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细则

合集下载

最新-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方法研究 精品

最新-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方法研究 精品

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方法研究1评价范围的确定本研究中江西省水生态文明镇评价范围以乡镇集镇为中心,辐射区域范围内的主要江河湖库。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结合江西水生态文明镇建设实际及相关政策法规,根据系统性与全面性[5]、客观性与可操作性[6]、独立性与可量化[7]等指标体系选取原则,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6个方面初步筛选了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构建了江西省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3评价方法的确定3.1评价方法的选择对水生态文明状况进行评价,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很重要[8]。

目前国内评价水生态文明状况的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1]、定量化评价法—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法[3]、物元可拓分析法[9]等。

根据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等原则,本研究参考陈璞[2]等的研究成果,确定江西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方法具体步骤为①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值;②参考国内标准、发展规划、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文件、相关研究成果及专家咨询意见等,确定各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和江西省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标准;③通过现状分析,对水生态文明现状进行赋分评价。

3.2评分值的确定3.2.1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参考汪伦焰等[9]研究中的计算步骤①根据专家赋值打分构造判断矩阵,利用特征值法计算得出6个准则层的权重,=0.2448,0.2448,0.1391,0.1279,0.1015,0.1420,一致性比率..=0.0262<0.1,表明结果可靠[10];②相同方法计算各准则层内具体指标权重,水安全、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指标构成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值均为0.0000,水环境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值为0.0289;③将所得指标权重乘以对应的准则层权重,得到所有指标的权重,其中水安全评价指标1、2、3、4、5的权重值分别为0.0612、0.0306、0.0612、0.0612和0.0306,水环境评价指标6、7、8、9、10、11、12的权重值分别为0.0409、0.0409、0.0374、0.0299、0.0452、0.0251和0.0254,水生态评价指标13、14、15的权重值均为0.0464,水管理评价指标16、17、18的权重值均为0.0426,水景观评价指标19、20的权重值分别为0.0338、0.0676,水文化评价指标21、22、23的权重值分别为0.0355、0.0710和0.0355,对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值为0.01,指标体系权重有效。

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与探讨

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与探讨
( 1 ) 基础设施较差 , 生 活 污 染 问 题 突 出。 农 村 生 的污染 。 由于基 础设 施 和管 制 的缺 失 , 多数 农 村 环境
按 照 习近平 总 书 记 “ 节 水 优先 、 空 间均 衡 、 系统 治 性 问题 , 同时 , 因其气 候 、 地形 特点 及经 济 条 件不 同 , 水
( 3 ) 生产 开发 程 度 小 。尽 管工 农 业 生 产 开 发 对 生 态文 明理念融 入 水 资 源 开 发 、 利用 、 治理 、 配置 、 节约 、 态 环境 有损 害 , 但 江 西 的森 林覆 盖率 稳定 在 6 3 %左 右 , 保 护 的各 方 面和水 利规 划 、 建设 、 管理 的各 环 节 J 。最 居全 国第 2位 , 相 对其 他发 达省 份 而言 , 生 产 开发 对 江
江西省 水利 厅启 动 市 、 县、 乡( 镇) 、 村 四级 联 动 的水 生 活污 染 , 主要 是指 生 活 垃圾 、 生活污水、 人 畜 粪 便 造 成 脏、 乱、 差” 的现象 依然 突 出 , 环 境 问题 较 多 。 相结 合 , 以突 出特 色 为 原 则 , 有 序 推 进 水 生 态 文 明建 “
[ 关键 词]水生 态文 明村 ; 建设模 式 ; 江西省
[ 摘
要]在分析江西省水生 态文 明村建设 背景 的基础上 , 指 出 了江西水 生态文明村 建设的优 势和存 在 的问题 , 并根据
建设 实践将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归纳为 自然 生态型 、 产业 开发 型和 安全保 障型三种 模式 , 可为 全省 水生 态文明建设 提供 参考 。 [ 中图分类号]S 1 5 7 ; X1 7 1 [ 文献标 识码]c [ 文章编号 ]1 0 0 0 — 0 9 4 1 ( 2 0 1 7 ) 0 4 — 0 0 1 2 — 0 3

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细则

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细则

1 总则1.0.1为进一步加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保证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创建质量,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江西省水利厅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制订本办法。

1.0.2 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三清”为目标,遵循“三不”原则,按照“四无”要求,采取“四有”措施,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作出评价。

“三清”指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三不”指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推山、不乱伐)、不破坏自然水系(不填塘、不改河)、不破坏传统风貌(不乱拆、不盲建);“四无”指无脏水横流、无黑臭水体、无涉水投诉、无水环境污染事件;“四有”指村容村貌有序(整洁有序)、生产生活有节(节水节能)、河塘沟渠有治(综合治理)、山地庭院有绿(绿化美化)。

1.0.3 水生态文明村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数据、资料采集要真实准确,做到评价办法公开,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正。

1.0.4 本办法适用于江西省内的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建设评价范围为自然村及所覆盖范围。

2评价指标与等级划分2.1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1.1建设评价体系包括基本条件和建设指标,基本条件是水生态文明村的必备条件,建设指标是水生态文明村等级的评价依据。

2.1.2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村庄水安全、水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村民参与及管理等有一定基础为基本条件。

2.1.3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指标按照水安全体系、村庄清洁体系、水资源体系、水生态环境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社会公众参与体系六类指标进行评价。

2.2评价标准2.2.1水生态文明村应以小流域为依托,以自然村为单元,实行村庄清洁、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

2.2.2在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新机制、新方法、新技术等,具有显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典型示范效应,可获得创新分。

2.2.3 本办法确定建成的水生态文明村共分两个等级,分别为“合格”和“优秀”。

江西水保院开展《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评价标准》调研活动

江西水保院开展《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评价标准》调研活动

江西水保院开展《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评价标准》调研活动
张利超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
【年(卷),期】2014(0)5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编制的科学性,根据江西省水利厅组织召开的《评价标准》专家咨询会的相关要求,2014年3月17—21日,江西水保院派员赴江西省莲花县、修水县展开实地调研。

本次调研选择了莲花县路口镇庙背村和修水县坑口镇双井村作为调研对象,两村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江西水保院技术人员与县水务水保局、镇政府负责人以及村委会主任等参观了村容村貌,询问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现状,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以座谈会的形式对《评价标准》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为下一步制定更加规范合理的《评价标准》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页数】1页(P72-72)
【作者】张利超
【作者单位】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江西省副省长谢茹调研指导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工作 [J], 李婵
2.江西省民政厅召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总结分析评
议阶段动员大会 [J], 刘林
3.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调研指导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 [J], 万菁
4.江西省水保院派员赴樟树市开展水土保持进党校专题授课 [J], 张利超;邱晓军
5.江西省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调研走访活动 [J], 卢胜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

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

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一、基本条件(一)机制健全。

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乡(镇)设置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配备了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二)基础扎实。

40%以上行政村达到市级生态村建设标准。

编制或修订了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一年以上。

(三)政策落实。

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3年内未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

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草原地区无超载过牧现象。

(四)环境整洁。

乡(镇)建成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状况良好。

村庄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五)公众满意。

乡(镇)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95%。

二、建设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指标要求环境质量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2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70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50 4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70 5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80 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70 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5 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 9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280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3.2生态保护与建设10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45 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7 12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013森林覆盖率(%)﹡山区≥75丘陵区≥45平原区≥18 14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50注:标‚﹡‛指标仅考核乡(镇)、农场,标‚﹡﹡‛指标仅考核涉农街道。

水美乡村创建标准

水美乡村创建标准

水美乡村创建标准一、生态环境保护水美乡村创建的首要标准是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的生态环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具体而言,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乡村的森林、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生态修复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水美乡村的重要标准之一。

乡村应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强水质的监测和维护,保障村民的饮用水安全。

此外,乡村应积极推进雨水收集、污水处理等工作,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水美乡村的必要条件。

乡村应具备齐全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乡村还应具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卫生所、文化活动中心等,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四、文化传承与发扬水美乡村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建设,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乡村应注重对本地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传承乡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弘扬乡村的人文精神。

同时,乡村还应积极培育新的文化元素,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的文化品质。

五、产业兴旺发展产业兴旺发展是水美乡村的重要支撑。

乡村应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乡村应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产业发展,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六、村容村貌提升村容村貌的提升是水美乡村的重要标志。

乡村应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和管理,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打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

同时,乡村还应注重建筑风貌的保护和提升,保持传统建筑风格和特色,营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风貌。

七、民生福祉改善民生福祉改善是水美乡村的根本宗旨。

乡村应关注村民的需求和利益,积极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同时,乡村还应建立健全的救助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切实保障村民的基本民生需求。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9.12.17
•【字号】赣发改农经字〔2009〕2248号
•【施行日期】2009.12.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项
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设区市发改委、水利(水务)局、财政局、卫生局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农经字[2009]1981号)文件精神,我省结合实际对《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赣发改农经字[2008]18号)进行了修订完善。

现将新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技术梳理与体系构建

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技术梳理与体系构建

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技术梳理与体系构建
熊永;王辉文;徐宏万;袁芳;潘峰;房焕英
【期刊名称】《江西水利科技》
【年(卷),期】2022(48)6
【摘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是江西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总结江西农村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目标及需求。

总结提炼了江西水生态文明村应用技术,并进行了梳理与体系构建。

以期为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中因地制宜、因水制宜、量水而行的选择相关工艺提供依据,旨在解决农村基层一线人员参与水生态村建设的技术需求,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规范化提供支撑。

【总页数】7页(P446-452)
【作者】熊永;王辉文;徐宏万;袁芳;潘峰;房焕英
【作者单位】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
【相关文献】
1.构建生态文明价值观促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2.山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进程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研究——基于江
西省11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4.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与探讨5.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水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江西水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江西水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江西省地处我国东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水美乡村建设的理想之地。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亟需加强水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二、目标设定1. 持续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面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生活环境。

2. 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三、实施措施1.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美丽乡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作物生长需水。

2.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引导农民发展种养殖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文化和历史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4. 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村民自治,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意识。

四、保障措施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2.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水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实施方案落实。

3.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水美乡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水美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五、总结水美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组织领导,才能推动水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江西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村居建设标准 (2)

生态文明村居建设标准 (2)

生态文明村居建设标准一、基本条件1、创建工作有领导、有方案、有措施、有目标、有口号,创建机制完善。

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主要领导为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完善生态文明的发展机制。

2、积极征求村民对村居环境的意见,在创建工作中整改解决。

3、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生态科普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法律和道德观念。

4、创建档案齐全,创建成效显著。

二、考核指标(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整治指标1、建有集中式住宅区的村居要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设施,并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

2、按照乡镇的统一规划,制定村居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配有专门保洁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3、对村居内主要道路和运输量较大道路进行硬化,路两侧进行了绿化,以减少道路扬尘。

4、对村居附近内有污水排入和垃圾堆存的小河沟进行综合治理。

5、积极推进“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建设和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解决村庄水污染问题。

(二)村容村貌和环境保护指标1、村内墙壁干净整洁,无乱涂乱画现象,无柴草、粪便沿街随便堆放现象。

河塘沟渠得到彻底整治,无明显漂浮物。

2、村内无污染企业和“土小”企业,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村头巷尾污染企业进入园区集中发展。

3、实现了“四个杜绝”,即:杜绝烟囱冒黑烟、杜绝粉尘扬尘、杜绝化工异味、杜绝私拉乱倒偷排偷放。

4、对村居内的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养殖污染物达标排放。

5、村头巷尾无生活垃圾堆存现象。

(三)环境管理指标1、村中有专门的保洁队伍,对垃圾进行及时清理。

2、鼓励和引导农民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

3、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引导居民燃用沼气等清洁能源。

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无随意焚烧秸秆现象。

4、加强村居绿化,对家前屋后进行绿化,充分利用村庄中的住宅四周、公共绿地、闲置土地等进行造林绿化,努力实现村庄宜林地绿化全覆盖。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 城乡融合发展,要以明确乡村的功能与定位作为前 提和基础。 这 意 味 着 乡 村 发 展 将 更 加 综 合、全 面、 系统。江西省自 2014年开始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试 点创建,多年的创建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 良好的基 础。2018年,江 西 省 印 发 《江 西 省 水 利 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0年水生 态文明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当前就如何评 价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水平,迫切须要对水生态文明 村的建设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以持续推进水生态文 明村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 评价标准》(DB37/T2172—2012)出台后,水利部发 布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全面反映一 个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一些省份如湖南 省、安徽省也陆续出台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地方标 准。但关于水生态文明村的建设评价却是空白,参 照标准也 较 少。 因 此,本 研 究 根 据 江 西 省 实 际,参 考生态城市和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经 验 [1-5],着 重 从 水 安
21 地表水环境质量
46 村民参与度
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用水行为、监督管理等 方面选 择 能 够 反 映 实 际 情 况 的 指 标 作 为 评 价 指 标[6],构建江 西 省 水 生 态 文 明 村 建 设 评 价 体 系,以 量化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现状,以期为行政管理部门 考核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29; 2.江西农业大学国土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摘要:为科学评价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水平,为建设管理、设计实施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在借鉴相关资料并广泛听取 专家和基层建议的基础上,依据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体系,包括八大评价体 系、20项评价指标,并对 33个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整体效果较好,村民生态防 护意识明显提高,但在污水处理、面源污染、水土保持等方面还须加强。因此,今后还须强化村级整体发展规划,明确 乡村振兴对水生态文明村的要求和定位,加强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的合作,采用新机制、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完善水生 态文明村建设。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村;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应用;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5-0020-05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水生态文明村是指在农村地区推动水生态文明发展,通过构建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的人居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是评价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效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1. 评价指标的确定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生态环境和村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根据这些情况确定评价指标,以便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效。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情况。

2. 指标体系的构建在确定评价指标之后,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分类和组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适用性,能够全面系统地评价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效。

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即能够在实际评价中进行操作和应用,从而能够真实地反映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情况。

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效的影响不同,因此需要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从而能够在评价中更加客观地反映各项指标的影响。

确定指标权重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从而能够客观地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1. 实时监测与评估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地掌握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实时监测和评估,可以使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2. 结果分析与总结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还可以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和管理措施。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总结,能够发现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够对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推进。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细则(试行)》的通知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细则(试行)》的通知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1.09.24•【字号】赣农字〔2021〕49号•【施行日期】2021.09.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细则(试行)》的通知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赣江新区社会发展局: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农渔发〔2021〕13号)要求,为有效发挥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对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我厅制定了《江西省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年9月24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创建示范和考核验收程序第三章监督管理第四章附则江西省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省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示范区”)创建示范和监管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农渔发〔2021〕13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国家级示范区创建示范应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和健康养殖模式、依法规范管理。

引导各地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基础上创建国家级示范区,带动全省全面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推动渔业健康养殖标准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行业管理制度化,提升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第三条国家级示范区的创建示范主体,为符合《国家级示范区基本条件》(见附件1)的水产养殖生产经营单位或县级人民政府。

第四条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全省国家级示范区的创建备案、考核验收、择优报送、日常监管等工作。

有关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国家级示范区创建示范的组织申报和具体实施工作。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为了推动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发展,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各个村庄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本文就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进行探讨。

1.生态保护指标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水质状况、水源地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情况、山地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等。

2.资源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是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土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等。

3.公共服务指标公共服务是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垃圾处理设施等。

4.环境卫生指标环境卫生是村庄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影响着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村庄垃圾处理情况、污水处理情况、卫生设施完备性等。

5.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是村庄建设的综合衡量标准之一,包括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包括村庄经济总量、农产品种植面积、乡村旅游收入等。

6.社会文化指标社会文化是村庄建设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包括文化教育、传统建筑保护、民俗风情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包括村民文化活动、传统建筑保护情况、民族文化传承等。

依据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编制出详细的村庄建设评估表格,并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

同时可以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村民,并通过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和支持,使村民们更好地重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

评价结果也可以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检测数据,以评估村庄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在实际评价中,需要注意评价指标重要性的不同,应该为不同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以便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实际情况。

与此同时,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也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与修改,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了评价和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达成情况,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办法。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考虑因素及评价指标: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考核指标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各地空气质量指数和PM2.5浓度数据,考核是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2. 水质和水环境:评价各地水体质量指数和水体污染情况,考核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3. 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评价各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项目的效果,如湿地保护、森林覆盖率等。

4. 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各地物种多样性和濒危物种保护情况,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

二、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考核指标1. 资源消耗和生产效率:评估各地资源消耗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减量化和循环利用。

2. 能源结构调整:评价各地能源消费结构是否优化,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土地利用和规划:评估各地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规划的合理性,推动生态用地和农田保护。

三、环境管理和治理方面的考核指标1. 环境监测和检测能力:评价各地环境监测和检测体系的建设情况,推动环境检测技术和设备的更新。

2. 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评估各地环境执法和监管措施的有效性,推动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和监管能力。

3. 环境教育和宣传:评价各地环境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和效果,推动加强公众环境意识。

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核指标1. 绿色经济发展:评估各地绿色产业的发展情况,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化进程中的环保和生态建设情况,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

3. 农村生态建设:评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田保护等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推动农村生态建设。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考核指标,当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

评价和考核办法需要科学、客观、公正、可行、可操作,因此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统计和监测体系。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其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水生态文明,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设水生态文明村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举措。

因此,本文将从水生态文明村的概念出发,探讨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一、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概念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是指以水资源环境为基础,在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文化传承的原则,重视水生态建设,围绕水资源和水环境展开一系列改造与建设,从而实现生态文明村落的目标。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需要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节水和水效益、推进乡村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还需要建立水生态文明村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环境和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为实现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提供方向和支持。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基础设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节水和水效益等方面的指标,具体包括:1.基础设施指标(1)水利基础设施:包括水库、水闸、堤防、泵站等的设施情况和规模;(2)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农村道路、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的情况。

2.水资源保护指标(1)水源地保护:包括水源地水质、保护区域设置和保护工作情况;3.水环境治理指标(1)水污染治理:包括各种水污染的情况和治理措施;(2)废水处理:包括农村生产和生活废水处理设施情况和处理效果。

4.节水和水效益指标(1)农业节水:包括水资源利用率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安全和完好程度等;(2)水理论效益:包括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供水水平等。

在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对水环境和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措施,提高节水和水效益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具体的应用方法包括:1.数据收集和分析搜集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和资料,对各项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方案,为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进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进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进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1.06.29•【字号】•【施行日期】2021.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进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水利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省鄱建办:《江西省推进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经厅党委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行动计划》是“十四五”时期我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纲领。

各地、各单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凝聚共识、担当作为,齐心协力推进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有力推动江西水利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解读《行动计划》的内容和要求,宣传全省水利系统推进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江西省水利厅2021年6月29日江西省推进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关键期。

全省水利系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水利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水网,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推动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人水和谐的目标导向,贯彻落实中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纵深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持续水安澜、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④ 严耕 、 林震 、 杨志华 : 《 中 国省 域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评 价 报 告 ( E CI 2 0 1 0 ) 》 , 北京 : 社 会 科 学 文献 出版 社 , 2 0 1 0年 ; 严耕 、 林震 、
昊明红 : 《 省城 生 态文 明 建 议 的进 展 与评 价 》 , 《 中 国行 政 管 理 ) 2 0 1 3年 第 1 0期 。
拂 讽 謦 刊 年 曩 4 翻


引 言
文化 五 个 角度 设 计 了 生态 文 明建设 的评 价 指 标
2 0 1 3年 1 2月 , 国家 发 展 和改 革 委 员会 、 财 政部 等六部 门联 合发 布 《 国家 生态 文 明先行 示 范 区建 设 方 案 ( 试行 ) 》 , 正式 启 动 国 家生 态 文 明 先 行示 范 区建 设工 作 。与 之相适 应 , 全 国各省 ( 市、 区) 各 级层 面 的生态 文 明建设 评价 指标 体 系建设 开 始快 速 推进 , 例 如浙 江 、 江苏 、 福建 、 贵 州 等 省 正 在加 快 研 究制 定 本 地 区生 态 文 明 建设 评 价 体 系。 江 西作 为第一 批 国家生 态文 明先行示 范 区建 设 的省 份 , 探 索 并 建立 一套 “ 可 复制 、 可推广” 的 生 态文 明建设 评价 指标 体 系 , 可 为评 价全 省 各地 生 态文 明建设 进程 提供 量 化依据 。 为推进 江 西省
框架③ 。严 耕等将 生 态 文明 建设评 价 总指标 分 解
为 生态 活 力 、 环 境质 量 、 社 会 发 展 和 协调 程 度 四 个核 心考察 领域 , 构 建 了三个 层 次 的中 国省级 生 态文 明建 设评 价指 标体 系框 架@ 。高 珊 和黄 贤金 构 建 了基 于绩 效评 价 的 区域 生态 文 明指标 体 系 。 该 指标体 系分为增 长方 式 子 系统 、 产业 结 构 子 系 统 、消 费模 式 子 系统 和 生态 治理 子 系统 四大部 分, 并从 时 间和空 间 两个层 面 综合评 价 江苏 省生 态 文 明的建设 绩效 @ 。高杰 分 析 了江苏 省通 过生 态意识 、 生 态 经济 、 生态 环 境 、 生 态 人居 、 生 态行 为和生 态制 度等 生态 文 明核 心要 素 的建设⑥ 。张 欢、 成 金 华 从 资 源 条件 优 越 、 生 态 环境 健 康 、 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1.0.1为进一步加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保证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创建质量,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江西省水利厅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制订本办法。

1.0.2 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三清”为目标,遵循“三不”原则,按照“四无”要求,采取“四有”措施,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作出评价。

“三清”指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三不”指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推山、不乱伐)、不破坏自然水系(不填塘、不改河)、不破坏传统风貌(不乱拆、不盲建);“四无”指无脏水横流、无黑臭水体、无涉水投诉、无水环境污染事件;“四有”指村容村貌有序(整洁有序)、生产生活有节(节水节能)、河塘沟渠有治(综合治理)、山地庭院有绿(绿化美化)。

1.0.3 水生态文明村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数据、资料采集要真实准确,做到评价办法公开,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正。

1.0.4 本办法适用于江西省内的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建设评价范围为自然村及所覆盖范围。

2评价指标与等级划分2.1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1.1建设评价体系包括基本条件和建设指标,基本条件是水生态文明村的必备条件,建设指标是水生态文明村等级的评价依据。

2.1.2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村庄水安全、水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村民参与及管理等有一定基础为基本条件。

2.1.3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指标按照水安全体系、村庄清洁体系、水资源体系、水生态环境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社会公众参与体系六类指标进行评价。

2.2评价标准2.2.1水生态文明村应以小流域为依托,以自然村为单元,实行村庄清洁、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

2.2.2在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新机制、新方法、新技术等,具有显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典型示范效应,可获得创新分。

2.2.3 本办法确定建成的水生态文明村共分两个等级,分别为“合格”和“优秀”。

满足基本条件且总分达到70分以上即可评价为水生态文明合格村;满足基本条件且总分达到90分以上即可评价为水生态文明村。

3 基本条件评价3.1 村庄水安全结合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条件,具有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山洪灾害易发区应建立山洪预警和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且能正常运转发挥效益;生活用水供水保证率在97%以上,且饮用水干净清洁。

3.2 水生态环境村域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和合理利用,有效降低排污数量;建立适宜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稳定塘、沼气池、人工湿地等);未在≥25°的坡地开垦。

3.3 村容村貌村庄具备有组织排水设施,能有组织地进行垃圾收集,并对垃圾进行合理处理。

3.4 村民参与及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如村民理事会、用水协会等组织),并落实了人员及分工。

4 建设指标评价本章节内容对水安全体系、村庄清洁体系、水资源体系、水生态环境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社会公众参与体系等建设指标进行细化和评价,具体指标赋值详见附录。

4.1 水安全体系评价村庄防洪标准应不低于其所处江河流域的防洪标准,村庄内防洪安全有保障,排涝有标准。

水源保护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水源保护条例的规定,严控水库坑塘规模养殖,达到生态养殖要求。

评价指标主要为防洪标准达标率、水源水质符合要求、水库坑塘生态养殖水质达到相关要求。

4.1.1 防洪标准达标率:村域范围内的防洪工程(堤防、水库等工程)应达到相关标准。

4.1.2 水源水质符合要求:用于饮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源水质达到相关要求,其他用水也应符合相关标准。

4.1.3水库坑塘要求:水库坑塘清洁,生态养殖,水质达到相关要求。

4.1.4 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测试。

4.2村庄清洁体系评价村庄清洁须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权益,以农村实际为出发点,重点解决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

4.2.1 道路(1)村庄内道路应便捷,且与对外公路相连良好并硬化或不露土。

评价指标主要为村庄道路通达性。

(2)村庄路网的通达性:通过便捷程度、与对外公路连接程度和路面情况来反映。

(3)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2.2 绿化(1)村庄绿化植物选择应符合植物生态习性和自然生态布局要求,各种植物配置合理,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保护、发掘、继承和发展有特色。

评价指标主要为村庄绿地率、古树名木保有量。

(2)村庄绿地率(%):村庄建成区范围内的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100%。

(3)古树名木保有量:现存古树名木的数量及保护情况。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2.3垃圾收集与处理(1)依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生活垃圾采用分类的方式收集,收集做到密封和防渗漏,运输有措施、处理有办法。

评价指标主要为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卫生厕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并得到及时清运的户数/全村总户数×100%。

(3)卫生厕普及率(%):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全村总户数×100%。

(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全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全村生活垃圾产生总量×100%。

(5)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相关设施并走访群众。

4.2.4排水设施(1)村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组织排水,评价指标主要为排水管沟化率。

(2)排水管沟化率(%):村庄建成区内通过管沟有组织排水量/村庄建成区排水总量×100%。

(3)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及测量。

4.3水资源体系评价农村水资源体系主要反映水资源支撑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农村各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4.3.1 供水体系(1)农村供水应满足为村民提供安全、方便的生产生活用水,供水系统应保证足够的水量、合格的水质。

评价指标主要为自来水普及率、灌溉保证率。

(2)自来水普及率(%):通自来水的户数/全村总户数×100%。

(3)灌溉保证率(%):满足灌溉用水量的年数/灌溉的总年数×100%。

(4)评价方式:现场察看相关设施并走访群众。

4.3.2 用水效率(1)农村用水效率反映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及其科技水平,衡量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力度。

评价指标主要为节水灌溉率。

(2)节水灌溉率(%):指本地区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微灌、低压管道灌溉与防渗渠道等的耕地面积/总耕地面积×100%。

(3)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4水生态环境体系评价农村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可以确保村庄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用水不受威胁,保证水生态系统的安全运转及服务功能及价值不受损失。

4.4.1 水生态(1)水生态体系主要评价水域水体维持水生态平衡、防止水生态破坏、促进水生态良性循环的能力。

评价指标主要为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

(2)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以水系不断流,坑塘不干涸,有备用水源地为标准进行评价。

(3)门塘整治:村庄内的门塘应进行整治并与周边水系连通,达到内外疏通,水净能洗衣,水清有鱼,有鱼能吃。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4.2 水环境(1)水环境评价主要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主要为水域面积、地表水环境质量;(2)水域面积:有足够的水域面积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及休闲娱乐,通过水域面积率来评价。

水域面积率=村域范围内的水面面积/自然村总面积×100%。

(3)地表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相关要求。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4.3 水土保持(1)按照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评价指标主要为水土流失面积比率、山林封育保护率。

(2)水土流失面积比率(%):水土流失面积/自然村总面积×100%,主要反映水土流失总体情况。

(3)山林封育保护率(%):山林封育保护面积/山林总面积×100%。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4.4 水生态环境保护(1)应对生活、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源进行控制,建立合理的污水收集和排放体系,污水处理应达标排放。

评价指标主要为化肥、农药施用强度,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情况,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2)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村域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施用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播种总面积,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

农药施用强度指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施用量/播种总面积。

(3)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情况:村域范围内是否建有经有关部门或认证机构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4)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及土(湿)地等处理系统处理量/村内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00%。

(5)评价方式:现场走访、察看,查阅有关证明材料。

4.5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评价水景观应按照农村水域周边的风景、风貌和特色,达到审美观赏要求,实现人水和谐理念,体现水文化特色,并与水工程相通,与蓄、排、灌系统相匹配,改善人居环境。

4.5.1 生态水系(1)各类水体和水生生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

评价指标主要为水生植物覆盖率、水系连通性。

(2)水生植物覆盖率(%):水生植物覆盖面积/水域面积×100%,水生植物指能较长时间生长在水中、沼泽、湿地的一类植物,如:芦苇、荷花、睡莲、浮萍等。

(3)水系连通性:河道干支流、湖泊及其他湿地等水系的连通情况,反映水流的连续性和水系的连通状况。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5.2 观赏性(1)农村水体沿岸应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展现当地文化特色,形成乡土气息浓郁的特有风光带。

评价指标主要为观赏游憩价值。

(2)观赏游憩价值:具有旅游资源环境特点的水景观所提供的,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体现人文特色和景观美好效果。

(3)评价方式:现场走访、察看,问卷调查。

4.5.3 水文化(1)水文化源于农业生产,根基于农村,对水的不同利用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落文化。

评价指标主要为水利遗产发掘与保护程度、水文化产业状况、水文化宣传效果。

(2)水利遗产发掘与保护程度:对历史上通过利用水进行农业生产而形成的耕作方式、水利工程、水利工具、水利制度、治水技术、水利农俗等实物和文献档案的发掘和保护程度,反映各具特色的农村水文化基础。

(3)水文化宣传效果:通过广播、宣传牌、宣传画等方式,进行水文化宣传,并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统筹规划,分层、分类开展有针对性培训,持续提升全体村民素质,增强村民爱水、惜水、护水的意识。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走访、察看,问卷调查。

4.6社会公众参与体系评价按照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对农村涉水事务进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