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和岩石抗剪试验方法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bb4bc289eb172ded63b792.png)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前言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解、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岩体工程力学》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环节,安排足够的实验、实习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参加指导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指导下系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
目前,实验开出率达10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率超过30%。
目前,实验室不仅能开出本科教学的全部实验,也能满足研究生的实验项目和教师科研的需要,还可承接纵向、横向科研课题。
根据课程安排,将岩石单轴压缩实验,岩石单轴抗拉强度测定,岩石点荷载强度的测定,岩石三轴压缩实验以及电液伺服控制岩石力学试验系统的演示等项实验,分小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为了引导学生对岩石力学工程的特殊兴趣,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科技项目及实践基地,以及实验室全面开放的有利条件,组织岩石力学科技小组活动,在岩石力学实验室,积极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生结合教师的科技服务项目,除大纲要求的实验内容外,还可进行煤和岩石的含水率、吸水率、坚固性系数、软化系数、动态破坏时间、弹性能指标等参数的实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增强学生岩石力学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展知识面及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更好地参与工程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学生实验守则一、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复习和预习。
复习的内容为教科书上有关本次实验的教学内容;预习内容包括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去实验室熟悉有关仪器设备。
二、经过预习应掌握该项实验的意义、目的、操作步骤。
对实验指导教师提出的检查性问题,应能回答,否则不得进行实验。
三、实验时态度应严肃认真,严格按教师及实验指导书上所讲的操做步骤进行实验,每台设备应按操作则进行,以免损坏设备或造成事故。
四、实验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
矿用锚杆抗剪实验
![矿用锚杆抗剪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40626e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e.png)
矿用锚杆抗剪实验矿用锚杆是一种用于矿山支护的钢筋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在实际应用中,矿用锚杆承受着巨大的荷载,因此其抗剪性能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矿用锚杆抗剪实验是一种用于测试其抗剪性能的测试方法。
该实验可以通过施加一个垂直于锚杆轴线的剪应力来测试锚杆在剪切荷载下的承载能力。
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锚杆的质量和性能,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锚杆材料和尺寸。
下面将介绍矿用锚杆抗剪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1. 实验材料准备选取符合要求的矿用锚杆样品,并对其进行外观检查。
在实验前应确保样品表面无明显缺陷和腐蚀现象。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实验设备和相关测试仪器。
2. 实验装置搭建将矿用锚杆样品固定在试验机的夹持装置上,并将试验机调整到合适的工作状态。
3. 实验参数设置在进行实验前,需要设置好实验参数,包括剪应力大小、试验速度和测试时间等等。
这些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实验数据采集开始实验后,试验机会自动施加剪应力并测量锚杆的变形和承载能力。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及时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5.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锚杆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等相关性能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评估锚杆的质量和适用范围,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矿用锚杆抗剪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范,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避免因误差而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在矿用锚杆的设计和应用中,抗剪性能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通过矿用锚杆抗剪实验,可以得到锚杆的抗剪性能参数,并为安全可靠的矿山支护提供技术保障。
露天煤矿土岩抗剪强度试验与应用
![露天煤矿土岩抗剪强度试验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1eab2a5901020207409ce3.png)
速率为 0 2 m mn 试样一般在 5rn内剪损( . 8m ] i, 8 i a 剪
收稿 日期 :0 0 1— 9 2 1 — 12
作者简 介 : 李淑艳(98 )女 , 17一 , 工程师 ,01 20 年毕业于鞍 山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 现从事地质 灾害防治和边坡 工程有 关
从 而确保 露 天矿 安全 高效 生产 的 重要基 础数 据 。 文论 述 了土岩 抗剪 强度 的试验 方 法、 果统计 分析 及在 露 本 成
天煤矿边坡稳定分析评价与边坡参数确定中的应用。
关键 词 : 土岩 ; 剪 强度 ; 定 ; 用 抗 测 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图分类号 :' 1 U4 I
1 前 言
剪应 力 , 据库仑 强度 理论 , 根 如下 式表 示 :
下 = C + 0 ・t n a
式 中 : 口— — 分 别 为剪 切 面 上 的剪 应 力 和 正 应 , 力 ,P 或 MP ; ka a
c —
—
—
—
凝 聚力 ,P 或 MP ; ka a 内摩 擦 角 () 。。
2 土岩 抗剪 强度 试验 露 天煤 矿 土 岩抗 剪 强 度试 验方 法 大 体 分 为 : 土 岩 试样 直接 剪 切试验 、 大小 土岩 试样 三轴 剪 切试 验 、 原 位 岩体抗 剪 强度 试验 等三 大类 。 国家及 有关 行业 均有 相关 的试 验规 程 ,测定 方 法 供 选用 。在 进行 抗剪 强度 试验 中一般 均 要遵 循这 些 规 范方法 ,并 结合 露天 煤矿 岩 土实 际及 应 用用 途 作 适 当调整 。
・
2 ・ 8
露 采 技 21第 期 天 矿 术 0年 2 1
煤、岩试样采样要求
![煤、岩试样采样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ba7ee06b52acfc789ebc962.png)
煤、岩试样采样要求1.采样目的测试煤层及其围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并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
2.采样基本要求为了保证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应分2个地方采取每一个煤层及围岩的煤、岩样各一份。
2.1煤层取样根据煤层厚度分层取样,煤厚3.0m以下,采一组煤样;5.0以下,采两组煤样,一组靠近煤层顶板取样;另一组靠近煤层底板取样。
煤层厚度大于5.0m,应分上、中、下采取三组煤样;如煤厚大于10m,可根据煤厚度,分更多层次采取煤样或用钻机采取煤样。
2.2 岩样取样1)在煤层顶板30m以内的岩层中,分别取不同岩性,单层厚度大于2m的各分岩层为1组采取岩样。
2)煤层直接底板厚度大于2.0m采取一组底板岩样;底板厚度小于1.0m,采取两组不同岩性底板岩样。
3)如煤层中有夹矸层,采取夹矸作为一组岩样。
4)岩样每组4块,煤样每组7块。
所采的岩块与煤块的规格大体为长×宽×高=25cm×25cm×20cm的六面体,其高度方位应垂直煤、岩层的层理面。
所采集的岩(煤)样不得有明显裂隙。
5)如煤体强度较低、解理和裂隙发育或为软岩采不出上述大块煤、岩样,可采取较小煤、岩块,其最小尺寸不得小于(长×宽×高=)15cm×15cm×15cm的六面体。
3.采样方法3.1 巷道采样可在新掘出的穿层巷道或石门中用煤电钻或风镐采样;如在老巷道应在松动圈以外,采用掘窝或用钻机采集煤、岩样。
3.2 单一中厚煤层取样在单一中厚煤层中可回采、或综掘工作面选采取新冒落、没有裂隙并其清楚层位的煤、岩块作为试件,3.3 钻机采样1)当用地质钻机采取煤、岩芯作为试样时,至少打两个钻孔,取两组岩芯;钻取的煤、岩芯直径不得小于70mm;钻机应垂直岩层层理钻取岩芯。
2)钻机采取岩芯深度,应根据煤层综合柱状图,在煤层顶板30m 以内的岩层中,分别钻取不同岩性,单层厚度大于2m的各分岩层的岩样。
3.4 弯曲强度试件取样在做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试验中需测试该岩层弯曲强度,要求试件长轴平行岩层层面,最好采取岩块做试件;如用钻机,应平行岩层层面钻取岩芯,岩芯直径大于50mm。
岩石的几种试验法
![岩石的几种试验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5039c58bd63186bcebbc90.png)
实验一 岩石的抗拉强度实验一、原理抗拉强度是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岩石的抗接强度远小于其抗压强度,故在受载时,岩石往往首先发生拉伸破坏,这一点在地下工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直接拉伸试验受夹持条件等限制,岩石的抗拉强度一般均由间接试验得出。
在此采用国际岩石学会实验室委员会推荐并为普遍采用的间接拉伸法(劈裂法,又舟巴西法)测定岩样的抗拉强度。
由弹性理论可以证明,圆柱或立方形试件劈裂时的抗拉强度由下式确定DtP ubt πσ2=式中:P u —试件破坏时的荷载;D —圆柱体试件的直径或立方体试件高度; t —圆柱体试件厚度或立方体试件宽度。
止式认为在试件破裂面上的应力为均匀拉应力,实际上在试件受压接触点处,压应力值大于均匀拉应力值的12倍以上,然后迅速下降,以圆柱试件为例,在距圆柱试件中心大约0.8r (半径)处,应力值变为零,然后变为拉应力,至圆板中心附近拉应力取最大值,因此做劈裂试验时常在圆柱样中心附近首先产生拉伸断裂,圆柱体试件受压直径面上的应力分布如图1-1所示。
图1-1二、仪器设备1.压力机,规格10吨;2.试样加工设备:钻石机、切石机、磨光机、卡尺、角尺、测量平台、放大镜、金刚砂、玻璃板、烘箱、干燥器等;3.垫条:直径为1.5mm或为2.0mm的钢丝。
三、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规格为υ5厘米或5×5厘米的岩样,每组3个,加工允许尺寸误差小于0.2mm,两端面平行度小于0.1mm,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小于0.25度。
对于非均质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比应满足标准试样的要求。
2.试样安装将准备好的试样连同垫条按图1-1所示的形式旋转在压力机上下压板间,然后调整压力机的横梁或活塞,使试样固定,应注意使试样上、下两垫条刚好位于包含压力机加荷板中心线的垂直面内,以避免荷载的偏心作用。
3.施加荷载以每秒3~5kg/cm2的加荷速率加压,直至试样破坏,记录最大破坏荷载,并描述试样破坏情况。
岩石抗张强度测试方法与分析
![岩石抗张强度测试方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13dd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b.png)
岩石抗张强度测试方法与分析岩石的抗张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外部张力作用时,能够抵抗张力的能力。
了解岩石的抗张强度对于地质勘探、岩石工程和矿山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岩石抗张强度测试的常用方法及其分析。
一、试样制备在进行岩石抗张强度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制备试样。
根据实际需求和试验标准的要求,通常使用圆柱形或矩形的试样。
制备试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试样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拉伸试验1. 多普勒剪切试验(DST)多普勒剪切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岩石抗张强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施加正交拉伸和压剪双向力来模拟岩石的实际受力状态。
试验时,将试样固定在试验机的夹具上,施加垂直方向的拉伸和平行方向的压剪力,测量试样的变形和破坏强度。
2. 弹性剪切试验弹性剪切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横向剪切力来测定岩石抗张强度的方法。
试验时,将试样固定在试验机的夹具上,施加横向剪切力,测量试样的变形和破坏强度。
3. 拉伸试验机拉伸试验机是进行岩石抗张强度测试的关键设备。
通过施加一定的拉伸力,并记录试样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情况,从而评估岩石的抗张强度。
三、测试数据分析在进行岩石抗张强度测试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1. 极限张力分析通过测定试样破坏时的最大张力值,来评估岩石的极限抗张强度。
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图,并从曲线中确定最大应力点。
2. 应力松弛分析应力松弛是岩石在受到持续拉伸力作用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应力逐渐减小的现象。
通过测试不同时间的应变数据,可以观察到应力松弛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岩石的松弛特性。
3. 断裂韧度分析断裂韧度是指岩石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张延展性的能力。
通过测定试样的延伸长度并计算能量消耗,可以评估岩石的断裂韧度。
四、影响因素分析岩石的抗张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的性质、结构、水分含量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
在测试和分析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抗张强度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岩石力学实验-单轴抗拉试验
![岩石力学实验-单轴抗拉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0fdab108af1ffc4fff47ac43.png)
实验五、煤(岩)石单轴抗拉强度测试一、实验目的煤(岩石)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称为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简称抗拉强度。
通常所说的抗拉实验是指直接拉伸破坏实验,如金属拉伸实验。
由于煤(岩石)进行直接拉伸实验在准备试件方面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采用间接拉伸实验方法,来测试岩石的抗拉强度。
劈裂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1)钻石机或车床,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2)劈裂法实验夹具,或直径2.0mm钢丝数根。
(3)游标卡尺(精度0.02mm),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和百分表。
(4)材料试验机。
三、实验原理在压应力的作用下,沿圆盘直径y-y的应力分布图。
在圆盘边缘处,沿y-y方向(σy)和垂直y-y方向(σT)均为压应力,而离开边缘后,沿y-y方向仍为压应力,但应力值比边缘处显著减少,并趋于均匀化;垂直y-y方向(σΤ)变成拉应力。
并在沿y-y的很长一段距离上呈均匀分布状态,虽然拉应力的值比压应力值低很多,但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很低,所以试件还是由于x方向的拉应力而导致试件沿直径的劈裂破坏,破坏是从直径中心开始,然后向两端发展,反映了岩石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要低得多的事实。
四、实验步骤(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2)检查试件加工精度,测量试件尺寸,填入记录表内。
(3)选择材料试验机度盘时,一般应满足下式:0.2P0<P max<0.8P0式中P max——预计最大破坏载荷,kN;P0——材料实验机度盘最大值,kN。
(4)通过试件直径的两端,沿轴线方向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线作为加载基线。
把试件放入夹具内,夹具上、下刀刃对准加载基线,用两侧夹持螺钉固定好试件,或用两根直径 2.0mm的钢丝放在加载基线上,钢丝间用橡皮筋固定。
(5)把夹好试件的夹具或夹好钢丝的试件放入材料试验机的上、下承压板之间,使试件的中心线和材料试验机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岩石抗压抗剪测试方法
![岩石抗压抗剪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8025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f.png)
岩石抗压抗剪测试方法引言:岩石是地壳中的重要构成物质,其力学性质对于地质灾害预防和工程设计至关重要。
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是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通过测试可以得到岩石的力学参数,为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岩石抗压抗剪测试的方法。
一、岩石抗压测试方法岩石抗压测试是评估岩石抗压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测试中,首先需要取得岩石样本,通常使用岩芯钻取或者岩石钻探等方式获取。
然后,将岩石样本放置于试验机上,施加垂直于岩石样本的压力。
通过增加压力,观察岩石样本的破坏过程,记录下岩石的破坏强度。
岩石抗压测试可以使用不同的试验设备,如压力机、岩石力学试验机等。
在测试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方式,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确保岩石样本的制备质量,如样本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的处理等。
3. 控制试验速度,以避免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 对于不同类型的岩石,可以采用不同的加载方式,如静态加载、动态加载等。
二、岩石抗剪测试方法岩石抗剪测试是评估岩石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测试中,通常使用直剪试验或者剪切试验来测定岩石的抗剪强度。
直剪试验是将岩石样本切成两个相邻的平行平面,然后施加剪切力来测定岩石的抗剪强度。
剪切试验是将岩石样本放在试验机上,施加剪切力来测定岩石的抗剪强度。
岩石抗剪测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方式,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确保岩石样本的制备质量,如样本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的处理等。
3. 控制试验速度,以避免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 对于不同类型的岩石,可以采用不同的加载方式,如剪切速率、剪切方向等。
三、岩石抗压抗剪测试结果的分析通过岩石抗压抗剪测试,可以得到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断岩石的力学性质,如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等。
同时,可以评估岩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一 煤和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
![实验一 煤和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23445b11a37f111f1855b65.png)
3.轴向偏差检查。将试件立方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件垂直侧边,要求两者之间无明显缝隙
(三)试件数量
每种状态下同一层煤或岩石试件一般不少于3个。
四、实验原理
垂直或平行岩层层理方向对试块进行加载,试件的破坏载荷与试件的横截面积之比即为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
4.要在试件加上保护罩;
5.选择合适的加载速率。
八、数据处理
表1-2
试件编号
加载前试件直径D/mm
加载前试件高h/mm
初始截面积F/cm2
破坏载荷P/kN
强度
/MPa
1
50.06
100
19.67
8.181
4.17
2
50.04
100
19.66
11.030
5.62
3(舍弃)
50.06
100
19.67
62.550
31.86
平均
50.05
100
19.67
9.741
试件单向抗压强度:R= =9.741/19.67 =4.95MPa
式中R—试件单向抗压强度,MPa;
P—试件破坏荷载,kN;
F—试件初始截面积, 。
九、误差分析
1.试件加工过程中存在误差、不能完全接近标准试件;
2.实验设备本身的系统误差
2.检验工具。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及百分表、游标卡尺(精度0.02mm)、直角尺。
3.材料实验机。
三、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
(一)标准试件规格
标准试件采用直径为 cm的圆柱体,高径比为2 。如没有条件加工圆柱体试件,可采用5cm 5cm 5cm的方柱体。
岩石力学实验-岩石剪切强度试验
![岩石力学实验-岩石剪切强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fb83ecc6c85ec3a86c2c54e.png)
实验七、岩石抗剪强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岩石抗剪实验所用模具的结构组成、掌握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处理的办法二、实验仪器及工具(一)设备1、材料实验机2、变角剪切夹具(二)量具游标卡尺三、实验原理通过变角剪切夹具作用在试块上的力P可分解为与剪切面垂直的正应力和与剪切面平行的剪应力。
当P大到某一值时,剪应力大于岩石的黏聚力与因正应力而产生的摩擦力之和时,岩石即被剪切破坏。
此时,可通过已知的α值和破坏载荷P,计算得到几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最终通过绘图和计算求得岩石的黏聚力C与内摩擦角ψ。
四、实验步骤1、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描述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在45o~65o范围内选择3个或5个以上剪切角度并在试件上画出剪切线;3、检查试件加工精度,测量试件尺寸;4、估算试样最大破坏载荷P max,满足0.2P0<P max<0.8P0(P0为试验机加载最大值);5、调整材料试验机度盘指针为零,使材料试验机处于工作状态;6、夹具与试件调整好后,以0.5~1.0MPa/s的速度加载直至破坏;7、对试件破坏情况进行描述或摄影。
五、实验内容1、学会材料实验机的操作方法及变角剪切模具的使用方法;2、学会变角剪切实验方法,岩石的内摩擦角及黏聚力的计算方法。
六、实验注意事项1、记录岩石试件的完整状态及加工精度;2、选择合适的材料实验机或度盘值;3、选择合适的倾角α。
α<40o时试件可能因在过大的σ作用下,不按预定的剪切面破坏,呈现单向压缩时破坏现象。
α>65o时可能引起拉应力,使试块呈现拉伸破坏; 4、选择合适的加载速率七、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处理1、当倾角α=40o 时,取试样一做剪切强度试验: 试样一厚度:71.77mm 试样一宽度:72.59mm 试样一长度:72.89mm 试件所受试验力开始至时间破坏过程受力图:试件剪断破坏载荷为86.59KN ;试件剪切破坏后的情况:2、当倾角α=50o 时,取试样二做剪切强度试验:试样二尺寸大小如下: 试样二厚度:71.10mm 试样二宽度:72.74mm试样二长度:71.25mm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72143214285356427498569640711782853924995106611371208127913501421149215631634170517761847岩石剪切强度(试样一)试验力(N)位移(mm)试件剪断破坏载荷为73.02KN ;试件剪切破坏后的情况:o 试样三厚度:71.55mm 试样三宽度:71.14mm 试样三长度:71.81mm 试件所受试验力开始至时间破坏过程受力图: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14283124165206247288329370411452493534575616657698739780821862903944985102610671108岩石剪切强度(试样二)试验力(N)位移(mm)试件剪断破坏载荷为63.02KN;试件剪切破坏后的情况:八、心得体会通过此次实验,让我加深了对煤岩剪切强度试验的认识,学会了怎样测定煤岩的剪切强度,在测量环节充分认识到,做实验要时刻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导致误差增大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岩石剪切试验方法与分析
![岩石剪切试验方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d572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0.png)
岩石剪切试验方法与分析岩石剪切试验是地质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岩石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以及相关数据分析。
1. 基本原理岩石剪切试验是模拟岩石受力的实验方法,通过施加剪切力来破坏岩石结构,从而测定岩石的抗剪强度。
在剪切试验中,先将岩石样品制成规定的几何形状,通常为直角 prismatic 条样。
然后施加剪切力,使样品产生变形和破坏,观察并记录相应的力学参数。
2. 实验方法2.1 样品制备在进行岩石剪切试验之前,首先需要制备代表性的岩石样品。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岩石样本,并根据试验要求将其切割成规定的尺寸和形状。
常用的样品形状有直角 prismatic 样品、圆柱样品等。
2.2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式岩石剪切试验中常用的装置是剪切试验机。
样品通过夹具固定在试验机上,施加上下剪切力来产生相对位移。
常用的加载方式有恒速加载和恒应变加载。
前者是以给定的速度施加剪切力,后者则是根据样品的变形情况来调整施力。
2.3 数据记录在进行剪切试验时,需要实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数据。
常用的记录方式有横向应变计、纵向应变计和负荷电子称等。
通过这些装置,可以准确测量样品的变形情况和受力情况。
3. 数据分析剪切试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常见的分析参数有岩石的抗剪强度、剪胀特性、破坏模式等。
3.1 抗剪强度岩石的抗剪强度是指在一定的剪切应力作用下,岩石样品发生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应力。
通过剪切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确定岩石的抗剪强度。
通常,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可用斜率来表示。
3.2 剪胀特性剪胀是指岩石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的体积变化。
剪胀特性对岩石的工程性能具有很大影响。
通过观察试验中的径向应变,可以评估岩石的剪胀特性。
3.3 破坏模式剪切试验中,岩石样品会出现不同的破坏模式,如剪切破裂、折裂、压碎等。
破坏模式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岩石的稳定性和工程应用潜力。
(完整版)实验三岩石的剪切强度试验
![(完整版)实验三岩石的剪切强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f397dc1767f5acfa1c7cdba.png)
实验三 岩石的剪切强度试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岩石在剪切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抗剪切强度,是反映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剪切实验根据剪切面上有无正应力分为直剪实验和压剪实验。
通过采用压剪实验即角模压剪实验测得岩石的内摩擦角和黏聚集力。
通过本实验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了解岩石抗剪实验所用模具的结构组成、掌握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一)设备1. 材料实验机。
2. 岩石试样加工机械: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3. 变角剪切夹具。
(二)量具1. 游标卡尺,精度0.02mm 。
2. 钢板尺。
3. 直角尺。
4. 百分表架。
5. 百分表。
6. 水平检测台。
三、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 (一) 标准试件采用5cm ×5cm ×5cm 的正方形试件。
(二) 加工精度1. 试件各边长公差不得超过+0.3−0.1mm2. 两端面不平行度不大于0.1mm 。
3. 相邻两平面的不垂直度:将试件放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件垂直边侧,要求两者之间无明显缝隙 (三) 试件数量应根据实验方式确定,当取5个以上的剪切角度,每个角度下做一个试件的剪切试验时,所需试件最低数量为5个;当取3个角度,每个角度下做3个试件的剪切实验,取其算术平均值时,所需试件最低数量为9个。
当采取第二种实验方式时,在计算平均值的同时,应计算偏离度。
若偏离度超过20%,则应增补试件数量,使偏离度不大于20%。
四、实验原理通过变角剪切夹具作用在试块上的力P 可分解为与剪切面垂直的正应力和与剪切面平行的剪应力。
当P 大到某一值时,剪应力大于岩石的黏聚力与因正应力而产生的摩擦力之和时,岩石即被剪切破坏。
此时,可通过已知的α值和破坏载荷P ,计算得到几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最终通过绘图和计算求得岩石的黏聚力C 与内摩擦角ψ。
五、实验内容1. 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检测机具,规程对尺寸和精度的要求及检测方法;2. 学会材料实验机的操作方法及变角剪切模具的使用方法;3. 学会变角剪切实验方法,岩石的内摩擦角及黏聚力的计算方法。
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 第1部分:采样一般规定-最新国标
![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 第1部分:采样一般规定-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3d3368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1.png)
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第1部分:釆样一般规定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所需煤样、岩样采样的术语和定义、设备工具和包装器材、技术要求、采样方法、记录与编号、封固与装箱和煤样、岩样后处理工作。
本部分适用于煤及与煤层相关岩层中岩石的基本性质测定及冲击倾向性测试等室内实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356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222煤岩样品采取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3561的本部分。
3.1煤样coal sample采集后基本能保持煤体原有结构和物理状态的煤块。
3.2岩样rock sample采集后基本能保持岩体原有结构和物理状态的岩块。
4 设备工具和包装器材4.1 设备工具采样设备和工具主要有:煤电钻、风镐、地质钻机(钻取煤、岩心)、切割锯。
4.2 包装器材试验样品的包装器材如下:a)具有一定厚度及强度的塑料布、保鲜膜、宽胶带;b)容器、石蜡;c)木屑、泡沫塑料、木箱。
5 技术要求5.1 采样基本要求5.1.1 采样前应提取采样地点的地质综合柱状图,了解清楚采样地点的地层结构。
5.1.2 在研究某一局部地点的煤或岩性质时,应在所研究地点附近,寻找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釆样。
按照GB/T 19222的规定,常规煤样、岩样采样点应避开岩浆岩体侵入区、蚀变区、风化带、冲蚀1带、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区域等地段。
煤样、岩样釆样前应清理煤岩壁,使表面新鲜、平整。
5.1.3 在研究较大范围内的煤岩性质时,应根据岩性变化情况,分别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样。
5.1.4 当沿岩层厚度方向上岩性变化较大时应分别在上、中、下不同层位采样。
岩石力学试验报告
![岩石力学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01eb5f700abb68a982fba2.png)
岩石力学试验报告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班级1姓名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实验中心编2目录一、岩石比重的测定二、岩石含水率的测定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四、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的测定五、岩石凝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测定(抗剪强度试验)六、岩石变形参数的测定七、煤的坚固性系数的测定3实验一、岩石比重的测定岩石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不包括孔隙)在105~110o C下烘至恒重的重量与同体积4o C纯水重量的比值。
一、仪器设备岩石粉碎机、瓷体或玛瑙体、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天平(量0.001克)、烘箱、干燥器、沙浴、比重瓶。
二、试验步骤1、岩样制备:取有代表性的岩样300克左右,用机械粉碎,并全部通过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后待用。
2、将蒸馏水煮沸并冷却至室温取瓶颈与瓶塞相符的100毫升比重瓶,用蒸馏水洗净,注入三分之一的蒸馏水,擦干瓶的外表面。
3、取15g岩样(称准到0.001克)得g 借助漏斗小心倒入盛有三分之一蒸馏水的比重瓶中,注意勿使岩样抛撒或粘在瓶颈45上。
4、将盛有蒸馏水和岩样的比重瓶放在沙浴上煮沸后再继续煮1~1.5小时。
5、将煮沸后的比重瓶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注入蒸馏水,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注意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1。
6、将岩样倒出,比重瓶洗净,最后用蒸馏水刷一遍,向比重瓶内注满蒸馏水,同样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2。
三、 结果:按下式计算:sd g g g gd 12-+=式中:d ——岩石比重;g ——岩样重、克;g 1——比重瓶、岩样和蒸馏水合重、克;g 2——比重瓶和满瓶蒸馏水合重、克;d s——室温下蒸馏水的比重、d s≈1测定次数试样重g(克)比重瓶试样蒸馏水合重g1(克)比重瓶满瓶蒸馏水合重g2(克)试样比重d岩石平均比重dο备注岩石在天然状态下所含水分的重量与岩石烘干后的重量之比为岩石的含水率。
MT煤炭行业标准
![MT煤炭行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f22afc6c85ec3a86c2c5b0.png)
MT煤炭行业标准MT4-1984采煤机用电动机MT40-1987岩石视密度测定方法MT400-1995MT400-1995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尺寸系列MT401-1995MT401-1995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402-1995煤矿生产调度电话用安全耦合器通用技术条件MT403-1995煤矿生产调度人工交换电话总机通用技术条件MT404-1995煤矿生产调度通过式电话总机通用技术条件MT405-1995煤矿生产调度自动交换电话总机通用技术条件MT406-1995煤矿通信井下汇接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407-1995煤矿地面立井提升机综合后备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408-1995MT408-1995煤矿用直流稳压电源MT409-1995甲烷报警矿灯MT41-1987岩石孔隙率测定方法MT410-1995刨煤机型式和基本参数MT411-1995YBI系列装岩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MT412-1995隔爆型电气设备低压接线端子MT413-1995矿用本质安全型数字式绝缘电阻表通用技术条件MT414-1995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基本参数和尺寸MT415-1995矿用圆环链用开口式连接环检验规范MT416-1995装煤机通用技术条件MT417-1995液压支架产品质量分等MT418-1995液压升柱器MT419-1995MT419-1995液压支架用阀MT42-1987岩石吸水性测定方法MT420-1995高水充填材料MT421-1996煤矿用主要通风机现场性能参数测定方法MT422-1996煤矿粉尘粒度分布测定方法(质量法) (2005重新确认有效)MT422-1996煤矿粉尘粒度分布测定方法(质量法)MT423-1995空气中甲烷校准气体技术条件MT424-1995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校准仪通用技术条件MT425-1995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MT426-1995氯酸盐生氧起动器技术条件MT427-1995超氧化钾片状生氧剂技术条件MT428-1995煤矿用隔爆型电铃MT429-1995煤矿用隔爆型低压电缆接线盒MT43-1987岩石含水率测定方法MT44-1987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定方法MT440-1995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MT441-1995巷道掘进混合式通风技术规范MT442-1995MT442-1995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程序编制通用规则MT443-1995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用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444-1995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技术条件MT445-1995煤矿用高浓度热导式甲烷传感器技术条件MT446-1995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技术条件MT447-1995煤矿用电化学式氧气传感器技术条件MT448-1995煤矿用超声波旋涡式风速传感器技术条件MT449-1995MT449-1995煤矿用钢丝绳牵引输送带阻燃抗静电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2005重新确认有效)MT449-1995煤矿用钢丝绳牵引输送带阻燃抗静电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45-1987煤和岩石变形参数测定方法MT450-1995MT450-1995煤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阻燃抗静电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450-1995煤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阻燃抗静电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2005重新确认有效)MT451-1995MT451-1995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MT452-1995许用火焰灯技术条件MT453-1995MT453-1995隔绝式压缩氧呼吸器MT454-1995压缩呼吸器和压缩氧自救器用二氧化碳吸收剂—氢氧化钙技术条件MT455-1995矿灯充电架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455-2006矿灯充电架型号编制方法MT456-1995菱形金属网编网机MT457-1995水力采煤手动水枪通用技术条件MT458-1995MT458-1995滑移顶梁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MT459-1995MT459-1995煤矿机械用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MT46-1987煤和岩石三轴强度及变形测定方法MT461-1995煤矿装载机械密封润滑履带总成MT462-1995多刃镶齿盘形滚刀MT463-1995矿用圆环链用扁平接链环检验规范MT464-MT464-1995矿用刮板输送机通用安全技术条件MT465-1995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检验规范MT466-1995刮板输送机用液力偶合器易爆塞MT467-1996MT467-1996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MT47-1987煤和岩石单向抗拉强度测定方法MT47-1987煤和岩石单向抗拉强度测定方法煤炭工业部MT470-1996矿井地震勘探仪MT471-1996频率测深仪通用技术条件MT472-1996MT472-1996悬臂式掘进机液压缸内径、活塞杆及销轴直径系列MT473-1996装煤机型号编制方法MT474-1996装煤机型式与参数MT475-1996MT475-1996悬臂式掘进机回转支承型式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MT476-1996YBC系列采煤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MT477-1996YBU系列掘进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MT478-1996YBS系列刮板输送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MT479-1995煤矿酸性水中硝酸根离子的测定方法MT48-1987煤和岩石抗剪测定方法MT480-1995煤矿酸性水中可溶性固体的测定方法MT481-1995煤矿酸性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方法MT482-1995煤矿酸性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方MT482-1995煤矿酸性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方法MT483-1995煤矿酸性水中铁离子的测定方法MT484-1995煤矿酸性水中铝离子的测定方法MT485-1995煤矿酸性水中钙离子的测定方法MT486-1995煤矿酸性水中镁离子的测定方法MT487-1995矿用摆线液压马达试验方法MT488-1995矿用摆线液压马达产品质量分等MT489-1995矿用液压轴向柱塞泵试验方法MT49-1987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方法MT490-1995矿用液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产品质量分等MT491-1995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通用技术条件MT492-1995煤矿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质量分等MT493-1995顺槽用破碎机通用技术条件MT493-2002顺槽用破碎机MT494-1995顺槽用破碎机型式与参数MT495-1995刮板输送机用紧链器MT496-1995综采用刮板输送机产品质量分等MT497-1995综采用刮板输送机井下工业性试验规范MT498-1995CKJ 系列交流真空接触器维修检验技术规范MT499-1995露天矿 35kV 和 66kV 移动变电站MT499-1995露天矿35kV和66kV移动变电站MT500-1996煤矿用气动局部通风机MT501-1996长钻孔煤层注水方法MT501-1996长钻孔煤层注水方法(2005重新确认有效)MT502-1996粉尘采样器检定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503-1996光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503-1996光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05重新确认有效)MT504-1996触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504-1996触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05重新确认有效)MT505-1996声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05重新确认有效)MT505-1996声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506-1996矿用降尘剂性能测定方法(2005重新确认有效)MT506-1996矿用降尘剂性能测定方法MT507-1995煤岩分析方法一般规定MT51-1994硫化氢检测管MT515-1995MT515-1995煤矿岩巷掘进机械设备噪声测定方法MT516.1-1995煤矿液压凿岩机用钎具波形螺纹MT516.2-1995煤矿液压凿岩机用钎具钎头MT516.3-1995煤矿液压凿岩机用钎具钎杆MT516.4-1995煤矿液压凿岩机用钎具接杆套MT517-1995煤矿钻井机用齿滚刀通用技术条件MT518-1995钻井井筒永久支护通用技术条件MT519-1995煤矿许用导爆索技术条件MT519-2006 煤矿许用导爆索MT519-2006MT519-2006煤矿许用导爆索MT52-1996煤矿用岩石电钻MT520-1995煤矿雷管生产厂防静电安全规程MT521-1995煤矿坑道常规地质钻探用钻杆MT521-2006煤矿坑道钻探用常规钻杆MT522-1995矿用高强度圆环链检验规范MT522-2004矿用高强度圆环链检验规范MT523-1995防爆低能γ-γ组合测井仪MT524-1995防爆水压记录仪MT525-1995LCZ-80 型微电脑超声波流量计MT525-1995LCZ-80型微电脑超声波流量计MT526-1995LCD 系列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MT526-1995LCD系列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MT527-1995MT527-1995机械振动给料机MT528-1995滚筒式泥浆固液分离机MT529-1995MT529-1995煤矿用伸缩带式输送机参数MT53-1980静电显影记录仪MT530-1995煤矿井下紧急闭锁开关MT531-1995MT531-1995煤矿用速度传感器MT532-1996液压凿岩机用钎头产品质量分等MT533-1996液压凿岩机用钎杆产品质量分等MT534-1996液压凿岩机用接杆套产品质量分等MT535-1996液压凿岩机用接杆钎尾产品质量分等MT535-1996液压凿岩机用接杆钎尾产品质量分筹MT536-1996煤矿用岩石钻头MT537-1996煤钻头MT538-1996煤钻杆MT539-1996煤矿用电动锚杆钻机通用技术条件MT539-2006煤矿用电动锚杆钻机MT54-1981CJ-1000测井绞车MT540-1996底卸式吊桶MT541.1-1996悬臂式掘进机检修规范整机部分MT541.2-1996悬臂式掘进机检修规范机械部分MT541.3-1996悬臂式掘进机检修规范电控部分MT542-1996单体支柱柱鞋MT543-1996滑槽带式输送机MT544-1996矿用液压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试验方法MT545-1996矿用液压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产品质量分等MT546-1996矿用液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产品质量分等MT547-1996转子式混凝土喷射机MT547-2006 转子式混凝土喷射机MT547-2006转子式混凝土喷射机MT548-1996单体液压支柱使用规范MT548-1996单液压支柱使用规范MT549-1996单体液压支柱维修规程MT55-1981信号继电器MT550-1996大采高液压支架技术条件MT551-1996铺网液压支架技术条件MT552-1996MT552-1996端头液压支架技术条件MT553-1996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MT554-1996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MT555-1996MT555-1996大倾角液压支架技术条件MT556-1996液压支架设计规范MT557-1996立井罐道用冷弯方形空心型钢MT558.1-2005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第1部分:聚乙烯管材MT558.1-2005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第1部分:聚乙烯管材MT558.2-1996煤矿用聚氯乙烯(硬)管材MT558.2-2005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第2部分聚氯乙烯管材MT558.2-2005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第2部分:聚氯乙烯管材MT558.3-2005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第3部分:玻璃钢管材MT559-1996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橡胶缓冲托辊安全性能检验规范MT560-1996煤的热稳定性分级MT561-1996煤的固定碳分级MT562-1996煤中磷分分级MT563-1996煤矿用携带型气体测定仪器通用技术条件MT564-1996煤矿用携带型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技术条件MT569-1995矿用板翅式冷却器技术条件MT57-1993煤粉浮沉试验方法MT570-1996MT570-1996煤矿电气图专用图形符号MT572-1996矿用液压多路换向阀试验方法MT573-1996矿用液压齿轮泵试验方法MT574-1996煤矸石生物肥料技术条件MT575-1996YBRB系列泵站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MT576-1996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活塞和活塞杆用带支承环的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MT576-1996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活塞和活塞杆用带支承环的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MT577-1996MT577-1996悬臂式掘进机履带机构型式与参数MT578-1996MT578-1996悬臂式掘进机用套筒刮板链MT579-1996MT579-1996悬臂式掘进机履带板及其销轴MT58-199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MT580-1996MT580-1996采煤机油封技术条件MT581-1996矿用内曲线液压马达试验方法MT586-1996装煤机传动齿轮箱检验规范MT587-1996液压支架结构件制造技术条件MT588-1996煤矿用防爆柴油机胶套轮/齿轨卡轨车技术条件MT589-1996煤矿用防爆柴油机钢轮-齿轨机车及齿轨装置MT589-1996煤矿用防爆柴油机钢轮/齿轨机车及齿轨装置MT59-1981AJH型氧气呼吸器校验仪MT590-1996煤矿井下钢丝绳牵引卡轨车技术条件MT591-1996煤矿井下用紧急制动装置MT592-1996矿用隔爆型低压交流双速真空电磁起动器MT593.1-1996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第1部分∶人工冻土试验取样及试样制备方法MT593.2-1996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第2部分∶土壤冻胀试验方法MT593.4-1996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第4部分∶人工冻土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方法MT593.5-1996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第5部分∶人工冻土三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MT593.6-1996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第6部分∶人工冻土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方法MT593.7-1996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第7部分∶人工冻土三轴剪切蠕变试验方法MT594-1996煤显微组分荧光光谱测定方法MT595-1996煤显微组分荧光强度测定方法MT596-1996烟煤粘结指数分级MT597-1996煤中氯含量分级MT6-1975瓷吊线器MT60-1995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量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MT61-1997煤矿许用炸药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619-1996煤炭试验室分级和评定MT62-1997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620-1996煤炭分析用马弗炉控温仪技术条件MT621-1996矿井生产检查煤样采取方法MT621-2006矿井生产检查煤样采取方法MT622-1996五日生化需氧量简易测定方法MT623-1996煤炭脱硫工艺效果评定方法MT624-1996煤矿用隔爆型控制按钮MT625-1996煤矿用隔爆型信号开关MT626-1996矿井均压防灭火技术规范MT627-1996煤矿带式输送机易熔合金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628-1996气体检测管用圆筒形负压式采样器技术条件MT629-1996气体检测管用圆筒形正压式采样器技术条件MT63-1982短延期电雷管MT630-1996气体检测管用蛇腹形负压式采样器技术条件MT631-1996煤矿用风电甲烷闭锁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632-1996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MT633-1996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技术规范MT634-1996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MT635-1996矿井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测定方法MT636-1996矿井主要通风机优选程序编制通用规则MT637-1996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MT638-199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MT638-199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2005复审确认有效)MT639-1996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方法MT64-1982煤矿许用电雷管MT640-1996煤矿用安全钻机参数系列(2005复审确认有效)MT640-1996煤矿用安全钻机参数系列MT641-1996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测定方法MT642-1996管道瓦斯抽放综合参数测定仪技术条件(2005复审确认有效)MT642-1996管道瓦斯抽放综合参数测定仪技术条件MT643-1996MT643-1996滚筒采煤机用三层复合材料滑动轴承MT644-1997气垛支架MT645-1997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与相邻槽形托辊组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MT646-1997摩擦式金属支架MT646-1997摩擦式金属支柱MT647-1997煤矿用设备开停传感器MT648-1997煤矿用胶带跑偏传感器MT649-1997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MT65-1995水胶炸药技术条件MT650-1997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MT651-1997煤用跳汰机清水性能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652-1997煤用浮选机清水性能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653-1997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布置的主要尺寸MT654-1997MT654-1997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MT655-1997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技术条件MT656-1997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机架型式与基本尺寸MT657-1997TLL型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MT658-1997煤矿用特殊型铅酸蓄电池MT659-1997GXS细粒分级筛MT66-1995乳化炸药技术条件MT660-1997煤用振动筛规格尺寸系列MT661-1997MT661-1997煤矿井下用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662-1997滚筒采煤机喷雾降尘用喷嘴基本尺寸MT663-1997煤矿用反井钻机产品质量分等MT664-1997煤矿用反井钻机钻杆MT668-1997煤矿用阻燃钢丝绳芯输带技术条件MT668-1997煤矿用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技术条件MT669-1997煤矿用阻燃钢丝绳牵引输送带技术条件MT669-1997煤矿用阻燃钢丝绳牵引输送带技术条件(2005重新确认有效)MT67-1994一氧化碳检测管MT67-2006一氧化碳检测管MT670-1997煤矿井下牵引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规范MT671-1997煤矿采掘工作面用隔爆型潜污水电泵技术条件MT671-2005煤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MT672-1997煤矿水害防治水化学分析方法MT674-1997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MT675-1997露天煤矿边坡模拟试验方法MT676-1997MT676-1997悬臂式掘进机用支重轮结构与参数MT677-1997矿用全方位钻孔测斜仪通用技术条件MT678-1997矿用密度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MT679-1997矿用瑞利波探测仪通用技术条件MT68-1992自动电压控制型酸性矿灯充电架通用技术条件MT68-2002矿灯充电架MT680-1997矿用本质安全型便携式微型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MT681-1997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技术条件MT682-1997MT682-1997悬臂式掘进机电控设备系列与参数MT684-1997矿用提升容器重要承载件无损探伤方法与验收规范MT685-1997高位翻车机MT686-1997圆环链爬车机MT687-1997煤矿井下移动式空气压缩机MT688-1997煤矿用锚杆钻机通用技术条件MT689.1-1997刨煤机出厂检验规范MT689.2-1997刨煤机型式检验规范MT69-1995顺槽用刮板转载机型式与参数MT690-1997雷管生产线导静电地面、台面电阻值测定方法MT691-1997雷管生产线静电电位测定方法MT692-1997煤矿瓦斯抽放技术规范MT693-1997矿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通用技术条件(2005复审确认有效)MT693-1997矿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通用技术条件MT694-1997煤矿用自动隔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05重新确认有效)MT695-1997煤矿用高倍数泡沫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MT696-1997煤矿用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697-1997煤矿用燃油惰气发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698-1997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MT699-1997煤矿采空区阻化汽雾防火技术规范MT7-1975吊线线夹MT70-1983HZJA型金属支柱MT700-1997煤矿防火用阻化剂通用技术条件MT701-1997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MT702-1997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703-1997煤矿用携带型电化学式一氧化碳测定器技术条件MT704-1997煤矿用携带型电化学式氧气测定器技术条件MT705-1997煤矿用隔爆型低压插销MT706-1997一般兼矿用本质安全型安全栅MT707-1997煤自然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MT707-1997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MT708-1997煤自燃性测定仪技术条件MT709-1997煤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MT71-1997MT71-1997矿用圆环链用开口式连接环MT710-1997煤矿用隔爆型插销开关MT711-1997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MT712-1997煤矿防尘措施的分级除尘效率测定方法(2005重新确认有效)MT713-1997煤矿粉尘真密度测定方法(2005年重新确认有效)MT713-1997煤矿粉尘真密度测定方法MT714-1997煤粉生产防爆安全技术规范MT715-1997矿用防爆电磁阀通用技术条件MT716-1997煤矿重要用途钢丝绳验收技术条件MT716-2005MT716-2005煤矿重要用途钢丝绳验收技术条件MT717-1997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MT718-1997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安全栅MT719-1997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MT72-1998MT72-1998边双链刮板输送机用刮板。
GB/T50266-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条文
![GB/T50266-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8f71e53186bceb19e8bb7b.png)
因为岩石的吸水性能和单轴抗压强度对岩石的风化程度及岩石中
微裂隙的发育程度较为敏感 采用抗压试件使资料成果更趋完整
本条说明同第
条的说明
膨胀性试验
岩石膨胀性试验是测定天然状态下含易吸水膨胀矿物岩 石的膨胀性质 如粘土岩类岩石 其它岩石也可采用本标准 主要 包括下列内容
岩石自由膨胀率是岩石试件在浸水后产生的径向和轴向 变形分别与试件直径和高度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
条件下的三向压缩强度 据此计算岩石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
参数 本试验采用等侧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 是指适用于三
向应力状态中的特殊情况 即
在进行三轴压缩试验
的同时 应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试验
侧压力值的选定 主要依据三轴试验机的性能和岩石性
质 试件采取防油措施的原因 是为了避免因油液渗入试件而影
下的含水率 其它试验要求的烘干试件 仍按试验规定的烘干标
准执行
对于含有结晶水矿物的岩石 含水率试验应降低烘干温
度 在未取得充分论证之前 对这类岩石的含水率试验 可用烘干
温度
或者用抽气干燥缸在真空压力表读数为
及
的温度范围内使之干燥
本试验采用称量控制 将试件反复烘干至称量达到恒量为
止 如果在对某些岩石作了烘干研究 取得论证后 也可改用时间
注意的主要问题作如下说明
回弹 当加压方向与地面不相垂直时 考虑安全的原因 允许保持
一小压力 这时岩体回弹是不充分的 所计算的岩体弹性模量值可
能偏大 应在记录中预以说明
柔性承压板中心孔法变形试验中 当承压板直径大于
时 由于岩体中应力传递至深部 需要一定时间过程 稳定读数时
间应适当延长 各测表应同时读取变形稳定值 应注意保护钻孔
室内岩石试验(直剪)
![室内岩石试验(直剪)](https://img.taocdn.com/s3/m/fc3bdaa2f524ccbff121842d.png)
五、试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剪切载荷施加要求: (1)按预估最大剪切载荷分10~12级。每级载荷的大小, 软岩可按法向应力的5~10%计算,软弱结构面可按法向应 力的2~5%计算。每级载荷施加后,立即测读剪切位移和法 向位移,5min后再测读一次,即可以施加下一级剪切载荷, 当位移明显增大时,可以适当减小级差。峰值前施加的剪 切载荷不应少于l0级。 (2)剪切破坏后,分别将剪切载荷和法向载荷退至零。 若需要可进行摩擦试验。将发生错动的试件复位后,调整 测表,进行同一法向载荷下的摩擦试验即抗剪试验。
土 样 剪 切 后
制样(直径90mm、高 30mm)
携带式岩多功能试验系统
⑻.
土的直剪试验(直接测试钻孔取芯土的抗剪指标);
土 样 剪 切 后
二、仪器设备
——切石机、磨石机;
磨石机
切石机
三、操作步骤
混凝土与岩石 胶接面 岩 石
测定
岩石 软弱 结构 面
三、操作步骤
1、试件制备
1)岩石 (1)试件可用岩芯或岩块加工制成。试件在采取、运输和制备 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裂缝。
岩石的抗剪强度通常有三种: 2、抗切强度—— 将岩石试件在法向荷载等于 零的情况下加水平荷载产生水平 方向的断裂试验。由于法向荷载 为零,内摩擦系数不起作用,抗 剪强度只取决于内聚力。这种试 验一般只校核抗剪断试验所求得 的内聚力C值(即抗切强度)。
τ
一、基本原理
岩石的抗剪强度通常有三种: 3、抗剪强度—— 将岩石试件密合置于另一试 件之上,在法向荷载作用下,加 水平荷载产生水平位移,其间没 有内聚力,剪应力只取决于试件 间摩擦力,此试验以求岩石的摩 擦系数(即抗剪强度)
岩石直剪强度试验
主讲:付 小
1-2岩石强度实验
![1-2岩石强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2d253dfa45177232e60a2b5.png)
2.2实验测定内容实验测定内容包括:(1)单向抗压强度;(2)单向抗拉强度;(3)弹性模量;(4)泊松比;(5)内聚力;(6)内摩擦角。
2.3实验设备(1)抗剪实验采用的仪器设备为:WE-6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见图2.1。
(2)抗压和变形实验采用的仪器设备为:①WE-3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见图2.2;②静态电阻应变仪(型号YJ-31 );③电阻应变计(型号:BF120〜10AA ;电阻值:120.2 ±.1欧姆;灵敏系数:2.14 土%;级别:A),见图2.3。
(a)WE-6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b )抗剪夹具(变角图2.1 WE-6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与抗剪夹具图2.2 WE-3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图2.3静态电阻应变仪与电阻应变计(3)抗拉实验采用的实验设备为:WE-1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图2.4)2.4测量工器具(1)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2)天平(最大量程1000g,精确值1g);(3)水平检测台。
2.5实验米用标准实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标准》(1987-11-18发布,1987-12-10 实施)规定的“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进行实验测定,包括:MT-38-87 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的采样一般规定;MT-44-87 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定方法;MT-45-87 煤和岩石变形参数测定方法;MT-46-87 煤和岩石抗拉强度测定方法;MT-47-87 煤和岩石抗剪实验方法。
(a)静态电阻应变仪(b)电阻应变计(a)WE-1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b )抗拉夹具图2.4 WE-1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与抗拉夹具表2.1各项实验所需标准式样尺寸与数量表测定项目标准式样尺寸(cm) 标准式样最低数量单向抗压强度直径5,高10 3个变形参数直径5,高10 3个单向抗拉强度直径5,咼2.5 3个抗剪强度直径5,高10 5个2.6岩样加工为测定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质,首先要对原始岩样进行加工,使其符合测量标准,方可进行测定。
煤和岩石抗剪试验方法
![煤和岩石抗剪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3b7ed358f5f61fb73666e3.png)
煤和岩石抗剪试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能加工成规则试件的煤和岩石抗剪试验。
用试验结果绘制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的关系曲线,求得煤或岩石的内磨擦角υ和凝聚力C 。
1.1 设备、量具 a. 材料试验机;b. 岩石试样加工机械: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c. 变角剪切夹具(图1)。
d. 游标卡尺,精度0.02mm ;e. 钢板尺;f. 直角尺;g. 百分表架;h. 百分表;i. 水平检测台。
1.2 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和含水状态 a. 标准试件采用正立方体,规格5cm ×5cm ×5cm 。
b. 试件各边长公差不得超过mm 3.01.0+-。
c. 两端面不不平行度不大于0.1mm 。
d. 将试件放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件垂直侧边,要求两者之间无明显缝隙。
e. 试件数量应根据试验方式确定,当取5个以上的剪切角度,每个角度下作1个试件的剪切试验时,所需试件最低数量为5个;当取3个剪切角度,每个角度下3个试件的剪切试验,取其算术平均值时,所需试件最低数量为9个。
当采取第二种试验方式时,在计算平均值的同时,应计算偏离度。
若偏离度超过20%,则应增补试件数量,使偏离度不大于20%。
f. 试件含水状态按《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定方法》第2.4条规定执行。
1.3 试验步骤a. 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b. 在45°~65°范围内选择3个或5个以上剪切角度。
按照不同的剪切角度将试件分组编号,并在试件上画出剪切线。
c. 检查试件加工精度,测量试件尺寸,按剪切方向长、宽各测量二次,取算术平均值,填入记录表内。
d. 选择压力机度盘时,一般应满足下式:0.2P0<P max<0.8P0 (1)式中:P max——预计最大破坏载荷,kN;P0——材料试验机度盘最大值,k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和岩石抗剪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能加工成规则试件的煤和岩石抗剪试验。
用试验结果绘制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的关系曲线,求得煤或岩石的内磨擦角υ和凝聚力C 。
1.1 设备、量具 a. 材料试验机;
b. 岩石试样加工机械: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c. 变角剪切夹具(图1)。
d. 游标卡尺,精度0.02mm ;
e. 钢板尺;
f. 直角尺;
g. 百分表架;
h. 百分表;
i. 水平检测台。
1.2 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和含水状态 a. 标准试件采用正立方体,规格5cm ×5cm ×5cm 。
b. 试件各边长公差不得超过mm 3.01.0+-。
c. 两端面不不平行度不大于0.1mm 。
d. 将试件放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件垂直侧边,要求两者之间无明显缝隙。
e. 试件数量应根据试验方式确定,当取5个以上的剪切角度,每个角度下作1个试件的剪切试验时,所需试件最低数量为5个;当取3个剪切角度,每个角度下3个试件的剪切试验,取其算术平均值时,所需试件最低数量为9个。
当采取第二种试验方式时,在计算平均值的同时,应计算偏离度。
若偏离度超过20%,则应增补试件数量,使偏离度不大于20%。
f. 试件含水状态按《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定方法》第2.4条规定执行。
1.3 试验步骤
a. 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b. 在45°~65°范围内选择3个或5个以上剪切角度。
按照不同的剪切角度将试件分组编号,并在试件上画出剪切线。
c. 检查试件加工精度,测量试件尺寸,按剪切方向长、宽各测量二次,取算术平均值,填入记录表内。
d. 选择压力机度盘时,一般应满足下式:
0.2P0<P max<0.8P0 (1)
式中:P max——预计最大破坏载荷,kN;
P0——材料试验机度盘最大值,kN。
e. 调整材料试验机度盘指针为零,使材料试验机处于工作状态。
f. 夹具与试件调整好后,以0.5~1.0MPa/s的速度加载直至破坏。
g. 对试件破坏情况进行描述或摄影
1.4 试验结果计算和数据整理
图1 变角剪切夹具
1-钢垫板;2-变角剪切夹具上座;3-规则试件;4-变角剪切夹具下座;5-滚柱
a. 单个试件切破坏面AB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按下式计算:
10cos ⨯⋅=
ασF
P
(2)
10sin ⨯⋅=
ατF
P
……………………………………(3) 式中:σ——正应力,MPa ;
τ——剪应力,MPa ;
P ——试件剪断破坏载荷,kN ; F ——剪切面面积,cm 2
; α——试件与水平面的夹角。
b. 每个剪切角度下试件破坏时剪切面上平均正应力p σ和剪应力p τ按下式计算:
i n
i p n σσ11=∑= (4)
i n
i p n ττ1
1=∑= (5)
式中:i σ——每个剪切角度下第i 个试件破坏时,剪切面上的正应力,MPa ;
i τ——每个剪切角度下第i 个试件破坏时,剪切面上的剪应力, MPa ;
n ——每个剪切角度下一组试件的个数。
c. 绘制岩石强度曲线
将各测定角度下的平均正应力和平均剪应力值画在στ-直角坐标系中,用曲线板连成曲线(如图2所示)。
A 、B 、C 、D 各点分别为不同角度下的平均测值。
为便于工程上的应用,可将岩石强度曲线简化为直线,简化后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φστtan ⋅+=C (10)
式中:C ——岩石强度曲线在τ轴上的截距,即岩石的凝聚力;
υ——岩石强度曲线的倾角,即岩石的内摩擦角。
图2 岩石剪切强度曲线
注:当测定角度在5个以上,每个测角下只作一个试件的剪切试验时,τ
-σ直角坐标上所标各点为各测角下单个试件的测值。
岩石强度曲线的简化方法:在曲线上之A 、B 、C 、D …各点间试作直线,使该直线通过的点为最多,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各点距直线距离最小,该直线即为反映试验结果的最佳直线。
d. C 和υ值的计算:在简化后的直线上任意取1点和2点(如图2中所示),求出剪应力1τ和 2τ正应力1σ和2σ代入下面公式,即可求出 C 和υ值。
φστtan 22⋅-=C …………………………………(11) 1
212arctan σστ
τφ--= (12)
C 值计算结果取到小数点后一位,υ最小位数取到分。
岩石抗剪试验记录表
内摩擦角υ= 凝聚力C= 测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