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教学案例

一、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

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阶段:

1.确定项目任务

2.制定工作计划

3.组织项目实施

4.检查考核评估

5.总结评比归档

教学案例:“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教学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安装、接线、调试1台真实数控铣床的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按5人左右组成1个项目小组,每人先独立进行设计,然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和修改,最后形成1份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由指导教师进行讲评和修改。方案设计通过以后,学生领取该系统所需要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元器件、电线电缆、接线端子、工具和量具等,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在接线完成以后,先由学生自行检查,再由指导教师审查,然后才能通电调试机床,各种预定功能的实现即标志项目基本完成。最后,指导教师还要就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点评,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全面总结。这个项目学生将应用所学过的机床电气与P L C、数控技术等课程,电工电子实习中掌握的技能。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先动脑、再动手;既要与指导教师交流、也要与同学合作和探讨。将数控机床外围电气控制系统从理论到实践、从图纸到实物有机地对应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二、“头脑风暴法”又称集体思考法或智力激荡法。是由美国的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原意是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此时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此概念来比喻思维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其特点是鼓励参与者敞开思想,集体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最后对提出的设想逐一客观、连续地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黄金”方案。

“头脑风暴法”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冒泡排序”教学为例,谈谈“头脑风暴法”的应用。

1.确定主题,明确目标。在头脑风暴前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让学生明确讨论将解决什么问题,让同学们能够根据议题构思方案并发言。一个具体的主题能使学生较快地产生设想,但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对于“冒泡排序的概念”我确定的主题是“怎样理解排序算法的内涵?”

2.准备阶段。简要介绍“头脑风暴法”的规则。要求学生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能自觉遵守规则,这样才能保证讨论时思维的活跃、设想的诞生,集体的智慧才能闪闪发光。

3.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各组的组长(组长可兼做记录员),每组分配小议题,并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可以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踊跃参与、活跃思维、积极发言。针对实际教学内容,我把学生每三人分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见解和过去学到的知识去发言。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答案,没有一个是错误的,都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并准确记录下来。同时鼓励小组内的学生在别人设想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形成自己的设想。在这一阶段,我们设定的时间为20分钟,形成了非常多的编程思想的建议。

4.小组讨论,引发“头脑风暴”。根据“头脑风暴法”的特点,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很多设想的时候,这种情景就称为“头脑风暴”。我首先给出讨论问题的内容:一个数组{12,30,55,55,45,55,55,55}、进行冒泡排序程序设计。首先由趣味案例引入:“一个农民带着狼、兔子、白菜过河,每次只能抱一样东西过河。无人看管时狼会吃兔子,兔子会吃白菜。问:这个农民怎样才能安全地把它们送过河去?”这是一个颇具趣味性的排序问题,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个小组都热烈地讨论,各种奇思妙想、形形色色的方案喷涌而出。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进入到亢奋的学习状态,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汇总取优,总结评价。“头脑风暴”完成后,我综合各小组的方案,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总结,求同存异,结合课本知识,由教师主导,进行梳理、综合,形成完整的程序设计方案。主要点是从学生认定的几套方案中,寻找共同点、切入点。虽然有些方案可能有些荒谬、不符常情,但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的火花,应该给予积极鼓励。这一过程能帮助学生将他们零散、不符逻辑的思想火花,汇集整成完整的、有价值的方案。从而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算法”的真正内涵,为以后的程序设计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源起于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它在教学中以商业管理的真实事件为案例,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不再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从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度,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所要面对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务汉语课堂案例教学,采取“教师提供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教学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模式。具体来说,可按照以下的步骤予以实施。

(一)导入案例

教师在课堂上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这一环节,教师应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除了文字材料中尽量多展示一些表格和图片之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当播放一些音频、视频材料,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果案例较长,应提前做一些布置,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提出关于案例的若干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既要注意联系商务知识,也要充分顾及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

(二)分组讨论

这是全员参与的案例分析阶段。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国籍、年龄、经历等不同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通常要注意技巧,让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其次,每组自行推选一名组长,代表全组发言。在讨论案例之前,一般要求组长汇报其成员分工和配合情况,这能促使小组成员支持组长工作,积极讨论案例,认真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这一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问、正确表达,同时鼓励他们质疑他人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小组得出结论后,组长总结发言。发言后,本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三)教师点评

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点评。首先,评价案例,对案例所蕴含的道理或其引发的问题进行综述性的总结、归纳;其次,评价小组以及学生个人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教师应该比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资源和信息,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案例设计时多下功夫。第二,教师应该注重“点评技巧”,不要急于破解“谜团”,需要在案例所反映的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设疑难,使学生进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汉语知识以及本身已经掌握的商务知识。第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做正面激励,尤其是对积极发言或见解独特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评论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言辞恳切、循循善诱,使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保持学习上的积极性以及认识上的创造性。

(四)撰写总结报告

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的收尾阶段,就是要求每组所有成员共同合作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报告,说明获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献:【1】何文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32):45.

【2】刘丽萍,程斌.头脑风暴法在C语言教学中应用与研究[J].理论探讨,2011,3:84.

【3】苗欣.案例教学法在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2011,164:148.

【4】周明虎,汪木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