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原则
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生理和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作用靶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针对帕金森病,药物靶点主要为多巴胺受体和代谢酶 ;针对癫痫,药物靶点包括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精准医学理念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等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 减少副作用。
多学科协作
神经科医生、药师、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确保治疗方案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VS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包 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这些药物通过增 加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来改善抑郁症状。
05
新型药物研究进展与挑战
基因编辑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CRISPR-Cas9技术
01
通过精确编辑基因,纠正致病基因突变,为治疗遗传性神经系
阿尔茨海默病及药物治疗
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 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 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 。
药物治疗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阿尔茨海默病 的主要治疗药物,通过增加大脑中乙 酰胆碱的浓度来改善症状。此外, NMDA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也可用于阿 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癫痫及药物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包括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运动障碍、 感觉异常、抽搐等。
诊断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 脑电图、肌电图、神经影像学等。同时,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还需要进行 脑脊液检查、基因检测等特殊检查。
02
• 发展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针对当前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如基 因疗法、细胞疗法和免疫疗法等。这些新型治疗方法有望提供更持久、更安全的治疗效果。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和护理
发热机制与影响因素
发热机制
中枢性发热的发热机制与常见的感染性发热不同,主要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体 温升高。
影响因素
中枢性发热的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可呈稽留热型或不规则热型。同时,中枢性发热患者的自觉症状较少,无明显 寒战、皮肤苍白或潮红等表现。此外,中枢性发热对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而与脑功能恢复有关。
注意事项
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患者 的反应情况。
其他创新性非药物治疗手段
神经调控技术
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等手段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改善中枢性发热的症状和体征。这种技术具有无创、 无痛、无副作用等优点,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免疫调节治疗
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的原因
脑血管疾病
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可能导 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引起中枢性发热。
脑外伤
严重的脑外伤可能损伤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 异常。
脑部肿瘤
部分脑部肿瘤可能压迫或侵犯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中 枢性发热。
其他疾病
如脑炎、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 ,以及某些药物或毒素也可能 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中枢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调整
01
使用指征
中枢性发热如由细菌感染引起,且病情较重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
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02
药物选择
选择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同时注意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使用或疗程不足。
03
调整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细菌学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如
感染性休克诊治策略
肝脏:受损导致解毒和代谢能力下降,内毒素血症
(三)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依发病过程分为:
休克代偿期、休克抑制期 休克代偿期 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弱、心率增快、过度换气、血压正常或稍高、舒张压升高、脉压缩小、尿正常或减少
四、临床表现
四、临床表现
休克抑制期
对生命体征稳定时组织缺氧的早发现!
06
Strong(1级):肯定
07
Weak (2级):不甚肯定
08
推荐建议的分级方法
初始复苏
感染相关建议
液体疗法
血管活性药
糖皮质激素
活化蛋白C
血液制品
Sepsis所致ARDS的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及肌松
血糖控制
肾替代治疗
应激性溃疡预防
2012版指南内容
2.1初始复苏(Initial Resuscitation) 推荐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进行程序化初始复苏 定义:组织低灌注 经初始液体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或血乳酸≥4mmol/L, 一旦发现存在低灌注,应尽快启动初始复苏流程,不应延迟到入住ICU 后才开始 提议对存在乳酸水平升高为标志的组织低灌注者,复苏目标为尽快达到乳酸正常(Grade 2C)。
液体疗法
血管活性药
糖皮质激素
活化蛋白C
血液制品
Sepsis所致ARDS的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及肌松
血糖控制
肾替代治疗
应激性溃疡预防
2012版指南内容
推荐建议的分级方法
初始复苏
感染相关建议
液体疗法
血管活性药
糖皮质激素
活化蛋白C
血液制品
Sepsis所致ARDS的机械通气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整理课件
21
简介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
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整理课件
22
病原体
革兰染色阴性的肾形双球菌
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在巧克力或血培养基上 生长良好
人是唯一的天然宿主
对干燥、寒冷、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极敏 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NS infection)
整理课件
1
定义
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CNS实质、被膜及血 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 病。
感染途径
血行感染 直接感染 神经干逆行感染
整理课件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颅内脓肿 脊髓局限性感染 颅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髓膜炎: 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膜 脑膜刺激征明显,昏迷发生晚,后遗症少
脑膜脑炎: 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
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可分为
急性:<2周 亚急性:2~4周 慢性感染:>4周
整理课件
5
基本临床表现
发热 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颈强直 局限性神经损害体征、病理反射等
脑膜炎奈瑟菌(革兰阴性双球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 噻肟,备选方案有青霉素G、氨苄西林、氯霉素、氟喹诺 酮类或氨曲南。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革兰阳性杆菌或球杆菌):首选氨 苄西林+氨基糖苷类,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TMP/SMX或美 罗培南。
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革兰阴性杆菌): 除流感嗜血杆菌外,多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首选三代头孢 菌素,其他可选用头孢吡肟、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类等。
脑膜白血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治疗进展
病理及发病机制
脑脊液中叶酸盐较血浆高3倍,有利于白血 病细胞的生长,故中枢神经系统成为白血 病细胞的庇护所及白血病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策源地。
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及在小血管内瘀滞、 聚集形成血栓,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 氧。镜下脑膜及脑实质内白血病细胞灶性 或弥漫性浸润,白质疏松、水肿、出血灶, 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增 生。
放疗
(2)放疗一般鞘内注射使CSF正常后立即行颅脑放 疗,总剂量(根据年龄及病情而定):12~24GY(分 14~15次,2.5~3周内完成。放疗间歇期为8周, 放疗过程中,鞘内注射继续。必要时加用脊髓放 疗(6~12GY)。
因白血病患者放疗可并发第二肿瘤,故放疗仅用 于高危患者和鞘注不理想的患者。目前多主张低 剂量颅脑放射治疗,通常认为最佳控制量和治疗 量发生最小不良反应剂量点在18GY。
影像学
弥漫性软脑膜浸润是CNSL常见表现形式,占1O%~ 15%。
CT平扫很难发现脑膜的白血病细胞浸润,阳性者 可表现为脑池、脑沟消失,这是软脑膜受侵,渗 出所致;
增强扫描表现为脑沟、脑池及硬脑膜明显强化, 可呈脑回样或斑片样强化。
软脑膜广泛受侵,脑脊液吸收障碍可出现交通性 脑积水,CT表现为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
颅内出血以脑出血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次之。 有文献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是白血
病颅内出血的特征。 血小板减少、高白细胞血症为颅内出血的主要因
素。 Nowacki等]认为白细胞WBC > 100×106/L和血小
板PLT<25×109/L是发生颅内出血的临界点。
脑损害-颅内出血
谢谢!
脑膜浸润常发生在AL中,特别是儿童ALL最 为常见。患者多有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 肿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体检可有脑膜刺 激征。
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
疼痛、麻木、肌肉无力或萎缩等。
诊断
治疗
通过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影像 学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病毒药物、 免疫抑制剂等,同时对症治疗如缓解疼痛 、营养神经等。
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病理
03
生理机制
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通常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发生,包括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 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释放等。这些反应会导致神经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02 神经系统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意识、语言 、运动、感觉、反射等方面。
03 体征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以及有无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等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
01
02
03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 ,检测其中的细胞数、蛋 白质、糖等指标,以判断 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转化医学
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 ,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将有助于加速 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诊疗技术的创新 和突破。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常见类型
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 脊髓炎等。
03 疾病特点
具有复发、缓解的特点,且不同患者间临床表现 差异较大。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多数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环境因素(如吸烟、应激等 )以及某些病毒感染等。
02
常见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
脑膜炎
定义
脑膜炎是指脑膜(覆盖在 大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 的炎症,通常由感染引起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
脑肺吸虫病
脑型多见,颅内占位,癫痫,局灶性症状 ,脊髓型 下肢感觉异常,瘫痪
血象:WBC/E升高;特异性抗原抗体 CSF:查见E;蛋白轻增;虫卵 皮下结节活检,皮内试验 脑CT:颞叶枕叶肥皂泡多发性钙化 治疗:支持对症,降颅压;激素
阿苯达唑10mg/kg,3次/d,2d;吡喹酮 25mg/kg,3次/d,2-3d
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常见症状及体征
脑疝 抽搐 瘫痪
偏瘫、单瘫、截瘫、四肢瘫、交叉瘫 分级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上可移动,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能做抵抗阻力动作,较正常差 5级正常肌力
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检查
血象
病毒性 白细胞下降 细菌及螺旋体性 白细胞多上升 寄生虫 嗜酸性粒细胞上升
啶5-10g/d儿:100-200mg/kg.d)分次口服, 疗程3月;继而氟康唑400mg/d,服用8周 单一两性霉素B治疗总剂量应达3-4g,3月 重者疗效不明显:可用两性霉素B0.050.1mg+地米2-5mg+5ml/次,鞘内注射, qd;并逐渐加两性霉素B至1mg/次,改为2-3 次/w.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总量20mg为宜
脑炎
病因
乙脑病毒、疱疹病毒、狂犬病毒及其他
诊断
症状及体征 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病理反射 血象 白细胞中度升高 血清学 CSF 压力正常/升高,细胞数增加,糖正常, 蛋白上升,病毒分离, 抗原、抗体
脑炎治疗
支持、对症治疗 高热、惊厥、颅内压增高、 呼吸循环衰竭
抗病毒治疗 乙脑:干扰素、利巴韦林、TEV-MCAb HSE脑炎: 阿昔洛韦 5-10mg/kg ,q8h,14-21d 阿糖腺苷15mg/kg,qd,10d 利巴韦林0.5-1.0g/d(20-
hAECs的生物学特性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机制-神经病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hAECs的生物学特性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机制-神经病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发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晚发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等。
目前这些疾病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尤其是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兹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帕金森氏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等,引起脑组织重量减轻、脑体积减少,特定脑区功能下降,中神经元,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神经元不会再生,因此脑功能恢复缓慢。
对于这种疾病,临功能康复治疗仅是防止肌肉组织萎缩,缓解运动功能障碍,药物治疗仅是对症的姑息治疗,没有对疾病的病理改变进行改善修复,因此仅能缓解症状,没有起到根本的治疗作用。
目前基于干细胞的自身生物学特性,干细胞可分化为特异性的细胞类型,并维持细胞间在生理、病理条件下的体内平衡。
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羊膜位于胚胎绒毛膜内侧,是一层无血管、神经、淋巴、肌肉的透明薄膜,与发育中的胎儿联系紧密。
人羊膜来源的细胞主要由两类细胞构成: 人羊膜上皮细胞( human amnion epithelial cells,hAECs)和人羊膜间充质细胞( human amnion mesenchymecells,hAMCs) 。
hAECs 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具有低免疫源性及免疫协同抑制作用,同时可避免胎盘干细胞实验及临床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在干细胞领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1910 年Davis 等研究报道将胎膜应用到皮肤移植的经验,20 世纪90 年代初,羊膜也已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包括烧伤、慢性溃疡、腹腔内粘连、髋关节置换术、角膜修复、神经修复等疾病。
可见hAECs 成为再生医学中有明显治疗效果的一种细胞资源。
探讨神经系统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途径
探讨神经系统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途径神经系统炎症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疾病,涉及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分子作用。
它可导致神经元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免疫介导的损伤等。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途径。
一、神经系统炎症的发展过程1. 神经系统炎症的发生原因神经系统炎症可以由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外界刺激等多种原因引起。
常见的感染包括细菌感染(如脑膜炎球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感染)和线虫感染(如弓形体感染)。
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变化。
2. 神经系统炎症的初期反应在受到刺激后,神经系统立即出现一系列早期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和白细胞浸润。
以下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是最早到达炎症部位的细胞类型。
这些细胞释放趋化因子和炎性介质,导致更多的白细胞浸润,并刺激其他免疫细胞激活。
3. 神经系统炎症的中期反应在神经系统炎症的中期,免疫细胞开始释放一系列促炎性分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1(IL-1)。
这些分子进一步增强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和白细胞浸润。
同时,它们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神经元、神经突触和髓鞘。
4. 神经系统炎症的后期反应当固有免疫反应无法控制神经系统炎症时,逐渐发展成为慢性状态。
这也被称为神经体液免疫分析状态(NAD)。
在NAD过程中,机体发生神经退行性变化,从而导致功能障碍和丧失。
二、治疗神经系统炎症的途径1. 抗炎治疗抗炎治疗是治疗神经系统炎症的基本方法之一。
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
NSAIDs可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合成途径,减少细胞因子释放和血管扩张。
类固醇可以减轻细胞外水肿、降低白细胞浸润,从而缓解神经系统的损伤。
免疫抑制剂能够调节免疫反应,减少过度的免疫介导损伤。
2. 免疫治疗针对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炎症,免疫治疗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该方法主要包括使用针对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和其他免疫调节剂。
【医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03
年龄与免疫状态
年轻患者和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而老年患者和免疫缺陷
患者(如艾滋病人)的预后可能较差。
转归与康复
急性期转归
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急性期通常在数天到数周内。在 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发热、恶 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急性期后,大多数患者会逐渐康复 。
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电 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
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训练
针对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 练,提高认知能力。
情绪管理
针对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进行情绪管 理,提供心理支持。
运动功能康复
针对运动功能受损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康 复,恢复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社交技能训练
针对社交技能受损的患者,进行社交技能训 练,提高社交能力。
05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后与转归
预后评估
01 02
感染类型
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可能具有不同的预后。例如,病毒性脑炎 和细菌性脑膜炎的预后通常较好,而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的预后可能较差。
感染严重程度
感染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轻度感染可能自行缓解或通过 治疗迅速恢复,而重度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诊断技术
研发新型诊断技术,提高 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 断准确性和敏感性。
药物治疗
研究新型抗感染药物,提 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 和不良反应。
研究成果与展望
病原学研究
发现了新的病原菌和感染途径,深化了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诊断技术
研发出了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如PCR、核磁共振等。
药物治疗
新型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 好疗效。
病理学教学设计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 、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同时,利用多媒 体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02
学习方法与技巧分 享
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有 效方法和技巧,如记忆策略、思 维导图等。
03
学习困难与挑战应 对
学生讨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 要困难和挑战,以及采取的应对 措施和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与应 用
探讨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疾 病的新型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 等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帕金森病
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语言障碍 、定向力丧失等症状。
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 颤等运动症状,以及抑郁、焦虑等非运动 症状。
亨廷顿病
多发性硬化症
以舞蹈样不自主运动、认知障碍和精神症 状为主要表现,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 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无力 、感觉异常等。
长期治疗原则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多为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 和管理,患者应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
实施步骤
确诊病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开始治疗、定期随访 和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提出和实施方案设计
二级预防
针对已经患病的人群,通过早期发现、早 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和残疾
一位65岁男性患者,因头痛、记忆力减退、行走不稳 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合并
神经病理生理学
神经病理生理学神经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生理机制的学科。
它通过对神经系统异常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揭示了神经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相关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从神经病理和生理两个方面介绍神经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一、神经病理神经病理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理变化包括细胞损伤、炎症反应、神经元丧失、脱髓鞘化等。
通过镜下观察和组织学染色技术,可以观察到这些病理变化,并且根据特定的病理特征,对神经病变进行分类和诊断。
神经病理的研究为神经病理生理学提供了基础的病理学知识。
二、神经生理神经生理是研究神经系统生理机制的学科。
神经系统是人体运转的重要调节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突触传递、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等。
通过电生理记录和其他生理实验技术,可以了解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
三、研究方法神经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病例观察、组织病理学分析、动物模型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神经病变病例,揭示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组织病理学分析可以通过组织切片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特征。
动物模型实验可以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神经疾病,研究其发展过程和潜在治疗方法。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分析神经系统疾病的遗传学基础、异常基因和信号通路等。
四、研究进展神经病理生理学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神经炎症性疾病中,通过观察炎症反应的病理变化,可以对炎症过程进行评估,并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病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神经元丧失的机制,为寻找阻止疾病发展的药物提供依据。
此外,在神经系统肿瘤研究中,神经病理学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预后。
在神经系统创伤和脑卒中研究中,神经病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病变区域和损伤程度,为病因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原则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并引起感染的疾病。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种感染引起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原则非常复杂,下面将就此进行详细介绍。
病理生理机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类型和侵入途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机制:1. 病原体直接侵入:某些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肺部、血液或颈部的淋巴结等途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细菌性脑膜炎就是细菌通过血液感染脑膜而引起的感染。
2. 血液-脑脊液屏障破坏:某些病原体可以破坏血液-脑脊液屏障,从而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性脑炎就是病毒通过破坏血液-脑脊液屏障侵入脑部引起的感染。
3. 毒力因子:病原体可通过释放毒力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例如,细菌释放的毒力因子可引起神经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损伤。
治疗原则: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菌感染的治疗:对于细菌感染,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要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确定。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2. 病毒感染的治疗:对于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例如控制体温、补充液体和维持水平适当的电解质平衡。
对于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如狂犬病和乙脑,还有相应的免疫血清和疫苗可以使用。
3. 寄生虫感染的治疗:寄生虫感染的治疗主要以抗寄生虫药物为主,例如阿苯达唑和甲硝唑等。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 炎症控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伴随着炎症反应的产生,炎症反应可引起组织损伤。
因此,炎症的控制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但使用时需要权衡利弊,避免过度抑制免疫反应。
总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原则非常复杂。
针对感染类型的不同,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指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脑膜或脊膜的炎症),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侵犯出现的脑部临床表现),脑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临床表现),脓肿以及蠕虫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因分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如脑(脊)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无菌性脑膜炎有时用来指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但也可由自身免疫反应(如发生多发性硬化)、药物副作用(如布洛芬)或骨髓腔注入化学物质引起。
脑炎是脑组织的炎症,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脓肿是局限的感染,可在身体各部位形成,包括脑。
细菌和其他感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可由血行感染或直接感染通过穿通性外伤、手术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入颅。
病理由于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同一病原体可以引起轻的、反复的甚至致死的疾病,也可以不引起疾病。
血液中的蛋白不能轻易地弥散进入CNS,因此不利于抗体的产生。
脑脊液(CSF)正常时可见到IgG及IgA但无IgM,因为IgM分子量要大些。
体液免疫反应,往往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
这种反应常在血管内进行,导致神经组织内或邻近组织的严重的血管炎性反应。
炎性反应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1)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引起;(2)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3)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4)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慢性炎症过程。
髓鞘破坏CNS感染时常有髓鞘的破坏:髓鞘的破坏可继发于神经元的受损,即神经元溶解性脱髓鞘(neuronolyticdemyelination),另外一种称为轴周脱髓鞘(periaxialdemylination)。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清亮 无色
.
10
致病菌 由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状态的差异,发生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的病原体有所不同
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约占成人细菌性脑膜 炎的80%
小于1个月的患儿,病原菌以B组链球菌、大肠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 特菌和克雷伯菌多见
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脑膜炎在1个月以上的儿童中是最常见的脑膜炎
.
14
目标性抗菌素治疗
一旦脑脊液革兰染色阳性,应立即进行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狂犬病
•脊髓灰质炎
•神经系统慢性病毒感染
•真菌性脑膜炎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 •脑型疟疾 •钩端螺旋体病脑膜炎型 •弓形虫性脑膜脑炎 •莱姆病性脑膜炎
.
3
病原体
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 菌、绿脓杆菌、沙门菌属、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杆菌
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人 类免疫缺陷病毒、腺病毒及狂犬病毒
年龄大于50岁或嗜酒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和革兰阴性杆菌,首选万古霉素+氨苄西林+三代 头孢菌素。
颅底骨折病人,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A组β溶血 链球菌,选用万古霉素+三代头孢菌素。
穿透性外伤、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分流患者,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首选万古霉素+头胞 吡肟或头孢他啶。
.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危重:临床表现疑似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应立即行 血培养及腰穿检查,同时开始经验性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原则一、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时细胞及体液反应的重要作用由于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同一病原体可以引起轻的、反复的甚至致死的疾病,也可以不引起疾病。
血液中的蛋白不能轻易地弥散进入CNS,因此不利于抗体的产生。
脑脊液(CSF)正常时可见到IgG及IgA但无IgM,因为IgM分子量要大些。
体液免疫反应,往往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这种反应常在血管内进行,导致神经组织内或邻近组织的严重的血管炎性反应。
1. 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 (1)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引起;(2),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3)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4)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慢性炎症过程。
2. CNS感染时常有髓鞘的破坏:髓鞘的破坏可继发于神经元的受损,即神经元溶解性脱髓鞘(neuronolytic demyelination),另外一种称为轴周脱髓鞘(periaxial demylination)。
后者可见于病毒感染时,也可见于脱髓鞘疾病时。
炎性过程中引起脱髓鞘的机制可能有下列5种:①病毒对少突胶质细胞的直接细胞病理效应;②免疫介导的病毒对少突胶质细胞向性的改变;③免疫介导的对感染的少突胶质细胞的破坏;④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⑤旁观者”脱髓鞘。
伴随脱髓鞘可能出现髓鞘再生,导致症状的缓解。
一度以为只有周围神经髓鞘再生。
这对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3. 脑膜炎是最常见的CNS感染:细菌引起脑膜炎与其有关的三种成分:(1)细菌包膜;(2)细菌的细胞壁;(3)脂多糖物质。
某些细菌如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等均在细胞外有一含多糖的包膜,这种包膜使细菌易于侵入宿主。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区别主要基于细胞壁。
阳性菌壁含有大量多糖肽(peptidoglycan),而阴性菌则只含少量;阳性菌胞壁还包含壁酸(teichoicacid),而阴性菌则无。
这两种物质都引起强烈的脑膜炎性反应。
但阴性菌有脂多糖分子附着于外膜上,含有毒性脂质物质“脂质A”(lipid A),细菌死亡时释出,作用似内毒素,也引起强烈的脑膜炎性反应。
在脑膜炎过程中某些细胞因子起重要的炎性反应介导作用。
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 cachectin)以及白细胞介素-1。
这两种物质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促使中性白细胞进入CNS而触发炎性过程。
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及其他白细胞介素亦参与这一炎性过程。
而在CSF中体液因子及吞噬细胞的不足,病原体迅速分裂衍殖,并释出细菌胞壁或膜的成分,导致脑膜炎的迅速演变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亦因而增加,产生血管性水肿。
由于大量多核白细胞进入蛛网膜下腔,释出毒性物质,这些毒性物质虽然是用以防御对抗病原体,但由于对“外来”及“自体”的鉴别能力的不足也引起细胞毒性水肿。
这些情况都会进一步影响CSF动力学,脑代谢及脑血管的自我调节,如炎症不能得到控制,则将会产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脑血循减少,进而导致神经元的损害,发生不可逆转的局灶性或弥散性脑损害。
二、若干CNS感染的治疗问题治疗原则主要是消灭或抑制病原体,这常常需要外力的介入,如抗菌药物以及清除病灶等。
激发或促使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机制有适度的改善,以增强防御及修复能力也很重要。
另外,校正或调节病理生理机制以减轻炎性反应对靶器官的损害,保护脑的功能,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等亦是冶疗的极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1.化脓性脑膜炎: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0年根据1986年五个州和洛杉矶地区的调查认为流感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是最常见的化脓性脑膜炎的感染源,约占45%,其他有肺炎球菌占18%,脑膜炎双球菌14%。
是那一种感染源感染?与年龄及季节有关。
新生儿(<1个月)以B族链球菌为主(如缺乳链球菌)。
婴幼儿(1个月至4岁)以流感杆菌为多。
儿童及一般成人则以肺炎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多些。
治疗第一步是维持血压及纠正休克,并及时给予抗菌药物。
如临床高度怀疑化脓性脑膜炎,不一定等腰穿或等待腰穿的结果,先根据年龄、季节特点针对性地给予抗菌药物,然后根据CSF化验结果调整药物。
应选择较易进入BBB者,一般都采用静脉给药途径,以期有较高的血药浓度。
新生儿首选氨苄青霉素加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cefotaxime)50 mg/kg体重,每6小时1次或头孢三嗪(ceftriaxone;菌必治)50~100 mg/kg体重,每12小时1次,均静脉给药。
也可以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甙类抗菌素,但要警惕听力或前庭功能受到损害。
婴幼儿用广谱头孢菌素或加氯霉素。
儿童及一般成人则静脉每日给予青霉素(儿童30万 U/kg体重,成人2 000万U,均分为4小时1次)或予头孢菌素(头孢噻肟2 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头孢三嗪2 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
年龄超过50岁成人除头孢菌素外最好再加氨苄青霉素。
对那些有免疫功能受损或神经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根据病情可能需要应用或加用头孢他定(ceftazidime;fortum)或万古霉素。
选择头孢菌素时应选择CSF中浓度较高者或炎症时CSF中能达到治疗浓度者。
常用的有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呋肟等。
先锋必素(cefoperazone)虽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但不易通过BBB,不宜用于化脓性脑膜炎。
在应用抗菌素的同时,是否给予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仍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近年多数学者认为可有助于减轻炎症、降低颅内压、改进脑灌注压、增加CSF中细胞因子(cytokine)的浓度,从而提高存活率,减少儿童的听力受损及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危险。
因此儿童应加用皮质类固醇。
可辅助给予地塞米松0.15 mg/kg体重,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共给4天。
2.结核性脑膜炎: 典型病人诊断不难,但也有个别初期症状持续较长,表现为人格改变等;或发病急遽,进展快,很像化脓性脑膜炎。
因此,对有结核性脑膜炎可能的病人应多次查CSF,包括细胞计数、分类、测血和CSF糖的比值、多次涂片找抗酸杆菌等。
免疫诊断方法,如ELISA及PCR等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尚不够理想。
治疗:从流行病学角度判断,如所患为敏感菌株,根据WHO建议采用三联疗法:每日异烟肼10mg/kg体重,合用利福平及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这3种药在炎症情况下通过BBB均较好,治疗3个月,停吡嗪酰胺,异烟肼及利福平再继续用7个月。
如系耐药菌株引起,则加用第四种药,链霉素或乙胺丁醇(ethambutol)。
如致病菌对利福平不耐药,则治疗9个月已够。
如发现系对利福平耐药菌株引起,则需要连续治疗18~24个月。
也有人主张由于中国人对异烟肼为快速代谢型,因此,每日剂量可加大至600~1 200 mg,但以此种剂量与利福平合用很容易影响肝功能,因此,可舍弃利福平,用大剂量异烟肼加链霉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对是否合并应用皮质类固醇仍有争议,多数人认为对降颅压,减轻脑水肿,减轻颅底粘连及椎管梗阻有帮助,有好转后逐渐撤停。
3.螺旋体感染:(1)梅毒: 近年有上升趋势,但多为Ⅰ、Ⅱ期梅素,主要是脑膜血管梅毒。
青霉素仍是首选药物,大剂量时仍可在CSF中获得有效的杀菌浓度。
建议每日剂量为1 200~2 400万U/日,分为4小时1次,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
如对青霉素过敏,则可用头孢三嗪1 g肌注,每日1次,连用14天。
或强力霉素(doxycycline)200 mg,每日2次,连用21天。
(2)莱姆病: 为Borrelia burgdorferi感染引起。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有23个省市有此螺旋体分布。
经蜱咬传染,但被感染的蜱咬后不一定患莱姆病,因为人血清中有杀此种螺旋体的活性物质。
但如发现有高滴定度的抗B.burgdorferi抗体,虽然没有症状,也应进行CSF检查,如异常则治疗,如正常则追随观察。
对神经系统莱姆病的治疗,原则上同梅毒。
对钩端螺旋体的治疗也是相同的。
4. 霉菌感染:多种霉菌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机会增多。
常见的有新形隐球菌,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以隐球菌为多见。
(1)新形隐球菌:CNS的新形隐球菌感染主要是脑膜炎,也可发生脑膜脑炎。
当然也可累及颅神经,如视神经病变。
隐球菌脑膜炎常表现为以高颅压为特点的亚急性脑膜炎。
近年来多采取二性霉素B和氟康唑(fluconazole)联合治疗。
氟康唑口服吸收良好,每日200~400 mg,5~10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达到10.1 mg%~18.9 mg%,超过对隐球菌的抑菌浓度(0.39~6.25 mg%)。
二性霉素静脉滴入,应逐渐增加剂量,总剂量为2~3 g,有人主张同时椎管内给药,以增加CSF中二性霉素浓度。
近年出现以微脂粒(liposome)包裹的二性霉素制剂,副作用减少,剂量可增大。
这两种药也可以单独治疗。
有人以二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5FC)联合用药,可增强疗效。
其他咪唑类抗霉菌药尚有咪康唑、酮康唑等,虽然价格要便宜,但疗效稍逊,酮康唑肝毒性也大一些。
(2)毛霉菌病:为条件致病感染,可分为全身型与鼻眼脑型。
全身型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时,鼻眼脑型则多见于糖尿病酸中毒病人。
毛霉菌侵犯血管,发生血管炎导致血管闭塞,造成干性坏死,因而药物不易达到病灶处。
毛霉菌病死亡率极高,必须早期诊断,配合外科切除病灶,积极抗霉菌药物治疗,才有存活希望。
药物用二性霉素B或氟康唑,或联合用药。
5.寄生虫感染:(1)囊虫病:为常见病,由于摄入猪绦虫卵在人体内发育为囊尾蚴,成为囊尾蚴病或囊虫病。
CNS囊虫病为我国症状性癫痫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囊尾蚴在CNS的部位及表现可分为6型:①无症状型;②脑实质型;③蛛网膜下腔型;④脑室型;⑤脊髓型;⑥眼型。
上述类型可以合并发生于同一病人。
临床表现与个体反应与囊尾蚴所在部位,数量以及是活的、正在死亡或已死亡有关。
囊尾蚴的寿命平均为4~6年,因此,无症状的病人是不必治疗的。
但应寻找感染的来源,如检查病人及接触密切的人有无猪绦虫病,如有则应进行驱绦虫治疗。
脑室型因药物不易达到,一般需要手术摘除。
其他类型在抗癫痫(如有)治疗的同时是否需要杀囊虫治疗?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人认为囊尾蚴有一定的寿限,只要断绝其新的来源,让其分期分批自然死亡较好,以免在抗囊虫药物作用下,囊尾蚴大批死亡,释出的毒素及异性蛋白反应会导致急性脑病,出现谵妄、意识迷乱、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等,可以危及生命。
但不少人认为抗囊虫治疗可以减少癫痫发作,减轻症状。
即使出现反应,用皮质类固醇及渗透性利尿剂一般都能控制。
Vazquez等报道240例有癫痫发作的脑囊虫病,经药物治疗后,囊虫减少82%,平均发作频度减少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