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的优点与缺点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解释: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再贴现业务: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它有利于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是央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制度:所谓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简答: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3.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 集中存款准备金.2. 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3.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指的是一种由国家或中央银行设立的金融监管制度,旨在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营,并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下面将从背景、目的、实施机构、应对方式、优缺点等多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背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是接受存款,并通过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来获得利润。
但是,商业银行作为存款机构,需要保证存款人随时能够提取存款,这就需要它们具备足够的准备金来应对潜在的大额提款需求。
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应运而生。
其次,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定经营。
借助这个制度,国家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要求商业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存款,来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承受潜在风险并防止流动性危机的发生。
此外,这个制度还可以借助调节准备金存款的比率,来引导货币的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如控制通胀和稳定汇率等。
再次,在很多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机构一般是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通常有权制定和调整准备金存款的比例,也可以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来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此外,中央银行还负责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和监督,确保它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防范金融风险。
然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
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措施,通过要求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存款,来防止银行过度放贷和过度杠杆化,从而降低风险积聚。
其次,它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手段,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准备金存款的比率来迅速稳定金融体系,并提供紧急流动性援助,以防止系统性风险向整个金融市场蔓延。
最后,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维护金融稳定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如果准备金存款比率设置过高,会限制银行的贷款投放和利润增长,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在制定和调整比率时,中央银行需要非常精准地判断和预测经济形势,否则可能导致过度或不足的准备金需求,对银行产生不必要的负担或风险。
《中央银行学》导学资料-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学》导学资料——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存款金准备金制度起初的功能是防止流动性危机,随着中央银行调节经济手段的进一步成熟,转变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作为银行支付保证的意义已经淡化,主要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
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高低对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支付能力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业务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
一、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的涵义。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它由以下部分组成:(1)自存准备金,即存款货币银行为应付客户的提取而以库存现金持有的准备金;(2)法定准备金,即存款货币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按一定比率将吸收的存款转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3)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二,法定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1、法定准备金政策的涵义。
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目前在大部分国家,都在法律上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并赋予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限。
因此,法定准备金政策也可以称之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世界上最早在法律上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银行法(1824);最早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的是英格兰银行,18世纪英国的私人银行就将准备金的一部分存在英格兰银行,用于银行间的转账结算;最早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及其比率的是美国《联邦储备法》(1913);美联储最早获得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利(1935),并将准备金比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使用。
2,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国际银行学
二、名词解释1.银行的银行l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1)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中央银行与其他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3)中央银行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2.存款准备金制度所谓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正常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3.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认为不宜用货币政策为主去维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货币政策效果的滞后。
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简言之,就是从需要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常被称之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
4.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是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讨论,是以货币对产出影响与否为基础,侧重点在于货币政策对抗波动效应的分析。
换言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非仅在于其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增长或抑制通货膨胀的效应,而主要在于其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
5.中央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债券是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1.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1)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2)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加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3)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
我国的利率改革状况?
2、信用配额管理
涵义:央行据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经济发
展的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 加以分配和控制,以实现其对整个信用规模 的控制(行政控制手段)
再贴现率↑→ 借款成本↑→ 贴现量↓→ 准备金
↓→ 贷款、投资↓→ Ms↓→ i↑
→ Md↓
②调整信贷结构
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决定票据的再贴
现资格 → 资金投向;实行差别再贴现率
③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 → 公众预期 ④防止金融恐慌 危机时,向银行系统提供准备金,央行最
后贷款人职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
信用收缩或扩张。
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力而设 立 ,后成为货币政策工具
作用:
①流动性; ②办理同业清算,
提供信用贷款和再贴现贷款等;
③调节Ms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优点: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 等的,对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 快,效果明显 局限:①对经济的振动太大;②可能使超 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
涵义:央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
的保证金限额
目的: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控
制证券市场信贷资金需求;调节信贷供给结
构以支持生产和流通
四、优惠利率
涵义:央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
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以鼓励其发展。
目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
升级换代。需配合国民经济产业政策使用。
准备金的调整及其趋势
存款准备金制度范文
存款准备金制度范文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国家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进行一定比例的强制性准备金的要求,旨在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控制信贷扩张、保护存款人权益、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的经济手段。
下面将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背景和目的、运作原理、影响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背景和目的。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出现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的存款发生挤兑、保护存款人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存款流入和流出是非常频繁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可能会导致银行存款产生风险,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家引入存款准备金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将存款留存为准备金,以应对风险和监管需求。
其次,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运作原理。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运作可简单地理解为商业银行存入的款项被国家要求一定比例锁定,不能随意动用,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
商业银行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根据国家的要求,计算并扣除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这部分准备金将由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而商业银行剩余的存款则用于贷款、投资等经营活动。
当商业银行需要增加贷款时,必须在准备金制度要求的比例内增加相应的准备金,以维持相应的备付能力。
接下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制度对经济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比例,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投资规模,对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信贷扩张速度、货币市场流动性等产生影响。
当国家希望控制经济过热、避免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等风险时,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比例,减少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从而抑制过度信贷扩张。
相反,当国家希望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投资时,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比例,增加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
然而,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存款准备金制度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商业银行在存款准备金制度要求下,需要从经营所得中划拨一定比例的准备金,降低了其可用于盈利的资金量。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哪三大工具?一、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
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反之,亦然。
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
十多年来,经历了四次调整,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货币投放过多的状况。
目前,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方向是要逐步恢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功能,改变原来主要功能不在调控货币总量而在发挥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
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
此业务的操作方法:当中央银行判断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使卖出债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则央行买入债券,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我国的公开场业务从外汇操作起步,1996年又开办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
三、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
中央银行三大基本政策工具各自的优缺点
3、请比较中央银行三大基本政策工具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请以近期货币政策为例。
一、存款准备金优点: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执行;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
不足: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中央银行因此有将准备率固定化的倾向;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
这一工具是一件威力巨大但不能经常使用的武器。
适用条件: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宣布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中国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业内人士表示,央行的频繁“出手”,剑指可能出现的资产泡沫、通胀风险和经济过热,旨在为中国的经济持续复苏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公开市场业务优点:第一,中央银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
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向的误解,因而,也不会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紊乱。
第三,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它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
缺点:第一,传导机制较缓慢,其影响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见效;第二,公开市场政策对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和收益率影响很大,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多样的证券种类;第三,当商业银行的行动不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适用条件: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政府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传递到全国的商业银行。
如何评价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如何评价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国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进行监管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控制通胀和监管银行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评价。
首先,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助于维持金融稳定。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确保银行有足够的准备金储备。
当银行在发放贷款、投资等方面过度扩张时,央行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限制银行的贷款额度,从而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其次,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有效控制通胀。
通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通货膨胀率的过高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银行的贷款规模,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对通胀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再次,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助于监管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
存款准备金制度要求商业银行按照一定比例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这为央行了解和评估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了重要数据。
央行可以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储备情况,评估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偿付能力,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银行破产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然而,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一些情况下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存款准备金率的设定问题。
央行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环境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但过大或过小的调整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存款准备金制度仅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流动性风险,对于其他类型的风险可能无法有效监管,例如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这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其他的监管工具和制度。
综上所述,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维护金融稳定、控制通胀和监管银行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减少潜在的风险,提高监管效果。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实施效果评价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实施效果评价[摘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经济受到波及,2009年为治理危机,许多国家采用量化宽松政策,致使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面对这种局面,央行积极运用存款准备金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但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时间渐短导致调整频率渐高而致使效果渐弱。
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一现象来讨论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实施效果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1.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含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存款准备金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
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就需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
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1.2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1)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在金融业发展初期阶段,由于同业银行间的资金拆借以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机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银行资产对临时性的现金需求弹性系数小,应变能力差,往往在资金流动性需求突发性上升或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危机。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供了一个缓冲和保险装置,这也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产生的初始动机;(2)控制货币供应量。
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派生存款和货币供应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弹性系数很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
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称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3)有助于中央银行进行结构调整。
中央银行借助于准备金的缴存集中银行资金,通过直接贷款或调整在贷款等计划分配手段,就可以实施结构调整为目的的信贷控制。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以后,还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保证其实现。
中央银行可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等。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即规定金融机构只要经营存款业务,就必须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
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盲目发放贷款,保证客户存款的安全,维护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从而达到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具体来说,当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数量减少,可自主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加,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或投资,引起存款的数倍扩张,市场中货币供给量增加。
相反,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数量增加,可自主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减少贷款或投资,引起存款的数倍紧缩,市场中货币供给量减少。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点和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点主要有:第一,中央银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定者和施行者,中央银行掌握着主动权。
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引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在银行客户存款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强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一种制度。
我国自1984年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
在这段时间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主体A. 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银行业的积极影响1. 稳定货币供应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控制银行放贷的规模,从而保持货币供应的稳定性。
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制度,将一部分存款保留在中央银行,使得银行的贷款额度受到约束,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2. 提升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改善银行的风险管理,一方面,存款准备金制度要求银行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以准备应对风险。
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可以监督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对于有风险的贷款可以实现风险及时处置,有利于银行业的长远发展。
B. 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银行业的消极影响1. 市场竞争压力存款准备金制度规定的存款比例会影响银行的资本金比例,从而导致银行业的融资成本上升。
在市场竞争中,银行要想降低成本,就需要压缩其他方面的支出,这就可能导致银行在业务扩张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而对企业和民众提供的金融服务会收到一定的影响。
2. 对小微企业的不利存款准备金制度要求银行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在中央银行,这使部分小型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更加突出,增加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不利影响。
C. 存贷款比重规定即将取消——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改革也在顺应这一趋势进行着,存贷款比重规定将逐步被取消。
这一举措将会显著减轻银行业的贷款约束,从而加强银行业对于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提高市场效率。
此外,相信未来还会出台更加稳健和科学的货币政策,这将提高银行业的贷款品质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合理发展。
结尾综上所述,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银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中央银行学
1、银行性业务: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
2、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资金。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金的比例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或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或以库存现金形式自己保持。
4、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6、联系汇率制:港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保持固定的联系,但在外汇市场上则由市场规律来调节。
7、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节信用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中的最低保证金率,以刺激或抑制证券交易活动的货币政策手段。
8、发行基金:中国人民银行保管的未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
9、相机抉择: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10、中央银行:一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和核心,对内负责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进行管理,对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的活动。
11、复合制中央银行制度:一国内不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由一家大银行来同时扮演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种角色。
12、准中央银行制度:某些国家和地区设立的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形式。
13、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哪三大工具?一、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
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反之,亦然。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
十多年来,经历了四次调整,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货币投放过多的状况。
目前,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方向是要逐步恢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功能,改变原来主要功能不在调控货币总量而在发挥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
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
此业务的操作方法:当中央银行判断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使卖出债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则央行买入债券,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我国的公开场业务从外汇操作起步,1996年又开办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
三、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现状、缺点、问题、措施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现状、缺点、问题、措施一、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的制度现状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法律主体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法律关系主体为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存款人三大类。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权力归属人民银行,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一)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13.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缴存主体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缴存主体范围可以归纳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吸收公众存款功能的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
同时还有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
其中令人注意的还有金融控股公司(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4.存款准备金制度金缴纳的范围对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金缴纳的范围主要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中,根据法律文本的具体规定,可以总结为两大类:财政类存款和其他类型存款。
财政类存款包含财政金1《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第二十二条库存款、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基本建设存款、机关团体存款或军事单位等财政性存款。
其他类型存款可以继续分为机关团体存款和个人存款。
财政类存款一般实行全部上缴人民银行,而其他类型存款由金融机构按照实时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缴人民银行。
5.我国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我国差额存款准备金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通知》的颁布。
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分为两个档次: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执行的比率和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执行的比率,前者往往比后者略高一点。
具体来说讲,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的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会与其资产质量状况、资产充足率等相关联。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优点是: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力猛烈,对经济震荡大。
即使中央银行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很小的幅度,都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巨大波动。
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弹性,作用过于猛烈,故不宜随时调整,不能作为中央银行日常操作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一样。
因为超额准备金并不是均等地分布在各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现政策
贴现窗口 一级信贷: 经常性贷款便利
伦巴第贷款便利
次级信贷 季节性信贷 作为最后贷款人防止金融恐慌的发生
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图 5 联邦储备体系的操作手法如何限制联邦基金利率的 波动
贴现政策的优点与缺点
美联储可以使用贴现贷款来行使最后贷款人 的职能
在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备金为0 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随着 iff 上升直至超过 id, 银行将按照 id尽可 能多地借入资金, 并以 iff 的利率再借出
图 1 准备金市场的均衡
影响联邦基金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取决于准备金的供给 曲线和需求曲线最初是相交于需求曲线向 下倾斜的部分还是其平坦的部分
公开市场购买会使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公开
边际贷款便利/边际贷款利率 存款便利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续)
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
支票存款以及其他短期存款总额的2% 欧洲中央银行向准备金存款付息,所以银行满足准备金要求的成本比
较低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
影响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的数量
借入准备金的变化
影响基础货币
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的变化
影响货币乘数
联邦基金利率: 银行间隔夜准备金贷款的利率
货币政策的基本工具
准备金市场的需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联邦基金利 率的变化,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会发生什么 变化呢?
超额准备金是银行预防存款流出的保障措施
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成本,是把这些超额准备金贷 放出去所能获得的利率与作为超额准备金可以
获得的利率之间的差额, ier
准备金市场的需求
2008年秋季开始, 美联储开始对准备金存款 支付利息,利率等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减去一 个固定的值.
当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超额准备金的收益率ier
美联储可以改变 10%的要求, 在8% -14%之 间调整
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的优点与缺点
不再能够约束大多数银行 会导致流动性问题 给银行的经营活动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
主要再融资业务
每周例行的反向交易
长期再融资业务
向银行提供贷款
图 2 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
图3 贴现率变动的影响
图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影 响
公开市场操作
主动型公开市场操作 防御型公开市场操作 一级交易商 TRAPS (交易室自动处理计算机系统) 回购协议 再买回交易
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
美联储能够完全控制交易的规模 操作灵活而且精确 具有可逆性,易于反向操作 可以快速执行
时,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降低, 持有超额准备 金的机会成本下降,准备金的需求上升
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在ier处变得平坦(无限弹
性)
准备金市场的供给
两个组成部分: 非借入准备金和借入准备金 向美联储借款的成本是贴现率 从其他银行借入联邦基金可以替代向美联储
的借款
如果 iff < id, 银行不会向美联储借款,借入准
市场出售会使联邦基金利率上升 (准备金的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的部分相交)
影响联邦基金利率(续)
如果供给曲பைடு நூலகம்最初与需求曲线相交于需求曲
线平坦的部分,公开市场操作对联邦基金利率
就不会有任何影响
影响联邦基金利率(续)
如果准备金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 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 贴现率的变化对联 邦基金利率没有任何影响
不能完全由美联储控制; 决策者是银行 贴现政策作为备用工具防止联邦基金利率高
于联储利率目标太多
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
1980的《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 对所有存款性金融机构设定了相同的存款准 备金要求
支票存款总额低于 4830万美元的部分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为3%;超过 4830万美元的部分法 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
如果准备金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 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 贴现率的变化会使 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发生位移, 联邦基金 利率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上升还是下降 取决于贴现率的变动方向
影响联邦基金利率(续)
当美联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联邦基金 利率上升 ,当美联储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 联邦基金利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