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土地改革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土地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578907f61fb7360a4c6586.png)
—(—48)刘0 巩少固奇政《权关的于需土要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迎喜来儿70土 逃改居后深第山一多个年丰,收头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
同时60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
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
那么50,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实在什么时期。
人口
1实9行5400地—主19减52租年减底息,农民交租交息
“ 耕 者愿 有望 其: 田 ”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 年底实现了。
毛泽东说:”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革命 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解决了农民问题,就是解决了 中国革命问题。
那么,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实在什么时期。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
结论:土地改革标志着我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彻 底完成,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最彻底的社会变革。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 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 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 —毛泽东
“1950年辽宁金县经土改后现状是:梅家村的农民,昼 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全部种上了花生 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 年增长了26.9%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探究四: 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学习探究三: 土地改革的意义
导入新课
歌剧《白毛女》讲述 了这样一个故事: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 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 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 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 传说为“白毛仙姑”。八 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 霸,喜儿获得翻身。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47235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a.png)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 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 料的能力。
新课导入:
看图说话,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根源是什么?
链接中考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
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
此,中央人民政府(
)
A A.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
(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C )
年 份 雇 农 贫 农 中 农 富 农 新富农 地 主 其 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题6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7.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改
是(
)
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题4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
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
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D
A.“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第3课 土地改革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 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 料的能力。
新课导入:
看图说话,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根源是什么?
链接中考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
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
此,中央人民政府(
)
A A.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
(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C )
年 份 雇 农 贫 农 中 农 富 农 新富农 地 主 其 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题6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7.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改
是(
)
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题4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
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
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D
A.“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共16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204d3b59eef8c75fbfb36e.png)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第3课 土地改革
概括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打土豪,分田地
减租减息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实 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农奴们将寺庙所有高利贷、卖身等文 书契据,投入熊熊烈火化为灰烬。
西藏达孜县的农奴正在焚烧地契、债约
今日西藏:不断延伸的幸福之路
2009年,西藏人口平均寿命已由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67岁。
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 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10% 20-30%
90%
70-80%
地主或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是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 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 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村民对地主展开控诉和清算
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这是江苏 省林隐乡第 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 土改工作团深入群众发动农民参加土地改革 农民开会斗争地主 大会上控诉地主的妇女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第3课 土地改革
概括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打土豪,分田地
减租减息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实 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农奴们将寺庙所有高利贷、卖身等文 书契据,投入熊熊烈火化为灰烬。
西藏达孜县的农奴正在焚烧地契、债约
今日西藏:不断延伸的幸福之路
2009年,西藏人口平均寿命已由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67岁。
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 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10% 20-30%
90%
70-80%
地主或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是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 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 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村民对地主展开控诉和清算
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这是江苏 省林隐乡第 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 土改工作团深入群众发动农民参加土地改革 农民开会斗争地主 大会上控诉地主的妇女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共28张PPT)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686bf349649b6649d74714.png)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人口 7% 57%
占土地 50%以上 14%
思考: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旧中国土地制度极为不合理。农村存在大量无地 和少地的农民。
地主收租
解放前农民居住的草房
广大农民还生活在地主的压迫之下,农民迫切要求 获得土地。
完整地再现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进程。
暴风骤雨
周立波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 土地制度,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生产
积极性大大提高。土地改革巩固新生政
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的是( C ) A 《中国土地法》 B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 根本原因是( A )
A
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 上是“按功行赏”
C D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议一议: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
翻身做了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 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
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
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 发展有什么启示?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 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人口 7% 57%
占土地 50%以上 14%
思考: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旧中国土地制度极为不合理。农村存在大量无地 和少地的农民。
地主收租
解放前农民居住的草房
广大农民还生活在地主的压迫之下,农民迫切要求 获得土地。
完整地再现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进程。
暴风骤雨
周立波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 土地制度,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生产
积极性大大提高。土地改革巩固新生政
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的是( C ) A 《中国土地法》 B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 根本原因是( A )
A
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 上是“按功行赏”
C D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议一议: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
翻身做了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 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
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
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 发展有什么启示?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 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6f89e089eb172ded63b768.png)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 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 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爷孙俩的争吵
爷爷:哎呀,刚解放那会儿,可好啦,每家每户都有地儿,农民都 翻身斗地主啦!
孙子:爷爷,这您可说错啦,土地可不是您的,是国家的,您只是 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 有使用权,就是说您只能用,不能买。
权的区别,增加生活常 爷爷:谁说的?那时候隔壁家的王大爷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就 卖了自家地吗?你年轻人不懂就不要乱说哦· · · 识 孙子:明明就是您· · · · 唉呀,和您说不通· · · · 您老了,记性不好了 爷爷:你你你· · · · ·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类 别
不同点
产品分配
相同点 土 地 归 私 人 所 有
地主阶级 土地 名 占有者 与农民关系 称 地主阶级与 封建 地主 农民之间是 土地 剥削与被剥 所有制 阶级 削关系 地主 农民 农民 和农民一样 土地 参加劳动 所有制
李自成:均田免粮 洪秀全:有田同耕
孙中山:平均地权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
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四篇章:兴农--富裕起来的新农村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材料: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 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 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的中国,是 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 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8ef3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5.png)
知识拓展: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 式主要是地租。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 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 也不出卖劳动力。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 分劳动力,受剥削。 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 材料一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巩固政权
结合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 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 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 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 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 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相关史事:西藏的土地改革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 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 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 务。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 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 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 度。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西藏地区完成了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课堂检测
5.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学史更轻松,让漫画更深刻。与下边漫画所 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B)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6.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 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 的主要举措是(B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2e3708680203d8cf2f244f.png)
②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 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需要土地。
(直接原因)
土地改革的原因(必要性)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
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3亿多的新解 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 到土地。
地 主
剥削与被剥削关 系
农 民
每年需要向地主缴纳的 30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 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1953-1958完 成土改的地区。
1949年9月以 前基本完成 土改的地区。
1959年以后进 行土改的地区。
1949年冬到1952 年底基本完成土 改地区。
土改地区 开始时间 法律依据
内容
具体措施
完成时间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7、下面对1950年—1952年底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的
B 意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 B. 彻底废除了农村的土地私有制度 C. 农民真正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D. 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
D 8、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
解放西藏”内容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A.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 B.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C. 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 D. 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
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B.全面取消农业税 D.土地改革的完成
课堂演练
1.到1952年底,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后,土地
的所有制形式是
A.国家土地所有制
福建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pptx课件人教部编版
![福建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pptx课件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dd2f4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a.png)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
会的发展。 (2)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
行__土___地__改__革___,获得土地。
2.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
探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阅读教材第13页正文第一段和下面材料,分析归纳土地改
革的必要性。 材料:
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 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阅读材料,为改变像材料中喜儿这样的千百万农民的命 运,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这一措施,我国农村的 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 喜儿:“爹种了财主黄世仁家六亩地,爹种地,我 跟后,风里来,雨里走……年年欠东家的租子,一到快过 年的时候,爹就出去躲账了。” ——歌剧《白毛女》
土地改革后
农民每年需向地主缴纳 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
地租被免除
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
阶级的对立
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1949年,全国粮食产量为1.13 亿吨,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为 1.64亿吨,工业总产值为 343亿元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 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措施:土地改革。 变化: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 所有制。
探究二 土地改革的意义 结合下列材料和教材知识,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
会的发展。 (2)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
行__土___地__改__革___,获得土地。
2.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
探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阅读教材第13页正文第一段和下面材料,分析归纳土地改
革的必要性。 材料:
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 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阅读材料,为改变像材料中喜儿这样的千百万农民的命 运,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这一措施,我国农村的 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 喜儿:“爹种了财主黄世仁家六亩地,爹种地,我 跟后,风里来,雨里走……年年欠东家的租子,一到快过 年的时候,爹就出去躲账了。” ——歌剧《白毛女》
土地改革后
农民每年需向地主缴纳 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
地租被免除
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
阶级的对立
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1949年,全国粮食产量为1.13 亿吨,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为 1.64亿吨,工业总产值为 343亿元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 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措施:土地改革。 变化: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 所有制。
探究二 土地改革的意义 结合下列材料和教材知识,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土地改革 (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土地改革 (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515cc8ff00bed5b8f31d59.png)
二、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
1、地区: 新解放区内 2、开始的时间、文件(依据):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 3、主要内容: 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完成:
(私有制)。
1952年底,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农民群众的热 烈拥护。
①:原因:封建的 ② 目的: 废除
,阻碍1. 此。图反映了建国初 。 期什么运动?土地改革
2. 进行这一运动最根 本的原因是什么?
3. 农民拔除地界碑的 依据是什么?
《…….土地改革法》
4. 这一运动使生产资
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 化?
拔除地界碑 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20-30%
90%
70-80%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
发展地。主
农民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 会的发展。(根本)
2、新解放区3亿多人口未土改,广大农民迫切 要求进行土改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知识梳理二
对外: 抗美援朝(1950.10-1953.7) 巩
固
新
生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政
权
对内: 土地改革(1950 -1952)
必要性(原因)
1、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经济发展 2、新解放区的人口—要求进行土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f3a9508e9951e79b8927a3.png)
土地改革——拔界碑
土地改革——分田地
四川金堂县的贫农分到了土地
土地改革——烧地契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土 改 纪 念 邮 票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三)、利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史料1 土地改革前后的变化。 土地改革前:地主占有农村土地的70%-80%, 农民占地20%-30% ;农民每年要向地主缴纳 大约300-350亿公斤粮食供应的地租 ;存在着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1949年,全国粮 食总产量1 103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2.45亿元。 土地改革后: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分 得土地4 660多万顷;每年交地租达350亿公斤 粮食;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造成为 自食其力的人;1952年,全国粮食供应总产量 1 639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349亿元。
分得土地的农民兴高采烈.
(四)、兴农——国家重民生,农业得发展 教师:“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 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 民稳则天下稳。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稳定依赖于 农村地区的安宁。 史料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 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 问题。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 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 至2017年又连续十四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 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小结:今天,三农问题受到中央政府空前 重视,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国现代农业一定会 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土地改革实现了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梦寐 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梦想。2005年以来, 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 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 农民殷殷的关怀。在党中央新的农村工作方向 指导下,农民的梦想一定会飞扬得更高、更远。 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城市化、农业机械化、 农民生活小康化的“三农”艳阳天,离我们不 再遥远。
第3课 土地改革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2)
![第3课 土地改革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e9ee542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a.png)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考真题
(2022年四川自贡)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 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 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 A.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 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 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土地改革的结果: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背景: 时间: 地点: 法律依据: 核心内容: 实质: 目的: 具体做法: 结果: 意义:
中考真题
(2022年湖南湘潭)据统计,某乡地主户数从1948年的27户
降为1953年的0户,与此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建国初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D
中考真题
(2022年四川南充)电影《长津湖》再现了伟大的抗
美援朝精神,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了国家安全。
除此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还有
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改革阻力。
模块二:惠农篇
《土地改革》 暴风骤雨的土地改革
批斗地主
概况
农民烧地契
模块二:惠农篇
《土地改革》 暴风骤雨的土地改革
概况
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模块二:惠农篇
《土地改革》 暴风骤雨的土地改革
概况
农民分到地主耕牛、工具
农民分到土地
模块二:惠农篇
减租减息
3、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 策。
中考真题
(2022年四川自贡)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 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 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 A.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 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 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土地改革的结果: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背景: 时间: 地点: 法律依据: 核心内容: 实质: 目的: 具体做法: 结果: 意义:
中考真题
(2022年湖南湘潭)据统计,某乡地主户数从1948年的27户
降为1953年的0户,与此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建国初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D
中考真题
(2022年四川南充)电影《长津湖》再现了伟大的抗
美援朝精神,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了国家安全。
除此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还有
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改革阻力。
模块二:惠农篇
《土地改革》 暴风骤雨的土地改革
批斗地主
概况
农民烧地契
模块二:惠农篇
《土地改革》 暴风骤雨的土地改革
概况
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模块二:惠农篇
《土地改革》 暴风骤雨的土地改革
概况
农民分到地主耕牛、工具
农民分到土地
模块二:惠农篇
减租减息
3、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 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2a58c7d6580216fc710afdc3.png)
材料二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 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 种,那有多高兴啊!
➢ 从经济发展来说: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根本原因 ➢ 从政治形势来说: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 从农民自身来说: 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 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 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 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 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 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 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 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 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 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 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 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 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 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 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 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 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 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0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站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 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 种,那有多高兴啊!
➢ 从经济发展来说: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根本原因 ➢ 从政治形势来说: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 从农民自身来说: 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 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 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 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 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 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 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 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 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 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 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 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 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 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 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 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 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 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0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站
第3课 土地改革(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4e1a42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5.png)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4、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位农民,而你的家乡
在进行土地改革,你觉得哪些生产资料是你
在土地改革中分到的 ( )
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D畜
④房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
c 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
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的材料机会3:和在国属家于获自得己工的业土化地的上基,本耕条耘件和而收表获示。高这兴就表地是示的劳庆动主贺农。人民”翻身
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
增长了26.9%。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
焚烧地契 拔除地界
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没收一切土地→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1952年冬 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斗争地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农民分到地主 耕牛、工具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土 改 纪 念 邮 票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颁布,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土地改革过程
新解放区
1952年底 1950
全国大陆完成土地改革 (除部分少数民族外)
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土地改革》ppt教学课件
![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土地改革》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3f791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2.png)
C
5.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6.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旧中国的劳苦百姓们
1946年中国之 苦难民生影像
2.实施: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 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材料研读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 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 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 所有制。
①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 大大提高 ②粮食产量增长。 ③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1.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A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A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1950年一《中国土地法》 B.1950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一《中国土地改革法》 D.1பைடு நூலகம்49年一《中国土地法大纲》
B
4.1949年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6.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旧中国的劳苦百姓们
1946年中国之 苦难民生影像
2.实施: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 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材料研读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 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 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 所有制。
①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 大大提高 ②粮食产量增长。 ③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1.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A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A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1950年一《中国土地法》 B.1950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一《中国土地改革法》 D.1பைடு நூலகம்49年一《中国土地法大纲》
B
4.1949年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04460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a.png)
——《20世纪50年代大陆与台湾土地改革比较》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 社会的发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土地改革的实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还有大约1.3亿人 人口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农村,一方面,占人口数一半以上的无地少地农民不 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承受地主的剥削;另一方面,地主、高利贷者、商人、 官吏数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体制,以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则使所 有农民都得承受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压迫和剥削。当时的民谣集中概括了这 种社会现状:“农民背上两把刀:租米重,利钱高!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 上吊、坐监牢!”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农民分到了土地, 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 高;粮食产量增加; 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阅读学霸作业本第11页【课中研学】,总结土地改革的影响。
史料一 土地改革后,过去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 作为土改最直接受益者,在拥有自己的土地后,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地 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空前发展。 史料二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 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史料三 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48.3%,粮食产量增 长44.8%,棉花增长193.4%,油料增长168.1%。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 社会的发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土地改革的实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还有大约1.3亿人 人口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农村,一方面,占人口数一半以上的无地少地农民不 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承受地主的剥削;另一方面,地主、高利贷者、商人、 官吏数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体制,以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则使所 有农民都得承受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压迫和剥削。当时的民谣集中概括了这 种社会现状:“农民背上两把刀:租米重,利钱高!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 上吊、坐监牢!”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农民分到了土地, 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 高;粮食产量增加; 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阅读学霸作业本第11页【课中研学】,总结土地改革的影响。
史料一 土地改革后,过去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 作为土改最直接受益者,在拥有自己的土地后,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地 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空前发展。 史料二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 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史料三 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48.3%,粮食产量增 长44.8%,棉花增长193.4%,油料增长168.1%。
(部编)《土地改革》ppt上课课件
![(部编)《土地改革》ppt上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eb2526240c844768eaee86.png)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政治上翻身当家做主,然而在经济上却······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清末农民起义首领 洪秀全 农奴们住的房子破乱不堪 ——《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
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
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 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私有)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农奴们住的房子破乱不堪
美元人均收入。 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制度,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 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土地制度的变化: 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私有)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
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
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 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私有)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农奴们住的房子破乱不堪
美元人均收入。 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制度,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 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土地制度的变化: 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私有)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第3课 土地改革-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3课 土地改革-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707a3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3.png)
3.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 地所有制
4.措施 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
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 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5.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 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探究:土地改革的特点
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
。土地改革运动的成果不包括( )
A.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土地改革的意义(阅读p15)★
①彻底摧毀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政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主人
治
③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①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 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③政治形势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④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要求
第3课 :土地改革
1.时间 1950年——1952年底 2.法律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土地政策需要适应国情(制定政策要与时俱进)
第3课 :土地改革
原因★ 时间★ 文件★ 内容★
结果 特点 意义★
①根本原因②直接原因
1950—1952年底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 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
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 极性,有利于团结抗日
解放战争时期
耕者有其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郊区的农民开会斗争地主
土地改革——分田地
四川金堂县的贫农分到了土地
土地改革——烧地契
土地改革——拔界碑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49年 1951年 1949年 1951年
土地改革的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 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 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 革,农民获得解放。
第3课 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 2、了解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3、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歌剧《白毛女》 剧照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 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 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2) 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 (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如果你是人大代表,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至少三点建议。
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如何?(土改背景)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占有土地比例
20-30%
90%
70-80%
地主 农民
地 主
坐享其成
收取高额的地租剥 削压榨农民
农 民
劳而无获
•思考:由上述材料,你估计当时农村里的 大多数人会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住的是……
过着这种生活的根源在哪里?
吃的是……
农民交地租后被迫逃荒要饭
土 地 改
原因 经过 结果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 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 了条件
三、土地改革特点: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政策
减少土改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 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颁布,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 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南方日报》于三十日在第一 版头条全文刊登,番禺农民高 兴得围拢起来争相阅读
土地改革——斗地主
农民被迫卖儿卖女
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 的根源是什么?
封建土地制度
一、土地改革原因:
• 1.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 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
•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经过:
1、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3、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除部分少数民族外)
革 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 8.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1 9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2 0.命运是那些懦弱和认命的人发明的! 21.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22.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23.昨天是失效的支票,明天是未兑现的支票,今天才是现金. 24.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25.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26.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7.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28.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29.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30.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31.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32.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33.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34.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35.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6.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37.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38.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39.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40.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0、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名 称
类 别
不同点 土地 占有者
地主阶 级 农民
相同点
产品分配
地主阶级占有 绝大部分劳动 成果 农民 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剥削与被剥削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 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内容),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基本目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