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_卓拉_加百利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https://img.taocdn.com/s3/m/32cd70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c.png)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空间转向,即叙事学研究从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的转变。
随着人文地理学、空间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叙事学的空间转向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首先介绍叙事学的发展历程,然后阐述空间转向的背景和动因,接着分析空间转向在叙事学研究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最后探讨空间转向对叙事学研究带来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通过对叙事学空间转向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叙事作品的空间构造和空间意义,从而深化对叙事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背景叙事学,作为一门研究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的不同侧重。
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叙事的时间维度,即事件的先后顺序、时间的长短以及时间的节奏等,对于叙事空间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兴起,叙事学研究的视野逐渐从时间转向了空间。
这一转向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传统的叙事时间和线性结构提出了质疑,强调非线性、碎片化和多重视角的叙事方式,使得叙事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空间理论的发展,特别是亨利·列斐伏尔和爱德华·索亚等人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将空间视为一种社会产物和权力的载体,为叙事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地理学的空间转向也为叙事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地理学家强调空间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使得叙事空间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在这一背景下,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不仅是对传统叙事学研究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对叙事时间和空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它不再将空间视为单纯的背景或场景,而是将其视为与叙事时间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关键的元素,通过空间来揭示叙事的主题、意义和结构。
因此,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不仅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空间转向在叙事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空间元素在叙事作品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叙事学向空间的转化
![叙事学向空间的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9a8adac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f.png)
叙事学向空间的转化从叙事学到空间:探索故事与空间的关系故事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空间则是故事发生的场所。
在叙事学中,故事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传递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的方式。
而空间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符号。
因此,故事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叙事学中,故事的结构被认为是由情节、人物、时间和空间四个要素构成的。
其中,空间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它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故事情节的推进者。
空间可以为故事提供情境、氛围和背景,同时也可以为人物提供行动和情感的表达。
例如,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一个重要的空间符号,它不仅仅是哈利等人学习魔法的地方,更是他们成长和探索自我的场所。
除了在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外,空间还可以通过故事来被赋予意义。
在文化研究中,空间被视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可以反映出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庭院是一个重要的空间符号,它代表着家庭的和谐、尊重和传统价值观念。
在《红楼梦》中,庭院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仅是贾府的一个场所,更是反映了贾府家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空间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文化场所。
城市空间可以反映出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变化,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文化体验和认同感。
例如,在上海的外滩,不仅有着历史悠久的建筑和风景,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居民。
因此,故事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空间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故事情节的推进者和文化符号。
通过故事,空间可以被赋予意义,反映出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空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体验和认同感。
因此,探索故事与空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和空间的本质,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647f4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7.png)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特别是对叙事空间理论进行全面概述。
我们将从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空间在叙事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向。
通过对叙事空间理论的深入剖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叙事作品如何运用空间元素来构建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意义,以及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
本文还将探讨叙事空间理论在不同文学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发展,以期对未来的叙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在叙事学领域,传统的叙事理论主要关注时间、情节和人物等要素,而空间往往被视为背景或场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随着空间转向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空间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认为,空间不仅是叙事作品的背景,更是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关键因素。
因此,叙事空间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本文将对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向进行概述,包括空间与情节的关系、空间与人物塑造、空间与主题表达等方面。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来阐述叙事空间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也将对叙事空间理论在不同文学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共性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叙事空间理论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叙事作品的空间魅力。
二、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传统的叙事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时间维度的叙事研究,即事件的顺序、节奏、时长等。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空间在叙事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种从时间到空间的转向,是叙事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首先体现在对叙事空间的重新认识上。
叙事空间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场景,更是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意义的重要因素。
空间在叙事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能够影响叙事的结构、节奏和氛围。
空间转向还体现在对叙事空间的多维度探索上。
除了物理空间外,叙事空间还包括心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多个层面。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b7257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b.png)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一、本文概述1、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概述叙事理论,作为研究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和叙事意义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
从古至今,叙事理论经历了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等多个阶段的发展。
古典修辞学时期,叙事理论主要关注修辞技巧和说服力,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叙事手段来影响听众或读者的观点和情感。
这一时期的理论家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叙事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后来的叙事理论奠定了基础。
进入现代语言学阶段,叙事理论开始关注语言的表达功能和叙事结构的内在逻辑。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如普罗普通过对民间故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叙事结构的普适性模式,如“功能”和“行动元”等概念。
这一时期的理论对叙事文本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生成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随着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叙事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其研究视野。
文学批评家如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了“叙事话语”的概念,深入探讨了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声音等核心问题。
同时,文化研究学者如福柯通过对权力、知识和话语的分析,将叙事理论与社会文化现象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叙事在构建社会认同和权力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叙事空间理论强调叙事文本中的空间元素和空间结构对叙事意义生成的重要影响。
这一转向不仅拓宽了叙事理论的研究领域,也为文学、电影、地理学等多个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文化研究以及空间转向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理论家都在不断地探索和深化对叙事的理解,推动了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这些理论也在不断地拓展其应用范围,为文学批评、电影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空间转向在叙事理论中的意义与影响空间转向在叙事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空间转向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叙事的基本结构。
空间叙事学
![空间叙事学](https://img.taocdn.com/s3/m/3eb873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d.png)
空间叙事学空间叙事学(Spatial Narratology)是一个涉及空间与叙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
它的出现与人们对于空间和位置在叙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有着密切关系。
空间与叙事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文学、影视、建筑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讨论。
本文将从空间概念、叙事理论与空间叙事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探寻空间叙事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空间概念与叙事理论在理论层面上,空间与叙事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构建的关系。
空间既是叙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叙事也能够赋予空间以意义。
空间的不同构成方式和形态对于叙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为叙事提供背景、舞台和场景等等。
空间的概念是多元和复杂的,它可以是地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等等。
不同的叙事方式和目的可能要求不同类型的空间。
如同心理学家谢丽尔·赫克(Cheryl Herr)所言,心理空间可以提供给叙事更深层次的意义,同时也能够让叙事更贴近于人的内心世界。
另外,叙事理论也为我们理解空间叙事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疆域理论(Territoriality Theory)认为,人的行动与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联,通过对空间的界定和控制,人们可以将空间变成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并通过空间的限制和扩展来激发叙事的发展。
除此之外,能动性理论(Agency Theory)也将空间视为一种能动的实体,它能够与人物互动,对叙事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二、空间叙事的意义与方法空间叙事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叙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空间能够赋予叙事以情感和感知的维度。
人们对于空间的感知与情感经验会影响到他们对于叙事的理解和接受。
空间作为一种情感载体,能够极大地丰富和深化叙事内容。
其次,空间叙事还能够为叙事赋予特定的主题和意义。
不同的空间布局与组织方式可能会突出不同的主题,例如,城市空间可能与现代生活的匆忙和冷漠相联系,乡村空间则可能与宁静和传统价值观相关。
通过对于空间的设计与控制,叙事者能够创造出独特而深刻的叙事体验。
叙事学之叙事空间
![叙事学之叙事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40dc48f70242a8956aece405.png)
❖谢谢大家!
❖ 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也可被看作自然主义的。 斯蒂芬.代达罗斯明显地是穷困环境下的产物。他的生活方式、 他的可怜的饮食、他那因虱子面不停地抓挠、他的家庭不断 地与更落魄的人为邻,全都与他所生活的空间完全吻合。
❖ 人物所处的空间位置在一定时候常常影响到 他们的情绪。一个高高在上空间,有时也使 得情绪高涨,人物因而志得意满。(司汤达)
❖ 这一描写是与人物的感知联在一起的,它的详尽的描述是因人物头一次 进入这一空间这一事实而引发的。在这个片段中,空间被清楚准确地描 绘出来,仿佛像一个独立的成分一样。在现实主义小说中,对空间的描 写是以极为精确的方式进行的。在这样的描写中,对空间的描写要清晰 可见。空间必须类似于真实的世界,这样,发生在其中的事件才是说得 通的。
❖ 当单独的叙述部分仅仅致力于空间信息的描 述时,我们称其为描写(description)。这 样,空间就不是简单地被附带提及的那个房间。那里也是不见一线天光, 屋子里空气浑浊,一股味儿叫人喘不过气来。超市的旧式壁炉里刚刚生 了火,看上去是熄灭的份儿多,旺起来的份儿少。弥漫在屋子里迟迟不 散的烟,看起来真比清新的空气还冷——很像我们沼地里的雾.....最惹眼 的是一张铺着桌布的长桌,仿佛盛宴刚要开始,忽然举宅上下,满屋钟 表,都统统停住不动了...我还记得,我当时仿佛觉得那玩意儿像一个黑 蘑菇,在泛黄的桌布上愈长愈大。顺着长长的桌布望去,看见一些腿上 长满斑纹、身上花花点点的蜘蛛都以这里为家,纷纷奔进奔出,好像蜘 蛛界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似得。
❖ 3.触觉
❖ 触觉很少具有空间意义。触觉显示出一种邻接。如果一个人 物觉得四面是墙,那么他就被幽闭在一个很小的空间,触觉 作用常常运用在故事中以表明对象的物质材料。
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
![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2639ee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d.png)
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一、概述空间叙事学,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叙事作品中空间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它突破了传统叙事学对时间线性的过度关注,将空间维度纳入叙事分析的核心地位,从而深化了我们对叙事结构、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理解。
空间叙事学的发展,不仅反映了文学批评和理论对叙事作品多维度解读的追求,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认知的不断深化。
从早期的空间被视为故事发生的静态背景,到逐渐认识到空间在构建叙事意义、塑造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空间叙事学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我们看待叙事作品的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解读和批评视角。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空间叙事学开始吸收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拓展了其研究领域和深度。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趋势,不仅丰富了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内涵,也使其在研究实践中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回顾空间叙事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断探索和突破中逐步走向成熟。
未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应用的拓展,空间叙事学有望在文学批评、创作实践乃至人类文化认知等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简要介绍空间叙事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空间叙事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传统叙事学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叙事学经典理论,提炼各种空间叙事现象,经过融会贯通而形成的。
空间叙事学的核心概念是利用空间作为叙事的载体,通过空间的构造和组织来讲述故事。
在空间叙事学中,空间不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是成为叙事的主体,通过空间的布局、结构以及其中的人物行为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空间叙事学在叙事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性。
记忆和想象这两种最重要的创作心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这使得作家们在创作叙事作品时,会从心理来源上赋予作品某种空间性。
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家在其小说文本中打破了因果、线性的常规结构,而创造出了特殊的空间性的叙事结构,这种结构能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爱丽丝·门罗《激情》的叙事空间研究
![爱丽丝·门罗《激情》的叙事空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2ca8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3.png)
爱丽丝门罗《激情》的叙事空间研究
王维轩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3()2
【摘要】爱丽丝·门罗以其短篇小说闻名,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她的短篇小说以平淡且深刻的笔触道出了生活的复杂,构建起了独特的门罗式写作空间。
本文运用爱丽丝·门罗的“房子理论”以及卓拉·加百利的叙事空间理论对收录于《逃离》中的短篇小说《激情》进行叙事空间分析。
房子和汽车是这部作品中的两个叙事空间。
房子是主角格雷丝与莫雷一家互动的叙事空间,它代表着稳定与智性,但却让格雷丝倍感压抑;而汽车则是她与酗酒的尼尔一同释放欲望的叙事空间,代表着运动、变化与激情。
两个叙事空间的互补与冲突,揭示出门罗作品中叙事空间构建的巧妙,起到了对小说叙事结构的强有力支撑。
【总页数】3页(P4-6)
【作者】王维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1
【相关文献】
1.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激情》特点解析
2.逃无可逃的人生困境——爱丽丝·门罗《逃离》的叙事分析
3.爱丽丝·门罗《亲爱的生活》的叙事艺术
4.爱丽丝·门罗短篇
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
——以《亲爱的生活》为例5.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以《亲爱的生活》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0c11a1284ac850ad0242ce.png)
≮分恶慧拦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程锡麟等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
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
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主要从叙事理论空问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叙事空间理论的概念和基本观点等方面,对过去数十年来的西方叙事空问理论的主要著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以期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促进我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空问形式;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7)11一0025—11程锡麟(1947一),男,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四川成都610064)本文是四川大学英文系博士课程“叙事空间理论”研讨班的集体成果,除了笔者之外,参与本文写作的博士生有:王安、孙薇、王欣、张新军、秦苏珏、李权文。
长时期里,多数批评理论著作都有着重视时间问题而忽视空间问题的倾向。
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
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
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下面先就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做一简要介绍,然后将依据国外的相关论著着重对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基本观点分别加以梳理、概述。
一、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前期论著和学术背景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在《西旺尼评论》上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
此文结合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讨论,明确地提出了文学中的空间形式问题。
此文的基本观点是: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包括T.S.艾略特、庞德、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人的作品)是“空间的”,它们用“同在性”取代“顺序”。
现代主义的作家“试图让读者在时间上的一瞬间从空间上而不是从顺序上理解他们的作品”【1】‘嘲’。
空间叙事理论
![空间叙事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c1fb0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b.png)
空间叙事理论空间叙事理论指的是一种以空间为媒介形式的叙事理论,它用来诠释社会空间中潜在的文化内涵。
这一理论以多元文化学和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建筑学、旅行观光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支持,强调叙事者如何使用空间来表达意义、维护权力关系和构造文化认同。
空间叙事理论的核心是将“叙事”和“空间”联系起来,从而把它们作为一种社会学的概念,来研究人们对空间的使用和认知,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社会关系。
它强调以空间概念及其组成部分,如环境、地域、现有空间、日常空间和公共空间,来理解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以及人们对自己的社会空间的认知和赋予的意义。
因此,空间叙事理论不仅是一种解释形式,也是一种叙事方式。
它强调地理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社会、文化和整个社会结构。
空间叙事理论把空间作为一种内在连接,它能够把现实空间和文化想象联系起来,并且把它们融入到叙事中,从而丰富叙事的内涵和外延。
空间叙事理论将空间理解为一种表达和构建社会意义的手段,并且注重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感知,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
空间叙事理论强调一个重要观点:通过空间叙事,社会可以构建自己的文化,并在自己的空间中寻找身份认同。
空间叙事理论认为,空间可以用来构建认同,以及构建社会意义。
空间叙事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涉及到城市规划、文化景观、历史遗迹、当代文化现象、政治和社会变革等多个领域。
它被用来诠释社会现象,并用来研究城市规划、景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空间叙事理论也被用来探讨旅游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旅游业对社会空间的影响,以及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如何使用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意义。
总之,空间叙事理论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用来探索空间的概念、结构和功能,并对社会空间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剖析。
它把空间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现象,从而更好地揭示空间中潜在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内涵,从而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e6105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a.png)
《空间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空间叙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将文学、艺术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探讨空间与叙事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空间叙事学逐渐成为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三个方面入手,对空间叙事学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空间叙事学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空间叙事学是以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叙事手段探究空间的结构、变化以及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过程,以此来传达意义、展示社会和文化。
其研究领域包括文学、电影、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
2. 特征(1)关注空间:空间叙事学强调空间的地位和作用,关注空间的形态、结构以及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过程。
(2)多学科性:空间叙事学融合了文学、艺术、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3)叙事性:空间叙事学注重叙事手段的运用,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手段来展示空间的特征和意义。
三、空间叙事学的发展历程空间叙事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
随着文艺理论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空间叙事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古代至近代:文学作品中的空间表达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往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意境,而这些景物的描绘实际上是对空间的表达。
此外,古典绘画作品中往往通过透视、构图等手法来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 现代时期: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形成随着文艺理论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空间叙事学的理论逐渐形成。
其中,以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尔的《空间的诗学》和美国学者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等著作为代表,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当代时期:跨学科研究与应用当代的空间叙事学研究已经涉及文学、电影、绘画等多个艺术领域,并开始与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此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空间叙事学在影视作品、网络文学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四、空间叙事学的应用价值空间叙事学在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_卓拉_加百利
![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_卓拉_加百利](https://img.taocdn.com/s3/m/87dd6498d0d233d4b14e695f.png)
!"
!"#$%"
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
中所具有的清晰性和对称性。文学主要是一种时 间艺术。尽管今天没有人能比莱辛把这阐释得更 明白,但时间因素的优势在叙事文本的构建中仍 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也就是说,空间的存在被弃于一边。虽不是 完全的置之不理,但文本中的空间问题没有取得 公认和明确的地位。空间可以以各种方式被理 “时间” 解, 但没有一种和 一样清晰与明确。不但 它们在文本中的地位,而且在这些概念研究发展 的视域中,时空关系对称性的缺乏都十分明显。 尽管空间的主题已被多次探讨,但对这个主题的 一般性研究仍非常分散,并且没有已被普遍接受 的理论前提。 难度显然存在于叙事中时间与空间之间的根 ( !"#!) 构建与世界 本性差异。时间可以依据文本 ($%&’() 构建的相互关系来探讨, 却不能以这种方 式来谈论空间问题。无论什么术语被用于研讨时 间问题,它们总是被文本时间与世界时间的基本 矛盾制约。这些成对概念间存在多种可能的关 系, 这些关系可以建立一种很大的概念范畴, 而这 些范畴是基于相互作用的模式(无论否定的或肯 “自然 ” 构建偏离的具体形式 定的关系 ) 和对时间 (比如像时间压缩、 时序颠倒等) 。 “空间” 原则上, 我们也可以区别 术语在再现 世界和言语文本维度上的不同应用。今天,我们 并不把言语文本的概念作为一种特有的瞬时结构 (如莱辛的定义) 。同时,可能会有人提到这一概 念与弗兰克和赛格雷概念的联系。然而,不谈文 本空间和世界空间区分的可能性,就无法指出任 何它们之间的固有关系。 (一)文本的空间维度可以其图形存在 ( *&+,-./ "#.0!"1/") 被意识到 其图形空间 有些文本, 特别是一些具象诗 ! , (*&+,-./ 0,+/")的应用和激发成为文本整体建构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语言是 一个强制符号系统的事实。换句话说,能指和所 指间的联系不是建立在它们之间任何真实结构的 相似性上,而只是简单地建立在习惯的结果上。
劳伦斯长篇小说中空间因素的功能分析——以《儿子与情人》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为例
![劳伦斯长篇小说中空间因素的功能分析——以《儿子与情人》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00c9f4c8d376eeaeaa313b.png)
张雅娜
谢 治 萍
本 文将 以 《 儿子与情 人》 ( 以下 简称 《 》 )、 《 儿 查特 莱夫人 的情人 》 ( 以下简称 《 》)为例来探讨 劳伦斯长篇 查 小说 中空间 因素 的功能 。这两部小说 分别代表 了其 早 、晚期 创作 的高峰,从中可 以看 出一定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 学 界 对 于 空 间 理 论 的研 究 开 始 于 2 世 纪 8 年 代 ,最 初 空 0 0 间理 论 产 生 于 建 筑 、 城 市 设 计 、 地 理 学 领 域 内 , 进 而 逐 渐 影 响 到文 艺 范 畴 , 尤 其 以米 歇 尔 ・ 柯 、 亨 利 ・ 斐 伏 尔 、 爱 福 列 德华 ・ 索雅 、麦 克 ・ 朗、加百利 ・ 克 卓拉等人 的原创理论 为 代 表 ,其 空 间 理 论要 点 如 下 : 福柯的空间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他 的两篇文章 中: 《 不同 的空间》和 《 规训与惩罚》。在 《 同的空间》中,福柯主要 不 阐释 了空间的特殊 形式—— 异位及其描述原理。在 《 规训与惩 罚》中,福柯以空间监视效果来说明权力在空间中的运作—— “ 在被囚禁者身上造成一种有意识 的和持续的可见状态 ,从而 确 保 权 力 自动 地 发 挥 作 用 ” 。列 斐 伏 尔 于 17 年 出版 的 《 94 空 间 的 生 产 》 是 空 间理 论 的 代 表 作 ,他 认 为 我 们 关 注 的空 间 有 物 质 、精 神 、社会 三 种 ,三种 空间 中最 重要 的是 社会 空 间 理 论,就开放 和开拓社会 空间 的无 穷潜质 ,将 历史性 、社会 性 和 空 间性 联 合 在 一 个 超 学 科 的 “ 元 辩 证 法 ”之 中而 言 , 三 列 斐 伏 尔 的 影 响 可 以说 是 无 人 可 以 比 肩 的 。索 雅 提 出 了 “ 第 三 空间 ”的概念 ,空 间既是具体 的物质形式 ,又是精神 的建 构 , 索 雅 的 第 三 空 间概 念 既 包 括 了 这 两 种 空 间 , 又 超 越 了 它 们 , 具 有 极 大 的 开 放 性 , 其 意 义 在 于 重 新 审视 第 一 和 第 二 空 间 , 既 解 构 又 重 构 它 们 , “ 疑 第 一 空 问 和 第 二 空 间思 维 方 质 式 的 同 时 , 也 在 向对 象 注 入 传 统 空 间 科 学 未 能 认 识 到 的 新 的 可 能性 ,使 它们把握 空间知识 的手段重新恢 复青春活力 ” 。 麦 克 - 朗对 于 空 间 理 论 的贡 献 主 要 是 他 提 出 了 空 间 的 文 化 定 克 位 , 即 不 再 把 空 间看 做 纯 粹 的地 理 景 观 ,而 将 其 看 做 赋 予 了 深 刻 文 化 意 义 的 “ 本 ” , 克 朗 的 文 化 定 位 使 空 间 批 评 同 文 文 化研 究紧密地 联系起来 ,丰富 了空间批评 的理 论构成和批 评 方 法 。【 几 位 学 者 都 阐释 了对 于 空 间意 义 的 理 解 ,而 以色 列 4 】 这 学 者 加 百 利 ・ 拉 是 唯 一 给 出一 个 空 间存 在 具 体 模 型 的 人 。 卓 根 据 卓 拉 在 论 文 《 向叙 事 空 间 理 论 》 一 文 中 的 观 点 , 有 三 朝 个 不 同 的空 间 构 建 等 级 : 地 形 层 、 时 空 层 、文 本 层 ,这 三 个 层 级 的 设 定 都 是 为 了 再现 世 界 ,但 卓 拉 并 没 有 给 出 这 个 模 型 中各 个 空 间等 级 的 功 能 。 本 文 将 通 过 对 《 》 、 《 》 中 三 儿 查 层空 间的解读来阐释 劳伦斯长篇小说中空 间因素的功能。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https://img.taocdn.com/s3/m/a38554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5.png)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引言叙事学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演变,不断从专注于时间序列的分析转向对空间维度的探索。
这种空间转向为叙事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我们理解和阐释叙事文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的起源、意义、研究方法及其在文学、电影和视觉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空间转向的背景社会空间的概念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空间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
叙事学研究也开始突破传统的线性时间观念,将点转向空间叙事。
这种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和总体性的质疑使得空间叙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空间转向的意义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解读叙事文本提供了新的视角。
传统上,叙事学研究侧重于故事情节和时间顺序的分析,而空间转向则鼓励研究者空间元素在叙事文本中的作用。
其次,空间转向对叙事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许多艺术家开始在作品中探索空间叙事,尝试通过空间布局和场景设计来传达情感和主题。
空间转向的研究方法研究叙事学空间转向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回顾、实地调查和图像解读等。
文献回顾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相关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实地调查则可以深入了解空间现象,为分析叙事文本中的空间元素提供现实依据。
此外,图像解读也是研究空间转向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图像在构建叙事空间中的作用。
空间转向的应用案例1、文学领域:在文学作品中,空间叙事是一个重要元素。
以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为例,小说通过描绘美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空间,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批判。
2、电影领域:电影作为一种时空艺术,其空间叙事对于塑造影片的氛围和传达情感具有关键作用。
以《公民凯恩》为例,导演奥森·威尔斯通过精心的场景设计和镜头语言,将故事发生的空间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理解影片的主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文学的空间研究述评_徐小霞
![文学的空间研究述评_徐小霞](https://img.taocdn.com/s3/m/77daf5e1941ea76e58fa0439.png)
摘要:当代学界的空间转向引发人们对文学空间研究的关注,纵观20世纪文学的空间研究历程,随着人们对空间观念的认识变化,文学空间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关注文本形式美学的空间形式到凸现文本再现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历程。
文章梳理了20世纪文学的空间研究历程,以空间观念变化为线索,对空间研究的基本观点、重要成果以及相关的理论渊源做出相应总结评析。
关键词:文学空间;文学再现空间;空间形式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最基本方式,离开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便无从奢谈任何事物及其存在。
但长久以来,相对于时间,空间一直被压抑和贬值,被视为匀质空洞、静态孤立的容器。
福柯对此曾指出“空间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
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
”[1]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社会生活的空间化重组进一步加剧,人们的空间意识和空间体验日益凸显,空间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经验事实,构成了经验现象的表征和知识系统,并浓缩和聚焦着当代社会一切重大问题的符码。
在如此现实语境下,当代学术主流话语向“空间转向”嬗变,已是不争的事实,空间研究成为后现代显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纷纷参与空间转向的命题,人们对空间的理解已超越了对其本体论的探讨,关注空间的社会实践,以及人们在其中的主体性行为和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当代人文科学带来整体学术范式的变革。
文学领域的空间研究,在18世纪莱辛对诗与画美学风格的评论中,已零星触及到文学的空间形式问题,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文学评论家以专题形式系统探讨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再到当代专注于彰显文学再现空间社会意义的文学空间理论,它的发展历程,既有自己独立的渊源和学科品格,又是对当代学界“空间转向”趋势的策应互动。
纵观文学的空间研究历程,随着人们对空间观念认识的变化,从研究纬度、内容、对象来看,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时期:40年代到80年代,侧重于文学空间形式美学的研究;90年代至今则聚焦于文学再现空间所凸现的社会文化意义。
文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
![文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57254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9.png)
文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文学空间是指通过文字构建出的虚拟空间,是作家用以呈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传达情感理念的重要媒介。
而空间叙事理论则是对文学空间中叙事元素和叙事结构的系统研究,旨在揭示空间如何影响叙事效果,如何深化主题意义。
在文学创作中,文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紧密相连,互为补充。
一方面,文学空间为叙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作家能够自由地构建情节、塑造人物,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另一方面,空间叙事理论则通过对空间元素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增强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将从文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表现,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还将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实例分析,以期能够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现文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够为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文学空间的多维性文学空间并非单一的、线性的存在,而是具有多维性的复杂结构。
这种多维性既体现在物理空间的描绘上,也反映在心理空间、社会空间、历史空间等多个层面。
文学空间通过物理空间的细致刻画,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环境感知。
物理空间是文学作品中直接呈现的空间形态,如自然风景、城市景观、室内环境等。
这些空间的描绘不仅具有视觉美感,还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传达出深层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色彩。
文学空间还包含丰富的心理空间。
心理空间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的舞台。
通过心理空间的描写,作品能够深入揭示人物性格、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文学空间还涉及到社会空间和历史空间的维度。
社会空间反映了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人际关系和阶级地位,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批判意识的重要场所。
历史空间则通过再现历史场景、描绘历史人物等方式,将文学作品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赋予作品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18046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6.png)
《空间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空间叙事学,作为一个涵盖文学、电影、视觉艺术和媒体研究等领域的跨学科概念,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空间进行叙述,表达以及构建故事。
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环境,它同时具有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的内涵,成为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工具。
本篇范文旨在解析空间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实例,以此更好地探索其在当代叙事艺术中的作用。
二、空间叙事学基本理论空间叙事学源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综合性的空间分析。
它强调在故事叙述中,空间不仅是背景,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
空间可以承载信息,表达情感,塑造人物性格,甚至构建整个故事的主题和结构。
三、空间叙事学的应用实例1. 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叙事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描绘不同的地理环境、建筑空间以及心理空间来构建故事。
例如,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布局和设计就象征着贾府的兴衰和人物命运。
再如,在《百年孤独》中,马孔多家族的居住地不仅是故事发生的物理空间,更是家族命运和历史变迁的象征。
2. 电影中的空间叙事在电影中,空间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常常通过镜头语言来呈现。
电影通过摄影机的移动和视角的切换,展示出不同空间的关系和变化。
例如,《霸王别姬》中通过戏曲舞台和现实场景的切换,构建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和互动。
再如,《鸟人》中,通过镜头展示城市天际线和高楼大厦的拥挤,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四、空间叙事学的现代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空间叙事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
在数字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中,空间的构建更加复杂多元。
比如,《半条命》游戏中的虚幻现实实验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玩家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体验到不同于现实的空间感。
此外,随着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领域的兴起,空间叙事学也开始应用于这些领域中,成为城市文化和景观建设的重要工具。
五、结论综上所述,空间叙事学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理论,它在文学、电影、媒体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叙事空间理论
![叙事空间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2b3508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e.png)
叙事空间理论
叙事的空间首先是一种心理空间。
在心理学文献中也有不少人提出过自己的理解,其中乔治.凯利(GeorgeKelly,1905~1967)的论述比较详尽。
凯利所受的训练本来是经典精神分析,但是他在实践中发现经典的弗洛伊德式的分析有时候远离生活,对康山这个地方的农民家庭并不太适合。
因此凯利开始提出他的PCP(个人建构心理学)理论。
他最初的理论依据是所谓的“富有成效的隐喻”——人是科学家。
很久以前他就发现科学家和治疗师对人有一种特殊的态度,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同时倾向于看不起他们的研究对象或者来访者,自以为能非常精当地运用理性和实证,而一般人不过是性能量或条件反射的牺牲品。
但是凯利和他的学生们在为农民进行服务的时候发现这些农民也做科学研究:他们也在试图理解世界。
所以所有的人——普通人——也都是科学家。
他们对自己的现实有自己的解释方法,像科学家一样有他们自己的理论。
他们有推断或期待,如同科学家一样也有自己的假设;他们以行动检验那些推测和假设,就如同科学家用实验检验科学假设一样;他们根据经验改进对现实的理解,如同科学家们修正理论以适应实际的情况。
从这个科学家的比喻出发,凯利提出了他的整个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 叙事中所出现的空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图式,文本中空间的存在仅有一小部分是基于直 接描述 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同种类和层级再现的复 合体。在处理如此复杂的一个问题之前,让我们 先考察通常语言是如何被激活去描述一个空间中 的物体。 一个空间物体的特征在于其自身同时具有的 纯粹、完满与存在。尝试给予一个物体的结构以 “完整性 ” 言语表述, 物体必须首先损失一些它的 , 因为不可能对其所有部分和方面都给出确定的表 述: 其中的一些可以被准确地描述, 一些则不能, 一些却被完全忽视。语言无法对任何物体的空间 存在给出完整的表述。其次,当同时性部分( ).&/0’1)*+-2’& 3*4)&) 被作为信息单位表述出来时, 它们必须接受某种时间安排。我们可以从整体图 式转到个别单元, 反之亦然; 各种单元能够被用不 同的方式来安排, 从上到下、 从前到后、 从主要到 次要等。无论如何,空间方面从它们的空间性和 同时性的背景中被切断, 也就是说, 它们被沿着一 条时间线安排。 至此, 我们已经讨论了完全静态事物的描写。 然而, 空间中并不仅仅包含静态的事物和关系 —— — 事物总在移动和变化。 空间是时空体的一个 语言通过把它的信息细节联系到一个行动 方面 !。 中来描绘这种状态。 运动可以是一个物体的真实 路线或一种视角的变化, 或者从一个物体想到另 一个物体。 在日常对话中, 与静态的、 地图式的结 构相比, 人们对于安排时空的方法有一种显著的 (例如, 偏好 沿着一条运动的线路) , 如同林德
" (5#67) 所展示的。
( 三 )当我们把空间问题从通常意义对语言 可能性的讨论转移到对叙事文本结构的讨论时, 我们必须重视两个本质上的不同 首先, 联系到现在通常的言语使用, 空间的和 世界的物体一般会构成一种不依靠语言的外界因 (事物客观存在着) 素 , 然而, 在叙事文本中无论空 间还是世界都不是一种独立存在,而是一种来源
存在的所有维度。相应地,坚持分离性理论的人 的观点在本质是相同,他们认为时间与空间的维 欧几米德、 牛顿、 康德 度是平行而独立的 & 例如: 和莱布尼茨的理论 ’ , 或者, 有人赞成把时间和空 间两个方面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 个方面,即一种四维综合体—— — 时空体或时空 项, 比如爱因斯坦的理论。独立或依赖, 时间和空 间被体验为同一情形中的互补方面,它们之间的 关系问题仍属于一个争议领域。 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概念被偶然应用于 叙事文本, 从许多观点来看是可以接受的。然而, 从其他方面看来,这个看法是有问题的。实际运 用时,叙事文本中的时空关系缺乏其在真实时空
!"
!"#$%"
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
于语言自身的存在。根据本雅明・赫鲁晓夫斯基 的文本理论,这是一种符号的内在领域。这里的 重要问题不仅是在语言中如何表述特定的空间, 而且要问这种空间的性质是什么,文本的最终状 态不仅与言语素材有关, 而且与世界也有关。 第二个必须被考虑的不同是我们上面讨论过 的运动问题, 在日常话语中, 运动被作为一种特定 的信息安排工具,在叙事文本中处于核心和统治 地位。 实际上, 全部情节都可以被看作一种运动。 “空间生成” 情节被 , 成为一种把空间单位组织起 《尼尔斯 来的动力;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拉格勒夫的 骑鹅旅行记》 , 书中的情节完全是为了以多种方式 展现瑞典地理。很明显, 情节总是处于主导地位, 尤其是涉及空间的时候,但无论情节在文本中的 地位和功能是什么,它必须被简单地看作一个时 间中的结构。情节包括路线、 运动、 方向、 体积、 同 时性等等,它是文本中空间构建方面一位活跃的 合伙人。 空间转化为时间言语文本可以描绘为在图 !
!"
!"#$%"
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
中所具有的清晰性和对称性。文学主要是一种时 间艺术。尽管今天没有人能比莱辛把这阐释得更 明白,但时间因素的优势在叙事文本的构建中仍 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也就是说,空间的存在被弃于一边。虽不是 完全的置之不理,但文本中的空间问题没有取得 公认和明确的地位。空间可以以各种方式被理 “时间” 解, 但没有一种和 一样清晰与明确。不但 它们在文本中的地位,而且在这些概念研究发展 的视域中,时空关系对称性的缺乏都十分明显。 尽管空间的主题已被多次探讨,但对这个主题的 一般性研究仍非常分散,并且没有已被普遍接受 的理论前提。 难度显然存在于叙事中时间与空间之间的根 ( !"#!) 构建与世界 本性差异。时间可以依据文本 ($%&’() 构建的相互关系来探讨, 却不能以这种方 式来谈论空间问题。无论什么术语被用于研讨时 间问题,它们总是被文本时间与世界时间的基本 矛盾制约。这些成对概念间存在多种可能的关 系, 这些关系可以建立一种很大的概念范畴, 而这 些范畴是基于相互作用的模式(无论否定的或肯 “自然 ” 构建偏离的具体形式 定的关系 ) 和对时间 (比如像时间压缩、 时序颠倒等) 。 “空间” 原则上, 我们也可以区别 术语在再现 世界和言语文本维度上的不同应用。今天,我们 并不把言语文本的概念作为一种特有的瞬时结构 (如莱辛的定义) 。同时,可能会有人提到这一概 念与弗兰克和赛格雷概念的联系。然而,不谈文 本空间和世界空间区分的可能性,就无法指出任 何它们之间的固有关系。 (一)文本的空间维度可以其图形存在 ( *&+,-./ "#.0!"1/") 被意识到 其图形空间 有些文本, 特别是一些具象诗 ! , (*&+,-./ 0,+/")的应用和激发成为文本整体建构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语言是 一个强制符号系统的事实。换句话说,能指和所 指间的联系不是建立在它们之间任何真实结构的 相似性上,而只是简单地建立在习惯的结果上。
江西社会科学 !""#$ % 江西社会科学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
! ( 以色列 ) 卓拉・加百利文 李 森译
叙事文本内故事的空间问题不能被孤立对待,必须与时间联系起来才能认识,情节是构成时空体的必 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依据静态与动态关系和实际文本的运作, 可在文本中发现三个不同的空间建构等级: 地形层、 时空层、 文本层, 我们可以在任何层次上对叙事空间进行分析。然而, 为了建立空间分析的基础单 “水平 ” 位, 还有必要考虑一种 视点, 区分不同领域单位间的差别。根据文本中空间描述的不同功能, 有三种 可能的空间领域: 全空间、 空间复合体、 空间单位, 由此可以确定具体叙事文本中空间的核心方面并分析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 关键词 ) 空间叙事; 时空体; 空间层次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 ( 文章编号 ) ,""- . %,/0 "% . ""1! . ,! 卓拉・加百利, 男, 以色列法海大学文学系教授, 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理论、 散文创作、 翻译理论、 希腊文 学、 现代希伯来文学等; 李 (江苏南京 事学。 (,#/" — ) 森 , 男, 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形式美学与叙 !,""#1 )
一首诗可以试图在被描述的物体和它的图形组织 间建立结构相似性,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在言语 文本和世界之间存在任何根本性联系或稳定的相 互关联,更可能相反—— — 这种相互关系是一个意 外、一种特例。这与叙事中两种时间顺序间的关 系完全不同,叙事中的时间关系是一种基于语言 时间结构的稳定现象,甚至当两种时序间存在矛 盾时仍是如此。 (二 ) 当把空间维度归结到文本中的所指结构 时, 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 本文所说的就是要把意义构建在一种图式 ( ,+!!"&1)中,而不是在文本展现的时间顺序中确 定意义。空间图式是基于文本中不连续单位连接 的基础上任何被独立感知的图式, 因此, 需要把文 本的整体或部分空间设定为同时性的存在 " 。 “空间 ” 当 一词被用来描述这种图式时, 有两 “空间 ” 2 3 ) 是否 迄今在此都具 个问题便凸现出来: 2 4 ) 我们是否能发现, 有同样的意义, 我们所感觉 到的空间结构与世界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对空间概念的 使用完全不同。该词在这里正确使用应是我们正 这都会被看作空 谈及的永恒性和共存性 # 。当然, “空间 ” 间的重要方面; 然而, 如果我们把 的一般意 义和我们已使用的意义放在一起,这个概念就变 “空间” 得清晰起来, 本文讨论的 并不是通常意义 上的。 首先, 空间不是一种时间缺席。 事件不按年 代排列却在一个同时性图式中的情形并不必然使 事件空间化,除非在一种纯粹的象征意识中。其 次, 我们的空间感知与体积、 大小、 三维等概念有 关,但所有这些与空间图式都没有关系。这种图 式没有具体的位置、 轮廓、 体积。它是一种抽象的 组织结构,但它与组成它的事物的真实存在没有 关系。 至于第二个问题—— — 是否能发现空间图式和 世界空间之间的关系, 这个情况更加复杂。 不把相 “ 空间 ” 关信息建构成某种 图式, 就不可能重建世 界空间, 如此两者之间就有了一种特定联系。 但这 个特征并不是重构空间的唯一条件, 因为世界空
!"#$%"
!!
江西社会科学
!""#$ %
“空间 ” 间每个方面的重构都须要一种 视点—— — 心 理、 性格、 规则, 甚至看似无关的情节和时间。 毫无 “空间” 疑问, 空间的重构还是依赖一种 视点。 无论 “ 空间 ” 如何, 区分 视点和被看到的空间物体是十 分重要的。 此外, 尽管这两种空间成分间的关联是 稳定的, 但这种关联并不以一种相互关系被人们 所意识到。 文本的空间图式并不存在于任何与世 界空间的相互联系中。 最后,无论空间图式和世界空间之间可能有 什么联系,应该再次强调的是文本的空间维度中 没有任何自为性的存在物。文本存在和被建构首 “空间图式” 先是在时间上。所谓 实际上就是一种 基本结构在时间中的事物 ( &’(&)*+,-) 的上层结 构。叙事及其所有成分,都被设定在时间中,所 以,在某种特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讨论一种空间的 时间性排列。因此,我们必须确定从空间存在到 时间媒介转化的各种原则。 二、 从空间物体到时间媒介的转化 (一 ) 根据转化来描述言语文本和世界空间关 系的可能性, 并不是空间诗学的一种特性 有一些原则控制着把世界空间的每个成分转 化到该成分在文本中的信息构建。例如,人物塑 造, 即把世界空间中的生理、 心理存在转化为它们 的文本存在, 比如对话、 外貌、 行动等都被安排在 时间的语流连续中。不必说,转化是一种从文本 到世界的相互关系,它没必要反映阅读或创作的 实际过程。 叙事中时间因素的转化特点,是其自身从一 种时间结构向另一种时间结构的转变。因为这个 原因,我们也可以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 种关系类型对文本的对话成分也是可行的,但对 再现世界的大多数方面谈不上相互关系。这种转 化发生在完全不同的组织层级之间,层级之间没 有结构相似性, 空间是唯一的。因为, 在这里从一 个物体到一个符号系统的转化包括了从空间排列 到时间排列的转化。叙事中关于空间问题的讨 论, 首先需要面对着这些转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