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及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临床面对重症肺炎患儿时给予系统的护理措施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0年8月儿科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对其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并比较护理前后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过7~13 d的住院治疗均痊愈出院,期间未出现死亡病例。对患儿进行肺功能指标的各项检测发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变明显。结论:系统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儿科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

标签:小儿患者;重症肺炎;临床护理

小儿肺炎的发生主要与其呼吸系统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特殊的生理、免疫特点有关,该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患儿体质弱、抵抗力差、肺功能发育不全,一旦发生肺炎很容易形成重症肺炎[1]。该病病情危急,治疗不及时会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及时的抢救和系统的护理对于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是至关重要的。笔者所在医院对2008年2月-2010年8月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分析对象均选自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2月-2010年8月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其中男39例,女27例,患儿平均年龄2.37岁,平均病程3.2 d。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临床检查时均伴有咳嗽、咳痰、胸闷、发热等症状;查体发现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改变、呼吸节律改变、双肺存在干湿啰音;影像学检查发现X片肺部纹理增粗、存在点片状阴影。

1.2 急救治疗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迅速制定抢救方案,对患儿实施抗感染、营养支持的对症治疗,例如给予患儿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遇患儿气喘严重的,可增加氨茶碱类药物予以治疗。

1.3 护理措施

为患儿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基础护理,松解患儿衣物,安排患儿处于温度适宜、通风、干净的病房进行监护,护理过程要轻拿轻放,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引起患儿情绪不安;每日定时为病房消毒,每周紫外杀菌病房1次;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进食后多饮水;定时为患儿翻身、定期更换患儿的床单及被套;为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后期给药治疗。(2)呼吸道

护理,嘱患儿采取头高位或半卧位休息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给予患儿雾化吸入装置,及时给予患儿吸入缓解药物,时间大约维持10~15 min左右,以帮助患儿进行呼吸道湿化。雾化吸入后,护理人员手掌隆起,沿患儿背部两侧自上而下,自外向内进行反复5次左右的叩背治疗,以便使附着痰液松化排除,当患儿自身无力排除痰液时给予吸痰治疗。(3)治疗护理,给予患儿0.5~1 L/min流量的吸氧治疗,并针对患儿病情给予药物治疗。采用1 ml注射器注射氨茶碱、洋地黄等药物,以确保药物剂量准确;静脉滴注时要控制药物流速,尽量使用注射泵给药;如出现药物反应,如心率过缓要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护理期间严密监测患儿临床表现,如有无呕吐、恶心、厌食等不良药物毒副作用;控制患儿每日液体入量,避免加重心肺负担。(4)饮食护理,哺乳期患儿尽量给予母乳喂养,以提高患儿抵抗能力,对于已断奶的患儿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含量高的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进食方式要选择少食多餐,避免每次进食过饱后导致膈肌上抬阻碍正常呼吸。(5)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要时刻注意患儿情绪变化,护理时要使用亲切的语言以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以达到使患儿良好配合的目的;此外增加疾病的健康教育讲课,使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同时指导家属尽量避免带幼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日常生活中加强运动锻炼,以增强幼儿体质。

1.4 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前后利用肺功能检测仪监测患儿护理前后的肺活量、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及峰流速等,以评价临床护理效果。

1.5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此次临床护理66例重症肺炎患儿,经过7~13 d的住院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治疗期间未出现1例死亡病例,护理效果良好。经过临床护理后,所有患儿的肺功能检测结果较护理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的重症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一直以来都是高居儿科疾病榜首,据临床统计该病的发生占所有儿科疾病的24%~65%左右[2]。幼儿的体质较差且其气管和支气管的管道较为狭窄,绒毛的运动能力和弹力组织的发育都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幼儿的肺部血管丰富,肺泡及含气量均较少,此外幼儿肺间质发育较为旺盛,因此小儿肺炎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容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的[3]。

根据小儿重症肺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笔者所在医院此次对66例患儿实施了系统的临床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这五个部分。在基础护理中医护人员要注意病房的温度应控制在23℃左右,湿度要控制在60%左右;此外还要保证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以免对患儿造成二次感染;医护人员还要保证床单、被套的干爽,并定期给患儿翻身,以免患儿发生褥疮。呼吸道的护理对于重症肺炎患儿尤为重要,本次系统护理给予患儿的是体位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同时进行叩背排痰治疗。在进行雾化吸入时,要密切观察患儿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咳嗽加剧、气促、呕吐等现象的,必须马上停止雾化吸入的治疗,并给予患儿吸氧治疗。在为患儿进行排痰治疗时,尽量选择晨起时进行,呼吸道内在夜间时会有大量的分泌物堆积,晨起时对患儿排痰更有利于帮助患儿改善其通气状态[4]。在面对一些排痰困难的患儿,必要时也可采用气管切开进行排痰[5]。实施治疗护理时医护人员主要要注意用药的选择、静脉滴注的速度、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等。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儿不同的病原体选择,例如肺炎链球菌应使用青霉素G,流感嗜血杆菌应选用氨苄青霉素等,目前临床上通用的治疗药物为第三代头孢类药物,例如羟氨苄青霉素,特殊情况下也可考虑联合用药。在静脉注射时,一定要控制静脉滴液速度在每分钟8~10滴左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输液泵控制滴速,这样可避免因滴液过快导致的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的增大而诱发的心力衰竭[6]。另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告知主管医生。饮食护理主要是针对重症肺炎患儿由于高热、呕吐、腹泻等现象所造成的厌食、营养不良所指定的,其目的便是帮助患儿合理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患儿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实施的,目的是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程度。此外开展健康教育也是为患儿家属普及疾病知识,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

此次针对66例重症肺炎患儿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后,全部患儿痊愈出院,护理效果显著,同时该护理方式对于提高患儿治愈率和降低临床患儿死亡率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系统的临床护理应用于临床护理重症肺炎患儿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程亮霞.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4-65.

[2]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4.

[3]曲凯.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8):109.

[4]金正花,魏丽,蔡淑芬.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治疗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