划分是根据地理位置和行政需要来确定的,每个市邦都有自己的政府和行政机构。

2. 省份:省份是古代罗马的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州或省。

罗马帝国的省份是根据行政和军事需要来划分的,每个省份都由一位总督来管理。

3. 属地:属地是古代罗马的行政区域,是指那些没有完全融入罗马帝国的地区。

属地通常是指边远地区、边界地区或被征服的地区,这些地区由军事指挥官来管理。

四、古代埃及行政区域的划分1. 省:省是古代埃及的行政区域,是根据地理位置和行政需要来划分的。

每个省都由一位总督来管理,负责地方行政和税收等事务。

2. 府:府是古代埃及的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县。

府的划分是根据地理位置和行政需要来确定的,每个府都由一位官员来管理。

3. 城市:城市是古代埃及的行政区域,是根据人口和行政需要来划分的。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兵收:_精__兵___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 军
集权 的措 施
权削:_实__权__派 知_ 文 州臣,担设通任判地负方责长监官督—
钱:控__财__权__
路设转运使,中央 掌控地方财权
(2)地方行政机构采取分路而治,实行路州县三级制。
宋代行政区划最另类表现是“路”的发明。路最
初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州的监察区,后来发展为行政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 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 的开端。
6、明朝
• 明立国后为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元的行省制加以改革: • ①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废除与中枢相同的机构与官
名,降低其品秩等级; • ②地方分权,相互牵制,由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另设都
划体系,改明代的布政使司为省,同时撤销了属州的辖 县,从而形成了单一的省、府(直隶州)、县(属州) 三级行政区划体系。 • 在东北、西北等边疆地区,划分若干将军辖区,实行军 政合一的军管制度。青海、西藏划分为两个办事大臣辖 区,保持中央政府在藏区的存在。
• 2、影响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体系经过2000多年的循环演变,终于确定 了单一三级制的政区划分原则,而省、府、县的三级行政区 划体系今天还在沿用,只是将府改为了市。
• 清代边疆地区的军管制度有助于保持国家的稳定和领土完整, 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即转化为常规的行省。1883年,分伊犁 将军辖区建新疆省。1885年,分福建省建台湾省。1907年又 改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将军辖区为奉天省、吉林省和黑龙 江省,这也是清代最后设立的几个行省。
汉到清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 影响
(2)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①削藩: 公元前127,实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公元前 112,酎金夺爵,完全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作左 官之律,设附益之法。 ②设立刺史制度: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州部,刺史 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一、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

当时,夏王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由太守、州守、县令等地方官员组成,他们负责治理和管理各个地区的事务。

随着历史的演变,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多次变化。

二、封建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在封建时期,地方行政体制逐渐形成并得到完善。

这一时期,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级,即州、县、乡。

州是地方行政的最高级别,由州守负责管理。

县是州的下一级,由县令管理。

乡是县的下一级,由乡长负责管理。

这一体制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三、唐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体制发展较为成熟的时期之一。

当时,唐王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包括州、县、乡三级,与封建时期相似。

不同的是,在唐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更加细致,县一级设有县尉、县丞等官员,乡一级设有乡正、乡丞等官员。

此外,唐代还设立了监察机构,由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地方行政官员的工作,以确保行政的公正和廉洁。

四、宋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体制变革较为显著的时期之一。

在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有所调整。

州一级由知州管理,县一级由知县管理,乡一级由乡官管理。

与此同时,宋代还增设了衙门制度,即县衙和州衙。

县衙是地方行政机构的核心,负责治理和管理各个县的事务。

州衙是地方行政机构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县衙的工作。

五、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较大的变革。

明代初期,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宋代相似。

但到了明代中晚期,明朝开始实行三司制,即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个司,即都察院、按察使司和巡抚司。

都察院是最高的司,由都察院副使负责管理。

按察使司是中级的司,由按察使负责管理。

巡抚司是最低级的司,由巡抚负责管理。

清代继承了明代的地方行政体制,但进行了一些调整。

清朝设置了总督、巡抚、布政使等地方行政官员,他们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此外,清朝还设立了直隶州和直隶县,直接由皇帝任命的官员管理,以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

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

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与人口变化不断调整。

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的吻合。

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与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与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就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就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分类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分类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分类一、皇城皇城是古代行政区划中最高级别的地方,是君主的居住地和政府机构所在地。

在古代中国,皇城通常位于都城的中心,是权力的象征。

皇城内部划分有宫殿、庙宇、行宫等各种建筑,为国家政务和皇室活动提供了场所。

二、都城都城是指古代国家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都城通常设有行宫、官署、市场等机构,是君主和政府处理国家事务的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都城,如北京的紫禁城、南京的紫金山等。

三、州县州县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中级单位,负责辖区内的行政管理和司法事务。

州县下设有衙门和县学等机构,负责处理人民的诉讼案件、管理土地和征收赋税等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州县设有许多,如洛阳、长安等。

四、乡镇乡镇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基层单位,负责辖区内的日常管理和社会事务。

乡镇下设有乡官和村官等机构,负责组织农田水利、征收租税和组织军事等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乡镇是农业社会中最基本的行政单位。

五、村落村落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最小单位,是农民的居住地和生产中心。

村落通常由若干户人家组成,有村长和村民委员会等机构,负责管理村内事务和协调村民的利益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村落是农业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六、府邸府邸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特殊单位,一般是指高级官员的住所和办公地。

府邸通常设有府治和府衙等机构,负责管理辖区内的政务和司法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府邸是地方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衙门衙门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行政机构,负责处理辖区内的政务和司法事务。

衙门通常设有知府和各种官员,负责管理行政区域的治安、征收赋税和审判案件等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衙门是地方政府的代表。

八、官署官署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政府机构,负责管理辖区内的行政和经济事务。

官署通常设有官员和吏员等人员,负责处理政务、征收赋税和管理土地等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官署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市镇市镇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商业和居住中心,负责辖区内的商业和市政事务。

中国古代行政单位变化

中国古代行政单位变化

中国古代行政单位变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行政单位的变化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部落联盟到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再到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度,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行政单位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1. 部落联盟时期中国古代的最早行政单位可以追溯到部落联盟时期。

在这个时期,原始社会中的部落通过联盟的方式形成了比较大规模的行政单位。

这些部落联盟以部落为基本单位,通过部落首领的领导来管理事务,决策权主要集中在部落首领手中。

2. 封建制度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封建制度时期。

这个时期,行政单位的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封建制度下,国家的行政管理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共同负责。

中央政府设立了各级官职,如郡、县、乡等,地方官员负责管理各级行政单位的事务。

3. 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时期。

在这个时期,行政单位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秦朝设立了郡县制度,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县,各地的行政管理权力完全由中央政府掌控。

行政单位的上级机构是郡县,下级机构是乡、邑等。

这种行政管理模式在随后的汉朝和唐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4. 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度随着帝国制度的衰落,中国进入了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度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央政府的统治力量衰弱,地方势力逐渐壮大。

行政单位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各地的地方势力在自己的地盘上设立了自己的行政单位,如州、府、县等,地方官员负责管理各级行政单位的事务。

这种封建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时期。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行政单位的变化经历了部落联盟、封建制度、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和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度四个阶段。

在每个时期,行政单位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都有所不同。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宽认为:汉初大封 同姓王并给予较大的 权力,破坏了中央集 权的政治体制,从而 造成了分裂和内乱。
冯辉认为,分封诸子 为王,这是一种倒退。
15
3、州的兴起
源于汉武帝所建州部刺史监 察制度。武帝元封五年,分 全国为十三州部,各设刺史 一人,“掌奉诏六条察州”。
16
17
18
19
讨论
20
东汉末黄巾起义后
36
37
分析
元朝地方行政机构的特点.
38
2、明代地方行政制度
39
40
明中期以后的巡抚和总督
巡抚:以民事为主。 清时成为省级最高 行政长官。巡抚为
总督:以军事为主, 一省之长。每一省 兼理民政,大都设 或二三省设一总督。 在边区。
41
3、清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42
43
44
思考:地方行政区划变化的规律
地方设两级行政机 构的时间最长。
以省(郡、州)、 县两级为根本的、 固定的、正式的地 方行政机关。
县始终是基本单 位。在朝代更迭 中,县的建制始 终稳定,变化最 少。
45
讨论
学习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现实意义。
46
47
复习题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发生了哪几次大变化? 2、了解临沂地域的古今区划。
29
3、宋代代地方行政体制
派京官到州县执行 中央政令,其职衔 为知府、知州、知 县等。
在各府州置通判
各级官吏层层牵制, 事事听命于朝廷, 地方无主动性可言, 机构臃肿,冗官充 塞,行政费用猛增。
(称监州),一切
政令须经通判副署。
32
4、辽、金的特殊地方行政组织
头下军州制
48
临沂地域在古代的分属情况
秦朝统一,地方实行郡县制, 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域属琅 琊郡和郯郡。 西汉时,郡国并行。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 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 东汉承西汉制度,分属徐州之 利城郡、东海郡、 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 东 安郡和城阳国。三国时期,属魏国。 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琊 国、东莞郡、泰山郡。 西晋时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 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 晋室南渡后,地域先后属于后 赵、东晋、前燕、后燕、 南燕、前秦和北魏。 隋朝分属沂州(琅 琊郡)邳州(下邳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 唐 朝分属河南道的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 徐州(彭城 郡)。宋朝分属东京路沂州、 密州、淮阳军等。宋室南渡后, 分 属于金朝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 泰安州。元朝分属益都 路的莒州和沂州。明时分属于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和青州府。清时 属沂州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下领州一县六: 兰 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6县1州。
谢谢大家!
50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规律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尽相同,但县始终是基本单位。纵观我国 历史,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我国的行 政区划一直以县为主,在朝代更迭中,县的建制始终基本稳定,变 化最少。而且,地方机构始终以省(郡、州)、县两级为根本的、 固定的、正式的地方行政机关,其它府、道、路、军、都护府等等 都是临时的、辅导监督或军事性质的组织。地方设两级行政机关的 时间最长,如秦、汉均为郡县制;隋、唐均为州县制,宋代为路— 府(州、军、监)—县三级,但路一级只是临时的、军事性质的区 划(类似于现在的大军区)。明、清两代基本上是省—府(州、 道)—县三级,其中道是不固定的,府(州)则一般只管二、三个 县,管的人口还不如现在的一个县多,而且府、县经常闹矛盾。因 此当时即已有很多人诟病,并有人提出应该撤府并县。一般只有乱 世才增加管理层次,甚至达到四、五级。所以地方行政机构层次不 宜过多, 应以中央—省—县三级管理为宜,效率最高,矛盾最少, 财政负担最小。
第三章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
1
学习提示
重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 难点: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变化的规律性。
2、对现代地方行政区划改革的借鉴意义。
2
思考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发生了哪几次大变化?
3
中国现行地方行政区划
“4+1”的管理模式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地区、自治州、地级市;
猛安谋克制度
契丹贵族以俘掠的 人户和私有部曲, 在契丹本土建立的 州县城堡,是军政 合一的地方组织, 十世纪末收归中央。
女真族氏族社会末 期的部落组织,阿 骨达发展之,成为 兵民合一的组 织。
33
四、元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
1、元代地方多级制
34
35
行省制
❖元朝疆域辽阔,为了便于统治,元朝把 全国划分为十一个大区,由中书省的派 出代表机构“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 省)主管各大区的军政大事。是元朝有 效控制地方的一项开创性的制度,有利 于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极大。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 地方独立性,容易 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 集权的加强。
9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州郡县三级制
秦朝
西汉
东汉
10
1、郡县的行政长官
11
2、郡国并行制
12
13
14
对西汉“郡国并行制”的评价
肯定态度
否定态度
冷鹏飞认为:把政 治和经济的大部分 权力下放到地方王 国,由此产生的社 会经济效益是不能 抹煞的。
51
对我国现行地方行政体制的思考
我国现行地方行政机构有省、市(地、州)、县、乡(镇)四个层级,加 上村民自治委员会,形成“4+1”的管理模式,管理层次之多可能居世 界之最。国内不少专家提出增加省级行政单位,撤消地级市和乡(镇)。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为:省;自治州;县;乡。 根本没有地区一级。解放初期设置的地区专员公署也只是省的派出 机构。然而几十年来,地区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和机构,早已成为 一级正式行政区。特别是推行市管县以后,地区纷纷改市,地级市 成为正式行政区划,设立了人大、政协等相关机构。而很多专家指 出这其实是违宪的,地区一级行政机构应该撤销。从国外看,与我 国国土面积相近的世界主要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 利亚、巴西等国,地方政府也都是设州、县(市)两级,一些面积 较小的国家则是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各县、市地方自治政府。所以, 我国改革地方行政机构,撤销地区和乡级政府,减少管理层次,也 是符合世界潮流的。
49
建国后临沂地域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继续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1950年5月, 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 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1953年1月将原属临沂 专区的赣榆、东海、邳县、新县海连市划归江苏省。1953年7月, 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县划归胶州专区外, 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 临沂专区,同时, 原属滕县专区的平邑县亦并入临沂专区。1956 年3月,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至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郯 城、苍山、临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 日照、 莒县13个县市。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确定,日照市升格 为地级市。12月2日,国务院确定,沂源县划归淄博市管辖。1992 年1月,莒县划归为日照市管辖。至此, 临沂地区辖临沂、郯城、 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 费县、沂南、临沭10个县市。 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 设立地级 临沂市。原市级临沂市分为兰山、河东、罗庄3个县级行政区。地 级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和郯城、苍山、莒南、沂水、沂 南、平邑、费县、蒙阴、临沭9县。
52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1.1820.11.18Wednesday, November 18,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7:15:1407:15: 1407:1511/18/2020 7:15:14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1807:15:1407:15Nov-2018-Nov-20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7:15:1407:15: 1407:15Wednesday, November 18, 2020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1820.11.1807:15:1407: 15:14November 18,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18日 上午7时 15分20.11.1820.11.18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1月18日星期 三上午7时15分 14秒07:15:1420.11.18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上午7时 15分20.11.1807:15November 18, 2020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7时15分 14秒07:15:1418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7时15分14秒 上午7时15分07:15:1420.11.18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1820.11.1807: 1507:15:1407: 15:14No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7时15分 14秒Wednesday, November 18, 2020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0.11.182020年 11月18日星期 三7时15分14秒20.11.18
21
22
魏晋南北朝分州析郡
23
三、隋唐宋辽金时期
州(郡)县二级制
道(路)州县三级制
24
1、隋地方体制的改革
25
26
2、唐代“道”的出现
贞观十年按山川形势划分十道,十 道无固定长官和治所,只是监察区 域不是地方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 形成道(方镇)、州、县三 级政 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