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收购案例(精)
主动要约收购案例
![主动要约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2d62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8.png)
主动要约收购案例
主动要约收购的案例包括帝亚吉欧对水井坊的要约收购和楚恒投资对ST梦
舟的要约收购。
在帝亚吉欧对水井坊的要约收购中,帝亚吉欧在受让水井坊母公司全兴集团的股份后,对全兴集团的持股从49%变成了53%,从而形成了控制,间接
持有了全兴集团持有的水井坊的%的股份。
由于持股比例超过30%,触发了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然而,在收购期间,股价持续高于要约价格,最后一天股价突然下跌,离要约价只有3分钱的差距。
最后只有3154股接受了要约,相当于0%。
在楚恒投资对ST梦舟的要约收购中,楚恒投资为协助ST梦舟梳理业务、
实现脱困自愿发起部分要约收购,预定收购股份数量为224,712,982股,
占ST梦舟总股份的%。
然而,收购期满,实际预受股数未满足先决条件,
本次要约收购以失败告终。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要约收购案例
![要约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1922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2.png)
要约收购案例
要约收购案例的一个典型例子是2019年沃尔玛对印度最大的电商公司Flipkart
的收购。
沃尔玛通过以1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lipkart的77%股权,这是印度电
商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
这个案例展示了要约收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进行要约收购时,公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公司需要评估目标公司的
价值和潜在收益。
这需要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以确定收购是否具有战略意义和经济利益。
其次,公司需要考虑法律和监管方面的因素。
要约收购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监管要求,公司需要确保交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另外,公司还需要考虑股东和员工的利益,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要约收购案例也经常引发市场和舆论的关注。
一些收购交易可能会受到政府部
门的审查和干预,而一些交易可能会引发股东和投资者的争议。
因此,公司需要在交易过程中注意舆论和市场的反应,及时进行风险应对和危机公关。
总的来说,要约收购案例是商业领域中的重要交易方式,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公司充分考虑和准备。
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谨慎的决策,公司可以实现收购目标并实现战略发展。
同时,公司也需要注意法律、监管和舆论方面的风险,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要约收购案例的成功与否,对公司的发展和未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保持透明和诚信,以实现双赢的结果。
中石油要约收购旗下公司案例简析
![中石油要约收购旗下公司案例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4bf5eb172ded630b1cb688.png)
中石油要约收购旗下公司案例简析1、要约收购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所述,收购人可以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上市公司收购,获得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2003年4月,复星收购南钢是中国资本市场首例要约收购案例,但本次要约收购以无人应约而结束。
随后,成商集团、江淮动力、亚星客车、东华实业也发生了要约收购,均是协议收购超过上市公司30%,且收购人不满足要约豁免而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
对中国A股市场来说,协议收购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权是简单、易行的收购方式。
对于收购方来说,通过协议收购方式低价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部分国有股,就可以完全控制上市公司,根本没必要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收购。
上述的要约案例均是无法申请要约豁免、或者申请豁免周期太长,才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
要约收购的精彩之处是竞争要约。
2004年发生的SAB与AB公司争购哈啤就是典型的要约收购+竞争要约案例。
我们看到,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能有精彩要约收购案例。
本次中石油对三家子公司采用要约收购的方式进行整合,虽算不上精彩,倒也是要约收购的教学案例。
2、溢价收购要约收购吉林化工A股流通股共需资金10.5亿元,要约价格为每股5.25元。
要约收购其H股流通股所需资金总额为27.01亿港币,要约价格为每股2.8港币。
要约收购锦州石化所需资金总额为6.375亿元,要约价格为每股4.25元,要约收购数量为150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9.05%。
要约收购的生效条件为:在要约收购有效期内最后一个交易日15:00,登记公司临时保管的预受要约股票申报数量不少于3187.5万股。
要约收购辽河油田流通股的资金总额为17.60亿元,要约价格为每股8.80元,要约收购数量为200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8.18%。
要约收购的生效条件为:在要约收购有效期内最后一个交易日15:00,登记公司临时保管的预受要约股票申报数量不少于3500万股。
要约收购案例分析
![要约收购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1f188b02d276a200292e33.png)
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要约收购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的财务顾问报告一、释义除非特别说明,以下简称在本报告中的含义如下:收购人、中国石油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被收购公司、吉林化工(行情,论坛) 指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 股指境内上市内资股H 股指境外上市外资股ADS 指美国存托股份本次要约收购指中国石油向吉林化工(行情,论坛)除中国石油之外的全体股东,包括A 股股东和H 股股东,分别发出收购要约的行为本次A 股要约收购指中国石油向吉林化工(行情,论坛)A 股股东发出收购要约的行为中油集团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务院国资委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交所指深圳证券交易所登记公司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银河证券、本财务顾问指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元指人民币元二、序言根据2005年10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临时董事会通过<关于公司申请以全面要约收购方式整合下属上市公司及授权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办理相关事宜的议案>的决议》及2005年10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通过关于公司启动以全面要约收购方式整合下属上市公司的决议》,中国石油决定全面要约收购吉林化工(行情,论坛)的境内上市内资股和境外上市外资股(包括ADS)。
受中国石油的委托,银河证券担任本次A股要约收购的财务顾问,发表财务顾问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本财务顾问按照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道德规范,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精神,经过审慎的尽职调查,在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和充分了解本次要约收购行为的基础上,就中国石油本次A股要约收购的实际履约能力出具财务顾问意见,以供广大投资者及有关各方参考。
三、声明本财务顾问特作如下声明:1、本财务顾问与收购人、被收购公司以及本次A股要约收购行为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要约收购案例
![要约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e4b85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b.png)
要约收购案例某公司拟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与目标公司方达成初步意向,双方拟签署收购协议。
以下是该要约收购案例的具体情况描述:要约方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商A公司,目标公司为一家以生产电动汽车为主的新兴科技公司B公司。
A公司希望通过收购B公司的股权来扩大自己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并借助B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优势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初步意向协议中,A公司拟以每股36美元的价格收购B公司的股权,总金额约为10亿美元。
收购后,B公司将成为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将保留原有的独立运营团队和品牌。
收购协议约定,B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将归属于A公司,但B公司员工的合同和福利待遇将保持不变。
此外,收购协议中约定了以下重要条款:1. 双方将合作推进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共同开展合作项目。
2. 收购完成后,双方将共同制定并实施一项长期战略规划,以确保并提升合作的效益和竞争优势。
3. 收购完成后,双方将合并部分业务职能,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4. B公司的股东将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出售股权,其中包括公司创始人和部分风险投资机构。
5. 收购完成后,B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报告将纳入A公司的统一管理体系。
双方在初步意向协议上达成一致后,将进一步进行尽职调查和正式签署收购协议。
双方希望通过收购案例,实现双赢的局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共同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该要约收购案例充分体现了A公司的战略目标和需求,通过收购B公司的股权来扩大自身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并借助B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优势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收购案例中的重要条款也体现了双方合作的愿景和目标,共同推进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合并业务职能来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这次收购,A公司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领先地位,提高市场份额,并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更快速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
要约收购案例
![要约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2c2da3a417866fb84a8ed2.png)
近年要约收购案例一、要约收购定义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的公司发出收购的公告,待被收购上市公司确认后,方可实行收购行为。
这是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形式,通过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
要约收购是一种特殊的证券交易行为,其标的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发行的股份。
特点是有利于防止各种内幕交易,保障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要约收购包含部分自愿要约与全面强制要约两种要约类型。
部分自愿要约,是指收购者依据目标公司总股本确定预计收购的股份比例,在该比例范围内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预受要约的数量超过收购人要约收购的数量时,收购人应当按照同等比例收购预受要约的股份。
强制要约收购是指投资者持有目标公司股份或投票权达到法定比例, 或者在持有一定比例之后一定期间内又增持一定的比例, 依法律规定必须向目标公司全体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的法律制度。
二、主要内容1、要约收购的价格。
收购人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进行要约收购的(第35 条),对同一种类股票的要约价格,不得低于要约收购提示性公告日前6 个月内收购人取得该种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
要约价格低于提示性公告日前30 个交易日该种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的,收购人聘请的财务顾问应当就该种股票前6 个月的交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是否存在股价被操纵、收购人是否有未披露的一致行动人、收购人前6 个月取得公司股份是否存在其他支付安排、要约价格的合理性等。
2、收购要约的支付方式。
《证券法》未对收购要约的支付方式进行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36 条原则认可了收购人可以采用现金、证券、现金与证券相结合等合法方式支付收购上市公司的价款;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27 条特别规定,收购人为终止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而发出全面要约的,或者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但未取得豁免而发出全面要约的,应当以现金支付收购价款;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证券支付收购价款的,应当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被收购公司股东选择。
要约收购案例
![要约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5960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5.png)
要约收购案例
某公司A拥有一家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资金链紧张等原因,公司A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与此同时,公司B作为一家资金实
力雄厚、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对公司A的业务和资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公司B决定向公司A发出要约收购的提议。
在这一案例中,公司B可以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以一定的价格收购公司A
的股份,从而实现对公司A的控制。
要约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向另一家公司的
股东发出购买其股份的要约,从而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
在要约收购过程中,公司B需要依法依规向公司A的股东发出要约,并在一定期限内等待股东的回应。
要约收购的实施过程中,公司B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司A的经营状况、市场前景、资产负债情况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同时,公司B还需
要与公司A的管理层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公司A的经营策略、发展规划等信息,
以便更好地制定收购方案和未来发展规划。
在要约收购完成后,公司B需要及时履行相关的信息披露义务,向市场公开收购结果,并按规定向证监会等监管部门报告。
同时,公司B还需要与公司A的管
理层和员工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双方在收购后的合作顺利进行,避免出现业务冲突和管理混乱等问题。
总之,要约收购是一种常见的企业并购方式,对于公司B而言,通过要约收购可以快速获得对公司A的控制权,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扩张。
但是,在实施要约
收购时,公司B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合规要求和企业文化融合等因素,以确
保收购的顺利进行和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南钢联要约南钢股份收购案例
![南钢联要约南钢股份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b907b7b31b765ce05081486.png)
南钢联合要约收购南钢股份一.案例简介2003年3月12日,南钢股份的控股股东——东南钢集团公司与复星集团公司、复星产业投资、广信科技共同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决定设立注册资本为27. 5亿元的南钢联合有限公司。
其中,南钢集团以其持有的南钢股份国有股35760万股(占总股本的70.95 %)及其它部分资产负债合计11亿元出自,占总注册资本的40%;复星集团公司以现金8.25亿元出资,占其总注册资本的30%;复星产业投资以现金5.5亿元出资,占其总注册资本的20%;广信科技以现金2.75亿元出资,占其注册资本的10%。
后三者的实际控制人是以郭广昌为首的四个自然人。
2003年3月27日,财政部批准了南钢集团公司以其持有的南钢国有股份出资成立《南岗联合》。
2003年4月7日,南钢联合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南钢集团公司以其所持有的南钢股份35760万股国有股(占南钢股份总股本的70.95%)以及其他资产负债,对南钢联合有限公司进行增资;鉴于接受南钢集团公司以其所持有的南钢股份国有股35760万股(占南钢股份总股本的70.95%,即超过南钢股份已发行总股本的30%)作为出资投入,其实质为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依法已触发要约收购义务,因此,南钢联合有限公司将按照《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履行要约收购义务,向南钢股份除南钢集团公司以外的所有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
2003年4月9日,是南钢股份的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这一天,南岗联合有限公司,对南钢股份的法人股和流通股股东发出要约收购。
它以沪深股市首例要约收购案的身份引起业界一片哗然,几乎成了国内所有财经媒体的焦点。
2003年7月12日,南钢股份要约收购期满,根据预售要约结果,南钢股份股东无人接受本公司发出的收购要约,即成功履行了要约收购义务。
2003年8月8日,南钢股份新的大股东《南钢联合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意味着上海复星集团16亿元大股本的全新进入,南钢股份的东家成功实现了由国有独资企业向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转变。
【2020最新智库】要约收购实施案例汇集
![【2020最新智库】要约收购实施案例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ba8201426c175f0e7cd13767.png)
第二例要约收购实施东银拟斥巨资收购江淮动力2003年7月24日,重庆东银实业(集团)有限企业发布公告称,拟向江淮动力除江动集团之外的全体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股份的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 6.05元,收购股份为江淮动力11440万股流通股,占企业总股本的37.36%。
此公告意味着国内第三家、同时也是深市首家进行要约收购的企业开始浮出水面。
江淮动力因此停牌一天。
要约收购目的《要约收购方案书》明确表示,本次要约收购的目的是履行因东银集团收购江动集团且间接控制上市企业江淮动力62.64%的股权而触发的要约收购义务,不以终止江淮动力上市地位为目的。
要约收购期限为要约收购方案书公告日(含公告当日)起的30个自然日。
根据《要约收购方案书》,本次要约收购的资金总额为69212万元,约收购数量11440万,占总股本比例37.36%。
申报价格为:6.05元/股。
本次要约收购的有效期限为7月24日至2003年8月22日。
江淮动力流通股股东申请预受要约或撤回预受要约的,应当于收购要约有效期的每个交易日的交易时间内,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办理有关申报手续。
江淮动力停牌期间,投资者仍可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办理有关预受要约或撤回预受要约的申报手续。
收购要约有效期内的每个交易日开市前,东银集团将于深交所网站上公告上一交易日的预受要约以及撤回预受的有关情况。
方案书就如何维持江淮动力上市地位提出了具体方案。
根据《要约收购方案书》,收购人承诺,如果本次要约收购届满,江淮动力的股权分布不符合《企业法》规定的上市条件,东银集团将根据有关法规规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于要约期满6个月后的一个月内实施,使江淮动力股权分布重新符合上市条件。
为确保江淮动力于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仍符合《企业法》规定的上市条件,东银集团已与汉唐证券签署《关于使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企业符合股票上市交易条件之合作协议书》。
协议书约定,于要约收购期满后,如果东银集团持有江淮动力的股份超过其股本总额的75%,于收购完成6个月后的第5个交易日,东银集团将把持有的超过江淮动力股本总额75%的流通股以大宗交易的方式转让给汉唐证券。
要约收购实施案例汇集
![要约收购实施案例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b909370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2.png)
要约收购实施案例汇集案例一: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收购金额:125亿美元)2007年,Motorola Mobility从Motorola分拆而出,独立成为一家手机和消费电子公司。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策略错误和市场份额的流失,Motorola Mobility渐渐陷入困境,业绩持续下滑。
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收购案之一。
谷歌的收购目的是为了获取Motorola Mobility的专利组合,以加强自家的移动设备业务和对竞争对手的抵御能力。
这次收购对于谷歌来说意味着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Motorola Mobility拥有一系列的专利,对于谷歌来说,这是在智能手机领域保护自己利益的重要手段。
其次,谷歌可以通过Motorola 品牌进军建立自家硬件业务,加强对Android软件生态系统的掌控力度。
再次,收购之后,谷歌可以实现垂直整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这次收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Motorola Mobility的业绩持续低迷,如何将其扭亏为盈需要谷歌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
其次,谷歌的收购行为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担忧,他们担心谷歌会通过专利的掌控力和硬件整合对市场造成垄断效应,从而威胁到自身利益。
不过,尽管面临诸多困难,谷歌最终还是成功实施了收购。
收购之后,谷歌将Motorola Mobility改组为子公司,继续开发和销售Motorola品牌的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
这次收购不仅拓宽了谷歌的业务范围,也提升了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二: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收购金额:13.5亿美元)2005年,联想集团宣布以13.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市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联想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举措。
IBM个人电脑业务是IBM公司最早和最成功的业务之一,然而,随着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IBM个人电脑业务逐渐走向衰落。
收购谈判案例(精选17篇)
![收购谈判案例(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59d01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c.png)
收购谈判案例(精选17篇)收购谈判案例篇14月13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传中国人寿已投资共享型打车软件鼻祖Uber2亿美元融资。
此前Uber于20xx年8月获得20万美元种子轮,最近一轮于20xx年2月获得10亿美元融资,目前Uber估值已超400亿美元。
自20xx年11月进入中国市场,Uber在中国的本地化进程一直倍受诟病,而去年底百度战略投资Uber,也将合作的重点放到了本地化,双方将就拓展中国O2O服务展开深度合作。
以Uber的角度,它在国内需要一个能够在政府方面说话的合作伙伴,并且在软件上,用百度地图替换Google地图,将服务接入百度地图和百度移动等装机量亿级的App,纳入百度钱包支付体系,对其本地化体验都有很大的提升。
Uber在中国的传闻一直未断,滴滴快的合并之后,就有传闻称Uber将收购或合并易到用车,也曾传闻与本土拼车企业嘀嗒拼车将展开合作。
可以看到,一系列的合作或者传闻都是以增强Uber在中国的本土化为目标的。
中国人寿在保险方面拥有强大的资源,此前,其已经与微微拼车和嘀嗒拼车合作推出了专门针对拼车领域的保险产品。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乘他人的车辆出行都会有安全方面的顾虑,而此类拼车保险的推出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了这一顾虑。
此类保险在本土出行市场的竞争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体验。
收购谈判案例篇24月16日,58同城战略入股赶集网,双方将共同成立58赶集有限公司。
58同城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完全稀释后),其中包含3400万份普通股(合1700万份ADS)及4.122亿美元现金。
根据双方协议,合并后,两家公司将保持品牌独立性,网站及团队均继续保持独立发展与运营。
赶集网此前共获得五轮融资,包括20xx年获得蓝驰创投的A轮投资800万美元;20xx年,获得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和蓝驰创投的B轮投资20xx万美元;20xx年,获得今日资本和红杉资本的C轮7000万美元投资;20xx年,获得来自中信产业基金,OTTP及麦格理的两轮融资总规模9000万美元D轮融资。
金马集团要约收购案例
![金马集团要约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e71acf2941ea76e58fa0497.png)
中石油私有化手段
时间节点选在股 市低点 通过业绩利空进 一步压低股价 为中石油回归A 股清除障碍
中石油私有化难题
吉林化工在退市时未接受要约收购的流通股比例高达11.15%,中石油在吉林化工 退市后,设立全资子公司吸收合并吉林化工,向余股股东支付现金合并对价,才 最终完成私有化
2013-5-21
- 14 -
1.1714
3.29 508,217.32 99,978.99 96,369.80 47,608.77 14.38% 0.47
0.8166
7.44 566,853.91 -8004.33 -7619.21 -2,913.54 -5.14% -0.2755
- 7-
六、收购方介绍——神华国能
基本情况
金马集团(000602)要约收购案例
2013年 5月 北京
(机密)
2013-5-21 - 1-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要约收购简介(1) 金马集团情况(2-5) 神华国能背景(6-7) 要约收购详解(8-10) 要约收购总结(11-12)
2013-5-21
- 2-
一、要约收购简介
要约收购定义
320,353.12
1,053,764.84 1,374,117.97 875,332.19 498,785.78 50457.41 63.70%
308,907.47
1,183,558.90 201989.41 150,911.54 413,410.71 15075.00 72.3%
1.3155
3.39 479,157.50 134,584.87 134,457.63 64,205.19 18.77% 0.64
a股要约收购案例
![a股要约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6b5abd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c.png)
a股要约收购案例【实用版】目录一、A 股要约收购概述二、A 股要约收购的案例分析三、A 股要约收购的影响与启示正文一、A 股要约收购概述A 股要约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向目标公司股东发出要约,以收购其股份并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这种收购方式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较为常见,对于目标公司股东而言,要约收购给予了他们一个以确定价格出售股份的机会,有利于保护股东利益。
同时,要约收购也是我国监管部门规范资本市场、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二、A 股要约收购的案例分析案例一:宝能系要约收购万科 A2015 年至 2016 年间,宝能系通过多次增持,逐步成为万科 A 的第一大股东。
在此过程中,宝能系向万科 A 股东发出要约,拟收购万科 A 不超过 30% 的股份。
然而,万科管理层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宝能系的收购行为可能影响公司的稳定发展。
最终,在监管部门的介入下,宝能系与万科 A 达成和解,宝能系承诺不再增持万科 A 股份。
案例二:京东方 A 要约收购成都中光电2013 年,京东方 A 宣布拟要约收购成都中光电,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液晶面板产业的地位。
收购完成后,京东方 A 成为成都中光电的实际控制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
此案例显示了要约收购在推动产业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A 股要约收购的影响与启示A 股要约收购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要约收购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另一方面,要约收购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影响公司经营稳定。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约收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遵循市场规律和监管要求。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充分披露信息,保障股东知情权。
要约收购方应如实披露收购意图、资金来源等信息,以便股东作出合理决策。
2.尊重市场规律,维护市场秩序。
要约收购应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避免恶意收购、操纵市场等行为。
3.强化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全面要约收购 案例
![全面要约收购 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4589a915acfa1c7ab00cc00.png)
全面要约收购案例篇一:要约收购案例分析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要约收购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的财务顾问报告一、释义除非特别说明,以下简称在本报告中的含义如下:收购人、中国石油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被收购公司、吉林化工(行情,论坛) 指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 股指境内上市内资股H 股指境外上市外资股ADS指美国存托股份本次要约收购指中国石油向吉林化工(行情,论坛)除中国石油之外的全体股东,包括A 股股东和H 股股东,分别发出收购要约的行为本次A 股要约收购指中国石油向吉林化工(行情,论坛)A 股股东发出收购要约的行为中油集团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务院国资委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交所指深圳证券交易所登记公司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银河证券、本财务顾问指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元指人民币元二、序言根据205年10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临时董事会通过<关于公司申请以全面要约收购方式整合下属上市公司及授权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办理相关事宜的议案>的决议》及205年10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通过关于公司启动以全面要约收购方式整合下属上市公司的决议》,中国石油决定全面要约收购吉林化工(行情,论坛)的境内上市内资股和境外上市外资股(包括ADS)。
受中国石油的委托,银河证券担任本次A股要约收购的财务顾问,发表财务顾问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本财务顾问按照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道德规范,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精神,经过审慎的尽职调查,在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和充分了解本次要约收购行为的基础上,就中国石油本次A股要约收购的实际履约能力出具财务顾问意见,以供广大投资者及有关各方参考。
三、声明本财务顾问特作如下声明:1、本财务顾问与收购人、被收购公司以及本次A股要约收购行为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要约收购案例
![要约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2f1231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9.png)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XXXX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要约收购案例
案例四:谷歌 要约收购推特
公司背景
要约收购案例
谷歌公司(以下简称"谷歌")是一家位于美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之 一,也涉足云计算、广告、软件等多个领域。推特是一家位于美国的社会媒体公司,专注 于社交网络服务 要约收购背景 谷歌看中了推特在社交网络领域的优势和潜力,希望将其纳入旗下,进一步扩大谷歌在社 交领域的布局。此外,推特的用户基数巨大,且活跃度高,对于谷歌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 力 要约收购过程
要约收购案例
2 收购数量:全额收购
4 收购期限:3个月
1 收购价格:相对于市 场价格溢价20%
3 收购方式:现金收购 加上一部分腾讯的股 票
要约收购案例
在要约期内,腾讯成功收购了京东的全部股份,成为京东的控股股东 收购后的情况 收购完成后,腾讯对京东进行了全面整合,将京东的电商业务与腾讯的社交、支付等业务 进行了深度融合,提升了京东的用户体验和平台能力。同时,腾讯也加大了对京东的支持 和投入,帮助其进一步拓展市场和提升服务水平。如今,京东已经成为腾讯生态体系中的 重要一环,也为腾讯带来了丰富的用户资源和商业机会 以上是要约收购案例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要约收购案例
-
CONTENTS
案例一:北京当升材料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
第1章
案例三:腾讯要约收购京 东
第3章
第2章
案例二:阿里巴巴要约收 购饿了么
第4章
要约收购案例总结20110807
![要约收购案例总结20110807](https://img.taocdn.com/s3/m/fdeba6f64693daef5ef73d43.png)
要约收购案例总结(2011-8-7)案例一:SEB部分要约收购苏泊尔1、主要信息2、要约收购的流程案例二:武汉商联及其一致行动人要约收购鄂武商1、主要信息2、要约收购的流程案例三: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收购通宝能源1、主要信息2、要约收购的流程案例四:辽宁方大集团收购方大特钢(全部要约)1、主要信息2、要约收购的流程案例五:祝义材收购南京中商(全面要约)1、主要信息2、要约收购的流程案例六:广州东凌实业集团收购广州冷机(全面要约)1、主要信息2、要约收购的流程东凌实业委托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本次要约收购期内每日在其网站 上公告前一交易日的预受和撤回预受要约股份数量以及要约期内累计净预受要约股份数量及股份比例。
案例七: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收购中油化建(现称山煤国际)(全面要约)1、主要信息2、要约收购的流程山煤集团委托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本要约收购期内每日在其网站 上公告前一交易日的预受和撤回预受要约股份数量以及要约期内累计净预受要约股份数量及股份比例。
案例八: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收购南方建材(全面要约)1、主要信息2、要约收购的流程收购方委托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本次要约收购期内每日在其网站 上公告前一交易日的预受和撤回预受要约股份数量以及要约期内累计净预受要约股份数量及股份比例。
案例九: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中科合臣(全面要约)1、主要信息2、要约收购的流程鹏欣集团委托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本要约收购期内每日在其网站( )上公告前一交易日的预受和撤回预受要约股份数量以及要约期内累计净预受要约股份数量及股份比例。
总结1、全面要约与部分要约根据《收购办法》第四章协议收购第四十七条第三款:“收购人拟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超过30%的,超过30%的部分,应当改以要约方式进行;但符合本办法第六章规定情形的,收购人可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免除发出要约。
收购人在取得中国证监会豁免后,履行其收购协议;未取得中国证监会豁免且拟继续履行其收购协议的,或者不申请豁免的,在履行其收购协议前,应当发出全面要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次要约收购的有效期限为发布要约收 购公告日(含公告当日)之后的30个自 然日 。
• 因为南钢股份此次要约收购不符合《上 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的豁免申请条 件,从而成为第一个“吃要约收购螃蟹” 的国内上市公司,南钢集团称其行为是 为了通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联合, 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和业务发展所需要 的资金,做大做强钢铁主业 。
• 本次要约收购的目的
• 是履行因接受南京钢铁集团公司将 持有的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70.95 %股权作为对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 司的增资而触发的要约收购义务。
• 本次要约收购涉及的股份情况如下表: 名称 要约价格 要约收购数量 比例
• 法人股3.81元/股 240万股
0.48%
流通股5.86元/股 14400万股 28.57%
价应为公告日前六个月内收购人取得被
收购公司未挂牌交易股票所支付的最高
价格或被收购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
股净资产值这两个数字中的较高者。南 钢股份2002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 为3.46元;而南钢股份35760万股国家股 的价值经评估为136008万元(折合每股 为3.80336元),南钢集团拟按此评估价 格参股南钢联合公司,故本次法人股要 约收购价格确定为3.81元。
70.95%
•
法人股240万股
0.48%
•
流通股14400万股
28.57%
•
合计50400万股
100%
• 收购人基本情况
•收购人名称: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 收购人设立于2003年3月12日,南钢集团 公司、复星集团公司、复星产业投资、 广信科技签署了共同设立南钢联合公司 的《合资经营合同》。约定:南钢联合 公司注册资本为27.5亿元,南钢集团公 司以其持有的南钢股份国有股35760万股 (占南钢股份总股本的70.95%)及其他 部分资产、负债合计11亿元净值出资, 占注册资本的40%;复星集团公司以现金 8.25亿元出资,占30%;复星产业投资以 现金5.5亿元出资,占20%;广信科技以 现金2.75亿元出资,占10%。
• 结果:要约收购有价无市
• 问题:
• 同股不同价;
• 价格计算有问题:南钢公司2002年度每 股收益为0.48元,每股净资产为3.46元, 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为3.41元,如果按 15倍的市盈率计算的话,相关出价为7.2 元,大大高于每股5.82元的出价;按照 钢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完全可以采用 20倍来计算,这样的结果将是10元左右, 几乎是现在出价的两倍。
• 南钢联合于2003年4月7日召开股东会通 过决议:同意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 其所持有的南钢股份35760万股国有股 (占南钢股份总股本的70.95%)以及其 他资产负债对南钢联合公司进行增资; 鉴于接受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其所 持有的南钢股份作为出资投入,其实质 为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且依法已触发要 约收购义务,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将 按照《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履行 要约收购义务,向南钢股份除南京钢铁 集团有限公司外的所有股东发出全面收 购要约。
• 持有南钢股份70.95%的南钢联合之所以 敢冒下市风险,发出收购要约,显然是 有备而来。国为本次要约收购价格是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最低 要约价格。
• 据统计,今年以来,南钢股份总成交量 达747万手,换手率为51.9%,成交均价 是6.44元。从元月至今,在股价低于6元 的交易日,仅有1月8日、1月9日两天出 现放量,但总成交也只有180万股,换手 率还不到2%。而在要约收购公告前一天, 南钢股份收于7.00元。市场人士分析, 从持股成本与股价走势看,流通股股东 向收购人转让股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
要约收购案例
—南钢股份要约收购案
• 2003年4月9日,我国证券市 场诞生了首例要约收购案例。南京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要约收购 报告书。
•
• 被收购人基本情况
• 被收购公司名称: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 司股票简称:南钢股份股票代码600282
• 股本结构:股权类型 股数 所占比例
•
国家股35760万股
• 思考题 • 公司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实施要约收购?
要约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 本次要约收购所需资金总额为85,298.4 万元,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已经将 17,059.68万元(相当于收购资金总额的 20%)存入银行作为履约保证金。
•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确定的
原则,流通股收购价格是公告日前三十
个交易日南钢股份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
的算术平均值的百分之九十;法人股定
• 本次要约收购风险
• 南钢联合不得不面对要约收购的风险。 以公告收购价格计算,本次要约收购所 需资金总额高达8.5亿,更大的风险却是 收购有可能造成南钢股份终止上市交易。 《证券法》第八十六条规定,“收购要 约期限届满,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 的股份数达到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 的75%以上的,该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当 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