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远红外线
什么是远红外线
什么是远红外线什么是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类似于微波和X射线,但不同的是每一种波所携带的能量的不同,其中远红外线占据太阳辐射能量的72%。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4μm-1000μm(日本远红外协会定义为3μm-1000μm),科学家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范围波段最宽的。
(如下图所示)远红外线:在太阳光谱中波长自0.76至1000微米的称为红外线。
其中,0.76至2微米是近红外线,2至4微米的是中红外线,4至1000微米的是远红外线.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几十年前,航天科学家对处于真空、失重、超低温、过负荷状态的宇宙飞船内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得知太阳光当中波长为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
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这一段波长的光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
红外线的划分方式红外线分类近红外线区中间红外线区远红外线区按大气的三个波段划分 1,3微米 3,5微米 8,14微米按红外光谱划分 1,3微米 3,40微米 40,1000微米医学领域 0.76,3微米 3,30微米 30,1000微米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1) 远红外线的定义远红外线是在太阳放射的能量中,占有80%的、以热为中心的电磁波的波长中,波长为0.76-4.0㎕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线,波长为5.6-50㎕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波长为50-1000㎕的红外线称为超远红外线。
(1) 8~11㎕的远红外线对人体产生的效果①渗入皮下40~50mm处,共振人体细胞,在人体深处开始加温。
②跟着在人体深处产生温度。
即,体温从人体深处开始提高,微细血管会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强化新陈代谢;扫除体液障碍,增加人体组织再生能力,对促进成长有显著的效果。
③应用于婴儿用保育器或温热物理治疗仪,应用于通过汗腺排出体内废物、重金属、毒性物质的新的远红外线治疗法。
(2) 远红外线是①肉眼看不见的不可视热线②具有直进性,折射,反射等光线的一般性质。
③被很多物质吸收,产生热反应。
(3) 远红外线自然而然的被用于烤地瓜,炒栗子等等。
加热特殊的石头(包括陶瓷)产生远红外线,利用这种远红外线烤出食物的。
①谁都知道用陶瓷(包括电瓷)容器熬粥比用金属容器熬粥更好吃,②在阳光下做日光浴心情很好,其原因是日光放射远红外线。
2)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6大作用(1) 温热作用若体温下降,远红外线提高温度;若体温上升,则下降温度;从而保持最佳的体温。
(2) 促进生长发育远红外线促进儿童或未成年的成长。
. (3) 磁性作用利用离子作用,使体内的钙及铁含量保持均衡,从而使体内的骨骼健康。
(4) 干湿作用维持最佳的,可以保持体温的水分。
(5) 中和作用排出体内排泄物,中和汗味和异常气味。
(6) 共鸣作用分解人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碳素化合物,从而维持营养的均衡;震动细胞的分子和原子,维持强韧的体力。
3) 远红外线的发汗效果(1) 汗的作用人类靠发汗排泄体内积蓄的氢。
氢在人体内显出酸性,而且具有毒性。
把体内的氢通过汗往外排出,改善酸性体质而达到健康的碱性体质。
①人类通过发汗的水分蒸发调节体温。
②促进血液循环,淋巴液、肠液的循环。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是指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的红外辐射,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热感应能力。
远红外线技术在医疗、保健、工业、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原理十分复杂且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远红外线的产生是通过热辐射现象实现的。
所有物体都会向周围发射热辐射,而远红外线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其分子会不断振动和旋转,从而产生热辐射。
而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决定了其能够穿透大部分物质,因此在热成像、红外热测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次,远红外线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远红外线能够渗透人体皮肤,激活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免疫力和健康状况。
因此,远红外线被广泛应用于理疗、美容、保健等领域。
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远红外线的温热作用能够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远红外线在工业和军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工业生产中,远红外线技术可以用于热成像检测、红外测温等方面,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好地监测和维护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军事领域,远红外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夜视仪、导弹制导系统、红外干扰等方面,为军事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远红外线技术的原理虽然复杂,但其应用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深入理解远红外线的产生和穿透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为医疗保健、工业生产、军事防御等领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远红外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通常被用于热成像、通信、探测和医疗等领域。
在远红外线技术中,了解其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远红外线的原理及其应用。
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长于可见光,因此人眼无法直接感知。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决定了它在热成像和红外线通信中的重要性。
远红外线的辐射源可以是热体本身,也可以是通过热辐射仪器产生的。
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它就会发出远红外线辐射,这种辐射可以被红外线探测器捕获并转化为图像或信号。
远红外线的原理主要涉及热辐射和热成像技术。
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其温度而发出的电磁辐射,其强度和波长分布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辐射强度和频谱分布。
热成像技术则是利用物体发出的远红外线辐射来获取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通过这些图像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差异,从而实现对物体的热态分析和诊断。
除了热成像,远红外线还被广泛应用于红外线通信和探测领域。
由于其波长较长,远红外线可以穿透一些雾、烟雾和灰尘等大气中的干扰物质,因此在通信和探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红外线通信中,远红外线可以实现一定距离内的高速数据传输,而在探测领域,远红外线可以用于夜视仪、红外线对抗和目标识别等方面。
总之,远红外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电磁辐射波段,在热成像、红外线通信和探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远红外线的原理和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远红外线的基础知识,并激发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探索。
远红外线是什么
远红外线是什么在可视光线中,红色光线以外的肉眼看不到的光线就是远红外线。
红外线以波长的长短分为进红外线,中间红外线,远红外线。
其中4—16微米的远红外线最能被人体和物体吸收,有医学效果。
喜来健特殊发热体就是利用了这种远红外线。
渗透到皮肤深层的远红外线能极大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自然愈合能力,防止疾病和老化。
远红外线的效果1、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作用,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功能,有效预防慢性疾病。
2、有害物质的排出排出体内的各种垃圾和有害重金属,净化血液,实现体质的碱性化。
3、改善生物体的血液分解血管内的血栓,疏通毛细血管,有助于高血压等慢性病。
4、卓越的美容效果汗腺,毛孔的老化物质随着汗水一起排出提外,消除汗臭,通过生物体组织的活性化增加皮肤弹性,达到美容的效果。
纯正远红外线特殊发热体的特点⊙因是平面放射体,扩大了放射面积,同一温度下远红外线的放射量是几十倍。
⊙因是平面放射体,被加热物的温度差较少,达到均匀加热。
⊙热容量小、碳纤维特殊,因此升温速度快。
⊙无光、无味、无声、无风,使用舒适。
⊙远红外线直接作用于人体,达到暖体之功效。
⊙无火花,不用担心火灾。
⊙表面用绝缘材料和特殊高分子材料,具有耐久性、耐腐蚀性、耐冲击性。
⊙远红外线直接加热,效果良好。
喜来健3500高级型〈采用特殊发热体—极大提高了远红外线效果〉特殊发热体为何物?1)远红外线发热体•碳素纤维远红外线放射体碳素纤维远红外线放射体利用了碳素纤维的耐热性、奇特的电传导性和碳素的高效率放射能力,比以前的金属发热体具有更出色功效的非常薄的远红外线放射体。
光波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达到从里到外的暖体效果。
为什么碳纤维是理想的远红外线的放射体?镍络合金线在高温度放射率高,但在常温下只有40%的放射率,陶瓷是常温下有很高的放射率,但是一升温就会变弱。
相比之下碳纤维不升温,在常温下也能有90%的放射率。
达到100度。
镍络合金是需要6分钟,但是碳纤维是只需要1分钟。
远红外线
4:神经方面: 人的神经分中枢神 经和自律神经,中枢神经支配我们 的肢体语言,自律神经支配我们的 脏腑器官和内分泌,由于振动的不 断刺激使神经通畅可以有效的控制 我们的肢体语言和内分泌 。
二、远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
1.使水分子活性化,增加分子含氧 量。远红外线能使水分子共振,使 惰性水分子变成独立水分子,从而 增加身体含氧量,增加细胞活力, 延缓衰老。
远红外线
生命光线
什么是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线,由于其波 长( 6 到 14 微米)与人体相近,又被 称做生命光线 深入人体之后会形成“热渗透”,使微 血管扩张,改善人体微循环;分解脂肪; 清除代谢障碍,排除肌体沉积毒素;缓 解疼痛。
一、远红外的主要功能
1:基因方面: 它可以校正基因使其保 持健康。比如野生动物他们生病时 一般靠晒太阳来康复,如果一个人 在一个黑暗的山洞里住上一个月, 那么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形,生病。
禁忌症
不适宜用远红外线的人有: 有出血倾向的人禁用; 恶性肿瘤部位慎用; 新伤疤痕者不要用; 心脑血管功能不全者不要用 。
2.改善微循环。独立水分子可自由出入细 胞,通过共鸣共振,表现为热能,使皮下 深层组织温度上升,血流加快,微细血管 扩张,心脏的压力就会减少。微细血管向 人体细胞供应氧气和营养,同时把新陈代 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如果微循环出现 问题,会导致心脑血管高血压、肿瘤、关 节炎、四肢冰冷或麻痹等疾病。
2:细胞方面: 远红外和人体的频 率有一部分是同频的,同频就产生 共振,一共振就象筛米一样使细胞 排列有序,振振振就把细胞内的水 分子变小分子使细胞毒素排出,细 胞内通畅,细胞吸收营养就充分细 胞就健康,
远红外的原理
远红外的原理远红外(Far Infrared,简称FIR)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
远红外线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辐射,具有渗透力强、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
那么,远红外的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远红外线的发射源。
远红外线的主要发射源包括太阳、地球、动植物、人体等。
在人工应用中,远红外线主要是通过远红外线仪器、远红外线热疗仪、远红外线保健仪等设备发射。
远红外线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远红外线的波长和频率来实现的。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这个波长范围恰好是人体所能接受的范围,因此远红外线能够被人体细胞所吸收和利用。
而远红外线的频率则是指每秒钟所发射的波动次数,频率越高,波动越快,能量越大。
远红外线的频率较低,因此能够渗透皮肤,被人体所吸收。
远红外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热效应来实现的。
当远红外线照射到人体表面时,能够渗透皮肤,被人体吸收,进而产生热效应。
这种热效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细胞代谢废物的排泄,从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
除了热效应外,远红外线还具有生物效应。
远红外线能够激活细胞、增强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从而起到抗衰老、促进健康的作用。
此外,远红外线还能够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平衡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的来说,远红外线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其特定的波长和频率,以及热效应和生物效应来实现的。
远红外线能够渗透皮肤,被人体细胞所吸收,产生热效应和生物效应,从而达到促进健康、舒缓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等作用。
因此,远红外线在保健、治疗、美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远红外线名词解释
远红外线名词解释
远红外线,也称为远红外辐射,是指波长范围在3至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这种辐射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和火焰辐射等。
人类也可以利用远红外线技术,例如红外线烤箱、红外线体温计和红外线相机等。
远红外线的特点是能够深入渗透物体,其波长比中红外线和近红外线更长,因此被称为“远红外线”。
人类通过使用远红外线技术来创造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如陶瓷加热器、电热被毯、远红外线保健仪和远红外线按摩仪等。
远红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医疗领域,远红外线可以通过人体吸收产生温热效应,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起到缓解疼痛、改善肌肤、减轻疲劳等作用。
此外,远红外线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烤烟烤茶、环保治理等领域。
总之,远红外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波长范围,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其波长范围一般为3-1000微米。
远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非金属材料,因此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治疗仪等。
那么,远红外线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又是如何被利用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远红外线的产生原理。
远红外线主要是通过物体的热辐射产生的。
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热辐射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和波长有关。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辐射的波长会变短,辐射的强度也会增加。
而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正好对应着人体和许多物体的辐射波长范围,因此远红外线被称为“生物波长”。
其次,远红外线在医疗保健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远红外线具有温热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缓解疼痛等作用。
因此,远红外线被广泛应用于红外线理疗仪、红外线保健床等医疗保健设备中。
通过远红外线的照射,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促进细胞再生,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炎症有着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远红外线还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塑料加工过程中,远红外线可以快速加热塑料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在玻璃生产过程中,远红外线可以加速玻璃的干燥和固化过程,提高玻璃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此外,远红外线还可以用于红外线热像仪,用于夜视、安防监控等领域。
总的来说,远红外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红外线波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远红外线的产生原理和特性,可以更好地利用远红外线的特点,开发出更多的应用设备,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远红外线的研究中,为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远红外线的说明与作用
一,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一种具有强烈作用的反射线,其特征:1.肉眼不可见,波长为微米2.具有直射、曲折、反射等光学性质3.任何物质吸收都会引起热反应4.具深透力应用:其中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放射的波段相同,根据无数国际权威研究机构临床报告,相同波长的远红外线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理疗作用。
所以把该波段的远红外线发热体产生的射线称为理学疗法之光,也叫“生命之光”。
二,什么是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指波长微米的不可见光波。
太阳光是一种电磁波,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可见光是指肉眼可以看到的,如太阳光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多彩的七色彩虹光;不可见光是指肉眼看不到的,如紫外线和红外线等。
红外线的波长是微米,分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线等,其中远红外线波长为微米,占红外线光波的20%左右,经过光的折射、透射、反射及物体的吸收,仅剩很少的一部分维系着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包括人类的成长和生命的延续,因此远红外线被称为“生命之光”。
三,远红外线与人体的密切关系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都有吸收远红外线的功能,同时也都是远红外线的蕴藏体和发射体。
人体也具有发射微量远红外线电磁波的能力,据科学测定只有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最容易与人体产生谐和共振。
人体中60-70%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当8-14微米的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时,产生“共振吸收”效应后,使人体内不容易被吸收的大的水分子团产生共振而使分子团解聚,重新组合成小的水分子团(即水分子被活化、被离子化),在这过程中不仅使吸附在水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于去除,而且增加使水分子数量增加并增强了表面细胞的活性度和表面张力,从而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改进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
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一,远红外线是所有太阳光中能最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电磁波,它能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能迅速被人体吸收,渗入人体的远红外线便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震动,再透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应,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碍新陈代谢的障碍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延缓衰老。
远红外线是什么
什么是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指波长在3-1000微米的红外线,科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益无害的是占太阳能量60%的不可见红外光,其中波长5.6-15微米这一波段的红外线对人类的生存与万物的生长极为重要。
生命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他可以吸收及发射远红外光,所以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其频率与身体中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引起共振效应,其能量最高且能被生物体所吸收,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的温度升高,产生的热效应使水分子活化,处于高能状态,加人速体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加速供给养分和酵素,促进身体健康。
远红外线的特点(1)远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线,具有光线的直进性、穿透性和反射性,辐射力强,具有选择性,可以对被辐射体直接加热,而周边的其它物体则不受影响。
所以它的加热目标高度集中,加热效果良好。
在这一点上与微波加热相似。
(2)当物体的吸收波长位于远红外线波长范围内时,远红外线照射物体,可产生共振效应与温热效应,使物体升温。
(3)远红外线具有很强的渗透性(穿透性),能使对象物的各个层次(表层、浅层、深层)同时受热升温。
当被用采硫化橡胶时,则硫化反应进行得既迅速(因为无需由表及里的传热)又均匀,效果胜过传统的介质(蒸气或空气)传热。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原理及作用远红外光除了由太阳发出外,也可以由烧热的砂土或石放射出来,所以用瓦煲煮饭特别香软,以砂土烤熟栗子也特别香甜可口。
远红外线对身体有什麽好处?A.令水份子活性化,提高身体的含氧量人体约70%是水分,血液的水分比率更高达80%。
若血气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子便集结成惰性水(即四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不能通过细胞膜。
远红外线能使水分子产生共振,变成独立水分子(即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提高身体的含氧量,细胞因而能恢复活力,精神更畅旺、头脑更灵活,进而能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是指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的红外线。
与近红
外线和中红外线相比,远红外线在光谱中的位置更靠近可见光线的
边缘,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远红外线的应用
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医疗、安防、工业、军事等多个领域。
本文
将介绍远红外线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远红外线的产生原理主要是通过物体的热辐射。
所有的物体都
会向周围发射热辐射,这种辐射的波长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
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就会产生远
红外线辐射。
因此,远红外线的产生是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的。
在远红外线的应用中,最常见的就是红外线热像仪。
红外线热
像仪利用物体发出的远红外线辐射来生成热像,通过对热像的分析,可以得知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
这种技术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诊断乳腺癌、皮肤病等疾病。
此外,红外线热像仪还被用
于安防领域,可以用于夜视、监控等方面。
除了红外线热像仪,远红外线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远红外线被用于热处理、焊接、玻璃生产等工艺中。
在军事领
域,远红外线被用于导弹制导、夜视仪等设备中。
在生活中,远红外线被用于保健、美容等方面,比如远红外线热疗、远红外线桑拿等。
总的来说,远红外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红外线波段,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远红外线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特殊波段的辐射,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希望本文对远红外线的原理和应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太阳光光谱中肉眼不可见光的一部分,波长为8-15微米的远红外光对人类的生存与万物的生长极为重要,被科学家称为“生命之光”由于它比可见光更具穿透性,这种热效应使其被运用到加温和光波疗法等实用技术中。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益处生命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他可以吸收及发射远红外光,所以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其频率与身体细胞中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引起共振效应,其能量最高且能被生物体所吸收,如同晒太阳一样,使水分子活化,处于高能状态,提高身体的含氧量,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系统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的温度升高,产生的热效应,改善新陈代谢,使代谢产生的废物迅速排出体外,加速人体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平衡身体的酸碱度,改善酸性体质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加速养分和酵素的供给,促进身体健康。
碳纤维远红外供暖碳纤维电热供暖是一种以电为能源,通过碳纤维辐射远红外线,进行传热的新型供暖方式;碳纤维具有强度高、耐高压、耐潮湿、耐酸碱、承受温度范围广、高韧度、低收缩率、运行安全、节约空间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医疗保健产品及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中。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中医认为饮食的数量和质量与生血有密切的关系,饮食是造血的原料。
如果贪凉或吃过多的寒凉性食物,不尽会引起胃肠的不适,还会使胃肠的血管冷收缩,影响食物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管。
很多人吃了寒涼的食物会拉肚子,就是因为这些不消化的食物无法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管。
时间一长,就会造成造血原料不足,结果血液生成减少。
寒湿重的表现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代表体内有寒湿: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
颜色越是发暗,代表寒湿越重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流青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远红外的物理特性及作用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波长最长的一段红外线,波长范围在5-100μm之间,属于电磁波的一种,也是一种不可见光,但是其具有可见光所具有的一切特性,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容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01作用机理远红外线是太阳光光谱肉眼不可见部分,其中4-15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放射的波段相同,根据相关的研究和临床报告显示,相同波长的远红外线对于人体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
所以不少人将此波段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之光”。
生命之光作用于人体时,引起人体细胞内水分子高频振动,激活生物分子、改善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
逆岁堂细胞能量浴能够为您提供360°远红外理疗,实现全方位的远红外健康理疗,让您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体会来自远红外光波的效果。
02红外线的三大物理特性①渗透力通过研究和实践表明,人体皮肤可以大量吸收远红外线的辐射能,但是近红外和中红外的热量过强,容易反射,不易吸收,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远红外照射人体时几乎没有反射,并可以直接渗入皮肤组织达3-5cm,具有超强的穿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②共振性根据基尔霍夫辐射定律:任何良好的辐射体,必然是良好的吸收体。
在同一温度下,辐射体越强,其吸收本领越强,两者成正比关系,所以含远红外的物体,既可以辐射红外线,也可以吸收远红外线,辐射和吸收对等。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发射出远红外线,根据检测,人体发射的远红外波长在9.6μm左右,而远红外线的波长在8-15μm,和人体表面峰值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并可转化人体的内能,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③温热效应远红外线能够直抵皮下组织深部,使得人体内部感到温暖,同时也使得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打打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率。
而且分子间的共振将大部分的动能转变成热能,通过排汗将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排出。
03远红外线的保健作用①消寒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远红外线的温热效应和超强的穿透性,可快速排出体内的寒气、湿气等。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通常在3微米到1毫米之间。
远红外线辐射是由物体的热能产生的,因此也被称为热辐射。
远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可以透过一些透明材料,如玻璃和塑料。
远红外线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分子在内部振动时产生的。
这些振动产生了热能,散发出的能量以远红外线的形式传播。
远红外线的强度与温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远红外线的强度来估计物体的温度。
远红外线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远红外线被用于治疗肌肉和关节损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疼痛。
在工业领域,远红外线被用于红外烤箱和红外加热器,用于加热物体或材料。
远红外线也被用于安防领域。
红外线摄像机使用远红外线来捕捉夜间的图像,以及在低光照条件下的图像。
此外,远红外线传感器也广泛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监测人员的存在,并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灯光、加热或空调等设备。
总之,远红外线原理是基于物体的热辐射产生的,其强度与温度成正比。
远红外线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工业和安防等领域。
远红外线的作用与用途
远红外线的作用与用途远红外线是指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的红外线。
这种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和多种用途。
以下将详细介绍远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
1. 热成像:远红外线被广泛用于热成像技术,通过捕捉物体放射的远红外线辐射热量,可以生成准确的热成像图像。
热成像技术在建筑、医学、工业、军事和消防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用于检测隐藏的热障碍、故障或异常,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 医学诊断:远红外线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
远红外线疗法可以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抗炎、消肿、镇痛等效果。
同时,远红外线也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如乳腺癌、糖尿病和皮肤病等。
3. 保健养生:远红外线还被用于保健养生领域。
远红外线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改善身体健康和防止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远红外线可以通过电热毯、远红外线桑拿房、远红外线按摩仪等器械进行应用。
4. 工业加热:远红外线热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过程。
相比传统的加热方式,如电阻加热和传导加热,远红外线加热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均匀性好、节能等优点。
远红外线加热被应用于塑料加工、橡胶硫化、食品烘干、陶瓷烧结等行业。
5. 红外线通信:远红外线也被用于通信领域。
远红外线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在可见光无法传输的环境中传递数据。
远红外线通信具有大带宽、抗干扰、克服传统无线通信的局限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航天通信和地下通信等领域。
6. 安防监控:远红外线摄像机广泛用于安防监控系统中。
远红外线摄像机可以通过捕捉目标物体辐射的远红外线,实时监测并录像。
这种摄像机在黑暗环境下仍然能够拍摄清晰的图像,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和追踪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夜间监控、交通监控和边境监控等领域。
总结起来,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在3-1000微米之间的红外线,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和多种用途。
它被广泛应用于热成像、医学诊断、保健养生、工业加热、红外线通信和安防监控等领域。
远红外线的发射距离范围?多少米?
远红外线的发射距离范围?多少米?这是一个让人十分好奇的问题。
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热效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远红外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美容护肤、暖房、干燥等领域,其发射距离范围也因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我们来看一下远红外线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
远红外线被认为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等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理疗、康复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远红外线的发射距离范围一般在1-2米左右。
这是因为在这个距离范围内,远红外线的热效应能够比较好地渗透到人体的深层组织中,起到理疗和康复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远红外线在美容护肤领域的应用。
远红外线被认为能够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强皮肤代谢、减少细纹等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美容护肤领域。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远红外线的发射距离范围一般在0.5-1米左右。
这是因为在这个距离范围内,远红外线的热效应能够比较好地渗透到皮肤的深层组织中,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远红外线在暖房、干燥等领域的应用。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远红外线的发射距离范围一般较远,可以达到10米以上。
这是因为在这些领域中,远红外线主要起到加热和干燥的作用,需要较远的发射距离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远红外线的发射距离范围因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医疗保健领域和美容护肤领域中,远红外线的发射距离范围一般在1-2米和0.5-1米左右;在暖房、干燥等领域中,远红外线的发射距离范围可以达到10米以上。
无论是哪个领域,远红外线的应用都离不开其独特的热效应和穿透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类似于微波和X射线,但不同的是每一种波所携带的能量的不同,其中远红外线占据太阳辐射能量的72%。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4μm-1000μm(日本远红外协会定义为3μm-1000μm),科学家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范围波段最宽的。
(如下图所示)远红外线:在太阳光谱中波长自0.76至1000微米的称为红外线。
其中,0.76至2微米是近红外线,2至4微米的是中红外线,4至1000微米的是远红外线.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几十年前,航天科学家对处于真空、失重、超低温、过负荷状态的宇宙飞船内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得知太阳光当中波长为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
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这一段波长的光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
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2.5微波以上的红外线通称为远红外线。
)热是如何来的呢?三种方法(传热)?热高温低。
这是一个原则。
方法有三种传热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热实际执行的形式,这三种方法的组合比例。
①传导传热热逐渐铁棍的一端被加热时,并最终变得炙手可热。
它被称为传导传热,热传输是通过这种方式的材料。
热导率是由不同的材料。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气体一般是低的热传导体。
因此有许多小孔的材料,热传导变得较低。
②对流传热当从底部加热液体和气体,例如水和空气的对流换热,温暖的一部分上升,因为它的密度,扩大减轻。
另一方面,冷上部下降。
多次执行这些操作,总的温度上升。
在这种方式中,移动液体和气体的传热方法被称为对流。
③辐射换热传热的方法,不需要介质,被称为辐射传热,太阳能热直接到达地球温暖地面。
热量被直接吸收材料在电磁波的形式和材料的温度升高。
(激活构成物质的原子振动)传热远红外线辐射传热本身。
当有气体氮气(N2)和氧气(O2),作为一个中间介质,不被吸收的远红外线,但它被吸收气体如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H2O)的极性。
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对流,传导,辐射,远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热,由电磁波传递能量。
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穿透过去。
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吕量吸收远红外线,这时,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而振动和旋转使物体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的目的。
烧烤炉的远红外加热方式有两种:一是燃气远红外加热方式:另一种是电热管远红外加热方式。
只是能源不同,而产生的远红外线都是同一种特殊物质。
远红外线本身是一种能量传递的电磁波。
在红色光谱的外侧,介于红色与不可见光谱之间,所以谓之远红外线。
波长在0.47—400微米之间。
远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递热能,由电磁波传递能量。
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小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绝大部分渗透到被加热的物体之中。
由于远红外线本身是一种能量,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内分子或原子吸收远红外线能量,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处使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物体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高速磨擦产生热量而使其温度升高。
从而达到了加热的目的。
科学实验证明,远红外线加热时不需要传热介质。
其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这样,远红外线加热与常规传导方式相比,具有热传递直接简单,生产热效率高,卫生环保,杀菌消毒,烧烤食物快捷,干净,卫生,质量佳,口感好。
大大节省能源,制造简单,易推广等优点。
辐射传递的热量与温度成四次方正比,加热时不需要传热介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这样,远红外线加热与常规传导方式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干燥质量好,省能量,安全,卫生,设备简单,易推广等优点。
电气石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早在现代矿物学发展之前,人们习惯于根据宝石的色彩来为宝石命名。
1500年,葡萄牙探险者在巴西发现了一种多彩的宝石,因其色彩斑斓、五光十色,无法用一种颜色来命名,便为其取了个好听又恰当的名字Tourmaline,即“彩虹宝石”Tourmaline拥有多彩的光泽,常常闪烁出两种以上的色彩,而且在不同的光照下色彩也会发生多种变化,因此,世界上没有两颗完全一样的Tourmaline。
从那时起到十八世纪,Tourmaline一直是欧洲贵族中流行的名贵饰品。
1703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几个小孩儿在玩荷兰航海者从巴西带回来的Tourmaline。
突然,一个小孩儿发现它能将附近的灰尘和草屑吸过去。
小孩儿们十分惊奇,便让他们父母来看,果然发现Tourmaline能吸引轻的物体。
因此,荷兰人把它叫做“吸灰石”1880年,居里家族正式揭开了Tourmaline的“吸灰”秘密,原来Tourmaline的“吸灰”力量是因为其结晶体的表面流动着0.06mA微弱的电流,从此Tourmaline又被称为“电气石”。
1986年,日本的科研人员发现,电气石被粉碎得越细,所释放的能量越大(所以要使其纳米化)。
他们将粉碎得电气石晶体同天然纤维结合在一起制成了纤维,称为“梦”的纤维,并将其应用于保健领域。
研究证实,电气石是地球上存在的矿物质中,唯一带永久电极的晶体。
在不需任何附加条件和人工助力情况下,只要吸收太阳的光能,电气石表面就能够产生电荷。
电气石集“远红外线发射仪”、“空气维生素”、“细胞活化剂”、“生物电平衡仪”等诸多美誉于一身,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罕见的保健资源。
电气石所产生的负离子微电流和远红外线对改善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十分有益。
使用含有电气石的产品,其表面流动的0.06mA微电流,可补充和平衡人体的生物电;其散发的负离子可平衡人体内环境,使酸性体液碱性化;其释放的远红外线可起到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细胞、加速新陈代谢等作用;同时,可阻断各种有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因此,含有电气石的产品能从根本上、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
1、电气石所释放的能量作用于人体细胞,可调动并激发细胞能量,活化细胞,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2、促进营养物资渗透力的提高和代谢产物的有效排除,净化人体的血液和体液,平衡人体酸碱度,改善酸性体质;中和过量自由基,抵抗衰老,延年益寿。
3、清理人体内环境,给细胞洗澡,被形象的称为“细胞浴”。
4、通过电气石释放的综合能量检测人体各系统的生理状况,进行机体的更新和再造。
目前发现并证明,电气石保健产品一般具有下列六大功效:1、平衡人体生物电电气石其表面始终流动着与人体生物电基本吻合的0.06mA微电流,可随时补充和调节人体的生物电,让病理电位恢复正常,从而起到康体保健的作用。
2、释放远红外线电气石所释放的远红外线,能使人体细胞和体液分子产生共振效应,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提高身体的含氧量,活化蛋白质等大分子生命物资,从而增加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3、释放负离子电气石所释放的负离子能快速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细胞活力,安抚神经、恢复疲劳、增进食欲等。
此外,负离子在医学界还被确认具有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4、天然能量场活化细胞电气石晶体被誉为天然的太阳能电池。
它能吸收、储存太阳的光能,并使之转化成电能(生物电)和热能(远红外线)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永恒的Tourmaline能量场,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体细胞以能量;5、有效阻断有害辐射电气石产品能有效阻断有害电磁波、水脉波等有害辐射对人体的侵害;6、富含对种微量元素,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对彩的电气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调节机体的代谢,维持机体的正常营养状态和生理功能。
用远红外线来烧烤牛排,烤肉,烤鱼,能烤出与木炭火一样美味的味道,另外,远红外线也适用于烤面包片及电饭煲等。
利用高效率红外线放射体,远红外线放射体,金属表面放射体来烤麵包片。
左边是用高效率红外线放射体、中间是用远红外放射体、右边是用金属表面放射体烤面包的情况,虽然三种放射体是用相同功率烤面包的,但是烧烤的程度截然不同。
远红外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1、远红外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在日本很早就把远红外技术运用到水产品的加工中,Sakharova 报道[7]远红外技术可以用来对鱼罐头产品的加热处理,主要是鲱鱼和沙丁鱼罐头。
并设计和制造了用于加热鱼产品的远红外加热设备。
Khovrenko 报道[8]用远红外技术对螃蟹进行干燥的实验,用红外线加热到36~63℃,湿度在49.5~60%,干燥7~9.5 小时后,青霉菌、曲霉菌和枯草杆菌等明显减少,同时保持了产品的原有外观形态和营养成分,而且降低了原有的加热时间,减少了能量消耗。
Sakai 等报道[9]用远红外技术来解冻冷藏的生金枪鱼片,能够很好保持金枪鱼的外观和营养。
在制作木松鱼片时利用远红外辐射烧软,可缩短1/3~1/2 时间,还兼有杀菌效果,还能防止营养成分的流失,可获得均匀的加热,水分增加也不多,可省去均匀水分的暗蒸工艺。
2、远红外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远红外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脱水干燥,具有加热速度快、吸收热量均匀、传热效率高等优点。
Mongpraneet 等就运用真空条件下对威尔士的洋葱进行远红外干燥研究,得到的洋葱脱水效果好,降低洋葱复水的可能性。
T.M.Afzal 等]利用远红外对土豆的水分扩散进行了研究,得出用远红外对土豆进行干燥是其水分扩散系数在 5.93×10-11~1.73×10-9m2/s,活化能是2057KJ/Kg,有利于土豆对水分解吸附作用,从而有效脱水。
另外王军等也报道[12]通过远红外技术的处理,脱水产品在冷藏条件下由原来的2~4 天延长到现在的21~28 天。
日本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蔬菜干燥的远红外设备,根据蔬菜的不同种类和状态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将蔬菜烘干,从而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如在加工纸菜的时候运用远红外脱水可以防止Vc 的损失,而且外形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