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主梁内力计算
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的内力
![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的内力](https://img.taocdn.com/s3/m/f2e72e3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3.png)
例5-2-2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的内力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的内力。
解:(1)求支座反力由桁架整体平衡∑M 1 = 0 ∑M 8= 0 得:F 8y ×8–30×2–30×4=0 F 8y =22.5kN (↑)F 1y ×8–30×4–30×6–20×8 = 0F 1y = 57.5 kN (↑)由∑F y = 0 校核校核,,满足满足。
A-PDF OFFICE TO PDF DEMO: Purchase fr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2) 求各杆轴力由结点法的特殊情况判断出零杆为由结点法的特殊情况判断出零杆为::杆23, 杆67, 杆57。
其它杆力计算如下其它杆力计算如下::结点8: ∑F y =0 F 86y = –22.5 kNF N86=(F 86y /l 86y )×l 86= –50.3 kNF 86x =(F 86y /l 86y )×l 86x = –45 kN∑F x =0F N87=45kN F N46=F N86= –50.3kNFN57=F N87=45kN结点结点11: ∑F y =0 F 13y =20–57.5= –37.5kNF N13=(F 13y /l13y )×l 13= –83.9 kNF 13x =(F 13y /l 13y )×l 13x = –75 kN∑F x =0FN1 =75 kNF N25=F N12=75kN结点3: ∑M = 04F 35x ×2+30×2–37.5×4+75×2=0 F 35x = –30kN F N35=(F 35x /l 35x )×l 35= –33.5 kNF 35y =(F 35x /l 35x )×l 35y = –15 kN∑M 5 = 0 F 34x ×2–30×2+37.5×4 =0F 34x = –45kNF N34=(F 34x /l 34x )×l 34= –50.3 kNF 34y =(F 34x /l 34x )×l 34y = –22.5 kN结点结点55: ∑F y =0F N54=15kN 由结点由结点44∑F = 0校核校核,,满足满足。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多种方法计算)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多种方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89c7e15804d2b160b4ec0fa.png)
实用文档标准文案横向分布系数的示例计算一座五梁式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和横隔梁截面如图,计算跨径L=19.5m ,主梁翼缘板刚性连接。
求各主梁对于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的分布系数?杠杆原理法:解:1绘制1、2、3号梁的荷载横向影响线如图所示2再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布置位置。
如图所示: 对于1号梁: 车辆荷载:484.0967.02121=⨯==∑ηcq m 人群荷载:417.1==r cr m η 对于2号梁: 车辆荷载:5.012121=⨯==∑ηcq m 人群荷载:417.0==r cr m η 对于3号梁: 车辆荷载:5.012121=⨯==∑ηcq m 人群荷载:0==r cr m η4、5号梁与2、1号梁对称,故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相同。
偏心压力法(一)假设:荷载位于1号梁 1长宽比为26.25.155.19>=⨯=b l ,故可按偏心压力法来绘制横向影响线并计算横向分布系数c m 。
本桥的各根主梁的横截面积均相等,梁数为5,梁的间距为1.5m ,则:5.220)5.11(2)5.12(2222524232221512=+⨯+⨯=++++=∑=a a a a a ai i2所以1号5号梁的影响线竖标值为:6.0122111=+=∑i a a n η 2.0122115-=-=∑i a a n η由11η和15η绘制荷载作用在1号梁上的影响线如上图所示,图中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布置位置。
进而由11η和15η绘制的影响线计算0点得位置,设0点距离1号梁的距离为x ,则:4502.015046.0=⇒-⨯=x xx 0点已知,可求各类荷载相应于各个荷载位置的横向影响线竖标值3计算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 车辆荷载:()533.0060.0180.0353.0593.02121=-++⨯==∑ηcq m 人群荷载:683.0==r cr m η (二)当荷载位于2号梁时 与荷载作用在1号梁的区别以下:4.0122112=+=∑i a a a n η实用文档标准文案0122552=-=∑ia a a n η 其他步骤同荷载作用在1号梁时的计算修正偏心压力法(一)假设:荷载位于1号梁 1计算I 和T I :2.3813018)2814(150)18150()2814(1301821)(2122221=⨯++⨯-+++⨯⨯=+-++⨯=ch bd c b d ch y8.912.3813012=-=-=y y y[][]43333313132106543)112.38)(18150(2.381508.911831))((31cm d y c b by cy I ⨯=---⨯+⨯⨯=---+⨯=对于翼板1.0073.01501111<==b t ,对于梁肋151.01191822==b t 查下表得所以:311=c ,301.02=c 433331027518119301.01115031cm t b c I i i i T ⨯=⨯⨯+⨯⨯==∑2计算抗扭修正系数β 与主梁根数有关的系数ε则n=5,ε=1.042 G=0.425E875.055.15.1910654310275425.0042.111)(112332=⎪⎭⎫ ⎝⎛⨯⨯⨯⨯⨯+=+=E E B l EI GI T εβ 3计算荷载横向影响线竖标值11η和15η55.0122111=+=∑i a a n βη 15.0122115-=-=∑ia a n βη 由11η和15η绘制荷载作用在1号梁上的影响线如上图所示,图中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布置位置。
预应力简支T梁毕业设计
![预应力简支T梁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7b9536aaea998fcc220ebe.png)
目录摘要 (4)第一章方案选择 (5)第二章主梁设计 (6)2.1.基本设计资料 (6)2.2.主梁内力计算 (6)2.3.恒载内力计算 (8)2.4.活载内力计算 (9)2.5.汽车作用效应计算 (11)2.6.内力组合 (15)2.7.施工方法 (16)2.8.截面设计 (16)2.9.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及布置 (17)2.10.非预应力钢筋面积估算及布置 (20)2.11.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21)第三章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4)3.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4)3.2.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24)3.2.1.h/2处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24)3.2.2变截面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26)第四章应力损失计算 (28)4.1.预应力钢筋与管道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28)4.2.锚具变形、钢丝回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29)4.3.预应力钢筋分批张拉时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30 4.4.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1)4.5.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 (31)第五章应力验算 (34)5.1.短暂状况正应力验算 (34)5.2.持久状况正应力验算 (34)5.3.持久状况下的混凝土主应力验算 (36)第六章抗裂性验算 (40)6.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 (40)6.2.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的斜截面抗裂验算 (41)第七章主梁挠度计算 (42)7.1.在短暂效应作用下主梁挠度验算 (43)7.2.预应力所引起的上拱值验算 (44)7.3.预拱度的设置 (44)第八章锚固区局部承压计算 (45)8.1.局部受压区尺寸要求 (45)8.2.局部抗压承载力计算 (46)参考文献 (48)致谢 (49)摘要本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桥长90米,三跨结构,跨径30米,桥宽2x9米为双向四车道。
设计中完成桥梁在恒载、活载等引起的结构内力和变形计算;并且分析了预应力T梁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对全桥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布置计算等。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实例详解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实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533244be518964bcf847cd2.png)
13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型梁桥计算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计算一、基本设计资料1.跨度和桥面宽度(1)标准跨径:13m(墩中心距)。
(2)计算跨径:12.6m。
(3)主梁全长:12.96m。
(4)桥面宽度(桥面净空):净-9+2×0.75m2.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公路—II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6kN/m计算,人群荷载为3kN/㎡。
环境标准:I类环境。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3.主要材料(1)混凝土:混凝土简支T形梁及横梁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03m沥青混凝土,下层为厚0.06~0.13m的C3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3m计。
m计,混凝土重度按25kN/3(2)刚材:采用R235钢筋、HRB335钢筋。
4.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如图8-1所示,全桥共由5片T形梁组成,单片T形梁高为1.4m,宽1.8m;桥上横坡为双向2%,坡度由C30混凝土桥面铺装控制;设有五根横梁。
(五)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62-2004),简称“公预规”(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六)参考资料(1)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人民交通出版社(2)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3)公路桥梁设计手册《梁桥》(上、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4)桥梁计算示例丛书《混凝土简支梁(板)桥》(第三版)易建国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5)《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设计》闫志刚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二、 主梁的计算1、 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G-M 法)承重机构的宽跨比为:B/L=12/12.6=0.95(1)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矩Ix 和ITX1)求主梁截面的重心位置 (图2)xa翼缘板厚按平均厚度计算,其平均板厚度为:h1=1/2(10+16)=13cm 则1813011)18160(21001810021313)18220(⨯+⨯-⨯⨯+⨯⨯-=x a=24.19cm2)抗弯惯性矩Ix 为:42423231078.35501.3557834)19.242100(1001810018121)21319.24(13)18220(13)18220(121[m cm I X -⨯==-⨯⨯+⨯⨯+-⨯⨯-+⨯-⨯=对于T 形梁截面,抗扭惯性矩可近似按下式计算T 形抗扭惯矩近似等于各个矩形截面的抗扭惯矩之和,即: ITX=∑3ii i t b c式中:Ci 为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查附表1);ti t2/b2=0.18/(1.3-0.11)=0.151,c2=0.301 故 ITX=1.6×0.113/3+0.301×1.19×0.183 =0.71×10-3=2.80×10-3m4 单位抗弯及抗扭惯矩:JX=Ix/b=6.628×10-2/160=4.142×10-4m4/cm JTX=ITx/b=2.280×10-3/160=3.15×10-5m4/cm(2)计算抗扭修正系数β:221112Ti it it Gl I E a I β=+∑∑计算得β=0.99(3)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影响线竖坐标值5211i ij i i a e na ηβ==+∑式中,n=5,521ii a=∑=48.4m2ij η表示单位荷载p=1作用于J 号梁轴上时,i 号梁轴上所受的作用。
一榀框架计算
![一榀框架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946b28da6c30c2259019ee2.png)
一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成都万达购物广场----成仁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梁板柱均为现浇,建筑面积约为5750m2,宽27米,长为45米,建筑方案确定。
建筑分类为乙类公共类建筑,二类场地,抗震等级三级。
图1-1 计算平面简图1.2 设计资料1)气象条件:基本风压3155KN/m22)抗震设防:设防烈度7度3)屋面做法:20厚水泥砂浆面层一层油毡隔离层4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5厚高分子防水卷材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1:6水泥焦渣1%找坡层,最薄处30厚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粉底4)楼面做法:8~13厚铺地砖面层100厚钢筋砼楼板吊顶1.3设计内容1)确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框架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3)框架纵横向侧移计算;4)框架在水平及竖向力作用下的内力分析;5)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6)节点验算。
二 框架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确定2.1 梁柱截面的确定通过查阅规范,知抗震等级为3级,允许轴压比为[μ]=0.85由经验知n=12~14kn/m 2 取n=13kn/m 2拟定轴向压力设计值 N=n •A=13kn/m 2×81m 2×5=5265KN拟定柱的混凝土等级为C30,f c =14.3N/mm 2 柱子尺寸拟定700mm ×700mmμ= c f s N A =52650.0143700700⨯⨯=0.75<[μ]=0.85 满足初步确定截面尺寸如下:柱:b ×h=700mm ×700mm梁(BC 跨、CE 、EF 跨)=L/12=9000/12=750mm 取h=800mm ,b=400mm纵梁=L/12=9000/15=600mm 取h=600mm ,b=300mm现浇板厚取h=120mm2.2 结构计算简图结构计算简图如下:图2-1结构计算简图图2-2平面计算简图三荷载计算:3.1恒载标准值计算1)①屋面板恒荷载标准值20厚1:3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 KN/M 2 一层油毡隔离层0.05 KN/M 2 40厚挤塑苯板保温层0.04×0.5 =0.02 KN/M 2 15厚高分子防水卷材0.04KN/M 2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0.02×20 =0.4 KN/M 2 1:6水泥渣1%找坡层最薄处30厚(0.03+0.045)/2×14=0.525 KN/M 2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2×25=3 KN/M 2 12厚板底抹灰0.012×20=0.24 KN/M 2 合计 4.675KN/M 2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4.675×1.5×9=63KN中柱的集中荷载: 4.675×3×9=126.23KN②屋顶次梁恒载标准值单向板传给次梁的荷载 4.675×3=14.025 KN/M 次梁自重0.3×(0.6-0.12)) ×25=3.6 KN/M 次梁粉刷(0.6-0.12)×0.02×17×2=0.326 KN/M 合计18 KN/M图3-1 次梁计算单元及板传力图③屋顶框架梁所受恒荷载标准值次梁传给框架梁恒荷载18×9=162KN④屋顶框架梁重量梁自重:0.4×﹙0.8-0.12﹚×25=6.8KN/M粉刷:﹙0.8-0.12﹚×0.02×17×2=0.46KN/M 合计7.26KN/M 2)①楼面板恒载标准值8~13厚铺地砖面层0.6 KN/M 2 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0.02×20=0.4 KN/M 2 120厚钢筋砼楼板0.12×25=3 KN/M 2 石膏板吊顶0.2 KN/M 2合计 4.2 KN/M 2楼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4.2×1.5×9=56.7KN中柱的集中荷载: 4.2×3×9=113.4KN②2~5层纵向次梁恒载标准值计算简图见图3楼面单向板传给纵向次梁恒荷载 4.2×3=12.6 KN/M 次梁自重0.3×(0.6-0.12)×25=3.6KN/M 合计16.2 KN/M③2~5层框架梁所受恒荷载标准值次梁传递给框架梁恒荷载16.2×9≈150 KN③2~5层框架梁恒载标准值框架梁自重0.4×(0.8-0.12)×25=6.8 KN/M 3)四层建在所取一榀框架梁上的填充墙恒荷载标准值墙自重0.2×(3.3-0.8)×10.3≈5.2KN/M 粉刷(3.3-0.8)×0.02×17×2=1.7KN/M 合计取(因为有构造柱取大点)7.2KN/M4)柱自重标准值1~3层柱自重:0.7×0.7×(4.2-0.12)×25=49.98KN大理石贴面:0.5×4×0.7×4.2=5.88KN 合计55.86KN 4~5层柱自重:0.7×0.7×(3.3-0.12)×25=38.96KN大理石贴面:0.5×4×0.7×3.3=4.62KN合计43.58KN5)外墙自重标准值5层外墙作用在边柱的集中荷载墙自重:0.2×(3.3-0.12)×10.3×(9-07)=54.37KN粉刷:2×0.02×(3.3-0.12)×17(9-0.7)=17.95KN合计72.32KN4层玻璃幕墙作用在边柱的集中荷载玻璃幕墙自重: 1.5kn/m2×(9-0.7)×(3.3-0.12)=26.15KN2~3层外墙作用在边柱的集中荷载墙自重:0.2×(4.2-0.12)×10.3×(9-07)=69.76KN粉刷:2×0.02×(4.2-0.12)×17(9-0.7)=23.03KN合计92.79KN3.2活荷载标准值计算1)①屋面板活荷载标准值(不上人):0.5KN/M²②顶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见图2)0.5×3=1.5KN/M③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1.5×9=13.5KN④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0.5×1.5×9=6.75KN中柱的集中荷载:0.5×3×9=13.5KN2)①5层楼面板活荷载标准值:5KN/M²②5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见图3)5×3=15KN/M③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15×9=135KN④5层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5×1.5×9=67.5KN中柱的集中荷载:5×3×9=135KN3)①4层楼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2.5KN/M²②4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见图3)2.5×3=7.5KN/M③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7.5×9=67.5KN④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2.5×1.5×9=33.75KN中柱的集中荷载: 2.5×3×9=67.5KN4)①2~3层楼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3.5KN/M²②2~3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见图3)3.5×3=10.5KN/M③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10.5×9=94.5KN④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3.5×1.5×9=47.25KN中柱的集中荷载: 3.5×3×9=94.5KN四 内力计算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刚度计算梁线刚度: 截面的惯性矩 I b0= 312bh = 340080012⨯=17×109mm 4考虑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截面惯性矩的影响,中框架梁取 I 中=2I b0 边框架取 I 边=1.5I b0i 边跨梁= 91.517109000⨯⨯E =28×105E i 中跨梁= 9217109000⨯⨯E=38×105E柱线刚度: 截面的惯性矩 I C =312bh =370070012⨯=20×109mm 4i 4~5层柱= 92010 3300⨯E =60×105Ei 1~3层柱= 92010 4200⨯E =48×105E取105E 值作为基准值1,算得各杆件相对线刚度(见下图)图4-1 梁柱相对线刚度图图4-2 恒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由于分布荷载在梁汇总产生的内力远小于集中荷载,所以将梁的分布荷载近似等效为作用在次梁处的集中荷载,以便于计算。
梁 弯矩图 梁 内力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
![梁 弯矩图 梁 内力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https://img.taocdn.com/s3/m/5a99705c4a7302768e9939ba.png)
简单载荷梁内力图(剪力图与弯矩图)表2 各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表3 各种约束类型对应的边界条件注:力边界条件即剪力图、弯矩图在该约束处的特征。
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表2-5标准标准标准标准标准标准标准注:1.I 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 4)。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dA yI 22.W 称为截面抵抗矩(mm 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maxy I W =3.i 称截面回转半径(mm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Ii =4.上列各式中,A 为截面面积(mm 2),y 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 ),I 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实用文档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表2-6(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7(3)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8(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9(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10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1)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及挠度系数表(表2-11~表2-14)1)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表2-11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ql 2;V =表中系数×ql ;EIw 100ql 表中系数4⨯=。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Fl ;V =表中系数×F ;EIw 100Fl 表中系数3⨯=。
[例1] 已知二跨等跨梁l =5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 =29.4kN ,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 M B 支=(-0.125×11.76×52)+(-0.188×29.4×5)=(-36.75)+(-27.64)=-64.39kN ·m V B 左=(-0.625×11.76×5)+(-0.688×29.4)=(-36.75)+(-20.23)=-56.98kN[例2] 已知三跨等跨梁l =6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主梁内力计算》PPT课件
![《主梁内力计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2d7bfedd36a32d72758177.png)
2
4
24
4
(81.4)
(595.0)
x=1/2
00:16
Q=0 (0)
M 1 16.0619.52 763.4 8
(793.3)
1 活载内力计算方法
•活载内力计算方法
计算步骤 求横向分布系数m; 应用主梁内力影响线,将荷载乘m后,在纵向按 最不利位置布载,求得主梁最大活载内力。
计算方法
4 主梁内力计算例题
简支梁基频的简化计算公式:
f
EIc 2l 2 mc
mc G g
单根主梁:
A 0.3902m2 , Ic 0.066146m4 ,
G 0.3902 25 9.76N / m
G g 9.76 9.81 0.995103 NS 3 m2
C30混凝土
E 1010 N m2
3.4主梁内力计算
00:16
主梁内力计算
•计算截面的确定
小跨径简支梁:
计算跨中截面的
、支M点m截ax面和跨中截面的剪力;
剪力:支点、跨中按直线变化;
弯矩:支点、跨中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Mx
4Mmax x(l x) l2
大跨径简支梁:
还应计算 截L面、截面变化处等的弯矩和剪力。 4
00:16
1 恒载内力计算
S 867.72
73.1
13.39 74.68
88.07
3.75
00:16
4 主梁内力计算例题
计算车道荷载、人群荷载的支点截面剪力
m变化区荷载重心处的内力影响线坐标为:
y 1(19.5 1 4.9) 19.5 0.916 3
车道荷载支点截面剪力:
S
(1
)
永久荷载(恒荷载)
![永久荷载(恒荷载)](https://img.taocdn.com/s3/m/c50694cb05087632311212b2.png)
梁板截面的最小高度根据刚度要求(高跨比)确定,一般可不必验算其变形。
根据楼面荷载的大小,可参考下列数据初估:厚板h=L/40~L/35(楼梯厚板厚h=L/30~L/25)悬挑板厚h=L/10~L/12次梁h=L/18~L/12主梁h=L/12~L/8伸臂梁h=L/6~L/5当活载较大时宜采用较大的截面高度h。
梁的截面宽度b均为其高度h的1/3~1/2。
例如,对一般多层住宅结构,可选用如下经验值(仅供参考):单向板h=8cm ~ 9cm双向板h=9cm ~ 10cm ( L=3~3.6m )框架梁200×400, 200×500, 200×400次梁150×300, 150×350, 200×400梯梁150×300, 200×400伸臂梁200×350~400 ( L=1.2 ~ 1.5 m )永久荷载(恒荷载)板、梁(自重荷载)等1)荷载取值各种恒载标准值和活荷载标准值的取值详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06版)。
宜将各种构件的单位荷重先行计算出来,以便在构件内力计算时查用。
下面结合多层住宅建筑举例说明。
2)屋面板荷载(以下是设计院常用数据)南方建筑常用架空大阶砖或膨胀珍珠岩隔热层,其自重按实际构造通过计算确定。
不上人面屋:架空隔热层自重标准值为1.5kN/m2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其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为0.7kN/m2 上人面屋:120高架空隔热层自重标准值为1.6kN/m2180高架空隔热层自重标准值为1.95kN/m2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其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为1.5kN/m2 坐砌大阶砖、膨胀珍珠岩隔热层:隔热层自重标准值为1.0kN/m23)楼面荷载(以下是设计院常用数据)楼面荷载及常用材料自重详见《荷载规范》(GBJ 9—87或GB5009-2001)。
常用材料自重钢筋混凝土25kN/m3素混凝土24kN/m3水泥砂浆20kN/m3混合砂浆17kN/m3贴面类地面(包括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 1.0kN/m2花岗岩类地面(包括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 1.0kN/m2~1.2kN/m2例1 计算楼板的外荷载(广厦计算软件使用数据。
四、内力组合
![四、内力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8f526dd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b.png)
四、内力组合
1、梁的内力组和合
梁的内力组合按:
① 1.2恒荷载+1.4活荷载;
② 1.2恒荷载+1.4风荷载
③ 1.2恒荷载-1.4风荷载
④ 1.2恒荷载+1.4×0.8×(风荷载+活荷载)
⑤ 1.2恒荷载+1.4×0.8×(活荷载-风荷载)
其中风荷载作用考虑左右2种组合,在表中只用+.-取值
5种不同情况取最大值恒荷载取值见表3-4,活荷载取值见表3-8,风荷载取值见表3-12;注意一:梁端弯矩组合时考虑折减0.8的系数,跨中最大弯矩取调幅后的值,风荷载考虑左右风正负弯矩的影响不进行调幅;
注意二:梁端弯距左正右负,剪力左正右负,风荷载正负无所谓;组合表4-1
2、柱的内力组合
柱的轴力计算:N=P+V,N柱顶=N上柱底+V上层梁,N柱底=N柱顶+P
P为结点集中荷载加柱自重
V为主梁传给柱的剪力
柱A的内力组合: 表4-2
柱B的内力组合:表4-3
柱C的内力组合:表3-4。
主梁内力计算
![主梁内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29a09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0.png)
主梁内力计算主梁是承担桥梁或建筑物重载荷的主要构件,内力是指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内部力。
计算主梁的内力是设计和分析结构的重要步骤,可以用于确定梁的尺寸、材料和支撑方式等。
主梁的内力计算可以通过静力学方法或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
在静力学方法中,主要使用平衡条件和弹性力学理论,针对不同的荷载情况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弯矩法。
弯矩法是一种通过计算梁的弯矩和剪力来确定内力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主梁被假设为一根杆件,受到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力,同时产生弯矩和剪力。
弯矩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平衡条件和弹性理论,将梁划分为若干小段,对每一小段进行受力分析,然后通过受力平衡条件和截面弹性理论计算出每一段的内力。
以下是计算主梁内力的详细步骤:1.确定主梁的荷载情况:包括集中力、分布力、弯矩力和转矩力等。
可以从结构设计规范或荷载手册中获取相关信息。
2.确定主梁的支撑方式:主梁可能有不同的支撑方式,如简支、固定端和悬臂等。
支撑方式会影响梁的受力情况,需要事先确定。
3.将主梁分段:根据实际情况,将主梁分为若干小段,每一小段长度不超过约10%的主梁总长度。
这样可以保证在每一小段上受力分析时,梁的截面形状和弯矩分布近似不变。
4.计算每一小段的弯矩:对于每一小段,根据支撑条件和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其受到的弯矩。
弯矩可以通过平衡条件和截面弹性理论计算得出。
5.计算每一小段的剪力: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和截面弹性理论,可以计算出每一小段的剪力。
剪力是梁内力的一部分,用于确定梁的抗剪性能。
6.计算每一小段的轴向力和弯矩力: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和截面性能,可以计算出每一小段的轴向力和弯矩力。
轴向力和弯矩力是梁内力的另一部分,用于确定梁的抗弯性能。
7.汇总内力:将每一小段的内力汇总起来,得到整个主梁的内力分布。
可以绘制内力图或表格,清晰地展示主梁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主梁内力时,需要考虑梁的材料和几何特性。
例如,梁的截面形状、尺寸、材料特性等会影响梁的刚度和强度,进而影响内力的计算结果。
2-5-4,5,6主梁内力计算
![2-5-4,5,6主梁内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b082a026c85ec3a87c2c54c.png)
M 23 (1 ) P0q 1.259 1119.77 (0.92 0.29) 182.46kN m
Q1右 (1 ) P0 q 1.259 1119.77 (0.573 0.350 0.188 0.038) 161.80kN
2 q
1.262 1 0.504(10.5 47.53 238 4.875) 1055.4kN .m
M l mcr pr 0.620 (3.0 0.75) 47.53 66.3kN .m
2 r
Pk 1.2 238 285.6kN
11 0.60, 15 0.20 21 0.40, 25 0 31 0.20, 35 0.20
M M M
( 23) 1
0.64 0.48 0.64
( 23) 5
( 23) 3
11 0.60, 15 0.20 21 0.40, 25 0 31 0.20, 35 0.20
3. 计算跨中横隔梁中截面的弯矩
首先由 B a 值绘出横隔梁弯矩 影响线图,然后按最不利荷载位置 进行加载:
M y1
max
(1 ) a B
1.259 118.15 (2.080 1.885 4.425 0.329) 104.18kN m
§5-4
主梁内力计算
1.计算内容 ① 荷载:恒载、活载 ② 内力:弯矩、剪力→进行主梁各截面的配筋设计或验算 ③ 控制截面: 小跨径简支梁:跨中弯矩、支点及跨中剪力; 跨中与支点间各截面剪力近似按直线规律变化; 弯矩假设按二次抛物线变化:Mx=4Mmax*x(l-x)/ (l*l) Mmax——主梁跨中最大设计弯矩。 Mx——主梁在离支点x处任一截面的弯矩值。 较大跨径简支梁:支点、l/4截面、跨中截面 (截面变化处)
工程力学 第五章 弯曲内力(FS)
![工程力学 第五章 弯曲内力(FS)](https://img.taocdn.com/s3/m/c362ed00cc175527072208a7.png)
楼房的横梁:
阳台的挑梁:
(Internal Forces in Beams) 二、弯曲的概念:
受力特点——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都垂直于杆的轴线。 变形特点——杆轴线由直线变为一条平面的曲线。
P M
q
主要产生弯曲变形的杆--- 梁。 RA 三、平面弯曲的概念:
NB
(Internal Forces in Beams) F1 q
A
a m l m x
F
B
F
x
0,
XA 0
Fa M A 0 , RB l F (l a ) Fy 0 , YA l
XA A
YA
F
B
RB
(Internal Forces in Beams) 求内力——截面法 F (l a ) Fy 0 , FS YA l m XA=0A F (l a ) M C 0 , M YA x l x m YA 1、 剪力(Shear force) FS x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其作用线平行 于截面的内力. FS 2、弯矩(Bending moment )M M C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其作用面垂直 YA 于截面的内力偶矩. M 剪力 C 弯曲构件内力 Fs 弯矩
m (受拉)
m
按变形:当dx 微段的弯曲上凸(即该段的下 半部受压)时,横截面m-m 上的弯矩为负 注:横截面上的弯矩:
-
m
“左顺右逆”为正;反之为负 按受力:“上压下拉”为正,反之为负
(受压)
(Internal Forces in Beams) 例题2 图示梁的计算简图。已知 F1、F2,且 F2 > F1 , 尺寸a、b、c和 l 亦均为已知.试求梁在 E 、 F 点处横截面处 的剪力和弯矩. RA F2 RB F1 a 解: (1)求支反力 R 和 R
理论力学5-2 力系等效与简化
![理论力学5-2 力系等效与简化](https://img.taocdn.com/s3/m/bdc6dddc6137ee06eff918e6.png)
2 2
a
Pa
z
d MA R
A
y
xd R
z
RA y x MA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例2
已知 F1 2KN , F2 4KN, F3 10KN , 求此力系 的合成结果
F1 C a
F3 a B54
3
a
O aA F2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解
R (F1 F3 cos )i (F2 F3 sin ) j
A
x
B
y l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解
dR ghdA gy sindA
l
R g sin 0 ybdy
1 bl2 g sin
2
yP
1 R
l
ydR
0
1 g sin l y2bdy
R
0
2l 3
R
dR
h dA y
x
y
yP
ri rO ri
— 虚转动位移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系等效
力系{F1, F2, …, FN}在这组虚位移上所作的 虚功为:
N
A Fi ( rO Θ ri ) i 1
N
N
Fi rO Fi ( Θ ri )
i 1
i 1
R rO MO Θ
返回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任意力系总可以简化成或者零力系,或者 一个力,或者一个力偶,或者一个力螺旋
在力系简化过程中,如果我们让力通过 O点,并以O点为矩心计算力系的主矩来 确定力偶,称O点为简化中心。
2-5-3主梁内力计算
![2-5-3主梁内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200447c27284b73f242502f.png)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5.5.1 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
如图所示,当桥梁在跨中有单位荷载P=1作用时,各 主梁承受的荷载为Ri(i=1,2,…,n)。由力的平衡条 件,可求出横隔梁任意截面r的计算公式。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a ( m0r − mcr ) 人群荷载: S r = qr m Ω + y ∑ i cr 2
式中:Sq、Sr——分别为汽车和人群荷载作用下的作用效应标 准值(弯矩或剪力); (1+μ)——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 ξ——多车道汽车荷载横向折减系数; m0、mc——分别为支点、跨中截面的横向分布系数; Pk、qk——分别为车道荷载的集中荷载、均布荷载的标 准值; qr——人群荷载的标准值; Ω——车道均布荷载、人群荷载对应的内力影响线面 积; mpk——与车道荷载的集中荷载对应的横向分布系数; ypk——与车道荷载的集中荷载对应的影响线竖标,一般 取相应影响线区域的峰值。
a ( m0q − mcq ) Sq = (1 + µ ) ξ PK ( mpk ypk )max + (1 + µ ) ξ qK mcq Ω + yi ∑ 2
n
人群荷载:
a ( m0r − mcr ) Sr = qr mc r Ω + yi ∑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简支梁内力包络图
0 l /4 l /2 l
弯矩包络图
3l/4
l
Qmax
M max
三种方法计算框架水平作用下的内力(D值法,反弯点法,门架法)
![三种方法计算框架水平作用下的内力(D值法,反弯点法,门架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a237601eb91a37f1115ce9.png)
C 9.08E+4
21.88
35.01
D 2.38E+4
24.99
42.48
E 4.64E+4 94000 98.7 48.72 1.7
82.82 77.49 81.65 69.40 77.49
F 2.38E+4 1
A
24.99 24.99
42.48 82.47
B
48.72 3.3 160.78
C
24.99
令 i左边梁 为 1.0,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如图 4 所示。
图.4 梁柱相对线刚度
(3)求修正的反弯点高度(图 5)
图.5 修正的反弯点高度图
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
y = y0 + y1 + y2 + y3 A、B、C 轴柱的反弯点高度的计算如表 3、表 4 和表 5 所示。
表 3 A 轴框架柱反弯点位置、D 值的计算
=
12
53
= 4.64 ×10 4 kN / m
其余各层边柱:
D余边柱
= 12EI h3
12 × 3.25 ×107 × 1 × 0.55 × 0.553
=
12
3.23
= 9.08 ×104 kN / m
其余各层中柱:
D余中柱
= 12EI h3
12 × 3.25 ×107 × 1 × 0.65 × 0.653
4
3.20 0.56 0.45
0
0
0
0.45 1.44 0.219 90758 19876
3
3.20 0.56 0.480 Nhomakorabea0
0
0.48 1.54 0.219 90758 19876
2.5米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
![2.5米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84ca10c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6c.png)
2.5米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128-2019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一、基本参数平面图立面图三、主梁验算主梁材料类型工字钢主梁合并根数n1z主梁材料规格16号工字钢主梁截面积A(cm2) 26.1主梁截面惯性矩I x(cm4) 1130 主梁截面抵抗矩W x(cm3) 141主梁自重标准值g k(kN/m) 0.205 主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15主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螺栓类型摩擦型高强螺栓竖向连接钢板强度等级Q235 竖向连接钢板厚度d t(mm) 20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螺栓个数n: 2高强螺栓的性能等级8.8级高强螺栓公称直径M20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u 0.5 一个高强螺栓的预拉力P(kN) 125高强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n f 1 主梁允许挠度[ν](mm) 1/360 荷载标准值:q'=g k=0.205=0.205kN/m第1排:F'1=F1'/n z=8/1=8kN第2排:F'2=F2'/n z=8/1=8kN第3排:F'3=F3'/n z=8/1=8kN第4排:F'4=F4'/n z=8/1=8kN荷载设计值:q=1.2×g k=1.2×0.205=0.246kN/m第1排:F1=F1/n z=10.9/1=10.9kN第2排:F2=F2/n z=10.9/1=10.9kN第3排:F3=F3/n z=10.9/1=10.9kN第4排:F4=F4/n z=11.2/1=11.2kN1、强度验算弯矩图(kN·m)σmax=M max/W=2.814×106/141000=19.959N/mm2≤[f]=215N/mm2符合要求!2、抗剪验算剪力图(kN)τmax=Q max/(8I zδ)[bh02-(b-δ)h2]=14.777×1000×[88×1602-(88-6)×140.22]/(8×11300000×6) =17.464N/mm2τmax=17.464N/mm2≤[τ]=125N/mm2符合要求!3、挠度验算变形图(mm)νmax=0.067mm≤[ν]=2×l x/360=2×2500/360=13.889mm符合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R1=5.399kN,R2=20.553kN,R3=18.573kN四、上拉杆件验算上拉杆材料类型钢筋(钢拉杆) 上拉杆件直径(mm) 20 上拉杆截面积A(cm2) 3.142 上拉杆材料抗拉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上拉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花篮螺栓在螺纹处的有效直径d e(mm) 17 花篮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f t](N/mm2) 170上拉连接螺栓类型摩擦型高强螺栓上拉杆与建筑物连接螺栓个数n1: 11 高强螺栓的性能等级8.8级型钢主梁位置吊耳板连接螺栓个数n2:高强螺栓公称直径M20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u 0.51一个高强螺栓的预拉力P(kN) 125 高强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nf上拉杆件角度计算:α1=arctanL1/L2=arctan(2900/1100)=69.228°α2=arctanL1/L2=arctan(2900/2150)=53.448°上拉杆件支座力:设计值:R S1=n z R2=1×20.553=20.553kN设计值:R S2=n z R3=1×18.573=18.573kN主梁轴向力设计值:N SZ1=R S1/tanα1=20.553/tan69.228°=7.796kNN SZ2=R S2/tanα2=18.573/tan53.448°=13.769kN上拉杆件轴向力:设计值:N S1=R S1/sinα1=20.553/sin69.228°=21.982kN设计值:N S2=R S2/sinα2=18.573/sin53.448°=23.12kN上拉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N S=max[N S1...N Si]=23.12kN轴心受拉稳定性计算:σ =N S/A=23.12×103/314.2=73.584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2、花篮螺栓验算σ=N s/(π×d e2/4)=23.12×103/(π×172/4)=101.86N/mm2≤[ft]=170N/mm2符合要求!3、吊耳板计算型钢主梁上吊耳板排数 1 吊耳板厚t(mm) 10吊耳板两侧边缘与吊孔边缘净距b(mm ) 50 顺受力方向,吊孔边距板边缘最小距离a(mm)65吊孔直径d0(mm) 25 吊耳板抗拉强度设计值f(N/mm2) 205吊耳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 v(N/mm2) 125吊耳板由于型钢主梁位置吊耳板排数为1,则单个吊耳板所受荷载为N d=23.12/1=23.12kN 参考GB50017-2017,对连接耳板进行如下验算:(1)耳板构造要求B e= 2t+16= 2×10+16=36mm≤b=50mm满足要求!4B e/3= 4×36/3=48mm≤a=65mm满足要求!(2)耳板孔净截面处的抗拉强度验算计算宽度:b1= min(2t+16,b-d0/3)= min(2×10+16,50-25/3)=36mmσ= N d/(2tb1)= 23.12×103/(2×10×36)=32.111N/mm2≤f=205N/mm2耳板孔净截面处抗拉强度满足要求!(3)耳板端部截面抗拉(劈开)强度验算σ= N d/[2t(a-2d0/3)]= 23.12×103/[2×10×(65-2×25/3)]=23.917N/mm2≤f=205N/mm2 耳板端部截面抗拉强度满足要求!(4)耳板抗剪强度验算耳板端部抗剪截面宽度:Z= [(a+d0/2)2-(d0/2)2]0.5= [(65+25/2)2-(25/2)2]0.5=76.485mmτ= N d/(2tZ)= 23.12×103/(2×10×76.485)=15.114N/mm2≤fv=125N/mm2耳板抗剪强度满足要求!4、吊耳板与型钢主梁连接焊缝验算各上拉杆位置单个吊耳板焊缝所受荷载,垂直焊缝方向荷载F、平行焊缝方向荷载V分别为:上拉杆1位置吊耳板:由于型钢梁上吊耳板排数为1,则:单个吊耳板垂直焊缝方向荷载F1=R S1/1=20.553/1=20.553kN单个吊耳板平行焊缝方向荷载V1=R SZ1/1=7.796/1=7.796kN垂直于焊缝长度作用力(正应力):σf=F1/(0.7h f l w1)=20.553×103/(0.7×8×120)=30.585N/mm2≤βf f f w=1.22×160=195.2N/mm2 平行于焊缝长度作用力(剪应力):τf=V1/(0.7h f l w1)=7.796×103/(0.7×8×120)=11.601N/mm2≤f f w=160N/mm2[(σf/βf)2+τf2]0.5=[(30.585/1.22)2+11.6012]0.5=27.623N/mm2≤f f w=160N/mm2上拉杆1位置吊耳板焊缝强度满足要求!上拉杆2位置吊耳板:由于型钢梁上吊耳板排数为1,则:单个吊耳板垂直焊缝方向荷载F2=R S2/1=18.573/1=18.573kN单个吊耳板平行焊缝方向荷载V2=R SZ2/1=13.769/1=13.769kN垂直于焊缝长度作用力(正应力):σf=F2/(0.7h f l w1)=18.573×103/(0.7×8×120)=27.638N/mm2≤βf f f w=1.22×160=195.2N/mm2 平行于焊缝长度作用力(剪应力):τf=V2/(0.7h f l w1)=13.769×103/(0.7×8×120)=20.49N/mm2≤f f w=160N/mm2[(σf/βf)2+τf2]0.5=[(27.638/1.22)2+20.492]0.5=30.546N/mm2≤f f w=160N/mm2上拉杆2位置吊耳板焊缝强度满足要求!5、钢拉杆与吊耳板连接焊缝验算τf=N d/(0.7h f×l w2)=23.12×103/(0.7×8×120)=34.405N/mm2≤f f w=160N/mm2钢拉杆与吊耳板连接焊缝验算符合要求!6、上拉与主梁连接吊耳板螺栓验算上拉与主梁连接吊耳板螺栓主要承受剪力:单个摩擦型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v b=0.9kn f uP=0.9×1×1×0.5×125=56.25kN螺栓所受剪力:N v=N s/n2=23.12/1=23.12kN≤N v b=56.25kN上拉与主梁连接吊耳板螺栓抗剪符合要求!7、上拉连接板与建筑物连接锚固螺栓验算上拉杆1:与建筑物连接螺栓所受拉力N t1=N s1×sin(90-α1)=21.982×sin(90°-69.228°)=7.796kN与建筑物连接螺栓所受剪力N v1=N s1×cos(90-α1)=21.982×cos(90°-69.228°)=20.553kN单个螺栓所受的拉力值:N t=N t1/n1=7.796/1=7.796kN单个螺栓所受的剪力值:N v=N v1/n1=20.553/1=20.553kN单个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v b=0.9kn f uP=0.9×1×1×0.5×125=56.25kN每个高强螺栓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 t b=0.8P=0.8×125=100kNN V/N v b+N t/N t b=20.553/56.25+7.796/100=0.443≤1螺栓承载力满足要求。
桥梁工程主梁内力计算详细过程
![桥梁工程主梁内力计算详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f348d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6.png)
设计资料:一:1:桥面宽度:净7m+2*1.5m+2*0.25m2:设计荷载:公路一I级3:桥梁横截面布置334:桥面铺装:4cm厚沥青混僦土(23KN/m),6cm厚水泥混僦土(24KN/m),王梁混凝土为24KN/m3 5: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l b=25.00m;净跨l=24.96m;计算跨径:l o=24.6m二:设计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三:设计内容:主梁布置及尺寸拟定桥梁横断面布置图单位:cm桥梁纵断面布置主梁内力计算一、恒载内力计算:1:桥面铺装和人行道重力;人行道和栏杆的重力作用取用5KN/m;桥面铺装为:(0.060.138)-x7x23+5*2=25.939KN/m;2为简化计算,将人行道、栏杆和桥面铺装的重力平均分配给各主梁,得:g2=25.939/5=5.188KN/m;2:横隔梁重力;根据结构尺寸,一块预制横隔梁的体积为:(1.47+439).0.18.0.96=0.247m3;2中主梁有12块横隔梁预制块,而边主梁有6块横隔梁预制块,可将其产生的重力沿主梁纵向均匀分摊,则:中主梁横隔梁产生的重力为:g[=12*0.247/24.96*24=2.85KN/m;边主梁横隔梁产生的重力为:g['=6*0.247/24.96*24=1.425KN/m;3:主梁重力;g01=A*24.96*24=0.5356*1*24=12.854KN/m4: 一期恒载作用下总重力为:中主梁:g恒中=2.85+12.854=15.704KN/m;边主梁:g恒边=1.425+12.854=14.279KN/m;二、活载内力计算:1:主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1) 支点处采用杠杆法,由对称可知只需计算1,2,3号梁。
由下图可知各号梁在支点截面处的横向分布系数:对于1号梁:m01q=0.429/2=0.215;m01r=1.024;对于2号梁:m02q=(0.571+0.571)/2=0.571;m01r=-0.024m01r=0.0对于3号梁:md q=(0.143+0.381+1.0)/2=0.762;I :I ^.2:1T3号梁(2) 跨中采用偏心压力法进行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分别计算各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得到其影响线如下:1号梁2号梁m 01r =0.604; m 01r =0.402・II ।1--i---:rJ'Liih IIJ iuri由上图可得到跨中及,1/4跨处的横向分布系数:对于1号梁:m 01q =(0.771+0.429+0.181-0.162)/2=0.505; 对于2号梁:m 02q =(0.486+0.314+0.191+0.02)/2=0.453;(4)冲击系数N的计算选取;20车道荷载的冲击系数为:2==0.190;8025车辆荷载的冲击系数为:」=0.6686-0.30321g25=0.245(5)各号主梁活载内里计算表:本桥采用公路一I级荷载,由于跨径为25m;内插后得到q k=10.5KN/m;Pk=260KN;人群荷载:4.5KN/M 考虑冲击系数后:(说明:计算剪力效应时,需要乘系数1.2)荷载类型梁号①②③截面位置x弯距(kN*m)剪力(kN) 弯距(kN*m) 剪力(kN) 弯距(kN*m) 剪力(kN)汽车荷载x=0 0.00 119.48 0.00 317.31 0.00 407.33 x=l/4 1078.68 193.01 967.61 173.14 854.40 152.88x=l/2 1438.24 117.03 1290.14 104.98 1139.20 92.70人群荷载x=0 0.00 56.68 0.00 9.24 0.00 0.00 x=l/4 154.46 18.84 106.46 12.98 102.12 12.45x=l/2 205.94 8.37 141.95 5.77 136.16 5.54(6)荷载内力组合:梁号内力弯距(kN*m) 剪力(kN)截面位置L/4 跨中支点L/4 跨中m01r=0.4对于3号梁:md q=(0.2+0.2+0.2+0.2)/2=0.4;其中4号和2号,5号和1号的横向分布系数相同(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方向的变化;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3008.464011.28 516.94 434.41173.2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组合1915.472553.97:367.89 255.57:79.611 长期组合1541.412055.21 302.72193.9244.06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2799.23732.28 740.77 400.03|153.4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组合1799.872399.83 440.88 237.6269.67长期组合1483.571978.10 352.56184.6638.82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2635.853514.471856.45 371.08:135.9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组合1726.622302.17 486.43 224.76'61.96,长期组合1442.461923.29 380.17177.4134.46三、横隔梁内力计算;在计算时可假设荷载在相邻横隔梁之间按照杠杆原理法传布,鉴于具有多根内横隔梁的桥梁,跨中处的横隔梁受力最大,通常只计算跨中横隔梁的内力,其余横隔梁可依据中横隔梁偏安全地选用相同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2-5 钢结构计 算 2-6 木结构计算
![2-5 钢结构计 算 2-6 木结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354fbab4a7302768f99394c.png)
2-5 钢结构计算2-5-1 钢结构计算用表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
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同时引起扭转(如图)。由此可见,要计入主梁抗扭
的影响,需对不考虑抗扭的情况给以修正。
主梁在力偶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修正偏心压力法
如图,取跨中截面来分析。在M=1∙e作用下,各片主梁除 产生不同的挠度 wi"外,尚有一个相同的转角θ。各主梁对 横隔梁的竖向反力Ri" 和抗扭矩MTi 满足如下平衡条件: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杠杆原理法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杠杆原理法
③ 求出相应荷载位置的影响线竖标值(各主梁影响线
在该梁处竖标值都为1,同时按②的规定布置荷 载,解简单的相似三角形即可)。
④ 由上述结果(如图),可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为:
1号梁:
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 2号梁:
moq
2
q
0.875 0.438 2
ie ie
I
n i 1
i
I
i
ea I
i n 2 i 1 i
i
a I
i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修正偏心压力法
当各主梁截面相同时,有Ii=I,ITi=IT,则
1
2 nl GI T 1 n 2 12EI ai i 1 当主梁间距相同时,可令:
12 a n
2 i
B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修正偏心压力法
n —— 主梁根数; B —— 桥宽; ξ —— 与主梁根数有关的系数见下表。
n ξ 4 1.067 5 1.042
2
6 1.028
1
7 1.021
此时有:
GIT l 1 EI B
第二篇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
1 概论 2 桥面构造 3 板桥的设计与构造 4 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 5 简支梁桥的计算 6 梁式桥的支座 7 简支梁桥的施工
5 简支梁桥的计算
1、结构自重内力
§5-3 主梁内力计算
混凝土公路桥梁的结构自重,往往占全部设计荷载 很大的比重 (通常占60%~90%),梁的跨径愈大,结构 自重所占的比重也愈大。计算出结构自重值g 之后,则 梁内各截面的弯矩M 和剪力Q 计算公式为:
不同位置时,某梁所分配的荷载比值变化曲线,也称作
对于某梁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设荷载 P 作用于点 a(x,y) 时沿横向分配给该主梁的荷载为 P' ,即P'=P∙η2(y) 则按照最不利位置布载,即可求得该梁所受的最大荷载 P'max。 令 P'max=m∙P (P为轮轴重)
则称m为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它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担的各轴 重的倍数(m通常小于1)。
对于某根主梁某一截面的内力值的确定,我们在桥梁纵、 横向均引入影响线的概念,将空间问题简化成为了平面
问题,即:
S P ( x, y) P 2 ( y) 1 ( x)
式中: ( x, y ) 是空间计算中某梁的内力影响面;
1 ( x) 是单梁在x轴方向某一截面的内力影响线; 2 ( y ) 是单位荷载沿桥面横向(y轴方向)作用在
1)求横向荷载分布影响线竖标 本桥各主梁的横截面相同,梁数n=5,梁间距为1.60 m, 则
i 1
5
2 2 ai2 3.202 1.602 0 ( 1.60 ) ( 3.20 )
25.60m 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偏心压力法
1号梁在两边梁处的横向影响线竖标值为:
同侧 + 异侧 −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偏心压力法
2)偏心力矩M=1∙e单独作用 在偏心力矩M=1∙e作用下,桥的横截面产生绕中心点O 的转角θ,则各主梁跨中挠度为 wi"=aitanθ 由力矩平衡条件,有 ∑Ri"∙ai=1∙e 根据反力与挠度成正比的关系及①式,有 ② ①
Ri"=Cwi"=C∙aitanθ
将③式代入②式得 C∙tanθ ∙∑ai2=1∙e,即 C∙tanθ=e /∑ai2
【解】荷载位于支点处,应用杠杆原理法计算。
① 绘制1、2号梁的荷载横向影响线(如图b、c);
②《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定,在横向
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位置。公路-II级汽车荷载, 横向轮距为1.8m,两列汽车车轮横向最小间距为1.3m,车 轮距离人行道缘石至少0.5m(如图b)。
1 3.2e 1e 0 5 25.60
求影响线 的零点
解得 e =1.6m,且在1号梁异侧,即4号梁处为零。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偏心压力法
据此,解相似三角形即可算出荷载最不利布置时各荷 载点的影响线竖标ηqi 和ηr (如图)。 3)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mc 1号梁的活载横向分布系数分别计算如下:
R a M
i 1 i i i 1
n
n
Ti
1 e
①
由材料力学,竖向力Ri"与挠度wi "和截面扭矩MTi与 扭转角θ的关系分别为:
3 Ri l wi 48EIi
M Ti l 和 4GITi
②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修正偏心压力法
根据小变形原理,由图和②式可知: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杠杆原理法(m0)
(a)
①杠杆原理法
基本假定:忽略主梁之间横 向结构的联系作用。 适用场合:计算荷载位于靠 近主梁支点时的荷载横向分布 系数;双主梁桥;横向联系很 弱的无中间横隔梁的桥梁 计算步骤:
1 2 3 4
(b)
1
2
3
4
(c)
1 1号梁
判断计算方法→绘出横向分布 影响线→按最不利荷载位置布 载→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Rk ak I k
n Gl 2 a I I e i i Ti 12 E i 1 i 1 n 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修正偏心压力法
化解⑦式并整理,得 k号梁 的荷载为:
eak I k n Rk 2 n Gl 2 ai I i I Ti 12E i 1 i 1 eak I k 1 eak I k n n n 2 2 2 a I Gl I a i i Ti i Ii i 1 i 1 i 1 1 n 12E ai2 I i
i 1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修正偏心压力法
用 i 代 k ,即有
R
i
ea I
i n 2 i 1 i
i
a I
i
2 Gl I Ti i 1 1 n 2 12E ai I i i 1
n
1
于是,i号梁所承担的总荷载为:
R
偏心压力法适用于桥上具有可靠联结、宽跨比 B/l ≤0.5者(窄桥)计算 跨中截面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mc。
荷载Ri与弹性挠度wi成正比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偏心压力法
取跨中x=l/2截面,通常各主梁惯性矩Ii相等。偏心荷载 P=1可用中心荷载P=1和偏心力矩M=1∙e来等代,分别求出 某主梁所承担的力Ri'和Ri",然后叠加即得该梁沿横向分 配的荷载Ri。 1)中心荷载P=1单独作用 因 Ii 相等,由挠度wi'=Ri'l3/48EIi 及∑Ri'=1知各 主梁荷载相等,为: 1 Ri n
+ 1 2号梁
按杠杆原理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杠杆原理法
杠杆原理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图示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杠杆原理法
【例题】如图a,某五梁式钢砼T梁桥,其桥面净空为净7+2×0.75m人行道。试求荷载位于支点处时 1号梁和2号梁 相应于公路-II级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
1 a12 1 3.22 11 0.2 0.4 0.6 2 n ai 5 25.60
1 a1a5 1 3.22 15 0.2 0.4 0.2 2 n ai 5 25.60
2)绘制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并布置最不利荷载 由图知人行道缘石至1号梁轴的距离为0.3m。设偏心距 为e时,1号梁横向分布影响线竖标为零: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l /B愈大的桥,抗扭刚度对 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也愈大。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修正偏心压力法
计算时,砼的剪切模量 G ≈ 0.4 E ; T 形 或 工字 形梁,其抗扭惯矩IT约等于各个矩形截面ITj之和:
2
i
根据上式,同学们 可自行推导任意主 梁在偏心荷载作用 下 的 反 力 。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偏心压力法
【例题2-4-4】计算跨径l=19.50m的简支梁,尺寸如图。求 荷载在跨中时1号边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解】设横隔梁刚度很大。其承重结构宽跨比为: l 19.50 2.44 > 2 B 5 1.60 故可按偏心压力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mc 。
1 1 mcq qi ( q1 q2 q3 q4 ) 2 2 1 0.6 (4.6 2.8 1.5 0.3) 0.538 2 4.8 0.6 0.75 mcr r (4.8 0.3 ) 0.684 解毕。 4.8 2
mor r 1.422
同理可得:
moq 0.5,mor 0
解毕。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偏心压力法
②偏心压力法(刚性横梁法) 基本假定 1)近似认为中间横隔梁刚度无限大; 2)忽略主梁的抗扭刚度。
原理
弹性范围内,某主梁所承受的荷载 Ri 与该荷载所产生 的跨中弹性挠度 wi 成正比。横向偏心布置的荷载作用 下,靠近汽车一侧的边主梁受载最大。 适用范围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