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与刚度设计.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强度与刚度设计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强度与刚度设计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强度与刚度设计要求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

它通过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制造和工厂化加工,实现了高效、快速、环保的施工方式。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强度与刚度是需要特别考虑和设计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强度与刚度设计的要求。

一、强度设计要求1. 结构荷载计算: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准确计算荷载,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算。

这些荷载包括垂直荷载(如自重、活支荷载等)、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和临时荷载(如施工期间产生的负荷等)。

各类荷载都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计算,以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能。

2. 材料选择与验收: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

例如,钢结构部件应检测其材料的强度、焊接质量等。

混凝土构件应满足相应的抗压和抗拉强度要求。

只有选用符合规定的材料并经过严格检测,才能保证结构的强度。

3. 连接件设计:装配式建筑通过连接件将构件与构件之间进行连接,因此连接件的设计尤为重要。

连接件需要能够承受荷载,并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连接、焊接连接和粘接等,其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充分验收。

二、刚度设计要求1. 构件设计: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整个结构在受力时不产生显著变形。

对于钢结构而言,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构件,增加其刚性。

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则需考虑截面形状及加固措施等。

2. 结构稳定性: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刚度不足导致整体结构稳定性问题。

对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需进行结构稳定性的计算与分析,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如设置剪力墙、增加框架刚度等,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

3. 预制构件连接:装配式建筑通过预制构件进行组装,在连接过程中需要关注构件之间的刚性问题。

合理设计连接方式和连接件,确保连接牢固、刚性良好,并能承受荷载与变形。

机械结构强度与刚度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强度与刚度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强度与刚度优化设计1. 引言机械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强度指结构能够承受的力量和外部负载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刚度指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不发生变形的能力。

优化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达到设计要求并提高性能。

2. 结构强度优化设计在机械结构的强度优化设计中,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考虑的重点:2.1 材料选取选择合适的材料对结构的强度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结构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复合材料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特性和成本效益。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重量要求和经济因素。

2.2 结构拓扑优化结构拓扑优化是指通过对结构的布局和形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强度性能。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形状设计,可以减少应力集中和增加结构的刚度。

拓扑优化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找出合适的结构形态和布局方案。

2.3 结构加强对于一些具有局部弱点的结构部件,可以采取加强措施以提高其强度。

加强措施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设置加强筋或加固板等方式来实现。

加强措施需要结合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来确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强度。

3. 结构刚度优化设计在机械结构的刚度优化设计中,下面几个方面是需要考虑的重点:3.1 结构形态设计结构的形态设计直接决定了结构的刚度。

合理的形态设计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减小结构的变形。

通过对结构的几何形态进行优化,可以增加结构的刚性。

3.2 结构连接方式结构的连接方式对刚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连接方式会影响到结构部件之间的刚性传递。

通常,焊接连接比螺栓连接更具刚性。

在设计中,需要适当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以满足结构的刚度要求。

3.3 结构支撑设计结构的支撑设计是优化刚度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置支撑点和支撑杆件,可以有效地增加结构的刚度。

支撑设计需要结合结构受力分析和应力集中部位进行,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结构的刚性。

4. 结论机械结构的强度与刚度优化设计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提高强度和刚度的设计

提高强度和刚度的设计

的设计强度和刚度是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通过正确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小单位载荷所引起的材料应力和变形量,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强度和刚度都与结构受力有关,在外载荷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结构受力是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有效措施。

多种载荷作用在同一结构上就可能引起局部应力过大。

结构设计中应将载荷由多个结构分别承担,这样有利于降低危险结构处的应力,称为载荷分担。

载荷分担1如图所示的联接结构。

方案a 带轮的扭矩传递给轴,同时也将压轴力传给轴,弯矩和扭矩同时作用会在轴上引起较大应力。

方案b 车床卸荷式带轮支撑结构中,增加了一个支承套,带轮通过端盖将扭矩传给轴,轴将带的拉力通过轴承及支承套传递至箱体,使弯矩和扭矩分担,提高了结构整体的承载能力。

卸荷式带轮结构的设计变换蜗杆轴系结构 如图所示为蜗杆轴系结构,蜗杆传动产生的轴向力较大,使得轴承在承受径向载荷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在图b结构中增加了专门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双向推力球轴承,使得各轴承分别发挥各自承载能力的优势。

2载荷平衡在机械传动中有些做功的力必须使其沿传动链传递,有些不做功的力应尽可能使其传递路线变短,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如图所示的行星齿轮结构中齿轮啮合使中心轮和系杆受力。

图b所示结构中在对称位置布置三个行星轮,使行星轮产生的力在中心轮和系杆上合成为力偶,减小了有害力的传播范围。

行星轮系的结构3减小应力集中结构设计应设法缓解应力集中。

结构设计中应尽力避免使结构受力较大处的零件形状突然变化,以减小应力集中对强度的影响。

通过降低应力集中处附近的局部刚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应力集中。

力流变化与应力集中减小应力集中的过盈连接结构 例如图所示 过盈配合联接结构a图中,在轮毂端部应力集中严重;图b、c、d所示结构通过降低轴或轮毂相应部位的局部刚度使应力集中得到有效缓解。

如图所示的轴结构中台阶和键槽端部都会引起轴的应力集中,图a的结构将两个应力集中源设计到同一截面处,加剧了局部的应力集中,图b结构使键槽不加工到轴段根部,避免了应力集中源的集中。

机械设计基础刚度与强度的平衡

机械设计基础刚度与强度的平衡

机械设计基础刚度与强度的平衡机械设计基础——刚度与强度的平衡机械设计中的刚度与强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刚度指的是材料或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抵抗变形的能力,而强度则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抵抗破坏的能力。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在刚度与强度之间取得平衡,以确保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刚度的重要性刚度是机械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结构的刚度决定了它受力后的变形程度,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成功与否。

如果结构刚度过小,会导致变形过大,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刚度过大可能会导致冗余材料,增加制造成本。

2. 强度的重要性强度是机械设计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件零部件或结构的强度决定了它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

如果强度不足,会导致零部件或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发生破坏,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因此,确保强度是满足设计要求的是至关重要的。

3. 刚度与强度的平衡在机械设计中,刚度和强度之间存在着一个平衡的关系。

如果设计过于追求刚度,可能会导致零部件或结构过于僵硬,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断裂的风险。

相反,如果设计过于追求强度,可能会导致零部件或结构过于沉重,增加了制造的难度和成本。

4. 解决方案为了平衡刚度与强度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a.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刚度与强度的需求。

有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刚度相对较低;而另一些材料则刚度较高,但强度相对较低。

在选材时,需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进行权衡。

b. 结构设计: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平衡刚度与强度的要求。

通过增加结构中的支撑,可以提高刚度;通过改变结构的几何形状,可以增强其强度。

设计师需要仔细权衡各种因素,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c. 优化算法:借助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

通过设置合理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可以自动寻找刚度与强度的最佳平衡点,从而降低设计过程中的试错成本。

5. 系统工程的角度除了以上的设计技术,我们还可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进行刚度与强度的平衡。

机械设计中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结构强度与刚度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结构的强度指的是结构在承受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的能力,而刚度则是结构对外力作用产生的变形程度的抵抗能力。

准确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对于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强度分析机械结构在运行中承受的外力通常包括静载荷、动载荷和冲击载荷等。

结构的强度要求能够承受这些外力而不发生破坏。

在强度分析中,通常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应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辅助工具,用于模拟结构受力情况。

通过将结构离散为大量的小单元,计算每个小单元的应力和变形,最终分析整个结构的受力情况。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结构的强度,并且能够指导后续的优化设计。

应力分析是通过计算结构中各点的应力情况,来评估其强度。

应力分析可以采用手算、数值计算或者实验测量等方式进行。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外力的作用,同时要确定结构材料的力学特性。

通过对应力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估,可以判断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刚度分析结构的刚度是指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程度。

对于机械设计来说,刚度是保证结构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刚度分析中,通常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变形分析。

有限元分析可以用于计算结构的刚度。

通过将结构离散为小单元,计算每个小单元的变形,并进一步计算整个结构的变形情况。

通过对变形情况的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指导后续的优化设计。

变形分析是利用力学原理计算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变形分析可以通过数学建模、力学方程求解或者实验测量等方式进行。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外力的作用和结构材料的力学特性。

通过对变形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可以判断结构的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结构强度和刚度的优化设计结构强度和刚度的优化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分析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可以确定结构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优化改进。

在结构强度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强度、增加结构的截面积或者改变结构的形状等方式来增强结构的强度。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成为了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下面将介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一、合理布局和形式选择合理的布局和形式选择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结构应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烈度、地质条件和建筑用途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此外,建筑的布局应符合比较合理的平面布置,如避免设置过大的进深和长而窄的结构体等。

二、强度设计与刚度设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足够大,以保证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不产生破坏。

强度设计是指将地震力转化为结构所承受的设计荷载,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备足够的强度抵抗破坏。

刚度设计是指结构的刚度大小,刚结构的作用抵御弹性阶段地震作用,从而减小结构的变形。

三、抗震设计的减震措施减震措施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

常用的减震措施有阻尼器、摩擦装置、隔震设备等。

阻尼器能够通过吸收和消散地震能量的方式减小结构响应,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

摩擦装置主要通过摩擦效应减小结构的振动,降低地震反应。

隔震设备则通过隔离结构和地震的接触,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四、结构的健康监测与维护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与维护是保证抗震能力的长期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结构问题,确保结构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同时,结构的维护也十分重要,及时修补或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强度。

五、科学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选择抗震性能良好、质量可靠的材料,并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应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结构的失效。

总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基本要求。

合理布局、强度设计、减震措施、健康监测与维护以及科学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是保证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措施。

机械强度与刚度设计

机械强度与刚度设计

机械强度与刚度设计机械强度与刚度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对于各种机械设备和结构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确保所设计的机械零件或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其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和变形要求。

一、机械强度设计机械强度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中,根据所设计零件或结构所承受的负荷和应力条件,确定其尺寸和材料,以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破坏或变形。

机械强度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负荷计算和分析:对于所设计的零件或结构,需要根据实际工作负荷和应力条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这包括确定负荷类型、大小和方向等参数,并结合所选取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计算。

2. 材料选择:根据负荷条件和材料的力学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设计要求。

常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如钢、铝合金等,以及非金属材料如塑料、复合材料等。

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韧性、耐久性等因素。

3. 形状和尺寸设计:根据所选取的材料和负荷条件,设计零件或结构的形状和尺寸。

这包括确定截面形状、尺寸比例和曲面弯曲等参数,以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零件或结构的体积和重量。

4. 强度校核和验证:通过对设计的零件或结构进行强度校核和验证,检查其在实际工作条件下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这可以通过使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等方法进行。

二、机械刚度设计机械刚度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中,考虑到所设计的零件或结构的变形和挠曲等因素,确定其刚度,以满足使用时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机械刚度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变形分析:对于所设计的零件或结构,需要进行变形分析,了解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变形情况。

这可以通过使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等方法进行。

2. 材料和尺寸选择:根据变形情况和刚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弹性模量和材料的刚性,以及材料的变形性能和耐疲劳性能等因素。

在选择尺寸时,需要通过减小零件或结构的长度、截面尺寸等来提高其刚度。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结构的刚度与强度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结构的刚度与强度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结构的刚度与强度分析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刚度是指结构对外界力的抵抗能力,而强度则是指结构在受到力的作用下是否会发生破坏。

本文将对机械结构的刚度与强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刚度分析机械结构的刚度是指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刚度越高,结构的变形越小,反之则变形越大。

在机械设计中,刚度的计算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工作性能。

1.1 弹性变形结构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是结构的一种可逆变形,当外力消失时,结构会恢复原始形状。

刚度的计算就是通过分析结构在弹性变形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来完成的。

1.2 刚度的计算方法常见的刚度计算方法有等效刚度法和有限元分析法。

等效刚度法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适用于结构较为简单的情况。

有限元分析法则较为精确,可以考虑结构的复杂性。

1.3 刚度与结构设计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刚度的要求会根据具体应用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需要保持形状和位置不变的结构,刚度要求较高;而对于需要发生变形的结构,刚度要求可以适度降低。

二、强度分析机械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在受到力作用下不会发生破坏的能力。

强度分析是机械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保证结构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安全性。

2.1 强度与材料特性结构的强度与所采用的材料有直接关系。

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特性,例如金属材料的强度主要依赖于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在强度分析中,需要考虑结构所受到的最大力和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之间的关系。

2.2 强度计算方法常用的强度计算方法有等效应力法和有限元分析法。

等效应力法通过将结构的应力状态转化为等效应力的形式,然后与材料的强度特性进行比较来判断结构的安全性。

有限元分析法则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2.3 安全系数在强度分析中,通常会引入安全系数来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安全系数是指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力与实际所受力之间的比值。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刚度与强度分析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刚度与强度分析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刚度与强度分析在机械工程和制造领域中,机械结构设计的刚度与强度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刚度和强度是机械结构的两个基本性能指标,它们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刚度与强度分析,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刚度是指机械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变形程度。

一个刚度较高的结构在受力后会产生较小的变形,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

刚度的分析主要包括静态刚度和动态刚度两个方面。

静态刚度是指结构在静态条件下的刚度表现,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计算和优化。

动态刚度则是指结构在动态条件下的刚度表现,例如在振动环境下的刚度特性。

动态刚度的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和解决机械结构在振动工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与刚度相比,强度是指机械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一个强度较高的结构可以保证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破坏或失效。

强度的分析主要包括静态强度和疲劳强度两个方面。

静态强度是指结构在静态条件下的强度表现,可以通过应力分析和材料力学等方法进行计算和评估。

疲劳强度则是指结构在循环载荷下的强度表现,例如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循环载荷。

疲劳强度的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和解决机械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劳破坏问题,确保机械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刚度和强度的分析是紧密相关的。

一方面,刚度的优化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因为刚度较高的结构在受力时会产生较小的应力。

另一方面,强度的保证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因为强度较高的结构在受力时会产生较小的变形。

因此,机械工程师在设计机械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刚度和强度的要求,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权衡。

在实际应用中,刚度与强度分析在机械工程和制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飞机结构的刚度与强度分析是确保飞机安全飞行的关键。

在汽车工业中,车身结构的刚度与强度分析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强度与刚度的关系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强度与刚度的关系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强度与刚度的关系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在桥梁设计中,强度和刚度是两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强度指的是材料或结构对外界力量的抵抗能力,而刚度则是指结构对变形的抵抗能力。

强度和刚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强度和刚度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于桥梁来说,强度是保证其承重能力的基础。

桥梁需要能够承受各种外界力量的作用,如重力、风力、地震力等。

如果桥梁的强度不足,就会导致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

因此,在桥梁设计中,必须根据桥梁的使用环境和所需承载的荷载,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形式,以保证桥梁具有足够的强度。

其次,刚度是保证桥梁对变形的控制能力的关键。

当一座桥梁受到外界力量的作用时,会产生一定的变形。

如果桥梁的刚度不足,就会导致过大的变形,进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因此,在桥梁设计中,需要根据桥梁所需的刚度,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一般来说,需要考虑桥梁的长期变形和临时荷载变形,以确保桥梁具有较好的刚度。

强度和刚度的关系在桥梁设计中常常需要进行权衡。

如果追求较高的强度,可能会导致材料和结构的成本增加,同时也可能增加桥梁的自重,从而影响了桥梁的经济性和施工难度。

而如果追求较高的刚度,也可能会导致材料和结构的成本增加,同时还会增加桥梁的自重,从而增大了桥梁的荷载和变形。

因此,在桥梁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强度和刚度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权衡。

除了强度和刚度之外,桥梁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例如,桥梁的耐久性、抗震性、施工性等。

这些因素与强度和刚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桥梁的耐久性与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密切相关,需要选择耐久性好的材料,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抗震性则与桥梁的刚度有关,需要确保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和破坏。

施工性也需要考虑桥梁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

总之,强度和刚度在桥梁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强度和刚度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权衡,以确保桥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汽车车身强度与刚度优化设计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汽车车身强度与刚度优化设计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汽车车身强度与刚度优化设计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车身结构与性能的优化设计成为了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其中,车身强度与刚度是影响汽车安全性能与舒适性的关键指标。

本文将探讨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汽车车身强度与刚度的优化设计。

一、引言汽车的车身强度与刚度是保障乘客安全与减少车辆振动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设计方法主要依靠经验和试验,但是这种方法的成本高昂且耗时,无法满足现代汽车制造的需求。

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技术因其高效、准确、经济的特点而成为了汽车工程领域中常用的工具。

二、有限元分析在汽车车身设计中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将实际结构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单元,进而计算并预测结构的力学响应。

在汽车车身设计中,有限元分析可以用于确定车身中的应力分布、刚度矩阵和模态分析等相关参数。

1. 车身结构建模在有限元分析中,需要对车身结构进行准确的建模。

根据实际汽车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可以使用专业的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设置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

2. 力学响应仿真通过给定车身所受到的载荷情况,可以进行强度仿真来评估车身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

同时,还可以进行刚度仿真来预测车身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准确计算车身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并获得相应的结果数据。

3. 优化设计根据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数据,可以进行车身的优化设计。

通过对车身结构进行调整,如增加加强筋,改变材料厚度等,可以提高车身的强度与刚度性能。

三、汽车车身强度与刚度优化设计的考虑因素在进行汽车车身强度与刚度的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材料选择汽车车身通常采用钢材料,而不同级别的车辆往往选用不同强度的钢材。

在材料选择上,需要平衡强度、造价和安全性能等因素。

2. 结构优化在车身设计中,加强筋的设计是提高车身强度的关键。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确定加强筋的位置、形状和数量等参数,从而优化车身结构,提高车身整体强度。

机械设计中的刚度与强度匹配研究

机械设计中的刚度与强度匹配研究

机械设计中的刚度与强度匹配研究引言在机械设计中,刚度和强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刚度指的是物体抵抗形变的能力,而强度是物体抵抗破坏的能力。

在机械结构或零部件的设计中,刚度与强度之间的匹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中刚度与强度匹配的研究。

刚度与强度的基本概念刚度是物体抵抗形变的能力。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

刚度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小。

在机械设计中,刚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强度是物体抵抗破坏的能力。

物体在受到超过其极限强度的外力作用时,会发生破坏。

强度是机械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刚度与强度的匹配原则在机械设计中,刚度与强度的匹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刚度与强度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匹配度,即相对合理的比例关系。

如果刚度过大,而强度不足,那么设计出来的产品可能会在承受额定载荷时产生形变,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相反,如果刚度不足,而强度过大,那么设计出来的产品可能会在承受超过额定载荷时发生破坏,从而影响产品的安全性。

其次,刚度与强度的匹配与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关。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机械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可能影响刚度和强度的匹配性。

影响刚度与强度匹配的因素在机械设计中,影响刚度与强度匹配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材料的选择对刚度和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刚度和强度特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要求。

其次,结构的设计对刚度和强度的匹配同样重要。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改善产品的刚度和强度分布,从而实现匹配。

此外,工艺选择和制造精度也会对刚度和强度匹配产生影响。

不同的工艺和制造精度水平可能导致产品的刚度和强度与设计要求不匹配。

刚度与强度匹配的研究方法在机械设计中,刚度与强度的匹配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研究人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等方法来研究刚度与强度的匹配。

理论分析是研究刚度与强度匹配的基础,可以通过理论公式和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预测。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分析在机械设计中,强度和刚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强度指的是材料或结构在承受外部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的能力,而刚度则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的变形程度。

强度和刚度分析是机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它们对于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强度分析强度分析主要是对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

在机械设计中,强度分析常常涉及到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弯等性能。

通过对材料的强度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能够承受预期的工作载荷。

在强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

理论计算是通过应力和变形的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快速得到初步的结果。

而有限元分析则是通过将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小单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受力情况和材料性能进行合理的假设和参数选择。

强度分析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疲劳寿命。

在实际使用中,材料会受到循环载荷的作用,长时间的循环载荷会导致材料的疲劳破坏。

因此,在强度分析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疲劳寿命,以确保产品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发生疲劳破坏。

二、刚度分析刚度分析主要是对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程度进行评估。

在机械设计中,刚度分析常常涉及到材料或结构的弹性变形。

通过对材料或结构的刚度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产品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程度,从而保证产品的工作性能和精度。

刚度分析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几何形状等因素。

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的物理量,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

几何形状则决定了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的变形程度,不同形状的结构会有不同的刚度。

刚度分析还需要考虑到材料或结构的稳定性。

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材料或结构可能会发生失稳现象,导致变形超过可接受范围。

因此,在刚度分析中需要考虑到稳定性的影响,以确保产品在受力情况下不会失去稳定性。

三、强度与刚度的关系强度和刚度在机械设计中是密切相关的。

第八章 杆类构件的强度与刚度设计

第八章 杆类构件的强度与刚度设计
例题8-6 空心活塞 销受力如右图a所示。已 知 FP max 7000 N 。销子各 段可近似视为承受均布荷 载。销子由钢材制成,许 用应力[ ] 240MPa 。试 校核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 应力为作用点的强度。
例题8-7 右图a所 示的简支梁由 No.20a 普通热轧工字钢制成。 若已知工字钢材料的许 用应力[ ] 157MPa,l 2000mm
其中 M FN x
WA
Mx
WP
§8-6 轴与梁的刚度设计
对于主要承受弯曲的轴和梁的挠度和转角过大会影响构件或零件
的正常工作。例如齿轮轴的挠度过大会影响齿轮的啃合,增加齿轮 的磨损并产生噪声;机床主轴的挠度过大会影响加工精度;由轴承 支承的轴在支承处的转角如果过大会增加轴承的磨损等等。轴和梁 的刚度设计,就是根据对零件和构件的不同工艺要求,将最大挠度 和转角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满足刚度设计准则式:
右图所示的外伸梁, 支座B的左侧截面既是 |FQ|max又是|M|max作用面, 故为危险面。其上的点1 、5为σmax作用点;点3为 τmax作用点;点2、4为σ、 τ都较大的点。
2 三类危险点的的应力状态与设计准则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确定,梁中的三类危 险点分属于三种不同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 示。对于只承受最大拉、压应力的点为单向 应力状态;对于承受最大切应力的点,因为 横截面上无正应力作用,故为纯切应力状态 ;对于既有正应力σ又有切应力τ作用的点, 为平面应力状态。当然,前两种应力状态也 都是平面应力状态的特例。
横截面上任意点的正应力为弯矩和轴力在同一点引起的正应力 的代数和;切应力由扭矩和剪力共同引起,当剪力引起的切应力 所占比例较小时,可以忽略剪力引起的切应力。危险点的应力状 态依然为同时作用的情形,与承受弯曲与扭转的圆轴相同。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原理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原理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原理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是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保证机械零部件正常运行和承载力的基础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原理,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一、强度原理强度是指物体抵抗外部力量破坏的能力。

在机械设计中,强度是指机械零部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发生破坏或过大变形的能力。

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强度特性对于机械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材料的强度特性材料的强度特性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

抗拉强度是指材料抵抗拉伸力的能力,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力量。

硬度则是评估材料抵抗刮削或压入力的能力。

2.强度计算方法强度计算方法主要采用材料力学理论,根据受力零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进行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机械零部件在设计寿命内不发生破坏。

二、刚度原理刚度是指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机械设计中,刚度是指机械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变形量足够小,不影响机械性能的能力。

刚度的设计可以保证机械工作的精度和稳定性。

1.刚度计算方法刚度计算方法主要采用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等原理。

通过计算机械零部件的弹性变形,来确定机械结构的刚度。

刚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机械零部件在工作时不发生过大的变形,从而保证机械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2.提高刚度的方法为了提高机械系统的刚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选择合适的材料:优质材料具有较高的刚度,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整体刚度。

(2)优化结构设计:合理设计机械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布局,减少变形,从而提高刚度。

(3)采用补偿措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支撑物、加装衬套等方式来提高机械系统的刚度。

三、强度与刚度的关系在机械设计中,强度与刚度是相互关联的。

一方面,强度的提高可以增加机械结构的刚度,减小变形量;另一方面,刚度的提高也可以增加机械结构的强度,减小应力集中。

因此,强度与刚度在机械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

强度和刚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来实现。

机械设计中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机械设计中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是确保机械零件和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的重要步骤。

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需要评估机械零件或系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负载和变形。

本文将介绍结构强度与刚度的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一、结构强度分析结构强度是指机械零件或系统在承受各种力和负载的作用下不发生断裂或失效的能力。

为了评估结构的强度,工程师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应力和变形等因素。

常见的结构强度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应力分析和承载能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强度分析方法。

它将实际结构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小元素,并通过对每个元素的应力和变形进行分析,来评估整个结构的强度。

有限元分析考虑了材料的强度、载荷、约束条件和几何形状等因素,可以精确地预测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强度。

应力分析是结构强度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基于材料的弹性力学理论,通过计算结构受到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评估结构的强度。

应力分析可以用于确定结构中存在的应力集中点和应力集中因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加结构的强度。

承载能力分析是结构强度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用于评估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在设计中通常采用安全系数来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

承载能力分析考虑了结构的材料特性、截面形状、载荷类型等因素,以确保结构能够在设计寿命内安全可靠地工作。

二、刚度分析刚度是指机械系统对外界作用力的抵抗能力,它反映了机械零件或系统变形的能力。

在机械设计中,刚度分析是为了确保机械零件或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刚度分析通常包括刚度计算和刚度优化两个步骤。

刚度计算是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紧固方式等因素,计算机械零件或系统的刚度。

刚度计算可以通过理论计算、近似计算和数值计算等方法进行。

通过对结构的刚度进行计算,可以评估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刚度优化是指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机械系统的刚度。

刚度优化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结构形式、几何尺寸等途径来实现。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在机械设计中,强度和刚度是两个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

强度指机械零件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刚度则指机械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程度。

准确评估和分析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对于确保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一、强度分析强度是指机械零件在外力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在机械设计中,强度分析需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包括静力、动力、热力等。

静力作用主要指零件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力,动力作用则是指零件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力,热力作用是指零件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应力。

在强度分析中,需要进行力学计算和应力分析,以确定零件的材料选择和尺寸设计。

强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受力情况:通过分析机械零件的运动状态和外力作用方式,确定受力情况,包括受力方向、受力大小和受力点位。

2. 应力计算:根据受力情况,采用适当的力学公式计算受力部位的应力。

常用的应力计算方法有弹性力学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

3. 材料选择:根据应力计算结果和材料的强度性能指标,选择适合的材料。

材料的强度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等。

4. 尺寸设计:通过对应力和材料强度的比较,确定零件的尺寸设计。

通常采用安全系数来确保零件的强度充分。

二、刚度分析刚度是指机械零件在受力下产生的变形程度。

刚度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机械零件是否会产生过大的形变或挠度,从而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刚度分析需要考虑零件的几何结构和材料的弹性性能。

刚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几何建模:通过CAD软件等工具,将机械零件进行几何建模,包括确定零件的尺寸和形状。

2. 材料性能: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确定材料的弹性性能。

3. 边界条件:确定机械零件的约束条件,包括支撑方式和约束位置等。

边界条件将影响机械零件的整体刚度。

4. 有限元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械零件进行刚度计算。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模拟零件受力下的变形情况。

机械设计基础强度和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强度和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强度和刚度分析强度与刚度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是衡量机械零件或结构是否能够承受外部载荷并保持形状不变的关键指标。

在本文中,我将对机械设计基础强度和刚度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强度分析强度是指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即材料在外部载荷作用下不产生破坏或破坏程度较小的能力。

在机械设计中,强度分析是确定机械零件或结构是否能够在预定工作条件下安全运行的关键步骤。

强度分析需要考虑到所使用材料的强度性能指标,例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等。

强度分析可以分为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两种。

静力学分析是在静止状态下确定机械零件或结构的强度,而动力学分析则是在运动状态下考虑外部载荷的作用。

在进行强度分析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受力分析、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等。

二、刚度分析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对外部载荷产生变形的抵抗能力,即材料或结构发生彻底破坏之前所能承受的变形程度。

在机械设计中,刚度分析是为了确定机械零件或结构是否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满足设计要求。

刚度分析通常涉及到材料的弹性模量、几何形状和载荷等因素。

刚度分析可以分为线性静力学分析和非线性分析两种。

线性静力学分析是在小变形范围内考虑材料或结构的刚度,而非线性分析则会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力学特性,例如材料的塑性变形和接触变形等。

三、强度与刚度的计算方法1. 强度计算方法强度计算常采用极限强度理论、疲劳强度理论和应力综合强度理论等方法。

极限强度理论是基于材料的屈服强度进行计算,疲劳强度理论是考虑材料在长期循环载荷下的强度,而应力综合强度理论则是综合考虑多种载荷状态下的强度。

这些方法通过应力和变形的关系来评估机械零件或结构的强度。

2. 刚度计算方法刚度计算常使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几何形状的刚度矩阵进行计算。

弹性模量是材料刚度的基本性质,而几何形状的刚度矩阵描述了结构在不同方向上的刚度分布。

刚度计算可以采用解析方法、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等途径。

四、示例分析以某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分析为例,假设该零件受到静止载荷作用。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刚度分析在机械设计中,强度和刚度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强度指的是材料在承受外力时的抗力能力,而刚度则是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的变形程度。

一、强度分析强度分析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步骤之一,用以确定材料是否能够承受应力,避免零部件的失效或破坏。

强度分析通常涉及确定材料的极限应力、应力集中因素以及材料的安全系数等。

1. 极限应力极限应力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也被称为抗拉强度或屈服强度。

在机械设计中,根据设计要求和所选材料,需要比较计算得到的应力与材料的极限应力,以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应力集中因素应力集中是指由于零部件的几何形状、载荷分布不均等原因,导致应力在某些特定位置集中的现象。

常见的应力集中因素有孔洞、切割缺陷、悬臂等。

在强度分析中,需要通过应力集中因素的计算和评估来减小或消除不利的应力集中情况。

3. 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指将实际应力与材料的极限应力进行比较得出的一个参数,用以衡量设计的可靠性。

通常,安全系数越大,设计的可靠性越高。

选择合适的安全系数需要考虑材料的可靠性、使用环境和设计要求等因素。

二、刚度分析刚度分析是机械设计中用于评估零部件变形程度的方法。

刚度反映了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保持原有形状和结构的能力。

1. 刚度计算刚度可以通过计算得到,通常使用弹性模量(E)来表示材料的刚度。

弹性模量是一个衡量材料刚度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

2. 变形分析刚度分析还需要进行变形分析,以确定零部件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变形情况。

通过计算和仿真,可以预测材料的变形程度,并且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

三、强度与刚度的关系强度和刚度在机械设计中是紧密相关的。

强度设计的基础是材料能够承受应力而不产生失效或破坏,而刚度设计则是要求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尽可能小的变形程度。

在实际的机械设计过程中,强度和刚度之间的关系需要综合考虑。

如果只追求强度而忽视刚度,可能会导致设计过于保守,造成资源的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应力与应变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它 与加载历史有关——不惟一性; 4)在变形体中存在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 因而在求解问题时,需要找出弹性区和塑 性区的分界线(屈服准则);
2.弹塑性强度理论
特点:
5)在分析问题时,需要区分是加载过程还是 卸载过程。在加载过程中,使用塑性的应 力应变关系方程;在卸载过程中,使用广 义胡克定律。
1.应力应变分析方法及线弹性强度理论
弹性力学 基本方程
一点处的 应力应变
方程求解: 解析法、 有限元法
主应力 主平面
坐标变换 强度准则
设计计算
1.应力应变分析方法及线弹性强度理论
特点:
考虑了材料的线弹性变形,即应力应变是 线性关系,运用弹性力学、形变能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等确定主应力和主平面, 能较好的解决复杂应力的问题。
案例分析——装载机前车架
案例分析——装载机前车架
轮式装载机的车架由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前 车架是装载机的基础承载构件,是车架的主要承 载体;后车架为箱形结构,受力较小。因此,这 里只计算前车架的强度及刚度。 前车架是由薄钢板焊接而成的三维空间结构, 形状较为复杂,用常规的力学方法无法对其进行 精确计算。为此,这里采用现代强度及刚度设计 方法。该车架采用四板组焊的焊接工艺。车架为 左右对称结构,有一纵向对称轴。其上作用有掘 起力、铲入力。由结构的对称性,可取结构的一 半进行强度及刚度的计算与分析。
无限寿命区
4.疲劳强度理论
设计准则: 2.安全寿命设计(有限寿命设计):要求零部件或结 构在给定的使用周期内不能产生任何疲劳缺陷。 常用于飞机、汽车、压力容器等的设计中。
1N
有限寿命区
无限寿命区
4.疲劳强度理论
设计准则: 3.破损-安全设计:承认裂纹可以出现,但在被检测 和维修之前,不会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避免 因安全系数造成重量过大,例如在航空工业) 4.损伤-容限设计:假设裂纹预先存在,用断裂力学 方法分析其寿命。是3的进一步改进。
一、常规机械强度设计
存在的问题: 1.应力的多轴性和变形的弹塑性; 2.疲劳破坏的普遍性; 3.疲劳与蠕变的交互作用; 4.强度中; 7.断裂力学
二、现代机械强度设计
理论:
1.应力应变分析方法及线弹性强度理论 2.弹塑性强度理论 3.含裂纹体的强度理论 4.疲劳强度理论
2.弹塑性强度理论
变形分析
应力状态分析 (弹性极限状态、弹塑性状 态、塑形极限状态)
各状态的 极限载荷
2.弹塑性强度理论
特点:
1)基本假设:除理想弹性这一点外, 其余同弹性力学。即平衡方程、几 何方程均相同 2)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其非线性性质与具体材料有关
2.弹塑性强度理论
特点:
一、常规机械强度设计 设计四个螺栓的直径
一、常规机械强度设计
1.受力分析
一、常规机械强度设计
2.计算内力: 由 Q=QP+KCF 及下图得总拉力Q=3962N
一、常规机械强度设计
3.确定尺寸:
根据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可的危险剖面的 直径d≥9.054mm 因此,选用M12的螺栓。
一、常规机械强度设计
双层套装结构, 施加工作 产生预应力 载荷
两两消除, 降低最大应 力
刚度设计
静刚度
动刚度
静刚度
定义:一般用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多少来衡量。
动刚度
定义:结构在特定的动态激扰下抵抗变形的 能力。一般用用结构的固有频率来衡 量。
提高刚度的措施
1.采用桁架结构
提高刚度的措施
2.合理布 置支承
提高刚度的措施
4.强度计算 车架钢板材料为40Cr,屈服极限σs=340MPa, 安全系数n=2,许用应力[σ]=170MPa,计 算图1所示各截面的应力大小,计算结果见表1。
高应力区
案例分析——装载机前车架
5.分析 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轮式装载机车架高应力 区在Ⅰ-Ⅰ、Ⅱ-Ⅱ、Ⅲ-Ⅲ截面处,即铰孔处。 由于外载荷作用在铰孔处,且易形成应力集中, 所以铰孔处应力最高,强度偏低。最大应力发生 在Ⅱ-Ⅱ截面处,即外侧板上铰孔处,其值为σ= 136.2MPa,但仍低于材料的许用应力[σ],可 见仍能满足强度条件。车架其它截面的应力值较 小,因而比较安全。 因此,做改进设计时可考虑将外侧板铰孔适当 加强,加强措施包括增加相应的板厚或在铰孔处 设置加强筋等。同时,其它部位应力较低,可以 考虑采取适当措施(如减薄板的厚度),达到节 省材料、减轻重量的目的。
案例分析——装载机前车架 前车架
案例分析——装载机前车架
1.受力分析 (1)扭转工况:车架上的载荷作用点离对称轴有偏 距,相当于加以极限扭矩,使车架产生扭转。 (2)弯曲工况:最大载荷作用在对称轴上,沿铅垂 方向产生偏载,使车架处于弯曲工况状态。 (3)弯扭联合工况:将弯曲工况和扭转工况组合在 一起即为弯扭工况。车架受载最为严重的工况 是弯曲工况和弯扭联合工况,与车架结构强度 及刚度直接有关的亦主要是这2种工况。在车 架的载荷计算工况中,车架所受的最大载荷是 最大牵引力,为158kN,最大掘起力为 210.9kN。
强度与刚度设计
定义
强度:材料或零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发生失效 的能力。
定义
刚度: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强度设计
常规 强度设计
现代 强度设计
一、常规机械强度设计
理论:
一、常规机械强度设计
设计步骤: (1)由理论力学确定零构件所受外力; (2)由材料力学(有时采用弹性力学或塑性力学)计算其 内力; (3)由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确定其结构尺寸和形状; (4)计算该零构件的工作应力或安全系数。
案例分析——装载机前车架
2.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网格划分
案例分析——装载机前车架
3.约束条件
在上述3种载荷计算工况下,约束部位为车 架内各铰孔及车架底部与前桥的联接部位, 各铰孔内结点的x方向、y方向、z方向位 移均被限制为零。底部联接部位沿纵向 (z方向)位移及横向(y方向)位移为零。
案例分析——装载机前车架
二、现代机械强度设计
设计步骤: 1.根据常规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结构形状及 尺寸; 2.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应力、应变分布; 3.用声、光、电等检测手段,确定零构件缺 陷尺寸和位置; 4.对于无缺陷材料,计算服役寿命=裂纹形成 寿命+裂纹扩展寿命; 5.对于有缺陷材料,用断裂力学方法计算裂 纹扩展寿命。
1.应力强度因子是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强 度的度量; 2.应力强度因子是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具 有奇异性的度量; 3.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是材料本身的固 有属性。
4.疲劳强度理论
设计准则: 1.无限寿命设计:对疲劳强度要求高。钢轨、桥梁、 车轴等的设计。
1
有限寿命区
应力只要不超过 1 ,则N可无限增 大
3.含裂纹体的强度理论
确定结构及受力 应力强度因子K 判断是否处于裂纹 的稳定扩展阶段 G准则 K准则 确定Paris公式中 的各项系数 由最大应力求出临 界裂纹尺寸a
求裂纹扩展寿命
Paris公式用于研究裂纹扩展速率,作为设计选材时的 参考,以及计算裂纹体的剩余寿命。
3.含裂纹体的强度理论
应力强度因子的特性:
4.校核 (1)联接结合面下端的挤压应力 σpmax=1.267MPa<[σp] 联接结合面下端不致压溃。 (2)联接结合面上端的残余应力 σpmin=0.114MPa>0 即联接结合面上端受压处不会产生缝隙
一、常规机械强度设计
特点:
1.假设制造机械零构件的材料性能是均匀的、 各向同性的、连续的实体; 2.承受较为简单的载荷作用; 3.应用弹性变形理论。
三、提高强度的措施
1.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
三、提高强度的措施
2.载荷分流:对于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可通过将部 分载荷分流到其他零件的方法降低关键零件的危 险程度。
三、提高强度的措施
3.载荷均布
三、提高强度的措施
4.改善轴承支撑结构
三、提高强度的措施
5.充分发挥材料 特性
三、提高强度的措施
6.合理强化
3.合理布置隔板与肋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