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
《中学生物教学论》实验教学初探
![《中学生物教学论》实验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afae402cccbff121dd368314.png)
据具体情况让对仪器使用较为熟练的学生 分组来 协助
教师一起完成 , 以避免 在实验实 际操作过 程 中出现问
题。
. . 址 ‘
jI Ljt
说明科学技术的进 步在科 学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
3 教 学反 思
进一步在此基础 上总结 归纳、 积极 思考 、 解决 问题 。整 个教学过程使 学生 既体验 科学 探究 的方法 、 路及研 思
本节教学以细胞 学说 的建立 和显微 镜 的发展史为 主线 , 导学 生 阅读、 析 、 引 分 比较 ; 助 学生 的 生 活经 借 验 , 学生参 与科学发展进程 中每一 个发现 、 让 每一个结
合教育教学实践 , 教学 内容设 置和课 堂类 型设 计方 从 面作了初步规划。
1 课 程 设置 的 理论 基础
课组织 、 引导 、 管理能力 的获得 ; 教学实际情况 , 结合 提
倡采用多媒体模 拟及 其他 的各 种实 验 、 教学手 段 的综 合应用 。
3 教学 内容设置
生物学教学论是研究生物学教 学中教与学 的相互
生塑堂 堂 ! 箍 鲞2 塑 筮!
・
2 ・ 9
《中学 生物 教 学 论 》 验教 学 初 探 实
陈利云 ( 肃 天 师 学 科 与 学 院 7 0 ) 甘 省 水 范 院 命 学 化 学 4 0 10
摘 要 在生物学教学理论 的指导下 , 可将《中学生物教学 论》课程 实验 内容 没置为基 础实验 部分 、 做实验部 分和探究 选做部 必 实验教学 课堂类型
中学生物实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策略研究
![中学生物实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e81ce1172ded630b1cb63f.png)
吴 青, 胡兴 昌
( 海 师 范大 学 生命 与 环 境 科 学学 院 ,上 海 2 0 3 ) 上 0 24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 , “ , 为学生提供持久的学习动 力。在 中学生物教 学中, 应
到了充分的发挥。 生物模型构建实验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
实验的乐趣 , 激发了他们 的学习热情 , 也为学生更好地理 解生物学知识提供了五个生物模型构建实验有效的途径。
分 子与细胞 第三 章第三节 尝试 制作真核 细胞 的三 维结构模 型
高实践动手能力、 增强探究创新意识 、 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实验的有趣性 , 生物现象的神奇, 能对学生产生
一
定的正向诱导 , 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学习兴趣的激发
的实验和采取的新颖实验方法,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 对
是通过外因的诱导而实现的。在实验过程中, 对学生设计
取得的成果 , 给以客观 、 公正的评价。 让学生及时了解 自己
盟
除了传统的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外 , 探究性实验 、 调查
性实验等多样化的实验类型层出不穷 , 多样化的实验类型
符合中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兴趣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 , 并使活动朝向某一 目标的动力I 2 ]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s活动产生 j
爱好 、 追求和向往的倾向, 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习的
演示性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组成部分, 实验效果 的
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生物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演示性实 验具有直观形象 、 鲜明性特点 , 并且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 官刺激。若能较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 就能大大激发学
初中生物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4c4697ccbff121dc36839b.png)
初中生物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篇一:课题《初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的实施方案课题《初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的实施方案广河一中生物组一、研究背景与任务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都赋予生物教育新的内涵,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养成探究性学习习惯的重要载体。
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纵观现在的高中生物学实验,多是以学生被动地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教材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
这固然对于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上必然会受到限制。
初中教材上的探究性实验很多,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和实验费用以及一个班学生人数多的限制也不尽人意。
因此,作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大有必要。
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
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现在的高考中考生物试题中,探究性实验试题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这类试题思维量大,信息和情境新颖,设问角度多样,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并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其思维能力,也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探究性实验学习在我校乃至全县是比较薄弱的,而高中新课改已经启动,对于实验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对于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因此作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必要对实验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出一条比较好的程序和思路来,让学生在解决探究性实验试题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鉴于以上背景和认识,确定了“初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ef9c7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6.png)
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一、内容概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首先本文将分析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内涵,包括知识传授、思维启发、学习方法指导、学情分析、课堂组织与管理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梳理,以期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其次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收集教师的教学行为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量化和分析。
同时结合实际教育教学情境,对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
再次本文将从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
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和措施,如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等。
本文将关注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在不同学科领域、年级层次和地域差异方面的表现,以期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本文也将对未来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展望。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物学作为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物学课程不仅涵盖了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体系,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于推动生物学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教材内容更新快、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
农村中学生物实验课现状论文
![农村中学生物实验课现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7a6e89ec3a87c24028c486.png)
农村中学生物实验课现状探讨【摘要】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试验阶段,高中也正在实行新课程改革,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生物学实验和课外实践,这对农村中学现有的师资和设备等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本县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实验器材生物学实验教学困难对策、一、生物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互助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7月,新课程标准出台,其中实验探究是新标准的第一个主题,新教材也把实验探究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新标准要求学生自己亲自尝试和实践,在活动过程中主动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实验过程和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我县2005年7月,对教师进行了一天的培训和新课程标准的考试后,开始试行课改,讫今已有6年,但真正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学校和教师寥寥无几,大多数是“新瓶装旧酒”,在生物教学中,虽然强调重视实验教学,教材上也安排有活动与探究,技术装备部门也配发有实验报告,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或器材缺乏等原因,不少学校的生物实验数目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演示实验开出很少,学生实验开出率很低。
主要现状试归纳如下: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体现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
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
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
有的学校随意挤占实验教学设施,配套设施欠完备、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
我县106所农村初中有90所是这种现状。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论文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5652e2b8f67c1cfad6b8c2.png)
谈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摘要:新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标准遵循的课程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实验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实验教学是提高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教材特别注重了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其中实验、探究、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等都要通过实验手段来实现。
而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任何一种实验手段中都必需的。
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发现问题的源泉。
许多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经过观察现象,比较异同,从中得到启发,再深入研究而得出科学结论的。
因此在中学阶段,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具体指导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观察,启发学生善于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每次实验的不同要求,每次实验前首先让每个学生看书预习弄清实验的内容、实验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如制作临时装片,练习使用显微镜,对农村学校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而且辅导教师比较少,课堂上一个人辅导那么多学生有一定难度,我的做法是先把生物兴趣小组的6个同学教会,再由他们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就要特别强调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
如顺时针调节粗调节轮时,使镜筒缓慢向下,这时头应向左侧偏下,眼光与装片在同一水平面上,眼要特别注意物镜下降的位置,当物镜靠近装片时停止。
这时用左眼从目镜观察,同时右眼也要睁开,一开始可以让学生把右眼闭上,等熟练几次后再慢慢睁开,用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轮,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对准焦点,看清物像为止。
再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回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千万不能违反操作规程,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旁边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盖玻上,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
教师指导学生对光和观察物象让,可以先示范让学生观察后做模仿。
通过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先低倍镜对光,后用高倍镜观察。
装片制作基本功也很重要,如在实验中训练学生怎样盖盖玻片,才能使装片不出现气泡,出现气泡后如何用卫生纸从一边吸动赶走气泡。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32a7c7802768e9951e73837.png)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生物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理解生物实验基本知识或直接获得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实验的方法,结合课堂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
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必须重视实验教学。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
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
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实验教学的前期准备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
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并将每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列入表内,季节性强的实验要打好时间差。
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推迟或提前。
2、适时准备好实验材料。
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采取替代材料,如做《观察花的结构》实验时,正值冬季,桃花无处可寻,可在春天制成桃花浸制标本和干花腊叶标本,上课时再用,也可用其他鲜花替代桃花。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实验研究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8920e119e8b8f67c1cb91f.png)
【 1 组 成酶 的基本组 成单 位是 ( 例 】 A .氨基 酸 B 核苷 酸 .
C .葡萄糖
42 生 物学过程 领域 .
)
D A或 B .
本研 究 旨在通过 运用案 例教 学方法 ( 验班) 实 与非 案 例 教学 方 法( 照 班) 对 所产 生 的学 习效 果 的 比较 , 来 探讨 在 生物 学教 学 中实施 案例 教学 法 的价值 , 生物 为
班1 的学 生 。
3 实验 内容
氢溶液 为反应 底物 的一组实 验结果 如表 1 所示 。 过 通 分 析 实验结果 , 能够 得 出相 应 的结论 。在下列 有关 结 论 的描述 中 , 表 1 从 中得不到实验依据 的一项是(
表 1 2 %N2 为底 物 的 实验 结 果 0 02
学 教材 的编写 和教学 方法 的改革 提供依 据 。
2 实验 对象
教 师 应该 强 调用 探究 过 程式 教 学方 法 寻求 答 案 而不是 直接把答 案告诉 学生 , 这些探 究过 程式 的教学 方 法 主 要有 : 察 , 类 , 观 分 归类 , 化 , 量 , 流 , 量 测 交 推 理 , 测 , 制 和 识 别 变量 , 释数 据 , 成假 设 , 预 控 解 形 界 定, 实验 等 。 这就 要求教 师从 学生 的兴 趣 、 活环境 和 生 社 会环境 出发 , 在一 种更宽 阔 的背 景 中引导学 生去体 Nhomakorabea1
2 3
常 温 下 自然 分 解
常 温 下加 入 F e 常 温 下加 入 鲜肝 提 取 液
氧 气泡 少 而 小
氧 气 泡稍 多而 小 氧 气 泡极 多而 大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7b4fb20bd64783e09122b25.png)
二、 注重培 养学 生的科 学实验 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过程 、 收集和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 , 使学生认 识、 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 并训练其使用有关 的具体方法完成每 个步骤 , 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能力的有效 操 作方 式 。 种科 学 领域 中知识 的探 索 和技 术 的应 用 都 随着 时 间 各 的发展和新技术 的出现而不断变化 , 但各种科学探索的过程是相 似的, 科学研究都需要有证据, 有可以进行操作的假设 , 有逻辑及 理 论上 的分 析 , 出并解 释 试验 结果 。 得 因此 , 中学生 物 学课 应 注重 行为教育而非单纯的理论学 习。 学生通过亲 自参与这些简单的科 学研究过程 , 习和应用科学方法 , 学 不仅懂得了如何发现问题 和 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 更重要 的是锻炼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 过 程 , 高 了学 生 的科 学 素 质 。这 正是 中学生 物 学 实 验 教学 中重 提 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和科学素质的体现。
萦HOLA ’1YN S U UJ 坛 l 论 Z U A F
291 ( 1期 0年2 总 2 ) 0 月 第 0
新课 程 背景 下 高 中生物 实验 教 学探 索
汤冬 艳
江 苏省 大丰 市新 丰 中学, 苏 大丰 247 江 2 11
生 物 学 是 一 门 实验 性 很 强 的 学科 ,生 物 现 象 和 生 命 活 动 的 学 生 的探究 精 神 和 创 新 能力 。 在实验教学 中 , 要给学生 留下思考 、 交流和讨论的时间 , 让 学生从设计 原理上 、 实验步骤上 、 结果分析等方面重新审视 , 改 进 方 案 。 “ 度 对 酶 活性 影 响 ” 验 中 , 有很 多 学 生提 出放 于 在 温 实 就 冰块 中维持 5分钟 的那支试管结果不 明显 , 原因在哪里? 经过分 析讨 论 , 家认 为 最 可 能 的原 因是 放 于 冰块 中温 度 达 不 到 , 后 大 最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3ecb6884868762cbaed52d.png)
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摘要】本课题以生本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素质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本教育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构建新知,发展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
通过课题组成员们四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表明,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教学;生本教育理论;提升自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即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在于分数,而在于使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成为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过程。
本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的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目标与国家对中学教学改革的要一致的。
即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一、本课题的提出与意义: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第一,“整体的人”的发展意味着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承认学习过程的价值,注重在过程中把知识融入个体的整体经验,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第二,“整体的人”的发展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新课程从结构上也倡导了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所体现的不是分科的学科知识,而是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和学问,注重社会生活、关照学生的经验和个体差异性,保证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地发展。
不同材料和浓度下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探究实验
![不同材料和浓度下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探究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d5afd9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e.png)
01 材料与方法
1.2使用方法
1、按照下表配置蔗糖溶液
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蒸馏水 蔗糖
0.1g/ml蔗糖溶液
10ml 1g
0.2g/ml蔗糖溶液
10ml 2g
0.3g/ml蔗糖溶l蔗糖溶液
10ml 4g
0.5g/ml蔗糖溶液
10ml 5g
2、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在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接着用刀片 划开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再用镊子撕取一薄层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组织放入水滴中,最后加 盖盖玻片,挤出气泡。
因此,我们在做观察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时,应该选 用洋葱外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等作为实验材料最好 。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与实验研究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与实验研究
不同材料和浓度下植物细胞质 壁分离与复原的探究实验
目录
01
材料与方法
02
03
实验讨论
04
结果与分析 结论
1 第
部分
材料与方法
0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准备
• 新鲜紫色洋葱、白菜叶、洋葱根尖(洋葱、白菜叶在 学校的小超市购买、洋葱根尖小组自己培养。
试剂准备
4 第
部分
结论
04
结论
用洋葱外表皮和0.3g/ml蔗糖溶液作为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 材料总体效果是最好的。可以明显看出洋葱外表皮细胞比小 白菜叶片更适合作为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而且 洋葱外表皮细胞大液泡呈现紫色,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明显 ,小白菜叶细胞液泡无色,不易于观察,而且容易产生计数 误差。
力。(潘民萍)
讨论2:从实验室操作经验来看,我们可以从常见实 验材料里选择出一些细胞较大、液泡明显、能够很好 观察出细胞结构的实验材料我们可以使实验材料为此 次实验的变量,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下进行质壁分 离和复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以便能够 得出哪个材料是最优实验材料的探究问题。(李灏冉)
新课改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改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1b10b4f242336c1eb95eff.png)
新课改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探究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部再次对中学教育课程提出改革要求。
初中生物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基础,为适应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初中素质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而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探究新课改下生物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在增强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同时,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了更加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部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实施新课改后,教育背景与教材内容不断发生变化,促进素质教育的潮流已成为初中教育的主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再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目标,而逐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
初中生物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生物的基础,对学生学习生涯和对生物的认知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本位通过探究生物实验教学的新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思维、观察和自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素质教育改革。
1 新课改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能力”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
这些学习方式远远比仅仅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更加重要。
探究新的生物实验教学方法,通过直接的生物实验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初步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并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这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
新课改更加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进步。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感性地实践实验过程,无论成功或失败,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的实验过程,培养生物实验探究意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好学生生物基本理论的同时,我们应按新课程改革精神,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4f5c0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5.png)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摘要:新的教育观念在当前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学校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
同时也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价值。
因此,在当前的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当前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教学方法引言:近年来,随着新的教育思想的贯彻,我国社会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所以,在目前的阶段,初中生物学教学不仅要把它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他们的思维、情绪、心态,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进步。
同时,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将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一、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提高中学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中充分融入实验教学,在生物学实验中,生物实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将实验与课堂相结合。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还不够强,对生物实验的掌握也比较欠缺。
所以,在目前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方面的特征,逐步地把学生带入实验中,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了解实验的含义和技巧,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核心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课堂的生命性在教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大锅烩”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
在中学生物学教育中,教师必须把学生置于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的特征,让学生进行自由、民主的教育,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同时,在给初中生讲授生物学知识的时候,也要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创造一个更生动的学习环境。
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be0013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7.png)
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研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促进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突破传统实验设计的限制:传统的实验设计通常是由教师提供实验步骤和答案,学生只需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2. 引入现代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实验室、远程操控实验等可以应用于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增加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通过设计开放性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
4. 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应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
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为实验操
作提供理论指导,而实验操作又可以验证和应用理论知识。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强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91180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0.png)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摘要:新的教育观念在当前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学校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授学生的知识,同时也要注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价值。
因此,在当前的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教学方法引言:近年来,随着新的教育思想的贯彻,我国社会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生物学教育应面向所有人,以积极的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搜集、整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所以,中学生物学教师要从多层次上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生物学上的自信和热情,从而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结合生物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生物学教学方法、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要加强对生物学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好,进行有目的的教学,通过实例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还能向学生提问,比如,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基础条件有哪些?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哪些先决条件和原则?什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
老师还会安排学生在课后的教学中,安排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生物知识的展示。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主性,使其在对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使其在师生间的交流中顺利地进行,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二、增强课程实践性,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初中生物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堂教学既离不开基础学习知识的丰富,也包含着众多教学实践的引导。
【省课题结题报告】《基于微课的中学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省课题结题报告】《基于微课的中学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dd54f56529647d26285250.png)
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微课的中学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电子邮箱:结题日期:报告正文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现行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物实验有着明确的学习要求。
实验教学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及创造力的培养。
但传统的生物实验课堂中,由于教学方式、课时、器材的限制,使得实验教学无法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验教学过程中采取老师先讲实验内容及具体操作步骤,再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
教师讲述、分析得多,花费的时间也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及操作实验的时间相对少,导致学生在实验室中思绪混乱、无从下手,部分同学甚至没有完成实验;第二,由于实验器材数量不足,课时有限,实验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实验操作。
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听完讲课之后仍不知该如何进行实验,学生的实验能力并没有提高。
基于此,我校生物研究小组尝试将微课程引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成效。
第三,教材中设置的课外探究实验,其初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但由于时间问题,多数探究实验学生无法在课外完成,更不用说进行思维的创新训练。
二、课题的界定国内外目前对微课程的研究中,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短小精悍的课堂知识点教学视频,围绕该教学知识点的资源单元还包括其他与课堂教学环节类似的配套支持,主要包括知识点框架设计、教学思路阐述、教学素材的收集与安排,可供独立下载的视频中的课件,课后深化学习的练习与测试以及师生互动等等。
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
其核心是微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具体来讲,微课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第一,教师将生物实验中的讲解与操作过程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现,让学生课前自主观看微视频。
与传统的看书本上的流程图相比,微视频的直观形象,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第二,在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中,一旦在教师讲解过程中有某个环节学生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懂,都会影响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理解,导致实验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a9787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f.png)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
1.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验教学注重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包括批判思维、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发展趋势:
1. 探索性实验: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采用开放性实验设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定实验方案并进行独立探究。
2. 数字化技术应用:利用数字化技术,如模拟软件、虚拟实验平台和远程实验装置,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3. 跨学科整合: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物理)进行整合,开展交叉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4. 强调实验设计和探究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提出科学问题、进行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5. 引入前沿研究和新技术应用:将前沿研究成果和新技术应用纳入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了解和兴趣。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旨在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浅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浅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0739370912a21614792969.png)
科 学教 育 Si c d ct n c neE uao e i
・5・ 4
式的全面推广 , 这~ 问题表现得更为 突出。
程 中, 从生 动的直观 到理 性认 识而 获得 真理 都要经 过
() 4 由于学 校 布 局结 构 的调 整 , 中学 数量 显 著 减
少, 造成 了学生 多 , 教师 少 、 教室 少 、 验室 更少 , 实 这种
形象思维 、 抽象思维和辨证思 维 , 以及扩 散和聚合思 维
等创 造性思 维活动的科 多粥少 的 局 面严 重 制约 着 中学 生 物 实验 教 学 的 开
展。
中融入科学方法 教育对培养学生 的思维 能力和创造 意 识将起 到事半功倍 的 效果 , 师要在 深 入钻研 教材 的 教 基础上 ,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 从生 物教学 的总体 出发
了提高中学生物学实验课 的质量 , 提高中学生 的综合素质 。
关键词 中 生物 学 实验教学
生物科学 是揭 示生 命运 动本 质和规 律 的科学 , 需 要通过实验 来验 证。中 学生 物学科 属于 实验 性学 科 , 实验教学是 中学生 物学 科课 程 内容 中最 重要 、 富成 最 长性 的内容 , 以实验 教学 在生 物教学 中 占有非 常重 所
要 的地位 。 1 新课改的基本 要求 《 高中生 物新课程标 准》 对生物实验教 学要努力做
识, 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的一种主要形 式 , 符合学生 身 它
心发展 和认知规律 , 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 、 对于 实践 能力
和思维能力包 括科学 的思 维方 法都 是极 为有益 的 , 它 有利于不断提 高学生 获得 科学 知识 能力 , 更好 地促 进
() 3 师资力量 薄弱 , 由于生 物课 教学 不被重 视 , 教
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实验教学
![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实验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7bb9b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f.png)
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作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一部分,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且通过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实验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验教学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过程,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通过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使知识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的实验过程和丰富的实验现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5.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实验教学常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实验小组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实践性强。
实验教学是一种很强调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生动形象。
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现象和丰富的实验过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效果直观。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直观可见,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4.灵活多样。
实验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验目的,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验,因此实验教学非常灵活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实验技能是指学生在生物学实验
中形成的、与生物学实验密切相关的技能, 包括仪器的操作、搜集数据、观察、调查等。 同样,我们可以将生物学实验技能分为操作 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类。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由大脑控制机体运动完成,如显微镜的操作、 标本的制作等,其生理实质是通过练习,在 大脑皮质形成连接。生理学实验心智技能是 指通过生物学实验,形成合乎实验规则的、 使实验顺利完成的心智活动,如观察、分析、 综合、抽象、概括等。
第一节 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内容与目标
一、课程标准对技能的要求和目标
(一)课程标准对能力的要求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
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
择、运用和分享生物信息。 3、发展科学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技能。
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培养科学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4、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5、培养科
技能是主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经练习形成的执行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由 一系列连续动作或内部语言构成。具有初步 知识,经过一定的练习和模仿即可获得的是 初级水平技能;在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 经过反复练习,基本动作达到自动化水平的 是技巧。
(二)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目标(见书16页表2-1):
二、新课程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内容(以高中生 物必修为例)
高中生物不同模块的实验内容和要求也 不一样。高中生物必修部分所涉及的实验技 能内容见书18页表2-2所示。
由表2-2可以看出,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的发展趋势为多样化、系统化。而实验技能 方面,心智技能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 是探究性实验的数量大幅增加。由此可见, 生物课程设计越来越重视通过实验教学来进 行心智技能的培养。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已 成为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类别
验证 技能 验证 探究
探究 验证 验证 探究 探究 探究 技能
级别
Ⅱ Ⅴ Ⅱ Ⅳ
Ⅳ Ⅱ Ⅱ Ⅲ Ⅲ Ⅳ Ⅴ
第二节 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技能
▪ 实验设计的过程是科学思维的过程。生物学实验设计是指在 进行科学实验之前,实验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运用有 关的生物科学原理,并借助于物理学、化学及数学等学科知 识与原理,确定实验思路,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采用一定 的方法和手段,安排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分析 和讨论等一系列设计实验方案的活动。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 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实验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 步骤的选择和安排都要科学、严密,否则实验目标就难以实 现。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实验设计基本理论 和专业知识,并应具有相当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指导学生实验 设计的能力。
技能是后天习得的,在教学过程中,技
能的形成一般以知识为基础,同时又是获得 新知识的途径。作为学习的结果,技能不等 同于知识:从本质上来讲,知识是个体与其 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 可以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也可 以通过书籍或其他媒介储存于个体外,即为 人类的知识;而技能则是个体亲身活动的经 验。个体具有某种活动技能,即说明他已具 有该项活动的动作方式,因此,具有某种技 能即表示“能够”或“会做”某种事情。
类别
技能 技能 技能 技能 探究 验证 探究 探究 探究 探究 验证
级别
Ⅰ Ⅰ Ⅰ Ⅰ Ⅲ Ⅱ Ⅳ Ⅲ Ⅲ Ⅲ Ⅱ
模块 序号 实验课题
生物Ⅱ
2-01 观察细胞减数分裂 2-02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03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2-04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
生物Ⅲ
3-01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作用 3-02 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人体内稳态的维持 3-03 模拟尿糖的检测 3-04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群的数量动态变化 3-05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3-06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的群落演替 3-07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按其性质与特点,技能又可分为动作技 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主 要是连续肌肉的运动,表现在对事物的直接 行动中。心智技能是在认知活动中通过练习 形成的、合乎规则的经验或经验的整合,是 一种调控活动的方式。动作技能的形成表现 在动作速度的加快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 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增加上。心智技能的形成 则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 的广度与深度、思维的独立性等品质上。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内容
模块 序号
实验课题
1-01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1-02 检测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03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细胞 1-04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05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生物膜的透性 生物Ⅰ 1-06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07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08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09 探究酶母菌的呼吸方式 1-10 模拟研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11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来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是探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手段。
▪ 二、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 练、还是智能的发展、人格的培养都离不开生物学实验。 在生物知识方面,生物学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 记忆,并有可能发现新知识;在实验操作方面,生物学实 验教学是实验操作技能获得和完成的唯一途径;在学生智 能发展方面,实验室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在人格培养方面,生物学实验教学能使学生直接接触生 物,,观察生命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 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因此,生物 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的平台,形成的实验能力更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 础。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
第一章 生物学实验教学概述
▪ 一、生物学实验教学概述 ▪ 二、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 一、生物学实验教学概述
生物学实验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生 认知水平、教学条件,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类 似科学实验的模式、程序,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 料、药品和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生物 学实验的教学活动。生物学实验是整个生物学教学 的基础,生物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 途径,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的 有效手段,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