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及选择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详解(中国古代史)

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详解(中国古代史)

2007—201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详解(中国古代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3·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从题意可知,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

【答案】B2.(2010·广东文综·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答案】A3.(2009·广东单科·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解析】“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并且我国古代把分封制称作“封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西周采取分封制的目的。

【答案】A4.(2008·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解析】祠即宗祠,据此既可判断与之联系的制度是宗法制。

【答案】B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007·广东单科·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19.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19.A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2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0.A 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

2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21.B 题目考查“主要特点”。

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2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2.C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联系中国近代史的历次被侵略的战争,可以知道是甲午中日战争。

23.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3.C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艺术体操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艺术体操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专项素质1.劈叉<1)测试方法:在地板或地毯上进行左、右腿纵叉、横叉三种测试,前腿架高40cm,前后腿分开成一条直线,要求上体直立,脚尖、膝盖伸直,姿态准确。

测量胯部离地面的高度。

<2)评分标准:三种劈叉分别按表5-1计算得分,取平均分为该指标最后得分。

表5-1 劈叉评分表2.下桥<1)测试方法:两腿与肩同宽,站立开始下桥。

要求两臂和腿尽量伸直,髋充分向上顶起,全脚掌着地。

测量手中指指尖与脚后跟之间的距离。

<2)评分标准<表5-2)表5-2 下桥评分表3.转肩<1)测试方法:站立,两腿与肩同宽,上体直立,两手握住绳,做向后、向前转肩各一次。

要求两臂充分伸直。

测量两手之间的距离。

<2)评分标准<表5-3)表5-3 转肩评分表4.踢腿<1)测试方法:单手扶把杆站立,做左、右腿向前、向侧、向后踢腿各一次。

要求身体正直,髋正,腿直,两腿之间开度大。

<2)评分标准:六次踢腿分别按表5-4、表5-5计算得分,取平均分为该指标最后得分。

表5-4 前<侧)踢腿评分表表5-5 后踢腿评分表<二)专项技术1.身体动作技术<1)跳步动作<自选跳步3个,不得重复)测试要求:空中姿态固定并且准确、腾空高,落地技术正确,动作幅度大。

<2)转体动作<自选转体3个,不得重复)测试要求:足尖完成,提踵高,重心稳,身体姿态正确,转体度数准确。

<3)平衡动作<自选平衡动作3个,不得重复)测试要求:足尖或单膝完成,平衡动作保持1秒以上的停留,身体姿态固定并且正确。

<4)柔韧及波浪动作<自选柔韧及波浪动作3个,不得重复)测试要求:用单脚、双脚或身体的另一部分支撑来完成身体柔韧与波浪动作,身体姿态准确,动作幅度大。

评分标准:每项动作5分,考评员参照专项技术评分表<表5-6),独立对四项动作分别给予评分。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一 专题4【含点拔解析】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一 专题4【含点拔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1.(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9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

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答案】A【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理解。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2.(2009年上海高考24题)“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答案】D【点拨】皇家警察是英国由英国女皇授予香港警察的。

名称的改变”体现了香港刚刚回归,原来的部分香港皇家警察变成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警察。

3.(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4题)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D【点拨】全国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货币上有少数民族的文字表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理念,和汉字共同使用就体现了民族平等的理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创立是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的。

故排除③而选①②④4.(2009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9题)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

2007年广东高考必考内容--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

2007年广东高考必考内容--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

2007年广东高考必考内容--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1.选自梭伦的两首诗材料一“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材料二“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2)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2.材料一如图奖励耕织(砖画)商鞅铜方升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3.材料一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

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才藻高瞻,好文为章。

诗、赋、铭、颂,有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如图一:胡服俑图二:孝文帝出行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广东2007-2012历史高考题

广东2007-2012历史高考题

历史高考题07 26.(9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

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27.(16分)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28.(10分)阅读材料: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一 专题1【含点拔解析】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一 专题1【含点拔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2小题)1.(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25题)《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

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

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 .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答案】A【点拨】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并且能了解时代背景,唐朝高宗时期门阀和士族都已经遭到沉重的打击,不再是政府的主要问题,所以可以排除BD。

至于C项与题干无关,故而选A。

2.(2008年上海高考21题)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

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答案】C【点拨】科举制最早是在隋朝设立的,八股取士是明朝才开始的,所以材料中关于科举制的史实有问题。

另外,材料中对科举制的评价也有问题,只看到了它的消极方面,没有看到它在历史上的积极方面。

答案选C项。

3.(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0题)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答案】A【点拨】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削弱地方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选A。

4.(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3题)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6.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7.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地底陈土”指的是A.清朝皇室B.资产阶级保皇派C.地痞、土匪、烟贩D.军阀、官僚、政客8.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反映了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9.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一 专题6【含点拔解析】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一 专题6【含点拔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1.(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4题)“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 B .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答案】A【点拨】“公民要求法律援助就要先找法官,向其申明,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说明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

此题考查的是对罗马法的理解。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罗马法是法律诉讼,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2.(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28题)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A.全体奴隶主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的男性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答案】C【点拨】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雅典公民的含义,从雅典内部来看,雅典的大多数居民,包括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不是雅典公民,因此他们不能参与雅典民主政治,也就很容易看出答案是C。

3.(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6题)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对近现代社会法律制订所起到的作用。

故A项为正确答案。

此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阐述能力。

此题通过再认、再现“罗马法”的影响。

要求分析罗马法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其对世界的深远的历史影响。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历史单科试题历史本试卷共6页,3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楚辞》D.《诗经》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3.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4.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成为“盗贼”。

这反映当时朝廷A.要求民众纳税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C.不要求民众纳税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5.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

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同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6.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B.民权C.西学D.科学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896-1911应是A.4.6 B.3个 C. 2.5个 D. 0.55个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2007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2007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2007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模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1.西周立国,以封建制度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

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C.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级高下而逐层分割2、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3.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者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其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制度的衰落C.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民主思想影响5、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2007-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3课 辛亥革命 新人教版必修1

2007-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3课 辛亥革命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2013年题组1.(2013·广东文综·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考点】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

因而D项错。

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故C错。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故A错。

【答案】B2.(2013·天津文综·6)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考点】辛亥革命【解析】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题干中“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说明此时时间大概是在1912年3月份。

这一时期,报纸数量的迅猛增长,反映的是国人对时事的关注,关心局势的变革,故选A。

《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1912年3月,还不可能产生这么快的影响,排除B。

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发生在1915年,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C。

人们普遍赞成共和与辛亥革命后的史实不吻合,排除D。

【答案】A3.(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维新思想、辛亥革命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

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第9题平板搓丝机的执行机构综合与传动装置设计
一、设计题目
图6-19为平板搓丝机结构示意图,该机器用于搓制螺纹。

电动机1通过V带传动、齿轮传动3减速后,驱动曲柄4转动,通过连杆5驱动下搓丝板(滑块)6往复运动,与固定上搓丝板7一起完成搓制螺纹功能。

滑块往复运动一次,加工一个工件。

送料机构(图中未画)将置于料斗中的待加工棒料8推入上、下搓丝板之间。

图6-19 平板搓丝机结构示意图
二、设计数据与要求
平板搓丝机设计数据如表6-7所示。

表6-7 平板搓丝机设计数据
该机器室内工作,故要求振动、噪声小,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动机,电动机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工作期限为十年,每年工作300天;每日工作8小时。

三、设计任务
1.针对图6-19所示的平板搓丝机传动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
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假设曲柄AB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
3.在工作行程中,滑块C所受的阻力为常数(搓丝动力),在空回行程中,
滑块C所受的阻力为常数1kN;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
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
4.确定电动机的功率与转速;
5.取曲柄轴为等效构件,确定应加于曲柄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
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法医学试题一、填空题1、法医学学科分支包括法医病理学、___________、法医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______、法医物证学。

2、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医学著作是我国伟大的法医学家__________编著的___________,共五卷,出版于1247年。

3、心脏死亡是指_________先于_________停止所引起的死亡。

4、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_________和脑干在内的脑功能________,并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亦可称为全脑死亡。

5、死亡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暴力性死亡按照案件性质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个体死亡之后,某些器官、组织、细胞还保持__________,并能对__________刺激产生反应的现象,称为超生反应。

8、死后体内_________停止,而体表热的________在继续进行,尸体温度继续下降(等于或低于环境温度),称为尸冷。

9、尸斑的发展过程分为___________、扩散期、___________三个时期。

10、在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没有经过___________立即发生强直,并保持着临死的动作称为尸体痉挛。

11、致伤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新陈代谢中,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和_____,引起组织细胞功能障碍,称为窒息。

13、由于______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的窒息,称为机械性窒息。

14、由于缢绳着力部位不同,缢死方式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15、缢死尸体的缢索压迫致颌下腺等腺体分泌增多,故有_____现象。

16、颈部的_____是扼死最重要的外部征象。

17、非典型溺死的死亡原因为_______和________。

18、死后抛尸入水者,若水压较大时,可有少量溺液进入胃和直肠,但不能进入_____。

2007年广东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2007年广东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解析(广东历史单科)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07广东历史)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C1 C 【解析】A项反映了奴隶的悲惨命运;B项属于西汉时期;D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1.C 注意题中限定条件:“商朝”和“农耕生产”。

A项是商朝的刑具;B项与农耕生产有关,但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后期,依据图中所示,应为唐朝出现的曲辕犁;D项铁犁在战国中后期用于牛耕。

C项是“田”字的写法,反映的是井田制的内容,故C项正确。

2.(07广东历史)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2.A 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仁政”,志在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3.(07广东历史,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C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3.C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A项与统一不符;B项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D项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

出处:“西安西北郊刘寨村,即秦代章台遗址附近,从1983年以来,陆续出土了一批极为珍贵的秦代封泥,目前所知已达一千余枚。

”“新出土的秦封泥中约有五十余方关于秦郡县封印,可印证汉承秦之郡县制度,且可补目前所知秦郡县一些制度和考定以前未知或不能肯定的秦县数个。

”(周伟洲《新发现的秦封泥与秦代郡县制》载于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01全文请常见/political/yuelu/centralization/establish/200706/11695.html)4.(07广东历史,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D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D 【解析】“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指的是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

2007年高考真题(广东卷)含答案(word版)

2007年高考真题(广东卷)含答案(word版)

(1)欲制备10.7 g NH4Cl,理论上需NaCl g。
(2)实验室进行了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
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
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测得c(SO2)=0.040 mol·L-3。
计算该条件等平衡SO2的平SO2的平均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2)已知上述反应是导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
2.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
A.酸碱指示剂
B.pH计
C.精密pH试纸
D.广泛pH试纸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 C.0.5 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D.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14.将V1 mL 1.00 mol·L-1HCl溶液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
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
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历年经典高考】2007年历史试卷及答案-广东卷

【历年经典高考】2007年历史试卷及答案-广东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本试卷共6页,3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6.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7.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8.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9.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 B.清朝C.民国 D.新中国1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13.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14.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15.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6.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18.有学者指出: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19.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 B.殖民战争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20.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2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2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23.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24.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25.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A.电的发明和利用 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C.经典力学的发展 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26.(9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27.(16分)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28.(10分)阅读材料: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的话是夸张的.——《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789—1815年的相关史实是否说明法国革命是一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为什么?(6分)(2)《晨邮报》的这则评论认为,英国对法国正在进行的事件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你的判断.(4分)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 30.(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31题和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31.(9分)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3分)(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6分)32.(9分)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新土耳其”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分)(2)凯末尔为“创立新土耳其”和“创造新土耳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7分)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26.(1)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2分)(2)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4分)(3)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3分)27.(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2分)(2) 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6分)(3) 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4分)(4)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4分)28.(1) 考生从以下两方面回答皆可.是.因为法国革命摧毁了欧洲大陆最顽固的封建堡垒,建立了民主制度;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法国革命时期实行的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国革命精神激励着世界各国人民.(6分)不是.①从时间来看,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都比法国革命早;②从影响来看,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了其他国家,甚至法国革命也受到美国革命的影响;③从方式来看,英国的“光荣革命”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影响也很深远.(6分)(2) 应该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因为英国本身也曾进行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经过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观念已得到了西方进步人士的认可.(4分)29.(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3分)(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5分)(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6分)30、(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3分)(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6分)(3)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分)31.(1)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3分)(2)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6分)32.(1)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2)领导土耳其人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废除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颁布宪法和制定其他各项法律;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废除陈规陋习;提高妇女地位.(7分)笔记卡。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附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附答案

www:/政治库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政治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6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进行换届选举。

本次选举涉及选民约9亿,产生代表200多万人。

A.市县两级人大B.市县两级政协C.农村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D.县乡两级人大2.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个纲领性文件①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③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④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200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这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四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A.现代农业B.生态农业c.农业科技D.绿色农业4.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

A.阿斯旺大坝B.三峡大坝C.三门峡大坝D.葛洲坝5.2006年12月1日至15日,第十五届亚运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中国代表团共夺得了165枚金牌,连续次在亚运会上雄踞金牌榜第一位。

A.五B.七C.十.D.十五6.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获得2006年度A.国家自然科学奖B.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www:/政治库C.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D.国家技术发明奖7.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14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了构建——的主张,得到了亚太各国的广泛认同,并作为亚太大家庭成员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标。

2007年全国各套高考历史试题解析(广东历史单科)

2007年全国各套高考历史试题解析(广东历史单科)

本资料由591up系统自动组卷生成: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0分)1.(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4题)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

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2.(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0题)“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3.(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8题)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

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4.(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63题)“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

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

”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5.(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7题)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6.(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4题)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

“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

回答24—25题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7.(2009年广东高考11题)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8.(2009年上海高考18题)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9.(2008年江苏高考6题)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宗教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平民化6.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工人阶级的诞生C.实业救国的思潮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7.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地底陈土”指的是A.军阀、官僚、政客B.资产阶级保皇派c.地痞、土匪、烟贩D.清朝皇室8.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反映了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c.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D.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9.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B.民国C.清朝D.新中国1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A.确立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D.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13.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2000万城镇人口。

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试卷B第2页(共6页)14.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15.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6.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B.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惟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18.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19.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战争B.工业化 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20.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A.英法德B.英法俄c.美法德D.美英法2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2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D.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23·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

这表明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24·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25·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A·电的发明和利用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C·经典力学的发展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26.(9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

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27.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28.阅读材料: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

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的话是夸张的。

——《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789—1815年的相关史实是否说明法国革命是一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为什么?(2)《晨邮报》的这则评论认为,英国对法国正在进行的事件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你的判断.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

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

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历史风云网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

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6分)【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

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31题和32题是选做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