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相关问题的研究
【容摘要】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农村义务教育承担着对亿万农村孩子施行基础教育的重任,这关系到我务教育的总体质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亿万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决定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的关键。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关键所在。关注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相关问题。探索农村未来义务教育的发展前景,无疑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义务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科教兴国
目录
一、义务教育的起始和渊源 (3)
二、我务教育的现状 (4)
三、我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4)
(一)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总量不足,不少学校公用经费依然存在缺口 .. 4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应试教育没有得到良好改善 (4)
(三)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甚至还有扩大趋势 (4)
(四)有些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现象严重,学生家长经济负担沉重 (5)
四:为使义务教育更好更快发展,针对前期义务教育出现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得出如下建议: (5)
(一)加大财政投入数量,合理调节财政投入结构,完善和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制度体系 (5)
(二)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5)
绩不再成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的唯一衡量标准。 (5)
(三)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 (6)
(四)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加强监督力度,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乱收费现象 (6)
五、结语 (7)
六、参考文献 (7)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相关问题的研究
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务教育法》,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并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温家宝总理也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由此可见,农村义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久安,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也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农村义务教育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更是难点。现阶段,农村受教育人数比例不断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义务教育较之过去已经有了不小进步。这种进步一方面得益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和民众对农村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不过,当我们细致地审视农村的义务教育时就会发现,在取得成就的光环背后,依然存在一些危机,有凸显的,更有潜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勇于正视、思考、剖析,直至最后解决问题。
一、义务教育的起始和渊源
“义务教育”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的马丁·路德。在16世纪欧洲的改革运动中,新教国家为了推行教育,而提倡广设教育。到了1619年,德意志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中有详细规定,每对父母都应当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否则政府要强迫其履行义务。这便是义务教育的开端。后来,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英、法、美等,大多在19世纪70年代后才开始实行义务教育。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将近60个国家实施了义务教育法。而各个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长短,一般都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决定的。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一项国民教育。义务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生活所必
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其实早在中华人民国成立之初,当时的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后来正式颁行的国家宪法中,都有明确规定,任何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以说,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一项国民教育。实质就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施行的拥有一定年限的强迫性教育制度。我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年限为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有些省市为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十分恰当。
二、我务教育的现状
自从国家在1986年出台了义务教育法,中国农村基层的教育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00年,国家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2002年,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8.6%和90%。由此,农村义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我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总量不足,不少学校公用经费依然存在缺口
我国的义务教育计划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地方政府在承担支出的同时,并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2005年,省小学的平均教育经费为744.46元,初中则为908.05元。农村预算的教育经费则更是少的可怜。一些农村家庭交不起学杂费,不得不在一个孩子上学的同时,让另外一个孩子辍学回家;有些地方农村中小学经费不足,不仅没有专门的实验室,甚至连做演示实验的条件都没有;由于农村学校基层财政困难,学校校长为了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不得不四处筹钱,被形象地称为“化缘校长”;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存在危房和欠债的情况,一些地方教师工资还不能按时足额地发放。这些都从根本上禁锢了“义务教育”的践行与发展。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应试教育没有得到良好改善
“小呀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这一句中国的传统民谣,哼唱出了孩子们背着书包轻松愉悦的心情。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辅导材料、练习题、测试题纷纷涌向了学校,钻进了学生的书包;各类令人眼花缭乱学科的辅导班、提升班、补习班接踵而至。书包越来越沉重,学生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眼睛近视了,肩膀压垮了,同时,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公式、定理、古文诗词已经成为了每个学生的噩梦。从学校到社会,应试教育已经成为摆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面前的绊脚石,为了考个好点的高中和大学,各种各样的辅导、家教剥夺了学生所有的自由时间,连周六周日、各种节假日他们也被牢牢地拴在教室里、书桌旁。没有假期,没有节日,有的只是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这真的成为了老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于是学习就成了苦海,孩子已失去了童真和欢乐,除了书本,再无其它。
(三)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甚至还有扩大趋势
我国各地区、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并不合理。这既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人口众多,所以造成了城镇与农村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经济发展不平衡又造成了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根据2005年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市是预算教育经费数额最高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