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教案《四季的色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四季的色彩》教案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基本特征和不同的颜色。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
3.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教材准备1.多种颜色的纸张和颜料。
2.黑板、彩笔、水彩笔。
3.插图或相册。
4.《四季的颜色》绘本。
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进入教室后,让幼儿先进行热身活动,例如唱儿歌、做卡操等。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四季的基本特征和它们的主要颜色,帮助幼儿回忆。
2.学习内容:先给幼儿讲解四季的特征,例如春天的万物复苏、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落叶纷飞、冬天的白雪皑皑。
然后向幼儿介绍各个季节的主要颜色,例如春天是绿色、黄色,夏天是蓝色、紫色,秋天是红色、棕色,冬天是白色、灰色。
3.视觉记忆活动:让幼儿分别拿起各个颜色的纸张,并和老师一起找出环境中与这些颜色相似的物品。
例如,绿色的钢笔、黄色的旧书、蓝色的海报等。
让幼儿观察它们,并记忆它们的颜色。
4.制作季节明信片:让幼儿根据季节的颜色来绘制和装饰明信片。
首先将纸张分成四块,分别代表四个季节。
然后给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颜料,让他们为每个季节选择颜色并绘制相应的图案,最后把所有的明信片装订在一起。
5.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对全节课进行反思,并思考一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优点。
其中包括:•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安排是否紊乱或者错位?•教学材料和准备是否充分?反思本节课的主题是“四季的色彩”,通过对季节的特征和颜色的介绍,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和基本的颜色知识。
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行足够多的练习和作品制作,导致部分幼儿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为了提高本课的教学效果,下次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环节,帮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季节与色彩的关系。
同时,在准备教学材料和活动方案时,需要更加充分地考虑幼儿的认知和兴趣,创造性地设计更多有趣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从而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课 《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课《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季的色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四季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对应的颜色。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能够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季节。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色彩认知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季节变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季节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及其色彩变化。
2.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现季节的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四季的特点及其色彩变化。
2.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季节。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四季景物,了解季节特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四季色彩的认识。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色彩表现季节。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季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3.准备季节相关的物品,如衣物、食物等,用于观察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四季的变化和色彩。
询问学生对四季的了解,以及他们对四季色彩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季的特点及其色彩变化。
以春夏秋冬为例,分别展示各季节的色彩特点,如春天的绿色、夏天的红色、秋天的黄色和冬天的白色。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季节变化对色彩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四季色彩的认识。
每组选择一个季节,用色彩表现该季节的特点。
学生可以动手绘制季节变化的场景,或者用色彩填充季节相关的物品。
4.巩固(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季节变化和色彩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年级美术上册《四季的色彩》教案、教学设计

(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四季主题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教学策略:
(1)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美术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绘画技能。他们对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四季的变化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四季色彩的认识尚不深入。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色彩变化,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表现力。
-作品尺寸:A3或A4纸大小。
-提交时间:下周课堂前。
2.完成作业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色彩搭配:是否合理运用了四季的色彩特点。
-线条运用:线条是否流畅,形状是否准确。
-创意表现:作品是否有新意,是否能够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大班美术活动四季的色彩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四季的色彩教案【含教学反思】一、前言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本教案针对大班幼儿,主要以四季的色彩为主线,通过感知、体验、创造等方式,让幼儿对季节色彩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颜色特征;2.能够感性认识季节色彩的变化和过渡;3.能够在造型和色彩上表现出不同季节的特点;4.能够提高幼儿的色彩感知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季节颜色特征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感性认识季节颜色特征,如春天以清新明亮的颜色为主、夏天以热烈、鲜艳的色彩为主、秋天以深沉、浑厚的色彩为主、冬天以冷峻、神秘的色彩为主。
2. 色彩的转换和过渡观察不同季节的山水画、花卉插画等,引导幼儿感知季节色彩的变化和过渡。
3. 季节主题创作根据季节特征,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颜色和造型素材进行创作,例如春天可以以蝴蝶、花朵为主题,利用明亮清新的颜色表现春天的生机;夏天可以以鱼儿、海浪为主题,利用热烈、鲜艳的颜色表现夏天的热情。
通过创作,让幼儿深入了解季节特征和色彩。
四、教学材料1.季节山水画、花卉插画等相关图片;2.春、夏、秋、冬四季装饰物;3.各种绘画材料,如彩笔、水彩笔、颜料等。
五、教学流程1. 引入通过展示季节山水画、花卉插画等相关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季节色彩的变化和过渡。
2. 感知利用实物、图片等辅助工具,感性认识不同季节的颜色特征。
3. 创作根据季节特征,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颜色和造型素材进行创作。
4. 探究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讨论和探究季节色彩表现的方式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1.感性认识和创作过程中,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较强;2.幼儿在感知和创作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3.需要加强幼儿技能和知识的训练,如色彩搭配、图案构成等。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季节的色彩特征和变化,能够表现出不同季节的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色彩感知和创造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季的色彩美术教案

四季的色彩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季的色彩特点和表现方式;2.掌握使用不同色彩表现四季的技巧;3.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四季的色彩特点和表现方式;2.四季色彩的表现技巧;3.四季色彩的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1.掌握使用不同色彩表现四季的技巧;2.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难点1.四季色彩的表现技巧;2.四季色彩的创作实践。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实践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四季的色彩特点和表现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四季的色彩变化。
2. 讲授(15分钟)教师讲解四季色彩的表现技巧,包括使用不同色彩表现四季的技巧和表现方式。
3. 示范(20分钟)教师进行四季色彩的表现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感受。
4. 实践(60分钟)学生进行四季色彩的创作实践,根据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使用不同色彩表现四季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5. 展示(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四季色彩的表现技巧和表现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2.学生掌握了使用不同色彩表现四季的技巧;3.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得到了提高;4.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示范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四季的色彩特点和表现方式,掌握了使用不同色彩表现四季的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的表现还有待提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和辅导。
小学美术《四季的色彩》教案

-色彩搭配与和谐: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色彩搭配不和谐的问题,如何实现色彩的和谐统一是一个难点。
-难点突破:教师提供色彩搭配的指导原则,如使用对比色、邻近色等,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尝试不同的搭配方案,找到适合自己的色彩搭配方式。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四季色彩的特点:重点讲解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变化和特点,通过实际观察和图片展示,使学生深刻理解四季色彩的基本概念。
-春季:新绿的嫩叶、绽放的花朵,色彩以明亮、柔和为主。
4.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5.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6.课后可以布置一些与四季色彩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四季的色彩》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季的色彩》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四季的色彩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变化和特点。
2.色彩的象征意义:探讨不同颜色在四季中所代表的寓意,如春天的绿色象征生机、夏天的蓝色象征清凉等。
3.艺术作品中的四季色彩:欣赏和分析画家们如何运用四季色彩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美术作品。
4.实践创作:指导学生运用四季色彩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5.评价与展示: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课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美术课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通用(五篇)1.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奇妙,观赏彩虹七种颜色搭配的和谐美。
2.了解彩虹的颜色,尝试根据彩虹的颜色排序绘制彩虹,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3.能大胆选择艳丽的颜色表现绚丽的彩虹。
1.阅历预备观赏过彩虹2.材料预备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彩虹姑娘”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4页;油画棒。
一、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你喜爱彩虹吗?它是怎样的?2.引导幼儿观赏儿歌《彩虹桥》(见活动资源)指导语:你们在哪里见过漂亮的彩虹桥?你觉得彩虹桥美在什么地方?儿歌中的彩虹桥有几种颜色?二、探究发觉1.引导幼儿观赏挂图“彩虹姑娘”。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熟悉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指导语:彩虹是什么样貌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颜色?2.出示油画棒,引导幼儿沟通争论彩虹的绘画方法。
指导要点:根据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挨次涂画,先画一种颜色之后画另一种颜色。
留意每种颜色之间要靠近一些。
指导语:那里有很多美丽的颜色,让我们念念儿歌再画出漂亮的彩虹吧!3.引导幼儿观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感受不一样的背景衬托。
指导语:画中的彩虹都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你还期望彩虹出此刻哪里?三、创作表现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4页,鼓舞幼儿在“创意墙”中进展创作。
指导语:我们来一齐念念儿歌,画一画彩虹姑娘,并添画上你喜爱的背景。
2.提示幼儿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油画棒放回原位,使用时坚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供应帮助。
四、观赏评议1.请幼儿在团风光前介绍自我的“彩虹姑娘”。
2.教师从幼儿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方面作出评价,同时鼓舞和表扬绘画常规好的幼儿。
五、完毕活动师幼一齐整理整理物品,完毕活动。
精选美术课四季的颜色教学设计通用二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简单,课前的细心预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共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行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索、推敲。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四季的色彩》

教案:四季的色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及其特点;2.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四季的色彩和氛围;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四季的特点。
教学重点:1.学习四季的特点及色彩;2.欣赏名家画作,感受四季的美;3.运用不同色彩表现四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四季的图片、名家画作和相关绘画材料;2.学生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四季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每个季节的特点及变化,让学生能够大致了解四季的特点。
Step 2:欣赏名家画作(15分钟)教师出示梵高的《向日葵》,让学生用眼睛仔细观察画作,然后向学生提问:这幅画是描绘哪个季节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解释。
接着出示孙维《春之歌》,同样让学生欣赏画作,并回答提问。
再出示葛其仁的《秋天的果实》,引导学生一起欣赏并发表感受。
Step 3:绘画实践(3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今天的课程目标是通过绘画来表现四季的特点。
学生可以使用颜色铅笔、水彩等绘画材料,根据自己对四季的印象,来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四季景色。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图案,让学生参考并选择。
Step 4:展示作品及分析(15分钟)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要求学生互相展示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解释自己画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选择这些色彩。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每个作品表达的四季特点,以及每个学生选择色彩的原因。
Step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四季的特点及色彩,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四季的变化,用心感受四季的美丽。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四季的变化并记录下来,可以用图画或文字来呈现。
下节课学生将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四季的特点及色彩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欣赏名家画作和绘画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表达四季的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们多观察自然,感受四季的色彩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
美术《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认识书中四位画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并写出短文。
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难点】
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用具】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一年有四季,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让学生回答)
2、打开书第2页,你最喜欢那幅图片,你能猜出它是一年中的哪个季节吗?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欣赏。
仔细观察并思考,说说书中作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2、总结。
同:每幅作品都有树,都是风景画。
异:表现的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画法不同,用色不同,视觉效果不同,画家国籍不同……
3、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们组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3)问题:
①这是什么季节?画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
②从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③作品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风格,如油画)?画面采用了什么笔触?
4、学生反馈,教师指导补充。
《早春之路》是一幅写实性、装饰性较强的日本画。
画面主要使用了绿色和蓝色。
嫩绿色的草地,把蜿蜒的小路送向了画面的深处,那一抹新绿还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将春的天空点缀得含情脉脉。
《夏》画家使用了深浅不同的绿色,运用了细碎而完整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夏的生机勃勃,夏的明亮苍翠。
透过夏日灿烂的阳光,白桦林以其丰富、深厚的绿色,展现了夏天的生命。
《金秋》画面主要使用了黄色、橙色和红色,画面用色浓重。
这是我国画家林风眠将中国画的写意情怀与西洋画的`浓重色彩进行了大胆结合。
在苍山的衬托下,亮丽、耀眼的黄色和橙色,将金秋的风韵渲染于纸上。
水中的倒影给画面带来几分恬静,使画面热烈的颜色与幽深的意境完美地统一。
《冬猎》这是一幅冬日经典作品。
主要用了棕色、土黄、绿色。
画面深远的透视效果把我们的眼界带进了无边的冰雪世界。
冬天里,似乎万物进入了休眠,天与地静静地孕育着
春的力量。
而画中人物则是静谧中动的分子。
打猎归来的人们带着他们的猎犬,带着几分疲惫,进入画面左下角。
顺着他们的路线抬眼望去。
我们看到了在湖面上忙碌的人们,虽是渺小的身影但一样可以体会到冬日里人们忙碌的气氛。
三、作业布置:
从课本中选出你喜欢的作品,从画中表现的形象、色彩、感受等方面写一篇短文。
写完后小组交流。
猜一猜这位同学写的是哪幅作品?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艺术大师,了解了作品的表现形式,虽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通过画家对生活的感悟,使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发现,因此,为能见到优秀的美术作品而感到幸福。
五、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作业展评,小结。
(2)收藏、保存同学的作品。
美术《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通过欣赏、分析课本中的照片和艺术作品,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初步了解课本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并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欣赏艺术家的非凡表现
力,尝试写出短文,表达出自己对画与色彩的感受。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简单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三年的美术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和色彩基础知识,在欣赏评述方面接受过多次训练,对于欣赏绘画作品有一定的基础,多数学生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辩护,初步了解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知道本课介绍的四位画家以及四幅作品的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体验式学习方法,感受四季色彩的变化,采用小组合作式、问题式的学习方式达成本课学习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交融。
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的交融。
教学重点:
认识四季的色彩,了解课本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及作品,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难点:
用写短文的形式,大胆表达个人对画家与作品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学PPT展示画家与作品资料。
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色彩?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2、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什么季节。
”来形容它。
3、小组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二、新授
1、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意图:创设情境,利用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四季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四季的回忆,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学习内容;通过简单设问设悬念,并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
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2)《夏》列维坦(俄国)
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
(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
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感受。
教师点评,同学互动。
(意图:初步了解两幅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通过组内(际)交流,强化认知,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
艺术实践:
能对一幅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并写出短文。
【美术《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
1.美术《四季的色彩》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2.四季的色彩美术课件
3.《四季的色彩》美术教学教案
4.四季的色彩美术说课稿
5.四季的色彩作文
6.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7.春天的色彩美术教案设计
8.春天的色彩小班美术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