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我国学科建设评价工作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完善我国学科建设评价工作的思考

[摘要]文章以学科建设评价主体为视角,对我国学科建设评价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学科建设评价工作进行了系统思考。

[关键词]学科建设评价

学科建设评价是加强对学科建设监控的重要手段,是学科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评价结果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绩效和水平。随着两级政府及高校对学科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提升,学科建设评价工作越来越引起政府、高校和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强化了评价监督职能,学科建设评价成为两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一、我国学科建设评价的现状

对于学科建设评价有多种划分方式,本文以学科建设评价主体为视角,将学科建设评价分为两级政府开展的学科建设评价、社会中介开展的学科建设水平评价和高校开展的学科建设自我评价。

1.两级政府开展的学科建设评价现状。第一,中央政府开展的学科建设评价工作。中央政府开展的学科建设评价工作主要是对学位授权点的评价。中央政府开展的学位授权点评价活动始于1985年,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已进入定期评价的制度化阶段。2005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批,正式出台了《关于开展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工作的几点意见》。此次合格评价工作分自我评价、基本状态评价和博士学位论文抽查三个环节进行。由国务院学位办组织,共对8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9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进行了评价。经过评价,共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合格,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评估结果为“存在一定问题,需经整改才能合格”。2008年,对需要整改的22个学科进行了再评价。经过再评价,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8个博士点合格,中国航空研究院(631研究所)的“计算数学”等4个博士点不合格,国务院学位办建议撤销其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2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撤销整改后评估仍不合格的4个博士点。

第二,地方政府开展的学科建设评价工作。地方政府为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管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也开展了大量的学科建设评价活动。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分别于1994年、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7年分五次组织了四轮湖北省重点学科评选工作,并于2005年2月对第三批湖北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进行了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落实重点学科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布局合理、特色和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体系,为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良好基础。评价的抽查范围包括2001年批准建设的省属高校38个省级重点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在制定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领导与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路、做法和经验;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对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工作方法指对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抽查以自查为基础进行。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将本次评估结果与第四轮的湖北省重点学科申报相结合,对于增强各高校学科建设意识、强化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重点建设起得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社会中介开展的水平评估现状。我国社会中介开展的学科水平评估主要包括:一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学科水平评估;二是其他社会中介组织开展的学科水平评估,如武书连教授组织开展的学科水平评估。下面介绍一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学科水平评估。2002~2009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已组织开展了二轮学科水平评估,其中第一轮从2002年起到2004年结束,分别于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三批对除军事学门类以外的其他所有80个一级学科进行了一轮评估,共有229个单位的1336个一级学科参加了评估。第二轮从2006年开始到2009年结束,分二轮对除军事学门类以外的81个一级学科进行了评估,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一级学科参加了评估。为保证客观数据真实可靠,提高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学科评估除了对部分评估信息进行“网上公示”外,还应用软件系统筛查和人工分析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参评学科状况方面的相关信息按规定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界定,包括“数据形式审查”“公共信息比对”及“成果重复使用检查”等多种分析方法。实践证明,评估的方法比较科学、合理,各学科排名客观、公正,基本上反映出了各学科整体水平高低的实际情况,学科评估结果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认同。

3.高校开展的学科建设自我评估工作现状。高校开展学科建设自我评估是学科建设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加强学科建设自我监督的重要手段。如武汉理工大学自2000年组建后,一直注重学科建设的自我评估工作,将开展自我评估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组织开展了两次学科建设自我评估活动。2005年,该校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即将开展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管理办法》,将学科建设自我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该校自2005年以后,每年将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作为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一,加强对自身学位授权点的监控与管理,及时发现学位授权点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解决,保证学科点的水平。但是,从各高校学科建设自我评估工作的现状来看,各高校并没有重视学科建设自我评估工作的开展。有课题组对湖北省大部分高校进行过调研,只有少数几所高校近几年开展学科建设自我评估工作,将学科建设自我评估工作制度化、日常化的高校更是少有。

二、我国学科建设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985年以来,学科建设评价从最初的试点与探索到后来的全面开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不够。由于对评价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国内开展评价理论研究的人员并不多,学科建设评价的发展历史又较短,至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理论。特别是近年来,国外关于教育评价的新理论、新理念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国外的评价实践有许多好的经验和方法需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从事评价实践的机构和群体不少,但理论水平和素养普遍还有差距。

2.各种评价的同质性过强。当前我国的评价机构还不够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规范还比较滞后,各种评价中介机构也鱼龙混杂,有时候由于利益的驱动,评价机构和评价对象各取所需,评价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和严密组织,往往追求一个双方皆大欢喜的评价结果。在政府和权威评价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价活动中,也存在某些同质性太强的问题。评价目标的设定、评价指标的选择、数据处理的程序都大体相似,评价的针对性不够强,评价结果大同小异,其指导意义也大打折扣,对于评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建议不够重视,没有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学科建设评价的基础性建设不足。学科建设评价的基础性建设主要有:评价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评价管理队伍。在这两方面都存在建设不够完备和积累不够的问题。第一,评价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学科建设评价收集各种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的工作量很大。由于原始资料的不规范不完整,各类统计数据不统一,评价数据资料未能及时整理,从而难以使评价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和充分利用。第二,评价队伍建设。评价队伍主要包括理论研究队伍、评价专家队伍和评价管理队伍。理论研究队伍以各高等教育研究所、评价所部分人员为主,包括部分管理人员和研究生导师等兼职人员。虽然近年来已经建立了一支理论研究队伍,但是由于缺乏培训、国际交流不足等原因,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主动性的自我评价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由于法律赋予的权威性,当前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存在重视上级包括国家和省级教育评价机构组织的各类评价,积极准备和参与,并对评价结果比较关心。但这些评价机构在注重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的同时,并不能完全解决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和主动开展适合自己学科建设实际的自我评价,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目前不少高校对自我评价还未足够重视,对自我评价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些高校开展了自我评价,但评价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工作不够严谨和规范。

5.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效果尚不明显。以往的学科建设评价习惯于获取一个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