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最新】

合集下载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制剂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是固体制剂崩解剂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制剂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是固体制剂崩解剂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制剂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是固体制剂崩解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中作为崩解剂。

崩解剂的作用是帮助固体制剂在口腔中迅速崩解并释放药物,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制剂应用中的主要作用。

首先,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崩解剂,可以改善固体制剂的溶解性。

许多药物的溶解度较低,这会限制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与药物分子形成络合物,增加药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这种络合作用可以通过增加溶剂分子与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促进药物分子的溶解。

同时,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链上的羧基官能团可以与药物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形成氢键,进一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其次,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崩解剂,可以加速固体制剂在水中的崩解。

口服给药的固体制剂需要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释放药物以便吸收。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链上的羧基官能团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增加崩解液中的溶解度,并与制剂中的其他成分相互作用,进一步降低制剂的表面张力。

这些作用可以促使固体制剂在水中迅速崩解,加快药物的释放速度。

此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崩解剂,还可以增加制剂的黏附性和粘度,提高制剂的质地稳定性。

制剂中添加一定量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可以增加制剂的粘度,减少颗粒聚集和沉淀的倾向,并且在制剂中形成黏稠的凝胶体系,保持制剂的形状和稳定性。

这种黏稠的凝胶体系可以防止固体制剂在制备、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剥离、结块和分层,并提高制剂的均匀性和使用寿命。

最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崩解剂,在制剂中还有辅助溶解剂、增稠剂、流变增稠剂等多种功能。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可以调节制剂的粘度和渗透压,并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和保存性。

此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对人体无毒性和无刺激性,适用于口服制剂、眼药水、滴剂等多种剂型的制备。

药用级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的制备与用途

药用级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的制备与用途

药用级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的制备与用途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无味,白色或灰白色粉末。

在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中用作崩解剂,通常被视为基本无毒、无刺激性的辅料。

在片剂中常用量0.5%~5.0%。

一、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基本信息1.性状:无色、白色或灰白色粉末 [1]2.黏合指数:0.04563.脆碎指数:0.10004.松密度:0.529 g/cm3(Ac—Di—Sol) [1]5.休止角:44°6.溶解度:不溶于水,但与水接触后体积快速膨胀至原体积的4—8倍,在无水乙醇、丙酮或甲苯中不溶7.比表面积:0.81—0.83 m2/g8.稳定性:性质稳定,但有吸湿性。

二、药用级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辨别1.取本品1g,加0.0004%亚甲蓝溶液100ml,搅拌,放置,生成蓝色沉淀。

2.取本品1g,加水50ml,混匀,取1ml置试管中,加水1ml与α—萘酚甲醇溶液(取α—萘酚1g,加无水甲醇25ml,搅拌溶解,即得,临用新制)5滴,沿倾斜的试管壁,缓缓加硫酸2ml,在液面交界处显紫红色。

3.取辨别(2)项下的溶液,显钠盐的火焰反应(通则0301)。

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法本品为交联的、部分羧甲基化的纤维素钠盐,或者说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聚合物。

将来源于木浆或棉纤维的纤维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然后将碱化纤维素于一Lv醋酸钠反应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取代反应完成,氢氧化钠耗尽后,过量的一lv醋酸钠缓慢水解为羟基乙酸。

羟基乙酸将部分羧甲基钠基团转化为游离酸,并催化交联生产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然后用醇水提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除去残留的氯化钠和羟基乙酸钠。

纯化后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纯度大于99.5%。

可将其磨碎,降低聚合物纤维的长度,从而改善流动性。

四、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途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口服制剂中用作片剂、胶囊和颗粒剂的崩解剂,依靠毛细管和溶胀作用起到崩解的效果,本品特点是可压性好,崩解力强。

在片剂生产工艺中,本品适合直接压片工艺和湿法制粒压片工艺,湿法制粒工艺中,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在润湿阶段加入或干燥阶段加入(颗粒内加和颗粒外加),但外加比内加效果好,有讨论表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水中溶胀低取代羧甲基纤维素钠水合微晶纤维素等常见崩解剂;本品不管内加还是外加,片剂的脆度不受影响,用它制得的片剂崩解时限和释放效果不会经时而变。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记录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记录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记录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又称CMT,是一种多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经过交联增强处理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它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的应用,如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增稠剂、纸张涂布和印刷用的增稠剂、油漆和涂料增稠剂等。

CMT的制备过程一般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通过将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羧基与多个叔胺交联剂进行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强其性能。

CMT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交联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CMT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CMT具有以下特点:1. 高水溶性。

CMT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可以快速分散在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易于使用和操作。

2. 高增稠性。

由于CMT的三维网状结构,它具有非常良好的增稠性能。

在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CMT可以有效增加其黏度,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在纸张涂布和印刷领域,CMT可以提高涂布量和印刷速度。

3. 抗沉淀性。

CMT具有良好的抗沉淀性能,可以长时间保持黏度不变,不易产生沉淀和漂浮。

4. 耐高温性。

CMT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不易分解和失效,适用于各种高温加工和使用环境。

5. 低毒性。

CMT无毒无害,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

CMT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1.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增稠剂。

CMT可以有效增加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黏度和强度,提高其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应用。

2. 纸张涂布和印刷用的增稠剂。

CMT可以提高纸张表面涂布量和印刷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油漆和涂料增稠剂。

CMT可以增加涂料的粘度和稠度,提高其涂覆性能和遮盖力,适用于各种油漆和涂料的生产和使用。

4. 医药和食品工业。

CMT可以作为药物和食品的保持剂和增稠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各种医药和食品的生产和使用。

总之,CMT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多功能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CMT将会在各个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药典》2020版—交联羧甲纤维素钠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中国药典》2020版—交联羧甲纤维素钠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附件:交联羧甲纤维素钠Jiaolian Suojia XianweisunaCroscarmellose Sodium本品为交联的、部分羧甲化的纤维素钠盐。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有引湿性。

【鉴(2)( 取 α- (3) 每次 0.5g 放置 4 酸度7.0。

((式中 M 为中和 1g 供试品(按干燥品计)所需氢氧化钠的毫摩尔数;C 为供试品在炽灼残渣项下得到的炽灼残渣百分数。

照下式计算羧甲基钠取代度 S :按干燥品计算,羧甲基酸与羧甲基钠的取代度(A+S )应为 0.60~0.85。

氯化钠与乙醇酸钠 氯化钠 取本品约 5.0g ,精密称定,置250ml 烧杯中,加水 50ml 和30%过氧化氢溶液5ml ,置水浴上加热20 分钟并不断搅拌。

放冷,加水100ml 与硝酸10ml ,在不断搅拌条件下,用硝酸银滴定液(0.05mol/L)滴定,银电极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

每1ml 硝酸银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2.922mg 的NaCl。

乙醇酸钠避光操作。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100ml 烧杯中,加冰醋酸与水各5ml,搅拌15 分钟。

相继缓慢加入丙酮50ml 和氯化钠1g 后,搅拌数分钟;滤过,并用丙酮完全定量转移至100ml 量瓶中,用丙酮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室温减压干燥12 小时的乙醇酸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0ml、2.0ml、3.0ml 与4.0ml,置100ml 量瓶中,分别加水至5ml,加冰醋酸5ml,用丙酮稀释至刻度,作为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与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0ml,分别置25ml 量瓶中,置水浴中加热20 分钟,挥去丙酮,取出,冷却后加入2,7-二羟基萘溶液(取2,7-二羟基萘10mg,加硫酸100ml 溶解后,放置至溶液的颜色褪去,2 天内使用)5.0ml,混匀后,再加入2,7-二羟基萘溶液15.0ml,混匀。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缓控释骨架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缓控释骨架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缓控释骨架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ross-linked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作为一种新型的缓控释骨架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定义、制备方法、特点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由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通过交联反应制得的材料。

交联反应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其中化学交联主要是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羧基与交联剂反应形成交联结构。

二、制备方法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两种方法。

化学交联一般是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如二氧化硅、聚乙二醇等),经过反应后形成交联结构。

物理交联则是通过温度、pH值或离子浓度等条件的改变引起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链的交联。

三、特点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以下特点:1. 显著的缓控释性能:交联结构赋予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更好的缓控释性能,能够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2. 高度可调性:通过调节交联反应的条件和交联剂的种类,可以调控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度和孔隙结构,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药物载体性能。

3. 生物相容性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素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4. 可与其他药物相容性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可以与多种药物相容,可用作药物的载体,实现多种药物的联合缓控释。

四、应用领域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 控释药物领域: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可用作药物控释载体,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2. 组织工程领域: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可用作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细胞生长的支撑和导向,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3. 人工关节领域: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可用作人工关节表面涂层材料,减少关节摩擦和磨损,延长关节寿命。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医用辅料,其崩解效果好,速度快,分散均匀,适用面广,因此也被称为“超级崩解剂”。

羧甲基纤维素是在天然纤维素的基础之上,经过碱化反应和醚化反应所制得的一种具有羧甲基结构的纤维素醚类衍生物,分子上的羧基和钠离子结合成钠盐,即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习惯上称为CMC。

羧甲基纤维素钠一般为粉末状的固体,有时也呈现颗粒状或纤维状,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没有特殊的气味,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引湿性,能溶于水中,在水中形成透明度较高的粘稠溶液,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液,例如乙醇、乙醚、氯仿及苯等,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引湿性,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分子结构单元如下羧甲基纤维素纳主要是以纤维素为原料,进行碱化和酸化反应生成的,其主要的化学反应有两步,第一步纤维素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碱纤维素,目地在于制得的碱纤维素具有高度的反应性,为其后的醚化反应做准备;第二步,碱纤维素与一氯乙酸(或一氯乙酸钠)发生醚化反应,其目的在于一氯乙酸中的羧甲基取代碱纤维素上的羟基,其化学反应式如下:(1)碱化纤维素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碱纤维素:(2) 醚化碱纤维素与一氯乙酸(或钠盐)的醚化反应:(3)中间副反应:ClCH2COONa +NaOH →HOCH2COONa+NaCl (4)ClCH2COONa+ H2O →HOCH2COOH+ NaCl (5)ClCH2COOH + 2NaOH →HOCH2COONa + NaCl+H2O(6正是因为上述副反应的存在,一方面消耗了碱液和酸化剂,另一方面使得甲基纤维素钠中含有轻乙酸钠、氯化钠和乙醇酸等杂质,影响了产物的纯度,使得接甲基纤维素钠的纯度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应用范围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生产工艺发展第一个阶段即最初投入工业生产的时候,都是选用水媒法进行生产的。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一、产品简介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交联化的纤维素羧甲基醚(大约有70%的羧基为钠盐型),由于交联键的存在,故不溶于水,能吸收数倍于本身重量的水膨胀而不溶解,具有较好的崩解作用;可作为片剂、胶囊剂的高效崩解剂,特别适用于分散片、口崩片、速释片等速释口服制剂。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细颗粒状粉末。

无臭无味,具有吸湿性,吸水膨胀力大,并能形成混悬液,稍具粘性。

在丙酮、乙醇、甲苯、乙醚及大多数有机溶剂中不溶解。

【别名】交联CMC-Na;Sodium Cross-linked Carboxymethyl Cellulose;【英文名】croscarmellose sodium【汉语拼音】Jiaolian Suojiaji Xianweisuna二、产品质量标准【pH值】 5.0~7.0【干燥失重】≤10.0%【沉降体积】10.0~30.0ml【炽灼残渣】14.0%~28.0%【取代度】0.60~0.85【水溶性物质】 1.0%~10.0%【氯化钠和羟基乙酸钠】≤0.5%【重金属】≤10ppm【砷盐】≤0.0002%【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有机溶剂残留】符合规定三、产品主要特性本品在药剂中主要用作高效崩解剂,为三大超级崩解剂之一,可以为分散片、口崩片、速释片等提供优良崩解性能。

其主要特性是:1、本品的纤维特性产生强烈的毛细管作用,因而具备良好的吸水能力(纤维长,能够有效地引导液体);同时交联化学结构形成了一种不水溶的亲水性、高吸水性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快速膨胀特性(突出的膨胀特性)。

与其它崩解剂相比,这种双重功能使本品在极少量使用时也具有超级崩解功能。

2、根据制剂试验对比结果显示,与其它超级崩解剂相比较,因为本品兼具较高的吸水膨胀性和自身结构的毛细作用两种因素,溶液可直接渗透至片芯,导致了极快的吸水率;无论亲水性填充剂或疏水性填充剂,都能产生较短的崩解时间。

3、在改善以片剂为主的固体制剂的崩解和溶出方面,崩解力强,用量低。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纤维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纤维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纤维素是两种常见的功能性纤维素,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纤维素的特点、用途以及制备方法。

一、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聚合物,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高度交联的特点。

它的主要功能是增稠,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的增稠剂和胶粘剂。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度会影响其增稠效果,交联度越高,增稠效果越明显。

此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还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可以用于皮肤护理产品和化妆品中。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方法多样,常见的方法有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两种。

化学交联是将羧甲基纤维素与交联剂进行反应,形成交联结构;物理交联则是通过温度或pH的变化来实现纤维素的交联。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交联剂的选择和浓度的控制,以获得理想的交联效果。

二、羧甲纤维素羧甲纤维素是一种非离子型纤维素,具有很好的增稠性和稳定性。

它的主要功能是增稠和改善流变性,常用于食品、制药、油漆等领域。

羧甲纤维素可以增加液体的黏度和粘度,提高产品的质感和稳定性。

在食品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如酱料、果酱、奶制品等。

羧甲纤维素的制备方法通常是通过纤维素的醚化反应得到的。

醚化反应是将纤维素与甲醛进行反应,生成羧甲纤维素。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和醚化剂的用量,以获得合适的羧甲纤维素产率和质量。

总结起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纤维素是两种常见的功能性纤维素,具有增稠和改善流变性的特点。

它们在食品、化妆品、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制备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和控制反应条件,以获得理想的产品性能。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纤维素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结构式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结构式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 简介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纤维素类化学品。

它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增稠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建筑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结构式、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应用领域。

2. 结构式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结构式如下所示:3. 制备方法3.1 原料准备制备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主要原料包括纤维素、氯乙酸、氢氧化钠等。

3.2 制备步骤1.将适量的纤维素溶解在水中,得到纤维素溶液。

2.将氯乙酸加入纤维素溶液中,进行酯化反应。

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并使反应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4.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得到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5.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最终产品。

4. 性质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以下主要性质:•外观: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溶解性:可在水中溶解,形成黏稠的溶液•pH值:约为6-8•热稳定性:能在高温条件下保持稳定性和增稠性能•离子交换能力: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能力,可与其他离子化合物发生反应5. 应用领域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5.1 食品工业由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优异的增稠性能和流变特性,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用作增稠剂、凝胶剂和乳化剂。

它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保湿性。

5.2 制药工业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制药工业中常用作胶囊的包衣剂和缓释剂。

它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改善口服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5.3 化妆品工业由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良好的增稠性和保湿性能,它常被用作化妆品中的乳化剂、凝胶剂和稠化剂。

它可以提高化妆品的质地和延展性,增强产品的稳定性。

5.4 建筑材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建筑材料中被广泛应用作水泥增稠剂和黏合剂。

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结强度,提高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6. 结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具有优异水溶性和增稠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最新版】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最新版】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最新版】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检验操作过程,确保检验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

二范围: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检验。

三责任:QC 主管负责监督、化验员负责执行本规程。

附件/附表:无。

四操作步骤1.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溶胀并形成混悬液,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或甲苯中不溶。

2.鉴别:2.1取本品1g ,加0.0004%亚甲蓝溶液100ml ,搅拌,放置,生成蓝色纤维状沉淀。

2.2取本品1g ,加水50ml ,混匀,取1ml ,置试管中,加水1ml 与a-萘酚乙醇溶液(取a-萘酚1g ,加无水乙醇25ml ,搅拌溶解,即得,临用新制)5滴,沿倾斜的试管壁,缓缓加硫酸2ml ,在液面交界处显紫红色。

2.3取鉴别(2)项下的溶液,显钠盐的火焰反应。

3.检查:3.1酸度取本品1g ,加水100ml ,振摇5分钟后,依pH 值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测定,pH 值应为5.0~7.0。

3.2沉降体积取100ml 具塞量筒,加入75ml ,取本品1.5g ,每次0.5g ,分三次加入量筒中,每次加样后剧烈振荡,加水至100ml ,继续振摇至供试品在溶液中均匀分散,放置4小时,后观察沉降物体积,沉降物体积应为10.0~30.0ml3.3取代度取本品约1.0g ,精密称定,置500ml 碘量瓶中,加10%氯化钠溶液300ml ,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25ml ,密塞,放置5分钟,并时时振摇,加盐酸滴定液(0.1mol/L)15ml ,加间甲酚紫指示液(取间甲酚紫0.1g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3ml 使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 ,即得)5滴,密塞后振摇。

如果溶液显紫色,继续加盐酸滴定液(0.1mol/L ),每次1.0ml ,直至溶液变为黄色。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色。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内部交联 internally cross linked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内部交联 internally cross linked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部交联
internally cross linked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纤维素醚,它的特点是在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

这种交联结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来实现。

纤维素分子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聚合物。

在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纤维素分子之间的部分羟基被羧甲基取代,形成了羧甲基纤维素(CMC)。

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使 CMC 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增加了纤维素分子的分子量和黏度。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结构可以分为内部交联和外部交联两种类型。

内部交联是指在 CMC 分子内部形成的交联结构,它可以增加纤维素分子的分子量和黏度,同时也可以提高纤维素分子的稳定性和耐水性。

外部交联是指在 CMC 分子之间形成的交联结构,它可以增加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纤维素凝胶的强度和稳定性。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度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调节。

一般来说,交联度越高,纤维素分子的分子量和黏度就越大,纤维素凝胶的强度和稳定性也越高。

但是,过高的交联度会导致纤维素分子的水溶性降低,从而影响其在某些应用中的性能。

总之,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内部交联结构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在 CMC 分子内部形成的,它可以增加纤维素分子的分子量和黏度,同时也可以提高纤维素分子的稳定性和耐水性。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iig限度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iig限度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iig限度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IIG)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IIG的性质、制备、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性质。

IIG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可溶于水,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稳定性。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钠,通过交联作用改善了纤维素的性能。

由于其具有高分子量和交联结构,IIG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网状结构,增加了其黏稠度和凝胶性,具有很强的增稠、乳化和稳定乳液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IIG的制备方法。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交联法和物理交联法。

化学交联法是将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交联剂(如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等)反应,通过交联作用形成IIG。

物理交联法则是通过温度、pH或离子等外界条件的改变,使纤维素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IIG。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随后,我们将探讨一下IIG的应用领域。

首先,在医药领域,IIG 常被用作药物控释剂、增稠剂和乳化剂。

其控释性能可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持续时间,提高药效。

其增稠性能可以用于制备口腔溃疡贴剂、眼药水等药物制剂,增加其黏附性和附着性。

其乳化性能可以用于制备注射液、口服液等药物制剂,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在食品领域,IIG常被用作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

其增稠性能可以用于制备果酱、果冻、酱料等食品制品,提高其口感和质感。

其稳定性能可以用于制备乳酸菌饮料、乳制品等,延长其保质期和稳定性。

其乳化性能可以用于制备沙拉酱、蛋糕乳霜等食品制品,提高其质地和口感。

在化妆品领域,IIG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增稠性能可以用于制备洗发水、沐浴露等洗护产品,增加其泡沫和黏稠感。

其稳定性能可以用于制备乳液、面霜等护肤品,延长其保质期和稳定性。

其乳化性能可以用于制备化妆品乳霜、精华液等,提高其质地和吸收性。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IIG)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食品添加剂报标准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食品添加剂报标准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简称CMC)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它被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因其优秀的增稠、乳化、稳定性和保湿性能而备受青睐。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不断提升,对CMC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CMC的使用安全和合理,各国政府和行业组织相继制定了相应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以规范CMC在食品中的使用。

本文将就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食品添加剂报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全面评估。

1.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基本特性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离子性聚合物,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形成稳定的黏度。

它的主要特性包括增稠、乳化、稳定性和保湿性能,这些特性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如果酱、冰淇淋、饼干、奶油等产品中。

然而,由于CMC的物理化学性质复杂,其在食品中的使用往往需要遵循严格的标准,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全球CMC食品添加剂标准概况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CMC的使用都相继制定了相应的食品添加剂标准,这些标准旨在规范CMC在食品中的使用限量、工艺要求,以及质量指标。

以我国为例,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CMC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其适用范围、使用量、技术要求等。

美国FDA、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日本食品安全标准等机构也都针对CMC在食品中的使用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3. CMC的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CMC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增稠、乳化、保湿等方面。

以增稠为例,CMC可用作食品的稳定剂和增稠剂,能够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质地,增加食品的光泽度和口感。

在乳制品、糕点、果酱等产品中,CMC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并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然而,CMC的使用必须符合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食品添加剂,CMC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淀粉钠_解释说明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淀粉钠_解释说明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淀粉钠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淀粉钠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这两种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并且在药物领域和其他工业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比较它们的定义、特性以及制备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探讨一种相关化合物以及它们之间的比较分析。

文章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包括其定义、特性以及制备方法。

同时还将探讨其主要应用领域。

第三部分将重点介绍羧甲淀粉钠,包括其定义、特性以及制备方法。

我们还将详细研究该化合物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将对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淀粉钠进行全面比较分析。

我们将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功能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优劣之处。

最后,第五部分将给出本文的结论,并对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淀粉钠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关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淀粉钠的全面说明。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化合物,我们可以了解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相互比较分析。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其对这两种化合物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正确选择。

2.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1 定义和特性: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多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温度稳定性。

它是通过将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交联剂进行反应制得的。

交联的结构使得该化合物具有出色的胶凝和增稠性能,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胶。

2.2 制备方法: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合成羧甲基纤维素钠,其次是对合成得到的产物进行交联反应。

合成羧甲基纤维素钠通常使用微波辐射法或碱催化法。

在该步骤中,将纤维素与氯乙酸反应生成羧甲基纤维素,并通过与碱(如氢氧化钠)反应转变为其钠盐形式。

接下来,将合成得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交联剂(如二氯三嗪或异氰脲酸酯等)反应,经过适当条件下的处理和干燥,最终获得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钠比例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钠比例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钠比例【知识文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钠比例1. 前言引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高分子胶体,具有优良的溶解性、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石油、纺织等领域。

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X-CMC-Na)是在CMC-Na的基础上通过交联反应而得到的新型材料。

交联反应可以改变CMC-Na的物理性质和功能,提高其稳定性和润滑性。

在交联反应中,钠比例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性能和应用。

2. 钠比例的影响2.1 钠比例对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程度的影响交联程度是衡量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交联程度越高,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分子量和粘度会增加,胶体稳定性和润滑性也会得到提高。

而钠比例则是影响交联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随着钠比例的增加,CMC-Na中的钠离子数量增加,碱性条件得到改善,交联反应也会更有效地进行。

合适的钠比例可以促进交联反应的进行,提高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程度。

2.2 钠比例对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性的影响水溶性是衡量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适当的钠比例可以提高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性,因为钠离子可以增加溶液的离子浓度,促进分子间的离子作用力,从而增强溶解性。

但是过高或过低的钠比例都会对水溶性产生负面影响。

过高的钠比例会使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水中形成凝胶,过低的钠比例会降低胶体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找到适当的钠比例是确保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良好水溶性的关键。

3. 钠比例的选择与应用推荐3.1 钠比例的选择根据前述内容,为了获得具有良好交联程度和水溶性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适当的钠比例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钠比例在1:1.2-1:1.7范围内较为合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用于增稠剂,可以选择较高的钠比例以提高交联程度和胶体稳定性。

若用于乳化剂或分散剂,则可选用较低的钠比例以保持良好的溶解性。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崩解原理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崩解原理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崩解原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型纤维素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水溶性和胶体稳定性,在医药、食品、纺织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崩解原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CMC-Na的交联结构会解开,使其溶解在水中。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结构主要是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链之间的交联键连接而成。

这些交联键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力形成。

例如,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链上的羟基与其他分子或离子形成氢键,从而使分子链之间相互交联。

此外,还可以通过化学交联剂或热交联的方式形成分子链之间的交联结构。

在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崩解过程中,水分子通过与交联结构之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逐渐使交联结构解开。

水分子中的氢与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氧形成氢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交联结构。

此外,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可以通过碰撞和摩擦作用,进一步破坏交联结构。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崩解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溶液中的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交联结构解开的速度加快。

其次是溶液中的pH值。

在酸性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链上的羟基容易与水分子发生氢键,从而加快交联结构的解开。

而在碱性溶液中,OH-离子与交联结构之间的离子作用力也能加速交联结构的解开。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粘度、流动性等因素也会对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崩解速度产生影响。

高离子浓度会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从而加强离子与交联结构之间的作用力,使交联结构更难解开。

而高粘度和较低的流动性会使溶液中的水分子难以进入交联结构,从而减慢交联结构的解开速度。

总结起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崩解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水分子通过与交联结构之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逐渐使交联结构解开。

温度、pH值、离子浓度、粘度和流动性等因素都会影响交联结构的解开速度。

对于CMC-Na的应用来说,了解其崩解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其溶解性能,从而实现更好的应用效果。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特点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特点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特点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重要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特点。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主要是通过将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交联剂进行反应来制备的,交联剂可以是多种物质,如乙二醇二甲醚等。

交联反应可以使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之间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提高其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首先,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比普通羧甲基纤维素钠更好的黏度稳定性。

由于其分子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使得其在高温、酸碱等恶劣条件下的粘度变化较小,能够更好地稳定纺丝液体的黏度,提高纺丝工艺的稳定性和纤维的均匀性。

其次,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

交联结构使得其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实现了纤维之间的更好的相互连接,提高了纤维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同时,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还可以与其他纤维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纤维,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第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还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温度响应性。

其水分子通过与交联结构的氢键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溶解在水中,并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结构。

此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温度也具有敏感性,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调整溶液的粘度和凝胶的强度,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此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由于其主要由天然的纤维素衍生物制备而成,对人体和环境没有明显的毒性和刺激性。

同时,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可降解的酯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水解反应,实现可控降解,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黏度稳定性好、增强效果好、水溶性和温度响应性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纺织、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聚合物材料。

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相信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特点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使反应试剂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人们对加料方式进行了改进。一种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多次加碱法,即分多次加入碱,以便使碱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的均匀性,如二次加碱、三次加碱等。类似的还有多次醚化法,即分多次加入醚化剂。生产实践证明,二次/多次加料法明显优于一次加料法,反应的醚化效率高,产品的透明度、取代分布均匀性、抗腐败能力、耐二价盐能力都有大幅提升,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羧甲基纤维素钠一般为粉末状的固体,有时也呈现颗粒状或纤维状,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没有特殊的气味,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引湿性,能溶于水中,在水中形成透明度较高的粘稠溶液,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液,例如乙醇、乙醚、氯仿及苯等,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引湿性,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分子结构单元如下
正是因为上述副反应的存在,一方面消耗了碱液和酸化剂,另一方面使得甲基纤维素钠中含有轻乙酸钠、氯化钠和乙醇酸等杂质,影响了产物的纯度,使得接甲基纤维素钠的纯度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应用范围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生产工艺发展
第一个阶段即最初投入工业生产的时候,都是选用水媒法进行生产的。水媒法主要是以水为反应介质生产和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水媒法因为其热分散慢,传质不均匀,生产中醚化剂使用效率过低,整个生产得到的产品取代不均勾,而逐渐被淘汰,目前水媒法主要用于生产低档级、粗制级和工业级的羧甲基纤维素。
1:醇洗涤法能有效去除甲基纤维素钠粉末中的氯化物。用体积分数为80%的无水乙醇对CMC进行加热搅拌和过滤,重复三次后,CMC粉末中的氯化物大大降低,氯化物的含量从大约8%降低到2%左右,除杂效果显著。
2:在乙醇用量一定的情况下,依次增加洗漆的液固比,可以使得洗涤效果更佳。
3:酸醇溶液沉淀法是在酸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将浓?酸和无水乙醇配成低浓度的销酸乙醇溶液,一方面降低了销酸对CMC的分解,另一方面很好的避免了CMC吸收大量的水后形成凝胶的情况,使得对CMC-H的洗潘更为简单和有效。
溶媒法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水媒法的弊端,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即提高了散热速度,也加快了醚化剂的分散速度和反应速度,提高了醚化剂的效率。溶媒法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捏合法,二是淤浆法。捏合法主要是捏合机为反应釜,其有机溶剂的用量较少,淤浆法则是将碱化和酸化分开反应且有机溶剂较多的一种生产方式。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
以纤维素粉末为起始原料分二种方法制备CCMC-Na
(一)先醚化后交联制备CCMC
原料名称投料量
纤维素粉末10g
无水乙醇80ml
20%氢氧化钠50ml
一氯乙酸
N,N-亚甲基双丙稀酰胺
将l0g纤维素粉末溶于80ml的无水乙醇中,加入50ml浓度为20%的氧氧化钠溶液,再加入一定量一氯乙酸,升温至70oC,揽拌反应2h后趁热过滤,并用80%的乙醇溶液进行搅拌洗涤过滤三次,并用异丙醇洗除水分。然后将上述制备的CMC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一定量的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稀酰胺),加温搅拌3h后趁热过滤,同样以80%的乙醇溶液进行搅拌洗漆过滤三次,过滤后在105oC的温度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三)CMC合成CCMC方法:
原料名称投料量
CMC10.0g
95%乙醇80ml
环氧氯丙烷0.3g
取10.00g干燥后的CMC倒入500mL三口瓶中,然后加人80ml95%的乙醇一水溶液,搅拌10min;用NaOH溶液调所需溶液的pH约为9,室温碱化60min;逐滴加入环氧氯丙烷(CMC质量的3%),温度控制在60-65oC,搅拌下反应规定时间;反应完毕后用36%醋酸中和至中性,抽滤,然后用80%的异丙醇一水溶液洗涤3次,最后烘干
乙醇酸钠避光操作。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100ml烧杯中,加冰醋酸与水各5ml,搅拌15分钟。缓缓加入丙酮50ml并不断搅拌,再加氯化钠1g并不断搅摔数分钟;滤过,并用丙酮定量转移至100ml量瓶中,加丙酮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室温减压干燥12小时的乙醇酸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分别量取上述溶液1.0、2.0、3.0,4.0ml,置100ml量瓶中,分别加水至5ml,加冰醋酸5ml,加丙酮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1),对照品溶液(2)、对照品溶液(3)与对照品溶液(4)。取供试品溶液2.0ml与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0ml,分刖置25 ml量瓶中,置水浴中加热20分钟,挥去丙酮,取出,冷却,加2,7-二羟基萘溶液(取2,7-二羟基萘10mg,加硫酸100ml溶解后,放置至溶液的颜色褪去,2天内使用)20.0ml,混匀。置水浴中加热20分钟,冷却,加硫酸稀释至刻度,混匀.同时取2.0ml含5%水与5%冰醋酸的丙酮溶液作为空白溶液,同法操作。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IV A),在54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即得。乙醇酸与乙醇酸钠的换算系数为1.29。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医用辅料,其崩解效果好,速度快,分散均匀,适用面广,因此也被称为“超级崩解剂”。
羧甲基纤维素是在天然纤维素的基础之上,经过碱化反应和醚化反应所制得的一种具有羧甲基结构的纤维素醚类衍生物,分子上的羧基和钠离子结合成钠盐,即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习惯上称为CMC。
【鉴别】(1)取本品1g,加0.0004%亚甲蓝溶液100ml,搅拌,放置,生成蓝色纤维状沉淀。
(2)取本品1g,加水50ml,混匀,取1ml,置试管中,加水1ml与α-萘酚甲醇溶液(取α-萘酚1g,加无水甲醇25ml,搅拌溶解,即得,临用新制)5滴,沿倾斜的试管壁,缓缓加硫酸2ml,在液面交界处显紫红色。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6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0.0%(附录ⅧL)。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N)。遗留残渣按干燥品计应为14.0%~28.0%。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类别】药用辅料,崩解羽和填充剂等。
【贮藏】密闭保存。(中国药典2010)
4:通过对CMC进行醇洗漆和酸醇溶液沉淀法的精制后,CMC中的氯化物含量、铁含量和铅含量都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不仅达到了食品级接甲基纤维素钠的国家标准,而且远远超过了食品级豫甲基纤维素钠的国家标准。
药典标准
本品为交联的、部分羧甲基化的纤维素钠盐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溶胀并形成混悬液,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或甲苯中不溶。
参考文献:
1.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提纯和交联李扬2012 05
2.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方法王霞,鹿保鑫2013 05
羧甲基纤维素纳主要是以纤维素为原料,进行碱化和酸化反应生成的,其主要的化学反应有两步,第一步纤维素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碱纤维素,目地在于制得的碱纤维素具有高度的反应性,为其后的醚化反应做准备;第二步,碱纤维素与一氯乙酸(或一氯乙酸钠)发生醚化反应,其目的在于一氯乙酸中的羧甲基取代碱纤维素上的羟基,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羧甲基纤维素钠精制:
(一0%的乙醇溶液,根据液固比的不同,多次洗涤CMC粉末,即控制温度在60oC左右,将CMC溶于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30min左右,趁热过滤抽干,然后重复上述步骤,最后在真空供箱中105oC下干燥至恒重,约2h,粉碎后得精制CMC粉末。
(二)酸醇溶液沉淀法精制羧甲基纤维素钠:
用无水乙醇将浓硝酸稀释至浓度为26.5%,称取一定量的CMC粉末,将CMC粉末溶于销酸乙醇溶液中反应2h后过滤,此时得到的不溶物为CMC-H,同时各种金属氧化物也转化为金属离子,可以随着去离子水的洗涤而被除去,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CMC-H,直至CMC-H的pH=6。将上述CMC-H加入到浓度为40%的氧氧化钠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粘稠状透明液体,此时CMC-H和氧氧化钠反应生成CMC,在水中呈现粘稠状,加入大量无水乙醇,得到白色絮状物,即为CMC-Na,将CMC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洗涤多次,直至pH为中性后在真空烘箱中105oC下干燥至恒重,约4小时,粉碎后得精制CMC粉末。
(1)碱化纤维素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碱纤维素:
(2)醚化碱纤维素与一氯乙酸(或钠盐)的醚化反应:
(3)中间副反应:
ClCH2COONa+NaOH→HOCH2COONa+NaCl(4)ClCH2COONa+ H2O→HOCH2COOH+ NaCl(5)ClCH2COOH + 2NaOH→HOCH2COONa + NaCl+H2O(6
照下式计算羧甲基酸取代度A:
式中M为中和1g供试品(按干燥品计)所需氢氧化钠的毫摩尔数;
C为供试品在炽灼残渣项下得到的炽灼残渣百分数。
照下式计算羧甲基钠取代度S:
按干燥品计算,羧甲基酸与羧甲基钠的取代度(A+S)应为0.60~0.85。
氯化钠与乙醇酸钠氯化钠取本品约5.0g,精密称定,置250ml烧杯中,加水50ml与30%过氧化氯溶液5ml,置水浴上加热20分钟并不断搅拌。放冷,加水100ml与硝酸10ml,用硝酸银滴定液(0.05mol/L)滴定,滴定过程中不断搅拌,银电极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每1ml的硝酸银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2.922mg的NaCl。
先交联后醚化的制备方式制得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比先醚化后交联的制备方式制得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无论是在凝胶含量还是吸水性能上有具有更加的效果。以先交联后醚化的方式制备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时,当交联剂的用量为25%(交联剂的用量以纤维素分子中羟基摩尔数量的百分比表示)时,凝胶含量达到了最大57.3%,当交联剂用量为10%时,制得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溶胀比和沉降体积达到最大。
取代度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500ml碘量瓶中,加10%氯化钠溶液300ml,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25ml。密塞,放置5分钟,并时时振摇,加盐酸滴定液(0.1mol/L)15ml,加间甲酚紫指示液(取间甲酚紫0.1g,加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3ml使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5滴,密塞后振摇。如果溶液显紫色,继续加盐酸滴定液(0.1mol/L),每次1.0ml,直至溶液变为黄色。用氢氧化钠滴定至(0.1mol/L)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