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共72页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第二单元《郑伯克段于鄢》通假字:寤:通“”,倒逆。

注P97 例句:“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无:通“毋”,不要。

注P99 例句:“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阙:通“掘”,挖掘。

注P103 例句:“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古今字:大:今字“太”,表示尊称。

注P98 例句: “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辟:今字“避”,避免。

注P99 例句:“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厌:今字“餍”,满足。

注P99 例句: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尝:今字“”,副词,品尝,体会滋味。

注P102 例句:“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异体字:佗:同“他”,其也,另外的。

注P98 例句: “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同“昵”,亲近。

注 P100 例句: “公曰: “不义不,厚将崩。

”《公孙无知之乱》通假字:绌:通“黜”,贬低。

注P109 例句: “衣服礼秩如,襄公绌之”。

游:通“”,出行, 乐。

注P110 例句:“齐侯游于姑棼”。

御:通“”,抵。

注P110 例句: “我奚御哉! ”税:通“脱”,解脱桎梏。

注P113 例句: “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

:今字“嫡”,正妻所生长子。

注P109 例句:“衣服礼秩如”。

见:今字“现”,出现。

注P110 例句: “彭生敢见”!坠:今字“”,坠落。

注P110 例句: “公惧, 坠于车”。

反:今字“返”,返回。

注P110 例句: “反,诛屦于徒人费”。

路:今字“辂”,古代的一种大车。

注P112 例句: “公丧戎路,传乘而归”。

辟:今字“避”,躺避。

注P112 例句: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

异体字:期:同“”,一周年。

注P109 例句: “期戍,公问不至”。

〈之战〉通假字:无:通“毋”,不要。

注P120 例句: “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与师淹于君地”。

古今字 通假 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古今字 通假 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五)造字假借的作用
一是弥补了象形字 无法构造的缺点 二是节省 了造字 的数量 缺点是: 仍未摆脱表意文字 的局限 汉字系统的形音义 造成了混乱
(六)用字假借
用字假借:是汉字在使
用过程中的假借情况。 原因:一是用了别字: 如:甚矣,汝之不 甚矣, 二是: 从习惯,省事:
旦日,不可不蚤 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 来谢项王。“早”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 孤不度德量力, 大义于天下。 大义于天下。“於”
(一)
古今字的形體
古字加形符 其萁;采(才采);員圓; 韋圍;取娶;昏婚;州洲; 县悬;孰熟;属嘱;反返; 改變形符 采採;說悅;赴訃;斂殮; 沒殁;振賑;張脹; 略加变形 母毋;不丕;大太;閒間; 陈阵 形体无关,通假字造成的: 形体无关 亡无;伯霸;辠罪
(二)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和通假字
1、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上古文字量少,一个字可能负担 许多词义,为了加以区别,就对 某个词义另造一个新字,于是就 形成了古今字。所以,古今又叫 区别字。例如: 上古没有“悦”这个字,表示这 个概念经常都是用“说”,但是, “说”的义项和用法很多,于是 就造后起字“悦”来表示高兴这 个概念。又如: “尝”(从旨尚声)的本义就是 表示“口味之也”,但因为“尝” 经常用来表示“何尝”、“未尝” 等概念,因此人们给“尝”加一 个意符“口”构成一个后起字 “嚐”表示“嚐滋味”的概念。 2.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 (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 掌握古书的词义; (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 要后古薄今,也不要是古非今。 3、 古今字和通假字 中学教学并不区分,古今字和通 假字,只是笼统的称为通假。大 学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才提 出这一问题。
(二)、异体字的类别:
1、造字方法不同造成的 异体字 野:(形声) 埜 (会意) 岩:(会意) 巖 (形声) 灾: (会意) 烖 (形声) 泪涙- 岳嶽- 膻羶shan絷zhi

古今字 异体字 繁体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体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一个方块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这就给我们造成了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就必须掌握有关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一)古今字。

《墨子•公输盘》中记述:当墨子斗败了公输盘后,“公输盘不说”。

“不说”,这好像是说公输盘斗输后不说话了。

这样理解就错了。

这里的“不说”就是“不悦”,是不高兴的意思。

可是人们往往认为“悦”字是本来就有的,而只是古人在书写时经常写为“说”罢了。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须知上古是没有“悦”字的,《说文解字》中也只收了一个“说”字,没有“悦”字,其释义是:“说,释也。

”可见“说”才是本字,“悦”是个后起字。

所以“说”就是古字,“悦”就是今字。

为什么会产生古今字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古代的字少,而后世又不断地发展增多。

例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不重样的字共用了4466个,东汉《说文解字》也不过9353个字。

可是,到了1915年,中华书局编印的《中华大字典》共收字48000多个,相当于《说文解字》的5倍多。

古代的字少,一个字要代表几个意义,真可谓”一身兼多职”。

比如上古的一个“辟”字就兼有多种职责,它能代表“避”、“嬖”、“僻”、“譬”、“辟”这五个字用。

后世人为了减少字的“兼职”现象,才在“辟”字的身上加了各种表意的形符,以示意义的区别。

因此,上古的“辟”字就是古字,而后世新产生的“避”、“嬖”、“僻”、“譬”。

“辟”就是今字。

在古书中,古今字的现象很多。

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那就很难读懂古文。

以下略举几例:(1)“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庄子•胠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智慧啊。

(2)“大叔出奔共。

”(《左传•隐公元年》)——太叔跑到共那个地方去了。

(3)“夫晋何厥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那个晋国有什么餍(满足)呢?(4)“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一样,价钱也相似。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古今字的界定: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避)●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闢)●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僻)●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譬)●责——债;舍——捨;反——返●责毕收,欲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左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益——溢;州——洲;止——趾;奉——捧*古字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采——採;队——坠;其——箕;孰——熟;县——悬;然——燃*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大——太;解——懈;取——娶异体字异体字界定:指形体相异,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异体字。

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

●异体的原因:会意与形声字的差异:泪—涙;岩——巖形声字的意符不同:唇——脣;猫——貓;遍——徧;歌——謌;溪——谿●形声字的声符不同:粮——糧;裤—袴;蚓——螾;●偏旁相同,位置不同:峰-峯;鹅;群。

异体字需要注意的问题●意义相近、读音相同的汉字不是异体字。

置-寘(放置、设立、购置——放置)●意义有相同和相异之处者,不宜视为异体字。

雕-彫--凋(雕:鸟名;彫:雕琢、雕饰;凋:凋零)●有条件通用的字不宜视为异体字。

(沽——酤;亡(亡何、亡虑——无)繁简字●繁简字的界定:●指一个字有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

笔画繁多的称为繁体,笔画简少的称为简体。

繁体字和简体字合称繁简字。

●意义:学习认识繁体字,是阅读、整理古典文献典籍的需要。

●简化字的形体来源:●重新用古字,废弃后起字:从-從;网-網;云-雲;舍-捨;采-採;卷-捲。

●草书楷化:车-車;门-門;为-爲;应-應●局部代替:习-習;夺-奪;务-務;奋-奮。

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第三,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異體分工現象。異構字在不同的 時代常常產生職能分化,也就是說,在歷史的長河中,它 們能夠成為異構字的時間只是在某一個時期。書上所舉的 例子是喻和諭。這裡再舉幾個例子。例如《說文· 口部》: “咳,小兒笑也,從口亥聲。孩,古文咳,從子。”“孩 “”咳”二字異體。魏晉以後,“孩”引伸為初生小孩之 意,而“咳”用為咳唾之意,結果這兩個字變成兩個字形 和讀音都不同的字。又如《說文· 人部》:“佗,負何(荷 )也”,段注:“隸變佗為他,用為彼之偁,古相問無它 乎,只作它。”經隸書寫定之後,現在分化成“佗”和“ 他”(它),二字的讀音和意義也不相同。又如《說文· 巾 部》認定“常”與“裳”是重文,原因是它們的聲符相同 而義符(巾衣)同類,在構字上有通用的例子(“裙”異 體作“帬”),“常”“裳”什麼時候屬於異構字,目前 沒有文獻可以獲得準確信息,但起碼是在東周的文獻裏, 他們已經分化為兩個字了。也就是說,它們即使曾經是異 構字,也只可能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其他如沉(沈)。
•共”身兼四職,分別 記錄了四個不同的詞。 虽然在使用上非常經濟 ,但容易造成表意的含 混和模糊。為了增強表 意的明確性,後來就分 別造了供、拱、恭三個 新字來分別發擔它的兼 職,“共”字本身主要 用以表示“共同”這一 個義項了。这样,“共 ”是本原字,為分擔母 字職能而造的供、拱、 恭等字是分化字,它们 之间形成古今字关系。
導致漢字分化(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有兩種:詞義引 申和文字借用。 1、詞義引申
• 詞義引申會在原有詞彙意義的基礎上派生出新的詞彙意義, 這就需要造新字來記稹新的意義,由此而產生了一批新字。 如“解”字本義爲“判也”,即用刀分解動物肢體,引有分 割、消除、理解等義,又引有松馳、懈怠義,此義後獨立成 詞,故由“解”加心旁分化出“懈”字。“懈”爲分化出来 的今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书用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
古今字
• 在某一种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不同形体的一组字, 就被称为古今字。 • 古今字是传统训诂学中常用的术语。最早出现于 东汉郑玄的《礼记注》中,《礼记〃曲礼下》: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 人。郑注:余、予,古今字。 • 段玉裁说:“古今人用字不同,谓之古今字”。
繁体字简化的途径
• 采用古字,废除后起区别字。 • 如布,人+布,舍,舍;胡,鬍;无-無、 云(说)-雲(天上聚集的水汽)、礼(春 秋六国文字中就已出现)-禮、气-氣、从從、长(汉代章草中就已出现)-長;迁 (宋代已出现)-遷;过(源于汉代草书)過
• 同音代替。 • 余,余,谷,穀,發,髮;后(君主、帝 王)-後(走在后面)、姜-薑、谷(两山之 间的夹道)-榖(庄稼和粮食的总称)幾-几 闆-板
简化字总表
• 1986年,国家语委颁布《简化字总表》,是使用简化字的 规范性文件。 • 《简化字总表》分三个表。第一表收的是350个不作简化 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共收可以作为简化偏旁用的简化 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第三表共收应用第二表所列简 化字和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753个。 • 总计2235个简化字,一共简化了2261个汉字。 • A表从拼音查汉字,B表从简体查繁体,C表从繁体查简体。 • /bowuguan/jianhuazi.htm
汉字拼音化和汉字简化运动
• 早在五四时期,一批知识分子把中国的落后归咎于汉字 的落后,提出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 • 1951年毛主席指示,汉字的拼音化工作很複杂,在实现 拼音化以前,必须先简化汉字。 • 简化汉字的运动有过火的趋向。1977年,国家语委公布 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总字数为853个。 采用了社会上流行的过于简化的字形,造成了识别的困 难。因此86年被废除。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壶,本义是器物之名(如“水壶”),借作“瓠”(葫芦)。《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由,本义是“从”,借作“犹”(犹如,如同)。《孟子·梁惠 王上》:“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驩,本义是“马名”,常借作“欢”。《左传·昭公四年》: “寡人愿结驩于二三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 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 辩,本义是“巧言”,借作“辨”。《庄子·秋水》:“秋水 时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信,本义是“诚也”,借作“伸”。《周易·系辞下》:“尺 蠖之屈,以求信也。” 时,本义是“四时也”(即一年四季的“季”),借作“是”( 这些)。《诗经·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靡,本义是“倒下”,借作“无”。《诗经·大雅·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① 把繁难的偏旁改成简单的。例如: 燈—灯 機—机 憐—怜 遷—迁 膚—肤 ② 删去原字的一部分。例如: 務—务 條—条 習—习 雖—虽 開—开 ③ 草书楷化。例如: 會—会 東—东 書—书 韋—韦 當—当
④ 采用笔划简单的古字。例如: 禮—礼 啟—启 薦—荐 誇—夸 舍 ⑤ 同音替代。例如: 穀—谷 醜—丑 後—后 徵—征
砲”是“机石” 闲与閒 、奸与姦
繁简字
同一个字,字形笔划多、写法复杂的,叫繁体字;字形笔划少 、写法简单的,叫简体字或简化字;二者合称繁简字
《史记·张释之传》:“此二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斆此啬夫 谍谍利口捷给哉?”
《左传·成公二年》:“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汉字简化的原则
10、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12、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13、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為什麼會產生異體字? 為什麼會產生異體字? 有造字和寫字兩個方面的原因。 有造字和寫字兩個方面的原因。 造字方面的原因 原因: 造字方面的原因: 因表意或形聲造字方法的不同而產生異體。 1、因表意或形聲造字方法的不同而產生異體。如: ——淚 ——䍹 淚——淚 羶—— 同為表意字,因構件不同而產生異體。 2、同為表意字,因構件不同而產生異體。如:尟—— ——䍹 尠 羴—— 同為形聲,因形符不同而產生的異體。 3、同為形聲,因形符不同而產生的異體。如:遍—— ——跡 徧 跡——跡 同為形聲,因聲符不同而產生的異體。 4、同為形聲,因聲符不同而產生的異體。如: 猿— ——糧 ——峕 —猨 糧——糧 時——峕
為什麼會出現古今字呢? 為什麼會出現古今字呢? 主要是因為“古字”兼職過多、 主要是因為“古字”兼職過多、負擔過 後來就為“古字” 重,後來就為“古字”的某個義項另造 新字。 新字。
如“辟”,它的本義是“法也”,如: 它的本義是“法也” 漢書·匈奴傳》 於是作《呂刑》之辟。 《漢書·匈奴傳》:“於是作《呂刑》之辟。” 顏師古住: 法也。 顏師古住:“辟,法也。” 除此而外,它還用來表示“躲避”之義, 除此而外,它還用來表示“躲避”之義,如: 左傳·宣公二年》 從臺上彈人, 《左傳·宣公二年》:“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 丸也。 丸也。” 後來為“躲避”之義專門造了“ 後來為“躲避”之義專門造了“避”字; 又用來表示“開闢”之義, 又用來表示“開闢”之義,如: 《孟子·梁惠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 孟子·梁惠王》 欲辟土地,朝秦楚, 而撫四夷也。 國,而撫四夷也。” 後來為“開闢”之義專門造了“ 後來為“開闢”之義專門造了“闢”字;
二十世紀初,許元誥等編篡的《中華大字典》 二十世紀初,許元誥等編篡的《中華大字典》, 收字48000多個; 48000多個 收字48000多個;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臺灣省林尹等編篡的《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臺灣省林尹等編篡的《中 文大字典》 收字49888 49888個 文大字典》,收字49888個; 到二十世紀末,由徐中舒任主編的《 到二十世紀末,由徐中舒任主編的《漢語大字 共計收列單字56000左右, 56000左右 典》共計收列單字56000左右,冷玉龍等編著 中華字海》收字85000多個。 85000多個 的《中華字海》收字85000多個。 據抽樣調查, 據抽樣調查,各個時代一般使用的漢字也就在 六千個左右。 五、六千個左右。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7)、怎样判断古今字 • 1.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在意义上是包含关 系,即意义范围古字大于今字,今字的意 义被包含在古字中。今字产生以后,只是 承担古字的部分意义,而不是全部意义。 2.古字和今字一般来说有字形的联系。今 字一般是古字的基础加以改变而造的。
异体字
• 异体字是指形体相异,读音、意义完全相 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字。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 正体,其它的称为异体(也称为“或 体”)。异体字又被称作“重文”、“或 体”、“又体”。
• • • •
然:①燃烧 ②文言虚词 孰:①食物熟 ②疑问代词
• 5、古今字的构成 • 古字和今字一般都有造字相承的关系。今 字往往以古字的形、音、义为基础,另造 新字,以区别于古字。新造的今字,绝大 多数都是利用古字原有的形体,另增偏旁, 或改换偏旁。
• (1)、增加偏旁。这类古今字多数是以古 字为声符,增加有区别义作用的形符,新 造今字。例:“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 不讨贼,非子而谁。”其中的“竟”、 “反”,今字用“境”、“返”,是在古 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而造的。
繁简字
• 繁简字是指一个字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 法,笔画多的叫繁体,笔画少的叫简体。 • 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
• 同一个字(不是每一个字)的繁与简,自 古就有。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然有 删繁就简的一面,但是这一面实行得并不 彻底和广泛。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 会用字和习尚,在没有严格正字法的情况 下,也往往繁简并行。
• 适 —適 • 《楚辞· 离骚》:“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 適而不可。” • ——適,去,往。 • 《商君书· 画策》:“由此觀之,神農非高 於黄帝也,然其名尊者,以適於時也。 • ——適,适合。符合。 • 适(kuò,疾) • 适,速疾。《玉篇· 辵部》:“适,疾也。”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換的字。
2.2 異體字的結構差異
▪ 從異體字形體結構的差異看,有三種情況: ▪ ①造字方法不同,如: ▪ 會意+形聲:泪淚 岩巖 岳嶽 凭憑 淼渺
嵩崧 埜野 艸草 躰體 仙僊 辠罪 磊磥 ▪ 象形或指事+形聲:网網 刅創
▪ ②構件成分不同,這種情況主要見於形聲 字:
3.2 漢字簡化的方法
▪ 把繁體字簡化爲簡體字主要採用了“刪、 改、代、草、古”五種方法:
▪ ①刪:即刪去繁體字的一部份:務务 條条 習习 雖虽 開开
▪ ②改:即把繁體字某些寫法繁雜的部份改 成簡單的:鄧邓 憐怜 騫骞 飢饥 績绩
▪ ③代:即用筆畫少的同音字代替筆畫多的 字:醜丑 後后 穀谷 萬万 繫系
▪ 后—后(君主)後(先後)
▪ 余—余(姓氏,第一人稱代詞)餘(豐足, 剩餘)
▪ 帘—帘(古代酒家的酒幌)簾(窗簾)
▪ 干—干(干戈)乾(乾燥)幹(才幹)檊 (樹檊)
▪ ③繁簡字之間意義相通的歸併關係
▪ 從歷史上的簡體字中選取筆畫少的字去歸 併意義上有一定聯繫的古今字、異體字:
▪ 舍捨:在舍棄義上相通,房舍義不作 “捨”;
▪ ①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引申義。如 “取—娶”,《說文》:“取,捕取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小 獸私之,獲者取左耳。”引申爲一般的取得。 用在婚禮上,娶妻也叫“取”,如《詩 經·陳風·衡門》:“豈其取妻,必齊之 姜。”又《豳風·伐柯》:“取妻如何?匪 媒不得。”後來爲這一引申義造了“娶”字。
▪ ③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假借義。如 “牟”與“眸”,《說文》:“牟,牛鳴 也。”如柳宗元《牛賦》:“牟然而鳴, 黃鐘滿脰。”假借爲眼珠之意,如《荀 子·非相》:“禹跳湯偏(偏、跳均指半 身乾枯,或謂跛足),堯舜參牟子(參牟 子謂二瞳相參)。”後來爲這一假借義造 了“眸”字。

王力古代汉语第五讲_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ppt课件

王力古代汉语第五讲_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2
第一节 假借字
一、定义
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
1、本字和假借字必须是音同或音近,才能 产生通假。
2、即使两个字音同或者音近,如果没有例 子,也不一定就能通假。
最新版整理ppt
3
二、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莫、然、其、乎、午
代词:虽使五尺之童之市,莫之或欺《孟子》 莫
7、封建皇帝对文字的直接干预
罪-辠;照-曌
最新版整理ppt
44
三、非异体字 1、意义部分同,读音今同古异:
置-寘;寔-實;仇-雠
2、意义广狭不同,或通或不通,自古同音:
沽-酤;修-脩;雕-彫-凋
3、偶尔通用:
剥-扑;蚤-早
最新版整理ppt
45
第四节 区分通假字、古(今) 字、异体字的途径
一、直接读古书,可明显发现有些字古代的确还 没出现。
第一人称
最新版整理ppt
10
《说文·我部》:“施身自谓也……一曰古 杀字。”
小篆
籀文 甲骨文
最新版整理ppt
11
A义:女子 女
B义:第二人称代词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 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史记·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 有子,立,不幸早死。”
《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
最新版整理ppt
14
《孟子·离娄下》: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 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 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 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偷看)良人 之所之也。”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禮,《说文》:“ , 履也。所以事神致 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 ,古文 禮。 ”
棄,《说文》:“ 棄。”
,捐也。 ,古文
3、历代的俗字
繼继 蠶蚕 遷迁 陽阳 燈灯 憐怜
4、草书楷化 車车 門门 韋韦 當当 堯 尧 爲为 會会 盡尽 頭头 應应 樂乐 歸 归 書书
5、简省构件 鑿凿 習习 廣广 飛飞 點
“修”本义为“修饰”,引申为“修治”、 “修理”、“修长”等义。
“脩”,《说文》:“脩, 脯也。从肉攸聲。 息流切 ”本义为干肉,由于与“修”同音, 可以假借为“修”,表示“修饰”、“修 治”、“修长”等义,所以可以说在以上意 义上,“修”、“脩”相通,但“干肉”义, 决不能用“修”。
3、有些字的通用是有条件的,更不能认为是 异体字。如“亡”和“无”、“沽”和 “酤”。
二字古音也不相同。“置”读陟吏切 ,上古 音
属于端母职部。“寘”读支義切 ,上古音属 于章母支部。
“寔”,《说文》:“寔, 止也。从宀是聲。 常隻切 。”
“實”,《说文》:“實,富也。从宀从貫。 貫,貨貝也。神質切 。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宀部》:“寔,假借 又为實。”
2、有些字,它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相通 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也不能把它们看做异
7、另造形声字 護护 療疗 價价 蝦虾 廳厅 讓让 鑰钥 鐵
铁 儀仪 擁拥 躍跃
8、另造会意字: 塵尘 陰阴
9、同音代替,有一对一的,有一对多的。 幾几 鬥斗 穀谷 麵面 鬱郁( 《说文》:右
扶風郁夷也。从邑有聲 ) 薑姜 裏里 征 徽 幹乾干 隻祗只 臺檯颱台 後后 醜丑 僕 仆 (说文:仆,顿也。)
舍—捨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② 原先字義完全不同,只是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兩個 或兩個以上的字,取其中寫法最簡單的一個字作 簡體字來表示所有的字。例如: 谷、穀——谷 只、隻——只 丑、醜——丑 干、乾、幹、榦——干 余、餘——余 后、後——后 有時,另造一個簡體字來表示所有這些字。例如: 復、複——复 發、髮——发
提問:如果用簡化字排印古籍,對理解古文 含義影響最大的是哪種簡化字?為什麼?
3 古今字的形體
• • • • 古字加上形符(最常見):其箕 取娶 古字改變形符:斂殮 . 古字略加變形:田毋 大太 陳陣 加注聲符:食飼 自鼻
4
古今字與通假字的區別
1)古今字突出了漢字的表意特點,由於 同一字形所負載的意義太多,於是在 原有的形體上增加或改變意符,以便 從視覺上把古字與今字區別開來。
• 古字和今字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產物。
• 段玉裁說:“古今無定時,周為古則漢為 今,漢為古則晉、宋為今。隨時異用者, 謂之古今字。”
注意2:有些古今字是一對多的關係
• 采→採、彩、綵 • 辟→嬖、僻、闢、避、譬
二、異體字
1 什麼是異體字(p.173) • 異體字是音同、義同、形不同的兩個或幾 個字,它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替代。
① 在本義基礎上形成的古今字
• 古字是記錄某一詞義的本字,由於 經常借作他用,後來又另造新本字 來專表該詞義。 • 其箕、要腰、止趾、奉捧
益溢——水漫出來
《呂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
• 引申爲增加,利益。 《孟子·告子下》曾益其所不能。 《左傳·僖三十年》若亡鄭而益於君。
②在假借義基礎上形成的古今字
4 異體字的形成情況
• 主要有以下四種: ① 造字方式不同:會意字與形聲字的分別— —嶽岳、淚泪、巖岩。 ② 偏旁位置不同。如:和咊、秋秌、峰峯 ③ 聲符不同。如:褲袴、洩泄、猿猨。 ④ 意符不同。如:暖煖、瓶缾、寓庽。 ⑤意符聲符都不同。如:剩賸、炮礮。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②同源分化
词义的不断发展,使词由单义变成多义。其中有的词义为适应交际的需要独立成词。为了相互区别,需要把它从原字母体中分化出来,造个分化字。这样原字与分化字便成为古今字。
如“反”字在先秦有多种意义:翻转,反叛,违反,返回。到汉代,人们将“返回”意义从“反”字所表示的诸多意义中分化出来,加“辵”旁,写成“返”,其余意义都没有另外造字,于是“反”与“返”在“返回”意义上成为一对古今
(2)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样,它既承担自己原先的字义,同时又表示与之对应的繁体字的字义。阅读时,需要辨认它所表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例如:“後”简化为“后”,是借用了原有的“后”字。“后”字的意思为君主,也表示君主的妻子。这样,简化字“后”字就兼有“後”(先后)和“后”(君主、王后)两个字的功能。在阅读时需要辨析。如《史记·孝景本纪》:“孝文(汉文帝)在代(地名)时,前后有三男。”“前后”指皇帝的前妻,即前妻生有三个儿子,而不是前前后后共生了三个儿子的意思。
又如: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如:和——咊;群——羣;鞍——鞌;雜——襍
3、异体字的辨识
①要有时间观念
②有些字不要误认为是异体字
三、繁简字
1、简体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3月文化部、文改会《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又作了一些补充规定和局部调整)所颁布的简化字;“繁体字”特点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1964年5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共收简化字2338个(其中包括偏旁类推的字)。是现在所用的规范字。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共26页文档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共26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 异体字、繁简字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