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ppt.
合集下载
完整版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心理健康促进方法
介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如游戏治 疗、艺术治疗、家庭治疗等,并提供具体 的实施建议。
02
CHAPTER
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积极状态,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挑战,并发 挥自身潜能。
儿童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儿童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响,如过度追求成绩、攀比心理等。
05
CHAPTER
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策略
家庭教育策略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建立亲密的亲 子关系,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 争吵、打架,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课件内容概述
儿童心理健康概念
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和儿童心理健 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自测与评估
提供简单的心理健康自测工具,帮助师生 和家长初步评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列举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 、多动症、自闭症等,并分析其成因和表 现。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师生和家长更深入地了 解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和解决方法。
家庭参与法
鼓励家长参与到儿童的心理健康 教育中来,通过亲子互动、家庭 游戏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促 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07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刻认识
心理健康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行为发展具有 深远的影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01
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02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
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03
为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帮助教师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心
理原因,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4
研究对象与任务
10
思维发展
思维概述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
定义、分类及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 用。
包括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 、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等。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
如知识经验、语言能力、教育环境等。
2024/1/26
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教育策 略
提供丰富的知识经验、鼓励儿童提问和探 究、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期望和评价,这导致了一些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形成。这些刻 板印象可能限制了儿童的发展潜力和选择范围,因此应该被打破和消除。
22
0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干预策 略
2024/1/26
23心理健康Βιβλιοθήκη 述1 2心理健康定义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健康状态,能 够适应环境、积极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2024/1/26
社会技能
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能, 如合作、分享、轮流等。
社会情感
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关心 和爱心,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
14
道德发展
道德认知
理解道德规范和原则,知道什么 是对和错。
2024/1/26
道德情感
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如对不 公正行为的愤怒和谴责。
小学儿童儿童心理学PPT课件
变化不明显 身体下部生长迅速 恒牙全部长出
4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身体及运动能力发展
二、健康教育 什么是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
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和完全安宁。
身体健康教育:营养; 疾病;意外事故 心理健康教育:智力;情绪控制;人际交往;
自制力;行为习惯;人格
• •预学防习与能治力疗的发展
17
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 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 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 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 是狭义的学习 – 与游戏相比,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强制性 – 学习是劳动的准备(掌握客观规律) – 与学前相比,小学学习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是社会义务 – 与中学相比,学习重点是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
15
总结: Piaget——小学儿童的认知特点
– 能理解可逆性; – 注意能同时转移到其他特征; – 能把握时间上的变化过程。
16
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学习特点 二、入学• 狭学义习的的学准习备和广义的学习 三 四 五、、 、学 学学••习 习习••••••障产•••学小小学学学活障能学学学碍生习学学习习习习习习力动碍的的与学学动态兴态习方的的基原游习习机度趣度惯法本因发培戏与与的的的的的的特展养、学中发发发准准准征劳前学展展展备备备动学学相习习比相相的比比特的的点特特点点
10
Fang & Fang,1999:
被试:7-12岁儿童 实验任务:预测A、B杯的水面是否一样高 实验条件:b球→香肠形;
b球→分成5个小球; b球→ c球(但c球更重) 实验结果: 7岁成绩最好; 12岁次之;9岁最差
4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身体及运动能力发展
二、健康教育 什么是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
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和完全安宁。
身体健康教育:营养; 疾病;意外事故 心理健康教育:智力;情绪控制;人际交往;
自制力;行为习惯;人格
• •预学防习与能治力疗的发展
17
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 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 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 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 是狭义的学习 – 与游戏相比,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强制性 – 学习是劳动的准备(掌握客观规律) – 与学前相比,小学学习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是社会义务 – 与中学相比,学习重点是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
15
总结: Piaget——小学儿童的认知特点
– 能理解可逆性; – 注意能同时转移到其他特征; – 能把握时间上的变化过程。
16
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学习特点 二、入学• 狭学义习的的学准习备和广义的学习 三 四 五、、 、学 学学••习 习习••••••障产•••学小小学学学活障能学学学碍生习学学习习习习习习力动碍的的与学学动态兴态习方的的基原游习习机度趣度惯法本因发培戏与与的的的的的的特展养、学中发发发准准准征劳前学展展展备备备动学学相习习比相相的比比特的的点特特点点
10
Fang & Fang,1999:
被试:7-12岁儿童 实验任务:预测A、B杯的水面是否一样高 实验条件:b球→香肠形;
b球→分成5个小球; b球→ c球(但c球更重) 实验结果: 7岁成绩最好; 12岁次之;9岁最差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件
都有一定影响。
能力发展
基本能力
学前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和社交等方面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如走、跑、跳、抓握、语言表达能力等。
能力发展的阶段
学前儿童的能力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操作 阶段和符号阶段等。
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基因、环境刺激、教育训 练等。
情绪调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 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 情绪的表达和反应,以适应环境
和社交需求。
情绪表达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通过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
绪,与他人分享情感体验。
社会性发展
社交技能
学前儿童逐渐发展出与同龄人和成人建立关系的能力,愿意分享 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道德观念
在学前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能够理解并遵守一些 简单的规则和指令。
性别角色
学前儿童逐渐开始理解并接受性别角色的差异,模仿和学习与自己 性别相关的行为和角色。
自尊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尊心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 的价值,希望得到他人的 认可和赞扬,对批评和拒 绝也变得敏感。
自我评价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评价自 己的能力和表现,对自己 的优点和不足有初步的认 识。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学前 儿童建立积极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游戏疗法
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前儿童表达情感、 宣泄情绪,解决心理问题。
家庭治疗
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 互动模式,解决学前儿童心理问题。
团体疗法
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社 交技能和同伴关系。
家庭教育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 件
儿童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5
3.1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那个更重要?
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 1)实验目的:利用同卵双生子来证明成熟因素和学
习因素究竟哪一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力量。
2)实验对象:一对未满1周岁的同卵双生子 3)实验过程:两兄弟11个月的时候,实验者让他们爬一架小梯子,
两个人都很感兴趣,但是都没有能力爬上去。接下来,弟弟被实验者进 行了特殊训练,用了1个月的时间,每天花10分钟训练他爬梯子,教他 如何把小手撑在梯子上,小脚如何用力攀爬。训练了1个月之后,弟弟 才能勉强地独自爬上小梯子,速度非常缓慢,动作也不协调。1个月之 后,也就是两个小家伙都满1周岁时,对哥哥也进行了同样的训练,每 天10分钟。
8
3.1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那个更重要?
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 格塞尔在上述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育儿
观念: 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
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
个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
10
华生的小艾尔伯特实验过程
1)向小艾尔伯特呈现一些小动物、有头发的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一 些其他玩具。小艾尔伯特很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 们。
2)实验者在小艾尔伯特身后猛击1.2米长的铁棍,这种声音突然出现, 使他受到惊吓而哭泣。
3)实验者向小艾尔伯特同时呈现上述的玩物和铁棍受重击的声音:每 当小艾尔伯特伸手去触摸小白鼠的时候,实验者在他身后突然敲响 铁棒。突如其来的巨响使小艾尔伯特感到十分恐惧。
待。 4.不要老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的孩
子充分体验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乐趣。
9
3.2发展是遗传决定的还是环境决定的?
3.1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那个更重要?
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 1)实验目的:利用同卵双生子来证明成熟因素和学
习因素究竟哪一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力量。
2)实验对象:一对未满1周岁的同卵双生子 3)实验过程:两兄弟11个月的时候,实验者让他们爬一架小梯子,
两个人都很感兴趣,但是都没有能力爬上去。接下来,弟弟被实验者进 行了特殊训练,用了1个月的时间,每天花10分钟训练他爬梯子,教他 如何把小手撑在梯子上,小脚如何用力攀爬。训练了1个月之后,弟弟 才能勉强地独自爬上小梯子,速度非常缓慢,动作也不协调。1个月之 后,也就是两个小家伙都满1周岁时,对哥哥也进行了同样的训练,每 天10分钟。
8
3.1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那个更重要?
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 格塞尔在上述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育儿
观念: 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
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
个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
10
华生的小艾尔伯特实验过程
1)向小艾尔伯特呈现一些小动物、有头发的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一 些其他玩具。小艾尔伯特很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 们。
2)实验者在小艾尔伯特身后猛击1.2米长的铁棍,这种声音突然出现, 使他受到惊吓而哭泣。
3)实验者向小艾尔伯特同时呈现上述的玩物和铁棍受重击的声音:每 当小艾尔伯特伸手去触摸小白鼠的时候,实验者在他身后突然敲响 铁棒。突如其来的巨响使小艾尔伯特感到十分恐惧。
待。 4.不要老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的孩
子充分体验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乐趣。
9
3.2发展是遗传决定的还是环境决定的?
小学心理学ppt课件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研究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同伴 关系和道德发展,以及如何处 理冲突和建立信任。
小学生的行为问题
探讨小学生可能面临的行为问 题,如注意力缺陷、攻击性行 为和学习困难等,并提出相应
的干预措施。
小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小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起源 于20世纪初,随着儿童心理学和教育 心理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
培养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与技巧
情感支持
家长和教师应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关 注。情感支持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挫折教育
家长和教师应适当地让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培养其坚韧的意志和 适应能力。挫折教育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和心理韧性。
沟通技巧
家长和教师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通 过倾听、理解、尊重和引导,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背景对孩子的心理发展 有着深远的影响。社会应积极倡 导健康、积极的文化价值观,为
孩子提供正面的榜样和引导。
社会支持
社会应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 助,如提供心理咨询、教育资源等 ,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媒体
媒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有一定影 响。家长和社会应引导孩子正确使 用媒体,避免过度沉迷或负面影响 。
行为问题
多动行为
部分小学生表现出过度活跃、注 意力不集中、冲动等行为问题。
攻击性行为
部分小学生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 为,如打人、骂人等。
自闭行为
部分小学生可能表现出自我封闭 、不与他人交流等行为问题。
CHAPTER
04
促进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深入探讨了儿童个体意识和潜意识的情感发展。
艾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
解释了儿童情感发展与个体身份建立之间的关系。
霍金斯连接理论
描述了儿童与主要照顾者之间产生情感连接的基本过程。
儿童社会发展的理论
1
皮亚杰社会发展理论
介绍了儿童如何通过互动和合作来学习和发展社会技能。
2
博傅社会认识理论
讨论了儿童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如何通过社会互动逐渐形成。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详细解释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 主要阶段。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讨论了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认 知发展的影响。
信息处理理论
介绍了信息处理理论,说明儿童 如何处理和利用信息。
儿童情感发展的会学习理论
强调了模仿和观察在儿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教育心理学
探讨了如何利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来改进教学和 学习环境。
儿童临床心理学
介绍了如何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来评估和治疗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结论和要点
1 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儿童的行为和环境互动。 2 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都受到不同理论的影响。 3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
本课程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与背景,探讨儿童的认知发展与语言能力 研究,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特点。
儿童认知发展
智力游戏
探索儿童玩智力游戏时的思维发 展与问题解决能力。
阅读与语言
讨论儿童阅读对语言能力和认知 发展的影响。
科学实验
了解儿童参与科学实验时的观察 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儿童社会性与情感发展
提供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友谊与合作
研究儿童在友谊关系中的发展和合作行为。
情绪识别
探讨儿童在情绪识别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发展。
自尊心
分析儿童自尊心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儿童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重要性
解释儿童心理健康对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相关因素
2
探索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如家庭
环境和学校压力。
3
支持与干预
介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角色
家庭支持
讨论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 用和支持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学校环境
探索学校对儿童发展和心理健康 的影响。
社会参与
分析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辅导
1 常见问题
介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2 干预方法
3 预防策略
讨论儿童心理辅导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与背景,探讨儿童的认知发展与语言能力 研究,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特点。
儿童认知发展
智力游戏
探索儿童玩智力游戏时的思维发 展与问题解决能力。
阅读与语言
讨论儿童阅读对语言能力和认知 发展的影响。
科学实验
了解儿童参与科学实验时的观察 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儿童社会性与情感发展
提供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友谊与合作
研究儿童在友谊关系中的发展和合作行为。
情绪识别
探讨儿童在情绪识别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发展。
自尊心
分析儿童自尊心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儿童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重要性
解释儿童心理健康对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相关因素
2
探索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如家庭
环境和学校压力。
3
支持与干预
介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角色
家庭支持
讨论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 用和支持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学校环境
探索学校对儿童发展和心理健康 的影响。
社会参与
分析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辅导
1 常见问题
介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2 干预方法
3 预防策略
讨论儿童心理辅导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个性的发展PPT课件
2021/8/2
15
第15页/共159页
4 勤奋对自卑(6-11岁)
• 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人格的变化是以弗洛伊德的潜伏期为基础的。虽然弗洛伊 德理论不再被广泛地接受,但具有积极经验的儿童会带着平静的自信,即弗洛伊 德所谓的潜伏特性,进入学龄期。他们的能量从假装游戏重新回到现实成就上来。
2021/8/2
2021/8/2
17
第17页/共159页
勤奋感
• 埃里克森所谓的勤奋感综合了儿童中期的几种发展成就:积极而现实的自我概念,完成任务的骄傲和自豪 感,更多的道德责任感,与同龄伙伴的合作。
2021/8/2
18
第18页/共159页
发展任务
•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2021/8/2
19
• 同一性混乱
无法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形成清晰的牢固的自 我同一感。
青少年出现暂时的混乱可能是正常的。
2021/8/2
28
第28页/共159页
培养措施
• 顺利实现同一感的关键是鼓励并支持青少年亲自去作一些试验。通过亲身的体验,摒弃不合适的,发现适 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1/8/2
6
第6页/共159页
培养措施
• 应使儿童的生活有一定的节律和规律,要让儿童 产生期望并使期望得以实现。即父母养育方式的 一贯性、可靠性和可预见性对于儿童形成基本的 信任感很重要。
• 不仅要重视育儿的技术,更要重视育儿时亲子关 系的性质。信任是双向的,要使婴儿信任父母, 父母必须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方式于自己的 儿童是有益的”。婴儿对于母亲有一种特殊的身 体上的移情。如果母亲感到焦虑,婴儿也会感到 焦虑;反之,也是如此。总之,父母对儿童、对
《幼儿心理学》PPT课件ppt
性别认同的发 展:从混沌无 知到明确区分。
道德意识的发 展:从他律到
自律。
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鼓励幼儿与同龄人互动 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与成人互动的环境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父母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态度
幼儿心理发展中存在 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幼儿心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和表现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感知觉:感觉和知觉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 感知觉发展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感知觉逐渐发展和完善 感知觉发展的趋势:从整体到局部、从无意到有意、从笼统到精细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和环境等
感知觉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训练方法:利用游戏、 实验、故事等进行感 知觉训练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目录标题Biblioteka 幼儿心理发展 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记忆和思 维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概 述
幼儿感知和知 觉的发展
幼儿情感和意 志的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幼儿心理学概述
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现象的科学分支 幼儿心理学的目的是探讨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和生理等方面的发展
注意事项:根据幼儿年 龄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 的训练方法,避免过度 刺激和伤害幼儿身心健 康
训练目标:提高幼儿 的感知觉能力,促进 其认知和语言发展
训练内容:包括视觉、 听觉、触觉、味觉和 嗅觉等方面的训练
幼儿记忆和思维的发 展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并重 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形象记忆优于抽象记忆 记忆策略和技能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③
第十二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1.
2. 3. ① ②
心理健康:就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智力正常(正常人的智商是100左右,低于70表明智商有问题)
小学儿童教育心 理学教学
第一章、概述
1.
2.
① ② ③ ④
3.
① ② ③ ④ ⑤
研究对象: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教学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 心理规律,也就是研究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 理过程、教与学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加以揭示,不凭主观癔想下结论) 系统性原则(人的心理规律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完整的系统) 理论联合实际原则 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 析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以了解和分析现象与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 方法) 行为研究法(将研究结果直接作用与被研究者,再利用被研究者的行为来修改研究 方案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 象的原因)
6.
一、复述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 程,该策略要考虑几方面的问题:及时复习、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试图回忆、位 置效应、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 二、精加工策略(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 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包括记忆和理解的精加工策略) 三、组织策略(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概括、形成更高水平的 知识结构。有列提纲和画关系图等策略) 四、计划和监控策略(又称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 视和控制的过程。包括计划和监控策略)
《儿童心理学》课件
3 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是儿童心理发 展中常见的挑战。建立 明确的规则和界限,提 供积极的激励和适当的 纪律策略有助于管理孩 子的行为问题。
提高亲子关系的方法
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建立亲子关系 的基础,倾听孩子的想法和 感受,与他们建立真实和亲 密的关系。
共同活动
参与共同的活动,如一起玩 游戏、看电影或做手工艺, 可以加强亲子关系,构筑美 好的回忆。
3
自我认同
儿童的自我认同是他们个人和社会身份的发展。支持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价值 观,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儿童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1 焦虑与压力
儿童常常面临焦虑和压 力。提供安全稳定的环 境和积极的情绪调节策 略可以帮助孩子应对焦 虑和压力。
2 注意力不集中
专注力是儿童学习和完 成任务的关键。建立良 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专 注力的技巧可以帮助提 高孩子的注意力。
理解和支持
尊重孩子的独立和个性,理 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给予 他们支持和鼓励。
情感智力
孩子的情感智力是他们的情感 识别、理解和管理能力。帮助 孩子提高情感智力可以促进他 们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孩子的认知发展
感知与注意力
孩子在感知与注意力方面的发展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培 养专注力有助于孩子的认知发展。
语言与思维
语言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他们表达思想和理解概念。鼓励孩子的语言 发展有助于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
逻辑与问题解决
儿童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认知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游戏和挑战可以锻炼孩 子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社会发展
1
社交技能
培养孩子有效的社交技能,如沟通、分享和合作,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 系和适应社会环境。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 戴安娜·帕帕拉(李西营译),《发展心理学》(第10版),人民邮电 出版社,2013.
• 劳拉·伯克(陈会昌等译),《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维克特——阿韦龙的野男孩”的故事
思考: 1.人类的特质、行为和思想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2.在这些品性获得的过程中,社会交往有多重要? 3.缺乏社会交往所造成的影响能够被克服吗?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三章 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章 发展的环境基础
发展是持续终生的吗?
人的发展的重要阶段
阶段
孕期 婴儿期和学步期
幼儿期 小学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大约的年龄范围
内容简要
受孕至出生 0-2岁 2-6岁
展的可能性,环境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是
不同的; • 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依赖于行为或特性的遗传基础,遗传作用
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
2.个体是主动发展的还是被动发展的?
• 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 • 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被动式影响逐渐减弱,主动式影响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 发展和发展心理学的含义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 主动性和被动性的问题 –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
•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 戴安娜·帕帕拉(李西营译),《发展心理学》(第10版),人民邮电 出版社,2013.
• 劳拉·伯克(陈会昌等译),《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维克特——阿韦龙的野男孩”的故事
思考: 1.人类的特质、行为和思想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2.在这些品性获得的过程中,社会交往有多重要? 3.缺乏社会交往所造成的影响能够被克服吗?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三章 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章 发展的环境基础
发展是持续终生的吗?
人的发展的重要阶段
阶段
孕期 婴儿期和学步期
幼儿期 小学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大约的年龄范围
内容简要
受孕至出生 0-2岁 2-6岁
展的可能性,环境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是
不同的; • 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依赖于行为或特性的遗传基础,遗传作用
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
2.个体是主动发展的还是被动发展的?
• 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 • 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被动式影响逐渐减弱,主动式影响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 发展和发展心理学的含义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 主动性和被动性的问题 –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
•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件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经历 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 有意后注意等阶段,逐渐 形成稳定的注意品质。
注意与学习的关系
注意是学前儿童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的基础,良好 的注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 习效果。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与注意的关系
感知觉对注意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其注意能力,如视觉和听觉 的敏锐度有助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感知觉的发展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是他们认识世界和理 解事物的关键。
感知觉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多个阶 段,从简单的感觉到复杂的知觉,逐 渐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整体认识。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
01
02
03
注意概念
注意是指学前儿童在一定 时间内集中精力关注某一 事物的能力。
注意发展的特点
2023
PART 04
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的 发展
REPORTING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情感表达
01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高兴、生气、伤心等,
并能够通过表情和语言来表达。
情感理解
02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能够根据他人的情感做
出相应的反应,如安慰他人或分享自己的快乐。
情感调节
性别角色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开始模仿和学习与自己性别 相关的行为和角色。
学前儿童的情感与社会性的关系
情感表达与社会交往
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是他们社交技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感,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 立关系和互动。
情感理解与社会交往
学前儿童的情感理解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 图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 关系。
注意与学习的关系
注意是学前儿童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的基础,良好 的注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 习效果。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与注意的关系
感知觉对注意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其注意能力,如视觉和听觉 的敏锐度有助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感知觉的发展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是他们认识世界和理 解事物的关键。
感知觉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多个阶 段,从简单的感觉到复杂的知觉,逐 渐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整体认识。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
01
02
03
注意概念
注意是指学前儿童在一定 时间内集中精力关注某一 事物的能力。
注意发展的特点
2023
PART 04
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的 发展
REPORTING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情感表达
01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高兴、生气、伤心等,
并能够通过表情和语言来表达。
情感理解
02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能够根据他人的情感做
出相应的反应,如安慰他人或分享自己的快乐。
情感调节
性别角色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开始模仿和学习与自己性别 相关的行为和角色。
学前儿童的情感与社会性的关系
情感表达与社会交往
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是他们社交技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感,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 立关系和互动。
情感理解与社会交往
学前儿童的情感理解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 图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 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主义观
• 从观察到学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认知过 程,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 等。首先,个体要注意到他人的某种行 为,而注意具有选择性,在同样的情境 中,不同的人可能注意到不同的信息, 从而导致不同的学习。
行为主义观
• 其次,个体能在没有示范线索的情况下 仍然在头脑中保持原先观察到的信息, 视觉表象、言语符号等就起着重要的作 用。
行为主义观
•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 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 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个体 偶尔发出的动作得到了强化,这个动作 后来出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它动作。行 为是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每一个塑 造出来的行为可以组合成统一完整的反 应链,从而使个体的发展越来越朝人们 预期的方向接近。
行为主义观
• 第三,这些记在心里的表象和言语符号 又能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与动作,使过去 观察或学习过的动作得以复现。
行为主义观
• 第四,一个人虽然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 为而学习到这种行为,但他是否愿意将 学习到的行为表现出来,则取决于由强 化引起的动机作用。
行为主义观
• 除了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替代强化,个体还存在 着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个体当自身的行为达 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 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儿童用自我肯定 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 而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标准则来自儿童周围 的范型,儿童往往以自己的行为是否比得上范 型而确立个人标准。成人在儿童的个人标准形 成过程中起作用。儿童据此建立起一套自我评 价的标准,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获 得发展。
行为主义观
• 华生解释说,任何行为(包括情绪),不论是 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得。 艾伯特虽然起初形成的条件作用是对白鼠的恐 惧,以后则泛化到多种毛皮动物,并表现出对 毛皮上衣和圣诞老人的胡子也产生恐惧。华生 提示,许多成年人的厌恶情绪、恐怖症、畏惧 和焦虑,虽然本人做不出什么合理的解释,很 可能也是多年前由某一条件作用过程引起的。 这样的实验本身是有违道德的,但不可否认, 它为行为的习得与消除提供了事实依据。
行为主义观
• 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在他看 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 和模仿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因此, 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观
• 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 班杜拉将它定义为:经由对他人的行为 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 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 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 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
行为主义观
• 班杜拉的观点 • 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老行为主义学 派主要通过对动物(如白鼠、鸽子等)的实验 来建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来解释人类的行为。 这些理论受到抨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行 为的社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 补了这种不足。
成熟势力说
• 格塞尔的观点源自于他的双生子爬楼梯研究。 1929年,他首先对一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 基线的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 子出生第 48 周时,对 T 进行爬楼梯、搭积木、 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 C 则不作训 练。训练持续了 6 周,其间 T 比 C 更早地显示出 某些技能。到了第 53 周当 C 达到爬楼梯的成熟 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 练,C就赶上了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 现,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据此,格塞 尔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 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行为主义观
• 班杜拉认为并非所有的学习都依赖于直接强化, 在很多情况下,学习者输入的信息是S和与其 相对应的榜样的R,S-R的结合作为信息被学习 者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榜样所受到的强化 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替代强化”,在替代 强化基础上发生的学习就是观察学习:通过观 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儿 童既不需要直接做出反应,又不需要亲自体验 强化,就可以完成学习,故这种学习也可称为 “无尝试学习”。
行为主义观
• 斯金纳的行为发展观在行为矫正和教学 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人对儿童 有意义行为的及时强化、对不良行为的 淡然处臵、程序教学过程中的小步子信 息呈现、及时反馈与主动参与等,至今 仍是强化与控制个体行为发展的有效途 径。斯金纳的努力使人们对行为的认识 更接近现实;同时,操作性条件作用观 点仍然具有明显的机械主义色彩。
儿童发展心理学 的主要理论观点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桑标
成熟势力说
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 塞尔( A.Gesell)。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 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 则、有次序地进行的。他把通过基因来指导 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 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 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 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 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
行为主义观
• 按照斯金纳的观点,人类语言的获得就是通过 操作性条件作用形成的:父母强化了孩子发音 中有意义的部分,从而使孩子进一步发出这些 音节,导致语言体系的最终掌握。得不到强化 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因此,这一理论不仅适 合于儿童新行为的获得与塑造,也同样对不良 行为的矫正有指导意义:最常用的途径就是对 儿童的不良行为予以“忽视”,即不予强化。
成熟势力说
• 在成熟论看来,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 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 此年龄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 格塞尔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儿童的发展 行为模式,推出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 量表(即年龄常模)。通过与行为发育 的年龄常模相比较,即可判断不同儿童 的心智发展水平。该诊断量表在临床实 践中运用十分广泛。
成熟势力说
•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 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 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 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 取决于成熟。在发展的进程中,个体还 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行为主义观
• 华生的观点 •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是行为主义观 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 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华生否认 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 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 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较复 杂的行为形式可能包含一个刺激复合而不是一 个单项刺激。
行为主义观
• 斯金纳的观点 •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传承 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信条。与华生不 同的是,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 释行为的获得。他认为,行为分为两类, 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 为。
行为主义观
• 前一种行为就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刺激 引发的反应行为;后一种行为是个体自 发出现的行为,有机体发出的反应被强 化刺激所控制。在一个操作性行为出现 之后,如果有一个作为强化物的事件紧 随其后发生(即“强化依随”),那么 该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行为主义观
• 观察学习或许更接近于儿童的真实学习过 程。尽管班杜拉也以研究行为为主,但社会学 习理论开始注意到人、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 影响。主张儿童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作用于他 们的环境,并经常通过有效的方式改变他们的 环境,这是社会学习理论对传统行为主义的重 要突破。不过,班杜拉尽管注意到了行为的认 知因素,但并没有对此作充分的探讨和实验研 究。
精神分析论
• 2 、肛门期( 1—3 岁)。此时儿童的 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时产生的 轻松与快感,使儿童体验到了操纵与控 制的作用。
行为主义观
• 婴儿害怕实验:华生运用条件反射理论所做的 婴儿害怕实验,为心理发展的行为决定论作了 最有力的说明。男孩艾伯特11个月时与小白鼠 玩了 3 天,后来,当艾伯特开始伸手去触摸白 鼠时,脑后突然响起了钢条的敲击声。艾伯特 受到了惊吓,但没有哭。第二次,当他的手刚 触摸到白鼠时,钢条又被敲响,他猛然跳起, 向前摔倒,开始哭泣。如此反复多次,以后当 白鼠单独出现时,艾伯特会表现出极度恐惧, 转过身去,躲避白鼠。在这个实验里,白鼠成 为剧烈声响的替代刺激,引发了艾伯特的条件 反应。
行为主义观
• 学习不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直接强化的结 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正如班杜拉 所言,“人是在观察的结果和自己形成 的结果的支配下,引导自己的行为。” 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流行歌曲的传播 等,观察或模仿所起的作用更大。通过 对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班 杜拉坚定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 一看法。
行为主义观
• 华生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源于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其心 理类似一块“白板”,日结的过程。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 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行为主义观
• 华生为行为主义者提出的研究方法有四: 观察、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 法。其中,条件反射最初是俄国生理学 家巴甫洛夫提出的,但它后来在心理学 中的广泛运用则主要归功于华生。
成熟势力说
•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归纳,格塞尔 总结出三个重要的观点: • 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与较 差的年头(也即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 有序地交替; •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 的相关。
成熟势力说
• 格塞尔认为,成熟是通过从一种发展水 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 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 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 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 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 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 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行为主义观
• 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客观与实证,把重点 从对意识的过多关注转向行为研究,注重刺激 与反应间的可预测关系,有助于促进我们对儿 童行为发展进程的了解。但由于华生排斥对中 间心理过程的研究,因此早期行为主义发展观 难以解释个体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机制;过分 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虽然在行为矫治方面 有独到的实际意义,但否定了儿童自身在发展 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否定了心理发展的阶段 性和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