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到数据库的基本理论、设计原则、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查询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数据库原理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仓库,它可以对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方法和数据操作功能。

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关系和约束条件进行抽象和描述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3.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它基于二维表格的形式组织数据。

关系模型中的表格被称为关系,其中的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5.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将现实世界的需求转化为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结构、完整性、冗余和性能等因素。

6.数据库查询语言:数据库查询语言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和操作。

常见的数据库查询语言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和数据库查询优化技术。

7.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

索引通过建立数据和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快速定位数据所在的位置。

8.数据库事务:数据库事务是一组操作被视为一个单独的工作单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到初始状态。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特征,可以保证数据库操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9.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数据泄露和破坏的能力。

数据库安全性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方面。

10.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数据保护等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以上是对《数据库原理》的部分知识点总结,涵盖了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查询语言、索引、事务、安全性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数据库原理笔记 (1)

数据库原理笔记 (1)

数据库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简介(理解)1.数据库的重要性:数据库无处不在:它们是电子商务和其他WEB应用程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操作和决策支持应用程序的核心部分。

2.数据库的目的: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数据。

3.关于列表的问题:过于简单的列表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和其他问题,如删除行会丢失过多的数据,改变行会导致不一致的数据,插入行会导致数据遗漏。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列表含有的数据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事情时,修改数据就会出现问题。

4.可以用关系模型的方法解决列表所产生的问题。

一个关系数据库含有一个独立表的集合。

在很多情况下,每个表中的数据有且仅有一个主题。

如果一个表含有两个或多个主题,我们就需要将其分割为两个或多个表。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1.数据库系统的4个基本元素是: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

2.数据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据库就是关联记录项的自描述集合。

对于所有的关系数据库,该定义可以修改为:数据库就是关联表的自描述集合。

自描述意味着数据库本身含有对数据库结构的描述。

关于数据库结构的数据称为元数据。

元数据的示例是表名、列名和列所属的表、表和列的属性等。

应用元数据用于描述应用程序元素,如表单和报表。

3.DBMS的目标是创建、处理和管理数据库。

DBMS的功能包括:(1)创建数据库(2)创建表(3)创建支持结构(如索引等)(4)读取数据库数据(5)修改(插入、更新或删除)数据库数据(6)维护数据库结构(7)执行规则(8)并发控制(9)提供安全性(10)执行备份和恢复4.应用程序的功能包括:(1)创建并处理表单(2)处理用户调查(3)创建并处理报表(4)执行应用逻辑(5)控制应用关系模型一、关系●关系是具有如下特征的二维表:●表的每一行存储了某个实体某个属性的数据。

●表的每类包含了用于表示实体某个属性的数据。

●关系中的每个单元格的值必须单值。

●任意一列中所有条目的类型必须为单值。

数据库原理2020512课堂笔记

数据库原理2020512课堂笔记

数据库原理2020512课堂笔记强制存取控制强制存取控制 把系统组成分成两⼤块主体和客体主体:⽤户(进程) 客体:数据主体访问客体 有条件约束,条件建⽴在 敏感度 基础上常见的敏感度:绝密(Top Secret)、 机密(Secret)、可信(Confidential)、公开(Public)在 主体 ⽅和 客体 ⽅两边都有 敏感度 标记,主体的敏感度标记称为许可证级别,客体的敏感度标记称为密级,也就是说许可证级别 和 密级本质上是⼀个概念强制存取控制的规定⼤原则:通过对⽐主体和客体的敏感度,确定主体是否能够存取客体两条规则:(1)仅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于或等于客体的密级时,该主体才能读取相应的客体(2)仅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于或等于客体的密级时,该主体才能写相应的客体EX1:校长知道的东西最多,⼤家说的话,校长都能看见.但是,校长看见了A的悄悄话,想要告诉跟A⼀个宿舍的B,却办不到,因为第⼆条规则。

意思是校长只能把A说的发布给跟他同级的或者⽐他级别还⾼的这就是书上说的防⽌泄密。

第⼆条规则⼀眼看起来似乎不好理解。

假如让我们在坐的⼈制定规则很容易制定成仅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于或等于客体的密级时,该主体才能写相应的客体。

⼀个⽤户扩散到⼴⼤⼈群中这个就是写规则 的意义所在学习了 强制存取控制有利于我们更深⼊的理解系统是不是越安全越好,office不适合B1级,⼀个软件能达到什么级别,是需要看它的⽤途是什么B1级系统是否⼀定⽐C2级系统安全?从系统架构上 B1级肯定强于C2级。

但是还有⼀个重要因素软件实现⽔平,做的不好的软件即技术不佳的软件会有漏洞,⼀旦出现漏洞,那么,架构优势很可能难以发挥。

所以,⼤家看到windows⼀天到晚在打补丁修补漏洞,其中相当⼀部分都是安全漏洞。

对软件安全级别⼀点⼉没影响,Server版windows是C2级,桌⾯版只有部分server版功能,所以,弱于C2级。

但是,⼀旦对⽅从漏洞切⼊,什么级别都不管⽤,所以,安全性级别只是⼀个宏观指引,技术实现同样具有重⼤意义。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学习笔记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学习笔记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11,数据(DATA):数据是数据库存储中的基本对象,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

数据解释;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成为数据的语义。

2,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1),数据定义功能(DDL,数据定义语言),对数据库重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2),数据操纵功能(dml 数据操纵语言)(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系统恢复,多用户对数据库的并发使用(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初始数据输入,切换,数据库的存储,回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功能,性能监视分析功能4,数据库系统(DBS):由DB DBMS DBA 应用系统组成。

1.2数据的处理指的是对各种数据进行搜集存储加工和传播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和检索和维护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可以存储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某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一组记录。

2,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的独立性高a)物理独立性b)逻辑独立性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a)数据的安全性保护b)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即正确性c)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数据库a)硬件平台及数据库;i.要求有足够大的内存ii.要有足够大的磁盘的直接存储设备iii.要求系统有较高的通道,提高数据的传输率b)对软件的要求i.DBMS 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使用配置的软件ii.支持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iii.具有数据库借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iv.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v.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c)人员数据抽象级别不同,具有不同的数据视图i.数据库管理员1.决定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和结构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储策略(为了提高存取效率和空间利用率)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5.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结构ii.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1.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确定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并参与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iii.应用程序员1.负责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并进行调试和安装。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以数据的组织、存储、管理和检索为核心内容。

数据库原理涵盖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与规范、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查询优化与调优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数据库原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数据库概述1.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硬件中、能被多个用户共享、具有永久性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具有数据的自描述性、共享性、冗余度低、数据独立性等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操作的软件系统,包括数据库定义语言(DDL)、数据库操作语言(DML)、数据库查询语言(DQL)等组成部分。

二、关系数据库1.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数据库领域中最重要的数据模型之一,以关系(表)的形式存储数据,通过关系之间的连接来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

3.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是一种用于处理关系数据库的形式化语言,包括选择、投影、连接、交、并等操作;关系演算是一种基于谓词逻辑的查询语言。

4.数据库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三、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设计过程: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

2.数据库范式:数据库范式是用于评估数据库模式的合理性和优劣的标准,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

3.数据库索引:索引是数据库中用于提高查询效率的数据结构,常见的索引类型包括B树索引、哈希索引等。

四、数据库查询优化与调优1.查询优化:查询优化技术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关键,包括选择最佳查询计划、重写查询语句、使用索引等方面。

2.查询调优:查询调优是针对具体查询语句进行性能优化,包括改进查询语句、优化表结构、使用合适的索引等。

五、事务与并发控制1.事务:事务是数据库操作最小的逻辑单位,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2.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是保证数据库并发操作正确性的一组技术和方法,包括锁机制、时间戳机制、多版本并发控制等。

数据库系统原理笔记

数据库系统原理笔记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主要目的: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能够有效的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式,同时能够利用前端开发工具完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第一章数据库基本概念第二章数据库的设计和ER模型第三章关系模式和设计理论第四章关系运算第五章 SQL语言第六章数据库管理第七章 Sql server2000简介应用第八章 Powerbuilder9.0简介及应用第九章数据库的技术发展第一章1.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基本术语;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处理:是指从某些已知的数据出发,推导加工出一些新的数据,这些新的数据表示了新的信息.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传送等操作,这部分操作是数据处理业务的基本环节,而且是任何数据处理业务中必不可少的共有部分.数据管理技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传送等操作,基本目的就是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筛选出有意义的数据。

数据处理是与数据管理相联系的,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2)没有专门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3)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4)数据面向程序(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特点和缺陷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磁盘上;2)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3)文件组织呈现多样化;4)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可以重复使用;5)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文件系统的缺陷1)数据冗余性 2)数据不一致性 3)数据联系弱(3)数据库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后至今)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致是20世纪60年代末三件大事:1)196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IMS系统;2)1969年美国CODASYL组织发布DBTG报告,总结了当时各种数据库,提出网状模型,而后去1971年4月正式通过。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三级模式模式:模式又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的对应关系。

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可以使外模式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

这一映像是唯一的,用于定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数据库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即可,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存取控制机制:定义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存入数据字典中(这些定义被称为安全规则或授权规则)。

权限即用户对某一数据对象的操作权力。

合法性检查,当用户发出存取数据库操作的请求后,DBMS查找数据字典,根据安全规则进行合法性检查,若用户的请求超出了定义的权限/密级/角色,系统将拒绝执行此操作。

视图机制:视图--虚表--导出表为不同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把数据对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

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操作的用户隐藏起来。

审计系统提供的一种事后检查的安全机制。

建立审计日志,用以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

检查审计日志,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

审计很浪费时间和空间,主要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部门。

RBAC(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特点:由于角色/权限之间的变化比角色/用户关系之间的变化相对要慢得多,减小了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

数据库原理笔记

数据库原理笔记

数据库原理笔记数据库概念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量数据的集合。

1.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性⾼数据由DBMS统⼀管理和控制1. 两⼤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于数据库设计。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向对象模型等,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于DBMS实现。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式和存取⽅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式和存取⽅法。

1.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系统采⽤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式,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张⼆维表,它由⾏和列组成。

关系的每⼀个分量必须是⼀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不允许表中还有表。

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Schema)外模式(External Schema)内模式(Internal Schema)1. 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可以形式化地表⽰为:R(U,D,DOM,F)R 关系名U 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 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的域DOM 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 属性间的数据依赖关系集合1. 实体完整性规则(Entity Integrity)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关系模型中以主码作为唯⼀性标识。

1.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1. 关系代数运算符关系数据库标准语⾔SQL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

集数据定义语⾔(DDL),数据操纵语⾔(DML),数据控制语⾔(DCL)功能于⼀体。

数据库系统原理--笔记整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笔记整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1)授权grant的一般格式为:grant<权限> on <对象类型> to <用户>其语义是将指定操作对象的指定操作权限授予指定的用户;不同对象类型允许的操作权限例如:把查询student权限授权给用户U1;Grant select on table student to U1;⎽(2)收回权限revoke格式:revoke <权限> on<对象类型> from <用户>例如:把用户U4修改学生学号的权限收回Revoke update(sno) on table student from u4;⎽超键(super key)、候选键(candidate key)和主键(primary key)的区别?超键(super key):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候选键(candidate key):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主键(primary key):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候选键程序主键比如一个小范围的所有人,没有重名的,考虑以下属性身份证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唯一,所以是一个超键姓名唯一,所以是一个超键(姓名,性别)唯一,所以是一个超键(姓名,性别,年龄)唯一,所以是一个超键--这里可以看出,超键的组合是唯一的,但可能不是最小唯一的身份证唯一,而且没有多余属性,所以是一个候选键姓名唯一,而且没有多余属性,所以是一个候选键--这里可以看出,候选键是没有多余属性的超键考虑输入查询方便性,可以选择身份证为主键也可以考虑习惯选择姓名为主键--主键是选中的一个候选键封锁粒度与系统的并发度成反比。

试述事务的四个性质,并说明每一个性质由DBMS的哪个子系统实现?每一个性质对数据库系统有什么益处?答:原子性:一个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什么也不做(由DBMS的事务管理子系统来实现);一致性:一个事务独立执行的结果,应(由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执行测试任务);隔离性(由DBM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实现);持久性(由DBMS的恢复管理子系统实现的)。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

数据库系统概述一、有关概念四个基本概念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2.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作功能 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6.其他功能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桌面DBMS Access ,VFP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SQL Server , Oracle, MySQL , DB25.数据库系统(DBS)的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2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1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 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操作功能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6其他功能4.DBMS 可以对数据提供哪些控制功能?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并发(Concurrency)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数据库恢复(Recovery):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数据模型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

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概念模型一、模型的三个世界1.现实世界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一、数据库概述1.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的数据集合,具有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性、数据冗余度低和数据完整性等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DBMS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负责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查询等操作,并提供数据安全控制和数据一致性保证等功能。

二、数据库模型1.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中数据的抽象描述,如实体-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络模型;逻辑模型是对概念模型的进一步细化,如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半结构化模型等。

2.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它使用表格的形式表示数据,表格中的每一行代表一个记录,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

关系模型定义了关系的结构和操作。

三、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设计的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2.数据库设计的范式:第一范式要求属性值不可再分;第二范式要求非主键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第三范式要求非主键属性不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属性。

四、关系数据库操作1.关系代数:关系代数是对关系的操作集合,包括选择、投影、并、交、差、自然连接等操作。

2. 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查询语言,支持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查询等操作。

五、索引和查询优化1.索引的作用和种类:索引是用于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数据结构,通过索引可以快速定位到符合条件的数据。

常见的索引类型有B+树索引、哈希索引、全文索引等。

2.查询优化:查询优化是指对数据库查询语句进行分析和改写,以提高查询性能。

优化方法包括选择最佳查询计划、加入合适的索引、调整查询顺序等。

六、事务和并发控制1.事务的概念:事务是数据库中执行的一个逻辑单位,它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序列,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

2.ACID特性: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等特性,即ACID特性。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笔试必备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笔试必备

绪论●数据库技术中的四个名词:DB、DBMS、DBS、数据库技术。

其概念是不同的。

DB: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学科。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组成, 通常由数据库(DB)、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四部分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2.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

DBMS对数据库的控制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实现:数据安全性控制、数据完整性控制、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和数据库的恢复。

3.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这一部分包括数据库的初始数据的载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大都由各个实用程序来完成。

4.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记为DD)。

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是:供数据库管理系统快速查找有关对象的信息。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处理用户存取时,要经常查阅数据字典中的用户表、外模式表和模式表;供数据库管理员查询,以掌握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支持数据库设计与系统分析。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1.外模式2.内模式3.模式4.模式间的映像数据模型1.三个世界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数据描述的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信息世界中的几个概念:(1)实体--即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2) 实体集--同类实体的集合(3) 属性--实体的特性(4) 实体标识符--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机器世界中的四个概念:(1)字段--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2)记录--字段的有序集合(3)文件--同一类记录的汇集(4)键(关键码)--能唯一标识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字段或字段集。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据库的架构、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操作和查询、事务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对《数据库原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描述事物属性和关系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地、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由DBMS、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组成的完整系统。

2.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基于关系理论,将数据组织成二维表格形式。

-实体-关系模型:基于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现实世界。

-层次模型:数据组织为树形结构。

-网状模型:数据组织为图形结构。

-对象模型:以对象为中心来描述数据。

3.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一组运算符和规则,用于操作关系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包括选择、投影、并、差、交、连接等。

-关系演算:基于数理逻辑的一种查询方式,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

4.数据库设计-概念设计:确定数据库的整体结构和模式。

-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

-物理设计:确定存储结构、访问路径、索引等。

5.数据库查询-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查询。

-查询优化:通过优化查询计划来提高查询效率。

6.事务处理-事务: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和更新的基本单位,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的特性。

-并发控制:用于处理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可能出现的并发不一致问题,包括锁、并发控制技术等。

7.数据库完整性和安全性-完整性约束:用于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等。

-安全性: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等。

8.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备份:将数据库的副本存储在其他位置,以防止数据丢失。

-恢复:将备份的数据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包括崩溃恢复和事务恢复。

以上是《数据库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深入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笔记01

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笔记01

数据库系统原理考核目标:识记(1):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概念性内容(如各种数据库原理相关的属于、定义、特点、分类、组成、过程、功能、作用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2):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数据库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概念、原理的确切含义和适用条件,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原理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并能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简单应用(3):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数据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综合应用(4):要求考生更够综合运用数据库原理、方法、技术,分析或解决较为复杂的应用问题,如设计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第一章总体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和数据模型等内容。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1数据库基本概念识记层次数据(Date):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以及关于该数据的解释是密切相关的。

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含义的说明,也成为数据的语义,即数据说蕴含的信息。

数据与其语义密不可分,没有语义的数据是没有意义和不完整的。

因此,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的数据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数据库(DateBase,DB)从严格意义上讲,所谓数据库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且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亢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系统易于扩展,并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

数据库中储存的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e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它负责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储存数据,并帮助数据库的使用者能够从大量得数据中心快速地获取所需数据,以及提供必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统一控制机制,实现对数据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数据库学习笔记

数据库学习笔记

数据库系统概论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个由互相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和一组用于访问这些数据的程序组成•第一章::DBMS的目的文件处理系统中存储信息的弊端:数据冗余和数据部一致数据访问困难数据孤立完整性问题原子性问题并发访问异常安全性问题:数据视图数据抽象:物理层逻辑层视图层(概念层)实例和模式:数据库中的数据会随时发生变化,特点时刻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的集合称为数据库的一个实例,而数据总体设计称为数据库的模式,数据库的模式不会发生频繁变化•数据库模式:物理模式(内模式)逻辑模式(模式)子模式(外模式)数据独立性:在某个层次上修改模式定义不影响位于其上层模式的能力•物理数据独立性:修改数据库的物理模式而不必重写应用程序的能力•逻辑数据独立性:修改数据库的逻辑模式而不必重写应用程序的能力•: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就是描述数据(数据结构),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语义(数据操作)一致性(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工具的集合•物理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E-R图:矩形(实体集)椭圆(属性)菱形(实体间的联系集)线段面向对象模型基于记录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数据库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模式实现细节数据字典:包含元数据的文件,元数据时关于数据的数据•数据操作语言:(DM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过程化的DML:要求用户指定需要什么数据以及如何获取这些数据;非过程化的DML:只要求用户指定需要什么数据;事务:是数据库应用中完成单一逻辑功能的操作集合,是一个既具有原子性又具有一致性的逻辑执行单元•存储管理器:是为存储在数据库库中的底层数据与应用程序及向系统提交的查询之间提供接口的程序模块•数据库管理员(DBA Database Administration)数据库管理系统:查询处理器部件存储管理器部件数据结构:数据文件:存储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字典:存储关于数据库结构的元数据;由于频繁使用数据字典,因此字典良好的设计和高效实现是非常重要的•索引:提供对数据项的快速访问;统计数据:存储关于数据库的统计信息,这些信息被查询处理器用来选择高效的查询方法.第二章:实体-联系模型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可区别于其他对象的"事件"或"物体"。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doc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doc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doc数据库系统概述一、有关概念四个基本概念1.数据 (Data): 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2.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 (Database,简称 DB) 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 :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 :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作功能 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6.其他功能4.数据库系统( DatabaseSystem,简称 DBS ):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桌面 DBMS Access ,VFP客户机 /服务器型DBMS SQL Server , Oracle, MySQL , DB25.数据库系统(DBS )的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 和用户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2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1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 由 DBMS 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 数据定义功能2 数据操作功能3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 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6 其他功能4.DBMS可以对数据提供哪些控制功能?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 )保护: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数据的完整性( Integrity )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并发( Concurrency )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数据库恢复(Recovery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数据库原理笔记

数据库原理笔记

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设计: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软件和相关的硬件系统,将用户的要求转化成有效的数据结构,并使数据库结构易于适应用户新的要求的过程,称为数据库设计。

识记 1.1 软件生存期的概念及各阶段的工作:软件生存期是指从软件的规划、研制、实现、投入运行后的维护,直到它被新的软件所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个期间。

1、规划阶段:确定开发的总目标,给出计划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及接口等方面的设想。

2、需求分析阶段:认真细致地了解用户对数据的加工要求,确定系统的功能与边界。

其最终结果是提供一个可作为设计基础的系统规格说明书,包括对软硬件环境的需求和一整套完整的数据流程图。

3、设计阶段:把需求分析阶段所确定的功能细化,主要工作是设计模块结构图和系统的数据结构,然后对每个模块的内部设计详细的流程。

4、程序编制阶段:以某种或几种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表达设计阶段所确定的各模块的控制流程,编制时,应遵循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方法。

5、调试阶段:对已编制好的程序进行单元调试,整体调试(联调)和系统测试(验收)。

6、运行维护阶段:这是整个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其工作重点是将系统付诸实用,同时解决开发过程的遗留问题,改正错误并进行功能扩充和性能改善。

识记 1.2 数据库系统生存期的概念及各阶段的工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但又有其特点,所以我们称之为数据库工程。

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通常称之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开始规划、分析、设计、实现、投入运行后的维护、到最后为新的系统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个期间,称为数据库系统的生存期。

1、规划阶段:进行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确定数据库系统在组织中和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外模式2、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较费时、复杂而最重要的一步。

主要任务是从数据库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支持系统目标的基础数据及其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11,数据(DATA):数据是数据库存储中的基本对象,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

数据解释;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成为数据的语义。

2,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1),数据定义功能(DDL,数据定义语言),对数据库重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2),数据操纵功能(dml 数据操纵语言)(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系统恢复,多用户对数据库的并发使用(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初始数据输入,切换,数据库的存储,回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功能,性能监视分析功能4,数据库系统(DBS):由DB DBMS DBA 应用系统组成。

1.2数据的处理指的是对各种数据进行搜集存储加工和传播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和检索和维护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可以存储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某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一组记录。

2,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的独立性高a)物理独立性b)逻辑独立性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a)数据的安全性保护b)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即正确性c)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数据库a)硬件平台及数据库;i.要求有足够大的内存ii.要有足够大的磁盘的直接存储设备iii.要求系统有较高的通道,提高数据的传输率b)对软件的要求i.DBMS 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使用配置的软件ii.支持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iii.具有数据库借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iv.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v.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c)人员数据抽象级别不同,具有不同的数据视图i.数据库管理员1.决定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和结构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储策略(为了提高存取效率和空间利用率)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5.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结构ii.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1.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确定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并参与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iii.应用程序员1.负责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并进行调试和安装。

iv.最终用户1.4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式数据模型(DataModel)是现实世界数据特种的抽象,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对于数据库来说是核心和基础DBMS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1,概念模型:按照用户的观点。

用于数据库设计,用ER图表示2,数据模型:按照计算机的观点。

用于DBMS的实现(1),概念数据模型,用ER图表示(2),逻辑数据模型(3),物理数据模型,反映数据的存储结构(物理块,指针,索引)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1,数据结构(静态)研究对象类型的集合,一类是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

另一类是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2,数据操作(动态)主要有检索和更新(增删改)3,完整性约束(完整性约束条件)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数据模式,三个模式都放在数据目录中,是数据目录的基本内容。

1,概念模式,是用逻辑数据模型(外模式)对一个单位的数据的描述。

反映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2,外模式,逻辑数据模型,对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反映的是一个局部信息。

由概念模式推到出来3,内模式,用物理数据模型对数据的描述,表示数据库的存储结构1.5数据库的应用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DBMS,设计1,数据库的规划。

2,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结构的额设计3,数据库的建立。

定义数据模式,规定访问权限,设置完整性约束,装载数据4,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5,数据库的扩充和重构第二章,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关于数据特征的抽象,描述数据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定义在数据上的操作。

把表示实体类型以及实体间的联系叫做数据模型。

第一层:概念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ER)第二层:结构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2.1层次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的优点,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来实现的查询效率高缺点:只能表示一对多的联系层次顺序严格复杂,应用程序的编写也比较复杂2.2网状数据模型多对多的联系拆成一对多的联系特点: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来实现,多对多的联系容易实现,查询效率高编写应用程序复杂2.3关系数据模型用表格表示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由关系模式的组成的集合每个关系就是一张表格,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各个关系模式的键来描述2.3.1基本概念及定义属性,用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字段)域,关系之间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2.关系和元祖关系R 属性A 对应域DR = (A1/D1,A2/D2…..AN/DN),N为属性的个数,也成为关系的目。

同一个关系中不允许有同名的属性,但不同的属性可以有相同的域。

元组就是记录候选键:一个数幸福或属性组的值唯一的决定其他所有属性的值,而其任何子集没有这个性质超键:以上相同,区别仅在与其真子集也有此性质主键一个关系R可有多个候选键,若选中一个作为KEY,则他就是主键全键:由所有属性组成的键,称为全键主属性:能作为候选键的属性就是主属性非主属性:不包含候选键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外键:引用其他关系的键或本关系的键2.3.2 约束对于关系R 中r的任何一个元祖T应满足条件1,域完整性约束。

最简单,最基本的约束,凡是属性的值一定是域中间的值。

是否为空应该由语义确定2,实体完整性约束,每一个关系都应该有一个主键,他的值不能够为空。

3,引用完整性约束,不同关系之间,或同一个关系不同元组之间的约束。

4,一般性的完整性约束2.3.3操作1,关系的代数操作a),选择操作对一个关系施加运算,按给定条件从关系中挑选满足条件的元祖组成的集合b)投影操作从关系中挑选指定的属性组成新的关系2,关系的运算a)集合运算并交差b)连接操作按给定的条件,把满足条件的两个关系所有的元祖,按一切可能的拼接后形成的新关系c)除操作d)外连接操作外连接操作时,保留不匹配的那些元组I)左外连接,只保留作关系的所有元组II)右外连接III)全外连接E)外并操作这是并操作的扩展,对非并兼容的量关系进行并操作,结果等于量关系的属性集的并。

2.3.4关系演算将谓词演算用于关系演算中,称关系演算。

1,元组关系演算a)以元组为变量,利用元组关系演算,可以表示关系代数操作。

2.5 ER模型2.6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Odm)现实世界中含有复杂数据结构的应用领域概念1,对象:一切可识别的实体2对象的属性:关于对象的静态描述3聚集:由对象组成对象的过程4对象的封装及消息:对对象的特征,操作封装在对象的内部,与外部的联系通过消息进行联系对象封装的好处,有利于数据的独立性有利于提高对象的可靠性不足:查询属性值必须通过方法实现对象的操作限制在事先定义的范围,不够灵活5对象等同的:即相等与统一。

6对象的类,把相似的对象归并在一起,我们称之为类,类中的每个对象都成为实例。

,同一类的对象具有相同的实例变量与方法7元类,由类组成的类称之为元类。

8子类和超类,类的子集称之为类,该类称之为子类,原来的类称之为子类的超类9子类与超类的继承关系,子类具有超类的一切特性。

也继承所有间接超类的特性。

例:类层次的结构多继承问题,由此产生冲突解决冲突的办法超类之间的冲突,在子类中规定超类优先级次序的方法。

10 集合类:在关系模型中,可识别的单位是关系,在OODM中,可识别的单位是对象第三章3.1数据库的用户接口DBMS为用户提供了增删改数据定义修改模式等操作命令和语言称为数据库和用户的借口过程性语言,以关系代数为基础设计出的数据库的语言。

非过程性语言,用户只要说明需要的数据,而如何获得这些数据不必由用户说明,由系统来实现。

SQL语言按功能分为四大部分Dml用于增删改数据ql用于查询数据dcl用于数据访问权限的控制ddl 用来定义撤销修改数据模式ddl语言在SQL表可以分为两种--基表。

数据显示的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表--视图--普通视图是个虚表,仅有逻辑定义,可以根据基表导出,不作为一个表显示存储在数据库中,但视图可以像基表一样进行操作--临时视图,可以将查询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作为查询的中间结果定义为临时视图。

基表模式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