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教学模式初探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设计了思想品德教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六个步骤:

一、第一步:引

引是铺垫,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导入新课。其方法大体有:由复习旧课导入,架起通向新知识的桥梁;创设情境导入,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激情状态;制造悬念,即由问题导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开门见山,直接引导学生读书,探索新知。此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第二步:读

读是基础,目的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也就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来把握新课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知识点。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点,设计一些具有明确目的性、知识阶梯性的“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沿坡求源地去感知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发挥智力潜力,循序渐进地探索问题的答案。一旦老师把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结构、知识重难点告诉了学生,学生就有了读的目标和兴趣。

三、第三步:问

问是深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交流信息,敞开思想,把握新课的疑难重点。学则需疑,学生能不能提问,会不会提问,是检验学习深度和思维广度的重要标志,是达到懂、信、用的必经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似懂非懂,什么问题都提不出。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担负起领路人的角色,引领学生向深度、广度去思考。当然也可由老师或学生针对某一知识,联系实际,列举若干似是而非的事例,让学生质疑、甄别;或以析错设疑的方式,以观点或材料辨析,诱使学生提问。总之,在学生提不出问题时,老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启迪他们的思路。

四、第四步:论

论是中心,目的是利用学生来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与教师成人化的讲解相比,一个学生对某个疑难问题的分析理解,更容易使另一部分学生接受,而且,在论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不能料想到的疑难点都可以在论的环节中得到体现和解决。为了提高讨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注意两点:

(一)学生是否真的参与了讨论?

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

(二)教师是否参与了讨论?

学生参与、教师旁观的课堂讨论似乎是个普遍现象,其实,真正有质量的课堂讨论必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讨论。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序,甚至盲目。因此,在课堂讨论的环节中,教师必须介入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五、第五步:导

导是经典,目的是解决学生在前面几个步骤中一些无法自行解决的疑点。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导”的环节中要尽量精讲少讲。精讲,就是指在讲的过程中要着重对讨论环节中有争议的知识点进行剖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细微差别和内在联系;少讲,就是指所讲的必须是学生所最想听的,所不能解决的,对学生已经能自己掌握的知识就不必讲,教师的讲,必须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热点的讲解。这样才能既促进学习,又便于记忆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好的课堂小结不仅对每节课起了加深巩固的作用,还可以收到画龙点睛、激发创新思维、发挥想象、启迪灵感的教学效果。

六、第六步:练

练是升华,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习题应源于教材,又要活于、高于教材,既要履盖知识点,又要突出重点。要体现启发性、针对性、多样性和系统性。练习的形式要活泼多样;学生的回答方式要有口答、笔答,个别回答、集体回答,竞答、抽签回答,等等。练能使教师及时地获得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进展程序,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以上六大步骤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我们认为:采用这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既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效果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3版.

3.冯根水.思想品德课教法探索.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4.邱伟.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及思考.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5.武维东、张锡娟、杨萍.关于教学改革中自主学习的几个问题探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黄丽英、张磊、李慧艳.关于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第1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