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合集下载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精品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精品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誉为“中国 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品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以及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哈姆雷特》鉴赏
总结词
西方文学史上的巨著
详细描述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杰作,也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巨著。作品通过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 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美丑和悲欢离合。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 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灵感来源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作家的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和体验。
素材积累
生活中的经历、人物和事件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素材,丰富作品的 内容和情节。
情感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往往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读者也 可以通过作品感受到生活中的情感和人性。
如何将文学融入生活
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文学起源于劳动和生活
03
劳动号子、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源于人们对劳动和生活经验的总来自和表达。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文学
以诗歌、散文、神话、传说等 形式为主,反映了人类早期的
思想、文化和价值观。
中世纪文学
以骑士文学、教会文学、民间 文学等形式为主,强调道德、 信仰和人性。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阅读习惯
养成阅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 的精神世界。
创作实践
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如写日记、写诗、写小说等,将自己的生活 经历和感悟表达出来。
文化交流
参加文学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读书会、文学沙龙等,与他人分享 自己的阅读和创作心得,促进文学交流。

人教版必修三3.9《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3.9《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共19张PPT)

——《念奴娇》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
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
二、探文学之本
【唐 诗】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二、将探文进学酒之本
李白
君不1见.文,学黄的河继之承水与天上发来展,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广寒深深深几许? 天蓬遥望,相隔无重路。 舞殿冷袖绝俗处, 无奈吴刚砍桂树。 求仙未料太真苦, 悔偷灵药,终竟化蟾蜍。 泪眼抚兔兔不语, 韶华背离人间去。
学生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人教版 必修三)
一、理文学之脉
先 【《诗经》】 秦 【楚 辞】
汉 【汉 唐 【唐
赋】 诗】
【宋 词】
【元 曲】
【明清小说】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2021/8/302021/8/302021/8/3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302021/8/30August 30,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 (2)“三言”、《二拍》
• (3)批判现实的代表作有:《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红楼梦》(曹雪芹) —百科全书式 巨著
• 地位: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总结提升: 中国古典文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说明文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来解释?
内容丰富。表现出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 4、代表人物:司马相如 • 代表作: 《子虚赋》、《上林赋》
• (三)唐诗:
1、背景
(1)唐朝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
(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2)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准备物质条件) (3)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文化基础)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诗歌与小说)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 学特色。
2010年考纲要求
文学成就
• 一、文学成就
• (一)先秦文学
• 1、《诗经》:
• (1)概况 ①地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形成
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2)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 风(“国风”,160篇)——民间的民歌 雅(105篇)——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40篇)——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
兴起:宋代 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繁荣:元代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代前期)
(3)代表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
(五)元曲:

《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课 程 标 准
【知识梳理】
三、唐代文学主要成就:唐诗(诗歌的 繁荣时代) 1.初唐著名诗人: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等描述了 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 豪放;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意境幽深;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 荣的丰碑。
课 程 标 准
【知识梳理】
四、宋代文学主要成就:宋词 1.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2.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
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 程 标 准
第一目“《诗经》到唐诗”
(1)分析《诗经》的简单概况、特点 和价值。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孔子整理 编定。 特点 四言为主,多用重章迭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 现实感强(现实主义) 价值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注意的基础,被后世奉 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的,内容丰富,气势恢宏 佳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上林 赋》;张衡的《二京赋》
课 程 标 准
第一目“《诗经》到唐诗”
(4)唐朝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古典诗 歌最辉煌的时期?
盛唐 王维、孟浩然 高适、岑参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中唐 白居易 晚唐 杜牧和李商隐(“小李杜”)
课 程 标 准
第二目“宋词和元曲”。
两宋时期词大体上可分为哪哪两派?请 概括指出其代表人物和文学风格
婉约派主要代表:柳永、李清照等(典雅委婉,曲尽情态) 豪放派主要代表“苏轼、辛弃疾等(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课 程 标 准
第二目“宋词和元曲”。
元曲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课 程 标 准

《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应 用 思 考 2.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提示:(1)宋元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扩大,为词 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和社会基础。(2)宋元时期阶级矛盾 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曲句式更便于抒发思想感情。
栏 目 链 接
三、明清小说
1.繁荣的原因:
话本 。 (1)文学基础:唐朝传奇和宋朝的________ (2)政治背景: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资本主义萌芽 (3)经济背景:手工业、商业繁荣,______________ 出现。 市民 阶层扩大。 (4)社会基础: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应用 示例 1 .司马迁在《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 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 确的是( )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 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D.《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
栏 目 链 接
(4)唐诗:诗人众多,作品丰富;风格多样,流传广泛; 受社会生活影响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5)宋词:句子长短不一,便于抒发感情,适于合乐歌唱。 符合各阶层的需要,文学接近平民,休闲功能强。
(6)元曲:语言通俗,句式灵活,可俗可雅,是综合性舞 台艺术,满足市民阶层的需要。
(7)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反 映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小说创作与政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 切。 特别提示: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 密切相关。从先秦到清代,中国文学发展逐渐成熟,完善, 逐渐通俗化、大众化。
栏 目 链 接
温馨指引:明清小说折射出抨击封建制度、追求个性自 由的思想。
应 用 思 考 3.举例说明宋元明清文学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 提示:(1)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世俗化(通俗化), 唐代传奇、宋代的词和话本、元曲与明清小说。 (2) 原因: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印 刷术的发展。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共39张ppt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共39张ppt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水平考试真题
• 1.(2010年1月福建会考20 题)唐代是中 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 歌的风格是
骄 故文垒豹西《边吹,剑人录道》是的,一段记载: 东坡在玉堂日,
三有国幕周士郎善赤歌壁,。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
·
乱“石郎穿中空词,,惊只涛好拍十岸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
赤 壁 怀 卷一江(‘铜词起时山宋琵风杨千多如·琶 的柳这苏堆少画,形岸段轼雪豪,铁象晓话)。杰绰概风可。板括残以, 和月说唱 生’是动; ‘对说学 大于明士 江婉。词 东约, 去派须’与关。豪西”放大派汉不,同
(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山水田园诗
特点:主要描写悠闲宁静的
山水田园生活。 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边塞诗
特点:主要描写雄奇壮丽的边塞风
光,及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
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为唐诗增添了新鲜
壮丽的色彩,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等人。
别董大
逢入京使
高适
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
推进新课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体物写志”。它 自 主 性质,并逐步向骈文、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学 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 习 游之风兴盛。 特点: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直接源于骚体诗,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散文的


退
推进新课 4.唐诗
背景: 唐朝经济繁荣、社会思想开放、对外交往频繁,文化多元化。
自 主 学 习


退
推进新课
明清小说 1.背景
自 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 主 印刷业的发展; 学 习 明清时期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


退
推进新课 2.代表作品及成就
突出成就首先表现在数量繁多 长篇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 自 外史》和《红楼梦》等白话小说为代表;短篇以白话 主 学 “三言”(即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 习 世恒言》)、“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 案惊奇》)和文言《聊斋志异》为代表。


退
推进新课
小说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自 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神魔小说(如: 主 学 《西游记》)、世情小说(如:《红楼梦》)、讽刺小 习 说(如:《儒林外史》)、侠义公案小说(如:《水浒 传》)等;


退
推进新课
小说创作的艺术水平高超
自 主 各方面。如在明清长篇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像诸 学 葛亮、关羽、曹操、武松、鲁智深、宋江、孙悟空、猪 习 八戒、范进、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刘姥姥等一系
自 这些都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 科举取士制度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 学 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人诗歌; 习
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创 作方面提供了借鉴,韵律更加工整、回还有致。


退
推进新课


退
推进新课
李白,人称“诗仙”,有人这样概括他:傲世独立,洒 自 主 所以其诗风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学 人们对他的诗歌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他充满浪漫 习 主义奇特想象的诗篇中,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对人 世的深挚关爱。 脱不羁,风驰电掣,雄浑壮阔。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把商人作为歌颂的对象加以描写。


退
推进新课
带有批判现实的色彩
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深的危机,这一时
自 期,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等现 主 学 象暴露得更为充分。一些文人对现实不满,写出了一批 习 批判现实的力作,在这些作品中,以曹雪芹的《红楼 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退
推进新课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 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
课 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验古人的喜怒 堂 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明清小说则 小 结 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纳入创作视野,不仅真实
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景,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 敏锐洞察和犀利批判。
D.逐渐宗 教化


退


退
当堂达标
1.《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A.“风”是周朝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以华丽的词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 豪迈的时代
精神 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
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


退
推进新课
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极为宽广
自 对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和伦理道德做了相当深刻的 主 学 揭露和批判。如《红楼梦》通过描写封建贵族贾府由盛 习 到衰的过程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鞭挞了封建礼教和 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自 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 主 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其中风的部分有的揭 学 习 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有的颂扬劳动人民的反抗 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
社会生活。


退
推进新课 2.楚辞
屈原


退
推进新课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
第 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退
课堂导入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 课 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让我 堂 导 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 入 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


退
推进新课
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退
推进新课
《诗经》,共305篇,又称为“诗三百”,按诗歌 的来源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朝时各诸侯



退
推进新课 3.特色
浸染着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明中后期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民众的价值 自 观念与社会风尚也为之一变。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 主 学 会的各个方面,拜金逐利的风气在社会中弥漫,传统的 习 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当时的小说创作也被这种风气深深
浸染,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小说作品,第一次

退
推进新课


退
推进新课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自 诗合为事而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主 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 学 习 作品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代表作有《卖炭翁》《杜陵 叟》《琵琶行》《长恨歌》等。


退
推进新课
宋词与元曲
对国家兴亡与个人命运的关注。


退
推进新课 2.元曲
含义: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 元曲一方面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另一方面元朝 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虽然也有格律曲牌限制,但大量 特定的社会环境也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光采, 使用白话、方言、衬字,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 透射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指“人皆嫌 的诗歌形式。 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兴起原因:元代推行民族分化政策,阶级矛盾尖锐;科 举取士制度被废除。


退
推进新课
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 世、写景抒情为主。 自 北宋柳永的词作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回还往复, 主 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他在《雨霖铃》中,把依依惜别的 学 习 离情和肃杀冷落的秋景融合在一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 力。李清照也是婉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她的词多表达


退
当堂达标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文治武功。周围的文人为其 歌功颂德,最有可能采用的文体是( A ) A.赋 B.诗
C.词
D.散曲


退
当堂达标
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 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自 特点:自由灵活的句式,瑰丽华美、想像奇特。 主 “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风骚” 学 ,成为中国古巴诗歌的两大源头。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真挚表达了诗 习 人遭遇不平之后的哀愁和对楚国与人民挚爱,以及对黑 暗政治的强烈愤慨。


退
推进新课 3.汉赋


退
推进新课


退
推进新课
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诗史”。“诗圣”是指他
自 成熟的写作技巧,凝重的诗风。“诗史”是指他的诗作 主 内容就是一幅历史的风情图。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 学 习 因其曾经经历过八年的安史之乱(755~763),所以杜甫 作品中的苦涩与艰辛更显示其对国与家的热爱。

1.宋词
宋词又被称为“长短句”,与诗相比,其优点是: 自 便于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 主 学 调曲谱“填词”。 习 兴起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根本原因);文
人的喜好以及许多上层人士的提倡.


退
推进新课
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 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自 主 北宋词人苏轼:词风意境开阔,雄浑壮观,代表作品是 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习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沉郁悲凉,有《稼轩 长短句》等作品传世。


退
当堂达标
2.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 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对这 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社会的发展是表达方式日益丰富的原因
B.新的表达方式比旧表达方式更方便、灵活
C.社会发展的成果必然要通过新的方式来表达 D.诗歌已不适合表达人们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